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3200000019

第19章 学术四广论(3)

四书心解序

路德

人自束发入塾。孰不先读四子书。是书也。分之则四。合之则一。散之则百千亿万。而皆不外乎一。一者何也。夫子为曾子言之。为子贡言之。不明言所谓一也。曾子子贡默契其指。而亦不明言也。及门人问曾子。曾子乃示以忠恕。忠恕也者。学者求至于一之道。非即夫子所谓一也。夫子所谓一。大学言之矣。而中庸明言之矣。孟子复申言之矣。中庸达道五。达德三。所以行之者一。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仍不遽言所谓一。使读者反复推求。思索不得。然后示以诚之一。凡曰至诚。曰至圣。皆全乎诚者也。诚者。天之道也。曰戒惧慎独。曰拳拳。曰慥慥。曰致曲。曰尊德性。曰道问学。曰内省不疚。皆求至于诚者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曰小人反中庸。曰民鲜能。曰索隐行怪。曰半途而废。皆自外于诚者也。诚意为大学吃紧工夫。其实诚之一言。贯乎三[纲](网)领八条目之中。不专属意诚。意乃学者下手处耳。孟子既引中庸之语而伸之矣。又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即中庸所谓诚者。大学所谓自慊。曰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即中庸所谓诚之者。大学所谓毋自欺。曰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即中庸所谓不诚无物。大学所谓揜着何益。大学中庸孟子之所谓诚。即论语所谓一。论语之言至矣尽矣。但学者支分节解。鲜能贯通。得大学中庸孟子。而论语之义若揭矣。虽然。诚不可骤几。大学之格物致知。中庸之择善固执。孟子之尽心知性。均所以全此诚也。以天道人道并言之。则自诚明者谓性。自明诚者谓教。若专以人道言之。凡人心不昧处即诚也。虽困勉者皆有之。又其由明而诚。驯而至于至诚。不过完此不昧之本心。舜之大智。文王之缉熙。即诚即明。不分先后。诚者物之终始。而明又终始乎诚。不得歧而二之也。曩与宏道诸子讲诚明。听者闷闷。如堕雾中。乃晓之曰。诚非他。乃世俗所云认真也。真便是诚。能认便是明。所以能认者仍是诚。一事认真。便是曲中事。认真便致曲。认得惯熟。然后去伪存真。便是明。则诚岂杳冥默者哉。

邠州王天如先生。康熙壬子解元。丙辰进士。改庶吉士。养家居。问道于吾邑李二曲先生。闻言会悟。北面受学。潜心性命之旨。日读四书。札记成帙。名曰心解。以大学中庸孟子。皆为发明论语之道。尤谆谆于知之一言。训仁为知之体。义礼为知之用。信为知之贞德。勇为知之强力。万事万物皆一知为终始。其言独抒所见。不依傍程朱之说。而其融会贯通。头头是道。实能得人心之所同然。发前人所未发。二曲以为洞原彻本。学见其大。洵不虚已。今以浅近之事证之。凡作事知可否者。人谓之明白。不知者谓之胡涂。有知之而所为相反者。乃明于利欲。闇于义理。则谓之明白而胡涂。果有表里明白。无一毫之胡涂者。其作事也。必有可而无不可。木石不知痛愁。人人得而伐之。受者弗能禁也。有血气者则不然。赤子初生。所甘者乳。试以腥臊膻芗之物。则嚬蹙而吐之。不知其味之美也。生齿以后则不然。西子南威。鸟见之而飞。兽见之而走。鱼见之而下入。不知其色之艳也。横目之民则不然。夫知痛楚而弗受。知色味而无不悦者。岂作而致其情哉。诚也惟诚故明。亦惟明故诚。圣贤之于义礼。犹知色味者之悦色味也。其不徇利欲也。犹知痛楚者之弗受痛楚也。其悦之也诚。其弗受之也诚。此即中庸之所谓诚明。论语所谓一以贯之也。中庸言明诚。而终以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大学言格物致知。而终以絜矩之道。孟子言尽心知性。而终以见知闻知。皆与论语终篇知命知礼知言之旨。互相发明。一部四子书只是教人明。明可教。诚不可教也。明有待于教。诚则不待教也。得此意以读书。其言之非者。不足以眩我。其言之韪者。亦正如撒钱满屋。以索子穿之可矣。先生之言。殆真不易之言也。夫是书之刻。经今百六十余年。板藏于家。散佚无存。邠有义士杨西坡者。恻然伤之。耄年搜求完本。将议重刊。疾作不果。传次子春山成其志。春山家中落。事弗克举。越三十余载。吾友愚若孝廉司铎于邠。慨然以兴废举坠表微阐幽为己任。一见是书。珍如拱璧。使春山携书示德。属作弁言。与诸同志者募金而梓之。俾前贤著述不致终湮。启迪后人甚盛举也。然非春山善守。是书亦广陵散矣。诸君之好义不可及。抑亦先生此书。实有不可磨灭者哉。

