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7900000008

第8章

董仲君

董仲君者,臨淮人也。少行氣煉形,年百餘歲不老。常見誣擊獄,佯死,臭爛生蟲。獄家舉出,而後復生,尸解而去。

車子侯

車子侯,扶風人也。漢武帝愛其清靜,稍遷其位至侍中。一朝語家云:我今補仙官,此春當去,至夏中當暫還,少時復去。果如其言。武帝思之,乃作歌曰:嘉幽蘭兮延秀,蕈妖淫兮中臧;日斐斐兮麗景,風徘徊兮流芳。皇天兮無慧,至人逝兮仙鄉。天路遠兮無期,不覺涕下兮沾裳。

王興

王興者,陽城人也。常居宛谷中,本凡民不知,無學道之意也。漢武帝元封二年正月甲子,上嵩高山,登大虞石起道宮,使董仲君、束方朔等齋潔思神。忽見仙人長及二丈餘,耳出頭頂,下垂至肩,武帝禮而問之,仙人曰:吾九疑山人也,聞中嶽石山莒蒲一寸九節,服之可以長生,故來採之。言訖,忽失所在。武帝顧謂侍臣曰:彼非學道服食之徒也,恐是中嶽之神,以此諭朕耳。乃採莒蒲服之二年,武帝性好熱食,服莒蒲,每食熱,輒煩悶不快,乃止。時從官亦多服之,然莫能持久,惟王興聞仙人服莒蒲之言,乃採服之不息。後為蒲江主簿,聞縣境有神仙靈化,每瞻望雲際,歸心達誠,遂罷官,隱於秋長山,即二十二化也。下有洞穴,中有千歲金蟾。古老相傳,有見之者當即得道。又有瓊花木,在山之頂,徑八九尺,葉若白檀,終冬常茂,云此木花開即有於此昇天得道者。花如芙蓉,香聞數里。興居此山,存神抱一,吸景內修。又以乘龍躡紀之道,九載修煉。忽有瓊花吐艷,又見金蟾跳躍,引入洞中,遇金液之丹,拜而服之。後雲車迎之,白日昇天。後人因興得道,遂相傳為主簿化。

壽光侯

壽光侯者,能劾百鬼眾魅,令自縛見形。其鄉人有婦為魅所病,侯為劾之,得大蛇數丈死於門外。又有神樹,人止者輒死,烏過必墜。侯復劾之,樹盛夏枯落,見大蛇長七八丈,懸死其問。漢武帝聞而召見,乃試問之曰:吾殿下夜半後,常有數人絳衣被髮,持火相隨,豈能劾之乎?曰:此小怪,易消爾。帝偽使三人為之,侯劾三人,登時僕地無氣,帝大驚,曰:非魅也,朕相試耳。解之而甦。

衛叔卿

衛叔卿者,服雲母得仙,漢武帝天漢二年八月壬辰,老君復遣衛叔卿來見帝。時帝閑居殿上,忽見羽衣星冠,乘雲車、駕白鹿而至,帝驚問為誰,答曰:中山衛叔卿也。帝曰:子若是中山之民,乃朕臣也,可前共語。叔卿忽焉不知所在。帝甚悔恨,即遺梁伯至中山求之,不得見,但將其子度世還見帝,帝問云:汝父今在何所?對曰:臣父少好道,不交人事,委家而去已四十五年,云當入華山也。帝復遣梁伯與度世共之華山尋之,至絕巖之下,望見叔卿與數人博戲於巖上,紫雲覆之,白玉為狀。又有數仙人持僮節立其後。度世望而再拜,叔卿曰:汝何為來?度世曰:帝甚恨前日倉卒不得與父言,今故遣使者梁伯與度世共來,願更得見父也。叔卿曰:我前為太上所遣,欲告帝以大災之期及救危厄之法,國祚可延。而帝乃驕慢自貴,不識真道,是以去耳。今當與中黃太一共定天元,吾終不復往也。梁伯還奏,帝悔之。當時度世問叔卿曰:不審與父並坐是誰也?叔卿曰:洪崖先生、許由、巢父、太玄公、飛黃子、王子晉、薛容也。今世向大亂,後數百年間,土滅金亡。汝歸,當取吾齋室西北隅大柱下玉函,中有神素書,取而按合服之一年,則能乘雲而行。道成,來就於此。度世拜辭而去。後以神方為梁伯之師,合而服之,與梁伯俱得仙。

