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4600000031

第31章

“兵改工”,一字之差,带来的却是一场从上至下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当时流行三句话:“老干部无所谓”,反正快离、退休了,改就改吧)当然,后来也并非“无所谓”;“年轻战士喊万岁”——一声令下,农村来的也罢,城里待业的也罢,都成了国家正式职工,端上“铁饭碗”了,岂不善哉;最后一句是:“中青干部掉眼泪”一他们怕夫妻两地分居。这本莱是铁道兵的老问题,可那时总有个盼头儿,盼着转业回老家,现在绝望了。改工以后和铁道兵一样的钻山沟,一样的流动。即使家属“随队”,也只能住在家属基地,永远赶不上筑路者的步伐。以十七局四处(原来的一个团)为例,若干年来,随着一条又一条铁路新线的诞生,他们先后在四川达县、青海西宁、陕西西安、山西太原和榆次留下家属基地。现在他们在大同施工,与最近的榆次家属区相隔三百五十公里,还不是两地分居?正是家庭负担最重的年纪,父母需要赡养,夫妻渴望爱抚,子女需要教育。他们怎能不归心似箭?于是,胆大的,闹;有门路的,请客送礼,求东告西;没后门又拉不下脸来的,只有掉眼泪。可以说,现在在位的干部,当时没有哪一个是奔着改工以后的好处,都是凭着根深蒂固的革命觉悟和组织纪律性,擦干眼泪服从纪律留下来的。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牺牲呵!

现在,吴大斌的故事来敲门了。在大多数干部因为不能转业回乡而急得跳墙的时候,他却为不能留在部队集体改工而悲伤。一九八二年夏,他被开除党籍,由行政二十二级降为二十三级,由师部正连职管理员降为徘长,下放到艰苦的察尔汗盐湖锡铁山隧芷工地。什么错误?“婚外恋”、“喜新厌旧”。在我们这个厂长信奉儒教的文明古国,尤其在纪律严明的人民军队中,这是最难容忍的错误。一般情况下,一旦组织处理完毕,肯定转业复员,无一例外。

可是,他能转业回乡吗?受过他的欺骗第一次假离婚、事情败露后第二次真离婚的前妻,带着三个孩子,至今还住在他的家里,伺奉着亲自写信告倒儿子的老父亲,他回去后怎样相处,怎样见人?还有,在他隐瞒真相的情况下与他第一次非法结婚,在他受难时第二次合法结婚的新人,他怎样带回去?

这是一段苦辣酸甜滋味俱全、崇高与卑微、真诚与虚伪交错纽结令人啼笑皆非的复杂经历,有必要交代清楚。

吴大斌家在长江岸边娘子湖畔。还在他六七岁的时候,父亲给这位长子定了“娃娃亲”,姑娘小他三岁,两家沾点亲戚。一九六九年,二十岁的吴大斌要参军了,姑娘已经长到了十七岁,不知怎么回事,这一对儿还没热乎起来,临别前甚至根本没谈过未来成亲的事儿,此后也很少写信。

一九七四年,已当兵五年的吴大斌回家探亲,行前拍电报让他在中学教书的弟弟去接站。到家一看,他大吃一惊:父亲已把结增事宜操办齐全,连办洒席的两口肥猪都杀了,单等大斌一到就办喜事。怎么办?他悄悄地嘱咐二弟托关系疏通公社的民政助理从中阻拦,就说没有部队证明不给办。谁知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后门儿”,父亲疏通公社书记交代民政助理先办登记,部队的手续以后再补。

凭心而论,他也说不出姑娘有什么不好,但就是不喜欢。婚后不到一个星期,他就托辞工作忙提前归队了。此后七年间,吴大斌每年都有一个月的探亲假,他没有一次住满假期。尽管孩子一个一个地生出来,甚至还违反政策生出了第三胎,然而夫妻间的感情仍如一杯白水,没滋没味。

吴大斌可不是个窝窝囊囊甘于逆来顺受的角色。除了不顺心的婚姻之外,他在各方面都表现了自己应有的价值。参军半年就入了团,又过半年,他成为同届新兵中的第一名共产党员。翻开他的档案,在一九六九年到一九八二年受处分之前的十三个年头中,有两次“五好战士”(他只赶上两年),十次嘉奖一一其中有两次是师司令部参谋长签发的通令嘉奖,还有三次三等功。当战士八年,他没睡过午觉,不是摆弄机器就是翻书本。筑路工地上的发电机、压风机、搅拦机、抽水机、桁车……他样样会开,样样能修。

一九七五年,师部迁到了青海格尔木。师参谋长点名要这个忠诚可靠、技术全面的老兵,带领二十四名战士到西宁学习取暖锅炉和管道的安装、管理技术。回到师里,巳是十月天气,人们坐在办公室里冷得伸不出手,吴大斌率领二十四员部将日夜突击,到最后他四天四夜没休息,终于使锅炉一次试烧成功。

