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27300000018

第18章

又世尊言。四双八辈几果成就几无果成就。或作是说。五果成就。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趣阿罗汉及阿罗汉。一非果成就。趣须陀洹果证。二人或果成就。或果不成就。趣斯陀含果证。趣阿那含果证。彼趣斯陀含果证者。方便欲爱未尽等越次取证。当言非果成就。有得须陀洹果。求趣斯陀含证。当言彼果成就也。以无为须陀洹果。趣阿那含果证。彼欲爱尽等越次取证。当言非果成就。彼复得斯陀含果。求趣阿那含果。当言彼果成就。无为斯陀含果彼果有为。当言诸根坏败。是谓知有八人

又世尊言。四沙门无有五。说是语时其义云何。答曰。道智为如来自得证果。无著说道清净说法而******。彼故敷演道命。为学诸智慧。断诸疑网诽谤道者。无究竟行。无戒律威仪犯诸戒。为沙门服皆悉觉知。彼第二沙门当言摄辟支佛。第三沙门当言摄凡夫人。第四沙门当言摄外道。异一切假沙门被服。计吾我着命计众生。彼一切于道退转

又世尊言。无染着谓戒

无染着袈裟  袈裟被服始

意已得所欲  袈裟非无著

说是语其义云何。答曰。有三种。浊身口意秽浊。彼若思惟校计。是谓无秽。袈裟服虚称诈逸。非神仙所学。彼非其宜。此谓之忍。亦非移动。如实而对意常审谛。彼若不得忍。被骂便报骂。被打便报打。此非沙门法。况当作如此行。是故不应袈裟。故彼袈裟无著。又世尊言。若已生刈断更不种。说是语时其义云何。答识对生受。于四禅止处生行垢因缘。所造之义便有断绝。来无有对亦不受生。四禅止住处亦复不生。选择取要。设与四神止处因本行缘。彼亦不受。已除弃爱已尽受。第二人驰走。当言此无学亦无威仪。亦不观于无上智慧涅槃灭尽。得仙人法是谓大仙人

初迦叶睡眠  最胜无有欲

已说四袈裟  断灭不复生

又世尊言

习智至无智  降伏作牢固

有漏尽无余  是谓为梵志

说是语其义云何。尊者大迦叶契经是说也。自持法比丘习智智者。学虽诸梵行人住彼业者获法养生之具。彼亦是法戒律之义。故曰。智者知不于中间住已修行心得观觉照住二解脱。彼已思惟无明爱尽。欲说眼根此沙门法。故曰有漏尽无欲。故曰为梵志者。世尊即是大梵志。心垢已尽

又世尊言

比丘无有欲  有欲见大惧

于欲不退转  是谓为涅槃

说是语其义云何。答曰。智慧相应寂静。以自娱乐无有忧戚。是谓比丘无有欲。无事清净静事。为苦恼有欲。彼见法者乃能觉知。是谓有欲。见大惧于欲不退转。捐弃诸垢善渐渐益等相应。是谓三昧。一切结使尽觉贤圣道。是谓涅槃。以何等故。入慈三昧不可伤害。或作是说。诸天卫侍而护其身。或作是说。彼三昧者闲静无事。害不加身身不有坏。复次受****四大身