戴孟

戴孟,武當山道士,字成子,武威人也。漢武帝時為殿中將軍。本姓燕名濟,字仲微,得道後改姓名。又云漢明帝時人,少孤,養母甚至,復好神仙學,周遊四方。母既即世,入華陽山,服白木、黃精,兼能種植,及服雲母,雄黃、丹砂、芝草。篤志於道,久而愈勤。一日授玉珮金鐺經并石精金光符於清靈裴真人,精思修之,則自覺體輕。遊名山,訪真境,日行七百里,得不死之道。腰問有十數卷書,即《太微****》也。仙人郭子華、張季連、趙叔達、山世遠常與之遊處,謝允常師事之。允字道通,歷陽人。幼時為人所掠,賣往東陽。久之告官,被誣陷烏傷。獄將入死,夜有老翕授其符,又有黃衣童子往來,於是得免。晉成帝咸康中,至襄陽武當山,見戴孟,觀其風骨,即先來獄中授符者乃孟耳。遂執弟子禮,求授道要。後出仕,作歷陽、新豐、西道三縣,所至多神驗,允年七十猶不老,孟則或隱或顯,莫知所之。《真誥》云:黃衣童子者,即玉珮金噹之官耳。

山世遠

山世遠,授戴孟先生法,暮外,先讀黃庭內景經一過,乃眠,使人魂魄自制煉。嘗行此二十一年,亦仙矣。是為合萬過,夕得三四過乃佳。世遠得道,為太和真人。

毛伯道

毛伯道、劉道恭、謝稚堅、張兆期,皆後漢時人也。同於王屋山學道四十餘年,共合神丹成。伯道先服即死,次道恭服之又死。稚堅、兆期不敢服,棄藥而歸。未出山,忽見伯道、道恭各乘白鹿在山上,仙人執節以從之。二人悲愕悔謝,道恭授以服袂苓方,二人後亦度世。《真誥》注云:謝稚堅有三處出,一云與葛玄相隨,一云在鹿跡洞中,即是此為詳為是。一人當同姓名爾。

蘇林

蘇君諱林,字子玄,濮陽曲水人也。少稟異操,獨逸無倫。訪真之志,與日彌篤。嘗負擔至趙,師琴高先生。時年二十一,受煉氣益命之道。琴高初為周康王門下舍人,以內行補精術及丹法,能水遊,時已九百歲,唯不死而已,非飛仙也。後乘赤鯉入水,或出入人問。而林託景丹霄,志不終此,後改師華山仙人仇先生。仇先生者,湯王時木正也,服胎食之法,還神守魂之事,大得其益。先生曰:子真人也,當學真道,我邊不足躡矣。乃致林於涓子。涓子者,真人也。既見之,遂授以真訣。告林日:欲作地上真人,必先服食藥物,除去三尸,殺滅穀蟲。三尸者,一名青古,伐人眼,是故目暗面皺,口臭齒落,由是青古之氣穿鑿泥丸也。二名白姑,伐人五臟,是故心耄氣少,喜忘荒悶,由白姑貫穿六腑之液也。三名血尸,伐人胃管,是故腸輪煩滿,骨枯肉焦,志意不開,所思不固,失食則飢,悲愁感歎,精神昏怠,神爽雜錯,由血尸流噬魂胎之關也。若不去三尸而服藥者,穀食雖斷,蟲猶不死也。徒絕五味,雖勤吐納,亦無益焉。蓋其蟲生而求人不死,不可得也。是故服食不辟於死生,由青古、白姑、血尸三鬼不去所致爾。雖復斷穀,人體重滯,淹淹淡悶。又所悶非真,顛倒翻錯,邪淫不除,由蟲在內搖動五神故也。凡欲求真,當先服制蟲丸。制蟲丸者,一名初神去本丸也。欲作真人,當先服制仙丸。制仙丸者,太上八瓊飛精之丹也。夫求長生不死,仙真之初罔不先服制蟲丸以除尸蟲,建長生之根也。若人腹中有蟲,寧得仙乎?形中饒鬼,安得真乎?其蟲凶惡,速人之死,故當除之。涓子告林曰:我被帝召,上補中黃四司大夫,領北海公,去世無復日也。後林詣涓子寢靜之室,得書一幅,以遺林也。其文曰:五斗三一大帝所秘,精思二十年,三一相見,授子書矣。但有三一,長生不滅,死復守之乎。能存三一,名刊玉札,屍與三一相見乎。加存洞房為上清公,加知三元為五帝君。後聖金闕帝君所以乘景迅雷,周行十天,實由洞房三元真一之道。吾餌木精三百年,服氣五百年,精思六百年,守三一三百年,守洞房六百年,守玄丹五百年。中問復周遊名山,看望八海,回翔五嶽,休息洞室。樂林草之垂條,與烏獸而相激。川讀吐精,丘陵蓊鬱,萬物之秀,寒暑之節,弋釣長流,遨遊玄籟,靜心山岫,念真養氣。呼召六丁,玉女見衛;展轉六合,無所羈束。守形思真二千八百餘年,實樂中仙,不求聞達。今卒被召,上補天位,徘徊世澤,惆悵絕氣。吾其去矣,請從此別。子勤劻之,相颶室也。林省書流涕,徬徨拜空,涓師之邇亦絕矣。夫玄丹者,泥丸之神也。其法出太上素靈訣,守三一為地真,守洞房為真人,守玄丹為太微宮也。林謹奉法衛,修行道成,周觀天下,遊捲名山,分形散景,寢息丹陵,賣履市巷,醜形試真。得意而棲,逐化不倫,時人莫能識也。以漢元帝神爵二年三月六日,告弟子周季通曰:我昨被玄洲召為真人,上領太極中候大夫,今與汝別。比明旦,有雲車羽蓋,膠龍駕虎,侍從數千人迎林。林即日登天,冉冉西北而去。良久雲氣覆之,遂絕。林未去之時,先是太極遣使者下拜為中嶽真人,後太上又遣玉郎下拜為五嶽地真人,宮在丹陵也。弟子周季通日;予見先師得道為仙,已三被拜授,乃登昇。蓋洪德高妙,玄韻宿感,靈化虛源,神澄八方。龍昇鳳逐,飛步真門,隱顯津梁,觀試風塵。其道神矣,其法珍矣,非紙札廳意所能述宣,今聊撰其標略爾,所冀將來有道之士以遊目也。

