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2800000016

第16章 鏖兵晋西北(1)

上社的大年初一

山西盂县上社镇,平山团的驻地,1938年大年早晨,一片寂静。华北沦丧,村落已不燃鞭炮。平山团的战士们端起一碗白开水,加上几粒盐,再盛一碗红高粱米粥,就是大年的早餐。以往的大年初一,再穷的家庭,哪怕是红薯面、荞麦面的黑饺子,也总能吃顿饺子,没想到部队这样苦!离家不久的平山子弟,陷入了极度的思乡当中,许多战士吃着吃着就哭了……

栗 家 叔 侄

栗家叔侄几个此刻都聚到三营(栗政民整编后当了副连长,后为三营的教导员。栗政通和栗吉子在三营做侦察兵,栗政治在团里的后勤部门),虽没有吃上饺子,他们还是面朝家乡,郑重其事地给祖宗磕了头。接着栗吉子给父亲栗政治,叔叔栗政民、栗政通拜年。吉子辈分小,人却比政通叔叔还大一岁,但他按照拜年的礼节,口里叫着“三叔,给您‘老’磕这儿了!”扑通一声就给政通磕头。大家被他的搞笑动作逗乐了。

政通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外皮干透的石榴,递给吉子。吉子笑了,说,给三叔的头没白磕,还给个压岁石榴啊!栗家的院里有一棵繁茂的石榴树,果熟时,奶奶连小枝一起摘下来,挂在墙上,直到过年才给孩子们分吃。这是前几天栗建周(抗战后,他卖掉自己的药铺,参加了晋察冀四分区的商贸工作,筹集抗日物资)路过时,奶奶专门给带来的。吉子把石榴掰开,红润润的籽粒,晶莹剔透……一家人又开始思乡……

政通看到吉子的鞋破烂不堪,鞋底子磨了个窟窿,走路硌得慌。政通左翻右找,找了一块破布,叠一叠,给吉子当鞋垫,堵住鞋底的洞。当时八路军就是这样,军装没有,就你穿上衣,我穿下衣。鞋也没有。很冷了,他们看到南方来的团首长们还穿着草鞋、单衣。在极度艰难的状况下,有人不免想开小差了……吉子说:“要是咱家的人也不想干了,全团恐怕就没什么人了。”一句话说在栗家几男儿心里,生出了暖暖的自豪感。

父子兵

一阵熟悉的秧歌声响起。大家出去看。原来是宣传队的另一个“父子兵”张童河来了,他和三营的桃园学唱秧歌,两人对唱,有滋有味地唱了起来,也算是苦中作乐吧。两人都唱旦角,唱的是《借髢髢》,张四姐向王大嫂借髢髢(类似假发,装饰品)去赶集的事。絮絮叨叨的,但细听起来还挺有趣。又唱《安安送米》,“安安”声声呼唤“娘”,把院子里饿着肚子的战士们又唱哭了。

张童河是田兴村的,读过几年小学,他的父亲张知善是共产党员,村里来了120师的宣传队后,村里一下子有42人报名参军。张知善就带着儿子张童河一起报了名。等到了洪子店,体检和谈话时,战地服务团的干部们一看,张童河才12岁,个子很矮,瘦瘦弱弱,步枪都拿不动,别说跑步打仗了。于是,给了他一块银元和一包盐,让他回家。

张童河一见就急了,本来高高兴兴跟着父亲来参军的,现在让他回去,一时跟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呜呜地在招兵站哭了起来,一边抹眼泪一边坚决地把钱和盐退给兵站,非要参军不可。

恰好,团部宣传队的几个人路过,一位叫朱瘦铁的女八路看见张童河哭闹,看他的模样挺周正,就替他说情,让他参军后可以到她的宣传队来工作。朱瘦铁是东北的流亡学生,是当时团里的唯一女干部。张童河终于如愿以偿,在平山团的宣传队,跟着朱瘦铁唱歌跳舞演话剧,成为解放剧社的主要演员。到1939年,剧社合并到359旅的奋斗剧社,到达延安后,张童河与剧社全体人员到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张童河因为在团宣传队,大家都认识他,都知道他是父子同时参军,连王震、陈宗尧都喊他“父子兵”,比栗吉子父子的知名度还高。

桃园

桃园的大名叫张志成,家是平山县最靠山西的一个村子,叫河西头。当年栗再温带领的游击队,曾多次到他村活动,桃园非常机灵,帮助游击队隐蔽。他和栗政民也很熟悉。

平山团的动员参军,桃园发动了全村32名青年参军。桃园很有灵性,学秧歌的旦角像模像样,性格也比较软弱胆小。他在洪子店二高只上过半年学,因为家里穷,只好辍学。他工于算学,打得一手好算盘,部队整编不久,他就到后勤财务工作。桃园有个口头禅,一开口就是,俺们老百姓如何如何,所以得了外号“老百姓”。

会唱旦角的桃园爱写日记,给我们留下了平山团转战的比较完整的日记。把每天经过的村庄、翻越的大山、行军的里数都记得清清楚楚。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日记里有这样一句简单的话:“11月1日。由宋家店出发,经中罗湾到定襄南庄住。在这里杀了一个开小差的。”以前,我们关于共产党八路军的文字阅读中,从来未读到过这样的字句。今想,这些放下锄头拿起枪的农民子弟,有的还没有强大的自制力啊。但共产党的部队,更有铁的纪律!