又世尊言

麑鹿归野  鸟归虚空  法归分别

罗汉归灭

分别人者何者是。答曰。学谓之分。能分别色痛想行识贤圣之道。皆悉分别

又世尊言

无想有思想  思想不有想

如是变易色  缘想有其数

变易色人何者是。或作是说。生无色界阿那含。当言变易色想。彼则色想变易。复次阿罗汉。于中亦变易想。阿罗汉不于五阴有所变易。修行究竟。以何等故。世尊谓调达食唾子。或作是说。尔时调达方便欲坏众僧。以是之故。世尊呵之。恐诸比丘意有移动。或作是说。淳恶之人以染和诲之。数数住求欲坏圣躬。尔时世尊逆其意利语诲。或作是说。若于佛得供养具。调达欲使入已。故曰食唾子。复次调达本有大神足。化作小儿形。金缕带腰住阿阇世太子抱上。宛转戏笑。彼时阿阇世太子抱弄呜口与唾使吮。彼时调达亦复食唾。太子亦复知此尊调达。尔时世尊以沙门息心意。呵曰。食唾子也。云何调达先善根断坏众。坏众僧仁后善根断。或作是说。调达本善根断后坏众僧。亦告人民善恶无果报。以是誓故。发意坏众僧。问非以今坏众僧有非法想或作是说。调达先坏众僧。后善根断。非以善根断坏众僧。有劫数偿罪。设当彼告语者。善恶无果报。不以坏有非法相也。问若坏众僧非已善根。欲使向恶趣耶。世尊亦说。我不见调达毫厘之善。契经句广说。复次调达从坏僧以来。齐是以来善根本断。如彼告语。我坏瞿昙沙门。众僧。断******。便欢喜踊跃。彼当言善根本断。从是以来作众恶事无变悔心。是故坏众僧善根本寻断。云何善根本断得善根本。或作是说。设生泥梨中者。知受泥梨苦痛。我作是罪今受此报。此当言得善根本或作是说。如此受泥梨中阴。便有观心有是果实。当言得善根本。复次于现法中或有得者。于彼有善知识者。便起悔心。渐渐教至道。鹿[跳-兆+專]肠者其义云何。渐渐佣髀故曰鹿[跳-兆+專]肠。七合满盈其义云何。肉脉平正钩锁骨。七处满足平住色不变移。是谓七合满盈。师子臆其义云何。身无高下不前却。是谓师子臆。味味知者其义云何。轻软微妙皆悉能知。是为味味晓了

不养贤恐惧  慈及诸所趣

无想有想唾  曩昔云何相

以何等故。鸟畜生昔日皆能语。今不能语。或作是说。尔时从人中终生畜生中。以前所习故能语也。问如今从人中终生畜生者。亦复能语。或作是说。所可食啖与人无异。如今无有此食四大改异。以是之故不能语也。问如今与微妙食使啖者。能语不乎。或作是语。昔日时人无斗诤讼无杀害心。尔时畜生见人亦不恐惧。与共止住闻其音响。故能知语。问如今生畜生人无有恐惧。复能语耶。或作是说。今亦能语。但不可解。若得音响辩才便能解语。如夷狄语语不可解。若俱解二语者彼则能知。问昔时之人得音响辩才。便能知乎。复次不见畜生知文字者。或闻欲音响者。鹦鹉鸳鸯此便可解。然世尊喻无有差违。智者所说欲使人解。是事不然精进者云何自知不堕恶趣。或作是说。知无解者不堕恶趣。我无此犯戒意。是故不堕恶趣。或作是说。得功德力。如寤寐中善意不变。彼便作是念。我命终时有不善报不堕恶趣。或作是说。不诚之思堕恶趣中。亦不生恶念。彼有炽盛众生。我不堕恶趣。或作是说。彼无有此方便能自觉了。世尊亦说。如是精进者觉知。亦自知所趣。我生彼间。如我亦知精进所趣。以刀自害若饮毒药。问精进虽知故不如佛究竟。复次若有教戒者。不恃怙戒。我不生恶趣。亦不得第四禅。心发涅槃想有趣三恶道也。远离七处。亦作是说。大行分别契经。以心秽浊众生趣恶道。世尊亦说。如寿百岁奉具足戒。然戒羸不舍能拔恶趣邪。欲使六师逼迫众。将拘利人入恶道中。此之谓之恶。彼得第一精进。彼亦好信世尊者。有恶趣法智慧自在也。诸邪定者彼一切成就邪见耶。设成就邪见者。彼一切成就邪定耶。或作是说。诸定邪见者。彼一切成就邪见。设成就邪见。彼一切成就邪定。五逆为邪见成就邪定。或作是说。诸成就邪见者。彼一切成就邪定。颇成就邪定非成就邪见也。断善根本不成就五逆。复次诸定邪见者。彼一切成就邪见也。颇成就邪见彼非邪定耶。想心成就邪见。诸定等见者彼一切成就等见耶。设成就等见。彼一切定等见耶。或作是说。诸定等见彼一切成就等见也。设成就等见彼一切定等见。贤圣之道是等见。彼定成就等见。复次诸定等见者。彼一切成就等见也。颇成就等见非定等见耶。等心想心一切成就等见。诸上流者彼一切阿迦尼吒。设阿迦尼吒处。彼一切是上流耶。答曰。或有上流。非阿迦尼吒处。或有阿迦尼吒处非上流也。或有上流及阿迦尼吒。或非上流非阿迦尼吒处。云何上流非阿迦尼吒处。若阿那含生色界中。然忆上事不定阿迦尼吒也。若欲界中生若阿那含。生无色界然忆上事。若欲界所生。是谓上流非阿迦尼吒处。最初阿迦尼吒处。是谓阿迦尼吒非上流。若阿那含生色界中。然忆上事定在阿迦尼吒。是谓上流及阿迦尼吒。云何非上流非阿迦尼吒