陽生

陽生者,住少室西金門山。山有金罌漿,服之得道。

王思真

王思真者,不知其得道年代,位為太上侍經仙郎。漢靈帝光和二年己未正月一日,太上老君降於天台山,命思真披九色之報,出《洞玄》《大洞》等經三十六卷,以授太極左宮仙公葛玄。

王仲都

王仲都,漢人也。一云道士,學道於梁山,遇太白真人授以虹丹,能禦寒暑,已二百許年。漢元帝召至京師,試其方術。嘗以嚴冬之月從帝而遊,令仲都單衣乘駟馬車於上林昆明池,環水馳走。帝御狐裘而猶覺寒,仲都貌無變色,背上氣蒸焦焦然。又當盛夏,曝之日中圍以十爐火,口不稱熱,身不流汗。後亦仙去。孫思邈嘗於峨眉山棲真習道,仲都與三五人假為獵夫,過其居試之,因論長生之旨,遂授道思邈而去。

上成公

上成公,玄縣人。其初出行,久不還家,後歸語其家人曰:我已得仙。因辭家而去,人見其舉步稍高出虛空中,良久乃沒。後漢時人也。

桐君

漢獻帝建安三年,耳圖國獻嗚石鸚,其色如丹,大如燕,常在地中應時而嗚,聲能遠徹。其國聞其嗚,乃殺牲以祠之,當聲處掘,則得此鸚。若天下太平,翔飛頡頑以為佳瑞,亦謂之寶鸚。人聽地中以候晷刻,道士云:仙人桐君採石,入穴數里,得丹,石鸚舂碎為藥服,令人有聲氣,後天而死。昊寶鼎元年,四方貢珍怪,有琥珀燕,置之靜室,自於室內嗚翔,此之類也。

劉晨

劉晨、阮肇,刻縣人也。漢明帝永安十五年,二人往天台山採藥,迷失道路,糧食乏盡。望山頭有一桃木,共取食之,如覺少健。下山得澗水飲之,并各澡浴。又望見蔓菁菜從山腹出,次又有一杯流出,中有胡麻飯屑。二人相謂曰:去人問不遠矣。因過水,深四尺許,行一里,又度一山,出大溪,見二女顏容絕妙,世所未有。便喚劉、阮姓名,如有交舊也。喜悅,因語曰:郎等來何晚也。因邀過家,廳綰服飾,無不精華,東西各有狀帳帷幔,七寶瓔珞,非世所有。左右直息青衣,悉皆端正,都無男女。須臾下胡麻飯、山羊脯食之,甚美。又設甘酒,又有數仙客將三五桃至女家,云:來慶女婿。各出樂器,歌調作樂。日既向暮,仙客各還去。劉、阮就所邀女家止宿,駐留十五日。求還,女答曰:今來此是宿福所招,得至仙館,比之流俗,何有此樂。遂住半年,天氣和適,常如三二月,百烏哀嗚,無不悲思。求歸甚切,女曰:罪根未滅,使令君等如此。更喚諸仙女共作鼓吹,送劉、阮從此山洞口去,不遠至大道。隨其言而得還家鄉,並無相識也。鄉里怪異,乃驗得七代子孫,傳上祖公入山不出,不知何在。既無親屬,棲泊無所。卻欲還女家,尋當年所往山路,迷莫知其處。至晉武帝太康八年,竟失二公,不知其所之也。

