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9800000024

第24章 文苑赏花(1)

真情注笔端 霜重色愈浓

——散记剧作家王朝柱

我年轻那会儿,还没有旅游这一说,只能说是游玩儿。北京最爱去的公园,一个是颐和园,另一个就是香山,因为当时住在西苑,这两处比较近便,什么时候想去拔腿就到,自然就成了这两个公园的常客。

这些年毕竟年纪大了,颐和园再未去过,香山倒是常去,只是不是去爬山或赏枫,而是看望好友、剧作家王朝柱。王朝柱为了专心创作影视剧本,当然,还为减少夫人生活照顾的劳累,总有好几年了,他寄居在香山脚下临时的“家”。

每次搭乘朋友车去王朝柱香山住处,静坐车上,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颐和园的佛香阁,香山的“鬼见愁”,这是这两个公园的最高处。我当时年轻气盛身体好,只要去,必定一鼓作气攀上顶峰,尽览满园四季美丽景色。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有次想到这些往事,我忽然顿悟:仿佛沾了香山仙气,仿佛润了香山圣水,王朝柱的创作也是步步攀高。在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中,一路引领风骚越发耀眼,被圈内人公认为一棵“常青树”。如果把他的影视作品当作园林美景观赏,可以说,同样像香山红枫一样迷人,而且越到晚秋越加红润……

在苦难中体验人生

认识被大家昵称“柱子”的王朝柱,至今已经二十多年,尽管一起喝茶聊天的时间不算少,敞开心扉交谈甚至于争论的时候也有,应该说彼此还算了解还算“铁”吧。可是仔细地想想,特别是提笔要写他时,王朝柱在我,仿佛就是一本似懂非懂的大书。说懂,是他那表里如一的性格;说不懂,是他那近乎于传奇的经历。

王朝柱从来未主动说过他的过去,我怕有什么伤痛触动他,自然就不好随便探询,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不曾真正完整地知道王朝柱艰难坎坷成长过程的细节,以及他从作曲家成为作家的成功道路。但是,从侧面却反映出王朝柱的为人,即使今天功成名就了,他也只拿作品跟世人说话,绝对不吹嘘作品之外的事,我想,这才是一个真正作家的品性,更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上自信的体现。真的,我很佩服王朝柱这种做法。作家以作品示人问世,这才是正道。

记得第一次跟柱子见面,他上来就说“我是农民”,到现在成了编剧大家,依然“我是农民”不离口。开始以为他这么说是在作秀,后来对他有些了解啦,这才知道,王朝柱对于农村、对于农民,有着永远解不开的紧系心结。“我是农民”是他的由衷之言。

这位从杂技之乡——河北吴桥走出来的苦孩子,跟朋友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中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柱子是北京保守派组织头目,有次江青接见红卫兵,问谁是什么出身,王朝柱说:“我是贫农出身。”江青又问:“你家几代贫农?”王朝柱回答说:“从周口店起,我家就是贫农。”据说,此话成了王朝柱“经典语言”,在北京学生中流行一时。即使我们未曾亲临其境,总还可以想象得出,在那个讲究家庭出身的年代,王朝柱说此话时是多么骄傲,说不定还带点得意忘形呢。

然而,这是王朝柱的心里话,有着不可怀疑的真诚,因为王柱子从不说违心话,即使是现在,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可以这样,可以那样,在我看来都无所谓,可贵的是不来回摇摆。思想是认识问题,摇摆是品质问题。

现在有的农民出身的大学生,父母千里迢迢从家乡来探望,竟然当着同学不肯相认双亲,生怕农民家庭出身背景,给他这个“城里人”丢面子。那么,王朝柱何以这样理直气壮,以自己出身农家为荣呢?我想,这是因为王朝柱从骨子里就感念他的农民血缘,更忘不掉家乡人对他的养育之恩。

倘若不是怕提及此事会招致王朝柱不愉快,这么多年来,何至于每次话到嘴边儿,我又硬是生生咽了回去?后来查阅有关王朝柱资料,知道王朝柱童年异常悲苦。

王朝柱五六岁时,父母和他的八个兄弟姐妹相继去世,全家只剩下他,还有大他十多岁的哑巴哥哥。没有了大人照顾,小哥俩生活就无着落,这漫长的人生路呵,往后该怎么走下去呢?王朝柱由哑巴哥哥背着,在故乡街头乞讨维生。好在杂技之乡的人自有糊口本领,稍大后他就跟着别人学耍猴儿,后来又随乡里人学击鼓吹笛子。可是,王朝柱并未把这当作维生手段,更未把艰难当作苦药来吞服,而是在苦难中体验人生真谛,从谋生手段中学习生活本领,从小就显示出他超人之处。他击鼓吹笛摆弄乐器,他跟人学习音律乐理,音乐天赋渐渐显露出来。这为他走上音乐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乡解放土改分地主财产,别人都抢着分田地和房屋,王朝柱却傻乎乎地抱来两大箱闲书,从子经集注到公案武侠到五线谱,他都视为珍宝地收藏和饱览。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的立论,在更多人身上并未验证,却在王朝柱身上得到证明,由此就不难理解后来的王朝柱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各类图书,有着多方面深厚渊博的学问,成为学者型作家。

