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34100000019

第19章 岁月如诗二(2)

在农场的卑微人物中,使我更看到一些人在背负种种骂名之后仍未泯灭的真性情。中学数学教师王梦珏被打成****送板桥后,长期两眼发直、寡言少语,并经常半夜起来数天上的星星,他因为弄不清这个好心发言得恶报的人生疑团而神经了!但他每天劳动用力十足,腰系草绳、衣衫褴褛、挺直腰板、来来去去,节粮度荒时饿得要命,他抓住耗子撕巴撕巴就吃。但就在那粮食贵如赤金时,他存了几张点心票,买了糕点用布密密包起来缝好,到小站邮局寄出,在包上写明:“寄给******总理******”!这就是一个中国教师的心,已然落魄到这步田地,心里还在惦念着自己一向敬爱的总理!点心被邮局扣下并转回农场,当时听到这消息的人无不拊掌大笑,但大笑之后又感到一阵心酸。再一个是天津大学化学系三年级学生陈科正,这个一向作风严谨不苟言笑的青年,在1969年被遣送,回到安庆郊区农村。一天外出回家过一小河时感到桥板松动,心想,眼看就要下大雨,如别人踩上滑倒岂不危险,便跑回家中取来铁锨铲土修桥,此刻雷雨大作、狂风呼啸,陈科正在用力蹬锨时脚下一滑落入湍急的河水,几经挣扎未能上来,一个正直热诚的好青年就这么消失了。留日归来的音乐学院教师王可之,因精通外文被调公安六处李七庄一个翻译队,“****”时被斗得万念俱灰,最后被发现在水上公园悬树自尽。奇怪的是,他上吊时用一块手巾将脸紧紧包住。熟悉他的人说,王可之这个人一向极其爱小孩儿,他是怕死后脸难看把游园的孩子吓着,所以自我遮盖。啊!直到告别人世时,他们还在想着他人、想着孩子,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反人民”?他 们不折不扣是优秀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此言,一万个正确。培根说,“以史为鉴使人明智”。像反右、“****”这样一些全民性的灾难就需要全民性的反思,才能把历史教训化为伟大力量,才不辜负当年那数不清的汗水、泪水和血水。老百姓“位卑未敢忘忧国”,领导人虚怀若谷听忠言,才是兴国之兆。从政治文化的深层次上,理性而科学地探讨这一运动的种种昭示,非这篇小文力所能及。几许闲笔,倘能为历史长河留下几滴逝水,便于愿足矣,也就算是“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吧!

《人民日报》十六年

我是1979年初才落实政策到《天津日报》工作的。此前,从1958年到1979年在农场修理地球15年,在铸造厂抡大锤7年。1979年初我给《天津日报》投了一篇稿,报道第三铸造厂的一些好事。稿子是给当年青年报的老同事、日报工业部主任胡世先寄去的,收到稿子他立马就喜冲冲跑到总编辑石坚那里说:“肖荻写稿来啦!”石坚同志告诉他说:“好,叫他来!”从编制上说,当年的《天津青年报》早已撤销,人员分别划入各报社,日报可以要你也可以不要你。前些年我也曾硬着头皮去日报人事处问过此事,均碰壁而归。但毕竟“天翻地覆慨而慷”。此刻,有伯乐美名的石总编拍板,《天津日报》伸出了热情的手。一个苦盼22年,遭受无数白眼不可得的乞求,就如此干净利索地解决了。此刻我已49岁。

“莫道东风常向北,北风也有转南时。”大气候的转变,给每个人带来了新的生机。我回到《天津日报》后,先后在总编室和政教部工作。1980年早春,报社派我随天津市市委领导人考察塘沽、汉沽、宁河,一行人有********陈伟达,副书记、市长胡启立,市委办公厅的两位秘书、后来在全国政协和陕西省担当重任的郑万通和李建国。那时还没有开发区,在塘沽、汉沽、宁河,听党委汇报,下“天碱”、“天化”两大厂,看地震遗迹,在了解情况提出意见时,陈伟达和胡启立对工农业具有相当深厚的知识。那时还没有多少新建筑,吃饭大多是在临建棚里,饭菜也很简单。吃饭后,陈伟达、胡启立总是要去厨房里向大师傅诚恳致谢。对此次见闻,我写了一个长篇通讯《春潮涌动》发在《天津日报》上。出访将结束时,陈伟达叫我去作了一次个别谈话,问我愿不愿去市委工作。后来老领导、原副市长郭春源也问过我的工作问题。我均一一婉谢说:“我也就是干记者的料儿。”我久已不想仕途。

