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13700000010

第10章 随感录(十四则)

得与失

最近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新房中所谓“几电、几机、几十条腿”的摆设颇引人注目。当我看到那只考究的书柜仅摆上酒盅、魔方之类时,心中不免感喟。诚然,生活需要美化。但是,书柜摆酒盅已非美化,实近讽刺。书柜空空,腹内又当如何?事业的强者并非从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中培养。青年时期还是该多读书学习,才能适应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试想,孜孜于物质的享受而与书绝缘,所得所失,孰轻孰重?

这里想起了邓拓同志。他一生求知若渴,年轻时以清代学者包世臣的诗句“补读平生未见书”自励。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书籍都不愿添置,何论“苦读”、“补读”?

出版家的气魄

《延安文艺丛书》前六卷公开发行了。出版这套16卷本、数百万字丛书的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同志说,为了给这套丛书开绿灯,他们不惜赔上几万元。

作为企业单位,出版社自负盈亏,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是,社会主义的出版业不能只考虑利润,而应当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眼。湖南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宁可折本、赔钱,也要抢救有价值的书籍(他们还出版了七十余册的《走向世界》丛书),发扬祖国历史文化,这可以说是真正出版家的气魄。

有些人不是把那些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书籍当作“赔钱买卖”不屑一顾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延安文艺丛书》的豪举,值得深思。

“五角丛书”的启示

“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产、销、购三方都有难言之苦。症结何在?出版界为此争议有日矣!当前出版业究竟如何振兴,图书市场为何不景气,颇为人们关注。

窃以为,与其各执一端,谠议宏论,不如扎扎实实地做些见实效的事。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五角丛书”,对我们颇有启发。

五角钱一本书,照现在市场价格,是赔本买卖。但图书一经流通,转为商品,多销也能转亏为盈,或赚回成本。据说该社第一套从书征订了十万余册,不就成了盈利生意吗?

当然,出版低价书的初衷并不一定为了薄利多销。为读者着想,为文化事业积累计,出版者是要担赔本风险的,而这更令因买书负担太重的读者感激。

读者买不到书,作者买不到自己的书,人们往往责难书店的多(书店自有书店的难处)。但出版社如果有气魄,出五角丛书、三角丛书,自己在书价上松动,在印数上担风险,是否会使当前出版业不景气的情况有一点缓和呢?

利与义之间

据某出版社的同志讲,他们最近组织一台读书求知的文艺晚会,请一些文艺单位助兴。孰料,一个颇有影响的杂技团,仅两名演员表演一个即兴节目,就张口要三位数的酬金,实在令人敬而远之。

文艺表演团体实行体制改革,搞承包,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讲利无可厚非。但如果见利而忘义,撇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认得一个“钱”字,甚至待价而沽,这是正直的文艺工作者所不齿的。文艺表演团体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文艺生产力,使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如果只从收人多少着眼,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借革“大锅饭”之名大捞一把,这是一种新的不正之风,也应及时纠正。

一个人民的艺术家,在利与义面前应无愧于自己光荣的称号。

出版家的责任

读了《羊城晚报》上对某些“街头小报”的不健康内容进行批评的文章,颇有同感。最近,看到某大学出版社的一本“新书征订单”,书名:《生活的警钟——真实骇人的故事情节,千奇百怪的女性遭遇》。全书辑录的35篇文章,绝大部分题目都是带刺激性的,诸如:《美女的追求》、《女演员失踪之谜》、《少女和她的影子》、《演员与娼窑》、《诱惑女人的魔鬼》、《一个姑娘犯罪的轨迹》、《倒进归侨怀抱的女演员》等等。

看了这份书单,很难设想它是出自一个著名高等学府的出版社。大学是知识分子集中之所,也是培养斯文之地,然而却挂着“生活的警钟”的漂亮招牌,搜罗千奇百怪、耸人听闻的故事以诱惑读者,岂不有失体面,伤其文雅?由此,使人想到出版家的责任。

出版社出书,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崇高宗旨。社会主义出版物应当有助于扩大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知识,提高人们的思想精神境界。如果一味为了捞钱,不顾社会效果,甚至专门搜奇猎异,以招徕读者,扩大发行,这是有负于作为社会主义出版家的光荣称号的。