多年后,他的儿子在整理日记时,发现了他这段非常复杂的心路历程。他的日记有一部分是抄录的家谱,把他们家三五百年的历史一一记录着,转战南北也像宝贝一样带在身边。难道这是他的护身符吗?当他们参加平山团出发时,全体的参军人员都到村边的庙里去磕头,唯独桃园不去。把他母亲急得直撞墙,他是家里的独子,母亲早早给他成家。他的媳妇带着几个月的孩子也哭天抹泪,不知他这一去还能不能再活着回来。

这个没有给神佛磕头的桃园最后寿终正寝,而这一次参军的32人,只有两人活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其中一个就是桃园。桃园这样写道:

“于是,我首先报了名,又说服大家参加,组织了30多人。第四天,我们到洪子店,带上铺盖去会操,集中起来住,编入了平山团。这时候有人怨我。懊悔报了名。我也认为当兵不是好职叶(业),怕打仗受罪,有些动摇。但又觉得开小差不光荣;又怕(回去后)没回去的人的家长找我麻烦。后来部队出发了,就离开了本地,我就参加了革命……入伍后,叫我当分队长,我不敢当,怕得罪人,就让我当了班长。”非但不当队长,他连入党都拒绝过,他很害怕从此回不了老家。

在他参军后不久,他的舅舅带了一个人找到部队,想把他替代回家,理由是他的母亲病了,想他哭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让他回去探望。但他没有回去,一是没有批准,二是他认为舅舅是来骗他回去。不久,他真得到母亲病逝的消息,他心里难过,暗地里抹眼泪,但却毅然决然地跟随着平山团转战。

他的儿子在回忆他时,总结了他性格的矛盾性:“一个软弱的人,一边走一边产生痛苦、牢骚、绝望、动摇;一个坚强的人,一边挣扎一边会产生决心、信心及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产生的(并非天生的)惊人的吃苦能力和坚毅。”

平山子弟的成长正是在这样的磨炼中,思想渐渐变得明晰和坚定。

比武

院子里,又热闹起来。原来是王家川和白润雪比画起拳脚来,他们俩都会武术,参军前是县里武术会的骨干。王家川长得宽眉大眼,敦敦实实。白润雪的名字和他的相貌反差巨大,他长得五大三粗,浑身黑黝黝的。因为出生那天下雪了,起名润雪。他的堂弟也参军了,分在二营,大概根据其力大魁伟的形象而叫白大壮了。平山是个山区县,起名字却很讲究,有文化的很古雅大气,没文化的也别致。常常大小伙子叫着女性化名字,说是好养活。我后来看过平山团的烈士纪念碑,瑞章、文治、怀其、昌厚、银珠、银雪、春英、秀玉、秀女,几乎都是美好的名字,很少有二狗子、三娃子之类。

分到旅教导队的张致祥是个教师,岁数大一些。他的弟弟致勇也是个大力士,体格健壮,脾气暴躁,和白润雪是师兄弟,也是结拜的干弟兄,一同跟着焦大师学洪家拳。他兄弟两个的父母早亡,是哥哥张致祥靠着一个亲戚读书后找到一份教书的职业,辛辛苦苦地拉扯弟弟长大,兄弟感情如同父子。弟弟成天咋咋呼呼的,最怕哥哥训斥。比画一阵武术,饿得没有劲头,忽然大发牢骚:“俺是看见八路军能吃白馒头,这才跟着来的,谁承想天天喝他娘的白开水,还不如回家拉大锯呢!”看见哥哥瞪他,才收敛些,委屈得什么似的。

还有一个家庭团队,今天也在团聚,就是刘光锡的家族的子侄、徒弟。42岁的刘光锡带着光天医院的大夫们集体参军,成了718团卫生队的主力了。他身体很差,营养跟不上,大夫也是满脸憔悴。

