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52700000002

第2章 国文研究法(1)

无锡钱基博述国文研究法

右《国文研究法》三章,计得三万二千言,乃戊午暑假期间,本校校长顾述之先生属与旧毕业诸君商量文字而纂录者。(博)鲁不学,何敢谭文!然侧闻先生长者之绪论矣,乃述旧闻以相告诺,苏东坡所谓“药进医手,方传古人;若已经效世间,不必皆从己出”者也。孔子毅然以斯文自任,而其言不过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已耳。(博)何人斯?请事斯语,以与诸君周旋为进药之医手矣!惟孔子殁而道丧文敝,百家各以其说鸣。此一是非,彼一是非,亦既无所折衷,譬之芳草油油,弥望而是,畴为不死之药。(博)左捋右撷,不惮旁搜远采,然非身试无毒者,曾不敢以诸君不赀之驱为尝试也。曰若稽古帝神农尝百药,察其酸苦之味,告人知避就。(博)其为神农矣乎?虽一日遇七十毒,匪所恤已。区区之愚,惟诸君裁幸。无锡钱基博识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之精忠柏石室。

原文

梁刘勰著《文心雕龙》开宗明义第一篇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和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此文之原也。夫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者志之所之,而文者物之相杂。然则心不可蕴,故润色以形容;辞不可陋,故错综以尽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杂故文。《国语》曰:物一无文。(《左传》“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后人每不解何以谓之无文,不若仍用《外传》作注曰:“物一无文。”)徐锴《说文通论》谓:“强弱相成,刚柔相形,故于文,人为文。《朱子语录》,称两物相对待,故有文,若相离去,便不成文矣。此文之体也。盖天下之美术,莫不始于自然,中于思化,终于成美,而文亦美术之一也。推所由起,必依二性:一曰所纳,一曰所生。如人呼吸,自然相须,不得而离,云露花鸟,动寂殊致,见者知之。既住见中,即名所纳,感于动寂,而为忻叹。凡此忻叹,见所生也。即名所生,所生缘纳,而由微之著,由隐之显,厥序以五:一曰契象。云露花鸟,触为忻叹,忻叹既著,所纳益坚,由纳生生,由生复纳,生纳双凝,是为契象。二曰模效。契象既深,取而不舍,雕缕成貌,涂坿为形,凡此之伦,咸拟真似,虽始朴疏,美实基斯,是为模效。三曰选择。模效既彰,有其优劣,复由爱否,而决趣舍,是为选择。四曰思化。众技毕陈,优者有甚优,劣者有甚劣,或优劣时糅,可以节取,于是斟酌损益之虑生,遗貌求神,超然独悟,旧之契象,且从迁失,是为思化。五曰创作。思化既周,玄解方新,辞必己出,卓然有成,是为创作。综斯五者,可以成文矣。然而未尽美也,夫文之至者,不必执迹以求之,若感兴一至,悱然有动,则出之洸洋而不可遏。唐李德裕《文章论》曰:“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恍然而来,不思而至。”宋陆游《文章》诗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此何谓也?感兴至也。感兴之孕育,有内品者,有外品者,内外合而情文相宣矣。惟其合也,可遇而不可求。宋朱夏《答程伯大论文》:“譬之风之于水,适相遭而文生也。故鼓之而为涛,含之而为漪,蹙之而为縠,澄之而为练,激之而为珠玑,非水也,风也,二者适相遭而文生也。然感兴之散也,何以凝之?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则有构想。构想而后修饰,修饰而后备,备而后美,至美而文之能事尽矣。”