最近一个时期出现了一股通俗文学“热”,其中大部分还是好的。但也有的作者和编者,热衷于东抄西拼的“秘闻”、“野史”,把刊载一些庸俗、离奇荒诞的东西当做“摇钱树”。

这种做法违背了出版的道德,虽属少数,但也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

社会主义的出版家是灵魂的工程师,是读者的良师益友,送给读者的应该是高尚的精神食粮。如果美其名曰在向读者敲“生活的警钟”,自己却在利与义面前失去重心,放弃了肩上的责任,读者有权提醒:“同志,倒是该给你敲敲警钟了!”

举手之劳

孩子来到公园,对电动玩具感兴趣,对飞禽走兽感兴趣,对花卉树木也感新鲜。求知是儿童的天性,老是树呀、花呀的问个没完。

我凭有限的知识作了回答。不过对他的提问,不少都是茫茫然。由此,我想到,如果在公园里的奇花异树上挂个小牌牌,标上树名、产地及特性什么的,不是有益于观者吗?记得前年到厦门,看到那里的街道上一些名贵树木都挂有这样的牌子。当你欣赏那多姿多彩的花木,读着那上面的介绍文字时,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增长了知识。

举手之劳,裨益众人,孩子们会高兴,大人也会感谢的。

由编辑获奖想到的

报载,《福建文学》最近为从事编辑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同志授奖。在编辑岗位上,这些老同志寒暑辛勤数十载,默默地“为他人做嫁衣”,用心血浇灌了一朵朵文艺新花。他们的劳动应当受到尊重、褒扬和奖励。

记得前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授奖时,获奖作品的责任编辑同作者一道被请来开会。有的作者在讲话中,借用鲁迅的话赞誉编辑工作是“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作家们为编辑的地位鸣不平是很有道理的。重创作,轻编辑,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因此,曾有人建议文艺评奖中还应设立“伯乐奖”,以表彰编辑们的劳绩。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福建文学》此举,打破了老偏见,值得称赞。

“君子重名节”

不久前,北京一家报纸披露了到书店偷书的一部分人的名单,读后不觉愤然,也觉惋惜。

大凡到书店的人,是去读书、买书的(也有个别人另有他图,不在此例)。莘莘学子、谦谦君子,读书、爱书,尊重他人的劳动战果,尊重作为文明场所的起码道德,是不会有疑义的。可有人并不这样,随意乱翻乱扔,污损折伤,以致一些开架书店每年亏损在五位数以上,颇让人有后顾之忧。更有甚者,利用开架购书之机,“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据书店同志讲,这些人中曾有级别不低的负责干部,也有劳动模范。他们到书店看到一本书,或许事先并非想“顺手牵羊”,私藏箧中。然而,在利与义面前,有人良心上的天平失重。

古语说,“君子重名节”。作为旧时代的读书人尚且如此尊重声名,不待说,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那些挂有多种令人敬慕的徽章的人,自爱、自重、慎独,更是重要的了。

顾问上的“学问”

文艺刊物设顾问,请专家内行予以指导,以提高刊物的质量,原本是不错的。但事情逐渐走样。有的刊物聘请的顾问,多属名流大家,一身多任,无暇顾及;其中有的年近耄耋,体弱多病,心有余而力不足。请顾问而形同虚设,不知所为何来?

最近,花样又有翻新;一位老作家收到一本杂志,在顾问栏里看到有他的大名,不禁为之愕然:此刊物从未打过招呼,我什么时候当上顾问的?

由诚心恭请,到徒具虚名,到“敬”而不“恭”,显然越来越有悖于请顾问的初衷。不在提高刊物质量上下功夫,而潜心于用名家之“名”来抬高身价,装点门面,这样下去,物刊会有多大的生命力?

