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13700000037

第37章 壮志“别家”情

1929年,邓拓从福州第一高中毕业,考取了上海光华大学。秋天,他离开福州故家时,写了一首《别家》诗,诗中写道:

空林方落照,残色染寒枝。

血泪斑斑湿,杜鹃夜夜啼。

家山何郁郁,白日亦凄凄。

忽动壮游志,昂头天桂低。

20年代后期,由于******叛卖革命和党内****投降路线的破坏,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中国大地上布满肃杀郁闷的阴霾。在一个秋风萧瑟的下午,家人为邓拓送行。他从台江乘船经海上前往上海求学。

据邓拓二姐邓淑彬老人回忆,邓拓的《别家》诗是他到上海不久寄回家的。邓拓乘船经过马尾港,昔日曾多次留下邓拓足迹的古遗址——为纪念清代抗击法国舰队入侵战斗的昭忠祠和戚继光抗倭的古炮台等,在暮色残照里,显得苍凉而严峻。离开了家园,告别了亲人,举目前行的路是陌生的,尤其是面对神州大地风雨如磐、故园晦暗,一个寻求“别样道路”的青年,人生的第一次远行,不免感触良多。诗人抒写了深沉凝重的心情:家山何在?白日凄凄,杜鹃啼血。诗中不仅描绘了别离家园故土的离愁别绪,更重要的是有对严酷现实的政治氛围真实的描绘,抒发出诗人对“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的严峻时局的关注和忧虑。当然,诗人是一位热血青年,一个经过大革命洗礼的革命学生,虽然对故国家园忧思惆怅,对黑暗时局的愤忧深广,但在表达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时,却又满怀壮游之志。诗人的追求和向往,透示出斩钉截铁的力量。上海求学是诗人人生旅途的第一站,而《别家》诗是作者抒写人生抱负的第一华章。

邓拓到上海后,入光华大学社会经济系。上海是现代文学界人才荟萃之地,1928年开展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深入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文入学者们思想改造的进程。鲁迅等一大批文化革命的先驱者集中在这里,使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莲蓬勃勃开展起来,吸引了不少进步的青年学生。

邓拓在这时,除了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外,他读了大量的革命理论书籍。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引用清人包世臣的诗句“补读平生未见书”来描绘当时求知若渴的心情。上海文化界思想活跃,翻译出版了不少外国的文艺理论和马列经典,这对勤奋好学的邓拓,仿佛跨入一个书海浩瀚的新天地,如“坐拥书城”。1930年,他写有《书城》一诗,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两闻憔悴一儒生,长对青灯亦可惊。

不卜文章流海内,莫教诗酒误虚名。

得侔前辈追真意,便是今生人世诚。

白眼何妨看俗伧,幽怀默默寄书城。

寒窗苦读,对于清贫学子来说,是要有一种坐禅参机的本领和古代儒生饱学精神,不为诗酒虚名所误,不为世俗时风所累,上下求索、“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诗人这时已经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武装,是年冬天他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强的文化战士,他又在诗中十分含蓄而不失兴奋地表明心志,要效尤前贤,追寻真意,今生今世,矢志不渝。

从《书城》和《别家》诗中,可以看到诗人蕴藉凝炼的表情述怀的诗笔。描情绘事,不是直露地抒写,而是注重诗境的自然营造。《别家》诗抒写诗人对家园之忧,篇中并不直言铺陈,而只是描绘了几组象征物:空林、寒枝、落照、残色等,令人捕捉到诗人感怀深重的系念祖国和家园之情。诗人用典恰切也为诗篇生色。宋诗中“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杜鹃带血归”是忧愤深沉的去国怀乡的佳句,邓拓活化用之,把对敌园的亲炙之情表达得浓烈、深挚。

诗人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壮志激情每每在诗中闪光。如果说《别家》诗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对于新征途的向往和追求,表达的是激烈壮怀的话,《书城》则是一个党的文化战士、革命者对革命的忠贞和义无反顾的决心。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别家》诗是邓诗的开篇之作。上节说到的中学时代《咏蜂》诗虽是诗人的发轫诗,但还是试笔篇。且诗人自己在后来也没有收入有关集子(邓拓生前自己手订几本诗集)。无论是开篇还是试笔,诗人执著于传统的古典诗章的风格,以峻峭警拔而典雅深沉的句子抒写心怀,活化古代华章佳篇中典故,创造一种浑然熨贴的境界,这在以后的创作中显露得更为充分。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周瓒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周瓒诗选

    《周瓒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共分为三辑。每一辑的创作时间相互交叠,但脉络清晰,不仅完整呈现了作者二十年间诗歌写作的总貌,还细致展现了人们颇为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极大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独特的女性视角写作不落俗套,也成为了该诗选的一大亮点。
  • 精美卷首语

    精美卷首语

    挡不住的青春无遮无掩,让我们揭开人生的序言,映着青春年华的生命火花,读我们的身影,读我们的心灵,读我们的感情,读出我们自己。
  • 元代名曲

    元代名曲

    全书以3000多幅珍贵图,配以300多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诗、词、赋、曲、小说、散文、游记等各个方面。
  • 诗心如莲

