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5500000004

第4章

降生章七

老子曰: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按《紀》《傳》老子大道之祖,氣,象帝之先,天也。故曰:先天而生,生而無形。後天而存,存而無體。惟無形體,故無定名。惟無定名,故隱顯莫測。殆亦混沌氏之謂乎。其在天也,曰虛皇天尊無極大道君、天皇曜魄寶高上老子天皇大帝九天上皇洞真帝一君、太清天尊太上玄元老君、金闕後聖君、九老仙都君、太上丈人靜老天君、真元教主金闕帝君。其降世也,則曰通玄天師、盤古先生、有古大先生、玄中大法師、鬱華子、廣壽子、大成子、廣成子、隨應子、赤精子、錄圖子、務成子、尹壽子、真行子。錫則子老子所謂為萬象主,為帝者師,應號不一者乎。至曰玄元皇帝、大道玄元皇帝、太上混元天皇大帝、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乃歷代冊封之號也。所謂隱於太無,形於太初,遊於太虛,生天生地,神鬼神帝,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者,其老君之謂乎。愚老子徒也,庸得引而申之。

老子按《本紀》,李姓,名耳,字伯陽,謚曰聃。亳苦縣瀨亦作厲鄉曲仁里尹氏女感日精而孕,降生於商武丁二十四年庚辰二月十有五日。商以丑正為歲首,二月建寅,即今正月上元節也。生而能言,指李為姓,因其皓首,故號老子。誕世禎祥,備載紀傳。今亳之太清宮、九龍井、白鹿檜,聖迹猶存。帝辛二十一年丁卯,辟地岐山,周西伯召拜守藏史,武王遷柱下史,成主時仍柱史之職,昭王初,去官歸亳。二十六年癸丑,度函谷關,授關令尹喜《道德》二篇於終南山之草樓,遂出大散關,期喜會成都青羊肆,與喜西遊。值穆王西狩還周,景慕玄風,上終南修草樓,改號樓觀,命幽人尹軌、杜沖、主祠事,稱道士者七人焉。老子尋東還,過樓觀,授尹軌、杜沖、宋倫《道德紫虛陽光經籙》。幽王召拜太史。三年辛酉,告王三川震,周將亡,遂隱去。平王三十四年癸卯,復出大散關,久之還中夏。敬王拜藏室史十八年。孔子偕南宮敬叔至周問禮。夷烈王二年,過秦,秦獻公授館致禮,問以歷數。赧王九年,老子遊女几地肺天柱,從是復出散關,涉流沙,西昇崑崙。居商一百七十四年,居周八百二十二年,周遊天下,輔世匡時,閱世九百九十六年。然則後之人以商、周觀老子者,不知有太上之老子。以人間世觀老子者,又何知有先天之老子乎。故《經》曰: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曰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其亦夫子自道者歟。若夫秦漢而下,至于唐宋,應身降現,神化無方,眾人固不識也。自有《本紀》《實錄》在。

授經章八

關尹子姓尹,名喜,仕周昭王為大夫。善天文,預占東南真氣狀若龍蛇,而西是月融風三扇天理西行,知有聖人度關,乞出為函谷關令。昭王癸丑五月壬午,紫氣浮空,有老人駕青牛白畚車,諸子驂乘,徐甲為御,將度關。喜迎拜下風,則老子也。喜曰:大道將隱,強為我著書,遂館終南草樓,師事之。明年甲寅,授《道德》五千餘言,包絡天地,玄同造化,君臣民物,罔不賅備。尊道德小仁義,所以尊皇帝小王伯。大抵以明天道,明人道,正君心,正民心。其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曰: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凡數章,頗類褒貶五伯之風。學者疑昭王時伯業未著,或指授經為敬王時,殊不知****之衰,昆吾、大彭、豕韋已自稱伯。觀昭王江上不返,固不待齊、楚、秦、晉之出,而伯者之風亦已見矣。此老聖著《道德》所以兼功力而言也。按乾象河鼓三星主天子三軍,中星大將軍,左星左將軍,右星右將軍。夏官上大司馬王五軍,大國三軍,已載之《周禮》。及考《穆王內傳》,言王西還,上終南,修草樓,則知授經為昭王時明矣。關尹亦自著書九篇,名《關尹子》。

