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6800000035

第35章 社会万象篇(6)

1777年5月的一天,费城的女裁缝伊丽莎白·罗斯的店铺前驶来一驾马车,车上坐着独立战争中三位重要领导人。其中一个是华盛顿将军。华盛顿走下车,来到店铺中开门见山地问:“罗斯太太,您能为我们做一面国旗吗?”

面对将军的突然来访和请求,罗斯吃惊而又激动地说:“我可以试试……为我们祖国制旗,这对我是很大的荣誉,我将尽力而为。”

“好!我非常赞赏你这种精神,”华盛顿将军说。“赢得这场战争,获得民族独立就需要这种精神。我相信你。”华盛顿接着说:“我们需要国旗作为象征,在它周围将把殖民地人民团结起来,从而引导我们夺取战争的胜利。”

罗斯深为他的话所感动,在华盛顿带来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精心剪裁并缝制了美国第一面国旗,由红、白、蓝三色、13道条纹和13颗五角星组成。13道条纹与13颗星代表美国最初独立的13个州。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批准它为美国的正式国旗。

这面旗帜的诞生使美国军队在对英战争中增加了凝聚力,也使美利坚合众国有了自己的象征。

1791年和1792年,佛蒙特州和肯塔基州先后加入了美国联邦。1794年1月13日,国会通过决议在国旗上增加两颗星和两道条纹以代表这两个州。1818年美国律师兼诗人弗朗西斯·基为美国写了名为《星条旗》的国歌。从此,美国国旗就被称为“星条旗”,成为美国各州团结一致的象征。

随着领土的兼并与融合,后来加入联邦的州越来越多,这些新州都要求在国旗上加进代表它们的星和条纹。对此情况,一位国会议员说,如果这样下去,“即使用缅因州森林中最高的松树做旗杆,恐怕长度都不够”。为确保国旗比例,国会在1818年通过决议:条纹仍为13道。每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增一颗新星。而不增加条纹。到内战时,美国国旗上星数已达34颗。1898年,星数增到45颗,1912年,又增到48颗。

到1959年,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先后加入合众国,美国国旗的星数增加到50颗。

现在,美国国旗的图案是:7道红色条纹,6道白色条纹,50颗白色小星在蔚蓝的底色上排成9行。

“法西斯”的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西斯臭名昭着。但是你知道法西斯的由来吗?

“法西斯”,起源于罗马。当时,罗马的每一个执政官都有12名侍卫官,侍卫官肩上荷着一束打人的笞棒,中间插着一把斧头,象征着国家最高长官的权力。这种笞棒就叫“法西斯”。它是用来处人以死刑的一种刑具。倘若有人犯了严重的罪行,执政官便狠狠地抽打罪人,直到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时,再拉他跪在地上,从“法西斯”中抽出斧头,当场砍下他的头颅。“法西斯”是权标(拉丁语fasces)的译音,权标是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法西斯”也泛指资本主义国家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思想体系或倾向和运动等。其起源于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影响最大的则是德国希特勒的纳粹法西斯。

纳粹“卐”标志的由来

希特勒及其党卫军的标记“卐”(读作万)字,是纳粹党的党徽,也是希特勒暴力和血腥恐怖统治的象征。随着德国法西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卐”成为人们痛恨的一种标志。

这个带钩的十字并不是希特勒发明的,而是袭用古代的。据史书记载:“卐”在古代是一种护符或宗教的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它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中国和特洛伊的废墟中均有出现。世界许多宗教如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卐”字在梵文中作Sfivatsa(室利棘蹉),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徒们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是“万德吉祥”的标志。在我国,武则天长寿二年曾定此字读为“万”。但在佛经中,“卐”字常写作“卐”,旋转的方向相反。在我国唐代从梵书翻译过来的《楞严经》里记载道:如来(佛)从胸前写有“卐”字处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在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中皆认为应以“卐”字为准。这样,“卐”字便作为“正统汉字”沿袭下来,但其发音却众说纷纭。

在德国,希特勒组建纳粹党后,发现缺少一个表达这个新组织的徽号。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用古代的“卐”字作为纳粹党的党徽。尔后,希特勒又设计了纳粹的党旗——“卐”字旗,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个黑“卐”字。被人们习惯称为“铁十字”。他还标榜,“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

