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6800000056

第56章 人文历史篇(3)

《古今注》上说:“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其实,我国古代早已会造毛笔了,蒙恬只不过是在我国造笔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已。如宣笔就是他改良后的一种毛笔。

我国的毛笔分宣笔和湖笔两大阶段,据说宣笔就是在秦灭楚的战争中,蒙恬来到安徽宣城、泾县一带,在那里改良了毛笔,就是以后称之为宣笔,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据称,王羲之、柳公权等着名书法家亲手写过《求笔帖》。南宋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代替。

湖笔发源地在浙江省吴兴县善琏村。当时隋朝是属于鸟程县,宋朝改属临安县,因两地均为湖州府所管辖,所以这一带生产的笔统称湖笔。

墨的由来

书画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早在秦汉时期陕西千阳县和唐代的易州(今易县)都曾以产墨而着称。到了五代时期安徽徽州成了墨的集中产地,故此得名徽墨。它与湖笔、宣纸、端砚并列为“文房四宝”中的珍品,因为用徽墨写绘的字和画可保藏上千年,墨迹依然清晰,光彩夺目。

据说在五代十国时,北方战争不断,有一位易州墨工奚氏避难来到今安徽歙县,他看到这里“水有黄海自岳之奇,水有练溪新安之妙”,到处是葱郁的古松丽景,于是重撑旧业,制造起墨来了。经过奚氏父子刻苦钻研技艺,造墨技术越来越高,不久就制造出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好墨,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好评,而闻名全国。

到了明德、嘉靖年间,人们又发明了用桐油烟制墨。万历年间,着名墨匠程君房,精细研究各种配方,在桐油中加入了麝香、金箔、珍珠、冰片、公丁香等配料,制造出了超漆烟墨,把造墨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用这种墨写字作画,墨趣生辉,墨迹经久不变,着水不化,防腐不蛀。同时,也有人创造出“集锦墨”、“仿古墨”等,在墨面上绘画、题诗,描金点翠,再用罗、绫等包装,更显得金碧秀雅,可供观赏、摆设、送礼,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工艺品。

徽墨的制作非常精细,生产工艺也较复杂。要想制成“坚如玉”、“纹如犀”、“黑如漆”紫玉光泽的好墨,必须“千灯炼油烟,身如窑中炭”,经过千辛万苦的劳动,才能“收得一寸玉”。可见造墨是多么艰辛。

我国的徽墨,在明代时输入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1926年,在巴拿马国际展览会上获得奖状。

印章的由来

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驶职权的工具。早在商周时代,印章就已经产生。

印章在各个历史时期,有过众多的别称,有些是因为用途上的差异,有些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印”在甲骨文中,表示以手按压人,使之跽跪。“印”字在周末已变为以爪执节之形,说明“印”字是由“抑”演变而来。如今我们仍把“印”作为动词使用,如“印刷”、“印制”等,可见“印”作为凭信的名词是从使用中转换而来的。

在周代,印统称为玺或玺节。秦代用印制度规定,唯天子才可称玺。至此,玺印又成为地位高低、权利大小的象征。汉承秦制,皇帝称玺,一般臣下称印、印章或章。隋唐以后的官印,尺寸逐渐变大,多为九鼎文。武则天执政后,因恶“玺”音同死,下令改玺为宝,唐玄宗以后,“宝”作为皇帝之玺的专用名称,一直沿袭到清代。

此外,印章还有一些别称,如宋代的“记”、“朱记”、“合同”,元代盛行的“押”,明代的“关防”、“符”、“契”、“信”等等,清代以后逐渐淘汰,唯有“印”、“章”延续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

唐宋以后不断出现“闲章”,说明印章有逐步向艺术欣赏转化的趋势。在几代印人的共同努力下,印章的审美价值越来越突出,从清代起,印章已经上升成为与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品。

围棋的由来

据说,远古帝王伏羲氏为了启发愚顿的儿子,而发明了围棋让他学习。围棋的起源很早,大概在纪元前3000年就已出现。唐代时由遣唐使吉备真备带到日本,但事实上也许在更早以前就已流传至日本。而且可能是先传到韩国,再从韩国传到日本的。

围棋的别名很多,并都有其来历。如有人称它为“方圆”,是因为围棋棋盘方形,棋子、棋盒为圆形;称它为“鸟鹭”,是因为围棋分黑、白两色,黑子似乌鸦,白子如鹭鸶,故而又称“黑白”;称它为“坐隐”,是因为弈棋时,两人对坐,专心致志,诸事不闻不问,犹如隐居一般;称它为“手谈”,是因为下棋时,默不做声,仅靠一只手的中指、食指,运筹棋子来斗智、斗勇;称它为“烂柯”,是根据神话故事王质观仙人对弈,一局未终,所执的斧头柄已烂朽(表示时间很长)的事而起名;称它为“洛”,是因为围棋盘上纵横交叉的线条,犹如河网、地图一般;也有人称它为“吴图”。

