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2800000035

第35章 血色家园(11)

最令李耿成激动的是,一天,他正在站岗,看到伟岸的毛主席散步走来。他心里立刻激动起来,笔直肃立的军姿下涌动澎湃、崇敬的情感。忽然,他听到毛主席和蔼地问他:“小同志,参军几年了?哪里人啊?”李耿成忍着激动的心潮,回答:“三年了,平山人!”毛主席轻轻地说:“哦,平山老乡……”李耿成答:“是。我奶奶是戎冠秀!”毛主席微微笑着说:“戎冠秀,我认识的……”

历史的时空有时候就是这样神奇地交错着,领袖们和平山子弟兵、子弟兵的母亲就是这样关系密切着,平山人的忠诚也一代代抒写着……

李耿成后在北京工人日报社工作,任纪委书记。在北京采访他时,我曾询问:“听说,戎冠秀奶奶在接到你叔叔的牺牲通知书时,没有掉眼泪,而听到邓世军牺牲时却大哭,是这样的吗?”他回答说是。我曾经看到过许多资料,类似的细节非常多,常感到不解。李耿成说,奶奶就是这样刚强,宁肯苦自己,也要爱八路军。他说,他小时候,有解放军部队到村里拉练,奶奶就把最好的被子给解放军盖,最好的吃的给解放军吃,却不让他这个亲孙子吃!在他9岁时,奶奶的母亲去世,奶奶带他去奔丧,走在一个山崖底下,奶奶掏出要祭祀她母亲的黄纸,在那里烧了起来。他感到奇怪,问奶奶,烧这里干吗?奶奶说,这里掩埋着一个八路军烈士。

这位热爱子弟兵的母亲,爱每一位战士,爱到骨子里,爱到灵魂里!手里有吃的给吃的有穿的给穿的,有一把黄纸,也要烧给那位不知姓名的八路军战士,可敬可叹!

那么她真不爱惜自己的孩子吗?李耿成告诉我,奶奶在人前从不掉眼泪,人走了她一个人在背地里哭。当年,她站在台上,慷慨地说让三个孩子都当兵,似乎没有悲痛。但是,那个岁月,孩子今天走,明天就可能牺牲,当母亲的能不心疼?所有的资料里都没有写到悲痛,的确,如果总是这样悲悲戚戚,谁家的母亲都拉着儿子不让当兵,那么保家卫国不就成了一句空话?到时候,家不是家国不是国,成了亡国的奴隶,还有什么好日子?母亲们是舍小家为大家,大悲无声。我采访另一个平山籍的老人时,老人告诉我,戎冠秀在他儿子被簇拥着当兵走后,她一个人坐在村头的皋(类似城楼,上面供奉神像)上,拍着腿儿,前仰后合地大哭!

不管这个细节真实与否,我都相信,这一定是人性里最真实的一面。那个老人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戎冠秀这个细节。在许多时候,恐惧、缺点甚至悲痛、爱情等许多词汇都不能出现在宣传英雄的文字里。那么,在这里,就让子弟兵的母亲们大哭一场吧,希望她们能把压抑已久、痛彻心扉的悲伤释放出来吧……

2009年,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在评选出的全国英雄模范“双百人物”中,河北170个县市有15人,而平山县就有两位人物入选,一位是戎冠秀,另一位是新时期石油系统“铁人”代表秦文贵。试想在13亿人口的国度,近百年的历史中,平山就有两人入选,这是何等的光荣啊!这也是共和国给子弟兵母亲们的一次崇高敬礼!

谁是平山团家属?

正月里来新气象,妻子送郎上战场。

送郎送到大门口,甩手拉住哥哥的手。

叫一声郎哥哥你莫难受,打退了日本鬼子咱团圆在后头……

——平山民歌

聂帅嘉奖平山团之后,平山县也成为敌人瞩目的地方,每每“扫荡”都在村庄寻找八路军平山团的家属。

抗战初期的一天,栗华妮从洪子店回村看望公婆和孩子。早饭刚过,“咣咣”的锣声响起,一队鬼子包围了村庄,乡亲被赶到村边的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一片。鬼子拿着刺刀大枪在周围站着,翻译官扯着嗓门喊道:“皇军知道,咱们村里有很多八路,有参加平山团的,谁是八路,谁是八路的家属,赶紧站到北边,皇军有赏,谁撒谎或是掩护八路,死啦死啦的有!”接着开始拿着花名册点名。

