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17200000016

第16章 世界航天人物(11)

王德臣带领他的队伍立下“军令状”,超负荷地干了起来。他和科技人员背水一战,按计划用3个月完成全箭上千项设计、44万多张图纸的描绘任务,14个月内完成近8千个生产项目、126个重要工艺攻关项目,在国内25个省市、300多个厂家解决7445项材料和元器件,完成300多项地面试验任务。这种叫“长征”2号E的新型火箭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其中有一项动力耦合分析,美国专家认为中国无法进行精确计算,提出支付260万美元委托美国公司来做,或支付30万至60万美元由美方代为培训。这一意向被王德臣婉言谢绝,我方的科技人员采用科学的模态综合方法,自编程序1万多条,演算了1.5米多高的稿纸,在微型计算机上建立了捆绑式火箭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向美方提供了卫星与火箭相连接的卫星设计动力学依据。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美国专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长征”2号E火箭有8000多项生产加工件,需要几十万道:正序,生产几十万个形状性能各异的零部件,即使一个小零部件的加工,都必须经过工艺审查、工艺设计生产等10多个质量保证环节。但最终制成的卫星安装接口支架运到美国,如期与卫星对接,完全达到美方提出的要求。同时,火箭地面试验250多项,验证了火箭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火箭的安全飞行提供了保证。火箭上万个零部件的组合拼装,只用18天就完成了。1990年6月30日前,第一枚“长征”2号E运载火箭按合同期限终于研制出来了!7月16日发射一举成功,取得了发射“澳星”的通行证。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长二捆”发射前的6月,美国那位曾经说中国人是吃了鸦片产生幻觉的专家代表史密斯主动地对王德臣说:“我向你们表示道歉。当初,我的看法错了!”王德臣还是笑着说:“还没有发射,您要看了发射方能下结论。”这位已年过70岁的史密斯急了,连忙说:“不用了!摆在这里的火箭和塔架已经证明了你们的能力!”

1992年3月22日,“长征”2号E火箭在发射第一颗“澳星”中却遭到意外失利。“长二捆”顺利点火后,由于有两个助推火箭发动机工作不正常而实施紧急关机,中止了发射。尽管星箭完好无损,但在众目睽睽之下火箭未能升空,被缕缕浓烈的烟雾淹没了。王德臣看到这种情景,心像被重重地撞击了一下,立即与试验队员一起冒着生命危险顶着掺有毒气的烟尘,跑到发射塔架下指挥抢救尚未飞离的火箭和卫星。这一天晚上王德臣整夜未曾合眼,回想火箭有什么问题,一夜之间白发增多,好像苍老多了。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一连几天,一贯爱说爱笑的王德臣沉默寡言,不露一丝笑容,但他又想起了前辈钱学森、屠守锷对他的教诲,没有气馁,没有怨气,全力以赴查找问题,准备爬起来迎战。

对于坚强和自信的人,挫折是成功的先兆。经过这次发射的教训后,王德臣更加严格地要求保证火箭质量。经过不到5个月的奋战,重新生产的“长征”2号E火箭又在发射塔架上耸立起来。1992年8月14日,这枚万众瞩目的中国火箭终于完美准确地把第一颗“澳星”送人预定轨道。后来又经过一次“长二捆”发射第二颗“澳星”空中爆炸的波折,1994年8月28日成功发射第三颗“澳星”,从而圆满地执行了与美、澳发射两颗通信卫星的合同。王德臣这才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在外国人面前扬眉吐气,让外国人刮目相看了。

王德臣在第一次发射第一颗“澳星”受挫时曾自责不已,甚至提出扣发自己的工资,自愿认罚。而当“长二捆”发射“澳星”成功后,听说要奖给他1000元,他反而感到不安。为此,钱学森在给他的贺信中写道:“对您我尤为动情的是您对待奖罚的严肃态度,真了不起!”钱学森对他的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精神极表嘉许。王德臣则不禁想起钱学森把取得的巨大成绩归功于党和人民、归功于集体的一幕幕感人事迹,对有人把“澳星”功臣和奥运功臣在奖金上的巨大反差相比不以为然,他平静淡泊地说:“不能那样比,要体谅国家的难处,何况“澳星”发射也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成千上万航天工作者齐心奋斗的结果。”

王永志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昌图县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家境贫穷,在兄长的支持下成为从祖辈算起家中惟一一个上学读书的人。小学毕业时正值抗战胜利,他免费进入昌北中学,学业连年获得第一名;高中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航空系被录取;1955年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学习。后来根据中苏两国政府的协议,包括他在内的一部分留学生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从此把他引向了探索航天的道路。

