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6200000010

第10章 “金钱”教育,让孩子把“爱”也标上价码

物欲社会,孩子的价值观也与“金钱”紧密相连。在孩子的观念里,钱可以换来友情,钱可以换来地位,甚至钱也能恒量亲情……孩子被“拜金”的疾病侵蚀,可走父亲却还为此沾沾自喜:“老子就是有钱怎么了,从小就知道钱好使没什么坏处,这社会离了钱行吗?”面对如此歪曲的教育,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歪曲的未来……

“我爸爸可以买下你爸爸,你开个价吧!”这句话是一个叫刘况的小学三年级的男生说的。为此,他妈妈在老师的建议下,带他到心理咨询中心来进行心理咨询。

刘况的妈妈一看就是个很时尚的女人,或者说是时髦的女人,修剪得很讲究的指甲涂得一片银白,与眼睑上的银白色眼影交相辉映,手上的钻戒大得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一家暴发的速度。

果然,刘况的妈妈介绍说,丈夫是开出租车出身的,后来,几个人合伙开了家出租车公司,几年下来赚了大钱便自己干,现在手里有上百辆出租车,又开了两家搬家公司,生意红火得很。

说起自己的儿子,刘况妈妈有些沮丧:您给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这孩子刚生下来那阵儿,我们两口子正创业,没怎么管他。后来,生意火了,也挣到钱了,我们把孩子从姥姥家接了回来,给了他很多补偿,那真是有求必应。

他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我几乎每天都陪他去,喜欢足球,他爸专门给他买名牌的球,身上穿的衣服,从来没有低过500元的。

上学了,给他选了最好的学校,也请了家教,可这孩子就是学不进去,在学校里整天跟班里的同学比吃比穿,不信你问问他,别看他才读小学三年级,什么牌子的腰带最贵,什么牌子的打火机最气派,甚至什么牌子的手表最显身份,这些他全知道。

前两天他过生日,他在班里宣布,凡是主动到我们家来做客的同学,一律一人一块阿迪达斯防水手表,结果,倒真的呼呼啦啦来了20多个孩子,他爸爸高兴得什么似的,觉得他儿子这叫有能耐,一甩手几十块400多元的手表出去了。

事后,我却被老师叫到学校训了一顿,说我们当家长的太重物质,孩子现在只认钱。

回来我跟他爸说,让他别再当着孩子的面儿就知道谈论钱,谈论这名牌那名牌的,可他爸却说:‘老子就是有钱怎么了,从小就知道钱好使没什么坏处,这社会离了钱行吗?’

现在我这儿子处处跟我较劲儿,每月的零花钱是必给不可的,为了创点额外收入,他还给我列了张清单。

刘况妈妈说着,把一张巴掌大的作业本纸展开给我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些字:

1.早晨早起5分钟,奖励5元。

2.自己穿衣服、穿鞋,奖励10元。

3.自己收拾书包,奖励20元。

4.去看奶奶,奖励20元。

5.去看姥姥,奖励30元(姥姥家比奶奶家远)。

6.每天喝一杯牛奶,奖励10元。

7.晚上8点半以前上床睡觉,奖励10元。

8.考试80分以上,奖励50元。

且不说这读小学三年级的刘况写的字有多差,单单是考80分以上就要奖励这一点,可见这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根本就是象征性的,对于一个9岁的男孩来说,这账算得可够难为他的了。

您说我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变态呀,他班主任老师也没辙了。前几天,这孩子跟同学又打架了,原因是那同学的爸爸从美国给他带回的游戏机特别漂亮,而且,在咱们国内根本就没有卖的。刘况一心想要同学把游戏机卖给他,可无论他出多少钱,那男孩就是不答应,于是两个人打了起来,刘况还冲人家喊:‘我爸爸可以买下你爸爸,你开个价吧!’

