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4500000001

第1章 中文版序言

收入本书的论文是我在1989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下写作的。那个时期,苏联东欧阵营瓦解;在日本,昭和天皇所象征的时代行将结束。正是那时,我意识到日本“昭和”时代的事件与“明治”时代的事件可以进行比较,这就是这些论文的缘起。在那之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就担心20世纪90年代会不会重蹈20世纪30年代历史的覆辙。抱着这个想法,我对日本的近代史进行了种种思考,在此基础上,又想到近代的世界史是不是按60年一个周期反复的,近代日本以60年为一个周期置身于类似的世界状况。昭和时代看起来重复了明治时代,这是因为,碰巧明治45年加上大正14年大致为60年。而令人吃惊的是连细小的事件都可以看出其类似之处。

从此以后,我开始认真思考历史的反复这个问题。历史学家经常这样说:如果对历史无知就会重蹈历史覆辙。那么,如果了解历史的话,我们就会避免历史的反复吗?或者,历史的反复真正存在吗?这样的问题没有人认真思考过,因为,虽然直观上承认历史的反复性,但貌似科学的学者并不曾对反复问题进行论述。我认为历史的反复是存在的,而且可以进行“科学的”把握。当然,反复的不是事件而是结构,应该称为反复的结构。令人吃惊的是,结构上反复的时候,有很多情况连事件都变得类似。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应该为事件的类似性所束缚,反复的只是其结构而已。

作为反复的结构可以确切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危机、萧条、繁荣这一周期循环。这一周期循环并非经济政策的失败,而是必然的过程,最早对此做出论述的是《资本论》的作者马克思,但马克思采用的是被称为朱拉尔学派的十年一个周期的“短期波动”。后来受到斯大林肃清的前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提倡的“长期波动”以约60年为一个周期,我思考60年周期性的问题依据的就是这个观点。

但是,反复性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层面,也存在于国家即政治的层面上。最初指出这个问题的也是马克思。一般看来,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基于历史发展阶段的,所以,与反复没有关系。但是,他认真思考过反复的问题,这体现在他初期的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开头那段名言就是有关“历史反复”的论述:“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过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讲这段话的时候,马克思强调从1848年革命到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三世)就任皇帝的过程,重复了60年前拿破仑通过第一次法国革命(1789年)当上皇帝的过程。但是,反复并非仅仅如此。原本第一次法国革命的过程也是在当事者意识到罗马史而展开的行动中发生的,那是城邦国家罗马向帝国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事件。

马克思所言及的问题,黑格尔好像在《历史哲学》中写过。黑格尔在书中指出:“起初看来只是一种偶然的事情,就变为真实和正当的事情了。”这段话指的是:恺撒正要做皇帝的时候却遭到了暗杀。后来,他的养子渥大维做了第一代罗马皇帝。恺撒在城邦国家罗马进行扩张、靠共和制已经难以维持这个阶段遭到了希望维持共和制的布鲁图斯一派的暗杀。然而,恺撒被暗杀后,人们把帝国(皇帝)看作不争的事实接受下来。恺撒自己没做成皇帝,但是,他的名字却成了指代皇帝的普通名称。

写到“黑格尔在某处……”时,马克思也许忘记了以上所涉及的背景。但是,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他从法国革命实现共和国到拿破仑皇帝出现的过程中,看到了这样的反复。进而,60年后,这个过程又通过拿破仑三世的登基这个过程再次得到了反复。这与经济层面上的反复性质不同,是国家固有的反复,其过程如下:最初,多数城邦国家或者部族国家处于一种割据的混乱状态。但是,当一个国家统摄了多数城邦国家和部族国家的时候,那就成了“帝国”。所谓“帝国”就是复数的国家整合在一起的形态。所以,它需要超越一个国家或部族的普遍性原理。可是,帝国不会长久,它会分解成为多个国家分立的状态。但在这种状态中,帝国会再次得到重建。

我具体解释一下这种情况。我们现在习惯于多个民族国家存在的状态。但是,这些国家是通过旧“世界=帝国”被分割后于各地出现的。欧洲的民族国家在19世纪才开始存在。而且,那不单单是受法国革命的影响,而是因为拿破仑企图统一欧洲,为了与其对抗,民族国家在各地纷纷成立。不过,这并没有就此结束。英国、法国、德国均为了重建“帝国”而争夺霸权,这被称为“帝国主义战争”。而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其建立“帝国”的动向依然没有终结。事实上,这种动向正作为欧盟而不断地被实现。

另一方面,在近代欧洲以外,世界各地还有清朝、莫卧儿、奥斯曼等帝国存在。这些帝国各自具有其普遍性原理。但是,进入19世纪,这些帝国受到欧洲帝国主义的侵略,遭到了分割。俄国和中国那样的国家发生了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革命,这些地域另当别论。一般来说,受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的地域在独立的时候,没有寻求“帝国”的再现,而是分成多个民族国家。实际上,各地域一直保存着“帝国”以后的文化和宗教的共同性,所以,依然有重新建立帝国的潜在动力。

