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01300000032

第32章 逐孟事件

大明王朝建国之后,朱元璋由平民百姓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当他读到《孟子》中君贱民贵的言论时,感到这种言论危及到了他的皇权,于是盛怒之下下令将孟子逐出孔庙,从而引出了明初著名的“逐孟事件”。

《孟子节文》

元末战乱多年,人才凋零,到明朝建国初年出现了人才奇缺的状况。朱元璋登基第二年(1369)便诏告全国各级府、州、县兴办学校,力图尽早恢复国家的选才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颇有成效,甚至在穷乡僻壤也能看到儿童读书的景象。

朱元璋之所以要兴办学校,目的是为了选才,但在他的心里,深知这些读书的士子们思想复杂,如果想不让这些士子们做出扰乱社会的事,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方法统一士子们的思想,将他们纳为己用。要做到这点,首先要从教学书本上入手。朱元璋曾多次申令,全国士子要以四书五经为本,孔孟的书籍要以朱熹注释过的为准。

朱元璋在读《论语》的时候非常敬仰孔子的思想言论,对《孟子》中的思想却十分厌恶。孟子在中国是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常在各国君主之间直言告诫国君应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这在朱元璋的眼里是严重的以下犯上,是有伤君王尊严的举动。

在《孟子》中有一段很典型的事例,是说孟子去见梁惠王,惠王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问他:“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如此空洞的对白,如此毫不客气的对话方式,不要说是臣民对君王,就连平民对平民,恐怕也难接受。因此在朱元璋看来,此举是大不敬的行为。

诸如此类的内容在《孟子》中还有很多,如:“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人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这些话在朱元璋看来,简直就是告诉百姓要轻贱君王,不要讲什么尊卑,如果对君王的行为有什么不如意,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起来造反。这类言论深深刺激了君权无上思想的朱元璋。他在读《孟子》的时候,每看到不称心的地方就会骂孟子,说:“这老头要是出生在今日,岂能放过他!”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孟子》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需要删去,才可以给士子们去读。他亲自删减了《孟子》的八十五处地方,剩下的仅有一百七十余节,之后编成《孟子节文》,于洪武五年(1372)颁布到各级学校,作为施行教材。

控制思想

为了更好地控制读书人的思想,让他们为朝廷办事,听朝廷的话,洪武十五年(1382),礼部向全国学校颁布了十二条禁令,禁止生员干涉词讼,不得妄言军政大事等,并将这条禁令刻在石碑上,立在学宫明伦堂的左侧,被称为卧碑。在这块碑上,规定国家大事只许工、农、商、贾四类人可以参与意见,生员不许有任何意见,他们必须遵照老师教育的话去做事,不得自作主张。

通过《孟子》看《论语》,《论语》上记载了孔子许多言论,基本上全是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上来说话,如最著名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名句,历代统治者都很喜欢,朱元璋更是发挥它的最大效用,说这句话的威力就可敌百万雄兵。

再如孔子的“群使臣之礼,臣事君以忠”、“事君,敬其事,而后食其禄”。《论语》中的这些言论,就是历代君王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圣贤之训,更是教化百姓的治国理论依据。

唐朝开国之初,李世民非常注意总结历代王朝的兴衰教训,并虚心纳谏。唐贞观十四年(640),魏征曾上疏譬喻:“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故孔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安可不深思之乎?安可不熟虑之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是魏征的话,却被李世民引为至理名言,常以此话告诫臣属,可见贞观盛世与唐太宗的善于纳谏有着直接的关系。

虽然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也很注意这些历史教训,一心想要大明江山永固,可是他远没有李世民的胸襟,理解不了水和舟的关系,只是一味地消极地去面对问题——怕水覆舟,却不顺民心、导民情,不可载舟的道理变成了权力上的高压;只会做些删节孟子、树立卧碑、大兴文字狱的事情,力图由此控制住百姓的思想,以此防水覆舟,其做法实在不够高明。

逐孟出孔庙

有一次,朱元璋在翻阅《孟子》第四卷《离娄章》时看到这样一段话: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称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称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称视君如寇仇’。”朱元璋大怒不止,他认为这段话是鼓动百姓造反,如果皇帝对他们不好,他们就可以把皇帝当仇敌、当贼寇。刚刚从天下诸路豪强中夺取江山的朱元璋深知民变的厉害,《孟子》中公开“鼓动造反”的言论,在他这个新皇帝看来是了不得的大事,认为这种教唆百姓仇视皇帝的书籍无疑必须禁止。于是朱元璋诏告天下,指出孟子这段话不讲君臣之道,不配作为圣贤之言,罢免了孟子在孔庙的配享地位。朱元璋想到朝中那些读书人一定会起来反对,于是他通告群臣,有敢劝谏者,以“大不敬”论罪,处以死刑,命金吾子当即射之。

