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9700000013

第13章 可方可圆,处世的最大智慧(2)

所以,孔子用“浸润之谮,肤受之诉”来形容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程度的谗言和诬告。“浸润之谮”不是一时一地对你所说的谗言,而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像雨水浸润万物那样,一点一滴,不动声色,不露痕迹。这次给你说某人的一句话,下次给你再说一句,有时甚至是说一句听来毫不相干的话,这样逐渐浸润,潜移默化地使你对某人产生某种印象。那些被攻击中伤的人,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如果说“浸润之谮”是“慢工出细活”,那么,“肤受之诉”则是“快刀斩乱麻”,一举奏效,使你在防不及防的情况下错误行动,结果铸成大错,悔之晚矣。为什么“肤受之诉”会有这么急切灵验的效果呢?因为它所诬告的内容,都是与你亲身相关,使你会有真切感受,甚至有切肤之痛的事情,所以,往往会使你确信不疑,拍案而起,作出了错误的决定还自以为是当机立断,很有魄力哩。

既然“浸润之谮”和“肤受之诉”有如此出神入化的迷惑,而在你这里都行不通,那你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明”人,即一个看得明白看得远,具有明察秋毫、远见卓识本事的人了。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做不做“明”人问题还不很大,因为我们毕竟没有什么生杀予夺的权力,但对于一个领导人,尤其是高级领导人来说,做不做“明”人,那问题可就大得很了,因为生杀予夺权力在手,弄不好就会贻害无穷啊!

5.看人看大节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人”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可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因此,当子路向孔子求教什么是完人时,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孟公绰那样的不贪心,卞庄子那样的勇敢,冉求那样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又说:“现今的所谓完人又哪里一定能如此呢?看见利益能想到是否合乎义,见到危难敢于献身,久处困顿之中能够不忘记平时的诺言,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由此可见,圣人所论的完人也有相对性。

照通常的抽象的标准而言,完人是智、仁、勇、才艺兼备而又具有礼乐修养的人。但面对现实,这样完美的人又哪里能够找得到呢?所以,孔子又退而求其次,提出了现实中所谓完人的标准。这个标准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具体而易于实践。直到今天,也仍然可以用来检验我们周围的人。比如说见利思义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成了最尖锐最突出的社会现象,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还是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成了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又比如说见危授命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各种各样政策放宽的探索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遇到阻碍,有时也会触及到个人利益、个人的前途命运。在危难的时候,我们是挺身而出,见危授命还是东推西卸,不担担子,不负责任,这些都是检验一个人的标准。至于说在困顿中不忘平时的诺言,坚守节操,坚持探索与追求,就更是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上必不可免的了。谁能够保证自己一生就一帆风顺,不遇到困顿与挫折呢?关键是要有一颗不畏困顿不怕挫折,勇于追求的心。

所有这些,并不是要你全部做到,成为一个完人,而是我们可以用圣人关于完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尽力做得好一点,使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因此,做人不必苛求十全十美,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那是没有鱼儿能够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眼睛里容不得一粒砂子一样,那是没有人愿意跟随你的。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又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所有这些论述,都与这里所说的“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有关。都是谈的人的器识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提醒我们看人从大处着眼,而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因为真正的君子,一个能成大器的人,他在细节上不一定有什么很突出的表现,不一定为人所知,而一个不能成大器的小人,则很可能在细节上显露出来,为人所赏识。所以,如果以小节看人,很可能一个真正大智慧的君子还不如一个小聪明的人,那就会让你看走眼了。

关于这个问题,子路也提出来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与管仲一起做公子纠家臣的召忽为公子纠而死,管仲却不死。这是不是不仁呢?”孔子说:“齐桓公九次会盟诸侯,不动用兵车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他的仁,这就是他的仁啊!”(《论语·宪问》)

在《论语·宪问》里,子贡又再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为主子而死,反而做了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做桓公的宰相,辅佐他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也都像落后民族那样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吧。难道真要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之中而没有人知道才好吗?”

孔子回答子贡与子路显然都是同样的看法。这就是从大处着眼评价人。

管仲虽然没有为公子纠尽忠,以身相殉,但他辅佐齐桓公立了大功,名流青史,也就不能用对一般普通人的小节小信来要求他了。说到底还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问题。我们不能对任何人都求全责备,而应该看他的主流,看他的大节。

事实上,齐桓公也正是因为不究细节,不计私仇,原谅了差点要了他的命的管仲而加以重用,才取得了“霸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绩,

所以,齐桓公的认识也是合于圣人的思想的。我们今天正当用人之际,是不是也应该用这种看大节、看主流的思想来衡量人才呢?

所谓“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丁当”,说到底,还是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的问题。知人论世,尤其是领导者知人善任,选拔人才,不可不注意这方面的大问题。

孔子说:“作领导不宽容,行礼仪不严肃认真,遭遇丧事的时候不悲哀,我用什么来观察这种人呢?”