自時其徒晉公孫辛鈃,《吳越春秋》鈃作研,字計然,學於老子。敬王二年壬午南遊,楚平王禮聘問道。既而適越,范蠡師之,授蠡書十二篇,名《文子》,有平王問道章。勾踐位以大夫。越伐吳,蠡諫曰:兵,凶器。戰,逆德。陰謀逆德,好用凶器,上帝禁之,行將不利。引《文子》語也。勾踐不聽,敗於夫椒,囚石室,賂太宰嚭得歸。嘗膽圖報吳,既沼,計然曰:勾踐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蠡用其策,從五湖遊。計然亦佯狂遯,封禺之地,嘗登山籌隱。今吳興計籌山是也。

列禦寇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安王四年,著書八篇,明老子之道。

莊周字子休,號南華子。顯王三十年,楚聘為相,不就。隱濠上漆園,著書五十三篇,名《莊子》。今存三十三篇。

若夫庚桑楚、南榮趣、崔瞿、栢矩、士成綺、尹文子之徒,皆當時師事老子,傳其道,各有著述,載在典籍。然老子遊歷商周,亦既久矣。其親見猶龍,如孔子者,可無若人。自司馬遷以老、韓同傳,而老氏之門人失紀,遂使孔、老通家之學,後世無傳焉。惜哉。

西遊章九

老聖晚涉流沙,西昇崑崙,還紫微上宮,示有終也。終則有始,如四時之代行。故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曰:功成不居,其名不去。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是故聖人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出處進退,與造物者相為無窮也。崑崙居地之西北,高萬餘里,廣稱之。上參碧落,浮黎在焉。故羲皇之艮、文王之乾,俱位西北。天地有崑崙,猶人之有元首。天高西北,天門在焉。絕頂九峰,上應九天,乃上帝遊宴羣真升陟之所,瓊林玉樹,琪花瑤草,七寶騫林,天風披拂,琳琅振響,自然宮商蓋渾玉境界也。按崑崙山者,天之中嶽也。在北海之間,上當天心,形如偃蓋,上廣下狹,疊為三層,上與天齊,日月黃赤二道交會其上,三光行焉、東曰崑崙,西曰玄圃,北曰閱苑,南連積石山、砳水泉、北戶諸山。上有瓊華之闕,光碧之堂,瑤池翠水。王母眾仙居焉。海中四嶽,為之枝榦,十洲三島,入海大川,圍繞其側。絕頂之上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金城千里。地生金根之樹、瓊柯之林、紫雀、翠鸞、碧桃、白李百賓,、妙嚴即黃帝天君,含樞紐鎮此山,與五嶽名山相通,常有神仙往來。考校生籍,上主填星之精,居於中元一氣天中焉。夫海外之五嶽即天地之五鎮。造化之五嶽,即五氣之宗祖也。愚謂老聖之升崑崙,殆復歸於無極歟。崑崙乃元氣之所舍,天帝君之所治。凡古之人王、世主、將相、大臣之有大功大德,與夫高人、善士之有玄功妙行者,皆得昇焉。豈違天之道、迷天之行者所能企及哉。抑聞仙者遷也。學道之士,如漢之三茅君、張輔漢,晉之許旌陽、葛仙公輩,是皆功滿道備,初則遷於名山,次則遷於十洲三島,至若遷崑崙而為上界仙官者,不但可與老子為徒,是可與天為徒也。

按《淮南子》曰:禹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上有禾木,其脩五尋,珠樹、玉樹、環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玗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里,里間九純,旁有九井,井玉橫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內不周之風,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崑崙閶闔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黃水,黃水三周,復其原,是謂丹水,飲之不死。河水出崑崙東北陬,貫渤海入禹所導積石山。赤水出其東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澤之東,赤水之東,弱水出自窮石,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不死。或上倍之,是謂玄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

