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6600000046

第46章 毕加索(3)

此时,毕加索和奥尔佳的感情出现了危机。奥尔佳依然热衷于各种社交应酬,宴会、舞会、服装、首饰这些她最喜欢的话题。而毕加索却早已厌倦了这种浮华的生活,他潜心于自己的创作,对奥尔佳越来越冷淡,倒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会显得意气风发。奥尔佳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要把毕加索从他的朋友身边“夺”回来。

有一段时间,毕加索和耶科来往十分密切,自然而然地把奥尔佳冷落在一边。一天晚上,毕加索外出回来,听见奥尔佳在房内哭泣,连忙关切地询问她。奥尔佳扑到他怀里,说耶科对她无礼,她骗他才保住了自己的清白。

毕加索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愤怒使他失去了理智,他在心里责骂着耶科对自己的污辱和背叛。

第二天一早,耶科又像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来找毕加索,可这时的毕加索被奥尔佳所骗,已经不把他当朋友了,他板着脸对耶科不理不睬。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天,把耶科弄得一头雾水,肚子里郁积了一腔的怒气和委屈。

终于,耶科忍不住了,他写了一封信给毕加索,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他的语气真挚诚恳,希望能澄清误会、挽回友情。毕加索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可是他的性格固执而倔强,他没有向奥尔佳问清真相,也没有给耶科赔礼道歉。

这就样,他们都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奥尔佳的小伎俩虽然把耶科从毕加索的身边“赶”走了,但是仍然没有使毕加索改变对她的态度,顺应她的生活,把她放在中心,他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有时一件小事都能成为引发争吵的导火索。

1925年3月,毕加索与奥尔佳、保罗来到蒙特卡罗,拜访佳古列夫芭蕾舞剧团的老朋友。

吃饭的时候,夫妻俩又开始了争吵,毕加索嘲笑奥尔佳发胖了,奥尔佳则反唇相讥,说毕加索个头矮。

个头矮是毕加索最大的遗憾和忌讳,奥尔佳竟然如此直接地揭他的短,令毕加索十分恼火,他扔下饭碗,拂袖而去。

回到巴黎后,毕加索坐在他的画室里沉思。生活的烦恼使他的思绪纷繁芜杂,他一会想起奥尔佳嘲弄他的表情,一会儿回忆起伊娃临死时的凄婉欲绝,一会儿又好像看见了一身戎装的阿波利奈尔,最后,占据他脑海的是芭蕾舞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他进入了梦幻般的“潜意识”状态,似乎看见舞女们在翩翩起舞,她们时而伸开双臂,时而互相拥抱,离奇而怪异的舞姿体现出生与死、爱与恨的复杂矛盾,使人们看到人生的辛酸和快乐、幸福与灾难。

这些潜意识的东西,启发了毕加索,他开始创作一幅重要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跳舞》。在这幅作品的画面上,共有3个舞者,中间的人张开双臂、仰头、挺胸,是芭蕾舞的典型舞姿。右边的舞者是左边的舞者的搭挡,她牵着对方的手。左边的舞者正在向后仰面旋转,毕加索把她的头部画得非常细致,披散的长发垂至膝盖,面部表情复杂深沉。舞者的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节奏,具有强烈的动感,她们身体的极度变形,好像在表现一种绝望,似乎有说不尽的心里话正在向人们倾诉。

《跳舞》这幅作品反映了毕加索内心的不满和不安,它表达的不仅仅是毕加索与奥尔佳之间的感情纠葛,更多的是对动荡社会的抨击和对未来危机的担忧。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已经过去了7年,但到处都能看见饥饿的眼睛和憔悴的脸庞,种种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仍然处于不稳定之中。