前面,就经济层面乃至政治层面固有的反复性进行了阐述。但现实中,这两种反复性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重叠、相互作用的。国家和资本有时不同或者对立,但在根本上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各自作为能动的主体而独立存在,所以,不可能还原为哪一方。

写完本书中的各篇论文以后,我发现了几个需要修改的地方。第一,我意识到60年周期这一观点并不恰当。当然,相似之处很多,但并不一样。这与欧盟在欧洲的形成与20世纪30年代纳粹建立的第三帝国或者“广大区域”相仿,但根本上是不一样的。例如,如果20世纪90年代作为战前历史的反复,即使没有导致战争,日美之间的对立也应该在90年代末达到顶点。但是,这样的征兆却丝毫没有出现。另外,把90年代以后的日本比作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也是不恰当的。法西斯主义有着与社会主义相对抗的一面,所以,保护主义、对金融资本的限制以及社会福利政策等得到采纳。可是与此相反,1990年以后在日本被强化的是“新自由主义”、福利的消减即让阶级差别扩大的政策。

那么,应该否定这种周期性吗?我认为国家与资本植根于无法摆脱的性质之中,这样的反复终究不会结束。大约60年这样的周期中也存在经济学的根据。这样的话,20世纪90年代为什么变成与60年前似是而非的状态呢?我意识到这种状况不能与60年前相比,而是应该与其翻倍的120年前比较。换言之,与20世纪90年代相似的不是20世纪30年代,而是19世纪70年代。汉娜·阿伦特指出:“帝国主义”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表面化。2000年以后的世界局势可以与这一时代进行比较性的观察。

人们勉强可以记住60年前的事,但100年前的事情就记不住了。所以,容易把东亚现在进展中的事态和60年前比较。这样一来,往往无的放矢,因此,不能明智地应对。例如,在东亚的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还有日本之间的关系中,战前的问题现在依然投下很大的阴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只看到这一点,就会忽略现在与战前如何的不同。中国并不是战前那样受帝国主义侵略而呈现四分五裂的状态,现在已经成为政治经济上巨大的存在。然而,我们不能忘记120前的中国也曾经是这样的。

当时,清朝是世界帝国。作为其周边国家的日本推翻旧体制,实行了开放政策。相反,朝鲜的李朝镇压亲日的门户开放派,力图以清朝为宗主国,维持锁国政策。这归结为日本与清朝的对立,即甲午战争。日本确立了近代国家、产业资本主义的体制,正在向帝国主义转换。尽管如此,这一时期,清朝不仅庞大,而且拥有现代化的军备。所以,甲午战争之际,日本人非常惧怕清朝。甲午战争后,清朝割让给日本的是台湾。综观现在的东亚,形成了中国大陆及台湾、韩国、朝鲜、日本、俄国这样的结构。这是120年前形成的,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消失了。如此观之,现在的形势应该说比起20世纪30年代来更类似于19世纪80年代。东亚存在着这种反复的结构。当然,这并非局限于亚洲。例如,对于阿拉伯世界来说也很适用。可以说,这样的反复是以世界规模存在的。

我在本书的序言第8页列出了“世界资本主义各阶段”表,不过,这是在重商主义、自由主义或者帝国主义平行发展的表面上所看到的世界资本主义阶段。换言之,乃是基于生产力的阶段性发展这一观点的。从这个观点来看,20世纪90年代的特征就会被界定为从耐用消费品向信息产业的转移。但是,在这一点上,看不出反复的结构。

关于这一点,我从沃勒斯坦那里学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把“自由主义”和“帝国主义”作为循环的过程,而不是作为历史的阶段来看。(《现代世界体系:1600—1750》)他的观点认为:“自由主义”是掌握着压倒性霸权的国家存在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状态。相反,“帝国主义”被看作是霸权国家正在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新兴国家还未确立,世界处于抗争不断持续的状态。

沃勒斯坦认为,在近代世界经济中掌握霸权的国家只有三个。荷兰、英国,还有美利坚合众国。例如,荷兰作为霸权国家提倡自由主义的时候,落后的英国是重商主义(保护主义)的。从政治上看,荷兰也是共和制,不像英国那样实施绝对王权,其首都阿姆斯特丹是笛卡尔和洛克流亡、斯宾诺莎得以安居乐业的特殊城市。

接下来,是荷兰失去霸权,可以取而代之的英国和法国持续政治、经济上之竞争的时期,史称重商主义时期。18世纪后半叶,荷兰尽管在制造业方面被英国超过,但是,在流通和金融领域依然掌握着霸权。英国确立起全面的优势是在19世纪以后,那便是所谓的自由主义阶段(1810—1870)。

