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31500000012

第12章 C(6)

泉台:同泉下、泉壤、泉路。迷信传说中的阴曹地府、地狱。明代黄宗羲《万充宗哀辞》:岂知此别,便隔泉台!阎罗:梵语译音。佛教称管地狱的神,也叫阎罗王、阎王、阎王爷。面对死亡的危险,诗人想到了革命大业尚未完成,理想未遂,今日断头实在是死不瞑目。于是他驰骋想象,以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续写了豪情四溢、气贯长虹的壮言: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以泉台比喻蒋介石政府统治下的人间地狱,以阎罗喻指祸国殃民的罪魁蒋介石,表示自己一旦牺牲,就要到黄泉之下去招集先前死难的战友,组织起十万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捣阴间地府,去斩下阎罗的首级。这两句诗壮怀激烈,笔墨酣畅,惊天地,泣鬼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斗志,豪迈的英雄气概。真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的,堪称意气冲天,拍案叫绝!胸中有万丈正气,笔下有万钧之力!

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出处】

宋·毛滂·《惜分飞》

【原作】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名句赏析】

这两句写黯然消魂的离别情景,离愁对于双方是同样沉重的。地位的悬殊并没有阻止一个宦游四海的贵公子和一个烟花女子的倾心相爱,他们共同承受着离恨的折磨,不由得柔肠寸断。这两句纯乎写情,语浅情深,感人肺腑,表现了两人木然相对的绝望之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处】

唐·李商隐·《锦瑟》

【原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名句赏析】

这是一首朦胧诗,历来各家解说不一,通常的解释如下:那一份逝去的恋情,只能留待日后永远的追忆;明知往日的欢乐时光不会再来,但每当想起过去的情景时,内心却总有着诉说不尽的惆怅与迷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诗,可当作是对失去的恋情或情人的刻骨铭心的思念。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出处】

宋·李清照·《一剪梅》

【原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名句赏析】

这种无法排除的相思离愁,刚刚从我微蹙的眉头消失,又迅速地缠绕在我的心头。范仲淹有“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此情无计可消除”三句是从范仲淹的三句点化而来,而胜过原句,因而成为传诵之句。“才下眉头”,指眉头紧皱,流露出一种相思痛苦之情,这情刚刚抑压了下来,又“却上心头”,即又转移到了心头,依然伤怀。“才下”、“却上”对仗而又紧承,自然而又有力,于通俗中见出拈重如轻的功夫。这几句围绕一个“情”字,由远及近,由浅而深,将别后的相思刻画得深挚感人,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那得几回闻

【出处】

唐·杜甫·《赠花卿》

【原作】

锦城丝管自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名句赏析】

这两句诗,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是在讽刺花敬定,只是讽刺得委婉罢了。像这样美妙动听的乐曲,只有天上(喻皇宫)才有,人间(喻皇宫之外)哪里能够听到几回呢?一语双关,寓讽于谀,柔中有刚,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恰到好处。当我们极赞美人家的歌声悦耳动听,或人家的乐曲演奏技巧高妙时,都可借用这两句。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出处】

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原作】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名句赏析】

诗人陆游风尘仆仆,带着些许酒意,在微风细雨中骑驴走进剑门,忍不住自己问自己:眼前风光是这样的美好,我在细雨中骑着驴自在潇洒地走进剑门,应该可以算是一个诗人吧!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贾岛都有骑驴的故事;而陆游也骑在驴背上,想起前人往事,不禁心有所感,于是写下了“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这两句诗。“此身全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出处】

宋·苏轼·《中秋》

【原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名句赏析】

在我这一生所有的中秋夜里,不可能经常见到如此美好的明月,更不知明年的今夜,会在什么地方欣赏明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两句诗,是描写良辰易逝,美景不再,并对自己漂泊异乡,沦落江湖的悲惨遭遇,感到无限地伤痛。

此生何处不相逢

【出处】

唐·杜牧·《送人》

【原作】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鉴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赏析】

今日虽然分离,谁知道这一生不会又在某处相逢呢?原诗是一首送别诗。世界虽然广阔,但总有一定的限度,人生有许多相逢的机会,又何必为一时的分离而过分伤心痛苦呢?“此生何处不相逢”可当作在离别时,人的一种潇洒放达的态度;也可警戒他人,凡事不要做得太过分,因为将来总是有碰面的机会。这句诗一般都写作“人生何处不相逢”。

