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1800000021

第21章 发病的原理

一、发病的原理

发病的原理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正之争的结果决定发病与否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气和正气两方面。

正气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修复能力,简称“正”。

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简称“邪”。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虽错综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邪气作用于机体的损害与正气抗损害之间的斗争过程。正气和邪气两种力量的对比变化,贯穿并直接影响疾病全程。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变化,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中医学极为重视正气,认为人体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则邪气难以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无力抗邪的情况下,邪气才能乘虚而入,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造成阴阳失调,即“正不胜邪”而发病。《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说,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

1)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在邪气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如《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正气不足,适应和调节功能低下,也易对外界的情志刺激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而发为情志病。

2)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对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推动和调节能力下降,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的代谢运行失常,可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邪”而发病,或导致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而引起新的病变。

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邪气侵人,若正气充盛,奋起抗邪,邪正相搏剧烈,多表现为实证;若正气虚衰,不能敌邪,邪气深入内脏,多发为重证和危证。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气血津液代谢输布失常而发病,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中医强调正气,认为正气在发病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也重视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而引起邪正相搏的结果。没有邪气的侵袭,机体一般不会发病。

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不同的邪气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证候类型。如六淫邪气致病,发病急,病程较短,初起多有卫表证候,证属风、寒、暑、湿、燥、火证。七情内伤,发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发病途径是直接伤脏,首先作用于心,然后波及相应的脏器,使脏腑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产生病变。饮食所伤,常损伤脾胃,或致五脏的功能失调,或致气血不足,或致食物中毒等。外伤,都是从皮肤侵入,损伤皮肤肌肉、筋骨、脏腑。毒蛇咬伤还可致全身中毒,甚至死亡。

3)影响病情和病位:邪气的性质与感邪的轻重,与发病时病情的轻重有关。一般来说,感邪轻者,临床症状表现较轻;感邪重者,症状表现也重。受邪表浅者多形成表证;受邪部位深者多形成里证;表里两部同时受邪,称为“两感”,表现出症状、传变、转归都较重。邪气的性质与病位有关。如风邪轻扬,易袭阳位,多在肺卫;湿邪易阻遏气机,多伤及于脾;疠气发病急骤,传变快,病在表的时间非常短暂,易传于里,损伤人体的重要脏器。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在邪气的毒力和致病力特别强,正气虽盛但也难以抗御的情况下,邪气对疾病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疠气、高温、高压、电流、枪弹伤、虫兽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损伤而产生病变。

(三)邪正之争的结果决定发病与否

正气与邪气的对抗、交争贯穿于疾病全程,不但影响疾病的发生,而且关系到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1)正胜邪则不发病:邪气侵袭人体时,若正气充足,抗御有力,则病邪难以入侵,或侵入后被及时祛除,不造成病理损害,无临床表现,即不发病。自然环境中存在各种致病因素,但人群大部分并不发病,就是正胜的结果。

2)邪胜正则发病:邪气偏胜,正气相对虚弱,邪胜而正负,导致脏腑、经络机能失常,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发生。

发病后,由于正气强弱不同、病邪性质差异、感邪的轻重,以及病邪所中部位的差异,可导致不同的证候。例如:

疾病与正气强弱:正气强,邪正抗争剧烈,多形成实证;正气虚弱,抗邪无力,多形成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疾病与病邪性质:感受阳邪,易导致阳偏盛,形成实热证;感受阴邪,易导致阴偏盛,形成实寒证或寒湿证。

疾病与感邪轻重:疾病的轻重,除了与体质有关外,还取决于感邪的轻重。一般来说,感邪轻浅则病轻;感邪深重则病重。

疾病与病邪所中的部位:病邪侵入人体,所中的部位不同,疾病的证候表现也不同。如寒客肌表,则头身疼痛;寒邪犯肺,则咳嗽喘促、痰液稀白等。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都有密切关系。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内环境指人体的正气,包括体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一)外环境与发病

1.气候因素

六淫致病,均与气候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易感邪气和易发病,如春季多风,常见风温;夏季气候炎热,常见热病和中暑;秋季气候干燥,常见燥病;冬季气候寒冷,易感寒邪致病。

疫病的暴发流行也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气候的异常变化,如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久旱、水涝、暴热、骤冷等,更易导致疫病发生。

2.地域因素

不同地域,自然条件不同,有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例如,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燥,人多食肉、食乳,人肥壮而腠理致密,多见风寒或燥病;东南地区滨海傍水,地势低,气候温热潮湿,多湿邪或湿热为病。再如,某些地区的特殊自然条件易导致地方病的发生,如南方湖泊、沼泽、江河流域多发血吸虫病。

3.生活工作环境

生活和工作环境不良,亦可成为疾病发生的因素。例如,水上和水中作业人员易患寒湿病证,夏季户外劳动或高温作业人员易发生中暑。经常接触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等有毒物质,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公共卫生状况不良,空气、水体、食物污染,也可导致疾病发生。

