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98500000013

第13章 烦闷

几声晨兴的钟,把他从疲乏的浓睡中唤醒。他还在神志朦胧的时候,已似乎深深的觉得抑郁烦躁。推开枕头,枕着左臂,闭目思索了一会,又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使他不痛快。这时廊外同学来往的脚步声,已经繁杂了,他只得无聊地披衣起来;一边理着桌上散乱的书,一边呆呆地想着。

盥漱刚完,餐铃响了,他偏不吃饭去;夹着书,走到课室,站在炉边。从窗户里看同学们纷纷的向着餐室走,他的问题又起了:"到底是吃饭为活着,还是活着为吃饭?一生的大事,就是吃饭么?假如人可以不吃饭,岂不可以少生许多的是非,少犯许多的罪恶么?但是。"他的思想引到无尽处,不禁拿起铅笔来,在本子上画来画去的出神。

不知站了多少时候,忽地觉得有人推门进来。回头看时,正是同班友可济和西真,也一块儿夹着书来了,看见他都问:"你怎么不吃饭去?"他微笑着摇一摇头。他们见他这般光景,就也不说什么;在炉旁站了一会,便去坐下,谈论起别的事来。

要是别日也许他也和他们一块儿说去,今天他只不言语,从背后呆呆的看着他们。他想:"西真这孩子很聪明,只是总不肯用一用思想--其实用思想又有什么用处,只多些烦恼,不如浑化些好。"又想:"可济昨天对我批评了半天西真,说他不体恤人,要一辈子不理他。今天又和他好起来,也许又有什么求他的事,也未可知。总之人生只谋的是自己的利益,朋友的爱和仇,也只是以此为转移,--世间没有真正的是非,人类没有确定的心性。"又想,"可济的哥哥前几天写信来叫我做些稿子,还没有工夫覆他,他哥哥 "这时同学愈来愈多,他的思潮被打断,便拿起书来,自去坐下。

他很喜欢哲学,但今日却无心听讲,只望着窗外的枯枝残雪。偶然听得一两句,"唯物派说心即是物--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只是无目的底力与物的相遇。"这似乎和他这些日子所认可的相同,便收回心来,抬头看着壁上的花纹,一面听着。一会儿教授讲完了,便征求学生的意见和问题,他只默然无语。他想: "哲学问题没有人能以完全解答,问了又有什么结果;只空耗些光阴。"

一点钟匆匆过去了,他无精打采的随着众人出来。

回到屋里,放下书,走了几转,便坐下;无聊的拿出纸笔,要写信给他姊姊。这是他烦闷时的习惯,不是沉思,就是乱写。

亲爱的姊姊:

将我的心情,冷淡入无何有之乡了。

你莫又要笑我,我的思潮是起落无恒。和我交浅的人,总觉得我是活泼的,有说有笑的,我也自觉我是动的不是静的。然而我喜玄想,想到上天入地。更不时的起烦闷,不但在寂寞时,在热闹场中也是如此。姊姊呵!

这是为什么呢?是遗传么?有我的时候,勇敢的父亲,正在烈风大雪的海上,高唱那"祈战死"之歌,在枪林炮雨之下,和敌人奋斗。年轻的母亲,因此长日忧虑。也许为着这影响,那忧郁的芽儿,便深深的种在我最初的心情里了。为环境么?有生以来,十二年荒凉落漠的海隅生活,看着渺茫无际的海天,听着清晨深夜的喇叭,这时正是汤琵琶所说的"儿无所悲也,心自凄动耳"的境象了。像我们那时的--现在也是如此--年纪和家庭,哪能起什么身世之感,然而幼稚的心,哪经得几番凄动,久而久之,便做成习惯了。

可恨那海隅生活,使我独学无友,只得和书籍亲近。更可恨我们那个先生,只教授我些文学作品,偏偏我又极好它。终日里对着百问不答神秘的"自然",替古人感怀忧世。再后虽然离开了环境的逼迫,然而已经是先入为主,难以救药了。

我又过了几年城市的学校生活,这生活也有五六年之久,使我快乐迷眩,但渐渐的又退回了。我的同学虽然很多,却没有一个可与谈话的朋友。他们虽然不和我太亲密,却也不斥我为怪诞,因为我同他们只说的是口里的话,不说心里的话。我的朋友的范围,现在不只在校内了。我在海隅的时候,只知道的是书上的人物,现在我已经知道些人物上的人物。姊姊呵!罪过得很!我对于这些人物,由钦羡而模仿,由模仿而疑惧,由疑惧而轻藐。总而言之,我一步一步的走近社会,同时使我一天一天的看不起人!