大家感叹一番,谈论彼此熟悉的家乡的风俗典故、传奇故事。因为亲人乡邻在旁,彼此多有依托,寒风里似乎裹挟了一些精神慰藉,他们并不觉得彻骨的寒冷……

娘,给俺捎一双新鞋

高街(村名)鞋,不寻常,

每对缉鞋口,对对斤二两。

前五趟,后五趟,腰里密密纳三趟。

底子大,帮子小,穿上合脚好打仗。

——阜平民谣

1938年3月初的一天,喊喊吹响了平山团的冲锋号。喊喊是三营的司号员,他是个孤儿,无牵无挂,个头小,不识字,做不来其他工作,每天刻苦地练习吹号。今天,这些没有枪的战士们将进入激烈的战斗,地点是山西崞县田家庄,这是平山团组建以来独立作战的第一仗。

当时,平山团在崞县(今原平市)一带整训。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以30万兵力,沿着平绥、平汉、津浦三条铁路大举南下,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120师奉命在沿着同蒲路一带的晋西北扎根,开展游击斗争,建立起稳固的抗日根据地。同蒲路是日军向南运送兵力和物资的重要通道。根据地的建立对山西的日军威胁很大,所以在2月,日军纠集一万余人,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围攻,相继占领了岢岚、神池、宁武等7座县城,严重威胁着我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王震旅长挂帅,决定收复失地。718团作为主力团,参加了收复7座县城的会战。到4月1日,日军侵占晋西北的7座县城全部光复。

一场小雪过后,田家庄一带分外宁静。原来日本的一个运输中队拂晓前从原平开往崞县,乘汽车进到田家庄附近时,下车搜索,没有前进。刘德元带着两个连的战士在前夜奔袭几十里,先期到达田家庄不远处埋伏,密切监视敌人。栗政通奉命飞奔团部,报告了作战参谋刘仁。团部就在田家庄一户地主大院里,此刻正在开会,各营职干部都在。刘参谋报告后,陈宗尧精神振奋,马上决定打这个伏击战。即刻下达作战部署。自己拿起望远镜,飞奔战场。

很快,他们听到了远处的枪声,原来,刘德元带领两个连已经和敌人接火了。须臾,陈团长等人赶到战场附近,问明情况,奔上一个山头,查看战况。陈宗尧回头说:“快去告诉刘德元,再加一个连上去!”刘仁迟疑道:“三营新兵多,许多战士还没有枪……”陈宗尧急挥手:“上去,上去!新兵靠在战斗中锻炼。没有枪,到敌人手里去夺呀!”栗政通飞跑传令。很快,三营又一个连奔向前线。栗政通看到吉子跑步行进在队列中。叔侄两个擦肩而过,吉子的脸上很紧张,朝政通做了个鬼脸,似乎想缓解绷紧的肌肉。政通瞥一眼奔跑中的吉子,发现吉子光着脚。吉子的鞋早穿烂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破布包住脚,此刻猛跑起来,裹脚布早不知踪影,只好光着。****的脚印深深印在浅浅的薄雪上。政通看自己的脚上,鞋子也已经破烂不堪,母亲离家时,给他多拿了一双鞋,他节省着穿。而吉子和大多数战士一样,早就无鞋可穿。

战斗打得很激烈。曾埋伏在公路两侧的一位三营战士王冠章后来回忆道:“……上午9点多,日寇的汽车队嗡嗡地开了过来。战士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出击,副排长范银春小声说:‘沉住气,不要动。’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公路上飞驰的汽车,1000米、500米、200米,越来越近,眼看就到了跟前,真希望事先埋好的地雷轰轰轰连续爆炸,把日军车队送上天……”

这类似今天的影视镜头。然而,事实是日军骑兵探索人员早看到雪地上杂乱的脚印,车队停止前进,慢慢向道路两旁搜寻。三营等不及了,迅速向敌人发起了冲锋。日本部队装备良好,作战反应迅速。车上的鬼子迅速占领路边一些高坡,顽固抵抗。平山团的战士们没有枪,每个人只有四五个手榴弹,此刻都冲上高地,轮番向公路上扔出手榴弹。陈宗尧提前预计,这样的伏击战,手榴弹的作用会很大。果然,转瞬间,日军汽车多被炸坏,车队瘫痪。

最后,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敌人也死伤大半。就跳出掩体,跟日本鬼子拼刺刀。一时间,新老战士一齐冲向鬼子,以绝对的优势团团围住敌人。栗吉子等一群小战士,扔完手榴弹,各自拿着红缨枪、砍刀,也往前冲杀。陈宗尧在远处山坡上从望远镜里看到他们,高兴地连说:“行,行,新兵们有股子劲头啊!敢上去就是好样的!”