天不负我。1980年夏天,报社忽然通知我到天津宾馆会见一位《人民日报》来的老记者,原来是陈勇进同志身负为社里建站和选人的重任到了天津。陈老和日报总编辑石坚同志商量好,从《天津日报》部主任中遴选六人,然后由每人写稿一篇,再综合有关情况选其一。最后这彩球怎么就抛到我头上呢?我想并非是我有什么过人之处,是老天爷帮了我一把,一看这个人无辜倒霉了22年,该给他一点好运气了。确实是这样,我没有“五十打蔫儿”,而是意气风发在《天津日报》和《人民日报》经历了一生中最繁忙、也最幸福的岁月,连过去眼见我打入冷宫、认为这人完了的老同事都对我称羡不已。特别是到国家第一大报工作这份幸运,并非人皆有之。说到底,是党的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正确政策使然。1981年初最后定局时,《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和副秘书长余焕春,还亲自到天津在第一招待所和我谈了一次话,而后带我跑了几个基层单位。后来《人民日报》钱里仁社长,到天津正式开会建站并宣布我“首席记者”的任命,是1987年12月12日。当时的天津********李瑞环和各界贵宾到会热情祝贺,颇有一番盛况。

建站初期,无房、无车,条件相当艰苦,后来报社车队给配了一辆趴窝老“丰田”,冬天早晨要用火烤一下才能发动,走到半路上不行了,我要下来帮司机李京推一把。房子是借《天津日报》的一间办公室,《天津日报》上上下下老同事对我很照顾,无车时石坚、肖元两位老总去市委开会,总不忘叫我搭车前去,并经常提示我一些重要信息,使我不至于才上任手足无措。但阴错阳差,后来出了一件令我大吃一惊的怪事。那是1990年秋天吧,去《天津日报》上班时,忽见记者站的房门被一只大铁钉给钉死了!后来一打听,是由于《天津日报》两个驻京记者在《人民日报》招待所有一间房,已用过两年,后来招待所实行承包要租金,不给,被请出。好,你清除我,我也照法抓药。于是一位智者就出了这么一个脑袋疼打屁股的办法。如今,记者站后继者大有作为,今天已具有宽阔、规范的“《人民日报》大厦”。过去那些事也许是他们想象不到的。那时发要闻稿一是打电报,二是电话传,三是托火车司机将稿子带到北京站,硬是做到了今晚发稿、明晨见报。

