登陆注册
33114800000023

第23章 沈北山四处碰壁之后的壮举

前边说过,沈北山从小家境贫寒,但聪慧过人,为曾朴之父曾之撰所喜爱,接到曾家如同养子般地看待,因此,曾朴与沈北山的关系亲如兄弟。沈北山第一次北上京城谋职,曾朴为他送行,言谈之间,全是书生当热血报国的高昂架式。沈北山北上之后,有一天,曾朴在常熟好友张鸿家中游玩,偶尔看到了沈北山寄给张鸿的一封信,信中谈及外省人在京都的苦闷、官场钻营的方法和技巧,隐约透露出想做官的意思。

读了信,曾朴愤然而起,当天夜里即奋笔疾书给沈北山写了一封信:“与子别四余月矣,南禽返巢,时怀朔风,离索之感,积于陵阜。兹从张君映南处,得见手函,并讽妙句;固已抚千里之牍,而梦人长安,读四愁之诗,而神驰西鄂矣……”“注释1”曾朴在信中除了叙旧外,更多的是责以大义,劝告沈北山读书要做大事,不能为利禄所驱使而转移了远大的抱负。沈北山很快回信,申辩自己并未改变初衷,但家贫如洗,受寡母勤劳抚育之恩,不得不求一官职以报答九泉。对于曾朴的劝告,他将铭记于心。“足下以屏除夙习,一志潜修为规我,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钺害身之膏肓,自当终吾之生请事斯语。”

光绪二十五年(1899),沈北山受不了妻子和丈母娘的窝囊气,愤然离家出走,再次返回京城,这段时间他混得并不怎么样,可以用“惨淡”二字形容。最关键的是,朝中大老翁同龢被罢官去职,沈北山失去了政治靠山,在官场上也就自然而然走起了霉运。

官场失意之后的沈北山最初是在常熟同乡、守旧派大臣杨崇伊府中担任家庭教员。杨崇伊的名气不小,传说戊戌政变的起因即是因他向慈禧太后打了个小报告而发起的。杨崇伊有个儿子名叫杨云史,比他老子的名气更大。此公是“江南四大公子”之一,17岁时娶了李鸿章的孙女李道清为妻,曾经追随岳丈出使英国,后来担任大清国驻新加坡的领事。辛亥革命后由海外归国,隐居在家乡虞山,筑楼而居,取名为“江山万里楼”。晚年的杨云史沉沦于花丛中,在武汉迷恋上了一个叫做陈美美的名妓。老牛啃嫩草,往往最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武汉的媒体纷纷出动,打探杨云史、陈美美的秘闻艳史,连他们最私密的起居细节也不放过,在报刊上竟相刊登。杨云史写了两首打油诗给予回应,其一为:“妓女千千万万,嫖客万万千千,轮我做了嫖客,便闹得瘴气乌烟。我也莫名其妙,任君听其自然。”其二为:“报是他出版自由,嫖是我个人自由,要怪他家家报馆,先怪我夜夜春楼。只要风流不下流,这其间何必追究?”才子毕竟是才子,当了嫖客还这么冠冕堂皇的文雅,也不简单。

沈北山教的学生就是这个“江南公子”。杨崇伊是曾朴的姑父,沈去杨府执教即出自曾朴的推荐。可惜没教多久,因“意见龃龉”,沈被杨家委婉辞退。事后沈北山感叹道:杨云史本是可造之才,自愧学浅,未能将其琢磨成器。在写给曾朴的一封信中,他说:“北之嗜好与其家学相左,莘兄不以为然,弟又不能自改,意见龃龉,亦无如何之事也。”

“注释2”

这之后,沈北山由岳丈费念慈的同年某人荐了一个馆,是在英年府中当教书先生。史料记载英年出身云:“姓何氏,隶内务,为汉军正白旗人。”此人以贡生考取笔帖式,会看风水,任步军统领右翼总兵,是载漪的党羽。英年有两个儿子要学做八股文、试帖诗,请沈北山去教导。沈北山是翰林出身,英年也不敢怠慢,还算看得起他。有时到书房中和沈北山聊天,谈起宫廷里头的生活,不免提到光绪皇帝。英年属于“后党”,言语间对光绪皇帝很不客气,今天说光绪如何病重,明天说光绪是天阉,不能生育,后天又说光绪天天躲在瀛台看春宫画册。沈北山听不入耳,又不好公开顶撞,毕竟拿了人家工钱。但是,有时候听英年说得太过头了,忍不住也起争执。久而久之,终于又闹了个不欢而散。