这话可把人家给惹恼了,第二天,那个男孩的父亲找到了学校,学校又把班主任老师给“撸”了一顿儿,班主任是个刚刚分配的师大学生,她一个劲儿地劝我带孩子看心理医生,她说刘况这叫什么心理问题。

我让他爸带他来,可他爸不干,我觉得这孩子都是让他爸给宠坏的,可这到底也不能算是病,您说是吧?

刘况妈妈一边长吁短叹,一边又定定地盯着我的脸,我知道她是想从我的表情上确定自己的儿子到底有没有病。

可我脸上的表情的确很难让她乐观起来的。

这个只有9岁的“拜金”男孩实在让我有些吃惊,如果说现在的孩子都比较“物质”,那么像刘况这样的则应该是登峰造极了。

他不仅享受物质,而且还崇拜物质,对物质有强烈的占有欲,并且在这种欲望中以为物质无所不能,对于一个还处在童贞期的孩子来说,这的确是一种“病”。

要了解刘况的心理轨迹,我想最重要的是摸清他生活的环境,这对一个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一课堂。

“我想知道你们夫妻在孩子面前谈论最多的是什么,来往的朋友都是做什么的?”

听到我说这些话,刘况的妈妈有些发愣,眼睛里满是“这很重要吗”的疑问。

见我很坚定地看着她,她只好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这事儿还不清楚,像我们这样自己做生意的夫妻在一起还能谈什么,不都是赔了赚了的事儿。来来往往的朋友也都是生意场上的,他爸没事就爱找一帮人来家打牌,赌的数字都挺大的,一晚上扔个几万块钱都是平常事。有时候,赢了钱便抓一把给刘况让他当零花钱。刘况去游戏厅玩,最多的时候一下子扔进2000多元钱,回到家他爸还直夸他:‘没事儿,敢挣敢花才是男子汉。’

刘况几乎是在钞票堆里长大的,谁成想这孩子竟变得这样视钱如命,我老说这样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可他爸却特高兴,说人是英雄钱是胆,他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钱的重要,处处有经济头脑,长大了肯定是块会赚钱的材料,这样他的家业传到儿子手里,就不愁发不起来。

“这样的话你们是不是经常说给刘况听?”

反正没少守着刘况说,我们家原来也挺困难的,可他爸自从做生意发了起来,就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总觉得没有钱摆不平的道儿,整天还当着他那些朋友的面儿,夸刘况如何会花钱会折腾,我想可能就是这些事儿把刘况给宠得不知好歹了。

我不知道别人挣到钱以后是个什么样子,可刘况他爸简直就是个暴发户的做派,也难怪他那个同学的爸爸说刘况再有钱也是个暴发户的儿子,缺德行。

也许这句话真伤了刘况妈妈的心,说着,她的眼睛里竟有亮晶晶的东西在滚动。

“我不知道刘况这孩子还有救没救,没钱的时候,我们夫妻就想挣钱,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可如今这钱挣到手了,孩子身边什么也不缺,怎么会又缺德行了呢?”

那天,刘况和他妈妈是带着我的几条建议离开心理咨询中心的。

也许是被妈妈的眼泪吓坏了,刘况毕竟是个只有9岁的男孩,在我的面前他一直沉默着,一副什么也不想说的劲头儿。

我突然明白,要让这个孩子“痊愈”,“吃药”的必须是他的父母。这便是心理医生们常说的,所谓孩子有病,给大人开方。

首先,我建议刘况的妈妈说服丈夫到心理咨询中心来,了解一些关于对孩子有影响的心理常识,如果说他不能改变自己的言行习惯,那至少也该懂得在某些问题上回避正在成长期的孩子,不要过早让孩子参与到成年人的世界中来。

其次,我对刘况妈妈说,刘况现在的这种种表现,都跟他每天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有关。要想让他有所转变,必须给孩子一个文明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营造一种正常的生活氛围。

有钱本不是一件坏事,暴发也无可厚非,关键是给孩子树立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在目前的社会上,像刘况父母这样的“后中产阶层”并不少,可由于有些东西来得太快,也由于他们本身的素质局限,财富有时候反而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困惑。

