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6800000092

第92章 大千世界篇(17)

有一年初春,九子山还被积雪覆盖着,李白从秋浦经五溪,直奔青阳,他是应好友韦仲堪之邀,来游九子山的。李白说:“韦处士,你知道九子山的来历吗?”韦仲堪向李白讲了“九子战妖的传说”。李白抬头望去,只见莲花峰伫立入云,云雾飘飘走动,把山峰遮住一半,很快就把山峰吞没了,变成茫茫一片。不一会儿,云消雾散,山峦又显现出来。瞬息万变,景色迷人,看得李白如痴如醉,高兴地说:“不亲临九子,怎知九子山绚丽多姿?这九子山比花还好看,比画还美,你看,多像出水芙蓉!”

韦仲堪忙说:“谪仙高见,很像,像极了。”李白说:“芙蓉是花,我想为它改个名字,韦处士意下如何?”韦仲堪求之不得,连忙拱手拜请:“正合我意,请给九子赐名!”李白说:“改名九华(花)山好不好?”韦仲堪说:“九华山,好,太好了!”从此九子山就更名为九华山了。

鸭绿江的由来

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它发源于吉林省东南部的白头山,西南流到辽宁省东港市入黄海,全长约795公里。汉朝时,鸭绿江的名称叫做马訾水。汉魏时期,鸭绿江又被称为灸水。到了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才始称鸭绿江。据唐朝着名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记载:由于鸭绿江发源处水像公鸭子头上羽毛的绿色,所以叫鸭绿江。

阿里山的由来

据说昔日在达邦有一名男子名叫“阿巴里”,此人极剽悍勇敢以打猎为业;又称狩猎地区首领名叫“阿里”,遂将此打猎区称为阿里山。本乡原住民同胞远在满清时代聚居台南县白河一带及嘉义县之平地,旧称为“诸罗城”(即现在嘉义市)及郊外社口、番路。后因他地人移入越来越多,而原住民人口较少,加上原住民生活习惯较适应于天然环境,乃逐渐移人深山,最先聚居于特富野及山美两地。

阿里山的由来,与当地的原住民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在200多年前,曹(邹)族酋长阿巴里,勇敢善猎,由达邦翻山越岭到今的阿里山打猎,每次均满载而归,后来常率领族人前来,富足了曹族原住民的生活。阿巴里去逝后,族人为了纪念他,开始有了“阿里山”的地名,如今经过了200年的演变,铁路的辟建,阿里山已由当初的狩猎场变成林场,而成了今日的游乐区。

日月潭的由来

从前传说中曹族有一对非常恩爱勤劳的夫妻,叫做大尖哥及水社姐,这对人人称羡的夫妻平日以种植玉米为生。这天,他们如同往日顶着大太阳在田里劳作,忽然间,地动山摇,紧接着天地一片黑暗,所有的人都叫了起来:“怎么了,太阳怎么不见了?”大家等了又等,仍不见太阳的踪影,人们的心里笼罩着恐惧。

直到晚上月亮出来后,人们才趁着月色,赶紧完成白天未完成的工作。然而,不幸的事再次发生了,一阵天摇地动后,月亮也不见了。

大尖哥和他妻子背着简单的食物,拿着火把,翻山越岭找寻太阳和月亮。经过一连数天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在一个大水潭发现了月亮和太阳,可是走近一看,竟然是两条五彩巨龙正在水中把玩着月亮及太阳,大尖哥和水社姐愣住了,不知如何制服这两条巨龙以夺回太阳及月亮。

正在发愁时,一位被巨龙抓来做杂事的老爷爷告诉了他们一个方法,那就是在阿里山上藏有金剪刀和金斧头各一把,唯有找出这两件宝物才能制服巨龙,可是要找出宝物却不是件易事。

夫妻俩奋不顾身地带着铲子直奔阿里山,一寸一寸地朝地底下挖去,终于找到了两件宝物。夫妻俩带宝物回到潭边,将宝物朝着水潭中丢去,只见金剪刀以极快的速度冲向巨龙的腹部,致使巨龙肚破肠流,发出痛苦的哀嚎声;紧接着,金斧头也疯狂地朝巨龙的头上一劈,刹时,脑浆四溅,血流如柱,两只巨龙惨死在潭中。

