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71700000010

第10章 爸爸(3)

我一人承受不住这份感情的重压,我一步不敢走出房门,怕禁不住走向过街楼那边的梧桐树下,直到我丈夫从平湖也到了上海。几天后我寻找延安中学。路经曾成为全上海就职热点的希尔顿饭店。我仰头看去,发出一声“睹”。再走,看到国际贵都大饭店,我再仰头发一声“哇”。顺着延安西路走,我知道,只要找到我的母校上海戏剧学院,再往前走不远就是延安中学。怎么还找不到戏剧学院?哦,对面,对面就是。这么旧的校门口,像一条弄堂口,一条通向老式石库门房子的弄堂口。难看的水泥墙上,还是那块龟裂了的木牌,上面写着很好的书法:上海戏剧学院。一点一点没变。六十年代我毕业时,我和我的同学们轮流筇在这块木牌前拍照。我摸木牌,好像,就是巧年那块。可是,总归换过一块板子了吧?

校门里,传达室旁,照例竖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两行大字:欢迎新同学,迎接新学期。我不觉想走进去。可,传达室会不会拦住我;侬寻啥人?侬是啥人?

在希尔顿、贵都之后看到了道地老面孔的母校,亲切巾又觉难过。当然母校会有很多软件的变化。譬如当年的院长叫熊佛西,现在的院长叫余秋雨。

没有走进母校,不知为什么走进近处一家小店。我掏出一只蓝白相间的用线钩的提兜,是这次从老家翻出来的。大约是六七十年代哪一位女友的手工。售货员看看这兜,亲切地:这是老底子钩的。“老底子”是上海话,就是过去的意思。我和她相视而笑,那种从“老底子”发出的悠远的笑,像“老底子”就认&;的老朋友那样的笑。

梦溪说我因到上海过于怀旧。我偏喜欢生拉硬拽梦溪一起怀旧。他到上海的第一晚,暴雨。第二天,窗外的行人在齐腿肚子的水里行走自如。上海人管这叫爬大水。我很得意我是从小爬大水长大的。我拉梦溪下水:“这是你的上釋第一课。”我们走到淮海中路,才没有了积水。

一位上海老伯伯趋前问梦溪:前面在爬大水哦?梦溪说:呵?呵?事后他说他把上海适的?大水”,听成了“肚丝”。有一次友人考梦溪上海话“烘山芋”是什么意思,梦溪说是红烧鳝鱼?

上海话水平尔尔的人,自然不会像我,到了上海就产生时差——别人生活在九十年代,我退回到八十年代、七十年代、六十年代……

星期天,我陪梦溪去南京路新华书店买书。到了南京路,忽然明白了那句成语:接踵而至。我的白网球鞋跟被人踩下也无法拉上。因为人贴着人。星期天的南京路不提供弯腰拉鞋的空间。不如到哪家商店去避避人流。右边的店面上写着黄金饰品大汇展。我说我一看这种店,就想起鲁迅的话:连眼珠子都不掉过去。前边是食品店:冠生园。梦溪说只要有好吃的东西,你眼珠子不掉过去也看得见。我们吃鲜肉月饼,吃薄荷绿豆糕。我说只有上海才有这么好吃的东西。然后喝现在盛行的纸杯冰冻雪碧。突然想起我生平第一次喝的一瓶一角多钱的汽水。那时我是中学生。除了春游时买根棒冰,平时从来不用零花钱,也从来没有零花钱。那天,妈妈在襄阳公园马路西边的食品店给我买了一瓶汽水。那店,这次我还特意去看了看。

星期天的南京路,是梦溪的上海第二课。我说我可以写一篇老上海到上海。梦溪说:“裇吃了好东西又觉得上海什么都好了吧?你还是写一篇老汉逛新城吧。”