正义

文有二义焉。(甲)文者,述作之总称。凡可写录,箸为文字,皆此类也,是谓广义。但有成章,靡不为文矣。(乙)以文为述作之殊名。非可漫喻,惟当宗主情感,以娱志为归,而其行文尤贵奇偶相生,音韵相和,如青、白之成文,如咸、韶之合节,非清言质说者比也,非振笔纵书者比也,非佶屈涩语者比也,是故梁昭明太子撰《文选序》,以为经也子也史也,非可专名之为文也。专名为文,必其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而后可也。准斯以谭,则所谓文者,其范畴属于情感,不属于事实。其主旨在导人之意旨使高尚,非欲以之濬发智虑,凡楚词之骚,扬马之赋,南朝之诸体文以及唐人之诗乃属之。《文心雕龙》称“无韵者笔,有韵者文”,则文乃述作之殊名审也。然情文要期相宣,岂惟韵文为然。《史记》称,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又曰:“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于羑里,演《易》;孔子厄于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凡厥所指,皆散文也,而太史公书必推言之于穷愁意有郁结发愤之所为作。明太祖谕詹同称,孔明《出师表》亦何尝雕刻为文,而诚意溢出,至今读之感动。仁义之人,其言蔼如,则甚矣情之不可以已也。古人论文明必情深,固不必专指韵文言之,其不可通一也。且《文心雕龙》一书,为后世论文之祖,而其论文,必原于道,征圣而宗经。宋周子《通书》云:“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元史·儒学传》称“六经者道之所在,文则所以载夫道者也”。是文固不徒以抒情,而乃云主情感。其不可通二也。且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因刘向《七略》,总群书而条其篇目;其中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非不以艺文标目,而诗赋不过其中一略,正不必昭明《文选》,独为不刊。且即以昭明《文选》论,其中如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序、史论、史述、赞、论之属,凡十八类,何莫非直言之言、论难之语?而未尝不以入选,乃必曰有韵者文。其不可通三也。故曰:文者,述作之总称。用以会通众心,互纳群想。而表诸言语兼发知情,知以治教,情以彰感,譬如舟焉,知如其柁,情为帆棹,知标理悟,情通和乐,得乎人心之同然,斯为合矣!

审美

刘勰著《文心雕龙》论文之美,曰秀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言其取义无常),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始正而末奇,内明而外润,使翫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彼波起辞间,是谓之秀,纤手丽音,宛乎逸态,若远山之浮烟霭,娈女之靓容华,然烟霭天成,不劳于妆点,容华格定,无待于裁镕,深浅而各奇,纤而俱妙,并思合而自逢,非研虑之所求也。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润色取美,譬绘帛之染朱绿。朱绿染绘,深而繁鲜;英华曜树,浅而炜烨。秀句所以照文苑,盖以此也。推其所论,意境之美曰隐,字句之美曰秀,义取众喻,道贵自然,此其旨也。李德裕论文章,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如新”,此语亦善喻文之美者。然文之美,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美。盖《易》贲卦、彖传言:“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卦传》又言:“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文章之体之本于阴阳刚柔,其来远矣。顾后世文家,未有论及之者。惟《宋书·谢灵运传论》,言:“志动于中,歌咏外发,尝推本于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文心雕龙·镕裁篇》云:“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皆以此为言而未畅厥旨。及至胜清桐城姚鼐《答鲁絜非书》言之,乃详其说。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

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人其时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岩,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一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已,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盖阴阳刚柔之分,亦言其大概而已,必刚柔相错而后为文。故阳刚之文,亦具阴柔之美,特不胜其阳刚之致而已。阴柔亦然,止可偏胜而不可以绝无。《礼记·乐记》云:“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则是犷悍不可为阳刚。而柔靡不振,亦非阴柔也。是后湘乡曾国藩演之而摹文境之美,厥有八言:“阳刚之美,曰雄直怪丽;阴柔之美,曰茹远洁适。”何谓雄?曰:“划然轩昂,尽弃故常,跌宕顿挫,扪之有芒。”何谓直?曰:“黄河千曲,其体仍直,山势如龙,转换无迹。”何谓怪?曰:“奇趣横生,人骇鬼眩,易玄山经,张韩互见。”何谓丽?曰:“青春大泽,万卉初葩,诗骚之韵,班扬之华。”何谓茹?曰:“众义辐凑,吞多吐少,幽独咀含,不求共晓。”何谓远?曰:“九天俯视,下界聚蚊,寤寐周孔,落落寡群。”何谓洁?曰:“冗意陈言,颣字尽芟,慎尔褒贬,神人所监。”何谓适?曰:“心境两间,无营无待,柳记韩跋,得大自在。”此曾氏之说也。间尝比而论之,以为曾氏之所谓直,所谓茹,所谓远,所谓适,于《文心雕龙》则有当隐之义焉。所谓雄,所谓怪,所谓丽,所谓洁,于《文心雕龙》则有当秀之义焉。而曾氏之言又曰:“文之为道,亦须有奇横之趣、自然之致,二者并进,乃能成体。”夫所谓奇横之趣,即秀也。然而必得自然之致以成体,是其论文以自然为归,要与刘勰同旨。武昌张裕钊《答刘生书》云:“文章之道,莫要于雅健。欲为健而厉之已甚,则或近俗;求免于俗而务为自然,又或弱而不能振。古之为文者若左丘明、庄周、荀卿、司马迁、韩愈之徒,沛然出之言厉而气雄,然无有一言一字之强附而致之者也。措焉而皆得其所安,文惟此为最难。知其难也,而以意默参于二者之交,有机焉以寓其间。此固非朝暮所能企,而亦非口所能道。