知道了王朝柱这段幼年经历,我就完全懂得了他对农民的感情。他每每满含深情地讲述童年生活,一向乐观的王朝柱语调竟然那么凝重,仿佛那页苦难历史还留在他心室,只要轻轻掀动就会触动他的神经。难怪在他的电视成名作《长征》《延安颂》播出后,我认识的几位文学界朋友看过,都对我说,这两部电视剧有股深深的感情倾注其中,没有过去那种干巴巴的说教味儿,政治题材电视写到这个份儿上,并不是很容易的呀。

这是对这两部电视剧的称道,更是对作者王朝柱用心的领会。一部优秀作品之所以感动人,只有作家心海情感波涛不停涌动,作品才会展示出大气势大格局。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写革命恢弘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王朝柱是独一无二的高手。王朝柱电视剧本的情感和气势无人代替。

童年的苦难,没有阻挡住王朝柱成长,反而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铸成了他的进取心,直到今天,王朝柱都有股浩然锐气,在创作上永不满足。写了这么多部电视剧,又都是革命历史题材,每一部都有突破,不仅不重复别人,更从不重复自己。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播放他的电视剧《辛亥革命》,对历史认识和对艺术的处理,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让更多人重新认识王朝柱。

没有坚挺的性格,没有创作的进取,长此以往,欲求艺术进步谈何容易。

在逆境中博览群书

我的少年时期在天津度过。那时每每走过富裕家庭房舍,都会听到悠扬钢琴或小提琴声,所以在我印象和认识中,没有良好经济状况的家庭,学习艺术特别是西洋音乐,无论如何会受一定的条件限制。比方说音乐世家子弟,比方说富裕家庭孩子,都有可能走进音乐学院,因为,至少得接触过西洋乐器吧。而要想拥有西洋乐器,绝对不会像获得中乐器那么方便、容易、省钱,过去很少有穷人孩子正经学习西洋音乐。

可是,从乡间来的十五岁少年王朝柱,就是凭着一支笛子和粗通乐理,硬是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这应该怎么解释呢?我想只能说:天赋,天赋,艺术天赋。如果说还有别的条件,那就是农村孩子的志气,以及超于常人的勤奋、刻苦。

中央音乐学院,天津、北京校址,我都曾经去过。幽深的老院落,歌声缭绕,琴声悠扬,浓浓艺术氛围给人一种圣洁感。来来往往的师生,举止间显露的气质,有自然的“高贵”范儿。

一个来自河北农村的孩子,进入洋气十足的学校,王朝柱会如何融入和适应呢?好几次说起当初,王朝柱无限感慨。他说,我那时身穿黑棉裤黑棉袄,棉裤还是大裤裆那种,裤腰向左边一折扎一条绳,说满嘴河北吴桥话,真是土得掉渣儿了。有些城市出身的同学,特别是那些女孩子,都不肯给个正眼看看。好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就不该到这样的学校读书。

尽管出身富裕家庭或来自城市的同学,对这个土里土气的同窗开始时侧目相看,但是王朝柱的博闻强记和丰富的政经知识,以及优异的学习成绩都高人一筹,使这些同学又不得不暗自佩服。王朝柱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品德,更是得到院领导、苏联专家以及老师们的啧啧称赞。从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王朝柱留校做院长秘书。平静的校园生活,稳定的学校工作,给王朝柱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他的锦绣前程似乎可见。

可是,人生毕竟不是穿衣吃饭,只要有,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人生更像难测天气,说不定什么时候,晴天会变雷阵雨。当“**********”风暴突然卷起,整个中国顿时成为狂热海洋,“造反”“革命”滚滚浪涛急速地向老师无情地扑来,王朝柱困惑了,凭着本能的“朴素阶级感情”,还有农村孩子特有的仗义侠情,他勇敢而坚定地站了出来保护学校老师和老干部,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一派组织的头目,后来又成为北京市红卫兵领袖。这就使他有机会接触“****”领导人,接触多了他隐约地觉得,****、江青一伙人的所作所为,好像潜藏着某种政治野心,他向同学流露出不满情绪,结果被人告发,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遣送天津葛沽劳改农场劳改。寒来暑往一去就是六个年头。

