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9700000015

第15章 可方可圆,处世的最大智慧(4)

本来杨恽以不满皇帝而戴罪免官之后,应该听从友人的劝告,装出一副甘于忍受侮辱的逆来顺受的可怜样子,这样皇帝和敌人还会不注意他。即使是最凶恶的老虎,看到它的对手已经表示屈服,也会停止攻击。杨恽却没有接受教训,他还要置家产、搞活动、交朋友,这不是明摆着唱对台戏?好吧,治你一个大逆不道之罪,杀了,你还能不满吗?因为杨恽不能忍住自己的不满情绪,不会提防皇帝和敌人抓住自己不满的把柄,终于酿成了自己被杀、家人遭流放的悲剧。

中国的儒家和道家都强调忍耐的重要,只有忍到最后一刻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才能有希望看到转机。或许你仍在向往一帆风顺,可是面对曲曲折折的人生,所谓的一帆风顺只能是心灵的一种慰藉而已,惟有奋斗不息才能够让你成为命运的主人。而在这一步步的努力中,你必须学会忍耐。

忍耐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之神的支配与调遣,让岁月的沧桑把自己的欲望一点点地消磨掉。而功亏一篑都是因为不懂得忍耐的真正涵义,而坚韧不拔地追求并排除万难有所超越才是忍耐的外延。

忍耐不是消极颓废,也不是悄然降下信念的帆;忍耐是考验意志、毅力,检验成功的一种方式。

实际上,忍耐是酝酿胜利的一种高超手段。虽然忍耐有可能错过一些小的机遇,但谨慎小心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使意外的发生不那么让人意外。忍耐实质上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忍耐能帮助我们透过烦冗迷惑,获取真谛。所以要学会忍耐,那么人生无论是在“上涨”还是“下跌”,低迷抑或是高涨,你的人生都将美丽如画。

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不痛快,这时,忍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因为小地方忍不住而害了大事,这就非常不值得了。

三国时的诸葛亮辅佐刘备,立志要收复中原。他经常兵出祁山,攻打司马懿。但是司马懿总是不肯出来和诸葛亮对打。诸葛亮用尽了一切手段来羞辱司马懿,但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羞辱总是置之不理,总之,就是不肯出来和诸葛亮打仗。每次都是等到诸葛亮的粮食吃完了,蜀军自然就退兵回去蜀国,战争就结束了。诸葛亮六次兵出祁山,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来连唐朝的大诗人杜甫也为他惋惜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司马懿能够忍,所以没有被一代儒将诸葛亮打败。

邓小平在“文革”中曾三起三落,非洲一位总统问小平同志有什么好经验,他就说一句话:“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不是目的,是策略。但一般人做不到,刚说一句就暴跳如雷,小不忍则乱大谋呀。

因此,当有事时,千万要稳健,不要逞一时之快而坏了大计,决不能因小失大!

10.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

或许越是具有智慧的人,越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数让人揣摩的空间。比如说孔子在对他的学生曾子授教时,只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就这么一种话,曾子就听明白了。等孔子出去后,其他的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但是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恕道,用现实的话讲,就是对任何事情要客观对待,时常想到我所想要的,他也会想要。有些人对别人处理的事,常有不满意的地方。说实话,如果让他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别人好。一般人都有对别人的要求很圆满的心理,希望家长、朋友、同事没有缺点,什么都好。可是,这样去要求别人,是一种完全的自私,因为它完全凭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根据。怎样去掉这种完全的自私心呢?这就可以用“恕”。“恕”从字形上看,可解作“如”、“心”。即为合乎我的心思,我所想要的,别人也会想要;我所想得到的利益,别人也想得到。于是,分一部分利益给别人,就是恕,觉得别人不对,但原谅他一点,也是恕。

俗话说:“退后一步天地宽。”

过去有人对不起自己,但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潇洒一点,不怀恨别人,和别人之间的仇怨也就因此而没有了。就算对方是坏人,也终有被感化的一天。

不然的话,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家都处处设防,永远没有安宁的一天。

相传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脚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了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宽容让你获得心灵的宁静,锱铢必较的人往往不能获得,而是失去更多。

所以,对人宽容一点吧,不要老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人们常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或者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鲁哀公问宰我用什么木头做土神的牌位好。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做,周代用栗木做,用栗木做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望而生畏,战战兢兢。”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成的事就不必再说它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必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孔子不满意宰我关于“使民战栗”的解释,因为它不符合德政爱民的思想。但周代又确实是用栗木做的土神牌位,所以孔子也不好正面批评宰我,而只是从思想方法上来说,既然已经过去了的事,就不要去追究它了。

不管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直,孔子这里所表现的,倒的确是一种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

孔子认为,“恕”是立德的根基,既是临时应事之道,也是平日涵养之法。以爱己之心爱人,在人际交往中求同存异,则到什么地方都能打成一片。故能有了“宽恕”二字,宽容他人,就能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就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收众人之力以成大事。

是不是都是这种宽恕的精神呢?