当时众兄弟单位在抢新闻上堪称人多势众。一度来站工作的石德连、孟晓云相继调回。我长时期是单打独斗,如何去放眼各行业、占领制高点?对此,应该感谢陈勇进同志,他虽在津时间不长,但给了我极好的传帮带。陈老平实练达,为人既有温馨的亲和力,又有独到的观察力。他说:《人民日报》记者,对多么大的官儿也不低他一头,对多么小的老百姓也不高人一头。他以八路军老干部的风度和谈吐,在天津和********陈伟达等领导人,一见如故,谈天说地,同时在大邱庄、港口等地,他和基层干部、工人、农民很快就打成一片。过去二十多年我在泥里水里摸爬滚打,知道一点人间冷暖,我学习他的为人处世,很快在上上下下交了不少朋友。建站后市里一些领导同志如陈冰、李中垣等常来记者站看看、聊聊。寒冬大风天,李瑞环在大港油田井架旁把我叫到他车里取暖、聊天儿。基层许多人也反映我们一点也没“大记者”架子,愿和我们推心置腹。这些,对于广泛掌握信息大有裨益。陈勇进经常和当时的总编室主任陆超祺、值班副总编丁济沧等电话沟通,掌握全局。我没有他那么大面子,但每逢回北京参加记者部的会,我对当时老主任田流、商恺、纪希晨以及诸前辈的精彩讲话听得点滴不漏。至今我仍能记起,田流曰:“我是一不上班、二不当官,记者的办公室就是广阔天地……”高集、王天铎、高粮、******、程光锐、金风、陈柏生、刘衡……谈笑风生,大量信息使我感到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心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做记者,当如是啊!这一切,使我迅速进入马不停蹄的记者生涯。老陈对采访和写作耳提面命,常提到的就是捕捉要敏感、出手要尖锐。他用那特有的河南口音简称之:“要尖,要尖!”尖者,尖锐和尖端也。正是依靠这些传帮带,在发稿质量上,我努力寻求既立足全国、又有地方特色的视角,且在数量上也逐步取得了较大的覆盖面。最多的一个年份,我发了八个头版头条。1988年我曾当选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并参加全国记协组织的广西游,新华总社有几位同志初见面时说,要查找李瑞环的新闻资料,你写的是最多的一个。分社社长张钦沛说,你写的稿子没有八股腔,能从跨行业里找新闻。这些反映,并不说明我有什么过人之处,但确是折射出《人民日报》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也说明上级决定恢复记者站的必要性。举凡天津市发生的有全国传播意义的大事,我便竭尽所能地去找最重要的人、抓最重要的事、取最重要的话,尽快采写和发稿,并力求写得既有全局观点又有地方特色。在这方面,诸如1983年9月13日报道引滦入津的通讯《伟大的工程》、1987年11月24日报道天津市领导和市民交心座谈的头条新闻《天津广泛开展协商对话》、1997年1月11日报道天津市努力保护历史名城的通讯《城市,请留住历史》,都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反响。这些稿子反映了天津党和人民的创新精神。至于没有“八股腔”,不过是由于我乃是多年未务正业的一个“生瓜蛋子”而已。

对记者来说,物质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无论在哪个地方,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和新闻,并非天天发生。那么,在日常生活的涓涓溪流中,如何也能挖掘出“看似平凡却奇崛”的东西,抓到激动人心的独家新闻,我觉得这更是驻地记者的基本功。在这方面,我的体会就是:干记者,必须充分发挥人文精神。1982年5月2****在《人民日报》头版发了一篇消息《胡耀邦同天津市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欢聚》。事后《天津日报》总编辑石坚同志多次在一些会上提到:“耀邦同志讲话里有一点十分重要的东西,当时在座的几十位记者包括我,写稿时都忽略了。但肖荻却抓住了,这就是新闻敏感。”他指的是我在稿中有这么一段是别人没写到的:“当全国劳动模范张士珍谈到外地一位卖过菜的全国劳模( 指李素文 ),在‘******’横行时犯过错误,现在有了进步时,胡耀邦说:‘工人阶级就是要改造社会改造人,对犯过错误的要帮助,有了进步要欢迎!’。”别人忽略未写,我却情有独钟,其实是由于我22年的切身之痛,再就是我脑子里有一根弦:《人民日报》要抓最新的政策精神。耀邦同志这一宣示告诉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动不动叫人永世不能翻身了。要宣传这种实事求是、宽容大度的精神,纠正和澄清既往的错误,也包括《人民日报》自己当年留下的“疙瘩”。1985年我在采访天津引滦工程时得知水利局长马树魁很有风格一再让贤,把正职让给年轻同志,在工作中鞠躬尽瘁。但几个方面的同志向我反映,1980年《人民日报》有一篇火力很大的通讯,阴错阳差误把马树魁纳入负面人物,这是多年来压在他心底的一块大石头。我经调查证实后,写了一篇通讯《有所争有所不争》,不复纠缠过去那些纠缠不清的矛盾,只谈今日老马的高尚风格,并附函向报社说明原委。总编辑李庄同志见稿后亲自找1980年写那篇稿的老同志征求意见,那位老同志原是个性格刚烈、脾气很大的同志,但他对此豁达大度,立即点头同意。1985年2月26日在《人民日报》头版见报后,也算还老马一个清白,在天津水利局引起轰动,反映是人心大快,并感谢《人民日报》实事求是。搬掉压在一个人或一群人心上的石头,恢复和珍重一个人的尊严,这不就是《人民日报》最具凝聚力的亮点吗?