原題章十

《道德經》乃關令尹喜紀老聖之。老聖之言,紀無始有始開天立極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風,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見之五千餘文,囊括天人之道,上下幾千百代,歷歷可推。言聖人者三十有二而不名,殆一無名古史也。可以龜鑑萬世,可以綱維人極,可以優入聖域。老聖摭古史以著《道德》。孔聖摭魯史以作《春秋》,一也。然不以史名而名《道德》者,是系三五而為之題,蓋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書。《三墳》既軼,《五典》不完,尚幸世有此經,古道不墜。原老聖之意,諄諄以皇道帝德,為當世告者正。以王伯雜出,功力相尚,慮其所終,而民莫措,故欲挽破碎於渾全,回溴漓於淳樸,縱不能使是民為九皇之民,獨不得少窺唐虞雍熙之化乎。嗚呼,聖人天也。天此心,聖人此心。天此道,聖人此道。天不自為而命之聖人,天可無為也。聖人不自為而命之賢人,聖人可無為也。賢人不可不為。聖人無為乎上,賢人有為乎下,君臣之道濟矣。故曰:為無為。又曰:無為而無不為者,君臣有分職所在也。民有恒心,業所在也。太古玄風,天下一道,羲皇盛世,四海一德,此無為之為,猶其大有為於天下者也。言則無為有為,旨則人心天理,一皆財成贊化之道,若夫稱聖人而不名者,非太古無名氏之君,則羲、軒、堯、舜之君歟。尊古聖人,所以尊時君世主,壽斯道所以壽斯世也。

章句章十一

道德章句者,河上公所著也。漢文帝尚清靜,命朝臣講習《老子》,時未有章句者出,辭玄文邃,多所不解。聞陝河之上有老人明《老子》,枉駕問焉。授帝素書《老子》一編,甄別其旨,析為八十一章,章著二字,以訓一章之義,曰體道,曰養身,曰安民之類是也。自章句著而注者出焉。然道與世降,時有不同,注者多隨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師之。故漢人注者為漢《老子》,晉人注者為晉《老子》,唐人、宋人注者為唐《老子》、宋《老子》。言清虛無為者有之,言吐納導引者有之,言性命禍福、兵刑權術者有之。紛紛說鈴,家自為法,曾不知道德本旨,內聖外王之為要,由是不能相發,而返以相戾,惜哉。蓋自關子、文子親見猶龍,而其所自著書,頗已睽其師之旨。列、莊二賢,先後不數代其言,清虛玄遠,則又過其師之說,殆近天而不人,況孫、吳假之為兵法,申、韓詭之為刑名,是又人而不天矣,宜乎。千載之下,未有攸證。若夫蓋公、曹參,清靜寧壹,以開漢室隆平之治,是善用老子之道者也。抑觀河上公著分章之題,其義虛玄,實同經旨。而題之之義,注者未有所述,故稽治道者闕焉。此《原旨》所由作也。今不書章題,而書經曰者,尊經也。若其義則演諸原旨中,遂併章題為一篇以舉云。

體道 養身 安民 無源 虛用

成象 韜光 易性 運夷 能為

無用 檢欲 厭恥 贊玄 顯德

歸根 淳風 俗薄 還淳 異俗

虛心 益謙 虛無 苦恩 象元

重德 巧用 反樸 無為 儉武

偃武 聖德 辯德 任成 仁德

微明 為政 論德 法本 去用

同異 道化 徧用 立戒 洪德

儉欲 鑒遠 忘知 任德 貴生

養德 歸元 益證 修觀 玄符

玄德 淳風 順化 守道 居位

謙德 為道 恩始 守微 淳德

後己 三寶 配天 玄用 知難

知病 愛己 任為 制惑 貪損

戒強 天道 任信 任契 獨立

顯質

纂玄章十二

纂玄者,五千言之樞要也。老子曰:言有宗,事有君,蓋謂我之所言皆有所宗,本見諸古聖人之立言。行事甚易知易行,何天下之莫能知莫能行哉。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同出而異名,既見而問禮矣。又退而竊比焉。善述而信古,必有見於當日。今《原旨》之作,既已章著其義,乃復句別其綱,以纂玄言覽者,或因類以證句,因句以證章,因章以證義,庶乎玄聖立言之旨,可白於天下後世。言治道者,豈容忽諸。

