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3200000185

第185章 兵政九地利上(9)

荆江为沱、但据今当龙洲南、与虎渡河分东西者、为缘起水经注、江陵县西有洲、号曰枚回、江水自此两分而为南北江、下有龙洲、洲东有宠洲、今俗但知有龙洲、又有天之名、宠洲矣、洲皆连属为一、郦云分南北江者、举大势言之、实则江陵以下、南流为东西江、石首以下、东流为南北江、径龙洲东十五过沮口、今俗名筲箕洼沮漳合流入之、水经注、江水又东会沮口、楚昭王所谓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又东南五里径荆州府治江陵县西、水经、又东过江陵县南、又十里左径沙市西、水经注、又东径江陵县故城南、禹贡荆及衡阳为荆州、即荆州之称而制州名、故楚也、子革曰、我先君僻处荆山以供王事、遂迁纪郢、今城楚船官地也、春秋之渚官矣、沙市南即江津戍、江大自此始、家语曰、江水至江津、非方舟避风、不可涉也、又十里过湾、水经注、又东径郢城南、子囊遗言所筑城也、地理志曰、楚别邑故郢、又水经夏水条、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注、江水又东、得豫章口、夏水所通也、西北有豫章冈、因冈得名矣、方舆纪要云、豫章口、在府东南二十五里、又西南三十径蚊虫夹、此江西迤西、距虎渡江之黄金口不及十里、又东十里左径郝穴、水经、又东至华容县西、夏水出焉、夏水篇注云、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泛也、屈原所谓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也、龙门即郢城之东门也、江水、注云、江水左迤为中夏水、右则中郎浦出焉、江浦右迤南派屈曲、极水曲之势、世谓之江曲者也、按汉华容在今监利县西北中夏口、即郝穴、今久塞、说见后、江曲谓石首东西江大屈曲也、详下文、又二十五里径萧子渊、有巨沟首受江水、东流至堤头港、还入之、夏月江行可捷百里、水经注、江水左会高口江浦也、右对黄州、江水又东、得故市口水与高水通也、按此二节原在南蛮府屯仓储邸阁之后、又西南三十五里右径藕池、同治八年、洪水决堤、有溃口、又东南二十五里至石首县西南绣林山、水经注、江水又东、右径阳岐山北、山枕大江、山东有城、故华容县尉旧治也、又北东二十径其县北、又东迤南十里径望海、有小港、有张公庙、本年洪水决堤、崩入江、此古宋穴也、又北二十折而东南十里左径小河口、水经注、大江又东、左合子夏口、江水左迤、北出通于夏水、故曰子夏也、大江又东、左得侯台水口、江浦也、又南二十右径调弦口、有关港水西南径湖南岳州府、今华容县东南、又西南合沦水入洞庭湖、水经注、大江右得龙穴水口、江浦右迤也、北对虎洲、洲北又有龙巢、地名也、昔禹南济江、黄龙夹舟、舟人五色无主、禹笑曰、吾受命于天、竭力养民、生、性也、死、命也、何忧于龙哉、于是二龙弭鳞掉尾而去焉、故水地取名矣、又东北三十左径堤头港水经、又东南当华容县南、涌水入焉、注、江水又东、涌水注之、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二水之间、春秋所谓闻敖游涌而逸者也、按此条原在中夏水之下、孱陵乐乡城之上、今移于此、堤头港俗亦曰刘家沟、其地当汉华容县之南、即涌水也、又东十四径上新河口、水经注、江水自龙巢而东、得俞口、夏水泛盛则有、冬无之、江之北岸上有小城、故监利县尉治也、按此条原在龙穴水口之下、又南十二右径章华港、楚灵王章华台杜云、在华容城中、宛溪云、荆台在今监科县西三十里、土州之南、家语、楚王游荆台是也、据此则章华港实以荆台得名、然今江陵之沙市有章台寺、为章华台遗址、一曰豫章台、郡志云、台有二、一在沙市、一在监利县境、又宛溪谓监利东北三十里有章华台、一名三休台、皆传闻之异辞矣、其港西通调弦口、水经注、又东得清阳土坞二口、江浦也、又东五里右径塔市驿水经注、大江右径石首山北、按旧唐书石首县旧治在石首山下、唐显度初移治阳岐山下、邑志云、旧址在调弦口往东山路、据此则今华容东北之东山、一曰墨山者、即石首山也、其山绵八九十里、至是而江水右迤、近山侧、郦氏所称在此也、阳岐在今石首县西南、今谓之绣林山、在旧址西北五十余里、近代皆以今县北之山为石首、误矣、又东北十四右径圻镇、又东南十里径监利县治西下新河、又西南五里右径大马洲、水经注、又东径赭要、赭要、洲名、在大江中次北湖洲下、又东南十五屈而东北十五径上车湾、水经注、江水左得饭筐上口、秋夏水通下口、上下口间相距三十余里、赭要下即杨子洲、在大江中二洲之间、常苦蛟害、昔荆攸飞济此遇两蛟、斩之、自后罕有所患矣、又西南三十右径洪水港、水经注、江之右岸则清水口、口上即钱官也、水自牛皮山东北通江、北对清水洲、又南二十五里径反觜、水经注、清水洲南即生江口、水南通澧浦、又东十五径熊家洲、又北十五左径尺八****、今塞、水经注、江水左会饭筐下口、江浦所入也、又南迤西三十五里右径划子湾、水经注、江水又东合得上檀浦、江溠也、江水又东径竹町南、江中有观详溠、溠东有大洲、洲东分为爵洲、洲南对湘江口也、又东二十为三江口、今俗曰荆河脑还入大江、大江过九江至东陵东迤北处也、南岸为城陵矶荆江凡五百五十里、水经及注、南北江牵混为一、今略为分析、诠次如右、谨俟知者订正焉