同类推荐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那么散文则更加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本书是余华的散文作品集。分为“一个记忆回来了”“文学·音乐·旅行”“活着,为了讲述”三大章节,包含对往事的追忆与深思,对文学和音乐的独到见解,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省。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 冲浪者

    冲浪者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散文《冲浪者的乐趣》、《阳光灿烂的日子》、《友情颂》、《往事断忆》等约80余篇。
热门推荐
  • 全能天才:绝色逆天大小姐

    全能天才:绝色逆天大小姐

    她是二十七世纪的绝世天才:世界总统,第一杀手,绝世神医……全都不在话下,一次飞机失联把她带到异界,身份大扭转?!一身傲骨的她,瞬间变成人人唾弃的封门世家大小姐!?未婚夫带着新欢前来打脸,却反遭殃,不过只是一个王公贵族而已,我照样把脸打得“清脆响亮”!自以为修炼能力逆天的一双“废柴姐妹”,却没想到,人家分分钟升个级都是小事一桩!一次密室逃脱,却遇到了他,从此,本不平庸的人生变得更加不平静!“我不认识你。”某天才一脸平淡。“我是你夫君。”某帝邪笑满脸。“我还未婚。”“但我已婚。”“证据拿来。”“回房去,我慢慢证明给你看。”某帝笑得更加肆意。
  • 极品娇妻之我的男人是鬼王

    极品娇妻之我的男人是鬼王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就让我,林三娘为你们揭开另外一个世界的神秘面纱。爱唠叨的妖精,犯花痴的神仙外加经常翘班的冥界众官员们...咳咳,说好的高冷傲娇呢?话说你们不是走男神女神路线的么?这么逗比,玉帝知道么?都市少数捉妖道人+千奇百怪的邪魔外道们,外加高冷傲家跟逗比内置的性格设定。这种酸爽,你们懂的~
  • 我是装备商

    我是装备商

    我的装备可能有点与众不同,你可以试试看!
  • 契约之吻:我的专属经纪人

    契约之吻:我的专属经纪人

    他是万众瞩目的明星。他是身价过亿的总裁。而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经纪人,却获得了这两个人的青睐。我想选择你,可是我已经跟他在一起了。我想跟你在一起,可是我实在是配不上你。逆来顺受的小小经纪,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这两个男人,她最后的归属究竟是什么?
  • 血铸太平

    血铸太平

    老套路能写出新故事吗?请大家拭目以待,时代背景就是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大家慢慢看吧,不多说了。
  • 星幻传说之四圣兽

    星幻传说之四圣兽

    当鲜血燃遍大地,朱红滴落,圣魔大战在场上一片凄凉…错了,错了,错了!一声错了,唯恐惊慌引起心血翻涌…圣魔大战,竟是死神的布局…当真实的面孔无法再为苍生取得生机的时候,众人唯有拼命一搏争得一丝生机…他背负着所有人的希望,穿越时空,踏入新的世界…
  • 重生之废婿

    重生之废婿

    天域武帝为夺上古秘籍与天君宝座,不料发生意外,醒来发现自己竟然是附体在一个豪门废婿身上。。。至此,校花,倾国倾城的总裁,极品腿模各色美女都来了。。。
  • 大佬就住我隔壁

    大佬就住我隔壁

    传闻,星野高中有一大佬,人人都惹不得,大名一出,人人腿软,直到某天来了个转学生……转学生:“时御希,我腿酸,抱我回家。”某大佬:“好,要哪种抱法?公主抱,熊抱还是背?”转学生:“时御希,我想吃草莓蛋糕。”某大佬:“好,回家给你做,宝贝,要几度甜?”转学生:“时御希,我好像又胖了。”某大佬:“你在我心里更重了。”众人目瞪口呆:“………”说好的大佬呢?就这么被一个小姑娘给收服了?后来,有人问那个新来的转学生:“请问,你是如何得到一个不近女色的大佬芳心的?”转学生甜甜一笑,用软萌的语气说出最狠的话:“吊打一顿就好了啦。”某大佬:………【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甜甜甜!】
  • 吴世勋之失忆后的邂逅

    吴世勋之失忆后的邂逅

    两年前,她失忆,他离开。两年后,他回来,意外遇见她,她却一直倾诉失恋的苦......世勋、鹿晗、伯贤......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坠入爱的深渊,久久不能自拔......
  • 桃之夭然

    桃之夭然

    坐拥万里河山,不及你回眸一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梦一华年,梦里物事梦中人非。愿我以三生三世,换你情缘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