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9700000020

第20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

——《论语》在做事中的妙用

善于做事是成功的保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在事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做事的技巧。唯有如此才能把握最佳时机,合理筹划布局,协调上下级关系,积累人际资源,永葆事业长青,等等。善于做事,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关于做事的技巧,《论语》中有很多精髓还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多借鉴。

1.君子不器,博学而多才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在《为政》篇里,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场,应该博学而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孔子看来,器皿各有所用,打酱油的不能买醋,装酒的不能装油。而君子进德修业,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而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全面发展,做一个多面手,做一个开拓型的人才。

孔子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这里牵涉到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一定要从自己切身处去问,接近处去思。

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罢了。

所以,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一种用场,装酱油就装酱油,装醋就装醋。或者如孔子听到达巷人的话后风趣而幽默地所说的那样,驾车就驾车,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驾车,去一所驾校学两个月拿一个驾驶执照外,还要去学电脑,学英语,如此等等,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没有哪一方面的专长,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寸步难行的啊。弄不好,就会成为人们所挖苦的“样样懂,门门瘟”,恐怕连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找不到呢,那就只有失业了罢。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在治学上更讲求专一,知识浩如烟海,一个人的生命不过短短几十载,如白驹过隙,是不可能一一钻研的。“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人的一生精力有限,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要有所成就那是很难的,与其一生四处钻研而皆无造诣,不如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而有所收效。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学办事方法。因此,读书应专心学好一两家之说便好。

博是为了广,专是为了深。治学贵专,不专则广览而不精,博阅而不深,只能得其皮而失却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专一是治学的标尺,越专则标度越深。

在治学宜专的同时,更主张做事宜专。

主守就是专守,主战就是专攻,主城就是专门修城,主垒就是专门修筑堡垒,万万不可以脚踏两只船,一心两用,结果一事无成!

要想求得做事稳妥,应当专心致志。

“专”就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不可以“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凡事专心一致,坚持下去,定能有所成就。

所以,更为理想的追求实际上不是“博学而无所成名”,而是要既博学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又博又专,“样样懂,门门精”。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圣人其犹难诸”。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吧?又何况我们这些等闲之辈呢!

2.言行要统一,不要吹牛皮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论语·公冶长》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

就像“人不知而不愠”一类的话题一样,关于言与行的关系问题,孔子也作了三番五次的强调。

在《学而》篇里,孔子说过“敏于事而慎于言”。在《为政》篇里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在《里仁》篇里,除了“古者言之不出,耻学之不逮”也的说法外,孔子还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宪问》篇里,孔子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所有这些说法,意思都只有一个,就是要求言行一致,多做少说。或者如俗语所说:“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在儒家思想中,“知行合一”是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由于儒学是经世之学,因此更强调“行”,也就是实践的意义。《尚书》中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提出了知易行难的观点。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力行被看成了君子的一个标志。看一人品质如何,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实际行动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实学”的重要内容。

知一句便行一句。不仅要“常常行之”,还要事事力行,办事“宜就所当所务者次第施行,做一件算一件,行一步算一步”。

据《三国志·马良传》载,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没有听刘备的话,在街亭之战中重用了马谡,结果马谡兵失街亭。诸葛亮在用人问题上犯了一个大错误,只好挥泪斩马谡,自己追悔莫及。

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十有八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说,把实际的行动放在言论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做,夸夸其谈。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是圣人所不能容忍的。

说者容易做者难。

所以,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牛皮吹出去了却收不到口上,不能兑现,往往被人看白了。

孔子也不喜欢经常发牢骚、怨天尤人的做法,提出“不怨天,不尤人”的原则。

注重实践,提倡知行合一,就是说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从而改正理论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用于实践。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如果只知死读书,读死书,那就真成了“书呆子”。手无缚鸡之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现实,是无法在社会中生存的。

做人做事,如果不知行合一,只知瞎指挥,不切实际,通常就会劳民伤财,事倍而功半。凡事只有亲自实践方知艰辛。

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坚持“五到”原则,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所谓“身到”是指,比如身为基层官员,就应该亲自去查验民情等基本情况,亲自到乡村去调查;身为教师就应该亲自巡视学生,与学生打成一团。所谓“心到”是指,首先要能分解开,最后要能综合得起来。所谓“眼到”是指,留心观察他人,认真研读他人。所谓“手到”是指,对于人们的优劣是非、事情的关键要点,应随时记录,用以防备遗忘。所谓“口到”是指,在差遣人事情、与他人交谈等这样的言辞方面,不但要坦诚相等,还要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地说到位。