刑部尚书钱唐明知劝谏必然激怒朱元璋,是不赦之罪,必死无疑,但他仍然写了本章前来劝谏。他命下人抬着棺材跟在自己身后一同上殿,将胸膛袒露在外,任由金吾子射杀。金吾子可能被钱唐的行为感动,故意射偏了位置,羽箭透过肩窝,并没有致死。钱唐见到朱元璋之后,说:“臣得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朱元璋也忍不住动容,速命太医为其医治,不久又诏告天下,赞扬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从此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庙的地位,命人依照他的批注对《孟子》进行了节选。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诏,朝廷每年对孔庙的祭奠大礼从此作废,天下不必通祀。诏令一下,朝野哗然。刑部尚书钱唐再次上疏劝谏:“孔子垂教万世,天下共尊其教,故天下得通祀孔子,报本之礼不可废。”侍郎程徐也上疏劝谏说:“古今祀典,独社稷、三皇与孔子通祀。天下民非社稷,三皇则无以生,非孔子之道则无以立。”朱元璋看到反对的人这么多,虽心有不甘,也只能收回了诏令。

矛盾的朱元璋

朱元璋起家以来,由于性格多疑,做出了许多异于常理的事情,这些事情多是前后矛盾的,比如他对佛家、道家的态度极为敬重,有时却又加以杀戮,对儒家、法家的士子爱如珍宝,有时却又视如草芥。朱元璋在谈论起古人时,常会大骂李斯、韩非子这样的法家人物,可在治国方略上,又重用兼有法家思想的李善长,以法家治理天下。在宣传孔、孟思想的问题上也是如此。朱元璋受属下儒士影响,以孔、孟之道教化百姓,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看不起这些儒生们。

洪武初年,不论是地方,还是京城,均缺少大量的文人学士,朱元璋招贤若渴,想尽办法网罗天下贤才,即使是元朝遗民也不放弃,用心之诚,花费心力之大,天下人共见。对早期投奔来的读书人,如李善长、宋濂、刘基、陶安等,在开国前也是非常信任,朱元璋一直尊称军师刘基为先生,给予这班建有功勋的文人们特殊的待遇。然而建国后入朝为官的文人却没有这么幸运,在度过了开国之初人才极缺的艰难时期之后,朱元璋对读书人展开了残酷的文字狱,因为只字片语犯忌被杀的文人不胜枚举。其前后态度转变之大,令人深思。

孟子的思想是以民为本,他主张天下百姓不要愚忠于一姓一人。若君不敬臣,不爱民,则可视之如仇寇,他将君权与民权平等化了,认为君臣之间的关系只是相对的。朱元璋这个两千年以来最专权的皇帝,面对孟子的这些言论,最终还能让他配享孔庙,在朱元璋看来已是宽容到了极点。

同类推荐
  • 寻仇路上

    寻仇路上

    生于帝国最权势的雨桥,本应肆意妄为,可一场阴谋,一场寻仇,造就了一段旅程,一段故事...
  • 风云再起之乱世三国

    风云再起之乱世三国

    跆拳道高手赵睿与小女朋友李晗玥一起穿越三国偶然获得召唤系统,拥有跆拳道天赋的他能否偶遇名师,成为当世猛将?利用召唤系统召唤出的绝世猛将与关张赵相比到底谁更胜一筹?宇文成都大战赵云,关羽大战薛仁贵到底谁胜谁负?飞将军李广,白袍小将薛仁贵,隋唐好汉王伯当,五虎上将黄忠,到底谁的箭术略胜一筹?赵睿能否带着历朝能人异士创建一个新的王朝?一切尽在风云再起之乱世三国
  • 精分驸马

    精分驸马

    疯子驸马李睿修融合了来自异世界的三片残魂,从此三观颠覆,立志要穿越去21世纪当神仙!在穿越过程中,他排除万难,与大臣斗、与残魂斗、与情敌斗……终于成为大应朝化工启蒙第一人。兵器不趁手、粮食不够吃、悬案破不了、衣服不耐穿、房屋不坚固、车马没速度,有问题,就找李驸马。主角苏,爽,雷,装X坑品好,每日九点更新
  • 雍正传

    雍正传

    一部纯粹却不乏味的历史小说,戏说历史,讲述不一样的清代帝王的爱恨情仇。
  • 后汉志

    后汉志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受汉禅,登基称帝,建立大魏王朝。次年,汉室苗裔刘备,不忍大汉王朝就此灭亡,遂于川蜀登基,继承汉统,史称后汉。后汉章武元年秋八月,后汉昭烈帝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和争夺荆州,举兵东征孙权……
热门推荐
  • 校花的贴身神医