人生大起大落,生活忽喜忽悲,对于意志坚强的王朝柱来说,无异于一次生活课程。他不是消极对待,他没有退缩失望,而是借助这段时光读书。农场没有分配他干农活儿,让他放鸭、养鱼,搞副业生产,时间完全可以灵活支配。每天早晨起来带上干粮,赶着大群嘎嘎乱叫的鸭子,奔向一汪长满芦苇的鱼塘,乘鸭子在鱼塘觅食戏游时,他就利用这段时间展卷阅读。当时政治环境和他的身份不允许他阅读别的图书,恰逢此时******提倡读史,他就在“合法”范围内,理直气壮地阅读历史书。从《史记》到通史,从近现代史到****党史,一部部地阅读钻研,一部部地对照比较,既丰富了他的历史知识,又开阔了他的人生视野,当然,更为他今天的影视创作提供了素材。由他编剧的电视剧《辛亥革命》,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两轮,收视率之高反响之热烈,超过他过去任何一部剧作。这是为什么?除了艺术上精良,还因为史料真实。有次跟朋友聚会,说到电视剧《辛亥革命》,在座的一位历史学家说:“我搞了一辈子近代史,关于‘辛亥革命’许多事情都没有王朝柱说得清楚。”这正是在革命历史影视创作上王朝柱的过人之处、优势所在,更是他被界内公认为编剧大家的原因。

我认识一位著名作曲大家,是王朝柱中央音乐学院同学,有次跟我谈起王朝柱时,他说:“在‘****’中,我们俩观点不同,但是你不能不承认,王朝柱是个聪明人,尤其是在历史知识方面,他简直太丰富了,从正史到野史,他都背得滚瓜烂熟。”

许多作家经我介绍,陆续认识了王朝柱,时不时找王朝柱聊天儿,听他讲历史故事。有次带去三位作家,听王朝柱聊天儿,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七点多,总共有五个多小时都是王朝柱在讲,历史上每位人物性格,每个事件细节,他都讲得清清楚楚栩栩如生。回家路上说起来,这三位作家非常佩服,说:“柱子记忆力,简直就是台计算机,时间、人名、地点,这是最难记得了,柱子却记得一清二楚。这太难得了。”所以擅长历史题材创作的王朝柱,写出这么多部影视剧剧本,很少被人在史实上遭到质疑。

读书时发奋读书,工作时努力尽责,王朝柱本来可以在铺满阳光道路上一直顺利地走下去直达如意归宿,却不料因性情耿直成了阶下囚。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丧志颓废,可能沉沦不振,其实,这都是人之常情。倔强的王朝柱则不然,天生有股不服输劲儿,这段艰难人生时光,硬是在读书中度过了。真不愧是条硬汉子。

确如坊间所说,没有过不去的河,好人会有好报。真诚正直的王朝柱,可能自己也未想到,总政文工团来农场招收文艺兵,竟然让他的命运彻底改变。在中央音乐学院学的是作曲,参加解放军到歌剧团顺理成章,后来他的文学才能又表现出来,又被调入总政话剧团当编剧,从此,五线谱换成方块字,用另外一种艺术形式,谱写他心中的交响乐。依然不变的是革命主旋律。

创作上绝不迁就敷衍

我本来没有收藏嗜好,偶然间发现文友赠书,积攒下来总有十多箱,重新装修房屋就上了架,结果就成了室内的景致。这几架文友的赠书,最多的当属王朝柱,他的书部头都很大,装帧设计又很精美,当然就比较的醒目。他赠送我的书,究竟有多少部,我未仔细数过,反正占据了一格子。据王朝柱自己粗略计算,大概总得有两千多万字。前些时去天津参加会议,跟作家蒋子龙老弟聊天儿,同样是文学大家的蒋子龙,说到他沧州老乡王朝柱,蒋子龙感慨道:“柱子写了那么多东西,这才是真正著作等身呵。”《辛亥革命》电视剧播放获得强烈反响,一位著名剧作家谈起王朝柱的成功,他概括为四个字:忠诚,勤奋。王朝柱创作的勤奋就甭说了,这有他众多作品摆在那里。若说他对国家、民族、信仰的忠诚,并非每个知识分子都能做到,具体到王朝柱,这正是他勤奋的动力。在电视剧《辛亥革命》首发式上,王朝柱非常动情地说:“写了《辛亥革命》这部电视剧,我觉得我对得起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了。”这是王朝柱肺腑之言,更是王朝柱真实情况。