集传及诗地理考、谓南郡枝江有沱水、其流入江而非出于江、误会汉志枝江江沱出西东入江之文、且不得其所在、遂误以他水当之、又云华容县有夏水、首出于江、尾入于沔、亦谓之沱、夏水首尾、详汉志水经、初未有以沱名者、且首虽出江、尾非入江、乌在其为沱也

胡氏禹贡锥指、取袁小修澧游记之说、以郦氏南江为岷江、经流北江为沱、殊为有见、而瑜中之瑕、疵类亦多、郦于枝江百里洲云、江泛枝分、东入大江、地理志曰、江沱是也、于江陵枚回洲云、自此分为南北江、不云为江为沱、两地上不相违、百数十里、大小相去则数百里、胡氏既引王晦叔云、枝江县百里洲、夹江沱二水之间、其与江分处谓之上沱、与江合处谓之下沱、是仍汉魏人百里洲江沱之说、而又牵混于[枚](枝)回洲南北江之中、太平寰宇记、百里洲首派别北为内江、南为外江、即郦氏所云江泛枝分、非郦氏所云南北江也、而胡氏于郦乐两书南北江混而一之、此其自苦盩者一也、释导江东别为沱云、一为荆州之沱、古夷水是也、释荆州沱云、荆州之沱一在江北、寰宇记北为内江是也、一在江南、水经注夷水、是一沱二沱、何忽增减与此、其苦盩者二也、至若夷水之说、则附赘悬疣已甚矣、汉志巫县下云、夷水东至夷道、入江过郡、二行五百四十里、应劭曰、巫山在西南、夷道县下、应劭曰、夷水出巫东、入江汉、巫县在今四川夔州府巫山县东、夷道在今湖北荆州府宜都县西北、夷水流虽入江、而源非出江、岷江过巫山之北、夷源出巫山之南也、水经过鱼复县南、夷水出焉、注云县有夷溪、即[佷](很)山清江也、经所谓夷水出焉、又夷水篇、经夷水出巴郡鱼复江、注、江即[佷](很)山清江、水清照、十丈分沙石、是郦明言夷水出[佷](很)山、不云出江、胡氏谓夷水首出鱼复江、尾入宜都江、古时自巴入楚、避三峡之险、皆由此路、不知何时日就湮塞、禹导江自梁入荆、必浮此水、虽强哉言之、安所得巨灵赑屃、擘蹋巫山之峻而飞渡哉、胡氏以水经注北江言沱、既已得之、何乃复为蛇足邪、屈子九歌云、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大江即虎渡之经流、涔水为澧水之别派、江涔之非一水、尚何待言、水经、澧水又东过作唐县北、注、澧水入县、左合涔水、水出西北天门郡界、又东南流注于澧、按作唐汉县在今澧州安乡县西北、天门晋郡、即今澧州石门县治、今公安县西南百里有涔阳镇、在涔水之阳、涔水入澧之口、在澧州之东、所谓六总口也、胡氏误从澧州志之说、澧州志云、涔水为岷江别派、从公安入境、为四水口、又东南流过焦圻一箭河、至汇口入澧、故称涔澧、以为南江东南流注于澧、同入洞庭、即所谓涔水、又何其纵横轇轕也