同类推荐
  •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中华国学经典(容斋随笔)

    中华国学经典(容斋随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延安女兵(第三卷)

    延安女兵(第三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这本《易卜生戏剧选》,从易卜生的全部剧作中精选出六部剧作,均在国内外多次出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玩偶之家》演出后引起了激烈的反响。
  • 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

    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

    本书是一部回忆体散文,记述了作者在多年教学生涯中的点滴往事,有对学生的孜孜教诲,有对同事同行的热心指导,也有在工作与生活中收获到的累累硕果,展现了一位在教学一线与教务管理之间游刃有余的老校长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值得后辈去学习与敬仰。作者善于运用细节刻画,作品因真实而动情。在人物语言描写上,用质朴而典型的语言为人物形象增色。既具有教学与教育方面的借鉴作用,也具有优美的文学鉴赏价值,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尤其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进行阅读。
热门推荐
  • 我重生了心情却不是很好

    我重生了心情却不是很好

    重生是一件好事吗?当然!因为重生可以再活一世并且不留遗憾!有恩报恩,有仇报仇,重生肯定要发挥先知先觉的优势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但是,少绝,主人公,携带两千年的修真大致记忆重生到了他刚刚穿越到浩瀚大陆的时间点,然后……无敌了,怎么说呢,虽然无敌是很让人开心啦,但我总是存在的淡淡的忧伤是怎么回事?
  • 传承之未来战争

    传承之未来战争

    当单身处男重生为极品美女;当第二十二代人类遇上第二十一代;当世界燃起无法扑灭的毁灭战火;当领导者们被称霸冲昏了头脑。传承者,为了人类的存亡,拦截战争。当高中生蜕化为幻想狂;当无法分类的小说遇上术业广而不专的作者,《传承》,注定专精,待君品赏。重生后的新家里,尽是怪事;亲戚朋友,个个不寻常;三位主角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潘兴在生来生去中损失了多少记忆?经济危机后军国主义抬头,又如何拦截即将到来的战争?没有“男主角”的言情小说,纯粹pk科技的世界大战,抛弃英雄主义,彰显科技力量,人类的科技、智慧,永远传承……QQ:895733822
  • 市长后院

    市长后院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一名主管移民工作的副市长,在主持小浪底移民工作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有领导阶层之间的分歧和斗争;有移民干部和移民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外国专家的婚姻恋爱的故事等。这是焦述长期积淀的最真实、最有力度、最有艺术性的作品。"
  • 美人心无泪

    美人心无泪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即使表面无害,心地也是十分的毒辣,纵然你是他的亲姐姐。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书叙明朝万历年间黄淮水患严重,朝廷派朱衡治理,误杀为治水献策出力的蛇精。二蛇(魏忠贤与客印月的前身)于是率族类投胎,寻求机会报复那些河工转世的人。它的语言清丽典雅,非一般通俗小说可比。总之,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说,它都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
  • 乞丐飞龙

    乞丐飞龙

    十件神器,从天而降……一把饮血龙刀,横空出世……小小乞丐,欲成云中龙……仅有十岁的古云龙,当他爷爷去世后,为完成爷爷的遗愿,他独身一人来到武王府……从此,他展开惊奇、热血的一生……
  • 从1789再开始

    从1789再开始

    历史考古学家回到到近代欧洲。在1789年以后的世界里,他的生活,当然和以前,会有些不一样了……不过在过新生活之前,还是先从这该死的巴士底逃出去吧~
  • 造化文学

    造化文学

    吞噬了100多为华夏先贤的精神力和大量的知识,董亮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处在空间夹缝,来到了一个秦云大陆的地方,这个世界一切由天网管理,人们对天网的依赖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地球的董亮利用自己的知识如何一步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力,如何学到梦寐以求的五星功法,传播地球华夏文化?一切都在《造化文学》
  • 回到唐朝找工作

    回到唐朝找工作

    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杨二娃意外获得了穿梭时空的能力,他来到唐朝,用从现代社会带去器械和现代知识,在唐朝大肆恶搞,给皇帝输液,给太子的老婆剖腹产,吟诗作赋,英雄救美,带领唐军征战南昭、击败吐蕃。正在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意料之外的奇异事件又发生了。在弄清楚了一些奇异的事件后,杨二娃也为此失去了一些穿越的能力,但并不代表他日后就不能在大唐没有了任何的发展,反而在大唐皇帝唐玄宗封了他做剑南节度使以后。杨二娃来到了剑南道以后,又开始了一番宏图霸业。群一:285347【群满】群二:4810826【群满】群三:45540180欢迎大家加入。为了照顾后面来的朋友,希望申请参加其中一个群就可以了,请勿同时申请,把位子都占了就不好了。(定期清理潜水艇、沉船。)
  • 渔家小夫郎

    渔家小夫郎

    一向喜欢温顺之物的曲隐却因为意外从人牙子那里以十两银子买回来了一只对她极度警惕,还带着利爪的“小野猫”,尤其是一言不合张嘴就咬,并且随时准备逃跑的那种……曲隐:我怎么仿佛看见了我那十两银子打水漂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