接下来沈北山又在张之洞幕府中做过幕僚,可是没干多久又被辞退了。反复遭遇失业,工作没有着落,沈北山回到常熟找恩师翁同龢求助。翁师傅此时已被朝廷责令回籍,命地方官严加管束,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听了门生的艰难处境,摇头叹气,也爱莫能助。不过,翁同龢毕竟当过宰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暗自摸了摸“夹袋”,竟摸出一个人来。这次翁同龢给沈北山介绍的东家叫俞钟颖,是翁同龢的一个远房亲戚,早年是总理衙门章京,翁同龢得势时没少提携他。俞钟颖曾任翁家西席,兼接待宾客之责,当时外放到湖北荆(州)、宜(昌)、(恩)施道任地方官。对于俞钟颖,沈北山原来也是熟悉的,他乐颠颠地前去上任,可不知什么原因,关系也没搞好,在俞钟颖处于了不久就再次辞馆而归。

沈北山四处碰壁虽说与失去政治靠山关系极大,但静下心来一想,与他个人性格上的缺陷也有关。据沈北山的好友曾朴、张鸿、吴大澂等人分析:沈北山郁郁之意溢于言表,素来多愁善感。友人常劝他,忧能伤人,不可无事忧郁,可是他仍然如故,想必是少时家贫所导致的性格变异。另外,与他失败的婚姻也有关。一个性格内向的才子,遭到新婚妻子的冷遇和嫌弃,心中的自卑和自傲交替冲突,这种冲突转化成对外部世界的反抗,像火山爆发一样。因此,与人相处也难以和谐。

他像漂在水上的浮萍,经历了一连串的颠簸流浪,再次回到京城时,已是遍体鳞伤。他把自己关在会馆里,草成了一篇长达三千余言的奏稿,要进行一场绝地反击。

有一天,张鸿从户部衙门下班回到会馆,刚到门口就被沈北山拉住了。沈北山一脸严肃,略微还带点兴奋,瞪着眼道:“我的办法决定了,我的性命也不要了,请你看看我写的这篇文章。”说着从胸前口袋里掏出一卷纸稿来。张鸿接到手中匆匆浏览一遍,只见洋洋三千余言,重点是参劾当时慈禧太后手下的三大红人荣禄、刚毅、李莲英,奏请朝廷杀三凶以谢国人。对炙手可热的权威人物敢于虎口拔牙,张鸿不由得肃然起敬,向沈北山作了一揖道:“佩服,佩服,我们一班朋友中,出了你这么一个人,真是荣幸非常,荣幸至极!”

沈北山请张鸿对奏稿提意见,张鸿也不推辞,拿回会馆删繁就简,将三千字的原稿改成了一千多字。稿成清缮,便想请一位御史代为转呈。首先想到的是杨崇伊。这位常熟籍御史思想观念虽说守旧,但毕竟是同乡,沈北山又在杨府中任过西席,不看僧面看佛面,想必总会买账。杨崇伊看了奏稿,口头答应代转。可是回到会馆,沈北山将这事和几位友人一说,朋友们大摇其头,道:“杨崇伊是什么人啊?他可是告发六君子的大恶人,请他代转奏稿,岂不是自投罗网?”沈北山想了一想,愤然道:“我写这份奏稿,就准备要抛头颅洒热血,追随六君子之后。以死劝慈禧归位,本是我的初衷。”

不知什么原因,杨崇伊终究没能代呈这份奏稿。沈北山生性憨直,心中想到的事,无论如何也要执意去办,请杨崇伊代转受阻后,他又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姓徐名桐,是个有名的保守派大臣,反对变法,反对废除八股文,嫉新学如仇敌,他经常摇头晃脑地说:“时文五百年不废,必有大道理,只是我辈参不透而已。”徐桐住在东交民巷,此地是外交使馆聚集地,他对那些洋人仇恨至极,常常自称“与鬼为邻”,每逢出城拜客,不走正阳门的近路,而是绕道由地安门出去,宁愿绕行,也不愿见到洋人洋楼。这么个老顽固,自然更不可能为沈北山转呈这份激进的奏稿,不仅不愿意代为转呈,还指着沈北山一通大骂,认为沈背后有人指使,并吩咐门卫将这个疯子赶出去。