不管怎么说,还是多做少说,言行一致为好。

3.过犹不及,凡事要有度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

没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做好事超过了一定的度,则变成了坏事,而看似有违仁道的事,但由于拿捏的恰到好处,反而变成了好事。

从前,孔子的学生子路去郈这个地方给权臣季氏做官,季氏希望在五个月内开通一条河。子路为了鼓舞工人的干劲,尽快完成工程就掏自己的腰包买来粮食做饭给大家吃,按应有的礼数招待做工的人。孔子听说后,马上派子贡前去,把子路做好的饭都倒掉了,把锅灶、饭碗也毁掉了。子路迷茫地对孔子说:“您这不是阻止我行仁义吗?”孔子说:“按礼制,当皇帝的爱普天下的老百姓;当诸侯的爱境内的老百姓;当了大夫的,只管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普通老百姓,只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如果你的爱超出了范围,就侵犯了别人的权力。”

在汉武帝的时期,封在河间的献王刘德朝见汉武帝,他的言谈举止、进退起居都很合乎礼仪。汉武帝看到以后,表面表现得很高兴,但内心却很气愤,对献王说:“汤武当年起来闹革命,土地不过才七十里,文王也不过是以方圆百里的地方打的天下。你现在的领地比他们大多了。好好干吧!以后或许可以称帝加冕。”

献王明白了武帝的意思,回去后放荡形骇,纵情声色,以消除武帝的戒心。

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要行仁义、献爱心、表礼数,都不能超过自己的职责和名分。正如朱子所说:“君臣父子,上下长幼,不论贵贱亲疏,人人都要守本分,这就是理。对别人能恰如其分地表现爱心,就是仁;恰如其分地施舍,就是义;恰如其分地使用自己的思虑计谋,就是智;恰如其分地行动,就是适;恰如其分地说话,就是信。总之,一言一行都要恪守自己的本分,才可以成为聪明人了。”

事实上,人们往往会像子贡一样,觉得做过头总比没做到要好一些,其实这是一种心理误区。有时候,过头了比没有够还糟糕得多,危害也大得多。别的不说吧,就说说最简单的饮食问题:一顿饭吃少了一点,或者说根本就没吃饭,那不过是饿得快一点而已;可是,如果是吃多了,就不那么简单了吧,轻则吃酵母片、多酶片,重则拉肚子,进医院。这是大家都有的生活体验。

你喜欢眼光明亮,这样过了头,就会沉溺于色彩,追求华丽。你要求耳朵清楚,这样走过头,就会迷惑于音乐,追求空洞不实的东西。

你喜欢仁,过分苛求,就会与人们的日常习惯发生冲突。你喜欢义,不顾常情,就要违背事物的常理。你讲究礼节、仪式,就容易犯虚伪造作的毛病。

你喜欢音乐、文艺,就会有邪淫的声音充斥你的耳朵、邪淫的心思萦绕心头。

你喜欢聪明、习智,便会助长无用的技艺发展,使人性天然之质受到种种伤害。

这八个方面做得好、适度,就是人们带给天下的八益,一旦过度,就是人们带给社会的八病了。

中国人有句说话,“礼多人不怪”,也是认为“多”比“少”好。做“多”了,别人是不会见怪的,做“少”了,就会被人责怪,认为你不够诚意。究竟做得“多”和“少”是谁好些,还是两者都不好呢?

中国人看重勤,认为勤是美德,因此如果一个人样样事都做到加倍的勤,结果虽不免过分了点,但这种“过分”往往会受到赞赏。这究竟是否正确呢?当然不是了。如果一个运动员,每天的操练都不按部就班,每天也是“过分”的话,很可能他会拉伤筋骨,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导致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就此结束,这样是好吗?况且中国人也有一句“物极必反”,凡事做到了极限必会有反效果,可见做得过分实是件不好的事。

至于“不及”方面,就不需要多加解释了。凡事都做不到要求,当然被视为不好,更会被认为力有不逮,甚至是懒惰。例如烧饭的时候要用七十毫升的水,但你却用了五十毫升的水烧饭,结果当然是难以入口的了。

那么,该怎样做才是恰到好处呢?孔子向公明贾打听公叔文子,说:“当真吗?他老先生不讲话,不笑,不获取吗?”公明贾说:“这是传话人说过了头。他老先生在时机恰当的时候讲话,因此别人不厌烦他所讲的话;高兴了以后才笑,因此别人不讨厌他笑;该获取的才获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获取。”孔子说:“原来是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圣人虽然对公叔文子是否真是这样做还有所怀疑,但对这样做的正确性却是没有怀疑的了。