可道道可道。常道非常道。久道長生久視之道。法道天法道。聞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明道明道若昧。夷道夷道若纇。進道進道若退,不如坐進此道。見道不窺牖,見天道。為道為道日損。聖道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尊道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責德。天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古道執古之道,古之善為道者,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貴道見上。有道故有道者不處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孰能損有餘奉天下,惟有道者。大道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汎兮,其可左右。大道甚夷,而民好徑,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行道見上。不道不道早已。非道非道也哉。失道失道而後德。道紀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道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道奧道者,萬物之奧道尊道之尊。道法道法自然。道常道常無名,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生道生一道生之。

廣德廣德若不足。建德建德若倫。積德早服謂之重種德。有德有德司契。無德無德司徹。孔德孔德之容。貴德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玄德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常知楷式,是謂玄德。常德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常德乃足,復歸於樸。上德上德不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德若谷。下德下德不失德,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不德上德不德,是謂不爭之德。同德德者同於德,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德真修之身,其德乃真。德餘修之家,其德乃餘。德長修之鄉,其德乃長。德豐修之國,其德乃豐。德普修之天下,其德乃普。德厚含德之厚。德善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德信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德畜德畜之。德貴德之貴。

先天

先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無極復歸於無極。虛極致虛極,守靜篤。古極是謂配天,古之極。無始無名,天地之始。古始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有始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無象無物之象。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大象大象無形,執大象天下往。象先象帝之先。同玄同謂之玄。又玄玄之又玄。窈冥精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恍惚物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天地根是謂天地根。眾妙門眾妙之門。玄牝門玄牝之門。萬物宗淵兮似萬物之宗。

天地

天地無,名天地之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長地久,孰為此者。天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萬物

萬物有,名萬物之母。萬物作而不辭。淵兮似萬物之宗。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萬物將自賓。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愛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將自化。萬物得一以生。天下萬物生於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莫不導道而貴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無物復歸於無物。有物有物混成。奇物奇物滋起。物壯物壯則老。眾甫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天下

天下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可以為天下母。而以身輕天下。為天下谿。為天下式。為天下谷。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天下神器。不以兵強天下。不可得志於

天下。天下不敢臣。譬道之在天下。執大象,天下往。天下將自正。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天下萬物,生於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希及之。清靜為天下正。取天下常以無事。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聖人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以天下觀天下。故為天下貴。以無事取天下。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敢為天下先。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天下柔弱,莫過於水。可為天下王。

國家

國家民多利器,國家滋昏。國家昏亂有忠臣。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鄰國鄰國相望。治國愛民治國,能無為乎。以正治國。治大國若烹小鮮。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福。大國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小國寡民。修國修之國,其德乃豐。修家修之家,其德乃餘。修鄉修之鄉,其德乃長。觀鄉以鄉觀鄉。觀國以國觀國。觀家以家觀家。

太上

太上太上下知有之。

聖人

聖人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是以聖人之治。聖人不仁。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是以聖人不行而知。聖人無常心。聖人在天下。聖人皆孩之。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是以聖人方而不割。聖人亦不傷人。是以聖人猶難之。聖人無為故無敗。是以聖人欲不欲。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聖人不病。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是以聖人為而不恃。故聖人云。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聖人不積。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君臣