京城这边吵闹得沸沸扬扬,远在常熟的翁同龢耳线灵通,早已知道了这事。他久居朝廷中枢,政治斗争经验丰富,深深明白这份奏稿将意味着什么。翁同龢不能看着这个门生闯祸而坐视不管。此时翁家在京城诸事由翁同龢的远房侄孙翁炯孙照料,翁同龢托人给翁炯孙带信,嘱他制止沈北山的痴狂,不能让奏稿转呈上听,并设法将沈带回常熟老家。

两次请人转呈奏稿均告失败,沈北山并不罢休,又挟奏稿来到翰林院,闷着头硬往衙门里闯,无论如何也要将奏稿呈递上去。在张鸿的《续孽海花》中,对当时的情景有很精彩的描述。沈北山快要走到翰林院门口时,前来阻止的翁炯孙正好赶到,见了沈北山,不由分说一把揪住沈北山的衣袖道:“我家叔祖一心栽培你,你难道要恩将仇报?要送掉他的一条老命?”沈北山道:“我做这件事,才算对得起他老人家呢!苏东坡历经几次危机,才不愧为欧阳文忠的门生,你懂得什么?”就这样一个拉,一个扯,地下一滑,两人便滚到了泥土中,沈北山情急之下,用嘴咬住翁炯孙的手指头,竟咬出满口鲜血来。

接下来《续孽海花》中写道:张鸿正好打此经过,看到这一幕,赶紧上前劝架。沈北山和翁炯孙嘴上还在喋喋不休,张鸿看见翁炯孙衣服上血迹斑斑,又看见他右手小指头似断非断地悬在那儿,急忙就近找了户人家,取水洗净,又擦了些药油,用白纱布包扎起来。翁炯孙差点被咬断了手指,怒气仍然未消,愤然说道:“你的奏折有什么用?现在老夫子正在危险的时候,你是想断送他么?”沈北山道:“我这个老夫子决不像你们这样贪生怕死。如果都像你,历史上还有什么可传的人物?”翁炯孙道:“你要做不怕死的忠臣,尽管去做,只要不连累我们翁家便是了。”沈北山道:“你是管不了我的。只有老夫子来阻止我,我才会答应。匹夫不可夺志,你要夺我的志,你配么!”两人你来我往地争执,终究也没有结果,最后由张鸿提议,给老夫子翁同龢发个电报,征询他的意见再作决定。沈北山这才不再吵闹,小声嘀咕道:“等老夫子回电了,他说让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

过了几天,翁同龢那边回了电报:“北山事已禀明,谕令垫资,派人婉劝回常,并谕达北山速回为盼。”沈北山看了这封电报再没有话说,只好认了,答应跟翁家人离京南归。

“注释1”①孙希孟著,司马丁标点:《沈北山冤案》[附录五]《先父与沈北山的一段情》,第216页。张映南即张鸿。

“注释2”①孙希孟著,司马丁标点:《沈北山冤案》[附录五】《先父与沈北山的一段情》,第219页。信中的“弟”是沈北山的自称,“莘兄”指杨崇伊(杨崇伊字莘伯)。

同类推荐
  • 落叶庐

    落叶庐

    小说以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发生在中国西南部的永历政权抗清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普通少年因为痛恨腐败的晚明统治集团到阴错阳差的成为绞杀义军,再到成为抗清的官军主力,经历了甲申之变以及南明各政权的昙花一现般的过场,而后以武冈迎接永历帝,与清军数次激战,促成大西军与南明政权的合流,从而使阶级对抗转变为那个时代的保家卫国之战。在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中,主人公最后历练为一个足智多谋、权谋机变的统兵大将,并跟随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李定国征战湖广、两广,偷袭重庆,横扫缅甸。故事中两位女性,即郭都贤女儿纯贞以及靖江公主,一个是历史的真实人物,以悲剧收场,后者则是虚构人物,以喜剧结尾,同样作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女性,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和命运,同那个时代大的背景不无关联,也与人物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1644年至1662年永历帝殉国,这段曾经激荡人心、惊天动地的历史,也是由那个时间无数个中国人用血肉和灵魂浇筑而成,如今早已湮灭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今人再翻开那段历史,以小说的形势,向国人致敬在国家存亡之际中的英勇不屈的勇士们。
  • 且上凌烟

