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4600000035

第35章

据说,最初决定将四十万铁道兵集体转业的时候,曾有不少老同志怀着深深的顾惜轮番说情。最后,一位决策者不得不说:我提出改革的方针,你们都拥护。现在刚一动手,你们就来说情……

是的,如果改革只是在理论上、图纸上设计一种新的秩序,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勇士,而当改革要打破现存的牵连着我们的感情的旧秩序的时候,我们就常常望而却步,宁愿缩回旧茧寻求苟安。我们害怕“悲剧”,“喜剧”却因此越退越远。因为生活前进的时候上演的总是“悲喜剧”。

在此,我也愿向这出悲喜剧的另一位参加者那位仍然住在前夫家里种着责任田、带着三个孩子的坚忍不拔的中国妇女,捎去一份敬意。

省委第一书记

他老了,但还很年轻。

一九八二年他上任时七十二岁。下去调查,还能攀登钢筋焊成的单面云梯。走起铬来,三十六岁的秘书说一不加油儿就跟不上他。

他每天工作、学习十一二个小时。读书是他的休息和娱乐。他读三百页的理论专著,也读八开四版的农村科技小报;读英文版的《天方夜谭》,也读当月出版的文学杂志。

他在大小会议上的讲话稿都是自己写的(幸而上任以来他还没做过万字以上的报告、此外偶尔也写写文章,忍不住改改记者们的稿子,还担任过一本书的主编一象一个名副其实的专职主编那样。

他工作也和走路一样,讲求速度一效率。“查一查是谁误的事!”

“有些文件是有时间性的,拖成明日黄花,还印它做甚!”他那里是从来不压文件的。纪委一位副书记下班之前把送给第一书记的呈批件发出,第二天一上班,看见他的批件已经送回在桌子上了。

他曾幽默地说,他赞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句话。“你们到底能不能办?如果再不办,我就另找两位不怕和我一起被打倒的人来办!”但是肯干事的人在他面前绝无惶悚之感。他正在讨论会上发言,几个********居然在一旁辩论起来。于是他就站起来,加大手势,提高嗓音,以争夺听众……“现在有些电影、电视里有一种八股,调儿,”他在一次记者会议上即兴插话时说,“演公安人员,就是叼着烟走来走去;演高级干部,就是挺胸腆肚,哼哼哈哈,拿五做六的……我也算个髙级干部吧,你们看是那个样子吗?”

一位********说:和他一起工作,有一种新鲜感,振奋感。

一位省委常委说:他是敢在没有人走过的地方,踏上自己脚印的人。

一一这就是我们的省委第一书记。

一生中,这是最后一次分配我的工作了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六日,****中央向离它最近的那个省城发出一道“命令”:中央决定由高扬同志担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立即到职;前任几位负责同志接此通知即离任回京向中央报到,另行分配工作;无论何种意见,一律到京后再谈套红卷头下,寥寥数语,载着庄严、急迫的气氛,顷刻落到省委每一常委的办公桌上。一颗颗铅字,跳进眼里竟然有声有色,震耳欲聋……这是一项不寻常的任命。

历史对人的选择,常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几个月前农垦部不并入农林渔业部一高扬不从农垦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如果河北不是处于那样一种极为特殊的状态,中央便不会有这样一项任命。那么高扬晚年的历史将是另外一种写法,本文所要描述的一系列故事一一这很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有光彩的篇章^也就无由发生了。

一九八二年,中国的历史已经推进到这样的关口,即如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描述的那样:终于结束了长期的社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但是中央领导同志在斟酌这些字句的时候,却不能不为来自河北的消息忧虑,心上压着一块石头。

“**********”以来,河北的党走过了特殊曲折的道路。林、江反革命集团的一些重要成员直接插手,埋下了祸根;“左”的影响严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的一些重要的方针政策在那里很难贯彻,在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展缓慢,唯独进京上访人数居全国首位。中央先后多次做工作无效,于是先后派出几位久经考验、且与河北两派素无瓜葛的老同志,接任了河北的党政主要领导职务。

遗憾的是,这几位老同志不久也被河北的复杂局面缠住了手脚。“**********”的后遗症充分暴露出来,从省委、省直机关到相当多的基层单位,都形成尖锐对立的两种观点,争吵不休。一年过去了,老同志们没有苘中央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倒是接二连三地送来洋洋万言的告状信……一九八一年夏天中央批评河北工作“落后了一大截”,如今仍然是“一大截”。