1963年,王永志获得莫斯科航空学院优秀毕业生和工程师称号,回国后即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参加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中近程导弹的研制工作。第一次发射这种导弹就显露出他非凡的才能。1964年6月下旬,王永志到酒泉发射基地参加导弹飞行试验。这时天气格外炎热,火箭装上的推进剂温度升高,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发射后会造成射程不够,导弹打不到落区的严重后果。试验队员群策群力,争议热烈,有人提出“再加燃料,加大射程”的建议;王永志发表异议说:“不能再加燃料,而要泄出600千克燃烧剂,才能加大射程。”为什么加大射程还要泄掉一些燃料,许多人很难理解,不赞同他的意见。王永志只好找到钱学森申诉自己的观点,钱学森略加思索后连连点头说:“对,对,有道理。”这次飞行试验采纳王永志的建议,结果一连三发均获成功。王永志这种大胆的逆向思维和创新精神,使他崭露头角,给钱学森和其他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20世纪60年代末,王永志担任远程战略火箭副总设计师的职位。他协助总设计师屠守锷抓技术,提出一种全弹试车方案。这个方案得到总设计师的支持,最后又由钱学森拍板同意,加快了研制进度,并提高了质量。1971年7月1日,广大科技人员花费6年心血把第一枚远程火箭研制出来了,可是试飞前却出现了不同意见。王永志从国家利益考虑,尽管这枚火箭测试次数多,有的零部件已经“老了,但许多新技术只有在发射和飞行中才能经受考验和暴露问题,因此他建议用发射来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和研制的可靠性。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支持下,9月8日向中央专委汇报,当周恩来总理详细询问了测试、发射准备等情况之后,批准发射按原计划进行。1971年9月10日,第一枚远程火箭如期试飞,获得基本成功。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远程火箭的全程飞行试验被搁置下来,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提上日程。1980年5月8日,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领导下,王永志以及他的同事们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神剑”才一鸣翔天,从中国西北戈壁的发射基地扶摇直上,穿越万里,溅落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从1974年起王永志在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审查的困难日子里,仍然潜心研究通信卫星的发射技术。他和妻子一起搜集翻译整理资料,写出了《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一书,为后来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准备了条件。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在卫星的设计方法、技术管理、材料和工艺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都采用了王永志在书中提出的方案。他是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的幕后功臣。

经过20多年的研制实践,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谢光选等老一辈火箭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王永志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承担起总设计师的重任了。

1986年,王永志和他的同事们共同提出以“长征”2号火箭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研制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以争取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他们充分考虑了国,内的实际发展水平,又大胆地吸收国外航天技术的经验,提出了这种“长征”2号E火箭的技术途径和总体技术方案。1988年11月,王永志已经担任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却敢于担当巨大风险,立下军令状,保证在1990年6月30日前把这种新型火箭竖立在发射架上。国家批准了这项任务,而所剩时间只有18个月了。这是一项多么紧迫而艰巨的工程啊!作为这个型号的总指挥,王永志和总设计师王德臣一起,把一个新型号一般需要的四五年研制时间缩短到千年半,科学地安排日程,夜以继日地拼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扣紧实干,带领科技人员和工人向时间和风险挑战。1990年7月16日,第一枚“长征”2号E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不负众望,一举成功,运载能力达到9.2吨,比“长征”2号丙火箭的运载能力翻了两番,完全具备了发射重型卫星的国际竞争能力。两年后,这种大型火箭在发射美制澳大利亚通信卫星中立下战功,它的崛起让美国人都折服了。

1987年,王永志作为组长领导一个7人组成的航天专家委员会,开始进行载人航天必要性的论证,绘制中国载人航天蓝图。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得到国家批准,王永志被任命为这项跨世纪工程的总设计师,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由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飞行测控系统和着陆回收系统等组成。他主持制定了整个航天载人工程及这7大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工程进度安排,提出了这项工程的基本任务是:突破载人航天基本技术,进行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及技术实验,提供初期的天地往返运输器,为载人空间站工程大系统积累经验。这个计划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发射无人飞船和有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人近地轨道,作一定的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让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王永志付出了艰辛劳动和全部精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这时,王永志赴苏访问,特别拜访了他的老师米申。这位已届74岁高龄的航天总设计师对昔日的中国学子仍然关怀备至,对他在中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备加赞赏。米申陪同自己的得意门生参观了“联盟”号载人飞船、“和平”2号空间站等航天器及有关实验室,解答了有关载人航天的技术问题。这无疑对王永志考虑突破载人航天技术的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他要做一个像他老师一样的总设计师,让中国的载人飞船上天遨游。