天子故立天子,置三公。王大王亦大。王天王乃天。天王是謂天下王。人主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萬乘主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社稷主是謂社稷主。器長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官長聖人用之,則為官長。配天是謂配天,古之極。王公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公王公乃王。三公置三公。侯王侯王若能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侯王無以正而貴高。侯王自謂孤、寡、不穀。為王故能為百谷王。君言有宗,事有君,躁則失君。臣國家昏亂有忠臣。輕則失臣。樸雖小,天下不敢臣。

士君子

善士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善為士者不武。上士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下士聞道,大笑之。君子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是以君子居則貴左。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大丈夫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

父子

教父吾將以為教父。六親六親不和有孝慈。孝慈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國母有國之母,可以長久。天下母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萬物母有名萬物之母。食母而貴求食於母。母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子母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嬰兒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常得不離,復歸於嬰兒。乘乘兮若嬰兒之未孩。未孩見上。孩之聖人皆孩之。赤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子孫子孫祭祀不輟。雌雄知其雌,守其雄。牝牡未知牝牡,合而作。

師學

師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人師善人者,不善人之師。大匠夫代大匠斲。為學為學日益。為文以為文不足。學不學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絕學絕學無憂。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主賓

主不敢為主而為客。萬物歸焉而不為主。愛養萬物而不為主。賓萬物將自賓。客儼若客樂與餌過客止。

人民

善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善人,不善人之師。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人見上。異人我獨異於人。愚人我愚人之心也哉。眾人眾人熙熙。眾人皆有餘。眾人皆有以復。眾人之所過。俗人俗人昭昭。俗人察察。救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棄人見上。治人治人事天莫若嗇。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殺人眾多,悲哀泣之。知人知人者智。勝人勝人者有力。示人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用人善用人者為下。為人既以為人己愈有。與人既以與人己愈多。使民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常使民無知無欲。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愛民愛民治國,能無為乎。明民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百姓以百姓為芻狗。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百姓皆注其耳目。不責人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軍旅

將軍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大軍大軍之後,必有凶年。佳兵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敵兵仍無敵執無兵。甲兵雖有甲兵,無所用之。入軍不被甲兵。用兵以奇用兵。用兵有言,不敢為主而為客。抗兵抗兵相加,哀者勝矣。兵強兵強則不勝。師處師之所處,荊棘生焉。田獵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盜賊

盜賊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智賊以智治國,國之賊。盜誇財貨有餘。是謂盜誇。

鬼神

鬼神以道蒞天下者,其鬼不神。神聖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神靈神得一以靈。神無以靈,將恐歇。

身體

虛心虛其心。常心聖人無常心。為心以百姓心為心。渾心惵惵為天下渾其心。民心使民心不亂。心氣心使氣曰強。弱志弱其志。有志強行者有志。強骨強其骨。骨弱骨弱筋柔而握固。筋柔見上。有力勝人者有力。用力是謂用人之力。身先後其身而身先。身存外其身而身存。身殃無遺身殃。身退功成名遂身退。有身吾有大患,為吾有身。無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終身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修身修之身,其德乃真。貴身貴以身為天下。愛身愛以身為天下。患身貴大患若身。殁身道乃久殁身不殆。傷手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手矣。攘臂攘無臂,則攘臂而仍之。實腹實其腹。為腹為腹不為目。為目見上。目盲五色令人目盲。耳聾五音令人耳聾。口爽五味令人口爽。口味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作未之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精至見上。足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性命

谷神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沖氣沖氣以為和。專氣專氣致柔。精真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復命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營魄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光明用其光復歸其明。光耀光而不耀。守中不如守中。握固骨弱筋柔而握固。抱一抱一能無離乎。抱一為天下式。混一故復混而為一。

生死

生死出生入死。生之徒,死之徒。人之生,動之死地。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有生有生於無。道生道生一。先生先天地生。生生以其生生之厚。攝生蓋聞善攝生者。求生以其上求生之厚。相生有無之相生。長生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厭生無厭其所生。無生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貴生見上。不死谷神不死,是