正当夫妻俩正苦想着要如何将太阳及月亮送回天上时,老爷爷再次出现了,除了恭喜他们除掉大害,并告诉他们只要将巨龙的眼睛吃下,便可增长身高,把月亮、太阳放回天上去,于是大尖哥立即跳下潭中挖下巨龙的双眼,夫妻俩各服一颗眼睛,瞬间,两人成了巨人,便将月亮和太阳往上抛去,经过好几次抛掷后,终于让太阳及月亮又回到天空中的位置,而大地也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从此,那个太阳及月亮曾掉落下的水潭便被称为“日月潭”,而守护在旁的大尖山和水社山就是他们夫妻的化身。直至今日,曹族每年都会在潭边举行“托球舞”,以感念他们的义行。

九寨沟的由来

古时侯,有大山之神,主管草木万物,名“比央朵明热巴”,该神有九个女儿,个个美貌贤惠、勤劳、善良,然而神则恨女难成大器。又害怕女儿们嫁人归去,自己孤身难待来日,于是便于水晶般大岩中,选出秀丽舒适的楼阁庭院,锁女于其中,不让她们外出。

姑娘们山门难出,思来想去,决计变为蜜蜂随父进出。大姐首当其冲,附于父体,化为蜂,学得父亲开、关山门的方法,一天便趁父亲外出,领众妹妹化为彩蝶出山门翔于蓝天。

时值正午,姑娘们来到十二山峰上空,看见地上沟谷纵横,毒烟四起,生灵涂炭。细寻,见清流污水染就,民饮水而病亡,鸟兽亦遭其害。九位姑娘访得一病危老妈妈,老妈妈劝姑娘快快离开此地,有妖魔叫“蛇魔扎”,欲收杀十万生灵,方能得道成仙,天下无敌,溪流中全为妖魔所投毒物。

姑娘们听了此话,恍然明白阿爸近日愁眉不展原委,便问老妈,“如此妖魔,比央朵明热巴为何不管?”老妈言道:“他呀,几次都败给妖魔了。”

姑娘们共同商量灭妖大计,并请教舅舅,舅舅交给她们“万宝金针”,说只要把金针筒对着妖魔叫声你们阿妈的名字,万根金针就会刺破妖魔的眼珠和心脏;若还不行,你们又连叫三声我的名字,我即来协助你们。妖魔死后,你们将这绿宝石串珠撒向十二座山峰,便会使山沟翠绿一片。

姑娘们记牢舅舅的话,回到山峰脚下,战败了蛇魔扎。后来,九个姑娘分别嫁给了九个强壮的藏族青年,他们分别住在九个藏族村寨里。于是,后人便称此地为九寨沟。

九寨沟传说甚多,这是其一。

张家界的由来

张家界早先并不叫张家界,叫青岩山。那时,青岩山上也没有张姓人家。为什么后来又叫张家界呢?这事还得从汉留侯张良说起。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滥杀功臣。留侯张良想起淮阴侯韩信死前讲的那些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决定隐居起来,他一路辗转登上青岩山。青岩山别有天地,正是张良要寻求的“世外仙境”!从此,他便在这里隐居下来,修行学道,并留下了一脉张氏子孙。张良为了让青岩山山水更美,曾在青岩山南侧植了七棵银杏树。这七棵银杏树长得又高又粗,就像七把巨伞,撑在半山腰。

许多年后,一个叫张万冲的朝廷官吏,带着妻室儿女上青岩山游玩。当他看见这七棵银杏树,顿起邪心,想以这七棵树为界,把青岩山这块神奇的土地圈为己有。于是,他请来一名雕刻匠,要他在每一棵树上雕刻一个大字,这雕匠刻呀、雕呀,雕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刻成了七个大字:“指挥使张万冲界”。

有一天,猎户张家雄进山打猎,恰从七棵银杏树下路过。他见每棵树上都流着黄水,如泪人一般。张家雄最初感到惊奇,不知道银杏树为什么会流泪,后来他看到了“指挥使张万冲界”七个大字,便用猎刀将“万冲”二字,改成了“家雄”。