“二战”中,带着“卐”字标志的纳粹军队给欧洲带来一场恶梦,“卐”变成了魔鬼的标志。成为人们诅咒的对象。

“冷战”的由来

“冷战”指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封锁等非武装的对抗行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集团,竭力想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不仅通过战争,即所谓“热战”,就是指传统意义上武装军事对抗行为,还依靠除军事对抗形式之外的一切反对社会主义的活动,其表现为组建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干涉他国内政、扶植代理人进行局部战争等。“冷战”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状态。与“热战”一词相对应,通称为“冷战”。

据说,“冷战”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46年初。当时,美国一位名叫赫伯特·斯沃甫的政论家,在他为某位参议员起草的讲话稿中,首先使用了“冷战”一词。

在赫伯特之后,英国当时的首相丘吉尔在富尔敦进行“铁幕”演说中,美国的杜鲁门在1947年提出的国情咨文中,都沿用了这个词。从此,“冷战”的阶段亦拉开序幕。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国际社会几乎一致认为“冷战”时期已基本结束。

圆桌会议的由来

古今中外,越是正式的会议或宴会,就越是讲究主宾的席位坐次,一般都是让主、尊、长者居中而坐,宾客则根据其身份、地位、辈份,一左一右,依次安排在主位的两侧。但有时碰巧客人都是显贵尊长,怎么排呢?这就有点不好办了。这个难题在公元5世纪时被英国的亚瑟王巧妙地解决了。

英国国王亚瑟和他的骑士们举行会议时,他灵机一动,命令属下不分上下席位,围着圆桌而坐,避免了与会者因席位上下而引起的无谓纠纷。这样,就形成了“圆桌会议”的称呼。英国威尔士的温彻斯特古堡现在还仍然保存着这样的圆桌。

由于圆桌会议不分上下尊卑,可以避免席次的争议,又含有与会者“一律平等”和“协商”的意思,因此受到政治家的欢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会议采取圆桌会议形式的逐渐增多。有的时候,因为参加会议的人员很多,也可以用方桌在会场中摆成一个圆圈的形式来举行圆桌会议。

至今,联合国安理会和其他国际会议,以及在举行国际政治谈判时,也大多采用圆桌会议。

“大国否决权”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建议下,于1920年1月成立了“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联盟”组织。国联的盟约规定,国联理事会的实质性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理事国——不论常任理事国或非常任理事国——的一致通过,即每个理事国都有否决权(争端当事国除外)。结果只要有一个理事国投票反对,就可以阻止国联通过重要决议,从而使得国联根本无力阻止侵略。国联实际上已无形瓦解,到1946年6月18日才正式宣告解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了维护战后和平,各大国开始考虑在战后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1943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四国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发表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表示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无论国家大小都可参加,以国家主权平等为原则。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德黑兰会议上,英、美、苏三国首脑就“首先保证四大国行动一致的原则”达成协议。

1944年,美、英、苏、中四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谈,正式提出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安全组织的建议”,拟定这一组织的名称为“联合国”,其主要机构应包括:大会、安全理事会、国际法庭、秘书处以及在大会领导下的承担主要责任的安理会。安理会由苏、美、英、中(后来增加法国)等常任理事国及其他6个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但这次会议在关键的大国表决权问题上却没有达成协议。这个问题最后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达成协议:在新创立的国际组织中,一切重要问题都要以五大国的一致同意来决定。

1945年4月25日旧金山会议上通过了加拿大的提案,即在写入大国否决权的同时,又加上第一百零九条,保证宪章生效后每10年举行一次“审查会议”,从而保留一个修改宪章的余地。这样,才使关于否决权的第二十七条,以30票对2票、15票弃权获得通过。

“正”字记票法的由来

小型投票选举唱票统计时,写票人总是用“正”字来记票数。这种做法是如何形成的?原来它源于上海旧戏院统计观众人数的方法。

那时的戏院,都称为茶园,如上海有丹桂园、天仙园等。这种戏院,舞台是方形的,楼上的座位叫花楼,左右为包厢,大多是达官贵人预先包下的。楼下为正厅,设八仙桌,可品茶饮酒。后座是长凳排列的,票价最低廉。楼上、楼下都有大木牌,牌上写着行行“正”字。因为当时戏院无戏票,是由一些“案目”(相当于现在的服务人员)站在戏院门口招揽观众,领他们入座。每领来5人,司事就在木牌上写一个“正”字,并注明某案目的名字。这样记数十分简便,算账也很清楚。后来有了戏票,这种办法自然废除了。工作中,一些小型投票记数仍然借用了这种方法。“正”字记票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简便统计方式。

“不记名投票”的由来

“不记名投票”是一种政治选举制度。在各种选举中,“不记名投票”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选举方式,既可以发扬民主又可以保住个人隐私,受到国内外选民的赞同和认可。