这是什么时候了?一九八二年五月,离“十二大”开幕还有一百天!不可容忍,不容等待。中央不得不下决心再度易人。

可是,派谁去呢?那里的形势再也经不起反复了,那里的人民不能再次失望了……这是一件煞费祷藉的事情。

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上,集合着一群深受中央信任的老同志,由余秋里同志牵头,进行着“十二大”的代表资格审查等组织筹备工作。高扬也在其中。他一九三六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经济系,同年入党。解放后,担任过沈阳市委副书记、辽东省政府主席和********、东北局组织部长、**********第三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工业工作部副部长、化工部长、吉林********、农垦部长……党、政、工、农,他都干过。重要的还不是他的资历和名分,而是素质,用党内一些老同志的话说,“这是个干事情的人”。这样的人对于我们的事业永远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因此,他退出农垦部几个月内,党和国家机关已有六种岗位先后来选择他了。平心而论,只要有工作,他都愿意做。“**********”十一年半不得工作,无端垂老,滋味不堪回首。一九七七年,中央派他去吉林担任********时,他的“****分子”帽子还没有摘呢。耀邦同志说:管它呢,先干起来再说!高扬也不计较,戴着就戴着,有工作就行!他就这样上任了。……但是今天,考虑到“年轻化”这个大局,他自己的意愿是退出一线,重操四十六年前的学业,搞点经济研究。这消息使他的老同事、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大喜过望,立刻表示欢迎。

偶然性就在于,上述六种职务由于种种原因,暂时都未变成现实。于是第七种职务便来叩门了。

这天晚饭后,余秋里同志同高扬一起散步,忽然对他说:“中央准备让你到河北去工作,你觉得怎么样?”显然,秋里同志是受中央委托,先来吹吹风的。

这是高扬完全没有料到的;但对#北的情况,他有所耳闻。他懂得事情的严重性质。想了想,他诚恳地回答说:“我已经七十二岁了,河北又是那样的情况,我恐怕是力不从心了。……从长远着想,是否请中央另外考虑人选……”接着,他向秋里同志推荐了三位年富力强的同志,他觉得他们都比自己适于担负此任。

半个多月过去了。这半个月内,想必中央进行了最后的权衡和抉择,看来河北省委第一书记一职,是非他莫属了。于是,六月九日,习****同志把中央的决定郑重通知了他……这天,高扬从中南海出来,径直驱车去找他在吉林和农垦部时的秘书韩立成,对他说:“中央已决定让我到河北去工作,我答应了。你能不能跟我去?”

看得出来,他的情绪有些激动,也有点沉重。他等待着回答。

韩立成沉吟良久。跟他说什么呢?那是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地方,前车之覆可鉴,这他知道;这些天,听到风声的老同事、亲友、家人,都反对他去河北,这他更清楚。他经历的坎坷够多了,垂暮之年,还要再冒一次风险吗?……想来想去,韩立成还是忍不住建议道:“你能不能再找耀邦、小平同志谈谈?……”

“我还能谈什么呢?”高扬说。“就谈谈力不从心,也好啊!……”高扬轻轻地、缓缓地摇了摇头,说:“一生中,这恐怕是组织上最后一次分配我的工作了,我不能拒绝……”

不知怎么,韩立成倏地涌起一股慷慨悲歌式的感情……那时,他的家刚从吉林迁到北京,但他立刻回答:“那好,我跟你去。”

命令和服从,大凡在两种场合体现得最为严肃和彻底:一个在最下面,班长命令他的士兵;一个在最上面,统帅部派遣大将,同样是一令既出,冒死不辞。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日,高扬只带秘书韩立成一人,赶赴石家庄走马上任。

第二天,省直机关召开干部大会。这是个历史性的场面。前任几位负责同志各自发表了简短的感情复杂的告别演说。轮到高扬了,他表示今天只是向大家报个到,此外无话可讲。于是,散会。

他知道,所有的眼睛都在盯着他,准备捕捉他的每一句话,以判定对自己这一方亦即自己的命运有利还是不利。话他是要讲的,但那需要时间。

同类推荐
  • 刘亮程精品读本(树会记住很多事)

    刘亮程精品读本(树会记住很多事)