可孩子总要长大,总有一天他要自己面对这个社会,这时候,可能任何财富都帮不了他。

因为,只要是物质的东西,便会有枯竭的时候,而只有一个人的品质,也就是良好而健康的德行,会永远伴随着他,去对抗所有困难。

因此,我期待着刘况的父亲出现在我面前,我会告诉他,如果真爱你的儿子,并且,真的希望他将来将你的事业发扬光大,那你完全不必告诉他你有多少钱。

把你曾经没有钱的艰难告诉他,把你为赢得财富所吃的苦告诉他,给他一颗健康的心灵,我相信你就为社会又奉献了一笔财富。

只有真正懂得财富意义的人才会真正享用财富,这句话也许只有等9岁的刘况长大以后才会懂得。

可我宁愿把它先写在这儿,等待刘况长大需要时间,而真理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

“因为我爸爸管着你爸爸,所以,你要投我一票。”

这是我的同事李老师讲给我听的,一个发生在她儿子身上的故事。

虽然,她儿子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可回忆起儿子在初中一年级时遭遇的这件事,她仍然有压抑不住的不满。

我儿子刚上初中一年级时特别活跃,学习成绩也不错,在班级里一直是班干部。

后来,他们班里换了班主任,这班干部的人选也就要重新调整。

新来的班主任特别年轻,手法也特别新派,他要几个班长候选人除了准备竞选演讲,还要在班里面有一定的拥护者,因此,每个同学手里的那张选票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知道对于一直在班里热衷于集体事业的儿子来说,通过竞选当上班长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追求。

为此,他也没少下功夫,写竞选演讲稿,制定“施政”方针,热心为每一位同学服务,看到他劲头挺足,我也为他攥着一把汗,鼓励他树立信心。

可没多久,儿子放学回家便没精打采的,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儿,刚开始他还不想说,可后来就忍不住地发牢骚:

‘没劲儿,老是靠请同学下馆子拉选票,跟这种人竞争没什么意思。’

半天我才搞清楚,本来跟儿子是最要好的朋友施磊,是儿子目前最强的竞争对手。

这个施磊也是个挺不错的男孩子,由于他父亲跟我爱人是一个单位的,而且,我们两家楼上楼下的住着,他跟我儿子从小就是好朋友,一直到一起进了现在这所中学读初中。

‘其实这也没什么呀,施磊也的确是个挺好的孩子,在你们俩之间展开竞争,这不更能较量一下彼此的实力吗?’

‘什么呀,妈妈你不知道,施磊早不是以前那个施磊了,他现在变得让人无法理解。为了这次竞选班长成功,他不是请我们班女生吃麦当劳、冰淇淋,就是请男生去滚轴溜冰,我不去,他就说我是假清高,还跟我们同学说,我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因为他爸就管着我爸。’

听儿子这样一说,我才觉得事情远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施磊的爸爸的确是我爱人的顶头上司,可那是他们大人的事儿,怎么会跟孩子们的事有瓜葛呢?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有时候真是不可思议,不就是一个班长吗,值得如此兴师动众?我开始劝儿子退出竞选,‘咱们踏踏实实把学习搞好,比什么都强,这班长当不当意义不大。’

谁知我这儿子跟他爸一样的脾气,‘我又不认为我比施磊差,所以,既然老师要我们公平竞争,那我会跟他竞争到底的,在竞选结果出来之前,我绝对不会退出。’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家成了儿子参加竞选的舞台,为了使自己的演讲富于感染力,他特意去买了几盘配音演员的磁带,跟着磁带里面的声音一遍一遍地练。

他的竞选报告已经让我听了几十遍,可他还在不断调整。那段时间,我们家里的生活费也是急剧上升,儿子给每个同学打电话,慷慨陈词,希望同学们能投给他一票。

看到儿子这样忙忙碌碌,我倒觉得挺有意义,不管结果如何,儿子刚刚14岁就懂得很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并且脚踏实地地凭自己的实力去争取机会,我想这种锻炼对他的成长来说太有价值了。

