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51100000082

第82章

黄柏、知母既所禁用,治之将何如?若与前所论理中温中无异法,何必分真阴真阳乎?殊不知温中者,理中焦也,非下焦也,此系下焦两肾中先天之真气,与心肺脾胃后天有形之体,毫不相干,且干姜、甘草、当归等药,俱入不到肾经,惟仲景八味肾气丸斯为对症,肾中一水一火,地黄壮水之主,桂附益火之原,水火既济之道,盖阴虚火动者,乃肾中寒冷,龙宫无可安之穴宅,不得已而游行于上,故血亦随火而妄行,令用桂附二味纯阳之火,加于六味纯阴水中,使肾中温暖,如冬月一阳来复于水上之中,龙雷之火,自然归就于原宅,不用寒凉,而火自降,不必止血而血自安矣。若阴中水干而火炎者,去桂附而纯用六味,以补水配火,血亦自安,亦不必去火,总之保火为主,此仲景二千余年之玄秘,岂后人可能笔削一字哉!凡肾经吐血者,俱是下寒上热,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之假症,世人不识,而为其所误者多矣。宜以假寒治之,所谓假对假也。但此症有二,有一等少阴伤寒之症,寒气自下肾经而感,小腹痛,或不痛,或呕,或不呕,面赤口渴,不能饮水,胸中烦躁,此作少阴经外感伤寒看,须用仲景白通汤之法治之,一服即愈。又有一等真阴失守,命门火衰,火不归原,水盛而逼其浮游之火于上,上焦咳嗽气喘,恶热面红,呕吐痰涎出血,此系假阳之症,须用八味地黄引火归原。然兹二方,俱是大热之药,但上焦烦热正盛,复以热药投之,入口即吐矣。须以水探冷,假寒骗之,下嗌之后,冷性既除,热性始发,太阳一照,龙雷之火自息,因而呕哕皆除,倘有方无法,何以通拒格之寒也。若误为实热而服寒凉,顷刻立化,慎之哉!血之来也,虽火以迫之,然此火宜导以归源,则血亦归经,切忌原药,则反激浮火逆上,且伤胃气,脾愈不能统血矣。更宜养肝,使肝气平而血有所归,切忌伐肝,盖《经》曰:五赃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而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若再伐之,则无力摄血收藏,而血愈不止矣。更宜行血不宜止血,盖吐血者,气逆上壅,而血不行经络也。行血则血循经,不止自止。若勉强止之,则瘀血凝滞,胸胁胀满,发热恶食,反成痼疾。况血生化于脾,而脾又统血,倘不以调理脾胃为主,而概用四物纯阴伤胃,徒增其病矣。故《医贯》曰:服寒凉者,百不一生,服溲溺者,百不一死。然而久则能伤胃气,甚言寒凉之不可用也。失血一证,危急骇人,医疗鲜效,或暴来而顷刻即毙,或暂止而终亦必亡,敢问有一定之方,可获万全之利否,请备言之,凡血症先分阴阳,有阴虚有阳虚,阳虚补阳,阴虚补阴,此直治之法,无所共知。又有真阴真阳,****于阴,阴根于阳。真阳虚者,从阴引阳,真阴虚者,从阳引阴,复有假阴假阳,似是而非,多以误人。此真假二字,旷世之所不讲,举世之所未闻,在杂病不可不知,在血症为尤甚也。既分阴阳,又须分三因,风寒暑湿燥火,外因也。过食生冷,好啖炙爆,醉饱无度,外之内也。喜怒优思恐,劳心好色,内因也。跌扑闪肭,伤重瘀蓄者,不内外因也。既分三因,而必以吾身之阴阳为主,或阴虚而挟内外因也,或阳虚而挟内外因也。盖阴阳虚者,在我之正气虚也。三因者。在外之邪气有余也。然《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治其虚,安问其余?或曰:吐衄血者,从下炎上之火,暑热燥火,固宜有之,何得有风寒之症?殊不知六淫之气,俱能伤人,暑热者,十之一二,火燥者半,风寒者半,而火燥之后,卒又归于虚寒矣。《经》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刑,民病血溢血泄,是火气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于中,民病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是寒气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血见,是湿气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少阴司天之政,水火寒热,持于气交,热病生于上,冷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血溢血泄,是寒热凌犯,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阴司天之政,初之气风湿相薄,民病血溢,是风湿相搏,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民病反侧,咳逆甚而血溢,是燥气能使人失血也。六气俱能使人血溢,何独火乎?况火有阴火阳火之不同,日月之火与灯烛之火不同,炉中之火与龙雷之火不同。又有五志过极之火,惊而动血者,火起于心,怒而动血者,火起于肝,忧而动血者,火起于肺,思而动血者,火起于脾,劳而动血者,火起于肾,能明乎火之一字,而于血之理思过半矣。