如果说宽恕是一种圣洁的品质,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都不具备这样的仁慈。但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这样会给你带来一种身心的平和。如果你拒绝忘记那些微不足道的陈年往事所引起的愤怒,你就不能体会到这种平静。

宽恕敌人有时就像镜子反射出你对自己的宽恕一样,宽恕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动力,宽恕能治疗一切痛恨,能够增强人际的和谐。不肯宽恕的人大多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并不聪明。

孔子多次在《论语》中谈到以“宽恕”为修身的准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夫子之道,是忠恕已矣”,是“恕”……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做错一些事,或者天生就有某些短处。倘若苛刻要求,恐怕无人可以成为朋友,也无人可以为己所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恕”字的一个关键作用,就在于容人之短,甚至是在旁人看来不可容忍之事。

忠恕二字,细加品味体察,确实觉得一刻也离不了;敬字当头,就会谦逊而不放狂,忠恕待人,就会不被私心掩遮。一般来说,待人接物,见得他人不对的地方,大多人都极端愤怒激慨,若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想。体谅他人难处就会心平气和不计小得小失了。所以,忠恕实为达到仁之境界的捷径。

凡是气量狭小的人,绝对达不到“忠恕”二字所要求的境界。“宰相肚里能撑船”正是“忠恕”的表现。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同类推荐
  • 世界人权报告

    世界人权报告

    全书共分为5章,对近几年国际人权的发展状态和我国人权事业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和归纳,提供了重要信息和资料。
  •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流派与经典著作。包括周公旦与《周礼》、道家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庄子与《庄子》、道家列子与《列子》、儒家孔子与《论语》、儒家孟子与《孟子》、儒家荀子与《荀子》、儒家与《曾子》、儒家与子思、儒家与《孝经》、儒家与《大学》、墨家墨子与《墨子》等。
  • 马斯洛的智慧

    马斯洛的智慧

    本书从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不定期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犹太智慧典藏书系(第二辑 )(套装共5册)

    犹太智慧典藏书系(第二辑 )(套装共5册)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精英教育的核心有六大价值观:没有灵魂的人永远不会忏悔,过有节制的生活、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智慧、问号代表一切、捍卫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幽默是犹太人面对黑暗和苦难的心灵鸡汤。透过那些浸泡在苦涩中的“含泪的笑话”,犹太人调侃和嘲弄权力与神圣,讽刺和批判人类的劣根性,从而抵抗和超越世俗生活的悲苦与无聊。《傻瓜哲学:犹太大师的生命智慧》:犹太人有一种悲剧式的自嘲和傻瓜哲学,他们只嘲弄自己,变成真正的“傻瓜”。取名傻瓜哲学其实有自嘲的意味,与中国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异曲同工。《修补世界:犹太人创造力的奥妙》:本书通过对群星璀璨的犹太精英成功智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价值观和伟大理想,让人在先进的理念和最优的实践中感受到犹太精英成功的奥秘。《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本书是从国内的羊皮卷《塔木德》和新编译的《塔木德启蒙书》一书中精选出来的智慧格言。
热门推荐
  • 道路向钱奈何桥远

    道路向钱奈何桥远

    想到哪,写到哪!元素过多,主要写个世界观!练笔作品!(作者新手,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命运的小插曲

    命运的小插曲

    互换身份的两个孩子开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两人本该以各自的身份相安无事地度过,却没想到因为谭娴薇的出现,把两人的生活轨迹,强行扭转。三人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张浩文和程俊逸的命运又将如何?
  • 红色圣途

    红色圣途

    黄金盛世,才俊纵横,诸雄争锋,上古圣子复苏,远古大能重生,太古圣体现世。少年为了青梅竹马,甘愿受辱成为宗门杂役弟子。然后在这充满了修者的世界上,儿女情长,海誓山盟如尘土。身具本源灵珠,一载落魄,一朝觉醒,神佛亦难挡。夺天掠地,铸造无上圣体,一手撕苍穹,一念星辰碎,一舞乱乾坤。顶尖的碰撞,热血的对决,一段充满腥风血雨,尸山血河的红色圣途即将开启。
  • 万劫归何处

    万劫归何处

    万物皆有劫难,有些劫难是上天故意而为之,有些劫难,只是上天的一时疏忽,而我则是在这疏忽之下而需要去弥补去阻止。若是疏忽之外呢?那就,看心情吧。我是谁?我只是个小小报亭人
  • 我要成剑仙

    我要成剑仙

    天道崩塌,无数神仙转劫成凡人以求自保。这一瞬间,山河斗转星移,人间魔星四起,妖精鬼怪趁乱而出为祸人间。就在这乱世大难之中,却见一位身穿青衫白衣,长发飘舞的少年,站在一处山巅之上以手中长剑指天,豪情大喝道。“既然天道崩塌,那我乞长生就要以手中长剑,替这天下百姓谋一个安居乐业,更要谋一个万世太平。”
  • 奋斗在开元盛世

    奋斗在开元盛世

    大唐开元二十二年。天下一片歌舞升平。李林甫还在贤相张九龄的压制下谨小慎微……杨玉环还没有入宫……安禄山还在幽州的冰天雪地里面苦熬……谢直,穿越而来,坚决在大唐推动“依法治国”!
  • 跪宠娇夫

    跪宠娇夫

    他,是她以十万兵权,尽数家财护下,最终结缘的娇夫
  • 轮回弑天

    轮回弑天

    上一世,红颜为他身死道消,一怒之下力战群雄,只因寡不敌众陨落当场,殊不知轮回体质显现,入轮回。这一世,我必九天风云叱咤,翻手为云,一朝覆手为雨。这一世,我因执念无从放下,辗转反侧,都付之断情崖。这一世,我必独守战场厮杀,黄沙漫天,埋不完的骨架。
  • 超级系统之我是英雄

    超级系统之我是英雄

    我左无尽,右饮血,幻影之舞在胸口,三项之力扛在肩,上可伐诸天无道邪神,下可屠地狱无穷恶魔。这是一个装逼如风,常伴吾身的故事,这是一个史上最强英雄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