1927年1月的一天,毕加索在拉斐特艺术馆附近遇到一位叫玛丽·泰勒·沃尔特的女孩。这位金发女郎年方18,面容姣好,体态丰美,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毕加索被泰勒的美貌和朝气所吸引,他诚恳地对泰勒说他想为她画一幅肖像。从此,泰勒成了毕加索画室的常客,也成了他的情人。泰勒的单纯和热情让毕加索似乎年轻了几岁,他沉浸在这种不知世事艰辛的情爱中。另一方面,为了和泰勒幽会,他不得不编了种种谎言来欺骗奥尔佳,偷情的甜蜜让毕加索的画风又出现了变化。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变形极为明显,他将人类的情欲、原始的情感与强烈的意欲,毫不保留地表现出来。他的夸张手法令人瞠目结舌,他把人体拉长、压扁、扭曲、吹胖、调位,充分反映出自己复杂窘迫的精神世界。这些作品既有解体破坏,又有梦幻意识,1929年创作的《坐的浴女》便是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幅作品中,一位坐在海边的裸体女人,她双手抱膝,显得悠闲自在。她的身体由一块一块的形状搭架而成,好像一个危在旦夕的空架子。她的头部如同一个骷髅,根本看不见眉眼和表情,两个乳房像吹变形的气球,右腿屈膝踩在沙滩上,左腿却像鱼尾巴一样弯到前面……

这种景象只有梦中才能见到,而毕加索却在画布上创造了新的人体解剖、新的结构和新的组合。这种艺术上的探险,再次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清规戒律,向“美”的禁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比立体派向学院派的进攻更深刻、更令人慌乱。

正义的化身

20世纪30年代,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欧洲大地,法西斯的魔爪正在向无辜的人们伸过来。

1937年4月26日,毕加索听说,在西班牙一个非军事要地的小城市格尔尼卡,人们正在举行盛大的市庆活动。市中心聚集了约1万多人,突然德国纳粹的飞机群出现在该市上空,向手无寸铁的人群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轰炸,还用机枪对四处逃散的人们进行毁灭性的扫射。格尔尼卡处在一片火海之中,百里之外都能看到浓烟滚滚!

毕加索被这件骇人听闻的惨案震惊了,这时,他收到母亲从巴塞罗那寄来的信,说离家不远的一个修道院被炸毁了,一连几个星期,房子里都弥漫着火弹药的味道。

毕加索义愤填膺,他决心用画笔来揭露和抗议法西斯的暴行。

毕加索找到一间足够大的画室,开始闭门作画。在头几天里,毕加索一口气画了25幅草图。允许进来的只有两个人,一位是诗人艾吕雅,他的评说充满激情,能激发毕加索的想象力。另一位是毕加索新交的女友道拉·玛尔,她是一位画家和摄影师,在毕加索创作过程中,她用照相机真实地记录了这幅作品的连续变化,使后人得以了解毕加索具体表现他的幻想时的思维过程。

当毕加索画完最后一笔时,整个画面已宽达3493厘米、长7766厘米,直顶到屋梁的椽木上。房子已经够大的了,但是要装下这幅画还是有点困难,必须让它往后倾一点,才能放得下。毕加索每次修改上面部分时,都得站在扶梯的顶端,好像在进行高空作业。

在这幅名为《格尔尼卡》的巨幅作品中,没有飞机、炸弹、枪炮,只有仰天狂叫的求救者、奔逃的脚、嘶鸣的马匹、断臂倒地的士兵、怀抱着死婴的母亲、木然屹立的公牛……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用黑、白、灰三色表现出来,画面上充斥着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意味。

毕加索曾向艾吕雅解释:那匹临终前惨叫的马,象征着反法西斯的西班牙国民战线;身体被切断而死去的战士,象征着守护共和国的士兵;从窗口伸出胳膊的女性,是真理之光的源泉;倒在地上的战士手中握着的鲜花,是共和国希望的象征……

《格尔尼卡》的问世,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震惊,爱好和平的人们从中再一次感受到了法西斯的残暴、战争的无情和民主安宁的可贵。

《格尔尼卡》在挪威、英国、美国等地巡回展出,人们像潮水一般涌向展览厅,亲眼目睹这代表着和平与正义的惊世之作。

《格尔尼卡》去伦敦展览之前,正好发生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慕尼黑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与法西斯德国勾结,纵容德国侵占捷克,国际形势十分复杂。负责筹备展览的罗兰特·潘罗斯向毕加索请示如何处理,对展览向来不关心的毕加索此时却十分重视,一定要展出。