很快就到了儿子参加竞选的日子,前一天晚上,他把校服熨得平平整整的放在枕边,并叮嘱我第二天早上早一点叫醒他,他要起来再背诵几遍竞选报告。

可还没等他上床睡觉,他爸便皱着眉头回来了,我知道他晚上是跟施磊的爸爸一起接待客人了,说什么也没想到,他不高兴是因为在回来的路上,跟他坐在同一辆车里的施磊的爸爸对他谈了儿子参加竞选的事儿。

‘明天这竞选你就甭参加了,折腾什么呀,投施磊一票,他爸都跟我说了,我们公司马上要派人到美国考察,我还是领导们考虑的人选,再说了,这楼上楼下住着,咱们别跟领导弄得不愉快,施磊他爸对我还是挺不错的,无论如何我要给他这个面子。’

没等他爸说完,儿子便哭了,然后,儿子没有再说一句话就回房间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儿子病了,嘴上起了老大的泡,我只好给班主任打电话请假,班主任特别惋惜地对我说,本来,他准备投我儿子一票,可要是真的不能来,只能做放弃处理了。

事情的结果肯定是施磊如愿以偿,当上了班长。可这件事使我儿子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过,也算歪打正着,他的学习上去了。

高考那年,我儿子考上了北大化学系,而施磊则在高考落榜后,自费去了英国读书。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因为一场不公平的竞争结束了友情,这是让我至今想起来都不舒服的一件事。

我一点都不认为施磊的爸爸当时做了一件聪明的事儿,相反,我认为如果他能够在施磊向他提出去说服他的下级帮施磊竞选成功时,及时给儿子提出更好更周到的建议,让两个孩子公平竞争,我想对于两个孩子来讲都将是他们人生中一次有价值的经历。

可遗憾的是,他没有这样做。看上去好像是得到了什么的他,实际上失去得最多。

李老师是我们报社的资深记者之一,因此,她把这段往事讲得格外地深刻,有时候权力是会给人带来一些好处,可这种权力如果用得地方不对,那效果就很难说了。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所谓权力在他们看来就是无所不能的,如果做父母的不在这个时候调整他们的世界观,我相信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心态扭曲。而以这种心态在社会上做人、做父亲,应该说是比较可怕的。

我不知道施磊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高考落榜的,至少,在这种最公平的竞争中,他父亲的权力似乎也帮不了他什么。

事情似乎是很偶然,可它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却是如此深刻。那些常出现在成人世界的钩心斗角,似乎过早地出现在了孩子们的世界里。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在形成阶段的孩子,他们的鉴别能力有限,这时大人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先有暴发户的儿子以为钱可以买下一切的忘乎所以,又有我爸管着你爸,你就得被我管的理直气壮,成人世界的一些阴暗面侵袭着原本纯真的孩子们的世界。

“早点儿让孩子接触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也好,这样可以使他尽快成熟起来,免得走向社会后吃亏。”

这是我在采访中,一位父亲说过的话。

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而且,我相信我这里所记录的也是一种极端的现象,如果把这种极端个别的人和事作为社会现象的反映,我想那会对很多人产生一种负面的引导。

人的成熟是一种人生轨迹的再现,它不可能呈跨越式的,更不会是跳跃式的,该经历的总要经历,该体验的总要体验,成年人不能以各种理由剥夺孩子们享受纯真的权利,正像孩子们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成长中的伤害一样。

张亚是一个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男孩,12岁,读小学六年级。因为严重的抑郁症,他已经休学在家半年多了。

张亚是今年10月份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做心理治疗的,当时是父母陪他一起做的首次咨询。