在王永志的精心策划和组织指挥下,经过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和工人长达7年的艰苦工作,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展顺利,各个系统研制都达到了预期目标。1999年11月20日,第1艘“神舟”号飞船升空,在太空飞行21个小时后按计划安全返回地面。接着,2001年和2002年又有3艘“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并在太空畅游7天后返回地面。这些飞船不载人试验为下一步载人去太空打下了良好基础。王永志竭尽他的智慧和能力,开通了载人航天之路。志存高远,梦圆飞天,王永志和他领导的研制集体正在用自己的拼搏努力,迎接飞船把中国人送上太空那一天的到来。

列昂诺夫

列昂诺夫,1934年5月30日出生于克麦罗沃州。他儿时深受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影响,说齐氏的科幻名著《地球之外》是他后来步人太空的引路者。1957年,列昂诺夫从丘古耶夫航校毕业后,进入航空兵部队当飞行员。1960年他和加加林等人一起被选人第一批航天员队伍。

1964年,航天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提出航天员到舱外空间活动的实验计划,列昂诺夫被选为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科罗廖夫对列昂诺夫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步人太空,没有经验,没有资料,全靠你自己去掌握了。”1965年3月18日莫斯科时间10时,苏联发射“上升”2号飞船,列昂诺夫随指令长巴维尔·别列亚耶夫升空,进入远地点497千米、近地点173千米的轨道上飞行,并开始准备太空行走。

列昂诺夫在别列亚耶夫的帮助下,穿上约90千克的航天服,将“生命支持系统”背包放在增压航天服外,开始吸纯氧,然后系上一根5.75米包络电话线的绳子,准备工作花了1个多小时。当飞船飞到第2圈时,在确保座舱密封完好的情况下,列昂诺夫打开座舱向内开的舱盖,进入密封过渡舱。别列亚耶夫向他说:“祝你走运!”列昂诺夫在过渡舱内为自己的航天服增压,检查了航天服的密封性,戴正头盔。别列亚耶夫关上座舱盖,并给过渡舱减压。11时34分,列昂诺夫打开外舱盖,在舱口定了定神,便像酒瓶木塞一样弹射出去,一跃进入茫茫太空。他眼前呈现出了一幅壮丽景象:漆黑的太空中布满明亮的星星,但并不闪烁;太阳和星星同时在天空照耀,甚至能看出太阳周围的日冕;再往下看是人类美好的家园,湛蓝的海洋、墨绿的森林、弯曲的河流、覆盖白雪的高山、棕色的陆地、飘浮的云……他在自己作的一幅《步人太空》的画中描绘了这些情景。列昂诺夫被飞船上伸出的那根粗粗的缆绳牵着,在失重状态下就像是在海洋中游泳一般。人步入太空后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温差太大,向阳一面高达130多摄氏度,背阳一面则低达零下130多摄氏度,因此他不停地旋转身体,以保持温度的平衡。他尽力尝试做点事情,如摘下可移动的摄像机拍照,搬动几件舱外物体等。列昂诺夫在舱外活动24分钟,其中自由漂浮12分钟,多次离开飞船的距离达5米,表明航天员完全可以在敞开的太空中生存。

当别列亚耶夫通知列昂诺夫结束太空行走返回座舱时,出了一点意想不到的麻烦。列昂诺夫先是怎么也不能把摄像机放进过渡舱,他取回挂在舱外的摄像机,硬把它推进过渡舱,用双脚踩住,才制服了容易飘走的摄像机;后来,进入座舱的身体又被卡在舱门口,由于真空中没有大气压,航天服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列昂诺夫体力消耗很大,身上汗流浃背,心跳得怦怦直响,对航天服进行3次减压后,花了12分钟才把身体蜷缩起来挤进了舱门,排除了险情。

同类推荐
  • 纳尼亚传奇七部曲:能言马与男孩儿

    纳尼亚传奇七部曲:能言马与男孩儿

    沙斯塔和黑面养父在海边靠捕鱼为生。一天晚上,沙斯塔偷听到养父将自己卖作奴隶。他既渴望脱离残酷的养父,又对即将到来的奴隶生活担忧不已,不禁自言自语起来。这时,能言马布里开口解答了他的疑惑,并提出和他一起逃往纳尼亚。于是,一人一马连夜出逃。逃亡途中,他们又遇到了悔婚出逃的阿拉维斯和能言母马赫温。接下来,他们四个便结伴而行。一路上,他们见识了卡乐门统治者的残酷无情、纳尼亚人的仁慈善良,走过传说中有食尸鬼出没的墓地,穿越炙热无比的沙漠,拯救阿钦兰于灭亡的险境……
  • 美丽的月光