西班牙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的党徒们在《格尔尼卡》的展厅旁订走了一个较大的展厅,放了一幅学院派画家祖洛阿加的大型油画,为佛朗哥的军事行为击鼓助威,然而前去参观的人却寥寥无几,而在展出《格尔尼卡》的展厅里,每天却人山人海,这种鲜明的对比使法西斯势力对毕加索更加痛恨。

创作完《格尔尼卡》后不久,毕加索的身体出了点毛病,坐骨神经的疼痛使他昼夜难安,只能整天躺在床上。这对于不能画画就意味着不能呼吸的毕加索来说,真是又急又气。

毕加索的病吸引了许多医生前来问诊,然而很多人却束手无策。终于有一天,一位医生用中国的火灸疗法让毕加索当场站了起来,两天之后,他就能像以前一样行动自如了。毕加索对中国的神奇医术啧啧称赞,中国文化在他心中变得更加神秘了。

时局越来越不稳定,毕加索带着道拉·玛尔离开巴黎,来到地中海海滨。他们在法国南部的小港安迪伯住下来,享受这里难得的宁静与祥和。

一天傍晚,毕加索和道拉·玛尔在海边散步。他们看见一个小小的渔港,人们准备在那里登上小船出海钓鱼。为了吸引鱼群,他们用一种光线十分明亮和强烈的乙炔灯,灯光照到水上,引来成群好奇的鱼儿。用这个方法靠近礁石,还能看到海里五光十色、奇形怪状的生物,同时还有甲虫和飞蛾类等昆虫,在灯的周围飞来飞去。在深蓝色的夜幕下,这幅景象显得格外的迷人,像梦境一样引人驻足。很快,他以这个题材创作了《安迪伯夜钓》。

安迪伯迷人的夜景,在毕加索的画笔下显得沉重而阴森,他所要表现的是:由于战争,渔民们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感,只知毫无表情地低头劳动,重复着过去的生活。可见,虽然毕加索身处离战争较远的安迪伯,但他的心仍然记挂着整个欧洲、整个世界的和平,安迪伯的幽静根本无法平息他内心的焦虑和担忧。

果然,《安迪伯夜钓》刚刚完成,军队就进驻了这个原本平静的小港口,战争的气息随着海风吹来,毕加索只得重返巴黎。

毕加索从安迪伯踏上开往巴黎的火车,刚下车,他就感觉到自己的鼻尖已经碰到了战争的前额,他立刻决定,去海边城市洛昂避难。

当他们抵达洛昂时,原来的房子已经被德国士兵占用,他只能趁着士兵们出去演习的当口,把房子里的画一批一批运出来。那段时期,他们就像又回到了“洗衣船大楼”里,战争剥夺了毕加索的所有财产,他连画架都买不起。

不久,法国沦陷了,巴黎被纳粹德军占领。以前居住在法国的很多艺术家纷纷逃往美国,而毕加索却在此时搬回了巴黎。

毕加索重返巴黎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因为他是希特勒最痛恨、最害怕的艺术家,被认为是“布尔什维克艺术”和“颓废艺术”的缔造者。

德国人占领巴黎之后,开始笼络法国艺术家,邀请他们去德国观光,额外补贴食品和煤炭。然而毕加索却断然拒绝了这些带着阴谋的好处。有一段时间,天气十分寒冷,由于经济萧条、管制严格,煤炭的供应十分紧张,毕加索的住所像冰窖一样寒冷。

由于他拒不与法西斯妥协,一些法西斯党徒就打着艺术的旗号来排挤他。

毕加索在国外的朋友纷纷致信给他,劝他离开巴黎,到国外过安定的生活,摆脱战争的困扰和险恶,可毕加索拒绝了。

这显示了毕加索不畏强暴的顽强性格,他一方面不屈不挠地与法西斯抗争,一方面又机智地保护着自己和自己的作品。

毕加索把自己的大部分作品都存在一家银行的保险柜里。一次,德国人突然宣布,要将银行保险柜里的东西登记造册,以备“不时之需”,实际上是想借机掠夺巴黎人民的财产。

毕加索匆匆赶到银行时,他和马蒂斯藏画的3个房间里的柜子都被打开了,因为他们是希特勒特别“关注”的对象,所以那些珍贵的作品都面临着被抢走甚至毁掉的危险。

毕加索心急如焚,他看了几眼前来登记的两个德国士兵,发现他们好像不太懂艺术,看见满屋子的画纸还隐隐流露出失望的神色,也许他们原以为这里装的应该是钞票或金银珠宝吧!