据他父亲介绍,张亚以前是一个特别活泼、好动的孩子,在班里学习不错,老师和同学都挺喜欢他的。

可不幸的是,他在刚升入小学六年级时发生了一件意外。

他同班里的另一个男生开玩笑打闹时,不小心用削铅笔的小刀,割破了对方的手腕,本来以为是一个不大的伤口,可谁知那男孩竟一下子破伤风感染死了。

“其实这件事我们当时处理得挺周到的。”自称是石家庄市某银行行长的张亚的父亲说。

因为当时这件事的确是一个意外,况且我们孩子也没有恶意,校方的态度是,只要我们把对方的父母给安顿好了,他们就不追究什么。

我当时就表了态,咱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孩子不懂事闯了祸,人家对方家长提什么要求都不过分。

好在那个男孩的家在农村,父母也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进城做点小生意,就把孩子给带到城里上学了。

就这样,我赔了他们12万现金,又给他们租了一间门面房卖水果,他们也挺满意,孩子的后事也是我出面帮忙张罗的。

他说这话时,我一点也没发现他对因意外死亡的孩子的内疚。

这件事过去以后,我又悄悄给孩子转了学,但是孩子后来学习成绩下降得厉害,老师也反映他上课时经常两眼发直,精神恍惚。回到家里,他总是钻在自己房间里,有时候他妈喊他吃饭也能把他吓哭了,后来,连门也不愿意出了。

为了他逃学的事,我都动手打过他,可后来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没什么器质性的问题,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心理上有了障碍。而当时我们两口子光顾着处理这件事了,谁也没想到这孩子心理的问题会这么大。

经过跟张亚和他父母的交谈,我发现这个12岁的男孩精神系统已远非他父母想的那么简单,实际上这孩子已经具有了某些精神病的早期症状。

这已经绝非简单的心理咨询能够解决的问题,我建议他们立刻带着孩子到医院的精神病科诊断,并进行正规的精神疾病的系统治疗。

显然,张亚的父亲为此伤心不已,对这样一个有钱有权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他们最不能承受的现实了。

我在这里写下这个故事,事实上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有时候物质的东西会编织一些耀眼的光环,让人们觉得它们无所不能。

可现实就是现实,有时候充满了什么也改变不了的冷酷。

从9岁的男孩刘况到14岁的男孩施磊,再到12岁的男孩张亚,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却无一例外地饱受成年人才有的困惑。

可钱与权,是他们一定要面对的现实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不知道此时此刻,他们的爸爸是否已经清醒,正像他们长大成人,所有的沟沟坎坎都要自已经历一样,他们的孩子也同样无法摆脱这样的轨迹。爸爸的钱和权有时候给他们带来的也并不全是快乐。

如果让我来面对这些孩子,我会告诉他们,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权力也很重要,但是有限的。

如果这些东西让你们感到快乐,你们也不要以为这快乐是永远的,因为只会享用而不懂得创造的人,总有一天会发现他的快乐之源是会枯竭的。

所以,首先得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做一个正直而懂得创造的人,这句话我愿与所有的父亲们共享。

心灵思索

富裕家庭的父亲,如何把握孩子的金钱观?

(1)自身勤俭节约。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因此,家庭富裕的父亲,也要避免财大气粗,不要挥金如土,过度侈靡,这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金钱观,一旦形成习惯,就难以改正。

(2)让孩子明白,钱是父母的血汗钱,并不是他的劳动所得,父亲可以抚育他的成长,但孩子却没有挥霍的权力。此时,父亲可以站在男人的角度,激励孩子立下自己的志向,要像父亲一样成功,才能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给孩子传授理财知识。富裕的家庭,孩子各方面的花销很大,如果能及早教育孩子理财,让他懂得,如何才能让钱在自己的手里变得有意义,这样的教育,远比吃喝玩乐更实在,更有意义。

同类推荐
  • 产科疾病

    产科疾病

    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介绍了怀孕期疾病、分娩期疾病(难产)、产后期疾病、不育、乳房疾病等方面的内容。
  •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避孕是新时代两性关系的产物,旨在更好地为两性关系服务,避孕不仅仅是不生小孩,还在于优生优育以及更好地享受性生活带来的乐趣.本书就是向基层干部和育龄群众介绍避孕优生的知识。
  •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学习卷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学习卷