好容易挤到新华书店,走上二楼的学术书苑,没有梦溪要的那种书。售货员说福州路科技图书出版公司的三楼有。我以前多次从我老家到福州路买书。但我不认路。从南京路口怎么到福州路口呢?又着实再走不动了。叫出租车。车一拐弯就停下。怎么,第一个路口!就是科技图书出版公司?这就是福州路了?步行也不过两三分钟。天!乖乖地掏出一十六元钱。司机笑笑。梦溪笑我:你这个老七海把我骗得“一六、一六”的。

遍走福州路的每一家书店,仍找不到那种书,只找到一个线索:淮海路的沪港三联有。终于又来到沪港三联书店,立即感到一种文化氛围,感到书店应该是这样的,不像福州路老店有一种陌生的萧疏。果然书也在这里买到了。问服务员为什么你们搞得这样好,服务员说是合营的。

新的。新的经营方式。还是新的好。不过我那么喜欢淮海路商店里坐在高凳子上戴着红箍、举着小红旗维持秩序的退休老工人:“妹妹,当心书包!”梦溪说,如果合资饭店的大堂里也用退休老工人,大饭店或许会变成日本航空公司——“全日空”。

九月九日,我在我老家附近的淮海路一路走去。都是我从小熟悉的店面:“上海食品厂”、“万兴”、“公泰”……一个衣摊上写着“地铁撒网大削价”。又一处的衣摊上挂着“因地铁工程大削价”的牌子。这条地铁,比伦敦的第‘条地铁,晚了一个世纪,比北京的地铁晚了二十几年。地铁一动工,“老底子”的上海更远去了。

因为还小

高一有了英语课,第一次对功课着迷起來,觉得学英语是一种游戏,一种新奇,一种不尽的感觉,一种无穷的乐趣。那时我14岁,把刚学来的英语单词加在同班的女生男生身上。把不好看的叫:“beautiful”(美丽),把只钻书本不爱开会的叫“meeting”(会议),把行动不便的胖墩叫“free”(自由)。这堆外号一直叫到毕业,叫到结婚,叫到生孩子…"“这批孩子的名字大体是什么“文”、什么“军”、什么“青”、什么“红”……叫到多大多大,见了靣还是先想到对方的洋外号,然后才想起原名。

老师常常把全班的英语作业叫我批改。我喜欢在英语课上批改这些作业。因为,听课和批改都太容易,两件事放在一起做,这一堂课矛充实。高中毕业填写报考大学志愿表,可以填写十好几个志愿。我只填了六个,清一色的英语。我知道自己稳拿。

志愿表刚交,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到各中学招收学生,在我这个班相中了两名。一个叫乔榛,平时说话常脸红,一上戏就潇洒自如,尤有一副华丽动人的嗓音。后来凡他配音的角色,你简直觉得那角色就是这样讲话的,这声音就是从这角色的嘴里发出的。一旦听到原版片的声音,倒恐怕会觉得这人怎么这祥说话,乔榛才是原版。

表演系选中乔榛,是一等的眼力。另外选中的一个人,后来证明不参加笔会,不爱交友,不爱开会,只爱用笔说话不爱用嘴说话,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当演员?而且当时我只有一个心思:学英语。班里的团支书三次四次找我谈话:团员要服从需要。团员陈祖芬乖乖地去填上海戏則学院的报考表。就在填到哪个系的剎那,该团员忽然就不再老实,因为实在不愿当演员,灵机一动随便填上戏剧文学系。

口试那天,一排老师坐在长长的桌子后,问我短短的问题。我什么也答不上,简直没什么好问的。“什么叫情节?”情节?情节还有“什么叫”?我回答:“情节就是情节呗。”“你看过些什么话剧?”“我没有看过话剧,只看过两个童话剧:《马兰花》和《小白兔》。”后来在戏剧学院上学时,老师告诉我,我的口试几乎是零分,仅仅因为作文好年龄小珩被录取的。真是误入戏剧学院。

四年后还真爱上了话剧,成为很自信的戏剧学院毕业生。但是“****”开始了,有话剧有英语的世界不复存在。又过了十多年,当英语走俏话剧火爆的时候,我已经丟了英语忘了话剧,被三中全会后热气腾腾的时代推着写报告文学。