1870年以后,由于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崛起,英国开始没落,这些国家之间持续了激烈的政治、经济上的竞争,这被称为帝国主义阶段。但是,我们不能用列宁所规定的历史的各种特征来定位“帝国主义”。虽然霸权国家正在走向没落,但还不存在代替它们的国家。如果把它看作是抗争持续的阶段,那么可以说,到美国确立起霸权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它就已经结束了。

这里,我将提示在本书中的表格基础上添加了“霸权国家”这一项的新表格。这张表格将显示以下几点。一般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同19世纪的大英帝国一样确立起了压倒性的霸权,但这是一个误解。美国成为霸权国家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正如经济上停止美元的金本位制一样,70年代以后,由于德国和日本的崛起,美国已经开始没落。90年代以后,美国在金融和物流领域依然处于统治地位,这就如同以往的荷兰与英国那样,是霸权国家没落时都会出现的现象。

所以,美国的“自由主义”阶段应该从被称为“冷战”时代的时期(1930—1990)来看。在这个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各国以前苏联阵营为共同的敌人相互合作,另外,在各自的国内采取了保护工人和社会福利的政策。国际上的前苏联阵营、国内的社会主义政党,尽管外表上是其敌对的、革命的,但是,它们不仅没有威胁到世界资本主义,反而作为一种补充发挥了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突出的是削减社会福利、削减对资本的税收和管制的里根主义、撒切尔主义……的政策。它被称为新自由主义。不过,这与帝国主义并不矛盾。

汉娜·阿伦特

把19世纪80年代突显出来的帝国主义特征之一,视为国家从民族的规范中获得了解放。(《极权主义的起源》)也就是说,国家和资本即使牺牲民族的利益也要疯狂地参与全球竞争,这个时期便是帝国主义。例如,作为19世纪末帝国主义特征的界定,我们可以指出“资本的输出”。但是,这种“资本的输出”意味着寻求海外廉价的劳动力而抛弃国内的劳动者。这与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是一样的。资本和国家通过社会福利的削减,免除财政负担,参与世界竞争。那种认为在国内产生阶级差距也是不得已的观点,不过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风靡一时的意识形态=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翻版而已。这样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状态与自由主义相比,还是应该被视为帝国主义。

奈格里与哈特在他们的《帝国》一书中主张,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的美国早已不是帝国主义,宣称这与民族国家的扩张之现代帝国主义不同,类似于古罗马帝国那样的“帝国”。事实上,海湾战争时期,得到联合国支持才展开行动的美国,其做法与以往似乎有本质上的不同。另外,美国保卫的是世界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利益,这样的主张也仿佛有一定的根据。但是,美国希望得到联合国的同意,与其说是一个新“帝国”的行为,还不如说那只是因为美国已经没有作为一个霸权国家而行动的财政能力了。

奈格里与哈特的错误在于,他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苏“冷战”结构终结,世界处在一个“资本帝国”之下。实际上,复数的“世界=帝国”开始形成。美国与传统的帝国主义不同,这一观点的错误由2003年伊拉克战争得到了证实,美国无视联合国而采取了单方行动。从这一时期起,越来越明显的是欧洲作为对抗美国的“帝国”开始出现,进而,中国和印度也作为与其对抗的“帝国”逐渐崛起。

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围绕下一代霸权的竞争将会持续。从这个意义上讲,20世纪90年代以后应该叫做“帝国主义”阶段。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后,把现在作为30年代的反复来看的观点正在蔓延,这不过是无的放矢的庸俗之见。30年代是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霸权国家的时期,而现在则是美国走向衰退的时候。并且,虽说30年代经济状况非常差,但是,以耐用消费品为代表,这一时期依靠大量生产和消费的繁荣是有所期待的。而以信息产业为主的今天和以重工业为主的80年代一样,很难摆脱普通利润降低=慢性经济不景气的困境。

以上是我的基本预测。当然,这不是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的预见。但是,国家和资本所具有的反复结构毋庸置疑。如果不予以关注的话,那才会重蹈历史覆辙呢。眼下,我所能看到的仅仅是指出这一点。

柄谷行人

2009年1月27日于东京

同类推荐
  • 明朝假太监

    明朝假太监

    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典不是这么练地...
  • 唐情录

    唐情录

    一个现代理科状元郎徐枫,因时穿越至唐,被虾皮捕快追杀,与当代公主拉拉扯扯,虽不能以文治世,却可用理赚钱。讲述现代直男与甜美公主的曲折的爱情故事,直击选错专业也能混迹于唐。
  • 帝王明

    帝王明

    岳、蛮、王,三国合力攻打明国,三国和兵七十余万。与人数庞大一路攻城拔寨连下五城。合兵为鼓舞士气下令城破之后三日无主,三日无法。奈明国少主年幼。无法主持大局。致使朝堂混乱。奸臣当道。
  • 幻想华夏