    校花的贴身神医

    古武传人王天羽,因为偷看四大家族之一的皇甫家族大小姐洗澡,被迫下山潜入都市。狗血的英雄救美让他阴差阳错的来到美女如云的大学校园。被外校人打了?找王同学!要治疑难杂症?找王同学!你家表妹想走本校后门?找什么校长,找王同学!
  • 重生之拐个郡王好种田

    重生之拐个郡王好种田

    女主带着一身本事穿越到古代,遇到了一大家子的奇葩亲戚,家里死穷,且看她如何带领家人发家致富。遇到帅气的纨绔郡王,好吧,姐先经商再种田,有了钱之后还愁身边的帅哥少了?
  • 符箓修仙传

    符箓修仙传

    一个孤儿穿越到异世修得各种符箓并反穿越回到现代修仙的故事
  • 从灰太狼开始无限进化

    从灰太狼开始无限进化

    (热血玄幻,进化爽文)重生成狼,开始无限杀戮进化!苏夜寒重生成为骷髅岛上的一只幼狼,绝望之际激活杀戮进化系统。杀金刚,斩穆托,灭基多拉,哥斯拉,八岐大蛇,诛神灭仙!终有一日,小奶狼也能进化成让诸天万界胆寒的灭世魔狼!(有系统,会进化,偏无敌,欢迎收藏阅读,企鹅群:991458258!)
  •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这是一部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托尔斯泰通过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和庄园主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时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全景式展现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对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进行了最真实的展现,堪称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快穿之攻略游戏

    快穿之攻略游戏

    是夜,一女子穿梭在旧巷,一袭华裳随着主人的移步飘扬。这座城已经没有人再记得她。既然如此“毁灭吧,毁灭吧……”女子轻吟晦涩的古语。墨发上的玉簪微微轻颤,她置若罔闻。眼前最后的灯影也阑珊,指尖靠近烛芯,忽的灭了。这座城睡了不会再醒过来的。女子在黑暗中隐匿,徒留一地悲伤,月光微凉。*舒妤,一直以为自己生在月出大陆,死在月出大陆,没想到都是假的不存在的。人人都说我任性,原来这任性是你宠出来的!……本文大修过,女主之前的名字叫苏沫,忽视哈!
  • 傩神

    傩神

    这是一部以反映古老神秘的池州傩戏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傩傩从秋浦滩上一个懵懂调皮的孩童,经历双亲早逝、十年学艺、家族纷争、时代磨难等一系列人生坎坷遭际,但始终不渝的秉承对傩戏的热爱,一生执着于研究、传播傩戏。小说以家族敬祖请神的傩戏祭祀活动为线索,串起秋浦滩上金、钱、梁等几大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沉浮,书稿架构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叙述不疾不徐,充满浓浓的地方民俗色彩。
  • 前世今生两世缘

    前世今生两世缘

    前世因,今世果。唐门机关术,邪教巫术,霍家剑法,御世心经,妖族傀儡术,五大武学世家齐聚玄关大陆,只为前世所发生的种种因。“前面那位姑娘,这是你掉的钱袋吗?”“唐戚,这百合花好看吗,送给你了。”“唐戚,我真名其实是霍之念,我是为了对付你才接近你的,对不起。”因造就了果,但也可以毁了果。最终的果究竟是美好,还是痛苦,这还是未知。
  • 恶魔校草:狐仙男友,劫个吻

    恶魔校草:狐仙男友,劫个吻

    【校园+穿越】“六六,若有来世,你不做花仙,我不做狐妖,我们做一对平凡夫妻,可好?”“澈,你太贪心了,镯子还你,从今往后,我们再无瓜葛。”……“苏六六,你当真要用魂飞魄散,来换这狐妖的性命?”……“苏六六,你真是狠心,留我一人度过这千载光阴。”……“六六,本王等了你好久。”“哈,你谁?”……“澈,我今天我生日你送我什么。”他想了想,弯唇一笑——“我把自己送给你,这个礼物喜欢吗?”
  • 嫡女惊华

    嫡女惊华

    谁知现代白富美还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毒师,练就一身无人能敌的武艺。父母双亡的她,被叔叔暗杀,却心知肚明,可惜啊,一道闪电注定命运。穿越成将军府最不得宠的大小姐,嫡女又岂会轻易认输?玩玩心计,逗逗美男,生活好不快活!他,冷酷铁血的战神王爷,洁癖的称号名扬百里。对她一见钟情,爱不释手,死皮烂打求爱。在这个以拳头为尊的朝代,她是废柴一名,爹不疼娘不爱。意外被腹黑王爷看中,用热辣的心暖了她的冷漠的心。她测出是“超神体”,拌猪吃老虎。老天垂怜,碰上自己前世佣兵之王的闺蜜,对她宁死相互。最终,她俯视天下众生,看她如何和妖孽王爷共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