人生的变数太大。去年在英国巧遇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一位男生,他巳在那儿定居。他说上学时我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上大课,他坐在我后边,看着我哗哗地用英语记听课笔记,觉得我的英语不得了。而如今,他正用他那在我看来不得了的英语,在英国的大学讲课。

人生很难讲什么是失去。譬如我是考上英语系当了翻译,还是当作家更能发挥我自己?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现在高中毕业,我仍然一定只报考英语。

比起我的青少年时代,九十年代充满了机会。一个现代人,一定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譬如先读书后做事,先做事后读书,边做事边读书……只要不是不读书也不做事。年龄越小,世界越大。有不得了的想法,可能就会不得了;没有不得了的想法,可能也会不得了。因为还有很多很多的道路会一条一条地在你面前展现,因为你还小。

一个葱绿的文化醉人

王润华先生来信要我写周策纵先生,说是要编集子。哦,周先生,当然,这些年来,周先生子我是那么亲近而熟悉了。既要写他,先要回忆一下我与他的交往。这一想,自己一惊:莫非我只见过他两次?且第一次只站着说了几句话。

周先生的名字我是早就敬仰的。真正印象深了,是我的小弟祖言去威斯康辛大学做了他的学生。大约四年前,突然接到周先生的电话,说他路过北京,上午几点到琉璃厂购书。我急于知道小弟的近况,赶到琉璃厂街会他。然而,哪一位是周先生呢?我丈夫梦溪因几度与他一起参加学术研讨会,常与我讲及先生的才学。我以为我早巳知道了周先生,然而此刻才想起先生是什么模样的呢?琉璃厂街上哪一位路人长得像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呢?

前方快步走来一人。他剃着一个板刷头,花白的“板刷”。敞着很不起眼的西服。北京稍讲究的人都不穿这样的西服了。当然讲究西服比讲究学问要简便而易行。这人像是外地来的一个寒士。然而他脸上似有一种聪灵饱学之气,或许他是从很外很外的外地来的,从大洋彼岸来的?他怎么会是呢?可就觉得他是。您是周策纵先生吗?

啊你是陈袓芬!他快活而童真地笑着,一下把他从大洋彼岸真真切切地拉到我的跟前,把地域差、时间差、年龄差一下全拉平了。他从第二句话开始就夸奖祖言的学业如何之好。然后还是祖言祖言祖言。他知道我来看他是想通过他看到祖言。真是想吾想以及人之想。

大约两年后,我又从电话中听到那快活而童真而喷发着热气的笑声。周先生说他下榻在北京的燕京饭店,约我和梦溪去共进早餐。我说谢谢,不过我们吃完早餐再去吧。按约定时间到了饭店,轻叩他的房门。也许,叩轻了?要不怎么没人开门?叩重一点。还是没人开。然而屋里似乎有人讲话,当然也弄不滑这话声来自这间屋还是那间屋还是压根儿是我的一种幻觉?我们开始由弱渐强地敲门。这?虽,自然也不能强到像强盗或准强盗。梦溪本斯文儒雅之士,如此敲门巳觉失之礼仪,于是他说走吧。我说好。

进家却接到一个不那么斯文也未必儒雅的电话,以诗人才有的那种激动问我怎么说好了去而不去,白白让他等了一上午?我高兴他的这种率真、这种认真——说好了早餐后等我们就一直等着了,等不到我们就认真地着急了。我想起好像从他房里传出的讲话声。或许他一边与人打电话一边等我们?或许嘴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恽的时候耳朵的功能就相对减弱?