答曰。除上尔所事则其义。以何等故。阿那含阿罗汉住劫不移动。或作是说。住劫者不为世所回转也。复次得等解脱。柔软下根超越住上。是故等解脱亦不增亦不减。故曰。住不移动。然阿那含当言住已得誓愿。凡夫人者当言善心命终。当言不善心命终。当言无记心命终。或作是说。当言不善心念。非以善心有所住处。问如世尊言。临欲终时得善心。所念已还等见。是谓契经有相违。或作是说。若生恶趣中者。彼不善心命终也。若生天上者。彼善心命终。如最后心。住受生亦复如是。或作是说。当言无记心命终也。以无记心自住身中有报数望终。复次若不修善。不修善法。不住后心亦不灭。是故当言无记心命终。若作是说。必死无疑。是时当言命终有所避处。以何等故。阿罗汉不得最后善心。或作是说。自住心受报望终。然尔时无善。是故不得善。复次若修善终时亦不住。复次彼心无记本行休息。又世尊言。与共止住然后得知。或有不知颜色和悦。其义云何。答曰。若闻彼毁誉轻举。信用乐受他语。虽颜色悦。弹指顷信乐忍受。有威仪礼节身乐静寂得欢喜。外如不密内怀诈伪。若复说法之时。无义辩才无法辩才。如是不如至实。是谓愚痴。又二等信等戒等闻等智慧等施。现在前时何者最是大果。二俱清净。一俱清净。或作是说。二分别俱清净。世尊亦说。于彼比丘布施之家。二分俱清净。是谓檀越亲。第一之德。问云何两意。或作是大果。或非大果。答曰。田业良如良谷子。犹田业良彼谷子好。问犹田犹谷子。然不随时。是故难可齐。或作是说。二分俱清净。已得清净。作如是施。心所有因缘得诸报实。问若施胜者则施无有等。当说等施。复次量二果平等思念所行。是故彼施二俱清净。有诸果实。问如向者世尊言。于彼比丘二分俱清净。檀嚫者第一之施。如是则差违。答曰。多二分俱清净。意所念行亦清净。心意平等果亦平等。云何杀害之虫有净法生。或作是说。邦国时俗使亲友明党意所思惟。复次如水波动。世俗等者。彼有净行者。或以行报故便有。止净行者。堕杀害中于彼生。中间行报因缘便受其殃。亲近善知识而听受法。思恶露不净。如是杀害之人也。云何清净之人而生黑法。或作是说。邻国时俗使尔亲友朋党意所思惟。复次如水波动。彼不善等者。清净行者。或以行报闭塞不善行已。得净彼生中间便受行报。彼亲近不善知识。听不善法。亦不思惟恶露之行。如是清净便生黑法。

又世尊言。二法成就。若不有善自不精进。若他精进牢固不移。云何他精进牢固不移。或作是说。以五法内自省察。教他精进牢固不移。若一切违与共相应者。则有坏败。复次学他非法不应法而犯。未曾有如义法不尔。以何等故。世尊言声闻第一耶。或作是说。现微妙法。或作是说。现声闻威仪。或作是说。拥护法故。或作是说。为诸比丘发勇猛意等行具足。复次以二因缘故。世尊言声闻第一弟子。现授决义故。于彼解脱现变化故