不往下再说了,自此而止罢。姊姊呵,前途怎样办呢?奋斗么?奋斗就是磨灭真性的别名,结果我和他们一样。不奋斗么?何处是我的归宿?随波逐流,听其自然,到哪里是哪里,我又不甘这样飘泊!

因此我常常烦闷忧郁,我似乎已经窥探了社会之谜。我烦闷的原因,还不止此,往往无端着恼。连我自己也奇怪,只得归原于遗传和环境。但无论是遗传,是环境;已的确做成了我这么一个深忧沉思的人。

姊姊,我傲岸的性情,至终不能磨灭呵!我能咬着牙慰安人,却不能受人的慰安。人说我具有冷的理性,我也自承认是冷的理性。这时谁是我的慰安,谁配慰安我呢?姊姊呵!我的眼泪,不能在你面前掩盖,我的叹息,不能在你耳中隐瞒。亲爱的姊姊,"善美的安琪儿",--你真不愧你的朋友和同学们赠你的这个徽号--只有你能慰安我,也只有我配受你的慰安。你虽不能壅塞我眼泪的泉源,你却能遏止这泉流的奔涌。姊姊呵!你虽不和我是一样的遗传,却也和我是一样的环境,怎么你就那样的温柔,勇决,聪明,喜乐呢?--虽人家也说你冷静,但相形之下,和我已相差天地了--我思想的历史中的变迁和倾向,至少要有你十分之九的道力。我已经觉得是极力的模仿你,但一离开你,我又失了自觉。就如今年夏天,我心灵中觉得时时有喜乐,假期一过,却又走失了。姊姊,善美的姊姊!飘流在觉悟海中--或是堕落海中,也未可知--的弟弟,急待你的援手呵!

年假近了,切望你回来,虽然笔谈比面谈有时反真切,反彻底,然而冬夜围炉,也是人生较快乐的事,不过却难为你走那风雪的长途。小弟弟也盼望你回来,上礼拜我回家去的时候,他还嘱咐我--他决不能像我,也似乎不很像你,他是更活泼爽畅的孩子。我有时想,他还小呢,十岁的年纪,自然是天真烂漫的。但无论如何,决不至于像我。上帝祝福他!只叫他永远像你,就是我的祷祝了。

姊姊!风愈紧了,雪花也飘来了。我随手拿起笔来,竟写了六张信纸,无端又耗费了你五分钟看信的工夫,请你饶恕我。亲爱的姊姊,再见罢!你忧闷的弟弟

匆匆的写完了,便从头看了一遍,慢慢的叠起来。自己挪到炉边坐着,深思了一会,又回来,重新在信后注了几句:

思潮起落太无恒,也许天明就行所无事了。我不愿意以无端的事,不快了我,又不快了你。

注完便封了口,放在桌上。--其实这信,他姊姊未必能够看见:他烦闷时就写信,写完,自己看几遍,临到付邮的时候,说不定一刹那顷,他脑子里转一个弯儿,便烧了撕了。他不愿意人受他思想的影响,更不愿意示弱,使人知道他是这样的受环境的逼迫。横竖写了,他精神中的痛苦,已经发泄,不寄也没有什么,只是空耗了无数的光阴和纸笔。

这时场院里同学欢笑奔走的声音,又散满了,已经到了上午下课的时候。他觉得饿了,便出来自己先走到餐室里。一会儿同学们也来了,一个个冻红着脸,搓着手,聚在炉边谈话。可济回头看见他,便问:"这两点钟没课,你做什么来着?"

他说:"没做什么,只写了几封信。"可济说:"正是呢,我哥哥等着你的回信,千万别忘了。"他点一点头。

饭后走了出来,大地上已经白茫茫的了,空中的雪片,兀自飘舞。正走着,西真从后面赶上说,"今天下午四点的委员会,你千万要到。"他便站住了说,"我正要告诉你呢,今天是礼拜六,昨天我弟弟就写信叫我早些回去,大概是有点事。