选刊与盗术

选刊的应运而生是与文艺期刊增多分不开的。目前对此举多有微言。但节省读者时间,方便阅读,“尝一脔而知鼎”,也不无好处。

选刊之于出版物,关系很微妙。有的期刊以“版权所有”,申明不许选刊,把此举戏为“吃大户”:有的稍微松动,也声明在先:非经过允许不行;但也有希冀通过选刊之后扩大影响的。不论如何,选刊要占用别的期刊的劳动成果,讲究“选”德,光明正大,才是正路。

最近听到一事,颇叫人震惊。中州某地周末小报,为了选载某期刊的文学作品,以不正当手段,从印刷厂“拿”来该刊清样,然后乔装打扮,堂而皇之发出,扩大了自己发行数,却留下了“盗文窃稿”之名,引起了原刊的极大愤慨。为了自己的某种私利,而不顾公理,文德、法规,干些有伤文雅的蠢事,不知当事人在伸出不光彩的手时,作何感想!

喧宾岂能夺主

杂技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综合艺术。它取音乐、舞蹈、体操、绘画等艺术之长,熔众美于一炉,形成了独特的力度美和艺术美相结合的艺术品种。

这次在兰州举行的全国第一届杂技比赛中,不少节目在表现意境、表演技巧和舞美服饰设计等方面,汲取各种姊妹艺术之长,有所创新,获得好评。但是,也有的节目过分注重艺术美而忽视了技巧动作的难度和创新,有优美的舞姿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背景画面,却缺少杂技应有的、令人赞叹的高难功夫。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心。

艺术需要优美,但杂技艺术的美是附丽于一定的表演技巧之上的。没有绝“招”,没有高“招”,没有过得硬的功底,无论表演得怎样优美舒展,背景怎样绚丽多彩,还是吸引不了观众的,因为观众来看的是杂技艺术,而不是舞蹈艺术。

喧宾岂能夺主?值得深思。

大都市的“小人书摊”

在九省通衙的武汉,大街小巷、车站茶肆,可以看到一些小人书摊,它并不卖书。只需花上两分钱就能读上一本小人书(连环画)。这有利于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对那些等车小憩或有意于阅读的成年人,也不无吸引力。

设办“小人书摊”,以低廉价格出租一些内容健康的“小人书”给小朋友们阅读,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以牟取暴利为目的,而出租一些非正式出版的或不健康的读物,那就违背了社会公德,愧对读者中一个个天真稚气的笑脸和一副副求知若渴的神情。

前些时,关于修建儿童剧院、为大都市增添文化街、文化市场的倡议不是反响很强烈吗?在这些美好的愿望囿于条件不能一下子实现时,何妨不做做便利的事,比如增设租书摊、创办街道文化站等工作呢?

让孩子们课外时间有更多的去处,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为丰富。武汉的做法,值得提倡。

给自己让路

据《天津书讯》载,作家冯骥才在一次谈话中说,近来他有意控制了作品的数量,是为了自己给自己“让路”。

对一位发表过一些优秀作品的作家,读者是寄予厚望的。但如果为了追求高产,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甚至自己抄自己旧作,搞所谓巧妙的“移植”,读者有理由提出批评。种瓜得豆,无疑会降低了本人的信誉。所以,有意控制自己作品的数量,潜心于精品的创作,提高作品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自己给自己让了路。

文艺创作是复杂的精神劳动。面对着热情而真诚的读者,当你执笔为文时,能够宽宥自己的轻率吗?在当前文艺期刊日见增多,拉稿、抢稿令人应接不暇时,冯骥才的创作态度值得赞赏。

设奖与挑战

前些时,报载湖北、山东等地农村专业户设文艺创作奖,奖励业余作者;近闻有农民创设奖学金,组织体育竞赛,农民筹拍电视剧等。这都说明,富裕起来的农村,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气象,农民有了新的追求。富而思变。手中有了钱,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不仅为“衣食谋”,而且寻思文化生活的新变化。固然,上述种种明智之举,对发展本地本乡的文化事业大有裨益。深思一步,这专业户设奖,不是一种友好的挑战吗?

一是向作者们挑战。面对八亿农民的殷切期望,面对蓬勃发展的农村新形势,专业的和业余的作者们,应如何去迎接新的历史潮流,挥动自己手中的彩笔?

二是向有关文化单位挑战。在改革之年,人心思改,我们文化单位该如何放开手脚,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把本地文艺创作水平提高一步呢?