畜生语精进  上流住不移

凡夫人止住  施之所供养

黑白无戒人  此弟子第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侠盗神偷

    侠盗神偷

    小偷也分好坏!无良的扒手祸害人民!有良知的小偷造福社会!一个神偷世家的热血青年青年,无意间有了透视的特异功能,在小偷界逐渐混的风声水起,他的目标是:偷出国门,偷向世界!--------------------------------------------请关注我的下部小说《穿越小子征天下》
  • 摄政王请多指教

    摄政王请多指教

    嘉楠国,三国之中的强者。慕尘景,嘉楠国的摄政王,是所有人都惧怕的存在,三国皇帝都需让他三分。做事雷厉风行,心狠手辣,却一样败在了女人手中。“夫人,为夫饿了。”“哦,让他们上菜吧。”“不是这个饿了。”“……滚开!”“夫人,是时候生个儿子了。”“我不……唔”
  • 乐鸣天下情难却

    乐鸣天下情难却

    情花,生劫情愫,因情而生,以乐为器,然,你我此生注定是彼此要历的情劫。一一一一残痕泪晓湿,君影挽梦情,风拂水漾起,君离留梦捎。爱,是此生最痛苦的经历,也是此生最大的收获与幸福。一一一女主曰(本文步步成长为上,有甜有虐,但虐的已改动了下,不会全程虐到底了,含有爱恨情仇,亲情爱情友情交杂,权谋争夺,第一卷属微玄幻,以乐与情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 步步坑仙

    步步坑仙

    林夏悲催地穿到了自己出道时坑掉的一篇玄幻漫画里,还成了个一出场就领便当的炮灰。刚穿越就领便当是什么鬼?幸好有了逆袭法宝,说明做人还是要靠运气,且看姐姐如何吐了便当,在坑人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哈哈哈,小的们,做好心理准备吧!我说那边那个帅哥,惹了我还想往哪里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邋遢邪皇

    邋遢邪皇

    一个能呼风唤雨的特种兵,进入校园。以邋遢的形象在校园中掀起一场场血雨腥风。在掀起血雨腥风的同时,还不忘风流。再加上黑道的厮杀,最终赢得了邪皇之称。
  • 仙侠世界里的男配

    仙侠世界里的男配

    莫名其妙地穿越,成为了诛仙里面中的一个配角,当其渐渐适应了自己的环境,也认清了自己穿越众的身份之后,才逐渐发现这一切只是开始。
  • 弗洛伊德的智慧

    弗洛伊德的智慧

    本书是弗洛伊德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弗洛伊德思想之大成的作品。书中作者以大量实例阐释了其理论,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的心理结构,了解病态精神及其起源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的性爱问题,还可以了解精神与梦的关系。当然,原著亦有不足之处,比如书中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并且书中的某些内容由于缺乏连贯性和用词晦涩难懂,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对原著的用词和段落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和改动,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弗氏的理论。读弗氏的书,可以使我们认识现代生活造成人们某种精神疾病的根源,从而有效地调节、完善我们的人生。
  • 恐怖荒村

    恐怖荒村

    传说,蒙蒙雨天到过那个小山村的人,都会相继死去。闹鬼的村子迎来一批旅游的学生,而引发的血案。离奇的死亡,深夜后山的哭婴,神秘的鬼影,一次一次的巧合,真的是闹鬼?当一层一层将真相揭开的时候,人性,因果让人唏嘘。(新书《血色案发时》已经上传,喜欢就收藏下吧!求各种支持!)
  • 傲神刀尊

    傲神刀尊

    经脉俱裂的废物少年,受尽屈辱之际却获得逆天指环,执掌万古神兵,修炼绝世功法,屠神灭魔霸九天……修金身,踩仇敌,一朝出世,搅动天下风云,成就无敌刀神……
  • 花都兽神

    花都兽神

    做个老实人真不容易,陪吃陪玩陪睡不说,还得陪猴子,而且这死猴子还总想搞事。天生通晓兽语的钱峰因为偷吃了妹子的香蕉而无奈带着猴子去马戏团打酱油,却没想竟然就被抓住不放了,最蛋疼的是,还有个猴子总想撮合自己。“你们能理解那种被强迫着承受的桃花运吗?”钱峰叹了口气:“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