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51600000007

第7章 意大利作家(1)

曼佐尼

曼佐尼,1785年3月7日生于米兰的一个贵族家庭,外祖父贝卡甲亚是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自幼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1805年前往巴黎居住,受到进步的哲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1808年和笃信宗教的恩莉凯塔结婚。

曼佐尼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正是意大利遭受奥地利奴役、封建君主实行割据的黑暗时期,争取民族独立、统一和自由的民族复兴运动出现新的高涨。曼佐尼的创作体现了意大利浪漫主义的特征,同时,又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基督教宣扬的平等、博爱的教义融合在一起,企图以此解决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他是19世纪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曼佐尼的早期作品主要是诗歌。16岁时发表的抒情诗《自由的胜利》,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赞扬自由战胜专制。诗歌《米尼宣言》(1815)号召一切爱国者联合起来,为意大利的复兴而斗争。《一八二一年三月》(1821)歌颂在烧炭党起义中牺牲的战士。5首《圣歌》(1812~1822)宣扬基督教能够赐予人类崇高的理想、正义和平等。《五月五日》(1821)为哀悼拿破仑的逝世而作,流露出神秘的天命观。

曼佐尼的历史悲剧《卡马尼奥拉伯爵》(1816~1820)以15世纪威尼斯和米兰战争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为素材,描写农民出身的卡马尼奥拉英勇善战,成为将领,最后却成为封建君主政治阴谋的牺牲品。作者指出意大利民族蒙受灾难的祸根是封建君主的内讧。《阿德尔齐》(1822)取材于8世纪法兰克王查理大帝对伦巴第的入侵,谴责异族统治,指出被奴役的人民不能期待侵略者恩赐自由。

曼佐尼的历史小说《约婚夫妇》(1821~1823)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品,描写17世纪西班牙统治下农村青年伦佐和鲁齐娅的遭遇,揭示了19世纪上半叶奥地利奴役下意大利人民的悲惨处境。小说抨击外来侵略者和封建贵族,提出意大利独立和自由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小说中宣扬依靠基督教实现人的自我完善、神明将造福于人的思想,表明软弱的意大利资产阶级企图用道德感化的方法同封建贵族、教会达成妥协。《约婚夫妇》为意大利历史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它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表达民族复兴运动理想的优秀历史小说。

《论浪漫主义》(1823)、《论意大利语言》(1845)、《1789年法国革命和1859年意大利革命》(1868)等是曼佐尼针对文艺理论、语言、历史的作品。他晚年被任命为参议员,担任意大利王国语言统一委员会主席,致力于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

莱奥帕尔迪

莱奥帕尔迪,1798年6月29日出生在教皇辖地一个偏僻落后的城镇雷卡纳蒂。父母都是没落贵族。他10岁开始利用父亲丰富的藏书,刻苦自学,积累了广博的知识,精通希腊、拉丁文和英、法、西班牙等现代语言,17岁就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1815~1816年,莱奥帕尔迪从学术研究转到文学写作方面,翻译了摩斯科斯的田园诗、荷马的《奥德修纪》第1章、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第2章以及传为荷马作品的《蛙鼠之战》,创作了《海神颂》。7年书斋生活使他经常患病。《死的临近》写于1816年,是他的第一首抒情诗。抒发了他当时的思想情绪,艺术上受但丁和彼特拉克的影响。1817年底,写出第一首有独创性的诗《初恋》,表达对已婚的表亲杰尔特鲁德·卡西的没有表露的爱情,对她的离开深感悲哀。

1817年初,莱奥帕尔迪在和爱国文学家彼特罗·乔尔达尼通信中诉说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以及生活在家乡的苦闷。乔尔达尼发现了他的天才,经常指导他,促进了他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发展,1818年9月还曾来雷卡纳蒂访问他。