姚姬传文录序

姚谌

圣人之道。大而能博。后世学圣人者。得其一端。皆足以名其家。于是有训诂道理词章三者之分。而极其流。各不胜其敝也。有救其敝者操学之本。而剂其过不及。择三者之善用之。而不胶于一端。斯为善学圣人者矣。六经更秦火之后。汉儒抱残守缺。各为专门。使圣人微言大义不泯于后世。而三代典章制度名物故训亦得仅存。其用力甚勤。而其功可谓至矣。然说者犹病其迂滞。于圣人之意未能尽明。晋宋六朝之间。清谈兴而实学废。唐立九经义证。而经师专门之学亡。其时士第以词章相尚而已。虽问有志于道者。而孤立无助。其言不用于世。圣学之不明垂数百年。至宋儒出。始毅然以斯道自任。寻求圣人之遗意于千载之上。其言名为救汉之敝。然以性命之说教人。非圣人切近为学之指。而及其敝也。空不学之徒。亦可以自附于圣学。夫三者之舛。驰而不能合久矣。夫三者之学。其始固各原于圣人之一端。而其敝至使圣人之意不明。而便于空不学者。此亦儒者之忧也。能操其本而救其敝。会三者之归而出于一。于世不数觏。若桐城姚先生。庶其有志于此者乎。先生当汉学盛行之日。独宗尚宋儒。未尝言性命。其说经博而捷。深而通。通汉宋之学而择其善。以余力为文章。深醇渊懿。自成一家言。如先生者。岂非不善择术者乎。世但以词章称之。非知先生者也。予生晚。不得见先生。独深好其文。录尤工者为若干卷。又之如此。使世知先生之学不惟词章而已。后之学者苟由其言而学焉。虽不必皆合。其犹庶几无敝者与。

施均父文集序

姚谌

文章之原。出于六经。六经非一人一世之书也。更易三四圣人而后成书。及春秋成于众史。礼之记为诸儒所传录。而诗三百篇作者尤多。盖古者上无异教。下无私学。学成即掌其官而世其家。故恒有专治。治之既精。而后着于言。则其言足以垂天地古今而不敝。而圣人因得合之以为经。使诸经者必出于一人所为。则虽圣人亦有不暇矣。史称仲尼之徒。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二人。然考子木传易。子夏传诗。子舆子游传礼。则既各为专家。而文学之科。一称游夏。余子无闻焉。自是而降。文惟西京为盛。贾生之学。出于左氏。仲舒深于公羊。史迁则春秋之别子也。相如词赋。为古诗流裔。而子政奏事。通知远。得于书教为多。其学术文艺。各有渊原本末而不相兼。盖皆专精于一艺。以极其至而名其家。不肯苟为泛博。而非其才有所不及也。后世文士。闲有兼之者。考其所作。往往得失相半。甚者皆失而无一得焉。嗟乎。今人与古人非匹俦也。才不可强而致。学不可跂而及也。无古人之才。又未始为其学。而苟欲兼所不能。则力绌才竭。而迄无一就。固其所矣。乃吾观于施子所为文。而叹其才之不可测也。施子少工为诗。学子美而得其深意。既又学为退之之文。工如其诗。庶几能兼之者。年二十余。所造已如此。更数十年为此不已。吾恶乎测其所至哉。抑吾闻退之之论。文必推本于经。而又言凡为文者宜识字。然则六经为文章之原。而小学者又治经之始事也。昔者子夏既传诗。又作尔雅而传之。毛氏经义训略具于是。施子诚即是而求。当有以异于今之所为。而信吾言之不诬也。

时艺论

朱克敬

今世学者。多以时艺为小道。夫时艺之视古文。诚有莛楹之别。然在高人名士言之则可。有政教之责者不当言也。有明以来。以此取士。一代之公卿大夫名臣循吏。皆由此出。乌可目为小道而不讲乎。且 朝廷所以悬此取士者。非真谓时艺能得人而工时艺者即可以治平天下也。任事者必有专精之志。强国之气。又明于圣人之理。详于先王之制度文为。然后充之以阅历。施展其才能。而后能泛应不穷也。应科目者。其志气期于必得。而又求理于四子。考名物于六经。苟如是矣。授之以官。使之阅历而展施焉。虽不中不远矣。 国朝制艺。康雍以前。宏厚精醇。故其时名儒辈出。理学昌明。干嘉之际。博大光昌。故其时才杰奋兴。百废具举。道光一朝。专尚清真。敛才就范。故其时士大夫多恪守典型。洁身勤事。咸同以降。理法寖微。然其时考墨虽无精义。尚有才华。故一时将相。亦能任才使气。宏济艰难。至于今日则专取圆滑之调。填砌芜烂之词。冀幸弋获。非特四子之义理。六经之典章。绝不宜究。即讲章之章旨节旨。八铭塾钞之规矩准绳。亦复束之高阁。是国家例取不明理不读书之人。以为公卿大夫也。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外夷之服。不亦难乎。方今国势寖衰。强邻偪伺。老臣勋旧。窃窃忧之。然内不求之于人才。外不求之于吏治军政。而徒汲汲于机器轮船。予则以为强国莫先于吏治军政。而吏治军政之修。莫先于求才。造就人才。莫切于振兴时艺。使应试者非读书明理。不得科名。则人才奋兴。吏治清而民安。民安而财阜矣。将帅得人。则兵精器利。外患自消矣。或者以为时艺空言。其于治国安边。膈膜已甚。不知法具文也。待人而行。器死物也。待用而利。无奉法之吏用器之人。则机器之膈膜。犹之时艺也。或者曰。时艺空而难稽。机器显而易考。此洋人所以强也。不知洋人之强。在用器之得人。非仅以其器也。以外国证之。贺兰土耳其皆有机器。不免于败亡。即以中国证之。方今之精通夷务者。无过李郭沈丁诸公。之数人者。皆由时艺致身。初无膈膜之患。岂其性之独异哉。夫亦道光以前之科目不废读书耳。然则时艺何尝不可得人也。以讲求夷务之心挽回风气。以制造机器之费造就书院之生童。则人才出。而内安外攘矣。