武丁

桂陽城武丁有仙道,常在人問,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已被召,不得停,與爾別矣。弟問:織女何事渡河,兄何時當還?答曰:識女暫詣牽牛,吾去後三千年當還耳。明旦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猶云:七月七日織女嫁牽牛云。

玄都先生

玄都先生者,授《仙人黑玉天地鈴經》,行而得道。

蔡長孺

蔡長孺者,蜀郡人。服十精丸,年三百歲,色如少童。

延明子高

延明子高者,服麋角得仙。

崔野子

崔野子者,服木以度世。

靈子真

靈子真者,服桃膠以得仙。

任敦

任敦,博昌人也。少在羅浮學道,後居茅山南洞,行斗步之道及《洞玄五符》,能役召鬼神,隱身分形。居山舍,虎狼不敢觸犯。

敬玄子

敬玄子修行中部之道,存道守三一,常歌曰:遙望崑崙山,下有三頃田;借問田者誰,赤子字元先。土生二靈木,雙關俠兩邊,日月互相照,神路帶中天。採藥三微嶺,飲漱華池泉。遨遊十二樓,偃賽步中原。意欲觀絳宮,正值子丹眠。金樓托玉几,華蓋與相連。顧見雙使者,博著太行山。長谷何崢嶸,齊城相接鄰。縱我飛龍轡,忽臨無極淵。黃精生泉底,芝草披岐川。我欲將黃精,流丹在眼前。徘徊飲流丹,羽翼奮迅鮮。意猶未策外,子喬提臂肩。所經信自險,所貴得神仙。

帛舉

帛舉字子高,嘗入山採薪,見二白鵠飛下石上,即成兩仙人。共語云:頃合陰丹,就河北王母索九劍酒服之,至良。子高聞仙人言,就訪王母者,得九劍酒,還告仙人,乞陰丹服之,即翻然昇虛,治於雲中,掌雲雨之任。魏晉問有帛和,師河北王母未審是此人否。

徐季道

徐季道少住鵠嗚山,後遇真人謂曰:夫學道,當巾天青,詠《大歷》,蹶《真誥》作路雙白,徊二赤。此太素五神,道之秘事也,其語隱也。《大歷》者,《三皇文》是也,季道修行得道。

趙叔期

趙叔期,不知何許人。學道於王屋山中,時時出民問。聞有卜者在市,叔期往見之。卜者謂叔期曰:欲入天門,調三關,存朱衣,正崑崙。叔期知是神人,因拜扣頭,請其要道。因以一卷書與之,是胎中記。拜受之,後合神丹而昇天。

莊伯微

莊伯微者,漢時人,少好道,不知求道之方,惟以日入時正西北向,閉目握固,想崑崙山。積三十年,後見崑崙山人授以金液方,合服得道。《真誥》云:想見崑崙山二十一年,後服食入中山學道。猶存此法,當復十許年,後閉目,乃奄見崑崙。存之不止,遂見仙人授以金液之方,遂以得道。

瞿武

瞿武,後漢人也。七歲絕粒,服黃精紫芝。入峨眉山,天竹一真人授以真訣,乘白龍而去。今蜀州有瞿君祠。

匡俗

匡俗字子希,少以孝悌著稱。召聘不起,至心學真。遊諸名山,至覆筍山,上有湖,周迴數里,多生靈草異物,不可識。其傍有石井泉,通湖中。又有石鴉,至春秋時皆能群飛。復有小石筍,中有玉謀,多記山名福地及得道人姓名。後服食得道。

盧耽

盧耽者,少學道得仙。後復仕為州治中,每時乘空歸家,到曉則反。州嘗元會,期賀,在列,時耽後至。迴翔閣前欲下。次為威儀以篇擲耽,得一隻履墜地,耽由是飛去。

傅先生

傅先生者,學道於焦山中,精思七年,遇太極真人《真誥》云太極老君,與以木鑽,使之穿一石盤,厚五尺許,戒云:石盤穿,仙可得也。於是晝夜鑽之,積四十七年,鑽盡石穿。仙人來日:立志若斯,寧有不得道者。即授以金液還丹,服之度世。《丹臺錄》云:昇太清為南嶽真人。