这里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居上不宽”的问题。在另外地方,孔子曾反复从正面说:“宽则得众。”(《阳货》、《尧曰》)宽容就能得到群众拥护,并把“宽”作为“仁”的五个方面内容之一。

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曾写过一本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宽容》,把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话,那么,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者来说,就更应该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了。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宽则得众”的著名典故和故事,诸如楚庄王绝缨尽欢,孟尝君不杀与自己夫人通奸的门客,汉高祖重用陈平,曹操下《求贤令》选拔那些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确有才干的人,唐太宗不追究郭子仪的儿子得罪自己,宋太祖宽容受贿的宰相赵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与此相反,因“居上不宽”而自食其果的例子也同样是不胜枚举。

因此可以说“居上不宽”,是领导者的致命伤,而宽容的肚量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起码要求。越是进入民主的时代,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这是所有的领导者或想做领导者的人必须牢牢记在心上的信条。

6.以直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说:如果用宽容恩惠去回报别人给你造成的仇怨,那么,你又用什么去回报别人给予你的恩惠德义呢?所以,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可以说是标准的“中庸”之道。

而老子在这个问题上,却是与孔子截然不同的,《老子》第六十三章云:“大小多少,考民怨以德。”

“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的心理,用恩德回报怨恨。最典型最极端的说法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说的,你在我左脸上打了一记耳光,我不仅不还手,不躲避,反而再送上右脸让你打一记耳光。或者用我们中国的说法,就是唾面自干。《新唐书·娄师德传》记载,当娄师德的弟弟要到代州去做官时,他教导弟弟要学会忍耐。弟弟说:“这没问题,比如说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把它擦掉就是。”可娄师德却说:“擦掉也不对,因为这样还是会显露出你对他的做法不满,所以,应该让它自己在脸上干掉。”这样的修养功夫就是以德报怨,一般人真是很难做到,同时,我们也看到,孔圣人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有人提出的这个问题,但却很艺术他说,以德报怨,那又用什么去报德呢?所以他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去回报别人的恩德。所谓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那就并不排除对那些恶意怨恨的反击,善恶是非还是应当恩怨分明。总而言之是“投桃报李”或“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而不是一味地逆来顺受,不讲是非原则地以德报怨。这也正是儒道之异趣。

另一个极端是“以怨报德”。你送自己脑袋当凳子让人家坐着休息,人家却还嫌弃你硌疼了他的屁股,甚至兜头踢你一脚。那可真是忘恩负义,卑鄙小人。

小时候学过“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大抵说明了一个道理:善良的人们如果对那些丑恶的人或物仁慈,那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后果自然逃不掉如同农夫被蛇咬死、东郭先生被狼吃掉般的厄运。

中国传统儒家讲的“率性而行”,是指推广自己的“良知良能”,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准则去行动,它的基础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认识上。孔子儒家提倡仁爱道德,追求真善美,所以他提出“以直报怨”。以直报怨不等于以怨报怨;也就是说,你打我一耳光,我并不马上回报一个耳光,而只是严正指出:你打我耳光,这是无理而又无礼,是错误的;希望你下次再不要这样。如此“以直报怨”,就有“恕道”即宽恕、容忍的精神在发挥作用。

孔子“以直报怨”,是中国古代社会经过“周公制礼作乐”,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出“互惠性利他”倾向所作的理性总结。

“以直报怨”,是人民内部值得提倡的社会性道德;在人民内部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君子动口不动手”,应该是种美德。引申到国际交往,肯定有利于世界和平。

当然,圣人也并不主张以怨报怨。你不仁,我不义;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无休无止地斗下去,那也就没有意思了。

7.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论语·泰伯》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

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其实却很聪明,有句俚语说得生动:“面带猪相,心头僚亮。”不知你身边是否有这种“心中僚亮”之人,反正曾子是遇到了一个,曾子说:“能力强却向能力弱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向没学问一样,满腹经纶却像一无所知一样,别人冒犯自己也不计较,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

据说曾子的这位朋友就是那“大智若愚”的颜回。可惜颜回没有照片留下来,我们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

颜回不仅与同学相处如此,就连跟老师孔子在一起也是如此。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课后的情况,却发现他很能发挥我所讲的内容,颜回并不愚笨!”

《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钠。”苏东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生动形象吗?

俗话说:“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丁当。”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谓的“小聪明”。

我们今天的人尤其容易犯这种毛病。茶楼酒馆、卡拉OK厅等娱乐消闲场所一坐就是半天,大家说些天气,说些股票,说些海湾战争、中东问题,这还算好的。更糟糕的是说些东家长,西家短,某某领导和某某领导之间有些什么瓜葛,某某男同事与某某女同事之间又有些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没有一句话是上得台盘见得世面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现象,有些近似于我们所说的“清谈”之风。明末清初,顾亭林就曾经批评当时南方的读书人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而北方的读书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言不及义也罢,无所用心也罢,都还只是无聊而已。可偏偏就是这些人还喜欢卖弄小聪明,大家凑在一起就专门研究张三,研究李四,耍些小心眼,出些鬼点子整人,今天攻击张三,明天攻击李四。在这些小聪明方面,这些人真正是天才,添油加醋,捕风捉影,甚至造谣中伤,无中生有,整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在日常社会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要出人头地,古时那些读书人哀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才华的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些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这样,旁人便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

