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3000000029

第29章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2)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开始的这段时间,是批评史研究的平稳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古文论研究日渐繁荣,曾掀起《文心雕龙》研究热,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批判与继承问题的讨论也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但批评史的撰写在这一时期却相对薄弱,只出版了郭绍虞先生的旧著改写本和新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黄海章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简史》、罗根泽先生批评史的两宋部分以及刘大杰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郭绍虞先生的新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为适应特殊时代的政治需要,在批评史中运用政治标准论人衡文,评判理论是非,并强行贯彻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规律,借以表明“心头旗帜从此变,永得新红易旧白”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篇首《以诗代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的政治态度,其时代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他未能续写下册,其中或许自有苦衷。黄海章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简史》于1962年出版(后来于1981年又出版增订本,将1962年原版改为上编,补入近代部分作为下编),内容涉及先秦至清代。黄著以时代为序,重点评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论家和文论流派,对文论家与流派之间的传承与变异给予了较多关注,其中近代部分分量较重。该著充分体现简史的简明扼要的特点,但对小说、戏曲理论未给予足够重视。这期间刘大杰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虽全书未竟,却是这一时期的最大创获,该著在文论史料的选择、文论历史嬗变轨迹的描述以及理论思维的总结上颇见功力,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学术魅力。吴承学、彭玉平:《从古典形态的诗文评研究到现代形态的批评史》,《“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03—125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文革”十年,文化遗产遭逢浩劫,学术研究陷于停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出现了一段令人痛惜的空白。