治之久而一旦悠然自得于其心,是则其至焉耳。至之之道无他,广获而精导,熟讽而湛思,舍此则未有可以速化而袭取之者也。”夫道贵自然,不易之理也。(博)衡榷众说,而以为斯文之美可以六者衡之:(一)文以娱志为主。梁昭明太子序《文选》譬之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盖主事实,必传信,科学之职也。通情感,导人意所高,美术之职也。夫思之浅者,能导之使深;感之细者,能充之使大。文之摄于美术,固已!主惟美者曰:“美术无他务,独在娱人心耳。文亦然。”主惟化者曰:“文非仅娱人心,盖将化人,使知所趣。”由是观之,就其所娱,因而成化,可以治情而合道,文之时用大矣哉!然文之所以化人者,必其感发于人为至娱;而至娱之感,常出于至美。此至美者,或独得之,或共喻之,然必纯粹精白,皭然无垢。绘画雕刻之工者,人之见之,若与美触,文学之娱人志,犹是类也。(二)文以众喻为主。盖文以娱人,尤必能喻于人人,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夫所谓达者,盖己欲达而达人之谓,即众喻之意也。倘我自作文,自明之,而人不能达我之旨焉,则是于我之情不宣,而于人之志亦无娱。乃高明之士,好标僻异,如唐樊宗师官绛州刺史,即守居构园池自为之记,文僻涩不可句读,好奇者多为之注,然第推测以求通,而众说纠纷,终无定论。此施之哲学,犹或厌其玄晦,况文者,所以抒情达意,与诩独知,宁求同喻。而理愈深者,索解人愈难,是故阐理即不厌精深,然措之辞必不可不务于显;深入者尤贵显出,要期于众喻耳。顾众喻之者,辞达之谓,非浅陋之谓也。即如《诗·小雅·采薇》卒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明白如话,而一往情深,令人低徊往复不已,安在其为浅陋者哉!(三)文贵表示新颖。文以众喻为主,固已。然谱记表录,非不易于晓悟,然未可谓之文也。文以娱志,必有所以动人者存,而表示新颖尚焉。夫表示新颖之道,莫大于因时。上元梅伯言所谓“立吾言于此,虽其事之至微,物之甚小,而一时朝野之风俗好尚,皆可因吾言而见之。使为文于唐贞元元和时,读者不知为贞元元和人不可也;为文于宋嘉祐元祐时,读者不知为嘉祐元祐人不可也”。韩愈曰“惟陈言之务去”,岂独其词之不可袭哉!夫古今之理势,固有大同者矣。其为运会所移、人事所推演而变异日新者,不可穷极也。执古今之同,而概其异,虽于词无所假者,其文亦已陈矣。萧子显曰:“文非新变,不能代雄。”正谓此也。(四)文贵情至。科学以治物者也,文以治思者也。由思成绪,由绪生情,情至而文亦至焉。夫情深则文明,情真则语挚,理之自然者也。余姚黄宗羲曰:“文以理为主。然而情不至,则亦理之郛廓耳。庐陵之志交友,无不呜咽;子厚之言身世,莫不凄怆。郝陵川之处真州,戴剡源之入故都,其言皆能恻恻动人。古今自有一种文章,不可磨灭,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者。”而世不乏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皆以大文目之。顾其中无可以移入之情者,所谓刳然无物者也。(五)文贵能镕裁历史科学之事实。夫文者,或由思生,或由情立。思情所依,必缘事物,莫不采诸科学历史矣。然选择之际,不可不慎。要当关于性灵,有其滋味。略彼专识,求兹同喻。西方文士,颇擅此意。吾国作者,亦矜运用。成规具在,匪假一二谈也。(六)文贵能发扬不朽之盛美。夫所谓美者,若仅炫时采,殁则已焉,斯何足深算!故文之极至,岂徒称于一世,虽百世千世,仰之炯然。何也?文既以情为主,情则人之所同。夫以同喻之文,标不异之情,虽代有迁变,而感无殊科,固宜歌颂通于古今,安可朽也。纵其制作,或因想象,或亦实经,而描写之工,揽之无不如身历其境。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善叙友朋聚散之感;昆山归有光《先妣事略》、《项脊轩记》等文,善叙家人骨肉之爱。此情未泯,即文亦不泯矣。