    美丽的月光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涛的科幻小说,包括《美丽的月光》和《小安妮之死》两个中篇小说。其中,《美丽的月光》讲述了记者汤敏在新闻调查过程中的曲折故事,故事中作者展开了对月球的大胆想象;《小安妮之死》通过讲述“我”与小安妮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海洋污染的关注。
  • 快乐成长的科学故事

    快乐成长的科学故事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蝴蝶仙子与飞蛾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蝴蝶仙子与飞蛾

    “奇妙小百科”是一套结合了科普认知与小故事的加拼音图谱百科丛书。它特别为2-6岁细节敏感期孩子设计。丛书目前包括地球的肚脐眼、蝴蝶仙子与飞蛾、螺壳里的月亮、尖顶瓶与贝壳、天上星星哪里来、突破世界的尽头、消失的夏天、会冒烟的树、月亮上的外星人城堡、古代的冰激凌、古代的冰激凌、小脚丫游世界十二本书。
  • 探险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探险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热门推荐
  • 嚣张黑道大小姐:玩转异世

    嚣张黑道大小姐:玩转异世

    这是什么鬼?!!明明正在和兄弟一起“逃亡”途中的本大小姐不过就是进了偶然发现的秘密基地而已,跟一个奇怪是声音对话,然后就这样突然晕天转地一下就到荒山野岭了?!!!而且还是老祖干的好事?!!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貌似忘了什么的说。。想不起来了,算了吧!嘻嘻。此文:来回穿,一起穿,玩转异世,帅哥美男妖孽应该有吧,嘻嘻
  • 破界大帝

    破界大帝

    白帆扛着棍、带着缺耳朵小黑猫兽奋力崛起……
  • 从雄兵连开始的道士之旅

    从雄兵连开始的道士之旅

    当道术遇上科技,当玄学遇到科学。写的不好,不喜勿喷。不喜欢看的话。也不要喷。
  • 他的韶光拥抱黑夜

    他的韶光拥抱黑夜

    她为了一个忘记的承诺,一次新生命和系统做契约,踏上拯救BOSS的道路。只是…BOSS你能不能正常点???咱能不能别分分钟黑化?司韶光只想真诚的告诉系统:我能不能去拯救下我自己!系统表示:乖,你面前的BOSS正在嗷嗷待拯救。医生:再跑的话,我就真的打断你的腿已经“瘫”了的司韶光:……偏执症音乐家:把你的骨血做成我的琴怎么样?抱着钢琴腿不撒手的司韶光:……执事长:听说舞会上你和别人cheers?被迫泡红酒浴的司韶光:……复出影帝:那群女人男人要给你生猴子整面墙都被贴他照片的司韶光:……魔帝:你给了那个伪君子一个什么wink刚刚被封闭视觉的司韶光:……
  • 暗缺

    暗缺

    尽我所能,懒我能懒!我挫,但我不矮……我穷,是因为我懒……颓废的我,只喜欢坐顺风船、发横财,一夜暴富,怎么可能拼了命地去奋斗!!如果有一天我奋斗了……那一定是在做梦!
  • 莫荅谷

    莫荅谷

    一个书生十年第一梦,身世扑朔迷离。一场变故让他梦回西游,爱恨情仇,戏笑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色甜宠要小心:爱相随魔出没

    绝色甜宠要小心:爱相随魔出没

    谁说有波的无脑?她是美院校花,她是“二霸”(学霸兼波霸);她也是集团公司高级订制之顶级内衣模特;她还是自己公司的代言人。同时,她是被财团、颜值都无人可比的高冷男神的性功能治愈系之天价女友。为什么她这么luck?因为有波的,没她有脑;有脑的没她漂亮;漂亮的没她会嗲;会嗲的没她会心术;会心术的没她更懂男神……还因为……嘻嘻,自己书里找去。看luck甜宠白静静怎么被男神捧在手心,日夜不舍!看高冷深情男神欧阳楚锋怎样为心爱甜宠赶“妖”除“魔”、逢凶化吉!一段危险、惊艳又温暖的情感历程,希望温暖并甜蜜你的心窝……(有话说的欢迎留言。票票、收藏、打赏,看开心时,可别忘了哈!)
  • 鬼眼新娘

    鬼眼新娘

    天生鬼眼的女孩是否真的会招来鬼魂?真心疼惜她的人是否会出现?一切都是未知,一切皆有定数!小心你所看到的一切,也许他和你本不在同一世界……
  • 一个胖子的日常

    一个胖子的日常

    我是一个幸福的胖子,我不想减肥,因为美食它诱惑我!(?ω?)不喜勿喷不喜请点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