河间先生,特以五运六气暑火立论,故专用寒凉以治火,而后人宗之,不知河间之论,但与仲景《伤寒论》对讲,各发其所未尽之旨耳。非通论种种不同之火也。自东垣先生出,而论脾胃之火,必须温养,始禁用寒凉。自丹溪先生出,而立阴虚火动之论,亦发前人所未发,可惜大补阴丸、补阴丸,二丸中俱以黄柏知母为君,而寒凉之论,又盛行矣。养葵先生持撰阴阳五行之论,以申明火不可以水灭,药不可以寒攻,其利溥哉!六淫中虽俱能病血,其中独寒气致病者居多,何也?盖寒伤荣,风伤卫,自然之理,又太阳寒水,少阴肾水,俱易以感寒,一有所感,皮毛先入,肺主皮毛,水冷金寒,肺经先受,血亦水也,故经中之水与血,一得寒气皆凝滞而不行,咳嗽带痰而出,问其人必恶寒,切其脉必紧,视其血中间必有,或紫,或黑数点,此皆寒淫之验也。医者,不为详审,便以为阴虚火动,而概用滋阴降火,病日深而死日迫矣。赵氏尝用麻黄桂枝汤一服,得微汗而愈,盖汗与血一物也。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赘方于后,以为因寒致血者之治法。

麻黄桂枝汤

治吐血,外感寒邪,内伤蕴热。东垣治一贫士病脾胃虚,与补药愈后,继居旷室,卧热炕,咳血,吐血,东垣谓此久虚弱,冬居旷室,衣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当补表之阳,泻里之虚热,因思仲景治阳寒脉浮紧,当与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麻黄汤立愈,与此甚同,因作此汤,一服而愈。

人参(益上焦元气不足,而固其中也) 麦冬(保护肺气) 桂枝(辛甘发散寒气)当归(和养气血) 麻黄(去根,发散外寒) 炙甘草(和药性补脾) 黄 (助表达卫)五味子(保敛肺气) 白芍药(和肝以抑麻黄、桂枝之性) 水三盏,先煮麻黄一味,令沸去沫,入余药,同煎至一盏,去渣,热服,只一服而愈,不再作。

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纲目》曰:观此一方,足以为万世模范矣。盖取仲景麻黄汤与补剂各半服之,但凡虚人当服仲景方者,当以此为则也。

独有伤暑吐衄者,可用河间法,暂抑阳光。究竟暑能伤心,心气既虚,暑气故乘而入之,心主血,故吐衄。心既虚而不能主血,亦不宜过用寒凉以泻心,须以清暑益气汤中,加丹皮、生地,兼暑伤气,其人必无气以动,以参麦助气,使气能摄血斯无弊也。

凡治血症,前后调理,须按三经用药,以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而归脾汤一方,三经之主剂也。远志、枣仁补肝以生心火;茯神、龙眼,补心以生脾土;参 术草,补脾以固肺气;木香者,香先入脾。总欲使血归于脾,故以归脾汤名。有郁怒伤脾,思虑伤脾者,尤宜。火旺者,加山栀、丹皮;火衰者,加丹皮、肉桂。又有八味丸以培先天之根。治无余法矣。

仲景伤寒症中有云:误发少阴汗,动其经血者,下竭上厥,为难治。盖下竭者,阴血竭于下也。上厥者,阴气逆于上也。夫血与气,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故阴火动而阴气不得不上奔,阴气上奔,而阴血不得不从之上溢,阴血上溢则下竭矣。血既上溢,其随血之气散于胸中,不能复返本位,则上厥矣。阴气上逆,不过至颈而止,何能越高颠清阳之位?是以喉间窒塞,心忡耳鸣,胸膈不舒也。然岂但窒塞不舒已哉!阴气久居于上,势必龙雷之火应之于下,血不尽竭不止也。

气不尽厥亦不止也。所以仲景为难治者此耳。然于法外而求至当之治法,则以健脾中阳气为第一义,盖龙雷之火,必阴云四合,然后遂其腾升之势,若天日清朗则退藏不动矣。故用凉药清火者,皆以水制火之常法,施之于阴火,未有不助其疟者也。健脾之阳亦有三善焉,一者,脾中之阳气旺,如天清日朗而龙雷潜伏也。一者,脾中之阳气旺,而饮食运化精微,复能生其下竭之血也。况地气必先蒸上为湿,然后上升为云。若土无蒸而不湿,则地气于中隔绝矣。天气不常清乎,且万物以土为根,元气以土为宅,可不理欤!仲景云:阴旺能生阴血,盖言人之真阳盛旺,自能化生阴血耳。今人不悟其理,但见阴血不足,便用人参、黄 补之,初用一二服之间,火得温补,略见一效,以为中病,久泥于方,不无反助火邪,盖令咳嗽气促,肌肉消烁,往往以致危亡,良可悯哉!但血本不病,因气虚而血无所倚,故血亦消亡者,只补其气,则血自复,即所谓阳旺能生阴血,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立斋先生遇星士张东谷谈命,时出中庭,吐血一二口,云久有此症,遇劳即发。