謂玄牝。無死以其無死地。重死使民重死,而不遠徙。或存湛兮似或存。若存綿綿若存。不亡死而不亡者壽。壽見上。

沖玄

道沖道沖而用之,或不盈。若沖大盈若沖,其用不窮。沖和沖氣以為和。知和知和曰常。和光和其光。玄同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玄通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玄德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覽滌除玄覽,能無疵乎。觀妙常無欲以觀其妙。要妙雖知大迷,是謂要妙。敦樸敦兮其若樸。素樸見素抱樸。復樸復歸於樸。自樸我無欲而民自樸。樸小樸雖小,天下不敢臣。無名樸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

清靜

清靜清靜為天下正。以清天得一以清。徐清孰能濁以靜之徐清。虛靜致虛極守靜篤。好靜我好靜而民自正。常靜牝常以靜勝牡。靜復歸根曰靜,靜曰復命。以靜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自然希言自然,以輔萬物之自然,道法自然。

五常

仁義大道廢,有仁義。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善仁與善仁。不仁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上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失仁失仁而後義。上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失義失義而後禮。上禮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喪禮言以喪禮處之。戰勝以喪禮處之。聖知絕聖棄知,民利百倍。有知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知慧知慧出,有大偽。知多民之難治,以其知多。忠信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有信其中有信。善信言善信。德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寡信輕諾者,必寡信。不信信不足,有不信。美言不信。

言行

言宗言有宗,事有君。吾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希言希言自然。善言善言無瑕謫。貴言猶兮其貴言。建言故建言有之曰。信言信言不美。正言正言若反。多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虛言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美言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可以市。不言聖人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無為之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天之道,不言而善應。尊行尊行可以加人。贅行餘食贅行。行妨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政教

政治政善治。聖治是以聖人之治。難治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民之難治,以其知多。行教行不言之教。治亂治之於未亂。法令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功名

有功不自伐,故有功。無功自伐者無功。功成功成不居,是以不去。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功成名遂身退。名遂見上。名身名與身孰親。可名名可名。常名非常名。異名同出而異名。強名強為之名曰大。無名道常無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有名萬物之母。道隱有名。

富貴

富貴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知富知足者富。自富我無事而民自富。貴賤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貴身貴大患若身。貴以身為天下。我貴知我者希,則我者貴。自貴自愛不自貴。貴言猶兮其貴言。不貴不貴難得之貨。古貴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賢愚

尚賢不尚賢,使民不爭。見賢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愚始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以愚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愚心我愚人之心也哉。

善惡

善惡善之與惡,相去何若。善應天道不言而善應。善勝善勝敵者不爭。善謀繟然而善謀。善建善建者不拔。善抱善抱者不說。善下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善言善言無瑕謫。善行善行無轍迹。善計善計不用籌策。善閉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上善上善若水。善地居善地。善利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善淵心善淵。善仁與善仁。善能事善能。善時動善時。知善天下皆知善之為善。常善是以聖人常善救人。不善人之不善,何棄之有。吉凶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作凶不知常,妄作凶。利害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禍福禍兮橋所倚。福兮禍所伏。親譽其次親之譽之。畏侮其次畏之侮之。悲哀殺人眾多,悲哀泣之。大笑下士聞道,大笑之。大怨和大怨必有餘怨。

愛欲

愛身愛以身為天下。自愛自愛不自貴。甚愛甚愛必大費。天惡天之所惡,孰知其故。人惡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物惡餘食贅行,物或惡之。無欲常無欲,可名於小。寡欲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不欲不欲以靜,是以聖人欲不欲。其不欲見賢。所欲兩者各得其所欲。欲得咎莫大於欲得。得失得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得之若驚,失之若驚。不失不失其所者久。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成敗常於幾成而敗之。敗失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無敗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損益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益損見上。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寵辱寵辱若驚。榮辱知其榮,守其辱。不辱知足不辱。若辱大白若辱。知止知止不殆。知足知足者,富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不知足禍莫大於不知足。補不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損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剛柔