    思考的辉光如银色闪电刺破黑暗,学习被笼罩上玫瑰色的花环。明天,后天,每一天.此刻,彼刻,每一刻,逝者如斯,惜时方能鼓起成功的风帆。一个字追上另一个字,一页书紧随另一页书,写满习惯又超出习惯。页页学习,不囿于学习。书中有书,三十位作家齐聚一堂;书中有法,条条建议助教子有方;书中有评,习惯之外寻文学天地,书中有言,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
  • 告诉孩子·你真好·你真棒

    告诉孩子·你真好·你真棒

    穷着养,不仅是指对孩子物质享受的节制,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砺、锻炼、培养。现在的社会,男性依然是社会的栋梁和中坚,担负着家庭和社会更大的责任和期许,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一提到男性,人们总会把他们与“坚强”、“勇敢”、“有担当”等刚性词语联系在一起。确实,尽管现在男女平等,但是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和被赋予的角色色彩,决定了男孩女孩的教养方式要有所不同。我国传统多推崇淑女,人们普遍认为女人优雅娴静、从容恬淡,才算真正的美,并且推崇女孩要富养。女孩要富养,不仅是指物质上的丰富,还指精神上的完美呵护。在一个轻松温暖的家庭中养育出的女儿才能够具有雍容大度、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本书是一本写给所有男孩父母的家教类图书。书中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打骂式”和“溺爱式”两种传统家庭教育误区,提出“爱与管教相结合”的科学教育理念。全书围绕尊重男孩、“穷养”男孩、巧用激励、善用奖罚、品性打磨、因材施教、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教会父母如何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杰出的男孩。
热门推荐
  • 阿莲妈

    阿莲妈

    阿莲嫂,一个有关朴实、憨厚、善良、耿直、大方、乐观的农村妇女的几件事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 腐海之主

    腐海之主

    【浩然书院】神明的呼吸声揭开了交响乐的序章。在那寂静深渊的最底处,原初的恶魔被释放。巨大的骸骨,枯寂的世界,孢子丛生的原始森林。在这暮碑世界上,轮回终究奏响了第一音……
  • 寻找快乐

    寻找快乐

    本书收有作品42篇,其中有《送礼》、《狗德》、《不朽红楼》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徐福东渡研究概述

    徐福东渡研究概述

    2012年是徐福东渡2222周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韩建交20周年。为促进中日韩三国的睦邻友好,为营造和谐共赢的东北亚氛围作出贡献,宁海县正全力筹备9月15日―17日召开的2012中国徐福文化象山国际大会。《徐福东渡研究概述》将收集到的中日韩和本地论文汇编集合,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一定的可读性。书中还配有多幅相关图片,更增强了真实感和吸引力。
  • 冷面将军宠溺娇妻

    冷面将军宠溺娇妻

    别人穿越逛青楼,开青楼,为啥她却偏偏是进青楼呢?看在她喜欢研习兵书的份上,上帝派个将军拯救一下水深火热的她吧~然,刚出了贼窝,咋又进了“冰窟窿”呢?冷,这将军实在是太冷了。但是不怕不怕,她会自己发热......
  • 北诺成尘

    北诺成尘

    北诺成尘,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故事。北诺成尘,我与你相遇。北诺成尘,我在这扎根。北诺成尘,我陪你到天荒地老。
  • 萌妃来袭:世子请接驾

    萌妃来袭:世子请接驾

    她是千元朝最最娇蛮的公主,不学无术,一个草包,只生得了一副倾世美貌,被称为五国一害。他是心机颇深的世子爷,风轻云淡间掌握了五国命脉。一个月前,公主失踪,一个月前世子失踪。“我们这是一贱如故吗?”她咬着舌头愤恨地问“不,是你贱,我故。”某回答。“我去你大爷的!”
  • 快乐学生5黑暗再现

    快乐学生5黑暗再现

    (封面人物: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