国文与外国文

匡谬

国文,非外国文也。近百年来,国势不振,而欧化遂以风靡,至治国文者亦喜仿欧人葛郎玛,辑文典,以治外国文之法治之。及其扞格不相入,乃益轻其家丘,以为国文不如外国文。吾闻俄之亡波兰也,立法令波兰人习俄国语言文字;英之于印度也亦然。乃今吾国俨未亡也,而为国人者,若不外国化其国文不快。悠悠苍天,此何心哉!然号称识微通变之君子,惄焉忧之,著为论说,扬榷国文与外国文之异同,而衡是非得失所在者,其人颇亦不尠。余今条贯其说以为我同人告,必先知国文不同于外国文,不可以治外国文之法治,而后可与言治国文之法。

文字

同类推荐
  • 大医之道

    大医之道

    本书介绍了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柴瑞霁的创业之路。如何把医院创建成一流医院的感人故事。
  • 村上广播

    村上广播

    日式杂煮——村上味的鸡毛蒜皮和生存之道。“相当有问题”的村上春树的五十篇“相当有问题”的个人随笔。小确幸、唱片狂、寿喜烧爱好者、总之很爱猫的闲人村上。本书从2000年3月开始在杂志《anan》上连载,横跨1年时间,包括50篇随笔作品。“披萨”、“唱片”、“罗得岛”、“弗吉尼亚·伍尔夫”、“炸面圈”,单是这些关键词,已经足以吸引所有村上粉丝的眼球。当然,里面还包括很多新的话题,比如“火烧胸罩”、“柿籽问题”、“胡萝卜君”等,其中“鸡素烧”、“粗卷寿司”、“手卷”等和日本料理的话题有很多,整本随笔集充满了村上味。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从身为作家出道出席《群像》新人奖颁奖仪式时的记忆“关于西装”开始,边引用钱德勒小说里的台词,边对村上作品里主要的主题之一“死亡”进行考察,以“说再见”结束。“我觉得自己在相应的背景和音乐中得以从个人角度对二十世纪顺利告别。”(说再见)这一末尾的话表现出这本书标示着村上迎来了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成熟期或者说转换期这一重要节点。
  • 表意的焦虑

    表意的焦虑

    从“文革”后的历史意识,到“先锋派”的形式主义实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九十年代的“晚生代”到“时尚前卫”,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变化紧张而匆忙。本书既揭示出那些最具有活力的创新景观,也分析那些激进变革引发的矛盾和困境。作者以雄健的理论思辨,集历史宏观把握与艺术微观透视于一体,其阐释高屋建瓴而又生动精辟。在同类研究中,本书独树一帜,不愧为一次勇敢的探索和开拓。
  • 肖像与观察:卡波蒂随笔(卡波蒂作品)

    肖像与观察:卡波蒂随笔(卡波蒂作品)

    《肖像与观察》收录了卡波蒂的一生中在他心中留下烙印的各色人物,从星光灿烂的好莱坞明星到冷血变态的连环杀手,一幅幅肖像亦真亦幻,栩栩如生。卡波蒂后半生整日出入于上流社会,鲜衣怒马,日日笙歌,但他却有着一颗极度细腻敏感的心灵和一支同样的细腻的笔触。那些如旋转木马般从他眼前闪过的各路名流——玛丽莲梦露、葛丽泰嘉宝、卓别林——拨奏出的是一个个触动心弦的精妙音符,你会诧异于他们一个简单的眼神,一句无意的话语能够触发这样的情感湍流。而另一部堪称《冷血》姊妹篇的非虚构犯罪小说《手刻棺材》呈现出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却又充满魅力的恶棍,读者很难分清这个形象有多少是真实的血肉,有多少是卡波蒂心中最黑暗的梦魇。
  • 画梁春尽落香尘:刘心武妙解红楼