在这位爱国文学家的影响下,莱奥帕尔迪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乔尔达尼离开雷卡纳蒂后,他写了两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致意大利》(1818)和《但丁纪念碑》(1818)。前者歌颂祖国过去的光荣,对意大利人为外国作战,不为祖国争取自由的行径给予有力地抨击,并通过描写斯巴达克健儿抗击波斯侵略、在温泉关为国捐躯的壮烈场面,从而衬托意大利人的卑小、怯懦;后者描写卑小、怯懦意大利在法国统治下所受的摧残和意大利人随拿破仑远征俄国葬身冰天雪地中的惨状,呼吁人们不再为侵略战争流血,并以爱国诗人但丁的崇高形象,激励他们为拯救祖国而奋斗。这两首诗崇高的爱国情操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当时最优秀的政治抒情诗,深深地激励了民族复兴运动时战士的斗志。

莱奥帕尔迪在偏僻的家乡感到孤独,内心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渴望得到爱情,又因貌丑多病,无法实现。他急欲想离开家乡,施展自己的才华,但遭到父亲的阻拦。1819年7月,他逃走失败,又加上患眼病9个月不能读书,因而感到世间一切虚无空幻,人生没有幸福可言。最后抛弃了宗教和灵魂不灭的信仰,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的悲观哲学思想。

1819~1821年间,他所写的《无限》、《节日的夜晚》、《致月亮》、《孤独的生活》等最初的田园诗,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思想和情感。例如,《无限》(1819)在寥寥15行诗中,写出诗人独坐在小山上,思考宇宙的无穷和永恒,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的意境;《节日的夜晚》(1820)写诗人在寂静的月夜,以小山和篱笆以及月光下的屋顶和菜园想到自己爱情上的不幸,伟大的罗马帝国已成陈迹,内心充满悲怆情绪的情景。

这个时期,莱奥帕尔迪还写了一些哲理抒情诗,其中有的还贯穿着追求民族独立和自由的精神。《致安杰罗·玛伊》(1819),赞美玛伊发现了西塞罗《论共和国》的抄本,要求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和成就作为光复祖国的精神武器;《为保丽娜妹的婚礼而作》(1821),呼吁意大利妇女克尽鼓舞丈夫、养育健壮的后代的责任,不辜负祖国的厚望;《致球赛胜利者》(1821),号召青年锻炼体魄,拯救祖国。但是,《小布鲁图斯》(1821)和《萨福的最后之歌》(1822),则充满颓丧忧伤的情调。前者叙述古罗马政治家布鲁图斯兵败自杀,哀叹美德与宗教是欺骗,后者写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由于生来貌丑,因得不到爱情和幸福而绝望自杀,这些都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真实情况,有自传性质。

1822年11月,他终于得到父亲许可,前往罗马。但他把罗马社会看作“文学和风俗的粪堆”,只有在诗人塔索墓前,感动得落泪。由于教廷对他的政治和宗教观点很怀疑,他在罗马未能找到工作。次年4月返回家乡。1825年7月,他应聘去米兰主编《西塞罗文集》,先后寓居米兰、博洛尼亚、佛罗伦萨和比萨。在佛罗伦萨参加过自由派集会,但不同意别对国家前途的乐观看法。1828年11月,因健康情况恶化而返回雷卡纳蒂。

从1822年秋~1828年最初的几个月,莱奥帕尔迪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是散文《道德小品集》,其中的作品绝大部分是1824年在家乡写成,1827年在米兰出版。1834年再版时,总共26篇。文章大多采取论说或对话形式,讲话者几乎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或虚构的人物,内容主要是阐明作者的悲观哲学观点,诗的内容具有很好的注释,文笔朴素凝练,是标准的意大利古典散文。

1828~1830年他在家乡滞留的一年半时间,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1830年4月,终于接受托斯康纳不具名的朋友们募集的救济金,永远离开了他早已厌倦的家乡。这一时期却是他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1828年4月,他在比萨已经写出优秀的田园诗《致席尔维娅》,怀念他所爱慕的、10年前死去的少女(他父亲车夫家的女儿),表达了对流逝的青春与希望的惋惜;席尔维娅在他的笔下成为意大利抒情诗中最动人的少女形象。