今天就请你替我主席罢,我已经告了假了。"西真道:"你又来,哪能有这样凑巧的事。你若不去,他们又该说你了;办事自然是难的,但你这人也未免太 "他沉下脸来说:"太什么?"西真咽住了笑道,"没有什么,不过我劝你总是到了好。"他低下头走着,半天不言语,一会儿便冷笑道:"我也看破了。每人都要弄聪明,我何苦白操这一番心?做来做去,总是这么一回事。什么公益?什么服务?我劝大家都不必做这梦了。撒手一去,倒可以释放无数劳苦的众生。其实我也不用说别人,我深深的自己承认,我便是罪恶的魁首,魔鬼的头儿。"西真听了,也不说什么,这时已经走到他屋门口,他又说:"其实--我倒不是为这个,我今天真有点事,请你千万代劳;全权交给你了。不必再征求我的意见。"西真迟疑了一会说,"也好。"他便点一点头进去了。

到了屋里,百无聊赖,从冻结的玻璃窗里,往外看着模糊的雪景,渐渐的困倦上来;和衣倒下,用手绢盖上脸,仿佛入梦。

不一会儿又醒了,倒在床上呆想,心中更加烦躁,便起来想回家去。忽然忆起可辉的信未复,不如写了再走,拿起笔来,却先成了一篇短文字:

青年人一步一步的走进社会,他逐渐的看破"社会之谜"。使他平日对于社会的钦慕敬礼,渐渐的云消雾灭,渐渐的看不起人。

社会上的一切现象,原是只可远观的。青年人当初太看得起社会,自己想象的兴味,也太浓厚:到了如今,他只有悲观,只有冷笑。他心烦意乱,似乎要往自杀的道上走。

原来一切都只是这般如此,说破不值一钱。

他当初以为好的,以为百蹴不能至的,原来也只是如此。--这时他无有了敬礼的标准,无有了希望的目的;只剩他自己独往独来,孤寂凄凉的在这虚伪痛苦的世界中翻转。

他由看不起人,渐渐的没了他"爱"的本能,渐渐的和人类绝了来往;视一切友谊,若有若无,可有可无。

这是极大的危险不是?我要问作青年人环境的社会!

一方面他只有苦心孤诣的倾向自然。--但是宇宙是无穷的,蕴含着无限的神秘,沉静的对着他。他有限的精神和思路,对此是绝无探索了解的希望。他只有低徊,只有赞叹,只有那渺渺茫茫无补太空的奇怪情绪。

两种心理,将青年人悬将起来,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

这是极大的危险不是?青年要问宇宙,也要问自己。

青年自己何尝不能为人生和宇宙,作种种完满的解答?但理论是一件事,实践又是一件事。他说得来却做不到,他至终仍是悬着。

这两方面,又何尝不可以"不解之解"解决了?但青年人不能升天,不甘入地;除非有一方面能完完全全的来适应他。

宇宙终古是神秘的;但社会又何妨稍稍的解除虚伪和痛苦,使一切的青年人不至于不着边际?

极大的危险,已经临到了,青年自己明明白白地知道--

他一口气写完了,看了一遍,放在旁边,找出可辉的信来,呆呆的看着,半天,很昏乱的拿起笔来,又写:

可辉兄:

读了,很好。我也是极喜欢月夜的,我经历过的海上和山中的月夜,那美景恐怕你还没有遇见过。但我总觉得月夜不如星夜;月夜的感觉散漫,不如星夜那般深沉。灿烂的繁星,衬着深蓝的夜色,那幽深静远的太空,真使人微叹,使人深思,使人神游物外呵!我有时对着无星的月夜,恨不得将心灵的利斧,敲碎月明,幻作万千星辰,叫它和着风中的密叶繁枝,颂赞这"自然"的神秘。

你也曾有这种的幻想么?

论到文学创作问题,天才以外的人,自然总不如天才的创作那般容易。--这容易不是多少的问题--因为见得到是一件事,写得出又是一件事。天才的观察,也许和别人一般,只是他能描写得非常的自然,非常的深刻,便显得高人一着。不过将创作文学的责任,交付天才,也有一件危险。他们的秉赋不同,感觉从他脑中渗过的时候,往往带着极浓厚的特具的色彩;乐便乐到极处,悲也悲到极处。愈写得动人,愈引导阅者趋向他偏窄的思路上去,他所描写的对象,就未免模糊颠倒了。到此牵连到文学材料问题,我又起怪想了,宇宙中一切的物事,在在都是可描写的;无论在山村,在都市,只要有一秒钟寂静的工夫,坐下想一想,站住看一看,我们的四围,就充满了结构非常精密的文学材料,又何用四处寻求呢?我主张与其由一两个人--无论是否天才--来描写,不如由大家同来实地观察,各人得着自己的需要。一两个人的感觉和文字,怎能写尽这些神秘,没的玷辱隐没了这无限的"自然"!