张万冲得知后气急败坏,他调来了300亲兵,把青岩山一带围得水泄不通。他四处抓人,八方搜山,捉不到张家雄,就在寨民头上出气。他把寨民赶到银杏树下,扬言要用大家的血染红那七个大字。正危机时,只见树上闪光,树叶吐云,树枝嘶叫,树干上突地喷出七股桶大的黄水,直朝着张万冲的人马射来!一霎时,狂涛巨浪,铺天盖地,把张万冲300兵马一齐卷进金鞭溪去了,接着有人发话:

“此山本是天造地设,人间仙境,哪能容得张万冲这个不肖子孙横行!吾神已令白果仙人将他葬入海底。此地现归张氏共同所有,永世永代生息!”说罢,他将拂尘往银杏树上一指,只见七棵银杏树上立即现出了“人间仙境张家界”七个金灿灿的大字。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那仙人一副书生模样,头挽高髻,身穿麻衣,鹤须童颜。人群中有几个懂学问的老者,一见大惊,说:“那不是跟赤松子大仙同游天门山、青岩山的张良公么?”众人听了,便一齐伏地礼拜。那仙人轻甩衣袖,笑盈盈地隐入茫茫云海。

因为张良仙人在银杏树上赐写“人间仙境张家界”七个金字,此后,人们便把青岩山叫作“张家界”。

六和塔的由来

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山上,又名六合塔。塔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六和”出自佛经关于僧人修道的规约: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钱王为保境安民,不事战争,故以六和名之。还有一说,“六合”为“天地四方”之总称,建佛塔可镇各方妖魔。

早在后梁开平五年(911),吴越王在护国仁王寺旧址掘得大钱,以为是吉祥之兆,就在此建大钱寺。入宋后,寺废,为吴越王南果园。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弘叔为镇压江潮,命延寿、赞宁二禅师建九级高塔。当时钱塘江是吴越出海要道,高塔突起,跨陆俯川,夜晚悬挂明灯为江上船只指引航向。宣和三年(1121),塔毁于兵火。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起,由僧人智昙主持重建八面七级宝塔。现存的砖砌仿木结构塔身就是南宋遗物,塔刹(塔顶的装饰)是元代修葺后所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朱智建外部十三层木构檐廊(其中六层封闭,七层与塔身相通),成“七明六暗”的独特结构。

大雁塔的由来

大雁塔自建成以后,就有“雁塔”之称。它的得名由来,流传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古印度迦蓝佛曾“穿石山做塔五层,最下面一层作雁形,谓之雁塔。”玄奘最初设计建造的塔就采用了这种形制。

另一种说法是: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大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买不到肉做饭。这天正好是菩萨布施日,天空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仰面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僧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领悟出这大雁分明是菩萨化现,他们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从此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雁塔。

再一种说法是:当年玄奘取经途中曾困于沙漠,后来得到大雁领引,才探到水源,得以生还。建造这座佛塔是为报答菩萨化身指点迷津的大雁之恩。

还有一种说法:它和佛祖释迦牟尼曾化身为鸽救生的佛教故事有关。唐代人习尚雁,通常以雁泛指鸟类,因此得名雁塔。

慈恩寺塔建成50多年后,在它的西北又出现荐福寺塔,一大一小,均叫雁塔,于是人们把前者称大雁塔,后者称小雁塔。

西湖的由来

古时候,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叫玉龙,憨厚真诚,勤劳勇敢;妻子叫彩凤,聪颖贤惠,心灵手巧。玉龙每天去仙岛山打猎砍柴,彩凤则在家织布洗衣,小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有一天,玉龙又像往常一样去仙岛山打猎,正好遇上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去人间抢美女,玉龙还没来得及赶回家,一条天河已经挡住了他的去路,从此他们夫妻天各一方。每天,玉龙只有站在仙岛山山顶上,夫妻才能互相对望。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了。玉龙与彩凤饱尝着分离之苦,但他们依然彼此刻骨铭心地相爱着,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天上的山神。

一天,玉龙从山顶上下来,遇上一位银发老翁。老翁站在一块亮晶晶的大石头上,对玉龙说:“只要你能把这块石头磨成一粒明珠,你们夫妻就可以团圆了。”老人说完就不见了,玉龙听后,马上回家拿来工具,夜以继日地磨起石头来。人累瘦了,也变老了,但他磨石的恒心没有改变,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不能动摇他的信念。