它是外来词,出自意大利语ballot,是“球”的意思。早在公元5世纪时的古希腊、罗马就曾采用以球代替选票的方法进行投票。投票时选民们将小球投入一个特制的箱内,并事先约定,球分两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对。

用球作为选票当然是不用记名的。1884年后,美国也开始使用这种投票法,但却不拘泥于小球,也有用蚕豆或玉米粒代替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纸张文字的应用,不记名投票的方法走向世界,并演化为现在的用文字在选票上写上被选举人的名字而不署选举人自己名字这种形式。由于不记名投票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选举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世界上许多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选举活动一般均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弹劾的由来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出现总统被议会弹劾的事件。其实弹劾在我国古已有之。弹劾是对政府官吏的违法失职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我国在秦朝时开始设立御史大夫,官职大小仅次于丞相,主要负责监察、执法工作。如有官吏失职,得向皇帝提出检举,请求予以惩罚。这就是弹劾的最初形式。以后各朝各代均设有御史或监察御史等官,专司弹劾之职。

西欧诸国设立负责“弹劾”这一职务的历史要比中国晚得多。1640年11月11日,英国国会下院议员约翰·皮姆带领约300名议员来到上院,以下院和英国公众的名义,以叛国罪控告弹劾国王宠臣斯特拉夫伯爵,并促成其死刑。开创了议会弹劾国家官员的先例。1689年以后,下院逐渐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监督政府、弹劾管理官吏的职能。

后来,弹劾为西欧诸国采用。按英国法律规定,弹劾案一经确立,即由下议院移送到上议院或法院进行审理。弹劾成立时,对受弹劾者罢免、取消其担任公职的职责,同时科以刑罚。也有的国家规定,弹劾案由最高法院或宪法法院等专门机构负责审理。1987年,我国设立了监察部以后,随着行政立法的逐渐完备,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也将采取包括弹劾在内的法律程序解决。所以说,弹劾制度是一种完善民主的良好制度。

朝鲜分裂的由来

日本投降之前,金日成领导的抗日武装和苏联红军已解放了朝鲜半岛北部的大部分地区。美军此时尚在千里之外的冲绳和日本,于是便紧急拟定了一个以北纬38度线为界,与苏联分区接受日军投降的方案。这就是人们所称的“三八线”。经苏联同意后,38度线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而被确定下来,从而造成了朝鲜半岛事实上的分裂。1945年9月,美国出兵占领了朝鲜半岛南部,随后李承晚等人组成军政府。并与美国一起组织了1948年5月南方的单独选举,根据选举结果组成了国会,7月20日国会推举李承晚为总统,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布成立。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朝鲜半岛北部宣告成立。这样以北纬38度附近为界,朝鲜半岛分裂成为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重新划定了军事分界线,但基本上维持了原来的三八线。

日俄北方四岛问题的由来

北方四岛主要指的是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岛上森林茂密,矿藏丰富,周围水域是世界着名渔场,并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参加对日作战时,出兵中国东北,占领了北方四岛。日本方面认为,从地理、历史上看,北方四岛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但日本在鸠山内阁时期,急欲同苏联恢复邦交,同苏联商定暂将领土问题作为悬案予以搁置。1956年10月19日在莫斯科签署的《日苏联合声明》中规定,苏联同意在苏日和约订立后将齿舞和色丹两岛移交日本,但日本历届政府一再强调归还北方领土问题是缔结日苏和平条约的先决条件。苏联毫不让步,和约未能签订。60年代初,日美修订《安全条约》期间,苏联向日本递交备忘录,强调只要外国军队不从日本领土撤退,日苏即使签订和约,苏联也不将齿舞和色丹两岛移交日本,更让北方四岛问题的解决拖了下来。后来,日本政府历届内阁却坚持必须一揽子解决北方四岛问题。1976年以后,苏联政府则提出“领土问题已经解决”的说法,使北方四岛问题长期搁置起来。苏联在择捉岛良港单冠湾停泊近百艘舰船,在择捉、国后建造大型机场,在国后还建有中程导弹基地,这些都增加了解决北方四岛问题的困难。

同类推荐
  •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为青少年成长读物类图书,是一本少儿科普读物。该书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V.M.希利尔创作,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艺术史,既生动,使孩子们快乐地亲近艺术,又实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艺术的种子。阅读《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孩子们能收获了无穷的乐趣,激发孩子进行思考。
  • 伊索寓言(中英双语·百年纪念版)