    诗心如莲

    本书是诗集,分“幻影随心”“真迹如铭”“桃林杏苑”“心香一缕”和“雨湿尘埃”等辑。
  • 奥森日记

    奥森日记

    《奥森日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14年的“跑步生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上楼都困难,到能够在4小时内完成马拉松全程,并在60岁达到国家3级运动员成绩。作者不仅有效控制了血压以及被认为不治的糖尿病,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还治愈了抑郁症,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中有国内外马拉松赛事的世界冠军,充满善意、活力与热情的年轻人,崇尚健康简约生活理念的中老年人,也有癌症患者、盲人、糖尿病患者。《奥森日记》,脱胎自作者多年的跑步日记,将跑步生活的人事见闻和人生思悟,融于细腻感人的文字,向人们展开了一幅炫丽壮美的“人生晚霞图”,被跑友盛赞为“中国版的《跑步圣经》”。
热门推荐
  • 深山少年的使命

    深山少年的使命

    一个曾经懵懂无知与世隔绝的少年,因着家庭变故,被无形中卷入一场事变中,经历重重经历,最终完成原来被赋予的神圣使命。
  • 偷偷的看你的世界的我

    偷偷的看你的世界的我

    一个酷热运动自由搏击的冠军与一个小女生的际遇故事,两个不同世界的截然不同的人生不知道哪一刻开始有了偷偷的交融,彼此远远的,好奇的偷窥着彼此……
  •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3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3

    古代皇帝们的枕边书,今天领导者的工具书!《资治通鉴》突然变得很好懂!看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如何让汉朝走向鼎盛!通篇大白话,拿起来你就放不下;古人真智慧,说不定你一看就会。《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翻开本书,像读小说一样津津有味读懂《资治通鉴》!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让人看一遍就会,看完就能用得上。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资治通鉴》一共写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超级案例集”。
  • 精灵宝可梦之最强天王

    精灵宝可梦之最强天王

    石英联盟,橘子联盟,丰缘联盟......。这是一个有着不可思议生物的世界,一个属于挑战者的时代。徽章!象征着荣耀与自豪。多元素的战斗方式;mega进化,阿罗拉Z招式。这时,小权踏上了冠军之路,目标:最强天王!致有梦想的童年,我们一路纯真!(这里不存在乱七八糟的设定,只是单纯的小精灵世界)
  • 王源:听说

    王源:听说

    “你知道吗,听说王源喜欢简夏”“可我听到是简夏喜欢王源啊......“那么多的听说,却未曾有一个听说是王源和简夏在一起的。
  • 一种记忆:人与事

    一种记忆:人与事

    《一种记忆:人与事》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过往的回忆,比如,那些曾经有意或无意给过作者深刻影响的充满智慧和生命趣味的人,那些作者所读过的营养充分、令人心灵滋润快乐的好书以及它们的作者,还有作者所经历的平凡生活,再就是作者所有的亲人和朋友……一部分是作者在域外的所见所闻,在德国、在法国、在英国、在荷兰……阅读这些文字,既能让开了眼界,又能让你觉得快乐。
  • 曾仕强说人际关系

    曾仕强说人际关系

    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为了纪念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我们特推出了曾仕强经典语录及系列国学经典珍藏版图书。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人际关系经营策略。同他人相处前需要先学会同自己相处,“行有不为,反求诸己”。在社会大环境下用心做好自己,顺时须谨慎、逆境懂忍耐。由小及大,用心经营,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仕强教授在本书中主要从七个层面对我们日常人际关系中的规律与技巧进行了阐述,并详细解析了家庭、职场、企业、社会等特定环境下该如何经营好人际关系。曾教授认为,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人应该学会用中国式的人际经营方式。
  • 重生之最强斗破

    重生之最强斗破

    “啥?我重生斗破了?还成了萧炎的表哥!”萧墨表示自己慌得一批……没事!!!萧炎你有老爷爷?看我纯金24K的最强装逼系统亮瞎你的眼你有异火来吞噬?看我看我金丹当糖豆…这是一代逼王的装逼之路………
  • 重回九零之甜妻上线

    重回九零之甜妻上线

    重生前的秦木然,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遇上了能相守一生的男人,她将自己嫁了。新婚三年终有孕的她被闺蜜、小姑子陷害,既而惨遭变态男扎针的她死都死了,却命硬的活了。重生一世,秦木然除了改变想改变之人的轨迹以外,就只想着复仇。当然,前世宠她一世的男人她也不想就此放过。她本不想走上一世的老路,想等自己有了为之匹配的资本,才踏足他的身边。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的身边围绕的全是他。唔。好像与上一世不大一样。这个她从始至终都放在心尖上的男人怎么开始倒追自己。后来的后来。秦木然失笑的趟进他怀里,才知,他也是重生的。
  • 几人归

    几人归

    起兴所作,无谓是人间百态。心酸在前,其后感受人情冷暖。观尽山水,看厌朱玉琼楼,而后佳人不在,落了个无人问粥温,无人相对看。夕阳几度秋,几人归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