毕加索心里放宽了一些,他知道这两个士兵对艺术品不怎么感兴趣,于是带着他们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冷不丁掏出一两叠并不重要的画给他们看。两个大兵转得有点糊涂了,再一看画上尽是些看不懂的东西,连个像样的人都没有。

德国士兵早就不耐烦了,他们匆匆登记了房间里1/3的东西就走了,还埋怨着今天没捞到一个肥差,白辛苦一趟。

毕加索松了一大口气,他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庆幸保住了自己和马蒂斯多年来的心血。

然而,在纳粹的铁蹄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毕加索一样幸运地保全自己。

一天,毕加索的住所来了一位叫米歇的老人。他衣衫褴褛、白发苍苍,怀里抱着一只受伤的鸽子,请求毕加索为这只临死的鸽子画一幅画。毕加索看到血迹斑斑的白鸽,一下子想起自己童年时期画的那些鸽子,他的心突然间一阵紧缩,好像看到了童年的伙伴正受着伤、流着血。

原来,老人的孙子养了一群鸽子,小男孩非常珍爱这些会飞的小伙伴,每天都会按时给它们喂食,放它们出来飞翔。

一天,孩子像往常一样提着鸽笼走到院子里,想把它们放出来舒展双翼。这个时候,一队德国士兵经过米歇的家门口,他们看见小男孩放飞鸽子,于是认定他是要给城外林子里的游击队报信。

小男孩愤怒的眼神激怒了他们,这帮战争狂人残忍地杀害了小男孩,并举起枪向笼子里的鸽子扫射。米歇老人悲痛万分,他捧着唯一存活的鸽子来找毕加索,请求他用画笔记录纳粹的暴行,纪念惨死的小孙子。

毕加索听得心如刀绞,愤怒的泪水模糊了双眼,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老人的请求。

他把伤鸽放在临窗的画桌上。这只受伤的鸽子极通人性,它拍打着带血的翅膀,挣扎着、挣扎着,终于艰难而顽强地站立在毕加索眼前。在柔和的晨光中,它那玛瑙似的眼睛里似乎也闪动着晶莹的泪光,好像在追悼逝去的小主人和同伴们,又好像在控诉着法西斯的暴行。

毕加索心潮澎湃,他的笔在画布上驰骋着,他愤怒而悲伤的感情也随着颜料一起倾注在画布上。当他画完最后一笔、把笔搁起来的时候,只听见“扑通”一声,鸽子倒下了,它一直坚持着让毕加索把画完成!

毕加索泪如雨下,他紧握双拳,重重地击在桌子上,强烈的愤怒涌上心头。

和平的使者

1944年8月24日清晨,炮声隆隆,坦克开动的声响,把巴黎人民从睡梦中惊醒,人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走上街头,为巴黎的解放而欢呼。

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使毕加索高呼:“乌拉!巴黎解放喽!”他像孩子似的冲进屋里,拿起那只沾满了灰尘的法国军号。德国人在的时候,他一吹号就会引来麻烦,现在他可以畅快地大吹一阵了!以表达他激动的心情。

他拿着擦净的军号兴冲冲地跑到楼下,仰起头,对着湛蓝的天空,连吹了30响。嘹亮的号声感染了沉浸在喜悦中的人们,他们唱着、跳着,眼睛里闪动着欢乐和希望。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教育高二(上)

    心理健康教育高二(上)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
  • 绽放: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

    绽放: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

    《绽放: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所选作品均是本届比赛第一、二等奖获奖者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小说、散文、影评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表达着新概念获奖者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全面展现新一代青少年个性独立、自由张扬的文风。本书作品是青少年写作能力的最高体现,名副其实的作文“圣经”,同时也是时尚的青春文学读物。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2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下)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