    伊索寓言(中英双语·百年纪念版)

    著名哲学家阿波罗尼如此评价道:“我十分享用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在全世界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阅读伊索寓言使人趋向聪明、理智、沉稳。这些用简单的盘子端上的一道道美食,他讲述最朴实明了的事情,却教给人们最伟大的真理。比起诗歌来,这些故事更接近真理。每个故事之后,他还附上一则建议与忠告,告诫人们应该做或不该做什么。”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作家阿里斯多芬尼斯、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等,都对伊索讲述的这些故事予以盛赞。
  • 令人不好意思的人体

    令人不好意思的人体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孩子学安全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孩子学安全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本书用大量详实的安全教育事例涵盖了孩子们的方方面面,使家长们能够通过本书所揭露的教育孩子学安全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加美好快乐的童年,为孩子们将来的成长、成功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也为了家长们能在孩子的安全教育方面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为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助益。
  • 细节决定人生

    细节决定人生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热门推荐
  • 余生请好好指教

    余生请好好指教

    遇你时微风正好,而你恰似骄阳"年顾言,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告诉我,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调皮"和他在一起,是余味想也不敢想的未来与年顾言而言,她是一生都要等待的爱,两条原本不相交的线因为一个意外,渐渐进走进。。。。。
  • EXO.我们永远在一起

    EXO.我们永远在一起

    因为一次心的伤害,她认识了他们。从那开始,他们一起闯荡娱乐圈。Exo.weareone...第一次写文。好不好要看内容哦。
  • 岁月温馨

    岁月温馨

    重来一次,若琳觉得不能辜负这么美好的时光,照顾妈妈,赶走极品亲戚,努力赚钱,享受青春,尽管生活中还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日子已然不同。
  • 斗罗之根源代行

    斗罗之根源代行

    长此以往,周而复始,世界必将产生变革。当根源的孩子诞生之时,世界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暴?本我和自我的较量,自私与大爱的抉择。他的存在虽只是一时的泡影,但他留下的痕迹,却是一世的余韵!这不仅仅是他的故事,更是许多人存在的证明!(斗罗2同人,作者新人,尽量做到不太监。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谢谢!)
  • 爱笑的女孩也会哭

    爱笑的女孩也会哭

    一句谎话让他们的关系彻底毁灭,爱人家人朋友都不相信她,都相信了一个只认识了几天的人。三年后,她再度归来,此时的她妖娆妖媚,开始了她的复仇计划。片段一;小樱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我看错你了,啪,小樱的脸上出现了一个掌印片段二,小樱我们以后不再是朋友了,若玲和安琪一起说片段三,哥哥连你也不相信我吗,哥哥低着头不说话,好,我会报仇的。这是兮子的第一篇小说,多多捧场啊,每天更一文,谢谢。
  • 快穿攻略偏执男神请远离

    快穿攻略偏执男神请远离

    本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女孩,却能直呼先主神之名,怒骂现主神,后者却不言不语乖乖听。呵呵,这是什么神仙宿主。0617表示:我家宿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骂得了主神,崩得了位面;上能九天揽月,下能五洋捉鳖,虐渣灭世,信手拈来。只是顶头大boss怎么总是追着宿主跑?清冷仙尊:“玥玥,乖,别跑。”腹黑总裁:“晗儿,来,回家。”暴躁校霸:“玥儿,走,见家长。”时晗玥淡淡一笑,别急,咱们两个之前的的帐,该算算了。
  • 半夏半渊

    半夏半渊

    你相信基因可以决定你的命运么?你相信杀人狂是天生的么?当毒蛇在亚当的耳边吐出诱惑的神语,即便明知有罪,人可以拒绝吃掉那颗改变命运的苹果么?一起恶性杀人事件打破了临江市十几年的平静,秦沐歌不由自主的卷入其中,像走进一个过去噩梦的循环。她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父亲是个连环杀手的事实。她走在悬崖边缘,左脚边即是不见底的深渊。她迈出一步,却听见有人在身后叫她。那是谁在对她温柔的笑,拉着她不肯松手。轻声在她耳边说:“秦沐歌,回来。”
  • 我是隐形神豪

    我是隐形神豪

    只要你有的我全都有,你没有的我也有。沐枫就是一个打工仔,无意中得到系统,从此他开始了开挂人生。。。
  • 玩转三十六计

    玩转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人们耳熟能详!但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并非人人皆知。本书总结三十六计要点,以极具代表性的事例对每个要点进行演示说明,教你如何娴熟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策略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灵活应对各种局面,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