4.社会环境

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和人际关系等,亦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各种社会因素均能影响人的情志活动,若不能自行调节与之适应,则可促使罹病或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发因素。《素问·疏五过论》所说的“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暴苦暴乐,始乐后苦,皆伤精气”,就明确指出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二)内环境与发病

1.体质因素

体质,指人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其中,先天因素是体质的基础,在体质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后天因素包括饮食、起居、劳作锻炼、性别和年龄等,对体质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和发病状况。首先,体质影响正气,体质强壮,脏腑经络功能活动正常,气血津液充盈,则阴阳匀平,正气强盛,不易致病;体质虚弱,脏腑经络功能减退,气血津液不足,则正气衰弱,易于发病。其次,不同体质对外邪的易感性也不同。例如,偏阳体质者易感风、暑、热邪;偏阴体质者则易感寒邪、湿邪。再者,相同的病邪侵犯,可因体质差异而形成不同证候类型。例如,湿邪侵人,偏阳体质者易化热,形成湿热证;偏阴体质者则易寒化成为寒湿证。体质趋同或接近的人,感受不同的邪气,则可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证候类型。如偏阳体质者,感邪发病多形成热证、实证。

2.精神因素

精神饮食可作为内伤性致病因素影响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影响人体正气,从而导致发病。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正气强盛,不易发病。反之,长时间或强烈的不良情志刺激,如长期精神抑郁、暴怒可造成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削弱。所以,注意精神调摄,保持情绪安定平和,有利于保护正气,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遗传因素不但可形成遗传病,也可影响人的体质状态而导致发病。

同类推荐
  • 风湿病中医诊治手册

    风湿病中医诊治手册

    本书重点阐述了26种风湿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食疗、针灸治疗、康复、中西医综合治疗经验及体会,预防、护理、预后及现代临床研究等。
  • 儿科急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学

    儿科急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学

    本书是以儿科急重症的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以临床实用为原则,对儿科常见的急重症,分别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述。本书分为十五章,主要讲述的是常见病的知识、诊断技术、治疗技术。
  • 生理学

    生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肾脏的排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等11章内容。
  •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一大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对外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近年来,该学科随外科学的进展发展很快。为了更好地为外科护理工作者服务,本书广泛收集国内外近期文献,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对外科感染与损伤、麻醉期手术、围手术期、肛肠外科、骨外科、五官外科、妇产外科、休克和外科急诊护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本书适用于外科护理工作者和医学院校师生。
  • (便携式)伤寒论学习记忆手册

    (便携式)伤寒论学习记忆手册

    《伤寒论》中的112方代表了112个汤方证,这些汤方证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亦是学习掌握的关键之处。本书即以《伤寒论》112个汤方证为主线编写。由于各汤方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联系,具有主从、组合、相关等关系,包含着临床辨证思维、汤方加减灵活运用等内容,故将112方划归为17大类阐述,以便学习领会。每一个汤方证下,一般设[原文]、[名词解释]、[辨证提要]、[论治归纳]、[相关证析]、[背诵要诀]等6个栏目。
热门推荐
  • 路过彼此青春

    路过彼此青春

    命运的齿轮让两人相识,让两人各自远扬,是命运的安排,长大后的一次奇遇,男主再次回到遗憾的青春时光,在弥补遗憾的同时,自己也不知不觉在改变历史……
  • 文明解密

    文明解密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天之异世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我是个小人

    我是个小人

    弱小部族之人,因为一块神奇的石头带来了杀身之祸……奇迹的发生一名还未出生的婴儿的神念被传入了另一个人的身体中......
  • 优秀青少年要养成的好习惯、好性格、好心态大全集

    优秀青少年要养成的好习惯、好性格、好心态大全集

    本书是一本心理励志著作,全书分为三篇,分别从习惯、性格、心态三方面来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心灵指导。该书联系实际,运用生活典型案例来指导青少年塑造更完美的习惯、性格和心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知识大餐。
  • 明明是晴天

    明明是晴天

    一年又一年,这苦逼的学习日子怎么这么难过啊!!!明明今天是晴天,可为什么天空这么灰暗啊!!!
  • 雪舞九重幕

    雪舞九重幕

    【雪姬系列番外合集,免费连载,不定时更新】飘零:遇见他那一年,她十三岁,他说会娶她为妻,她等了他九年,终于知道那不过是一句谎言。沈媚:洞房花烛夜,误将他人当作夫婿,从此人生改写流落风尘,许多年后,他向她求婚,她轻蔑一笑决然回绝。
  • 朝花夕拾·呐喊

    朝花夕拾·呐喊

    本书为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10篇,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 官配:判官老婆太淡定

    官配:判官老婆太淡定

    作为五界之首灵界boss的宫奕,有颜值有身材有钱有权不滥情很专一的N好男人,却独宠地狱的生死判官。宫奕无耻卖萌中:“老婆,老婆,老婆。”判官淡定:“嗯?”宫奕轻咬判官耳垂:“老婆,我饿了~”判官面不改色依然淡定:“厨房有吃的。”宫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