澧水出湖南永顺府永顺县、北上峒河、东流径上下二峒、汉志武陵郡充县下云、历山澧水所出、东至下隽入沅、过郡二、行一千二百里、水经、澧水出武陵充县西、历山东、过其县南、按充在今澧州慈利县西二百四十里、仍在永顺府桑植县之西、地理志今释云、在安福县西、误也、绿水河东南流注之、水经注、又东、茹水注之、水出龙茹山、[水色]清彻、漏石分沙、庄幸说楚襄王饮茹溪之流者也、又东径桑植县西、又西南折而东径澧州永定县南天门山之北、又东一百八十径慈利县西、二里溇水东南流会之、水经注、娄水出巴东界、东径天门郡娄中县北、又东径零阳县、注于澧水、按娄中晋志作溇中、在慈利西北、零阳汉县在慈利东、径慈利北、又东北八十径石门县南、渫水东南流注之、水经注、径渫阳县右、会渫水、水出建平郡东、径渫阳县南、又东注澧、谓之渫口、又东径澧阳县南、天门郡治也、按澧阳晋县即石门治也、又东九十径澧州南、又二十五里径津市东南、涔水东南流注之、水经注、澧水入县、左合涔水、水出西北天门郡界、南流径涔坪屯、屯堨涔水、溉田数千顷、南注于澧、又南二十径嘉山东、又东南六十为汇口、右分支派、南流与沅水支流通、水经注、澧水又东、澹水出焉、汇口又东五里至张九台、左会江水支渎、又东南十五为西台尾、水经、又东过作唐县北、注澧水、又南径故郡城东、东径作唐县南、按作唐在今安乡西北、经云过其北、注谓径其南、经误也、又三十径安乡县无城西南、又二十五里右过澹口、水经注、澧水又东、径南安县南、晋太康元年分孱陵立、澹水注之、水上承澧水于作唐县、东径其县北、又东注于澧、谓之澹口、王仲宣赠士孙文始诗曰、悠悠澹澧水也、东北相对者为腰口、通大江澹口、又东南十五为澧口、俗曰北驾口合于沅水、水涨则东为赤湖、水经注、澧水又东、与赤[沙](经)湖水会、湖水北通江而南注澧、谓之沙口、澧水又东南注于沅水、曰澧口、其枝渎尔、离骚曰、沅有芷兮澧有兰、水落则东北四十五里至传家矶入于大江

同类推荐
  • 同昌公主外传

    同昌公主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南别录

    江南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净土旨诀

    净土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藏经

    中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燕市货声

    燕市货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横行武林之一代剑神

    横行武林之一代剑神

    他的传说一直在武林之中流传,他的事迹也在茶馆酒肆被人津津乐道。他,一代剑神的传说。他,至高无上的存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鹿笑书的世界吧!
  • 苍穹之命运史诗

    苍穹之命运史诗

    一片位于我们世界之外的大陆上,若干颗明亮的星辰随着太阳的落下升起,即使黑暗吞噬世界,它们依旧炯炯生辉照亮世界!谁说星辰的命运就是陨落?有的,也能永远发亮!
  • 温然知顾

    温然知顾

    在人群中,温然一眼就看到了顾怀瑾,谁知,这一眼就是一辈子…三年前,温然和顾怀瑾不欢而散…三年后,两人在书店一角再次相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巫师至高

    巫师至高

    世界那么大,我们那么小。巫师的存在,是为了洞悉无尽世界的真实。乔治·梅斯法特,传奇巫师,真理之主,星界漫游者,位面征服者,时空执掌。这是属于他的传说。————————————————————————————————————————乔治降临巫师世界,小心翼翼的前行着,一步步的发展,探索遗迹,征服位面,星界漫游,最后成为巫师至高,在无尽世界留下自己的传说……
  • 修神界

    修神界

    华国顶级特工在一次文物追回中被杀,文物带着他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文物包罗万象,功法,神器,丹药……应有尽有!主角踏神路的格言:与生俱来人中首,唯我与天同齐寿。双脚踢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
  • 末日神剑系统

    末日神剑系统

    苏牧莫明奇妙的穿越到了末日,开局一把木剑,看苏牧怎样怎样从末日中生存下来
  • 凶悍小王妃

    凶悍小王妃

    凶悍又贪财的洛云霜挤掉自己妹妹强嫁了第一美男小王爷,悍妻病夫,危机四伏,庶母狠辣,大哥阴险,看不清谁暗藏杀机。内有侧妃拆台下绊,外有表妹虎视眈眈。洛云霜咬牙:小王爷病体沉珂,经不起折腾!狡诈的小王爷翻身将她压下,“本王大病得愈,娘子你来验验货……”他步步为营,只为请妻入瓮。
  • 和风远行的人

    和风远行的人

    你从父母的婚姻中学到了什么?“不爱了就离,不要拖着,害人害己。”“永远不要相信男人的话。”“不要对孩子说是为了他才不离婚,孩子又没什么错。”......“......不要结婚。”无数的家庭生活中编织着一个又一个谎言,谎言下成长的孩子们也成了一个个“不点破”的借口和“幸福”的凭证。李孟和路遥就是生活在这样充斥着谎言的家庭。成为一对一起疗伤长大的“青梅竹马”,尽管恨透了谎言,却还是一次次不得已的妥协。到了所谓“该结婚的年纪”,眼见谎言又要重演,他么两人该如何选择,又会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
  • 情绪抒发站

    情绪抒发站

    长大以后,有太多的事不尽如人意,渐行渐远的朋友越来越复杂的人心、笑着说出不发自内心的话、对着讨厌的人示好,以及每一次给父母的电话报喜不报忧情绪很多,可以说的抒发的地方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