    且上凌烟

    过去、现在、未来,三种不同命运的交织……我,庄默,必将在滚滚的历史之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 我在古代送快递

    我在古代送快递

    现代人王小帅穿越到了一个叫大名朝的古代架空世界,他在古代的身份竟然是一个驿卒。于是,他就干上了古代快递员的活儿,就此,在古代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快递王国!
  • 少年军神

    少年军神

    岳啸,军界最年轻有为的少将,鼎鼎有名的特种战士,却因不可知的命运穿越到了历史被改变了的中国古代,并且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战将的义子。他的穿越生活从对陌生环境的彷徨中开始,却在奇妙际遇下,成为了威名赫赫的猛将,万民景仰的军神。且看他如何凭借自己超凡的智慧、强横的武力,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在朝堂上平步青云,在花丛中所向披靡,最终成为不可超越的神一般的存在!这本书贯穿始终的:只是一个爽字了。新书:南宋之天命风流,请大家支持。
  • 帝王律

    帝王律

    什么功勋卓著,护国忠良,在他们看来,永远都是功高盖主,威胁皇位之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不甘做白白去死的走狗,我要成为这浩瀚历史的规则掌控者......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缠上冷吻恶魔

    缠上冷吻恶魔

    就莫名其妙的转一次学,结果却让我遇见了我一生最不想见到的两个人!一个是我那该死的笑面虎表哥!一个更是那种比女人还妖艳~那皮肤,那该死的邪笑。最该死的,我居然对那个邪笑都没有抵抗力~天啊~地啦~快带我远离吧。不然我一定会被这个有着世界最冰冷的吻的恶魔给折磨致死的。
  • 方与圆的智慧

    方与圆的智慧

    方圆之道,自古至今被视为人生之大道,做人之大智,做事之大端。对方与圆的辩证认识,揭示了人生为人处世的高超艺术。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营造良好的人脉和生存环境,享受快乐惬意的人生,成就功名和大业。
  • 命中独行

    命中独行

    凡人罗宇因故重生为崇尚武力的卡兰帝国中一个倒霉落魄贵族,还没轮到他奋斗逆袭,就被迫参加了卡兰帝国入侵普拉世界的战争,被机甲傀儡一脚踩死,再次重生了...
  • 猫晓

    猫晓

    不完整的几段人生,其实不过是几个人互相演绎,或许毫无章法,只是执念仍然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怪胎》

    《怪胎》

    我崇尚那方乡土,以虔诚的姿态去感应。说着乡土的话题是舒服的,写着乡土的文字也是有意义的。收录于这部中篇小说集中的作品,就是这样结构形成并发表的,有的还获过奖。
  • 罪恶傀儡

    罪恶傀儡

    北荒,曾经有神;墨,曾经有恨。一种职业叫傀儡师,一种人叫游荒者没有打怪升级,没有最终BOSS只有最想说的话,和最想做的事
  • 王蒙奇绝短篇:尴尬风流

    王蒙奇绝短篇:尴尬风流

    作者天马行空,恣肆不拘,打破了有头有尾的长篇小说形式,线形外壳碎裂,变成无数片断,变成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种运思独出的所在,并非是模仿生活的无序流动,真正的目的是借此表达“老王”之“心”。他的心,是非线性的,是一个巨大的空洞,是延展的、卷曲的、循环的、拧巴的,反正不是向着一个目标一个终极前进的。作者更深的用意是光复百多年来随着西学东渐,已经遭到断裂的中国传统的小说精神以及中国人对自我和世界的传统想象方式。重在表明中国人之“心”,并为死灭。王蒙对于“天问”,对于终极,对于意义和价值的看法,其勇气和深邃,将再一次震撼文坛。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紫砂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紫砂鉴赏及收藏

    本书分六章,讲述了紫砂的起源、宜兴紫砂、做紫砂的原料、紫砂明细、紫砂的发展史、收藏紫砂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