“文革”结束至20世纪末的这段时间,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出现了复兴转旺的良好势头。不但古代文论研究获得新的发展,批评史著作的撰写更是络绎而出。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敏泽先生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敏著洋洋七十万余言,内容涉及先秦至近代,将文学批评史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七个时期,涵盖了古代诗论、文论、词论、小说理论及戏曲理论诸多方面。敏著理论色彩浓厚,注重文论规律的探索和哲学基础与思想根源的揭示,在方法论上能够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批判分析,同时还能结合现代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古文论的概念、范畴进行分析和界定,表现出相当的理论水准。同年,刘大杰先生未竟的批评史中册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写出版。1985年,下册又由王运熙、顾易生先生主编出版。中下两册除保持刘大杰先生所编上册的立论公允审慎、材料详尽、行文雅驯的特点外,蔡仲翔等:《中国文学理论史》,3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在理论阐述上则十分注意尊重古代文论原貌,且能结合文学创作的实际,以文学史来印证批评史,理论分析的深度又有显著提高。1981年出版的周勋初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小史》,虽然篇幅精炼,但涉及面较广,既能突出批评史上的重点人物、著作(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等),又注意到批评史的完整性。周著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十分注意将文论家及其著作同特定时代环境结合起来分析,保持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的优良传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蔡仲翔、黄保真、成复旺三先生合著的《中国文学理论史》是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又一创获。该著共分五册七编,内容涉及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七个基本阶段。这部著作注意将微观现象的透视和宏观规律的总结结合起来阐述,且十分强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指南,表现出方法论上的高度自觉。在思潮流派传承关系的系统梳理、文论代表性命题、范畴的深入分析和文论内在规律的总结上也表现出较高的理论水准。该著在体例上也颇有特色,除保持以时代为序论述文论发展历史外,在每编又增加相当篇幅的概述,提纲挈领地展示了每一时代的文论基本内容和特色。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另一收获是断代文学思想史、文艺思潮史和分体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著作是:叶易先生的《中国近代文艺思潮论稿》、罗宗强先生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黄霖先生的《古小说论概观》以及王先霈、周伟民二先生合著的《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叶著从诗文理论、小说理论、戏曲理论三方面对近代文学理论的主要成就和基本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其突出特点是将近代文艺思潮置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中,通过大量的材料分析,揭示了近代文学在近代文艺思潮作用下发生的变革。罗著是20世纪国内第一部断代文学思想史,该著选取文学思想的发生发展这一学术视角,从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交叉点上去探求隋唐五代文学思想的嬗变过程,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研究开示出一条新的学术理路。黄霖先生的《古小说论概观》,虽然篇幅不长,但材料扎实、论述精当,它是作者在全面发掘和整理中国历代小说理论材料(前此作者曾选注有《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的基础上多年研究的心得,其中“纵观篇”实际是一部简要的中国小说理论发展史。这部著作与王、周二先生的《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陈谦豫先生的《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以及80年代早期夏写时先生的《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和叶长海先生的《中国戏剧学史稿》,对改变20世纪的古代小说理论和戏曲理论研究不足的局面是颇有贡献的。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丰收时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种分体批评史或专题史络绎而出。如诗文理论方面有萧华荣的《中国诗学思想史》;小说理论方面有方正耀著、郭豫适审定的《中国小说批评史略》,陈洪的《中国小说理论史》以及宁宗一等人的《中国小说学通论》;戏曲理论方面有谭帆、陆炜著的《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陈竹的《明清言情剧作学史稿》,李昌集的《中国古代曲学史》,杨栋的《中国散曲学史研究》;词学方面有谢桃坊的《中国词学史》,方智范等的《中国词学批评史》;散文理论方面有朱世英等的《中国散文学通论》;赋论方面有何新文的《中国赋论史稿》,曹明纲的《赋学概论》;探讨批评学或批评方法的有赖力行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陆海明的《中国文学批评方法探源》;探讨中国诗话的有蔡镇楚的《诗话学》,刘德重与张寅彭的《诗话概论》。分体史或专题史方面的累累硕果表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正向纵深掘进。二是批评通史的撰写更趋成熟和完备。90年代出版了两部有代表性的批评史,一是张少康、刘三富二先生合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卷),二是王运熙、顾易生二先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前者是作者在多年教学讲义的基础上撰写的,具有教材和专著的双重特点。由于作者计划另写近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所以该著论述范围至清代桐城派文论和章学诚、阮元的文学观为止。与以往论著相比,该著突出特色在于敢于对文学批评的重点部分、重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和看法,注重研究和总结文学批评史上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如就批评史的历史分期问题,作者就主张“应当以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心,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和文学创作发展的状况,作综合的分析研究”,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并把批评史的发展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阶段和五个时期(1.先秦——萌芽产生期;2.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3.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4.明清——繁荣鼎盛期;5.近代——中西结合期)。这种分期法较之郭绍虞先生的分期法更能展示批评史的全貌和中国文学批评流变的总体特点。该著还十分侧重文学内部规律的研究,对批评史长期以来局限于外部研究的不足也颇有校正作用。该著的另一特点就是能以求实的学风认真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如第十四章论述司空图的文学思想,关于《诗品》真伪问题,论著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从已有的批评史研究成果和中国文学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看,王运熙、顾易生二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既称得上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代表作,也称得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集大成之作,甚至被日本汉学界称为“划时代的著作”。这部著作共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七卷。从研究规模(格局)看,《通史》真正体现了体大虑周、兼容并包的通史特点,全书共三百七十六万多字,论述范围从先秦到晚清王国维,涵盖了包括文学观念、理论、具体的文学评论、鉴赏以及其他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等诸多内容,较为成熟地体现了通史所具有的“通古今之变”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吴承学、彭玉平:《从古典形态的诗文评研究到现代形态的批评史》,《“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03—125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在研究范围上,《通史》拓展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对旧有著述相对忽略的金元文学批评(据笔者粗略统计,仅诗文评方面就新增李纯甫、赵衍等达四十多人)和近代文学批评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其中近代卷所论述的许多内容填补了百年来文论研究的空白)。从文论史料的搜集整理看,《通史》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批评史中最为完备的一部;搜集范围甚至涉及史部、集部、杂记、训诂笺注类著作,这种爬梳钩沉、刮垢磨光、穷搜欲尽的材料工夫极受学界的好评。从研究方法看,《通史》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一是充分遵循历史性原则,从历史事实出发对文论史料进行历史面貌的本真还原。如“先秦两汉卷”从思想文化运动的客观历史出发,力矫“断裂”旧说,将汉代文论在先秦与魏晋南北朝之间的过渡特征有力地凸现了出来。二是立体观照,多维审视。如“清代卷”在论述清代批评家擅长说理论辩,虚实相辅,抽象空灵而绝少蹈空弄玄,论据丰赡而颇富义理涵蕴的这一批评特点时,作者结合理学思辨和朴学实证两种清代治学方式进行了多层次的文化透视。三是强调以文学创作实践来印证批评史。如“魏晋南北朝卷”中论钟嵘诗学,作者以汉魏至齐梁间大量的诗歌创作为例进行了阐发。四是注重纵向与横向联系的比较研究。如在“明代卷”中,作者针对明代文论流派林立、异说纷呈、竞相争鸣的特点,对吴江派与临川派之争、七子派与唐宋派之争等文论现象都作了不同层面上的纵横比较研究。从理论研究品格看,《通史》还突出地体现了严谨的科学的实证精神。正是上述的研究理路和学术特色,使得《通史》在理论的深度与广度上包容前人又超越前人,吴承学、彭玉平:《从古典形态的诗文评研究到现代形态的批评史》,《“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03—125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最为成熟、完备的一部集大成巨著,也为20世纪的批评史研究画上了一个较为完满的句号。