先生曰,此劳伤肺气,其血必散,视之果在,与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山药、熟地、茯神、远志服之而愈。翼早请见云:服四物黄连山栀之类,血益多而倦益甚,得公一七吐血顿止,精神如故,何也?先生曰:脾统血,肺主气,此劳伤脾肺,致血妄行,故用前药健脾肺之气,而嘘血归原耳。

肺为华盖,至清之脏,有火则咳,有痰则嗽。肺主气,气逆为咳,肾主水,水泛为痰,肾脉上入肺,循喉咙,其支者从肺络心,属胸中,故病则俱病也。涎唾中有少血散漫者,此肾从相火炎上之血也。若血如红缕,从痰中咳出者,引肺络受热伤之血也。

若咳出白血浅红色,似肉似肺者,必死。凡唾中带血,咯出有血,或血丝,属肾经。鼻衄出血,咳嗽有血,属肺经。呕吐成盆成碗者,属胃经。自两胁逆上吐出者,属肝经。

溺血属小肠膀胱经。下血属大肠经。牙宣出血属胃肾虚火,舌血谓之舌衄,汗孔。出血谓之肌衄,心与肝也。又惊而动血者属心,怒而动血者属肝,忧而动血者属肺,思而动血者属脾,劳而动血者属肾。

童子之症,须看先天父母之气,而母气尤为重。凡惊风痘疹,肾虚发热,俱以母气为主,如母有火者,其子必有火;母脾虚者,子必多脾病;母火衰者,子必从幼。有肾虚症,如齿迟、语迟、行迟,囟门大开,肾疳等症,皆先天不足,从幼调补,亦有可复之天。

肺不特衄血,亦能咳血唾血,胃不特呕血,肝亦呕血,盖肺主气,肝藏血,肝血不藏,乱气自两胁中逆而出之。然总之是肾水随相火炎上之血也。肾主水,水化液为痰,为唾、为血,肾脉上入肺,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络心,注胸中,故病则俱病也。但衄血出于经,衄行清道,吐血出于胃,吐行浊道,喉与咽二管不同也。盖经者,循经之血,走而不守,随气而行,火气急迫,故随经直犯清道,上脑而出于鼻为衄。其不出于鼻者,则为咳咯,从肺窍而出于咽也。胃者,守营之血,守而不走,存于胃中者也。若胃气虚,不能摄血,或为火逼,故令人呕吐,从喉而出于口也。吐血之热在腑,衄血之热在经,杂病衄血为里热,伤寒衄血为表热,今人一见吐衄,便以犀角地黄为必用之药,以犀为水兽,可以分水,可以通天,鼻衄之血,从任督而至颠顶入鼻中,惟犀角能下入肾水,引地黄滋阴之品由肾脉而上,故变对症。凡阴虚火动,吐血与咳咯者,可以借用成功。若阳虚劳力及脾胃虚者,俱不宜也。

凡有实热者,舌苔必燥而焦,甚则黑,脉来必重按有力也。(然有釜下无火,津液不行,干舌燥症而焦黑者,不可不知。)假热者,舌虽有白苔而必滑,口虽渴而不能饮水,饮而不欲咽,面虽赤而色必娇嫩,身作躁而欲坐卧于泥水中,脉来重按空虚,此为辨也。

有饮酒过多,伤胃而吐血,从吐后出者,以葛花解醒汤,加丹皮倍黄连佐之,上下分消,酒病愈,血亦愈矣。有过啖炙爆辛热等物,上焦壅热,胸腹满痛,血出紫黑成块者,可用桃仁承气汤从大便导之,此釜底抽薪之法,此皆内之外因,不从本源而得,故可寒凉克削,所谓应犯而犯,似乎无犯之。有曰血从下出者顺,上出者逆,一应血溢血泄诸蓄妄行之证,苟非脾虚泄泻,嬴瘦不禁者,皆当以大黄醋,入和生地汁及桃仁泥、丹皮、丹参、阿胶、黑荆芥、玄明粉、赤芍、当归之属,折其锐气,从大便导之,使血下行,以转逆为顺,然后区别治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殊不知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转逆为顺,则以妄为常,何以御之?且如妇人之于血也,经水足而为胞胎,则蓄者自蓄,生者自生,及至产育而为恶露,则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蓄之有?不知此而从事于苓、连、枝、柏,辅四物而行之,未有不伤气血而败脾胃者。血既下行之后,多用薏苡仁及百合、麦门冬、鲜地骨皮,嗽渴加枇杷叶、五味子、桑白皮,有痰加贝母,皆气薄味淡,西方兑金之本药。如可用独补者,以地黄麦冬金水二脏之药相佐用之,虽然书曰失血家须用下剂破血,盖宜施之于蓄妄之初也。又曰:亡血家不可下,盖切戒之于亡失之后也。