文坛上真寂寞呵!我不信拿这些现时的文学界中人的人格,就足以支撑我们现代的文学界,然而他们的确已这样的支撑了,真是--我也知止了,忏悔了。然而古往今来,其实也都是如此,古文学家或者还不如今,不过我们看不见,便只有盲从赞叹。何必多说?世界上原只是滑稽,原只是虚伪。古人欺哄今人,今人又欺哄后人,历史中也尽是一脉相延的欺哄的文字。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你说我的话。你说我只能影响别人,却不能受人的影响。你太把我看重了!我哪里有影响人的力量?至于我受人的影响,是的确不少,你不理会就是了。你又劝我不要太往悲观里思想,我看这个不成问题,我近来的思想,几乎瞬息万变。告诉你一个笑话,我现在完全的赞同唯物派的学说。几乎将从前的主张推翻了。不过我至终不承认我昨日的主张,以至今日的,明日的,也是如此。我年纪太轻,阅历太浅,读的书也太少。人生观还没有确定;偶然有些偏于忧郁的言谈和文字,也不过是受一时心境的影响和环境的感触,不至于长久如此的,而且如不从文字方面观察,我就不是悲观的我。因此我从来不以思想的变迁为意,任这过渡时代的思潮,自由奔放,无论是深悲是极乐,我都听其自然。时代过了,人生观确定了,自然有个结果。请你放心罢,我是不须人的慰安的,谢谢你。

"作稿问题",我真太羞赧了,我不愿意再提--附上一篇,是刚才乱写的,不过请你看一看--这便是末一次。因为我愈轻看人,愈拿着描写"自然"不当做神圣的事;结果是我自己堕落,"自然"自杀。我不想再做了,不如听"自然"自己明明白白地呈露在每个渔夫农妇的心中,覆盖了无知无识的灵魂,舒展了无尽无边的美。

到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你所爱的孩子,我的小弟弟,活泼胜常,可以告慰。

雪中的天色,已经昏暗了,我要回家去。归途中迎面的朔风,也许和你楼旁的河水相应答。何不将心灵交托给这无界限的天籁,来替我们对语!你的朋友。

匆匆的写完,和那篇稿子一块儿封了起来。又从桌上拿起给姊姊的信来,一同放在袋里。捡出几本书,穿上外衣,戴上帽子,匆匆的又走出来;一眼望见西真和几个同学,都站在"会议室"的门口目送着他。

街上只有朔风吹着雪片,和那车轮压着雪地轧轧的细响。

路灯已经明了,一排儿繁星般平列着;灯下却没有多少行人,只听得归巢的寒鸦,一声声的叫噪。他坐在车上想:"当初未有生物的时候,大地上也下雪么?倘若有雪,那才是洁白无际,未经践踏,任它结冰化水,都是不染微瑕的。"又想:"只有"家"是人生的安慰,人生的快乐么?可怜呵!雪冷风寒,人人都奔走向自己暂时的归宿。那些无家的人又将如何?--永久的家又在哪里?"他愈想愈远,竟然忘却寒风吹面。忽然车停了,他知道已经到家了。

走进门去,穿过甬路,看见餐室里只有微微的光;心想父亲或者不在家。他先走上楼去,捻亮了电灯,放下书,脱了外衣,又走下来。

轻轻的推开门,屋里很黑暗,却有暖香扑面。母亲坐在温榻上,对着炉火,正想什么呢。弟弟头枕在母亲的膝上,脚儿放在一边,已经睡着了。跳荡的火光,映着弟弟雪白的脸儿,和母亲扶在他头上的手,都幻作微红的颜色。

这屋里一切都笼盖在寂静里,钟摆和木炭爆发的声音,也可以清清楚楚的听见。光影以外,看不分明;光影以内,只有母亲的温柔的爱,和孩子天真极乐的睡眠。

他站住了,凝望着,"人生只要他一辈子是如此!"这时他一天的愁烦,都驱出心头,却涌作爱感之泪,聚在眼底。

母亲已经看见他了;他只得走近来,俯在弟弟的身旁。母亲说:"你回来了,冷不冷?"他摇一摇头。母亲又说:"你姊姊来了一封信,她说。"他抬起头来问道:"她说什么?"母亲看着他的脸,问道:"你怎么了?"他低下头说:"没有什么--"这时他的眼泪,已经滴在弟弟的脸上了。

(本篇最初发表于《小说月报》1922年1月第13卷第1期,后收入小说、散文集《超人》。)