终于有一天,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出现在他的面前。玉龙欣喜若狂,捧起明珠向天河走去。忽然,一条五彩缤纷的彩桥铺到了天河上,延伸到他的脚下,彩凤就站在桥的另一端,他们终于团圆了。

这件事后来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立刻派天兵天将来抢夺这颗明珠。玉龙与彩凤誓死保卫明珠,在争夺的过程中,明珠不慎落下人间,掉到地上,变成了美丽的西湖。玉龙、彩凤不愿再次被天兵天将分开,于是在钱塘江边玉龙变成了玉泉山,彩凤变成凤凰山,他们仍日夜守护在西湖的旁边。至今,杭州流传着古老的歌谣:“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

黄鹤楼的由来

黄鹤楼地处武昌蛇山黄鹄矶上。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志士在此留下了豪放激越的诗篇。那么,人们尽情吟咏的“黄鹤楼”因何得名?

有人认为“黄鹤”应当是“黄鹄”的误传,黄鹤楼应当正名为“黄鹄楼”。理由是自然界从来没有发现过“黄鹤”,鹤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现存15种。在世界各国的鹤类中,从来没有发现过“黄鹤”,而在江汉地区一般多见的是“灰鹤”;另外,武昌蛇山上有一地名叫“黄鹄矶”,上边盖的楼自然叫“黄鹄楼”,就如岳阳楼地处岳阳一样。在我国古文中,鹤与鹄互为通用,于是由此演变而成“黄鹤楼”(黄鹄亦为天鹅)。

但大多数人认为,“黄鹤”就是神仙乘坐的仙鹤,凡世间没有才增加了神秘色彩。古代帝王都以黄色为富贵尊严的象征。《寰宇记》中记载:三国时期,有一位姓费的仙人,经常“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自东汉以后,鹤与神仙相伴,成为仙鹤,号“蓬莱羽士”,身价百倍。唐朝着名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依依惜别友人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流诵千古的诗篇,感情真实,寓意深刻,后来人们把永不再现的事物又引申为“杳如黄鹤”。

岳阳楼的由来

岳阳楼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而岳阳楼是什么时候建的,说法不一。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后毁于兵燹,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

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着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据说当时巴陵郡守(岳阳在宋时属巴陵郡)滕子京集资重修了岳阳楼。滕子京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范写下了《岳阳楼记》,共360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

可是,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一年(1639),毁于战火,第二年重修。清代多次进行修缮。清光绪六年(1880),知府张德容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将楼址内迁6丈有余。解放后,政府多次进行维修,1983年又进行了一次落架重修,把已腐朽的构件,按原件复制更新。

武汉的由来

武汉市郊的黄陂有盘龙古城,据考证为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商代古城。武汉在夏代属荆州,殷末属南国,一直到后来的周、秦、汉等朝代。

同类推荐
  • 科普乐园·互联互通的新时代

    科普乐园·互联互通的新时代

    什么是信息呢?它的传播途径又都有哪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经常被称为现代信息时代,那这个信息时代又是什么意思呢?在当今社会,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利用信息?本书利用简洁的语言,科幻的色彩像小读者展示了关于信息的基本知识。读完这本书,希望并相信小朋友会对信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使我们享受信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 灵伢子和他的黑山羊

    灵伢子和他的黑山羊

    近几年,由于儿童阅读推广的深入,加上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儿童课外阅读,因此,儿童图书出版急速升温,儿童文学创作也越来越丰富,书店里摆放出越来越多精美的儿童图书。除了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杨红樱等年龄比较大的一批作家仍在不断创作和出版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甚至在“90后”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儿童文学素养的作者。
  • 我要安全长大

    我要安全长大

    孩子是最脆弱的人群,没有父母愿意看到孩子受到伤害,可是在这个地球上,每天都会上演让父母心碎的一幕幕。那些触目惊心的镜头,让父母震惊、心痛。2008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首次发表《世界预防儿童受伤报告》。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各种疾病,死于意外伤害的孩子约是82.9万人,平均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事故。所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丰富他们的安全常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 中外神话故事