回到家乡后,莱奥柏尔迪又陆续写成一系列出色的田园诗《孤独的麻雀》(1829),通过写一只在春天独自唱歌飞翔的麻雀,来表达自己孤寂地度过青春;《回忆》(1829),咏叹青春是“枯寂人生的唯一花朵”,叹息自己在“鄙野的家乡小城镇”里虚度了这个美好的时代,回忆自己爱慕的少女奈丽娜;《暴风雨后的平静》(1829),描写雨过天晴、人们欣喜的情景,表明“人生的欢乐只是痛苦的间歇”;《乡村的星期六》(1829),描写星期六晚上都沉浸在各自的生活乐趣中的人,因为明天将会有孤独与烦恼;《一个亚洲游牧人的夜歌》(1830),通过孤独的游牧人对月亮和羊群发问的形式,说明人生只是走向死的历程没有任何幸福。这些诗以传神的笔触,勾画人物形象,描绘自然景色,感情细腻,文笔凝练朴素,格律自由多变,是优秀之作。

1830年离开家乡后,莱奥帕尔迪在佛罗伦萨住了大约两年,和那不勒斯青年安东尼奥·拉涅里结下深厚友谊。1831年2月,烧炭党在摩德纳和博洛尼亚发动起义,推举他为博洛尼亚议会代表,他不相信起义能够成功,便拒绝了。同年11月,他的《歌集》出版,使他成为欧洲诗人的优秀代表。

1833年10月,他和拉涅里一起在那不勒斯定居,并写下了他的晚期作品《翻案诗》(1834),作品讽刺当时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关系,揭露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罪恶,但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持怀疑态度;在抒情诗《金雀花》(1836)里,作者明确提出“自然是人类的生母,就其意志来说,则是人类的继母”,人类如同维苏威火山上的金雀花,永远处于被自然毁灭的危险中,号召人类消除争端,对共同的敌人自然作斗争,这是诗人从悲观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所得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结论;政治讽刺诗《蛙鼠之战续篇》(1837)以1820年那不勒斯革命为背景,主要嘲讽奥地利统治者和意大利自由派,认为前者倒行逆施,后者软弱无能。诗中用青蛙代表僧侣,用老鼠代表那不勒斯人,还用象征性的译名影射奥地利皇帝弗兰契斯科一世、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四世和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赋予他们动物的形象,进行了尖刻的讥讽。

1837年6月14日,莱奥帕尔迪病逝在那不勒斯。他去世前两小时完成了《月落》一诗。1898~1900年陆续出版了他1817~1832年随时写成的《杂记》,《杂记》和《书信集》成为研究他的思想和作品的重要文献。

涅沃

涅沃,1831年出生在帕多瓦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家庭。先后在帕维亚、帕多瓦学习法律。他青年时代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1856年因发表一篇抨击奥地利侵略者的短篇小说而遭审讯。后来跟随加里波第千人团远征南方。西西里岛解放以后,他受加里波第委托,留下从事政权建设。1861年在返回北方的途中因海轮触礁而遇难。

涅沃的第一部诗集《诗》(1856)受到朱斯蒂的影响。诗集《加里波第战士的爱》(1860)写他追随加里波第投身民族复兴运动的感受。诗剧《卡普阿尼》、《斯巴达克思》写于50年代,以历史为题材,表达民族复兴运动的理想,并对历史上革命斗争失利的原因进行探讨。

短篇小说集《乡村小说》(1856)反映农民的生活和作者在弗利乌里地区度过的童年。1859年他发表两部论著《威尼斯和意大利的自由》、《关于民族革命的断片》。作品揭示了意大利资产阶级脱离人民、脱离农民的严重局限性,认为实行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完成民族复兴运动的历史任务的关键。