又称它为“玉楸枰”,是因古代多用玉石做棋子,以楸木做棋盘,“枰”即棋盘;称它为“忘忧”,是因为两人对弈时,思考集中,忘记了一切烦恼和忧愁;其他如“略阵”、“围猎”、“坐藩”等等也都是围棋的别名。

在历代名人的墨迹中,发现这些围棋的别名,已不足为奇。然而,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明代才子解缙竟用以上10个围棋别名,写成一首七律诗《观弈棋》。当时,解缙对明成祖整天沉溺弈棋,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心怀不满,故挥毫写道:“鸡鸭鸟鹭玉楸枰,君臣黑白竞输赢。烂柯岁日刀兵见,方圆世界泪皆凝。河洛千条待整治,吴图万里须修容。何必手谈国家事,忘忧坐隐到天明。”

简化字的由来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他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产生的依据,影响深远。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简体字标准。

甲骨文的由来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小屯一带,史称殷墟。商灭亡后,殷都成为废墟。甲骨文也被埋入地下3000多年,约从19九世纪80年代开始被河南小屯村民发现,搜挖甲骨为“龙骨”卖给药店。

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上的文字,遂进行收集。王懿荣是光绪六年进士、翰林,他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精深的研究。当1889年他在北京发现甲骨后,确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他是为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的第一人。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古代文物继续大量人为地毁灭。

建国后殷墟中心区甲骨继续出土,最多的一次是1973年小屯南地,为甲骨学和殷商史的研究增添了大量的新资料。

书法的由来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与汉字的产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一字千金”的由来

“一字千金”是用来形容文章写得出奇的好,浑然一体,一个字也改不得。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两千多年前,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集体编纂了一部大书——《吕氏春秋》。书成之后,他把“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不知是因为这书实在编得好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据说,竟没人能够拿走这笔高额的“奖金”。于是,这个故事引出了一个“一字千金”的成语。

还有一种说法: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玄奘的谢表。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金一千。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

交响音乐的由来

交响音乐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

18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以它特有的“快——慢——快”三个段落而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到了18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完善。

1740年奥地利作曲家蒙恩,第一次在慢板乐章和快板乐章之间,加进了小步舞曲(法国一种三拍子的舞曲)乐章(第三乐章),这种四个乐章的套曲形式,渐渐演变成了古典交响曲的固定形式。

书店的由来

古时候书店叫“书肆”,最早始于汉代。书肆是京都长安街头经营书本典籍的专业市场。汉武帝曾下令征求上古遗书,组织有关人员专门抄写书籍。各种流派的学者为交流着述,便频繁出现于书肆。以后又称“书坊”,还有既刻书又卖书的叫“书林”、“书铺”、“书棚”等。

到了晚宋,书肆接二连三的门面就出来了,爱书藏书的人一多,那书肆还真的成了正儿八经的作坊,有选题的,有刻字的,也有专司校对的,几乎就是今天书局的缩影,既刻书印书,又卖书。宋以后,书堂、书屋、书铺、书林一类杂称统指为书坊,其印书、卖书的功能也日渐凸现。但书肆之称,仍在这一行当保留了下来。较有名气的书肆有京城的琉璃厂书肆和姑苏书肆,而后者尤以刻印膺品古籍闻名于世。“书店”一名最早始见于清乾隆年间,距今也有200多年了。1897年于上海创立商务印书馆,1948年香港创办三联书店,1937年延安成立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的由来

新华书店,1937年4月24日成立于延安。当时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的图书出版、印刷、发行机构。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大发展。1951年实行图书出版、印刷、发行分工专业化时,改为国家发行图书的专业机构,并建立起了全国最大、遍布城乡的图书发行网。邮电部在1987年发行了纪念新华书店成立50周年的纪念邮票。新华书店的店名是毛泽东题写的。

博士后的由来

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用以资助优秀的青年学者在较好的研究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由于在最初基金资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所以人们称之为“博士后”。

1983~1984年,诺贝尔获奖得者、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两次致信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李政道,并仔细听取其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建议和方案,当即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次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的方案——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导演”的由来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有个名叫陆洁的人创办了我国影史上最早的影刊《影戏杂志》。在一次编稿件时,他有个英语单词想不出确切的中文译名。正当他为难的时候,他的一位友人来信说他当上了学校的“教习”。陆洁得到启发就用了“导演”这个词,第一次在银幕用这职称的就是陆洁本人编写的影片《人心》。

“留学生”一词的由来

“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史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史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遗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其语义也有了变化发展:凡是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

薪水的由来

薪水本指打柴汲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你每日生活开支费用,自己难以供给自己,现在派一个仆人来帮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要好好待他。”后来人们便把工资叫作“薪水”了。