此心安处是吾乡

【出处】

宋·苏轼·《定风波》

【原作】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名句赏析】

这句诗是宇文柔奴,随被贬的王定国在广西谪居几年归来后,对苏轼问话的回答。苏轼专门作词以记之,不仅是对宇文柔奴善于应对的赞赏,也是对友人随遇而安,内心坦荡的共鸣和感叹,更是苏轼自己真实的情感。万万想不到的是,苏轼在写此词十年后也被贬到岭南。“此心安处是吾乡”成了他自己躬行体验的预言,也是苏轼坎坷一生从内心吐出的真话!苏轼这句名言启示我们:只要内心坦然,精神不垮,便能如白居易诗所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出处】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原作】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名句赏析】

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会不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折柳:古人习惯折柳赠别。笛调中有一首叫做“折杨柳”的曲子。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这两句诗是大诗人李白描写怀乡情切的名句,后人也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追念故园的情怀。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出处】

唐·李益·《写情》

【原作】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名句赏析】

从此再也无心关爱那良辰美景,即使有大好明月,也只能任它孤独地落下西楼。原诗写情,这两句诗是描写怨意。情感受挫折的人,即使月圆花好,也没有心情去欣赏。“从此无心爱良夜”,“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出处】

唐·李商隐·《谒山》

【原作】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名句赏析】

眼看着太阳向西垂落,岁月就这样无情地消逝了,却从来没有人拥有足够长的绳索,好把日头牢牢地牵系住。作者感叹光阴似箭,生命太过短暂,沧海尚可变为桑田,又何况是人生呢?全诗充满着对生命悲观与绝望的情绪。傅休奕有一首“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李商隐的“从来系日乏长绳”就是由此变化而来。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出处】

唐·王昌龄·《塞下曲》之一

【原作】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名句赏析】

幽并:幽州、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北部一带,自古出豪侠之士。尘沙:幽并二州外接沙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幽、并二州健儿,历来习于征战,都在茫茫的黄沙中度过一生。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出处】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原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名句赏析】

从头越:从山头越过。或说从头开始的意思。隐约表现出当时战略转移受挫,要对长征计划重新部署之意。苍山如海:苍山,青山,无边无际、高低起伏的青山像海的波涛。残阳如血:快要落山的太阳像血一样鲜红。“从头越”包含着深刻的意义:遵义会议给革命带来了希望,正确的革命路线的确立给革命指明了方向。这意味着红军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意味着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词的最后两句以写景落笔,诗人把茫茫的贵州高原山区比喻成波涛翻滚的大海,把快要落山的夕阳比喻成像血一样鲜艳,这的确是贵州高原黄昏景色的真实写照。它构成了一幅辽阔、雄壮、奇丽的画面,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如海”、“如血”,虽感苍凉,更觉遒劲;虽感凄清,更觉豪健。它展现出了红军不畏艰险、胸怀博大的崇高形象。

达人自达酒何功,

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出处】

宋·苏轼·《薄薄酒》

【原作】

薄薄酒,饮两盅;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同类推荐
  •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以前我一直觉得对爱情还是不要太认真的好,不然会伤的太重,但是遇见你之后,什么伤的重不重都不管,我只想用所有来爱你。也许最后我们可能不会在一起,可我还是想把什么美好都给你。70多个爱的故事,10多万字的心灵独白,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感悟,却还远远写不尽你带给我的从未有过的感觉。当我朝你看过去时,发现,你已经在凝视着我,这是最美妙的感觉。《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愿欢喜和困惑交织、告别与告白不断、受伤与成长并行的美好时光在此定格。
  • 宁波谜语新编