涅沃的代表作是小说《一个意大利人的自白》(1867),主人公卡尔洛·阿托维蒂为了参加爱国运动,四处奔波,导致双目失明,流亡英国。作品展示了意大利18世纪末叶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志士的形象。卡尔洛的恋人皮萨娜原来是一个自私、轻浮的妇女但后来成为他的忠实伴侣,一起干起了革命事业,这是意大利人民觉醒的象征。小说富有爱国主义激情,人物与生活、斗争场面的描写明快、自然,流露着生机。

卡尔杜齐

卡尔杜齐,1835年出生在韦西利亚,父亲是著名的医生,秘密革命团体烧炭党的成员。他自幼受到古罗马和意大利古典文学熏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比萨师范学院。后在中学教书,同时组织文学团体,从事诗歌创作。1860年在博洛尼亚大学主持意大利文学讲座。

卡尔杜齐青年时代就成为马志尼、加里波第的忠实拥护者,在50年代的作品表达了民族复兴运动的思想。早期的诗集《青春诗钞》(1871)、《轻松的诗与严肃的诗》(1861~1871),体现了古希腊和意大利古典诗歌风格,对异族侵略和封建专制作了批评,积极响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表现了作者渴求民族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强烈感情。

著名的长诗《撒旦颂》,严厉抨击教会扼杀自由和理性、阻碍历史发展的罪恶,热情赞美人的理性对宗教的胜利和人世生活的欢乐,歌颂撒旦大无畏的叛逆精神。卡尔杜齐还写诗颂扬马志尼、加里波第为意大利民族解放事业建立的功绩,并号召欧洲被剥削压迫的民族,齐心协力向共同的敌人哈布斯保王朝发起进攻,斗争到底。

1870年,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宣告结束。卡尔杜齐在70年代写的诗歌,赞美在意大利复兴运动中英勇牺牲的英雄,并表示深深敬意。反映了社会贫富对立、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有力地讥讽和抨击了资产阶级政客取民主复兴运动果实,牟取私利的丑恶行径。但流露出作者对君主政体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1872年,卡尔杜齐加入第一国际意大利支部,但不久即退出。他同资产阶级自由派接近,逐渐冲淡了诗歌中的革命激情,政治上也逐渐保守,站到君主立宪派的立场上。他的《新诗钞》(1861~1887)、《野蛮颂歌》(1877~1889)、《有韵的诗与有节奏的诗》(1887~1898)等,描写自然美景,抒发自己对青春、爱情及生活的体会,离现实很远。在艺术上,追求的完美,注重抒情。从此成为资产阶级君主政体的官方诗人。1890年被任命为意大利王国议会参议员。1906年,卡尔杜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卡尔杜齐同时也是文艺批评家、语言学家,作品有《早期意大利文学研究》、《行吟诗人和骑士诗歌》、《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专著和一系列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

乔瓦尼约利

同类推荐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大卫王评传

    大卫王评传

    古代以色列国在中东地区有着巨大影响,而大卫王就是以色列国影响力的奠基人,至今在当地许多民族中仍流传着大卫王的故事。本书根据历史记载,总结了这位被称为合神心意的君主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包括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以及他人性的软弱等等,将这位三千年前的以色列王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书深度剖析大卫王的一生,祝福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拾取属于您的珍珠!
  • 郁达夫传

    郁达夫传

    本书介绍了郁达夫的生平事迹,包括故园残梦、岛国春秋、“创造”天地、风雨情深、放棹江湖、烽火家国等内容。
  • 世界十大文豪——安徒生

    世界十大文豪——安徒生

    安徒生的作品主要是童话,他的童话与以往的童话不同,它们不是民间传说的简单重述,即使源于民间传说,也被他注入了现实生活的内容,使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一个阶级的实质。安徒生在他的童话中表现出他那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才华也在他的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土司王朝(上)