在回顾中国内地的批评史研究历程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台港地区及海外学人在这一领域所倾注的心力。虽然从研究规模、总体成就及系统性上讲,上述地区与中国内地的研究尚有一定差距,但他们的学术理路、研究兴趣和特殊的思维视角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增添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受材料和语言所限,在此只能作简单的回顾和介绍。

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台湾地区的批评史研究情况多年来为我们所知者甚少,随着近年来两岸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这一情况有所改观。就目前的资料显示,1949年之后的四五十年间,台湾地区还没有出现像郭绍虞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之类贯通性的著作,不过,王金凌的《中国文学理论史》却已稍具规模。在批评史研究方面,台湾地区的研究实绩主要集中在断代史撰写和分体批评研究方面。断代研究方面有朱荣智的《两汉文学理论研究》《元代文学批评之研究》、王金凌的《先秦两汉文学理论研究》、廖蔚卿的《六朝文论》、张仁青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张健的《明清文学批评》和《宋金四家文学批评研究》等,分体研究方面有黄永武的《中国诗学》、卢元骏的《曲学》等,断代分体研究方面则有罗丽蓉的《清代曲论研究》、陈芳英的《明代剧学研究》、康来新的《晚清小说理论研究》、张筱萍的《两宋词论研究》、吴宏一《清代诗学初探》等。有关台湾地区古代文论研究的情况参阅了台湾大学外文系张静二教授《台湾地区四十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一文,载于[新加坡]林徐典编:《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由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共11册的《中国文学批评资料汇编》。《汇编》收录了上自两汉下迄清末除成本专著、诗话、词话、曲话之外的大量文学批评资料。每卷中的“叙论”,综论该时期中文学批评的主要成就、流派、特点及简要发展历程,纵览起来实际可以看成是一部简要的文学批评史。这些成果表明,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学研究对批评史的研究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香港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部完整系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但分体研究和断代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成绩。如黄维梁的《中国诗学纵横谈》虽无诗论史的实质,却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学的不少重要问题作了相当深入的阐发。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印象式批评——诗话词话传统研究》在诗话、词话传统的流变研究上也颇见功力。其最新成果《中国古典文论新探》则深入探讨了《文心雕龙》的现代意义,并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作了批判性的研究。此外如黄兆杰博士的《中国早期文学批评》,在将早期文论向英语世界的译介方面也颇有贡献。他的博士论文《中国文学批评中的“情”》则系统考究了中国文学批评中“情”这一重要范畴,视角独到,论述也是颇有见地。

同类推荐
  •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请给我一个好的情敌

    请给我一个好的情敌

    7个部分,50个故事,无数个深夜的凝神聚思。这是当代青年对世界的观望。“在写作里,我是观望者。我观望自我,我观望社会,我观望每个人,我观望整个世界,写下我的理解,我的表达对于你来说也是观望。”这是创业者的真实体验。“我的生命不该停留在某个地方,我身体里流着不安分的血,注定无法安稳,不可能一辈子都陷在冬天的严寒里。”这是孤独的写作者的灵魂。“从上个冬天到这个冬天,内心所追寻的一切还是徒劳无功,但我总算有了真正能一起写作喝酒的人,哪怕彼此的灵魂都那么孤独,但终归有了些温暖吧?”
  •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本书从“第三世界”地缘政治空间到欠发达国家的时间焦虑症等特殊角度切入,将当代问题纳入“现代性时空”范畴,在独特的发生学视角和新分类学原则下,借鉴精神分析和符号学方法,对当代问题进行阐发。问题涉及传统精英文学的困境、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文化心理特征、对表达当代中国经验的探索、市场逻辑中的公众心理学、古典诗学复活的可能性等。
  • 张先生说