黃觀子

黃觀子少好道,家奉佛道,朝朝拜叩,求乞長生。如此積四十九年,後遂服食,入焦山,太極真人以百四十事試之,皆過。遂服金丹,而詠《大洞真經》,今補官為太極左仙卿。

石坦

石坦字洪孫,渤海人也。遊趙魏諸名山,得道,能分身,同時請十餘家,各一家有一坦,所言各異。

張巨君

張巨君者,不知何許人也。許季山得病不愈,清齋祭泰山請命,晝夜所訴。忽有神人來問曰:汝是何人,何事苦告幽冥?天帝使我問汝,可以實對。季山曰:僕是汝南平輿許季山,抱疾三年,不知罪之所在,故到靈山請央死生。神人曰:我是仙人張巨君,吾有易道卜筮,射知汝禍祟所從。季山因再拜請白:幸蒙神仙迂降,願垂告示。巨君為筮卦,遇震之但初九、六二、六三有變,巨君曰:汝是無狀之人,病安得愈乎?季山曰:願為發之。巨君曰:汝曾將客束行,為父執仇,於道殺客,內空井中,大石蓋其上。此人上訴天府,以此病譴汝也。季山曰:實有此罪。巨君曰:何故爾邪?季山曰:父為人搏,恥蒙此以終身。時與客報之,未至,客欲告怨主,所以害之。巨君曰:冥理難欺,汝勤自首,吾還山當為汝請命也。季山漸愈,巨君傳季山筮卦卜,喜於《易》占,但不得巨君度世之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那些书的后来

    那些书的后来

    关于一些书的读后感,见解比较浅,我们可以评论区讨论一下,希望收获很多。
  • 七殇轮回

    七殇轮回

    这不是穿越,而是关于爱和灵魂的旅行,人生唏嘘,怎知几世轮回,才能修来今生携手,是梦,是幻境,或是对内心的盘问。虚构一个故事很容易,诉说一种情感很难。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感慨人心的不满足,总想要拥有得不到的,总是默默地放掉手中已经得到的。轻易的以为,只有追到了前方的梦想,才有心情去欣赏美好的风景。却不知,错过的,便不能再拥有。东西如此,人如此。这只是一个想要如何去珍惜的故事。当然,她也可能不是这么沉重,只是一个遵从内心,去做真实的自己的故事。只想说,珍惜拥有。
  • 至尊魔女莫甘娜

    至尊魔女莫甘娜

    曾经的天使莫甘娜成为恶魔的领袖,被尊称为至尊魔女!建立了魔女议会。然而天使王凯尔早就出关归来,她有一件神器可以封印所有的恶魔!
  • 公子独秀

    公子独秀

    本想平平淡淡,奈何骚动的世间,骚动的心,那是按也按不住呐...
  • 虚拟世界之无上至尊

    虚拟世界之无上至尊

    王牌队员,簇拥无数迷妹。屌丝张牧平凡的生活终于被新款游戏打破。一来就各种外挂,真的不要太爽。别人打怪升级,张牧求着怪打自己。我就静静看着你装逼,然后被我打脸。什么资源争夺战不拿冠军别回来,我可是要拯救世界的别给我谈这么庸俗的事。什么对方有挂,不要天真了,我以前可是徒手同时打败了几百个挂。什么校霸居然要拜我为师,人生真是平淡而枯燥。
  • 重生之玄天大陆至尊归来

    重生之玄天大陆至尊归来

    唐凡曾经是玄天大陆上的至尊强者!却被最好的兄弟算计而死,但好在有七彩轮回石,让我重生到了一个废物身上!上一世的仇我这一世来报!
  • 巨星外挂光环

    巨星外挂光环

    这一年,林天参加了比赛,却意外开启了“巨星外挂系统”从此,他便是歌王,影帝,全球最顶级的电影导演。从此,属于他传奇生涯开始了。横扫大陆,攻伐欧美。
  • 蓝颜知恋

    蓝颜知恋

    她跟他诉说自己的初恋他通过她递情书给她的室友都说他俩是蓝颜知己,两人却是欢喜冤家经过青春,沉淀下来的也许是真的情感---
  • 班长大人好忙

    班长大人好忙

    身为一名“班长”,他对于班里某位“特别”的同学印象也只有一个:“无所事事,无恶不作,以及无关紧要”!而夹在两位中间的小蛮同学,嗯……心好累
  • 秦风.流云醉

    秦风.流云醉

    现下已是大秦帝国,天下一统,无限的荣耀。身为帝国最受宠爱的公主,却身陷仇恨的泥潭,万劫不复。你的恨是什么?你的仇是什么?为什么不肯向我明言?我是一无所有的白丁,却愿为你,不惜一切,只要能助你冲破樊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