剛強柔勝剛,弱勝強,柔弱勝剛強。柔弱見上。天下柔弱,莫過於水。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生之徒。堅強其死也堅強。堅強者死之徒。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強大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強梁強梁者,不得其死。取強不敢以取強。勿強果而勿強。致柔專氣致柔。弱用弱者道之用。矜伐不自矜,故長不自伐。故有功自矜者不長,自伐者無功。果而勿矜,果而勿伐。

爭戰

不爭夫惟不爭,故無尤。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天之道,不爭而善勝。是謂不爭之德。善勝敵者不爭。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善戰善戰者不怒。輕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戰勝戰勝以喪禮處之。夫慈以戰則勝。善勝善肚敵者不爭。勇敢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殺活見上。大威民不畏威,大威至矣。司殺常有司殺者殺。

無為

無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為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愛民治國,能無為乎。人能無以生為者。

有為

有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強為故強為之容。不為愛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歸焉而不為主。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主而為客。不為而威。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使民不為盜。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之

為之將欲取天下而為之。上禮為之,而莫之應。為器樸散則為器。為長聖人用之,則為官長。為父吾將以為教父。為主不敢為主。為客而為客。為士善為士者不武。為道古之善為道者。為文以為文不足。為一故復混而為一。為式抱一為天下式。為和沖氣以為和。為貴故為天下貴。為基高以下為基。為稱而王公以為稱。為美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為善天下皆知善之為善。為利有之以為利。為用無之以為用。為奇正復為奇。為妖善復為妖。為敗為者敗之。為谿為天下谿。為谷為天下谷。

天文

天長天長地久。天清天得一以清。天大域中有四大,天大。沖氣沖氣以為和。甘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飄風飄風不終朝。驟雨驟雨不終日。冰釋渙若冰將釋。

地理

地久天長地久。地寧地得一以寧。地大天大地大。善地居善地。谿谷為天下谿,為天下谷。江海猶川谷之與江海。百谷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曠谷曠兮其若谷。涉川豫兮若冬涉川。善淵心善淵。魚淵魚不可脫於淵。若水上善若水。壘土九層之臺,起於壘土。田蕪田甚蕪。道徑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千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域大域中有四大。

時令

善時動善時。春臺如登春臺。若冬豫兮若冬涉川。凶年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終朝飄風不終朝。終日驟雨不終日。終日號而嗌不嗄。日益為學日益。日損為道日損。日久民之迷其日固久。陰陽負陰抱陽。寒熱躁勝寒,靜勝熱。

草木

草木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抱木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木共木強則共。刑棘荊棘生焉。根柢深根固柢。歸根夫物芸芸,各歸其根。輕根重為輕根。

宮室

九層臺九層之臺,起於壘土。朝甚除朝甚除,倉甚虛。倉虛見上。戶牖鑿戶牖以為室。鑿室見上。塞兌塞其兌,閉其門。閉門塞其兌,閉其門。開兌開其兌,濟其事。出戶不出戶知天下。窺牖不窺牖,見天道。方隅大方無隅。安居安其居,樂其俗。樂俗安其居,樂其俗。狹居無狹其所居。關鍵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春臺如登春臺。四鄰猶兮若畏四鄰。榮觀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妙門眾妙之門。有室有室之用。玄門玄牝之門。天門天門開闔。

器用

樸器樸散則為器。神器天下神器,不敢為也。大器大器晚成。利器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民多利器,國家滋昏。兵器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埏埴埏埴以為器。器用有器之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什伯器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橐籥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芻狗以萬物為芻狗。以百姓為芻狗。金玉金玉滿堂,莫之能守。車用當其無有車之用。如玉不欲碌碌如玉。懷玉被褐懷玉。輻轂三+輻共一轂。拱璧雖有拱璧,以先駟馬。無輿數輿無輿。舟輿雖有舟輿,無所乘之。輜重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匠斲是謂代大匠斲。左契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司契有德司契,無德司徹。籌策善計不用籌策。利劍帶利劍。張弓天之道,其猶張弓乎。天網天綱恢恢,疏而不失。結繩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繩約善結者;無繩約而不可解。