    本书记录了独属于刘亮程的村庄,记录了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土地。作者用情感记忆与诗性化语言构筑的黄沙梁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它潜于庸常生活的底部,隐约而持续地照亮,读者能在阅读中获得美的馈赠,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
  • 横舟集

    横舟集

    诗,就像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人都想捕捉到它,但它却十分狡黠,上下颉颃,左右飞旋,引诱着你,却永远不给你捉到它的机会。诗是文学生态中最娇艳、感应时代最灵敏、因而也最不易出现大家巨擘的文体,中国历史五千年,被称为诗的国度,可是经时间过滤而留存下来且被历代大众耳熟能详的也就十几位。
  • 我的精神自传

    我的精神自传

    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本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
  •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是伍尔夫创作力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开辟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和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热门推荐
  • 驭兽仙途

    驭兽仙途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且看张杨如何驭兽站在异世之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水月星河

    水月星河

    漂漂刚出深山时,本是为寻一人,一路寻来,首先是觉得饱肚就好,后来觉得赚点银两才行,再后来,就一切不由己了,碰到了一些人,经历了不寻常事,发现了几个秘密,牵扯了一桩陈年往事,至此,所想所念悄悄变化,再回首,幸好,他在......
  • 若水向东流

    若水向东流

    让舔狗悔悟,劝妓女从良,将赌狗送入正途,唤醒狗腿子的良知。若水向东流,莫要不回头。书友群:874190992,验证书名
  • 流年纪.爱恋

    流年纪.爱恋

    因一条海豚手链的交集,一张神秘的邀请函,上演了一场英雄救美的好戏,好朋友的背叛,亲人的重聚,她和他的渊缘就此开始。
  • 我的异界生活日记

    我的异界生活日记

    咦,这里有个奇怪的灵,各位观众不要急,我慢慢靠近,看这个灵肥美的后腰,碳烤味道一定不错!
  • 待风温暖你

    待风温暖你

    “承哥哥,我请你吃棒棒糖好不好”“承哥哥……”顾承经常梦见一个软萌的小丫头,那个小丫头经常在他屁股后边跟着,但是一觉醒来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一场别离将小顾承和小知离分开,“知知妹妹等我,我会回来找你的”“承哥哥你一定要回来找我”……就这样沈知离一直在等他的承哥哥,可是再见面他却不记得她了。男神不记得自己了,怎么办,在线等。(甜文!第一次写多多关照!)
  • 偏执裴爷的重生小毒妻

    偏执裴爷的重生小毒妻

    “这双眼,是你欠怡儿的。”重生前,渣男为了另一个女人硬生生取下她双眼,害她含恨葬身火海。重生后,她成了众人口中无权无势,相貌丑陋,不学无术的苏妍,却意外得到了一个制药空间。相貌丑陋?她治好脸上的伤比谁都美!不学无术?不好意思,她科科考满分!无权无势?苏家千金是她,倾颜集团董事长是她,苏羽集团董事长是她,人人闻风丧胆的“红蝎”更是她!后来,渣男知道错了,来找她认错:“阿妍,我错怪你了,原谅我好不好?”某偏执裴爷将她拥入怀,眼中是满满的占有欲:“谁敢靠近她,粉身碎骨!”……(男强女强,1v1双洁互宠甜文哦)
  • 农女何田田

    农女何田田

    江南可采莲,农女何田田。懵逼穿越成贫穷农女,爹娘软弱,家人极品,受尽白眼遭嫌弃?!何田田小手一挥,“分家!”还好有个随身空间,带领爹娘发家奔地主,啪啪打脸一群人!只是,好不容易发家致富,这位公子你是哪来的?!
  • 我和闺蜜穿越了

    我和闺蜜穿越了

    【双女主,双洁】穿越就穿越,还和闺蜜一起?这是什么神仙操作??于是,楚安颜和凤岚开启了古代虐渣之旅。某日,“楼主!那个疯子又来闹事了!”楚安颜:“呦呵,敢来我揽月楼闹事?宰了他!”凤岚:“那么麻烦干什么,给他喂一剂我这汕毒,慢慢折磨他便是了。”“……楼主,凤医,王爷和世子爷在门外听着呢。”楚安颜:“……”凤岚:“……”“岚儿,听说城南新开的衣坊不错,改日去看看?”“好啊,就明日吧,顺便尝尝福仙楼的手艺。”“诶,前几日我……”“是吗,我也……”唉,又是楼主和凤医秒怂的一天……【男强女强+双洁+爽文】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