同类推荐
  • 安得长者言

    安得长者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宝云振祖集

    宝云振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噶玛兰厅志

    噶玛兰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Fanny and the Servant Problem

    Fanny and the Servant Proble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建台湾奏摺

    福建台湾奏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情爆!离婚后

    情爆!离婚后

    曾经,一个短期的婚姻,换来她一心的脆弱,不想,一个久违的游戏,却引来一个大神老公,曾经以为爱情是虚幻的,网恋是不可靠的,只是当网恋的对象是腹黑大神的时候,那么爱情就是甜蜜的,网恋就是神圣的,而且还能发现,如果,离婚是注定的,那么,再婚是命定的最重要的,朋友是用来坑的,兄弟是用来虐的,老婆嘛,当然是用来养的!
  • 院子里的那片天

    院子里的那片天

    从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小男孩,这里像是他一个人的世界,慢慢的长大,像院子慢慢的破旧一样!院子里有他的亲情,有他最美的初恋,还有他最真诚的友谊!他在这里看到了整个世界,同样是这里容纳了他!——致那些错过初恋的人(写给愿意静下来看故事的人)
  • 我和她的世界末日同人小说

    我和她的世界末日同人小说

    文章灵感源于同名游戏我和她的世界末日作者游戏过后感觉内容过于悲剧所以希望通过书面形式来圆一个美好的结局当然不是光是结尾文章将从头一一到起内容大部分与游戏无直接关联但内容线路与游戏基本同步感谢各位阅读者和玩家的支持!
  • 易随心动

    易随心动

    平常读书笔记,个人想法,浅薄见识,多有不足之处,万望指出,多多斧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怀英追夫记

    穿越之怀英追夫记

    一个架空的穿越文,喜欢上一个耿直的憨憨怎么办?当然是追呀!谁叫偏偏长在她喜欢的点上呢!
  • 为何英雄会是我

    为何英雄会是我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干什么。”一声平淡如水的声音,细微的如一根针丝般。一名满身是泥土的少年,微微的从地上爬了起来。他脸神呆滞,似在思索着什么。半响过后,他理清头绪,低头看了下自己的手,说道:“哦!原来,我叫洛辰。”他的记忆是什么样子,谁也不清楚,只能靠他自己去摸索了。
  • 逃亡之城异世界窗口

    逃亡之城异世界窗口

    地球与异世界。窗口。打开了。每个人。都激活了。自己隐藏在心底深处的异能。嗯。人们都生活在这世界上的庇护所。他们通过猎杀魔兽的魔核。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的上一代代代代代代。。。。把异世界的窗口封住了但是前不久,这个窗口突然松动了。他们的这一代将怎样造就未来呢。主人公宇文是一个公认的废物,可他究竟是怎样变成废物的呢。原来都是他的这块玉,可在他10岁突然失踪的父母不告诉他这玉石什么,也不让他告诉别人,最亲的人也不行。这块祖祖辈辈留下的玉,究竟隐藏什么秘密?他的未来会如何呢?
  • 六界传说之五行核心

    六界传说之五行核心

    泽影和星魁是好兄弟,父母在瘟疫中死亡,以为拥有木系核心的叔叔救了他们,后来知道了自己的属性,开始到属性学校去学习,慢慢凝聚好了自己的属性核心。后因血魔的部队进攻学校,又因他们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开始了他们得冒险故事
  • 山海经之妖灵录

    山海经之妖灵录

    盘斧一出万象生,生而共存妖与人。三皇五帝辟文明,人至而一越众生前。奈何妖灵强于人,禍乱苍生民不聊。奇人一出制妖录,收尽灵物复太平。……平淡无奇的现代生活,科技早已让人们忘却古物之事,灾祸却悄然降临……那一奇人是否重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