公叔文子的做法概括起来说就是恰到好处。该说话的时候就说话,快乐的时候就笑,该获取的时候就获取。反过来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说,比如说,在法西斯主义的淫威下,你说什么呢?在封建专制的文字狱下,你写什么呢?不该笑的时候就不笑,你笑什么呢?尤其是,不该获取的时候就不要获取。“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陈毅)贪污受贿,贪赃枉法,这些都是获取不得的,所以不要获取。

归结起来的是,凡事都有原则,言笑都有分寸,而其调节的杠杆便是恰到好处。

当然,最大的难度也正是在这“恰到好处”四个字上,不然的话,圣人怎么会对公叔文子是否做到了还心存怀疑呢?

当然,最好要做得恰到好处,不“左”倾也不“右”翼,不过分也无不及,还是像我们已经举到过的大美人“东家之子”那样,再高一公分就太高了,再矮一公分又太矮,乙脸上搽白粉就太白了,搽胭脂又太红了。是一个标准的需美容化妆的“亚洲小姐”、“世界小姐”。

这可能吗?能做到吗?

太难了!不然的话,孔子怎么会发出如此沉重的感叹呢?——“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总括而言,正如孔子所说,过分与不及也是不好的——“过犹不及”,要做好一件事情,最好就是把事做到完美,所谓“完美”就是“合乎中庸”,不“多”也不“少”,这样就是好了。

诸如,我们不是反对人追求,追求也要有度,过了则为贪;也不是反对什么事都不动心,而是不要人心有“挂碍”。因为有贪就瞎;有挂碍就滞。贪婪必然导致“我执”,一执著,就易导致心灵的“挂碍”和“滞”。

我们要勇于抵挡诱惑,敢于放弃非分之利益,贪小失大,后果必然可悲。应该学习达者,他们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不贪图,甚至对自己能得到的东西,有时也谨慎地推托。

我们应戒除任何贪念。这些贪念不仅包括功名利禄。如果我们都做到这个守则的要求,就已经是相当高的境界了。

中庸之道,谈何容易。我们只能凡事尽力做得合适一点而已。

4.欲速则不达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孔子反对急功近利。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贪小便宜。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

公元前658年,晋国人以宝马美玉献给虞公,要求借道讨伐虢国。宫之奇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公不要答应晋国的借道要求,但虞公贪图宝马美玉而不听劝谏。结果,晋国人灭虢国后在返回的途中又顺手灭了虞国。这是贪小便宜而坏大事的典型。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版本,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分类明显。为便于广大读者研读,现分为上、下卷精心编辑出版。上卷内容主要包括“《厚黑学》原典”、“李宗吾自述”、“名家谈李宗吾”、“厚黑教主传”以及“历史上的厚黑名人”等;下卷内容包括“活学活用厚黑学”和“曾国藩官场厚黑镜鉴”,重点放在“活学活用厚黑学”这一编,从为人处世、职场官场、推销经营、情场交友、人情世故、厚黑口才等诸方面,详析、评述“厚黑”原理,做到厂内容丰富全面,举例生动活泼,阐释深入浅出,故事精彩而富有哲理。
  • 俄罗斯思想及其缔造者们

    俄罗斯思想及其缔造者们

    本书系介绍俄罗斯思想史重要流派之一——“宗教哲学复兴”流派的科普读物,选取了十三位主要活动于俄罗斯文化史“白银时代”的代表性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索洛维约夫、费奥多罗夫、罗扎诺夫、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弗兰克、洛斯基、维舍斯拉夫采夫、伊利因、弗洛连斯基、卡尔萨文、洛谢夫),以传记加评述的方法,扼要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主要作品、思想特色及其对俄罗斯思想形成所做出的主要贡献,旨在向读者展示有别于西方的俄罗斯哲学发展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引导读者去探究别具一格的俄罗斯思想对俄罗斯及世界文化发展进程所具有的独特意义。本书是对俄罗斯历史文化感兴趣者和大专院校师生了解俄罗斯精神文化的有益读物。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剑画天