    幻想华夏

    神元大陆,强国林立,其中最强者属于四个超级大国,还有以原本周朝残余势力周国为主的十国联盟,更有属国无数。虽然纷争不断,但是除却五十年的那一场大战,现在基本没有大的争斗。然而,天下也非这些人所能完全掌控的,天下十三大寇,个个拥贼十万以上,更以山川河流为依靠,各国清剿难度也是很大,还有新近崛起的教派等等,更遑论未知的东西侧,是否还有其他的势力。一时间天下混沌不明,各有心思。而作为穿越大军其中一员的江君,也是郁闷万分。刚刚当上城主的他,就面临极大的问题。诸位穿越的大佬前辈们,咱是实诚人,求教两万军队,该怎么养?毕竟大佬们可是几十万,甚至百万军队说养就养的人儿。在线等!急!
  • 大唐末帝

    大唐末帝

    后唐最后一个皇帝李从珂的坎坷的戎马一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嫡小姐很嚣张

    嫡小姐很嚣张

    前世十二载,拼尽全力,护他成王,却不想他登基之后第一道旨意“忠义候府一家三百余人斩于城门前”第二道旨意“将君暮影打入冷宫第三道旨意“便是封武卿心为后”冷宫惨死一朝重生很好欠我的这一世我要你们百倍奉还
  • 超级护花高手

    超级护花高手

    爱御姐,爱生活!孤儿叶歌投身金城,遭遇各色各样的美女,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新人求关照,看书要投票!
  • 荒岛求生之杀出重围

    荒岛求生之杀出重围

    一场意外,我和我的朋友乘坐的船发生了触礁,我们被困在一座岛上,为了食物,为了生存,他们尔虞我诈,互相抢掠,互相厮杀,人性的丑陋变得赤裸裸,但是我不会屈服,为了我的朋友和我爱的人,我要变强,我要变强,我要——群号:426476388
  • 樱花天使

    樱花天使

    这是从天堂与恶魔的故事为开头。因为祖先的恩怨,天使不想与恶魔勾心斗角,恶魔却紧追着天使不放。几只恶魔偷走了天堂的“天使之泪”。天使女王命沐凝和苏涵两人到人间捉拿恶魔,她们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 查理九世之列车之谜

    查理九世之列车之谜

    一次旅行让DODO冒险队发现了一个秘密,列车突然失踪..............
  • 专属医生:娇妻N次宠!

    专属医生:娇妻N次宠!

    他是她的专属医生,也是疼他宠她的哥哥。身为著名心理医生的他却对她的抑郁症束手无策……在国外的箫瑾给箫温言打电话:“哥哥,我想回家。”他立即动身,乘着私人飞机亲自接她回来。箫瑾:“哥哥,我想恋爱了。”他俯下身子,以吻堵住她的嘴:“我来。”箫瑾:“哥哥,我想结婚了。”他二话不说,扛起她到民政局里,不出半个小时红本本就摆在了她的面前。箫瑾:“哥哥,我想要个宝宝……”语毕,他把她扑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她的愿望。
  • 无上之圣祖

    无上之圣祖

    一场远古战争,使大陆分崩离析,演变成如今的世界。历经万载发展,这个世界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但是繁荣的背后似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事情在悄然的发生着......
  • 穿越后我成了少主夫人

    穿越后我成了少主夫人

    梓梓穿越爱上她仇家儿子。白月身重奇毒却还要用命换她平安。一个有短暂生命的白少主,不定时的对抗身体里的两股毒素,却还要对她呵护备至。“梓梓,你不要在这样伤害自己?”白月手握紧梓梓的手。“你只要喝了我的血,就会好起来的。”梓梓双眸含泪哽咽的说。“你的血流进了也不会救好我的,西候毒术无人能解。”白月说。“即使我的血流干,我的肉吃没,我也要救好你。”梓梓说。本是报恩和照顾,却有了一段不平凡的故事。遇食人族血液倒流,遇到美女暗生醋意。爱他奉献了她的生命,只愿两人长长久久相随左右!
  • 穿成女主那傻白甜妹妹

    穿成女主那傻白甜妹妹

    唐糖因为小说写的太烂,被读者吐槽,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她好友写的小说里去了,既然穿越成了女主那被丢失的妹妹,在女主眼里她是一个乡下妹子,她抢了自己的父母,于是女主这个白莲花疯狂的报复自己的妹妹,最后女主的父母对她失望,把她赶出家门,女主还设计她嫁给一个家暴男,流过产,为了自己的小命,还是要远离女主呀!可是可是……这剧情怎么变了,女主虽然还是那个白莲花,但是对自己很好。哎哎哎,女主别对我那么好呀,我好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