同类推荐
  • 骖鸾录

    骖鸾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Foundations

    The Found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证类本草

    证类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庐陵官下记

    庐陵官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ON HEMORRHOIDS

    ON HEMORRHOI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倾世魔法师

    倾世魔法师

    她,二十一世纪人人闻风丧胆的“冥神”南宫灵雪,却被自己一直视为亲人的大Boss给杀了。她,傲风大陆人人熟知的废物南宫灵雪,却因被人嫉妒推倒头撞到石头而死。当“她”变成“她”,这个大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自己的身世之谜,又能否解开。那朵朵桃花开,谁又能与她执子之手
  • 烟雨一曲行舟

    烟雨一曲行舟

    “顾行舟,我想吃爆米花,想喝可乐,你去给我买,好不好?”百里烟雨知道顾行舟不会给自己买这种东西的,不过还是想逗逗他。顾行舟听到百里烟雨的话,转头就走了。百里烟雨没有想到顾行舟竟然这么抗拒买这种东西。急忙跑过去说“我不想吃了,你别走啊?”百里烟雨当然想吃,不过在百里烟雨的心中,当然是顾行舟重要。想到不能吃那么美味的东西,眉头就皱了起来。顾行舟看见百里烟雨皱起的眉头,嘴角不经意的往上扬。揉了揉百里烟雨的头,宠溺的说“傻子,你不是说你要爆米花和可乐吗?我没有走,我去给你买,在这里等着。”一说完,顾行舟就走了,百里烟雨还沉浸在刚才顾行舟说的话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遥遥有佳期

    遥遥有佳期

    一部当代女性的精神史诗。她所有的幸运和苦难都源自于爱。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 千金小太监:腹黑皇帝你过来

    千金小太监:腹黑皇帝你过来

    穿越不可怕,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里才可怕!穿越到自己还未写完的小说里更可怕!苏安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穿越!可是,遥看她变身小太监,摸身世,引皇帝,睡龙床。“皇上,可以翻侍寝的牌子了。”叶笙端着排成排的妃子名牌,跪在书桌旁。宫宿撇了一眼,伸手将牌子打乱,道:“妃子,朕已经睡腻了,换你可好?”
  • 天价萌宝:爹地,娶一送二

    天价萌宝:爹地,娶一送二

    被妹妹和未婚夫联手算计,她险些葬身火海。5年后她携一对萌宝归来,却被某只腹黑权贵堵住了退路。“跟我结婚,我替你报仇!”一袭合约,将她和他彻底绑上。从此,叶凉生便被宠上了天!“爷,夫人她又揍了叶家那位。”“嗯?她手伤着没?”爷!夫人说让你今晚别回去了!”“准备烛光晚餐,哄一哄就好了。”“爷!S市的新贵和最近特火的流量小鲜肉,都公然向夫人告白求婚了!”顾庭风震怒,晒出结婚照:“叶凉生她娃都给我生两个了,谁他妈敢动老子的人!?”一对萌娃扶额长叹:“爹地,你别再作死了!妈咪她又跑啦!”
  • 两个憨憨的互撩日常

    两个憨憨的互撩日常

    初见她把他堵在墙角,还未来得及说什么,他便急吼吼地开口:“这位,我觉得我们之间应该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你这样…不好吧”她饶有兴致地挑了一下眉:“哦~那你…打算怎么和我…相…亲…相…爱…”欢迎收看骚气女主(程澄)与小白兔男主(洛熠川)的互撩日常~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哟~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气霸乾坤

    气霸乾坤

    天外来客----凤七因缘入世。身世之谜,悬疑莫测,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亲人,兄弟,爱人,交织出一曲爱恨情仇的离歌遮天黑幕,原来自己-----凤七。只是一份独一无二,活着的祭品。看凤七如何挥刀救赎自己,救赎这个破碎而即将消失的世界!(玄士、玄者、玄君、玄灵君、玄皇、玄星尊、玄天宗、玄圣、玄帝。新人,新书,求各位多多的推荐,收藏!!在此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