曾国藩曾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意思是说,君子有才能但不使用,而要待价而沽。天才能做到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思此时,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所以古人说: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可见天才的锋芒就像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己!如此来说,还不如没有。

同类推荐
  • 哲学深处的漫步

    哲学深处的漫步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毋庸置疑。出生的不平等本身就在起跑线上让许多人失去进入上流的勇气。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个不平等而放弃努力。虽说人命天定,但我们仍然有理由选择灵魂的高贵。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热门推荐
  • 人间爱晚情

    人间爱晚情

    假如你提前知道,和你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相遇,会花光你所有的运气,你还会选择遇见吗?还是选择和其他人幸运的度过一生?
  • 不知怕

    不知怕

    究竟怕的是什么呢?好像并没有不是吗……怕?(无女主,她配不上)
  • 唐宫杀(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唐宫杀(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孤儿院长大的少女林西子酷爱历史,古墓博物馆一日游时阴差阳错走进墓穴,遇到盗墓贼,林西子偷偷拿走盗墓贼窃取的唐朝兵符,不幸被发现,在盗墓贼的围追堵截下,少女跳入墓坑却离奇穿越……唐朝中期,将军宇文进拥兵自重,功高盖主,皇帝为牵制他,特意下聘宇文进,将他的独女聘为太子妃。然而人人皆传言太子智障,宇文进断不肯将她的独女嫁给太子,买了洛阳城东窑窑主的女儿林西子替自己的女儿出嫁。穿越来的林西子,又会对这段尘封的历史做出什么样的影响呢?
  • 千年妖愿

    千年妖愿

    当动物植物有了灵智,当动植物开始发生超前的变异,动植物就变成了妖精。只要有动植物的存在,妖精必然不会消失。几千年前人类和妖精达成协议共同生活,不过为了不影响治安,妖精不得打扰人类的生活,并成立了妖精管理部门。对于一些干扰治安的妖精进行制裁,也守护妖精的合法生活。妖管部
  • 以剑问杀

    以剑问杀

    师傅竟然被他人假扮自己刺杀?为了替师傅报仇,替自己洗脱冤屈,唐易逃离师门,成了江湖中的弑师之徒,人人得而诛之,可当沉冤得雪之时,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自己手中的剑才是真的,于是,他以剑问杀,以人请战,冷眼天下:谁来!?
  • 难逃鬼手.命

    难逃鬼手.命

    一个冷淡少女,总遇到常人不能看见的东西,那些东西总是缠着她的身边,偶然的机会遇到帅气的学长相助,展开一段命运的追逐之战,看似女主不平凡,她身上有着什么秘密呢
  • 天价前妻,撒旦的心尖宠儿

    天价前妻,撒旦的心尖宠儿

    结婚三月,她从未在新房见到丈夫的身影!那一夜,她以为自己和丈夫有了夫妻之实,却不料第二天“艳照”飞满天!原来,她竟然错睡了“牛郎”!一纸离婚协议,丈夫赐她五百万让她从面前消失,她身心疲惫,最终远走他乡。六年后,她是耀眼的财阀代表,在商场上与前夫一较高下,却不料冒出一个妖娆的男人,对她死缠烂打:“小姐,六年前,你睡了我还没给钱!”
  • 都市之大唐科技帝国

    都市之大唐科技帝国

    宇宙大唐帝国皇子一出生就被李世民派回太阳系蓝星,在蓝星的现代都市中发展得风生水起,一边建行星采矿工厂,空天航空母舰,海上城市,太空城市,一边想办法回到大唐科技帝国。他利用高科技,纳米战甲,宇宙战舰等,无数次强势把别人的逼装在自己身上,把入侵蓝星的外星人打得丢盔弃甲。本书有唐三藏但不是西游记。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用纳米空间科技做的,会72变,但不是神话故事。钢铁侠战甲是纳米做的,三体庆余年娱乐,不重生,不洪荒,不斗罗,不战神,不玄幻修仙,不异界,不领主,不火影,不美漫,不超神学院,只是有点神豪,有点漫威宇宙天使,有点黑科技。
  • 投资先投心

    投资先投心

    关于如何做投资,我们一直寄希望向国外的巴菲特等大师学习,却忘了其实最好的智慧就在我们身边。炒股就是炒心,投资如同修禅。如今投资者太需要这样的人生模式,浮躁的社会也太需要这样的生活模式。本书作者是一位投资名家,既深深理解投资者的烦恼,又享受投资之道的乐趣,他结合多年来的心得,把修禅与投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成为“中国式投资”智慧,也可以作为我们的成长忠告与幸福方案。只要你灵活变通地运用书中的心法,改变投资思想,养成正确的投资习惯,就能逐渐改变投资的命运。
  • 突变系统

    突变系统

    纯属胡扯,不要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