    一剑画天

    浩然天下,这一片庞大的土地名为绝天, 数万年来,这里出过神仙、妖魔、鬼怪, 大预言者称,这里的一切万年一更替。 每逢万年,大陆最强者将会诞生,带领世界继续向前。 而上一个万年,被称为混乱时代,三座神祗为争宝地膏腴而战,导致世界错位,三神无一生还, 世界也因此进入了第一个没有统治者的时代。 而现在,象征着万年一轮回即将结束的疏诡年马上到来,而在这疏诡之前,世界……能否重新步入正轨?新的最强者,又能否重新出现? ————————作者以人品保证,绝不太监。非纯玄幻,是江湖气息和玄幻结合的新世界。前期大概率会以仙侠风格写 希望各位看官赏脸…… ps:推荐看官听着《缘分一道桥》来看、激情澎湃的情节可以听刺客信条奥德赛的《Assassin'sCreed》,额,我是听着写的,虽然还听了很多别的歌,但是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所以,应该可以拉进我们之间的距离……吧[狗头保命](强烈建议单曲循环《Assassin'sCreed》最有感觉)
  • 今夕何夕,鱼思故渊

    今夕何夕,鱼思故渊

    还记得,上一次见我是什么时候吗?伊人尚在,只是君不见,一一不再。“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这五年你知道我有多痛苦吗?”痛苦的不是只有你们!你们总是这样自以为是的认为跟随命运便可一切平安,可我从来就不信命。孟以亦已经死了,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楚渊!我一步步爬上来,就是为了重回巅峰,走完我未完成的道路。上帝不会亏待痴情的人,愿有人待你如初,疼你入骨,从此深情不被辜负。我会让你们明白,我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牺牲品,而是万人敬畏的王者!
  • 你好熟悉而陌生的你

    你好熟悉而陌生的你

    丑话提前:谢绝过渡借鉴,坚持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翻改或用于其它。女主,不骚不傻不白甜非莲花,but……脑子almost不在线,反射弧长得绝无仅有,堪称尤物。嗯,用四个字形容再贴切不过——妈的智障。男主,一个字串到底——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渣。本文忠告:听作者一句劝“慎入!!!”PPPS:本作品多结局,男主多多(唉~奈何命犯桃花,桃花运来了止都止不住【眨眼眨眼】——某人经典语录>女主:……作者你对象是不是搞错了……命犯桃花的人是我好伐?!)作者,双手抱头闪身躲过女主暴击,下一秒作者(突然撞到某人)抬头一看!!!
  • 恶魔唯宠绝爱萝莉

    恶魔唯宠绝爱萝莉

    “唔,好热,难受”她热得扯着衣领,可她哪里知道,这样的话语,只会更让男人无法把持。他似水柔情的眼神却闪烁着如猛兽般的欲~望:“我想,要你”被最亲爱的人背叛,酒吧买醉,被送上床。那晚,居然奇迹般的没要了她,真让人怀疑是他亲戚不行了。
  • 樱之恋:十年爱恨风尘如烟

    樱之恋:十年爱恨风尘如烟

    一树樱桃经过细雨的滋润,鲜艳欲滴。一身白衣的男子手握砍刀抵在她的脖子,眉眼冷然,杀气冲天。这把刀跟随他在战场杀过无数敌人,这一次却对着心爱的女人:“楚乐,我以为你是纯洁无暇的天使,却没想到是如此阴险恶毒,不择手段的女人!为毁夏国江山出卖肉体”。“夏靖轩你的心不会痛,里面有夏国,有兄弟,有亲人,唯独没有我,而我的心里只有你给的伤,我的父亲,母亲,哥哥……我们之间只有仇恨!”十年相爱,十年仇恨……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
  • 仙融

    仙融

    融合功法,融合丹药,融合武器,直接改变物品本质。出自游戏之中的造化鼎,如何纵横修真界,踏平仙界,凌驾神界。尽在《仙融》(求推荐,收藏,鲜花,各种)
  • 修行宝鉴

    修行宝鉴

    大道苍茫有以为基,无以为用古老传言:天机显,万踪现;天心出,仙魔灭。他,前世今生,为何而生?
  • 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本书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诸多最新理念,从健康发展的6个方面--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体格锻炼、合理的生活作息和预防常见疾病,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内容编排设计,构成《爱眼篇》《骨骼篇》《牙齿篇》《肠胃篇》《急救篇》和《用药篇》6部分内容。本书主要内容侧重于讲述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重要部分眼睛、骨骼、牙齿、肠胃等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措施,及在日常用药和出现突发事件的一些应急措施。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详实丰富。本书选用人们普遍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生活实例,并融入相关知识,再加以艺术加工,分别构思成一个个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有一定曲折情节而又独立成篇的生动活泼的故事。
  • 奇异爱情故事

    奇异爱情故事

    秦始皇焚书坑儒,无数书生含恨而终。执念太深者,魂魄化为灵,附于玉器之中。千年之后,机缘巧合,发生了一系列奇异之事。辑一合集,暂且称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