同类推荐
  • 一千零一夜(少年版·全集)

    一千零一夜(少年版·全集)

    古代阿拉伯某国王因妻子行为不端对女人怀恨在心,他每日要宰相给他找一名少女,娶其为妻,第二天便杀之。百姓纷纷带着女儿逃跑。宰相女儿山鲁佐德知书达理,见多识广。为了解救天下少女,她请求父亲把她嫁给国王。山鲁佐德知道国王最爱听故事,从嫁过去的第一天夜里起,她就给国王讲故事。国王为了听故事,一再推迟杀死她的时间。据说山鲁佐德的故事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国王改变了杀戮少女的恶习……
  • 悦读馆·大开眼界:世界植物之最

    悦读馆·大开眼界:世界植物之最

    本书包括孢子植物类、裸子植物类、单子叶植物类、双子叶草本植物类、双子叶木本植物类五章内容,将植物世界中引人入胜的世界之最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道:道义相砥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道:道义相砥

    于永玉、董玮编著的《道(道义相砥)》内容简介: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道(道义相砥)》内容包括李膺执法不畏强权、韩愈向佛教开战、陆贽敢于冒犯皇帝等。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说话要算数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说话要算数

    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词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信”无论是对个人、集体还是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人无诚信,就不能获得信任与支持,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国家不讲诚信,就有可能失去民心。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之本。言必行,行必果,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一个全无信用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本书精选了若干个诚信故事,引导读者做一个诚实有信的人。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是敏豪生男爵讲述他本人冒险经历的故事合集,充满了夸张与幽默。通过种种妙趣横生、匪夷所思的惊险事件,敏豪生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但实际上被人们嘲笑为“吹牛大王”。拔头发救自己出沼泽、眼冒火星打野鸭、鹿头上长出樱桃树、断成两截儿的马、月球旅行、火星漫步……敏豪生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吹牛大王”,难怪他的故事会风靡全球、畅销不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根达亚传

    根达亚传

    作为地球最初的统治者,根达亚们经历了他们的繁荣与衰落。最终,他们未能逃脱灭亡的厄运……一个强大的民族究竟为何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是一段遗失了无数年的故事……
  • 盛世华归

    盛世华归

    纪夭夭重生了,可一睁眼却成了前世那个恶婆婆的堂妹!面对表面温柔贤淑的堂姐,她觉得是时候翻身了!凭着看穿人心的本事,她撸起袖子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恶婆婆竟然也重生了……某世子:既然说到报恩,你是不是该以身相许?纪夭夭:……说好的仙风道骨呢?(本文为甜宠架空文,另有完结长篇《花开似瑾》,欢迎跳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咸鱼思考记

    咸鱼思考记

    这个作品,其实是写给我自己得一些思考。我希望我能通过一些小事,让我自己更加明白,我这个咸鱼,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未来应该怎么走
  • 错过——便是一生

    错过——便是一生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卑微的心态,使她渐渐封闭......直到那一天,他闯入了她的心里,却又无声无息的离开......
  • 命运十之门

    命运十之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孤独的小孩,如果以你为主角构造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注定是个悲剧......就算回到过去,无数次改变了自己,错过很多人,终究还是那个孤独的死小孩。在真名的世界里,注定...本书又名《在座各位都是垃圾》又名《死神Zero:斩赤红之瞳》。
  • 月倾天下

    月倾天下

    她天赋异禀,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纵奇才,过目不忘,一岁能走,三岁能诗,五岁能琴,未满十岁,已开始修习天文地理,兵法修略……十岁前,她的才华用来娱乐双亲,出奇不意的计谋只为捉弄心爱的轩辕哥哥。十岁后,风云骤变,化名逐月,用她的天赋纵横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创立誓死效忠于她的‘王国’,机关算尽只为将对手斩尽杀绝……
  • 总裁夺爱很强势

    总裁夺爱很强势

    为了挽救家里的公司,她努力讨好他,她乖顺,不纠缠,他反而不高兴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后断头计划

    皇后断头计划

    “相公你说啥,咱们家要被鸟尽弓藏,是已经藏啦?”身为不死鸟的云芊芊觉得压力很大。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要不造个反吧?她可真是天下间最清新可人不作妖的女子。要作就直接作死,雄鸡一叫天下反,啪一声被拍案板上。面对在断头墩子上差点睡着的云芊芊,监斩官一脸屎色:侯夫人,您要被斩了,严肃点。云芊芊给他一个我非常严肃的眼神:还等什么午时三刻,要砍就快。内心思考着呆会儿脑袋要往哪边滚,还有相公再给我一次机会,下回造反我一定成功!咩咩咩,看我这萌死人的小眼神。男主:我只看到死人,没看到萌。这是一个永远在作死的女子和一个从未来往生而回的男子一起演绎的小清新故事。嗯,严肃点,这故事很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