周先生诗人的激情过后,电话简那边又喷发着快活的。

去年春季,我对周先生的嘴的功能才有所领悟。这天晚上他第一次来我家作客。高级房间!他童稚般地高兴,为我和梦溪高兴。其实我们的家是寻常百姓家。只是书籍多,都有可放的地方。我们很得意的是我们从海边抱回的几块大石。有一块石上竟有如兰竹的花纹。我家有海有石有书有竹,梦溪自诩无梦斋主。既无梦,更少梦话。只是做一点能做的事,当时正筹办创刊《中国文化》。弃园主人周先生,或许是长年被弃在文化堆里了,浑身冒着文化味儿,一拍打衣裤就能掉下金文钟鼎文。-旦被弃在除了中国文化再无其他的无梦斋里,他讲诗词讲甲骨讲回文体。他说中国的回文体乃无极文学。而我觉得他一开口讲中国文化亦是无极的,好似他的嘴一枓落就是无穷无尽的回文体。干是想起他曾寄来的他手书的无极一酋,是寄给我和大弟的,因为,他觉得围棋也是变化多端而无极的。

“观奇叹止溯源泉杂艺征幽造绝巅,空逸傲凝霜菊痩婉深孤洁露兰鲜,难能可责诗缘体妙极无穷境入玄,翰藻竞妍莹组绣残灯咏尽掷华年。”

同类推荐
  • 无畏

    无畏

    本书是“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系列的第2本书,本辑的主题是变化中的不变:吴伯凡和梁冬继续用他们标志性的睿智与幽默,与读者一起去观察世事变化,发现其中奥妙,在变化的现象后找到不变的本质,以不变的心法应对变化的挑战。除了银行账户,人们还拥有无形的情感账户,为什么说情感账户经营得好人缘就好?情感账户的规则是什么?什么是相对贫困感?为什么说相对贫困感是影响人们幸福的关键因素?在“我是最棒的”年代,强调委曲求全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说委曲求全的人才有大格局,能干大事?现代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要学习七十二般武艺去应对吗?
  • 寂

    本书收入的内容有:故国、灵镜、青山吟、玲珑篇、狂禅、逸、雪中对镜、蜃楼、魔域桃源等。
  •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1623年首次发行于《第一对开本》。尽管它首次发行时被列为喜剧类型,一些现代的编辑则将其列入“传奇剧”。因为其前三幕充满了紧张的心理描写,而后两幕为喜剧并且有一个欢喜的结局,因此一些评论家,其中包括W·W·劳伦斯,认为它是莎士比亚“问题剧”之一。尽管如此,这部作品时常非常受欢迎,并且在莎士比亚剧作表演历史中经常被一些先锋戏剧实验者改编为不同的形式和版本。
  • 跟穷人一起上路

    跟穷人一起上路

    这是一本关于情感的书。它的出现来自回忆,来自生命最初的忧郁,来自一个简单而亲切的名字——80后。黑天才、刘卫东、恭小兵、萨之鱼、手指、陈错、刘脏、beaidid、杨莎妮、小饭10位80后的青年,带我们一起去体验这一代人眼中的世界……没有当下,我们不可能感受到什么是未来。所谓未来,就是对生活的希望尚未泯灭的时代。让我们满怀希望,跟穷人一起上路。
  • 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I、II)》内容包括:帕斯顿一家和乔叟;不懂希腊文化;伊丽莎白时代的栈房;伊丽莎白时代剧本读后感;蒙田;纽卡斯尔公爵夫人;漫淡伊夫林;笛生;无名者的生活;简·奥斯丁;现代小说;《简·爱》与《呼啸山庄》;乔治·爱略特;俄国人的角度等等文学评论的经典名篇。
热门推荐
  • 小扣的生活

    小扣的生活

    emmm,这书写小扣,写生活,写思想,我乃普通人,不和他人争斗。
  • 逆天行道:霸气王妃惹不得

    逆天行道:霸气王妃惹不得

    倾城一世,倾城一生。泪倾城,23世纪头号组织的金牌特工。代号057。撕心裂肺的背叛,使她复仇自爆。却不想23世纪的恋人随她殉情自爆,一起穿越到异世。金牌特工,风云天下。泪倾城穿越到一个被毒害的孤儿!!这样也好,自由。当泪倾城在异世遇见恋人,她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是决绝的走远不再相信爱,还是回归恋人怀抱风云天下?倾城泪,佳人归。倾城一世,倾城一生。
  • 宠冠天下之绝配