    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

    本书在指导教师备课的自主教学理念下,介绍教师备课的技巧与方法,鼓励自主研究,提高能力。是一本为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参考图书。
热门推荐
  • 穿越日常

    穿越日常

    宅男黄金,在上网的时候被东西击中腹部,死翘翘了。身体灰飞烟灭,后来就有个成为神的家伙说,可以补偿。他只要复活就好,看有没有可能在挽救下,可惜没可能!一个灵魂绑定的无限储物大空间。生生世世的记忆,过目不忘的资质。一本强身健体的无名功法,给父母赔偿金,给弟弟安排一个学习成才的机会。就开始了自己的异世之旅........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 都市逍遥寻美录

    都市逍遥寻美录

    都市小白领叶峰只想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一场艳遇打破平静,从此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美女相伴,仙女下凡,都市美女,黑帮女老大。。。。。。总之到底是走桃花运还是桃花劫呢。为情他苦恋女友,为义他两肋插刀,我本善良奈何社会弄人,黑帮火拼非我所愿,大闹市中心亦非我本意,凡是伤害我的女人那就别怪我了
  • 卿清和她的沉默先生

    卿清和她的沉默先生

    从小被罹患躁郁症的母亲囚禁在家,与世隔绝九年的楚西辞,曾经以为这世间所有的人都像他母亲那样,沉默、孤寂、灰暗……直到后来,他遇见一个笑声爽朗,眼里满是阳光的女孩。十四岁初见,她对他一见钟情,从此成了他的“跟屁虫”。十八岁那年,他为破案孤身涉险,她跟随左右,舍身救他,险些丧命。二十七岁这年,他与她在一起命案现场重逢。他聘她做他的私人助理,两人从此开启不一样的同居生活。扑朔迷离的案件随之纷至沓来,他们并肩前行,一同出生入死,挖掘埋在黑暗深处的真相,同时也治愈了彼此的心伤……沉默先生与话唠小姐相遇,她以为他是她独一无二的心动和救赎,却不知,她亦是他黯淡无光的世界里,唯一的星芒。
  • 圣手毒医之凤逆九天

    圣手毒医之凤逆九天

    她,21世纪的圣手毒医,异世重生在月王府。他,昊天大陆腹黑、邪魅、妖孽的暗夜王尊。第一次见面他狂傲的对她说: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女人了。她狂傲的对他说:从来没有人胆敢对我说这句话。他又对她说:是吗,那本尊真是走运。她又对他说:是呀,不过你没有资格。从今以后,他对她死缠烂打,誓不放手。从今以后,她对他莫不关心,视而不见。昊天大陆开始了一段旷世奇缘。
  • 魂疡三千

    魂疡三千

    天地二魂皆无,命魂之下,少年不靠修为,令人闻风丧胆魂不入轮回,肉身永不灭……世人皆称我为魔,那我便成魔,傲视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小宠兽店

    小小宠兽店

    李莫:本店经营,老少皆宜,男女通杀,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大爷来看一眼,绝对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路人:你还好意思拉我,你看看你卖的宠兽,除了卖萌还会干嘛?李莫:还能吃……路人:滚!!
  • 高中生的普通日常:约定

    高中生的普通日常:约定

    一个出身于大家庭因不满父母而离家出走的高中生,遇上小时候最好的朋友。他们之间,会有一段怎样的校园时期呢?
  • 万界第一猛人

    万界第一猛人

    匹夫一怒都能血溅五步。因一个姑娘,严非凡被迫成为万界第一猛人,战破八荒,杀神弑天。再回首,过往流年,依稀倩影恍若当年。练奇功,弑天杀神,只为再闻尹耳畔轻语。横推万界,只为与伊共婵娟。
  • AR的日记

    AR的日记

    “你好,这里是AR,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我杀了一个人,请你帮我解决。”“怎么办?我们家出现了怪事,请救救我!!!”“我快要死了啊!!!帮助我!!!”千千万万的回答,冲进我的脑袋里,帮,还是不帮?可他们都是自作自受,我为什么要帮呢。那就看着他们灭亡吧。反正与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