当初,管理科长担心这个兵太老,不好管。如今,参谋长得意地问他:“我选的这个兵怎么样?”科长说:“你给我再选两个这样的兵就好了。”一九七七年七月,吴大斌被提升为排长,不久又提升为管理员。

一九八〇年到一九八一年,正当他以出色的工作表现又立功又受通令嘉奖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悄悄地发生了。

一天晚饭后,吴大斌陪战友散步,转到师部对面市委机关的大院里,忽然背后有人叫他:“吴排长!”回头一看,是位姑娘。几年前安装暖气时,雇请一批临时工挖掘管道沟,这姑娘就是其中一个,吴大斌还有印象。“你怎么在这里?”

“我姑家在这儿住。”这姑娘一一我们姑且叫她易兰英吧一一家住陕西乡下,高中毕业后在姑家一面复习功课,一面找些零活做。她姑夫是市委招待所的管理员,与吴大斌常有工作来往。有当年的一面之识,又有她姑夫这层关系,两人对今天的邂遁都很高兴。

一回生,二回熟。从此以后,吴大斌成了管理科与市委招待所的常务联络员;小易的姑夫有事找吴大斌也常派她跑腿。你来我往,大大方方,自自然然,也没人在意。

一次,吴大斌的一位好友遇见易兰英和吴大斌在一起,取笑说:“哎,我们管理员可还没结婚哪,你三天两头往这儿跑,是不是有点意思啊!”

一句随便说说的笑话,却无意中点破了姑娘心中的隐秘。原来,姑娘早已萌生爱慕之心,做过许事玫瑰色的梦。梦幻一经点破,立刻由假变真了。她对“我们管理员还没结婚”这句话听得格外真切,本来她也没想过纯朴、拘谨的他会是个结过婚的人,直到她决心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的时候,也没向他或是别人问过一句。既然没有怀疑,为什么要问呢?吴大斌知道自己是丧失了恋爱资格的人,他的出身、教养和军人身份,也没有给过他生发非份之想的勇气。开始,他至多不过象所有年轻男人那样,希望在与年轻女性的说说笑笑中得到一点愉悦而已。当他明显地感觉到对方的爱慕的时候,曾经犹豫过,是否该把真相说破?可是等她一来到面前,就又失去了开口的勇气。他情不自禁地把她与妻子比来比去,结果是可爱的越发完美,不可爱的越发欠缺。为了不失去他再难得到的东西,他终于开始了有意识的隐瞒和欺骗。等到他大梦初醒,明白自己已不能见容于组织和领导,对不起父母、妻子和孩子的时候,他巳经走得太远了……

易兰英好象突然从天上跌入了漆黑的深谷……她咬牙切齿地恨过,昏天黑地的哭过,可是恨过,哭过之后,她又否定了自己:凭感觉,她怎么也不相信他是个不诚实的人。况且,事到如今,她也没有退路了。他们只能一起硬着头皮往前走!

一九八一年底,领导上准备提拔吴大斌为副科长,已经找他谈过话。当了副科长,家属就可以随军了。这一下,难题摆到眼皮底下了,然而也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

一九八二年元月,他带着骗来的两张空白介绍信回家,对妻子说:“我马上要提营职了,按说你很快就可以随军。但是部队有规定,凡超生了第三胎的,家属随军要推迟三年(确有此事)。”

“那怎么办呢?”妻子问。

“只有一个办法:咱俩先假装离婚,我带两个大孩子先走,等户口一落下,咱们再复婚。这样,上面就不好追究第三胎的事了……”

出乎意料的是,妻子对随军和假离婚这两件大事的反应都较冷淡。她想了两天之后,说:“那就照你说的试试吧。”

元月十日,吴大斌填好一张介绍信,用自行车驮着妻子,背着双方父母办理了离婚手续。六天之后,吴大斌出现在陕西,用另一张空白介绍信同易兰英领取了结婚证书。这一切,部队领导当然都不知道。不料,这一对“新婚夫妇”刚过了半个蜜月,部队把电报打到易兰英家里来,命令吴大斌“立刻归队”。

吴大斌心里明白:秘密败露了。但他没有想到,竟是自己的父亲告发的。原来他离家没几天,父亲就从经手的公社干部那里得到了信息反馈,一问儿媳,果然不差。老人家怒火万丈,立即托人代笔写信给部队领导,痛骂儿子思想变质,忘恩负义。当了官就不要农村老婆了,这哪象个党员?这样的竟员还留着他干什么?……老人家解放前祖辈受穷,他永远感激共产党,认定共产党员应该具有天下一切美德。他送出最器重的长子大斌参军,临走时说:“既去,就得干好,入不上党,你就别回来!”今天又是他告倒了儿子,使这个有了十一年党龄的党过被开除了。