    宠冠天下之绝配

    那年,年少轻狂的他独自闯入曜国王宫盗宝,不慎受伤,被一冷漠少女所救。十年后,曜国三公主因弑母、杀兄、囚父名动天下。曜国新君登基那日,三公主失踪。而他在某条溪边,捡回一名失了忆的女子……“从我开始走这条路的那天起,步步都是杀机。我一路走来,踏着的,是无数人的残骸。这之中,有那该死的,也有那不该死的。我不信命,可我总觉着,我会不得善终。呵,也该如此。”——颜凌霜“我这一生,权势、财富、亲情、友情,唾手可得。可除了家人,没有一样是我非要不可的。直到遇上她,我才知,什么是非卿不可。我不在乎她从前如何,也不在乎将来怎样。若真有那劳什子的报应,便冲着我来吧。纵死,无悔。”——罗摯
  • 叛逆的鲁鲁修之无冕剑王

    叛逆的鲁鲁修之无冕剑王

    阿斯托拉尔·托里米缇,出生在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一个伯爵家族中。从小见惯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为了脱离家族的束缚,在14岁时毅然决然参加了帝国士官学校。就在那时,他遇见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 四季TF我们还在

    四季TF我们还在

    她们是曾经的SEASONS,他们是她们纠纠缠缠半辈子的人,最后,爱情来了,婚姻来了,死亡,好像也来了。
  • 墨上云烟

    墨上云烟

    “没事,不管发生什么,我都陪在你身边。”“我游遍世界各地,都只倾心于你”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清风拂过,春景黯然,汝之甚俊,春风十里,亦不如你,茫茫人海,我只钟情于你……
  • 幸福的素人

    幸福的素人

    一个小女人的生活百态,人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思考,向前走,慢一点儿没事,但是不能后退
  • 余温未尽

    余温未尽

    他是有幸被庄爷收留的小乞丐,她是雍容华贵心地善良的大小姐。朝夕相处,她的一颦一笑占据了他的生命,爱入骨髓,寸步相依影随身,一往而情深。怎奈世事难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不告而别,他痴情寻找八年终寻到了魂牵梦绕的人儿,却不想招到她的百般嘲讽。愤恨,不甘……所有积压在胸腔里的负面情绪如岩浆爆发,曾经年少时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到底该去向何方。
  • 破尘的死亡

    破尘的死亡

    一个有着神的世界,人类把它称为世界中心,人类无限崇仰世界中心。世界中心一直保持着神秘,从未向人类展示它真面目。世界中心是一个系统由生物来掌控。在几百年前才由一个人来掌控。近现代的未来世界,人类社会已经拥挤不堪,神的一厢情愿希望通过有规则的人类死亡来缓解人口问题,被幸存者称为“破尘的死亡”。这一举动激起了人类的不满,有一部分人则揭竿而起,希望找到世界中心复活所有人。男主角楠风的目的更为激烈,他踏上了杀神之路。
  • 冒牌玩家

    冒牌玩家

    江湖上有一个传说,游戏里的每一个大神都是重生之后来玩游戏的。管他对还是错,江湖上就是这么说了,陶柯也信了。因为——他重生了。隐藏任务怎么接我知道,高级技能书上哪找我知道,困难级副本怎么过我知道,黄金装备怎么造我知道。但是——尼玛我怎么是一个BOSS啊!这安全系数也太低了吧!陶柯咆哮了,陶柯暴走了,陶柯在主神的怒目注视下弱弱举手:主神,咱打个商量,把我改换成安全区11C成不。简易版:重生游戏成BOSS,假扮玩家乱江湖。=================================鉴于群众表示颜欣这个名字太女性化,现更名为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