同类推荐
  • 十三封自杀告别信

    十三封自杀告别信

    我叫歌莉,今年三十岁,单身,无业,以创作地摊文学为生。我有一群数目庞大的讨厌亲戚,他们和我父母一样,视我为家族之耻。我糟糕的前男友变成了我闺蜜的模范老公,一直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出版社突然提出解约……于是我决定离开这个世界,并寄出了十三封告别信;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偷情打乱了我的计划,事情开始朝着一个完全无法预知的方向发展……
  • 盛唐领土争夺战2

    盛唐领土争夺战2

    讲述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硬碰硬的领土争夺战!翻开本书,带您重返东西方文明第一次激烈冲突的历史现场,见识我们祖先为每一寸领土血战到底的辉煌传奇!
  • 新惊魂六计:女生外语宿舍

    新惊魂六计:女生外语宿舍

    《新惊魂六计:女生外语宿舍》汇集当前高校女生外语宿舍最惊奇、最不可思议的事件。不到最后一秒,你一定无法知晓真相。瞧,游走在噩梦边缘,令人窒息的惧意正在蔓延着……白骨手链引发的连续异事件,亡者接二连三……谁是谁的张韶涵,谁是谁的护花使者,槐花杀的诅咒持续百年。吸血鬼降临,今夜无人生还!
  • 恋爱与牺牲

    恋爱与牺牲

    《恋爱与牺牲》是法国著名犹太作家莫罗阿的一部代表作,小说《恋爱与牺牲》讲述了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时候的故事,以及另外几篇文章:《因巴尔扎克先生之过》《女优之像》《邦贝依之末日》。这些文章内容时至今日仍然对读者思考人生、思考幸福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全书条分缕析,通晓明白,且傅雷先生的译文优美流畅,为本书增添了不少色彩。
  • 碧血丹心·卷三:平藩卷

    碧血丹心·卷三:平藩卷

    “碧血丹心”系列历史武侠小说,是文公直的代表之作。三卷共125回,百万余字。内容是写明朝大臣忠肃公于谦忠心报国的感人业绩,从于谦出世求学开始,写到他为明宣宗平定藩王朱高煦为止。
热门推荐
  • 以想成篇

    以想成篇

    长大后的人们都会面临一个烦恼——来自父母的相亲。池然然和李柏深想摆脱这个烦恼,提出结婚。会发生什么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 黎明前的你

    黎明前的你

    (双洁,酒吧女老板VS斯文男医生,本文是小甜饼,作者文笔差,篇幅不会长。,“嗯?你想干什么?”某男实在是受不了她炽热的眼神了。“啊?老公~你说的,你的嘴巴怎么比我的还好看啊?”某女的话语中充满了羡慕。“真的?那我们生个孩子,指不定就遗传了我的嘴巴”。“蛤!?”某女被某败类的话给吓到了。“不了不了!哈哈哈……我觉得还是我的好看!”某女从心从心地。只见林司附下身凑向对方的嘴,还说着“我也这么觉得”。
  • 十方战魔

    十方战魔

    苍莽大地,群雄争霸。天罡战将,横扫四方。在那无尽的茫茫雪原之上,有一个名叫“天戈”的少年立志要成为一名名动四方的天罡战将......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
  • 武道中人

    武道中人

    我武君羡这一生,荡涤前尘,誓求今世,惟愿轰轰烈烈,快意恩仇,败尽英雄豪杰,傲立星辰之巅!时光荏苒,大劫将至,神尊道体,异世功法,孰强孰弱,金钟罩铁布衫,天外飞仙,谁能独领风骚?身处异世之中,武君羡自山村乡野,开启自己霸道纵横,坐拥群美的武道历程。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阴阳父子仙

    阴阳父子仙

    阴与阳从开天以来便是,形影不离!看父与子如何将这两种关系维系下去。
  • 夺宝天局

    夺宝天局

    东汉末年,天下纷纷,雄杰辈出,开创了一个英豪时代。全国的各路最强者,在洛阳展开一场生死夺宝。这神秘的宝物为何如此重要?金公子究竟是谁?不管如何,乱世开始了……
  • 红楼之风送雨归

    红楼之风送雨归

    徘徊遍,寻觅处处,总是种种,风雨送春归,野畔无人伴,店家催酒醒屋外风吹凉的普通书友群113,557,5302他的书特好看,红楼春正在连载中
  • 梦落天晴

    梦落天晴

    她和哥哥因为一条项链而穿越。在这里,她经历了太多太多。家族落败,爹娘失踪……不过,这好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