    张先生说

    本书集结了近十年来张五毛所写的散文随笔,从其发表的两百篇文章中精选了四十多篇结集出版。在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了亲情、乡情,讲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想,以及对一些社会事件的评论。其讲述亲人、故乡的文字发自肺腑,感人至深。而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想、对社会事件的评论,既有人情练达的金句,又有洞明世事的精确,幽默而不流俗,理性而不学究。
  •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沧浪亭边悲欢交织的《浮生六记》,秦淮河上关于董小宛的末代传奇。仆仆红尘中的可歌可泣,皆在这娓娓道来的爱情故事里。作者以婉转温存的笔墨重述那缱绻蕴藉的风花雪月,感受那情深不悔的绝代风华。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逗比别跑

    TFBOYS之逗比别跑

    爆笑来袭!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她,竟是······在机场遭遇TFBOYS,大闹机场!TFBOYS是什马?可以吃嘛?!四叶草和草饭神马的放马过来吧!作者大大会努力加油哒!
  • 豪门世子爷

    豪门世子爷

    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多才多亿,这样的我好羡慕自己,什么美女?等一下我们谈谈人生聊聊理想吧!
  • 一生痴绝

    一生痴绝

    本书是有一个一个小故事所组成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不同的结局,有着不同的道理,还等什么呢。快来看看吧!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经济学家”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经济学家”

    本书介绍了基本的理财常识,指导读者学会有计划的花钱方法、学会将自己的资产保值、学会有规划的存钱,成为自己的经济学家。
  •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本倾城:这个妖君我收了

    妃本倾城:这个妖君我收了

    她,林青依,身负血海深仇,清冷傲然,我行我素。他,墨榕,一代战神,神兽白虎,冷血狂傲,蔑视天下。林青依看着萌到心肝儿乱颤的小白虎:可爱,想撸!墨榕看着绝艳的大美人儿:可爱!后来,林青依&墨榕:真香。
  • 殿下你又不信我

    殿下你又不信我

    温和单纯的世子一朝失了双亲,等待他的是天堂还是地狱?爱上了不该爱的人,给了不该给的心,是否能如愿?祁墨:千百般好,得来的却是你的怀疑。君烬:不敢信你,得来的却是你的凋零。祁墨:付出的心,收不回。君烬:负过的人,追不回
  • 风起之医女现世

    风起之医女现世

    “主子,夫人去东宫看小皇子了。”男主额头青筋隐隐突显:“她又去看那个臭小子,我难道还不如一个小孩子俊俏吗?”“摆驾入宫!”“啊夜,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这里的一切我是既熟悉又陌生,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许多事情,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走错一步便万劫不复。索性有你,幸而有你”女主扬起脖颈儿,樱唇在男主的眉心处轻轻一吻,翻身安然睡下她却不知道身边男人薄如摇扇的睫毛轻轻颤动。“沫沫,你可知?这么多年在权势的漩涡中挣扎,你就像是灯塔指引我前行,我此生唯一的光亮,此生。。。唯一的挚爱!”男人轻轻翻了个身,猿臂圈住身边娇小的女子,生怕她逃离。
  • 苏家之子

    苏家之子

    空白的500年,神龙的下落,传说中的龙神,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个传说,那便是找到龙神可获得龙神的力量,并且获得永生,龙神走前在世界各地散落了365颗龙珠,每一颗龙珠都有着一种神秘力量,人们为了得到龙珠得到强大的力量寻找龙神,不断夺取人们的龙珠,烧杀抢为了得到龙珠互相残杀。
  • 天才嫡出小姐:废材你骂谁

    天才嫡出小姐:废材你骂谁

    一场穿越,顾可心成了一个小孩子。废材,呵呵。丹药,屁!萌宠,屁!神器,屁!看我翻云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