服飾

服釆服文采。美服甘其食,美其服。被褐被褐懷玉。

食貨

飲食厭飲食。餘食餘食贅行。甘食甘其食。食稅以其上食稅之多。樂餌樂與餌,過客止。財貨財貨有餘。貴貨不貴難得之貨。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禽蟲

兕角兕無所投其角。虎爪虎無所措其爪。駟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走馬卻走馬以糞。戎馬戎馬生於郊。毒蟲毒蟲不螫。猛獸猛獸不據。攫鳥攫鳥不搏。太牢眾人熙熙,如享太

牢。淵魚淵不可脫於魚。小鮮治大國若烹小鮮。

疊字

繩繩繩繩兮不可名。芸芸夫物芸芸,復歸其根。熙熙眾人熙熙。乘乘乘乘兮若無所歸。沌沌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昭昭見上。察察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悶悶其政悶問,其民淳淳。淳淳見上。碌碌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落落見上。缺缺其民缺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巨星体验系统

    巨星体验系统

    申昊异界重生,成为了一支nba黄蜂队的饮水机管理员。同时申昊得到了一个名叫巨星体验的系统,这里没有乔丹、科比、詹姆斯这些超级巨星,但是他们的技术特点却都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看申昊如何开始自己的篮球传奇。
  • 文侯

    文侯

    好男儿征战沙场,自然为的是立下战功,封侯拜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唱着《满江红》,功名赚上一箩筐。
  • 非常强但不会操纵

    非常强但不会操纵

    “我叫伊飘扬,从那个地方来到这里已经三个月了,我是一名剑客(天下第一的那种),这里山清水秀,风景怡人,唯一不好的就是什么东西都太脆了,尤其是人,当然我没有小看谁的意思,单纯是客观的描述而已,好了不说了,又有人上门挑战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江湖游

    异界江湖游

    佛门,道教,儒教,仙宗,鬼府,巫门......一切的一切都是显得那样的陌生。因为盗窃武林秘籍而穿越的刘云所面对的就是这陌生的世界。在这个修者为尊,功法诡异的世界刘云能否凭借前世的武功纵横驰骋?在这样一个新奇的世界中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易筋经......能否再放异彩?在这个三教九流齐聚的江湖中刘云究竟该何去何从?
  • 穿越之云深归来处

    穿越之云深归来处

    一朝穿越,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不受宠的灾星嫡女。再活一世,看小爷我如何翻云覆雨一番,重新……唉!不对,我还没好好享受怎么就成了代嫁。传言郁王杀人饮血,冷酷无情。现实中某王:“王妃莫要跑,乖,快到本王怀里来。”
  • 我和上神请天假

    我和上神请天假

    《我和上神请天假》原名《我和死神请天假》虞霜,地府灵女。练绝尘,天界大皇子。传,地府灵女,倾国倾城,手段无人能及,人待她好,她必百倍相报,人若害她,她必百倍奉还!传,天界大皇子,天赋极好,长相妖孽,深受上古大帝宠爱,心狠手辣,高冷腹黑,眼界极高,虽不骄傲,却有些目中无人。
  • 无界猎杀

    无界猎杀

    当他睁开眼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还是逃不掉。既然逃不了,那就变得更强。撕碎这遮住的天,扯烂这挡住的地。
  • 暗黑帝后的崛起

    暗黑帝后的崛起

    寒灵宗惨遭大劫,全门上下三千弟子无一生还,除了寒雪!侥幸逃去下位面,实力尽失的她要如何选择。是在下位面苟延残喘,还是重回灵界走上复仇修罗之路?喜欢寒雪的可以来我们书友企鹅群:893973239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码字的动力。
  • 潜龙一笑

    潜龙一笑

    这里没有丹药,只可以合成。这里没有铁匠,却可以铸造神兵。这里没有秩序,等待你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