同类推荐
  • 齐裕焜讲水浒

    齐裕焜讲水浒

    本书是齐裕焜老师毕生研究《水浒传》的心得与成果,分别从《水浒传》的人物群像、流传过程、思想价值、艺术成就、后人评价等方面对《水浒传》这部奇书做了全面而独到的解读,其中主体部分是对水浒人物的点评,作者对文本的理解深刻而细致,可谓见微知著,察人所不察,如对晁、宋关系的分析,对宋江的解读,对卢俊义的评价,对潘金莲、潘巧云等人行为逻辑的看法颇发人深省。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凝碧贤湖

    凝碧贤湖

    全书共304页,收录了各类文章177篇,均为信阳高中学生的优秀作品。
  • 东京百景

    东京百景

    史上最畅销的芥川奖获奖者随笔集,又吉直树的另类个人传记;以东京为背景,直指正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生活与内心。这是写给东京的一封情书,但永远得不到它的回眸:“我期望,这个世界不要欺骗年轻人,别把他们当食物吞掉。”《东京百景》由100篇小短文串联而成,又吉直树记录了他十八岁从大阪到东京为艺人梦想打拼的十年经历,十年间他走过东京的大小角落,与之相关的记忆与心绪点缀其中。《东京百景》带有浓厚的又吉个人色彩,因又吉崇拜的作家太宰治前有《东京八景》之作,故取了“东京百景”的名字。又吉的笔触简单真挚又颇为细腻,这些小短文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后来在搞笑和读书写作上展现出来的过人天赋,但成名前的日子总是残酷挣扎的,独自一人背井离乡的经历在又吉笔下亦真亦幻,其敏感纤细的性格在书中展露无疑,读来令人感动心酸又好笑,且颇有共鸣。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星河创世纪

    星河创世纪

    星空再起争端,宿命早已点燃。全新的机战世界,符文机甲来袭,齐天降临!一个退役三年的电竞选手,再次操控起机甲,站立世界的顶端。ps:《英雄联盟王者为神》的后记,带你领略不一样竞技网文的精彩。
  • 都市豪门别信我

    都市豪门别信我

    当你的生活已经如破碎的镜子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还有那颤栗的爱情是救赎还是地狱甜蜜呵护关怀当这一切成了利益的掩盖漫漫长夜让我们一起沉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似水流年负了谁

    似水流年负了谁

    ”邵牧宇!承认你喜欢我那么难吗!你说你不喜欢我,那为什么三番四次招惹我!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你别走啊!”艾柔歇斯底里的喊着,拼尽全力向邵牧宇跑去,扑通的摔在地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的往下掉,手臂上也流着鲜血,混合着眼泪滴在白色的纱裙上,渲染出妖艳的红色,如同黑暗里绽放的彼岸花...邵牧宇像是没听见似的,不回头,留给艾柔的只有一个决绝的背影,自言自语道:“柔柔,对不起,我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A幻

    A幻

    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现实往往很现实,美梦真的可以很美梦。当我满头大汗正在制造美味时,脑袋瓜里却在想象“智人在帮我搞定一切,他从容的端上最后一锅汤,绅士地邀请我品尝”。……可是很多年之后,我很满足自己在品尝那锅汤。
  • tfboys之认识你

    tfboys之认识你

    我们第一次认识,就混熟了!说明我们有缘。——by王俊凯(苏青)我们的故事,从一次偶遇开始,慢慢的变熟了。——by王源(刘冰)认识你,我的性格变成暖暖的,不再像以前那样高冷。——by易烊千玺(夜言)
  • 战神篇

    战神篇

    一种不为人知的融合一段不为人知的凄美一曲不为人知的战歌书写出我这不为人知的一生,虽战但又不愿战。慢慢千古荒凉路,踏破人间不平凡只为心中一净地,战神斗天又何难我欲开天随众生,但恐众生不识君只要心中战不灭,老天焉能控众人
  • 燃迹

    燃迹

    世界真的如你想的那么简单么,许多看不见的地方未知的人们在为这个社会的安定默默奋斗着
  • 繁华散尽灿烂青春

    繁华散尽灿烂青春

    我们是在五年前认识的,我们一直是一个班的从我们的相知到相许,一直经历了五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有我们的笑有我们的哭,有我们的欣慰有我们的辛酸,有我们的欢乐有我们的悲伤,可以这么说是一段象琼瑶笔下的一个故事,我很想向大家介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