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人民日报》

同类推荐
  • 骗局

    骗局

    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十字坡

    十字坡

    诗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过程在各种专业的渗透中积累,并娴熟的升华,注定记录历史也成就历史。
  •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有历代王朝兴衰的沧桑,有百家争鸣的传世辉煌,有风景如画的冰河山川,有琳琅满目的都市繁华。在时间穿梭的长河中,弄潮人物纷纷登场,名篇佳作满目琳琅,奇谋大略左右挥靡,生活百态趣味盎然。
  • 雨自贺兰

    雨自贺兰

    本书中诗歌不是青年人唯一的选择,但若青年时不写诗,对一个人来说,些许有些遗憾。塞上宁夏曾是边塞诗的发源地之一,从唐太宗灵州勒石题诗,到大明宰相张居正的“一声羌笛吹关柳,万卒雕戈拥贺兰”,朔方的诗歌里张扬着西北人的气质和血性。
  • 留在心中的时光

    留在心中的时光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所思所感。整部书分为五辑:情牵故乡、往事回眸、绿野寻踪、旅游拾趣、岁月留痕。作家在文章中,始终流露出对自我、对生活的真诚态度,无论写人还是状物,都一以贯之地秉承着情真意切的创作原则,不隐晦不夸张,语言浅白却含义深厚,贴近生活与自然。作者用极其朴素的语言、缓缓的真情与感悟诉说,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娓娓道来,轻轻敲击读者的心扉。梳理着春秋,梳理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热门推荐
  • 羽落凡间之有你真好

    羽落凡间之有你真好

    一段真挚的爱恋,曾经的承诺不会变,只是不能再守候在你身旁。纠结十年,还是回不去了,就像天使的羽毛一样落在凡间。
  • 驭道诛天

    驭道诛天

    遂古传说,盘古于混沌辟地开天遂成洪荒,遭天道算计,于新天地之中身化万物,为万物之始祖,诸仙神圣之父神。然,天地循环,道魔相生,正邪相伴,混沌广袤,魔神三千,非盘古所能尽数诛灭,洪荒年间,魔之始祖罗睺于混沌遁入盘古所开之世界,欲魔行天下。神洲大地,末世浩劫,谁人能救苍生于劫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旋转木马上的蒲公英

    旋转木马上的蒲公英

    达拉、不语娃娃、流苏、小夏是四个大姐姐作者,她们曾经是辫子姐姐的读者,很棒的是,喜欢阅读的她们读了很多故事,当然绝对不止读辫子姐姐的故事,然后开始用富有才情的笔写下了独属于自己的成长小说。达拉的故事流畅明亮,笔下的男孩女孩都真实自然勇敢,每个故事都不同凡响地好看。不语娃娃是纤细透明的,执着营造出一座哥哥的梦幻城堡,庇护小女孩温柔的梦。流苏和小夏是一对死党,她们一起写故事,流苏有个穿越生死的故事充满奇特的忧伤,小夏的构思奇巧,活泼又幽默。这本书有12个故事,就有12种成长的色彩交相辉映。它们和辫子姐姐的纯情经典共同的是有着相似的内核,急死充满纯善,还有烂漫的女孩味道,那些友情亲情和淡淡的少女爱恋,一次次深深拨动你的心弦。
  • 我的闺蜜是男神

    我的闺蜜是男神

    她凭借着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到贵族学院上学的资格。好不容易有个可以接纳她的人,却发现是个男的。纳尼?这不是贵族女子学院吗?
  • 生来沸腾

    生来沸腾

    我们的青春,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直到我们已经不再年轻,觉察到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我们仍然只是那个美好的小孩子,只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坚强、责任、爱与被爱。
  • 我的目标是剑神

    我的目标是剑神

    浩瀚宇宙中,一柄长剑悬于星海之上。不,这不只是一柄剑,这竟是一方天地,只属于剑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气渡云天

    气渡云天

    天地悠悠,气存于其间。上者为阳,下者为阴:万物生灵皆命系之于气,气升则生,气竭则亡。造化异者,体可纳之于内,化为形,散之于外也,是为妖也,是为气师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