同类推荐
  •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及她的小说。本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后,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理论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于是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作品。他以不同于学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以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理论的疏漏、错读,以及两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本书首先梳理“现代性”概念的西方语源背景及意义分层,其后以“文革”后三场不同时期的文艺论争为分析案例,考察中同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如何在接受和理解这一西方理念的同日寸,阐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建构自身的现代性话语。韩少功,作为其中一员,以文学创作参与发言。本书将其小说作品置于“文革”后各阶段的主流话语中加以互读,解析文本触及的各种现代性课题及其暗含的主张,通过探究其中的思想成长、立场转移及矛盾裂隙,来凸现其作品对于不同现实语境的特殊意义及价值。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本书收录了刘心武浸淫《红楼梦》28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主要部分有四部分。其内容包括推演和探究红楼梦后80回真实故事的《八十回后真故事》,个性品读红楼神韵的《红楼眼神》,咬文嚼字细谙精奥的《红楼拾珠》,小小视角隐含大智慧的《红楼细处》。
  • 读红一得

    读红一得

    《读红一得》是一部文化散文随笔作品集。在我国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本书的作者刘广定老先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不同的版本对《红楼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地,他虽然自谦地称其为心得,但事实上通过一些章节的深刻剖析,使读者对《红楼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更为深入的了解。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星辰月光

    tfboys之星辰月光

    加我qq391305657可以随时吐槽,写的不好。
  • 医与厨

    医与厨

    一个普通的没有长处的医学生,一家在次元空间开的小店,未来会怎样发展……
  • 让我陪你走下午

    让我陪你走下午

    女主角因车祸失忆,忘记了父母是因为车祸去世,也忘记了和男主角是未婚夫妻关系。男主角和女主角弟弟一直隐瞒此事,为的是不让女主角伤心难过,并且暗中侦查车祸原因。女主角对于工作尽职尽责,弟弟也是学校的优秀班干部。男主角是女主角的上司,却不会徇私枉法。后查清车祸原因,女主角也在亲戚朋友陪伴下逐渐想起来车祸一事。男主角女主角最后成婚,幸福了下去。
  • 灵魔驭

    灵魔驭

    山地剥,泗水涣,阴雷困,魔神降。泽天变,天火离,灵散归者驭。
  • 零度帝国

    零度帝国

    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故事,当历史开始转动,谁也阻挡不了一个团体成长的脚步,天时地利人和,需我们正式组成一个集体,面对一次次磨难,攻破一个个关卡,有心计,有城府,没有傻人,没有多余的废话,每个角色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来扮演,零度帝国,零度袭来
  • 神仙美人不敢追

    神仙美人不敢追

    文案一喜欢一个顶顶优秀的人就是明明身处一粒微尘的卑微却借着他的光芒万丈拼了命的去看到了璀璨星河文案二某天下午陈未曲哼着小曲,吊儿郎当的拎着水果捞晃进花滑部的时候,见门开着,冰场和办公间里却空无一人,只有更衣室隐隐约约有些动静,以为是余束,他踮脚走近,本想出其不意,抓拍一张谈判底牌,却听见里面传来一段对话,瞬间震撼他妈。余束和周彩拉开门,就见陈未曲顶着张红脸僵在门口,左手举着手机,不上也不下的,右手的塑料袋悬悬勾在一根手指上,已经摆足了离手的姿态,周彩忍不住开口提醒:“未曲学长,你水果捞要掉了。”却换来对方饱含……呃……一堆情绪的复杂眼神,而且,要是她没眼花,未曲学长眼中那一点闪闪的东西是……眼泪吗?莫名其妙。看着周彩强明显僵直缓慢,陈未曲沉重地扭过头,瞪着余束,咬牙切齿吐出两个字:“孽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屠神征世

    末日屠神征世

    世上的“神”悦则普度众生,怒责惩罚人间,腥风血雨,他曾平庸,他曾挫败,他曾战胜,最后到接受。世上能者称他为“斩神者”而一朝战败却让他回到了神核爆发前夕。从此,挡他斩神路者,杀无赦。
  • 时光囚笼

    时光囚笼

    叶无辰遭到神秘人刺杀,每次死亡,都会回到七月初七……虽然一切重置,但修为不会倒退,死前的收获不会消失!于是叶无辰开始努力奋斗,试图打破这时光囚笼!
  • 等云翻涌成夏

    等云翻涌成夏

    《诗经》里说“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而苏奕北在最后一刻想的是此生不如不遇梁倾,两个人之间也不会有这么多爱恨纠葛,没有遇到过他的梁倾应该是快乐的。《诗经》里还说“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而路哲成在见到梁倾的第一眼想的是此生愿为梁倾倾尽一切,他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了梁倾,他想要带她逃离那个伤痕累累的曾经,他想要温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