    宁波谜语新编

    本书收录了一千余条谜语,分为单谜、组谜和连环谜、字谜、讲谜和宁波地名谜四辑。
  •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王老哈姆莱特猝死,其叔父克劳狄斯继承王位并娶了他的母亲。哈姆莱特回国后,在父亲亡魂的指引下,逐步弄清了其叔父弑兄篡位的真相。他遵照亡魂嘱咐,决定为父报仇,而老谋深算的克劳狄斯却先发制人,设计圈套并对他下手了……
  •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二年一月到六月,只有三十岁的狄更斯接受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等朋友的邀请赴美游历,长篇游记兼特写《游美札记》就是狄更斯此次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这次游历,他曾访问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向南到过里奇芒德,向西一直到圣路易,向北一直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历时半载的游历当中,年轻的作家通过参观、访问、公众集会和私人会晤,广泛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车夫的美国各阶层人士,逐一记录了作家的经历、见闻和观感。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共和国,狄更斯既有叹赏又有抨击,尤其是对于美国式的粗糙、庸俗风气,过度浓重的唯利是图氛围以及野蛮的蓄奴制度、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征服,狄更斯处处给予了显微镜式观照和批判,这和那位致力于描绘镀金时代、同样尖酸刻薄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如出一辙。北美之行也成为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的重要灵感来源。
  •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70年前,抗战诗人以笔为枪,为祖国而歌。血里生长的抗战诗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历程。那些披着征尘的诗句,其实就是四万万中华同胞“还我山河”的呐喊,沿着诗词中国浩瀚文脉流淌而来的吟唱,都化作了力透纸背的滚烫血液。
热门推荐
  • 躁郁的日期

    躁郁的日期

    微信通讯录那一栏的小人上,标记着由红色包裹着的数字提示着,点开,有几条新的被添加好友记录。故事,由哪里开始便从哪里结束。
  • 总裁是我的小狼狗

    总裁是我的小狼狗

    一个是帝都集团董事长的私生子,一个是被重男轻女的亲生父母抛弃的小女孩,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仍然乐观向上,幸运的成为了彼此的唯一,他们相互信任,相互成长,最终走到了一起。
  • 天使喜欢恶作剧

    天使喜欢恶作剧

    搞什么飞机?他不过是一不小心在酒后吐了想要三妻四妾的真言,就被他那该死的天使邻居给踢到这乱七八糟的地方,还好不知错的骂他好色!这么无礼的家伙,不好好教训怎么对得起自己;可她干吗动不动就哭,害得他莫名其妙的跟着心疼。还以为是自己脑袋出了问题,原来,这一切早有预谋……
  • 开局一个包

    开局一个包

    天外陨石,带来一个神奇的背包。怯懦少年,身为低贱仆人。看一个平凡的小人,如何在这浩渺的大陆上掌握自己的命运。
  • 漫威中的蝙蝠侠

    漫威中的蝙蝠侠

    “如果等待我的是光明”“我愿意步入黑暗”
  • 十年星光成灰烬

    十年星光成灰烬

    十年星光成灰烬,三年友谊,四年无知,三年丢失。没有谁的青春是不带伤的,没有谁的一生是刚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只是你愿意,不甘心你的一生就那么平平凡凡的过去,直到死去都不知道你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这里我将把我的青春用文字的方式写给你们注:上卷是校园青春,下卷是都市言情
  • 三皇传承

    三皇传承

    高官子弟杨天意外穿越得上古三皇传承。从此修炼神速,种稀世灵药,铸绝世神兵,炼逆天仙丹无所不能。为至亲一马当先;为爱人守护千年;为兄弟两肋插刀,且看平凡少年如何踏上仙道的巅峰!!!
  • 虚伪神探

    虚伪神探

    月黑风高,一缕余光,墓穴白骨,他杀还是情仇。半夜鬼叫,荒村封门,躲避还是逃亡。异域他乡,大漠黄沙,要金库,还是温柔乡。肤色各异,入室迷情,是奸夫还是淫妇。杀人嫁祸,明修暗道,利欲害人,追杀令遍布江湖。
  • 厚颜如此

    厚颜如此

    周璇对吴颜的评价: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周璇经常吐槽吴颜:都30岁了还装可爱!好意思么?!其实她内心的OS是:好吧,虽然你的确有点可爱。吴颜对周璇的态度是:没脸没皮,天下无敌!再说周璇小姐,你自己的脸皮好像也并不薄吧?我们就是传说中的夫妻脸!
  • 再相遇便是永恒

    再相遇便是永恒

    他和她在16岁分别,在21岁相遇,却忘了对方的样子,这样的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