    土司王朝(上)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年间,武陵山地最大的土司——容美土司田氏家族,在群雄逐鹿中原之际偏安一隅。但是,随着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到来、清军入关、大明灭亡,容美再次陷入了历史无情的旋涡之中。几代王朝更替,土司田渍霖忧愤而死,田既霖在对嫂子梅朵无望的爱情中抑郁而终,田舜年遭长子背叛,而渔翁得利的田明如最终成为了容美最后一位土司……爱恨情仇中,展开一幅湘西少数民族雄奇诡谲的风俗画卷,写就一部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
热门推荐
  • 大医者

    大医者

    绚丽的技能、神奇的丹药、新奇的器具、呆萌的毒物。层出不穷的能力和无数新奇的道具成就了我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厄运没有永远的!也许过去了这道坎,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幸福。我是大医者叶相,曾经那个摆摊卖炸串的小子。
  • 九玄天域

    九玄天域

    手握星辰,腳踏輪迴,黃巾再起,風雲異變!
  • 贼江湖

    贼江湖

    《贼江湖》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纵横东北各省的大盗窃团伙“南下大队”的故事。“南下大队”是一个神秘的盗窃组织,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作案手段高明,反侦查意识强。几年间,在东北各地作案无数,但作案之后又迅即逃之夭夭,一时间老百姓闻之胆寒,谈之色变。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南下大队”肆无忌惮到处犯案时,公安干警的天罗地网已经布下了。在京广列车线上,反扒大队与五大头目为首的这一盗窃团伙展开了一连串斗志斗勇的较量。终究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最终一团伙各成员统统落入法网。《贼江湖》中,有对盗窃团伙的作案手段的深入描写,也有对公安干警的反扒方法的详尽介绍,对读者认识盗贼,了解盗贼,防范盗贼,与盗贼做斗争都大有裨益。《贼江湖》内容是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带有传奇和纪实的意味,与一般的探险、悬疑小说有所不同,算是小说中的另类,这能保证本书从众多小说中脱颖而出。
  • 梦想不遥远但是你得有个梦想

    梦想不遥远但是你得有个梦想

    小说的内容是主人公梦琪在生活中的一切一切小说主要有家庭友谊等内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止狩台(第一部)

    止狩台(第一部)

    一场宫廷政变,改写了大焉的纪元,也扭转了大焉的国运。雄才大略的卫鸯意图复兴国家,夺回大焉失去的领土,却不幸在征东洛的战役中身亡。阴错阳差中,时代选定了权臣之子唐瑜和叛将之子孙牧野继承卫鸯的遗志。二人在文政、武战两条路上齐头并进,担起一个国家的兴亡。唐瑜历经政斗的三起三落,孙牧野历经疆场的四战四捷,大焉最终迎来复兴的曙光,两人也走向了殊途同归的命运。
  • 快穿宿主在渣女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快穿宿主在渣女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南溪绑定了一个渣女系统,从此南溪走上了渣女这一条不归路。——女主的性质不知道是什么,时而彪时而酷,时而帅时而萌(后期不要跟我说女主的人设崩了,我不听我不听,只要我不听人设就没有崩)主角三观不代表作者三观勿喷。
  • 我的男友有三林

    我的男友有三林

    林彬彬和颜如玉原本是两个不相识的人,只因为一场朋友之间的吵架让他们相遇并且相爱。那年他高中毕业,为了妹妹来报仇直接转学到“仇人”所在地方。那年她才刚刚上高三……这是一个丑小鸭与黑马王子的故事!
  • 舞秋风

    舞秋风

    你若安好,我便是晴天……我们都抓不住流去的时光,轮转的时光留下的痕迹,只有彼此的心颤抖着。说不清谁对谁不对,一切了结在这个深秋。唉.....这个故事太长,长的已经记不清多少个四季变换。这个故事也很短,短的就像流星划过天际!我们都迷失太过遥远……小城风雨也许从不曾停息,只不过我们都曾在这里拨弄过风云,演绎过爱恨情仇!毕竟我们也年轻过……
  • 天晴我就去找你

    天晴我就去找你

    如果那天在篮球场上没有遇见你,大概我就会一直以为林皎安只是个漂亮聪明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