    画梁春尽落香尘:刘心武妙解红楼

    “画梁春尽落香尘”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秦可卿命运的暗示。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入手,探讨了秦可卿、贾元春、妙玉之死因,并附有百多年来“红学”研究中前人未及道出的憬悟,包括秦可卿的出身和遗言、太虚幻境四仙姑的预示等内容。他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三篇关于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的小说,这些学术小说建立在坚实的考据基础上,人物血肉丰满,情节起伏跌宕,细节丰富生动,内行可以看门道,外行可以看热闹。本书还收入“红学”论说、随笔多篇,文笔轻松活泼,读来如吮橄榄,回味多滋,意蕴深远。这是一本“红学”方面的专著,也是一本清心悦性的休闲读物。
热门推荐
  • 记忆偏离

    记忆偏离

    一种诡异的“记忆综合症”在沿海城市Y市爆发,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记忆偏离”这种难以用科学解释的症状。所谓“记忆偏离”,即患者记忆中,最近几年所经历、见闻的许多事件,都并非真实经历、见闻的,例如一个清华大学的新生记得自己一年前考上的是北大,而且记得这一年内在北大的学习、生活片段,又如一对新婚夫妻记得自己还是单身。并且,这些并非真实的短期记忆又能与之前的真实记忆无缝对接。更匪夷所思的是,所有患上“记忆综合症”的患者,大脑中的记忆世界是互通的。例如,所有的患者都“记得”,A省去年曾发生了地震(现实并未发生),又如,所有关心时政的患者都记得,去年的美国总统临时改选(事实并未发生)。这些事实让不少知情人士猜测:“患者的记忆来自某个平行世界”。本文的第一主角,秦文是精神病院的医生,秦文接诊了第一名“记忆综合症”患者,赵春梅,不仅如此,他的亲弟弟秦武也患上了这种神秘的“记忆综合症”。为了探索这种记忆疾病的源头,秦文开始对所有患者大脑中的“记忆世界”进行分析研究,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这个“记忆世界”与现实世界是由同一个母世界“分裂”而来,就像是一条河流的两条岔道,之后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渐行渐远。而“分裂”的时间点是三年前的六月下旬。在那个时间点,位于Y市市郊的702研究所,进行了一次前无古人的探索性粒子对撞实验。秦文怀疑,正是那次粒子对撞实验,导致世界一分为二,两个世界之间存在某条神秘的通道,导致两个世界的人记忆可能发生互换。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魔汐大陆

    魔汐大陆

    光汐,魔夜两国自建立以来战争不断。出于无奈,光汐将本国的一位公主送到魔夜进行联姻。使战争消停了数年。几年后,魔夜突然对光汐发动攻击。使光汐造成巨大损失。五年战乱,终于结束。但因为这五年战乱,让三位女孩的命运紧紧的栓到了一起。现在,她们的命运之轮再次转动了起来…… (PS:本文偏言情,没有很多战斗场面,不喜勿进)
  • 余江念鸳鸯游

    余江念鸳鸯游

    一女的回到了过去,开始痛打前生背叛自己的人寸颜快乐的笑着就这样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有了美男,有了财富和一群小迷弟迷妹内容有些沙雕,打脸爽文,有时候可能会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光会记得

    时光会记得

    爱情是一场宿命,由不得你不甘心,由不得你不情愿。就像宋初微遇见顾辞远,筠凉遇见杜寻,沈言遇见黎朗。或者说,就像林暮色遇见顾辞远,陈芷晴遇见杜寻,袁祖域遇见宋初微。这些遇见,都身不由己。我们曾经那么坚信的,曾经那么执拗的,曾经用生命去捍卫的,原来通通只是幻影。我们背道而驰,最后却殊途同归。
  • 隐藏的偏执欲

    隐藏的偏执欲

    顾修寒小时候被顾七七的爸爸在孤儿院里领养了回来,便与顾七七和哥哥顾遇一同长大,顾遇比顾七七大三岁,顾修寒在顾家长大,慢慢对顾七七有了偏执欲,他自己知道过于偏执会吓到顾七七,于是便隐藏了起来……
  • 玄荒帝君

    玄荒帝君

    自世界从这片星空演变开始,就出现了各种生物,人类食物链顶端的存在,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发现了修炼之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世容颜之美男往哪跑

    倾世容颜之美男往哪跑

    雪莉在A国执行任务时,不幸卷入时空逆流,魂穿到了风云大陆将军府废柴嫡女闫沫云身上。刚醒来却看见有一个猥琐男正在宽衣解带朝着自己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