    中外神话故事

    陈玢主编的《中外神话故事》是一本富有教益、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充满童趣的故事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两部分,所选故事神奇而又富有幻想色彩,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风格却同样精彩的神话,让孩子从中体会心灵的欢愉,理解生命的多彩,感受世界的绚丽,收获梦想的力量。
  •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分“挚爱亲情篇”、“友情无价篇”、“美丽生活篇”、“善良真诚篇”四篇,每个故事都告诉孩子们一个生活的道理,用生动有趣的情节帮助孩子领悟其中的真谛,对培养孩子的性格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平民窟的王子殿下

    平民窟的王子殿下

    他是大炎帝国的三王子;她是他一手培养的白将军,他是大炎帝国的第一王子不出意外也会是王位的继任者,随着世界的流向三人又会有怎样的成长序言——我想用这双手,紧紧抓住世界的流向。
  • 我老婆是战神

    我老婆是战神

    本以为我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我老婆才是真正的战神。
  • 魔改大唐

    魔改大唐

    层出不穷的穿越者前辈们,孜孜不倦的用现代科技改造着无数古代时空。文科生能背诗朗诵争霸朝堂,能办报纸搞印刷发展经济,最不济也能当个文抄公。理科生能晒盐、酿酒、熬肥皂、烧石灰做水泥、三酸两碱+一硝二磺三木碳就能横行天下。可自从带着西幻系统的白玉琦降临大唐,历史好像进入了一个发夹弯,科技树往不正经的路线上义无反顾的歪了过去。科学种田什么的弱爆了,看我的德鲁伊式种田!现代医学什么的弱爆了,看我的炼金药剂和魔药学!战争科技什么的弱爆了,看我的多铆蒸刚和构装傀儡,地精飞艇和侏儒直升机,蒸汽机甲要不要了解一下?点一个照明术,剩下的全加体质,武器选双手巨剑,副职先学一个铁匠,光着膀子开狂暴,只要快乐就完事了!
  • 君恋陌尘璃

    君恋陌尘璃

    他清墨出尘的背影是她不可触及的波澜,她灵动纯净的笑颜是他心中最美的风景。他为了兑现与她的承诺,不惜抛弃一切;他许她万里江山只为拂去她心头的愁云;他为她绽放十里血色海棠只为给她最幸福的婚礼。他始终为她,不离不弃。可她终究还是负了他……茫茫红尘如梦,笑看苍穹。当繁华散尽,尘埃落定,与她携手走天涯的人是否还在那里,等她共谱,倾世绝恋。
  • 三成长

    三成长

    普通乡村少女乔九九从网络到爱情,一步一步成长。
  • 林血熙

    林血熙

    一个被丢弃的小孩,从小身怀异骨,跟随神秘老人学习异术,凭借着一手神奇的医术和功夫,一路嚣张不断,踩恶少,泡美女,混黑道,很扫八方……
  • 混在汉末当神仙

    混在汉末当神仙

    偶得太清符诏,莫玄一脚踩进东汉末年,且看他如何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在末法时代信仰封神,点燃神火。闲来无事,索性收几个弟子,养几只小妖,让貂蝉来端茶送水,拿甄宓的大腿当枕头……————————什么?曹操和袁绍他们带大军来了?“那还等什么?孔明,去试试为师教你的撒豆成兵。典韦,许褚,施展‘门神’法术,谁敢上来,干他丫的……”。对了,孔明,记得顺路让小乔来给为师捶腿……
  • 美漫里的大妖王

    美漫里的大妖王

    一个被封印了万年的老妖,在罗文体内种入了一颗妖丹,之后罗文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法天象地,三头六臂,神话传说中的种种神通妙法在他身上出现,使他在美漫世界一往无前。
  • 莫思绮

    莫思绮

    她是药仙的女儿为了复仇她走上修仙之路可修仙讲究的却是无欲无求修仙和复仇她又会如何决断分了一丝魂魄重新回到凡世想要断了一切的束缚却遇到了他经过无数的浮沉繁华……他为了救她能够与其长相厮守最后进到了飘渺幻境,遇到了本体的她他和她又将会作何抉择……?是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碾碎了两人的地久天长,只剩下一人的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