栗华妮抗战前嫁到村里,丈夫梁二毛在她的动员下参军,跟随平山团去了晋西北,小叔子梁小全也被她动员到5团当战士。她作为情报员,来来往往,只说是在镇上做工。此时,她看到凤梅嫂、香菊等人都平静地站在人群里,她们都是平山团的家属。凤梅嫂的丈夫已经牺牲了。敌人点到栗华妮丈夫,她答:“死了!”敌人用眼睛询问保长,保长点头。接着点香菊,她应了一声,点她的丈夫,她闭口不语。栗华妮急忙拽拽她的袄袖,被伪军警长看见,大声问:“你男人呢?”香菊还是低头不答。一鬼子“哗”地抽出东洋刀,压在她的脖子上,锋利的刀刃把肉皮割破,鲜血滴了出来,迅速染红了衣领。几个孩子吓得大哭,人群骚动起来。栗华妮大声地说:“她不知道男人在哪儿?不信你问保长。”

保长赶紧上前,说:“乡亲们不要怕,皇军查户口,也是为咱好。”接着对鬼子说:“她男人叫中央军抓走了,至今没有音信。”保长给翻译官使了一个眼色,翻译官向鬼子嘀咕了几句,鬼子把东洋刀抽了回去,香菊被救了下来。原来,这个翻译官曾经被5团侦察员抓去要枪毙,恰好被保长遇到,保长给他“求情”,让他以后立功赎罪。今天,翻译官害怕再次被抓,只好作了一次“人情”。

在抗战时期,多有周旋在敌我之间的“两面村长”。明着给敌人办事,暗里为我抗日政权服务。

5团的一位干部,曾记录过这样一件事:大约1938年秋,他奉命带一个营的兵力护送两个工人到八路军总部去培训,要通过正太铁路。他找一个两面村长。要他通知村民不要外出,并警告他如果有人到敌人那里通风报信,就以汉奸论处!他当即坦然做保证:“我保证做到,过去也有部队和骡马在此路过都没有发生过问题。”他们有以下对话:

问:这里离娘子关还有多远?

村长:走近道5里,沿铁路8里。

问:什么时候过铁路为好?

村长:一般说晚上12点左右为好。

问:为什么要选这个时候?

村长:敌人一般都在12点前后有一次巡逻,我们可以派人观察,如果你们对我不放心,可派一两名军队同志跟着我们一起去。

问:我们过去后你去不去报告日本人?

答:当然要去,如果不去报告,查出来我们可受不了。

问:你怎么报告法?

答:你们人太多我就少报一些,人太少我就多报一些。

问:你这样做的意思是什么?

答:你们人多我报少了,万一他们追上了你们就把他消灭了,我们可受不了。报少了如果你们吃亏,我们也过意不去,总之不让自己人吃亏。

问:什么时候报告?

答:估计你们走远了,鬼子追不上你们的时候去报告。

问:你报告晚了鬼子不怪你吗?

答:我有办法应付,就说你们把村子封锁了,我被你们监视着出不去。我现在就待在你们这里不出去了,如果有人告我就好说了,说你们把我扣押起来了……

看来这两面村长也不好当。那个村长还感慨一番:“让那些死心塌地的汉奸干,还不如我们这号人干,反正抗日工作都要有人做。说实在的我也是不得已,不了解内情的人都骂我是汉奸走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受委屈吧!凭良心我是干的白皮红心的事,有那么一天打败了日本鬼子,只要你们给我说句公道话就行了。”

诚然,在平山,在晋察冀的广大敌占区,像栗华妮村这样的两面村长,利用合法身份,保护家属,配合部队,为抗战也做出了一些贡献……

在平山团的家属带动下,平山的妇女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我曾读到1939年《抗敌报》的一则通讯,描述了平山妇女进行“三八大检阅”的壮观场面:

全县各区的妇女自卫队大概有两千人,陆续从各村来到李家沟口村后山谷里的一个打麦场上。她们大多是走了几十里山路赶来的,而在平时她们是很少出门的,现在不用跟男人打招呼就来了……会场响着“送——郎送——到大门——外——”,这样的曲子被她们用“微颤而酸楚的秧歌调子”唱得很认真,身子也随着歌声而抖颤。她们是发自内心的,许多妇女的眼里都浮现着那个远在战场的身影。有一两个男自卫队员也来到会场。会场上“拉歌”开始了,抗战的新歌此起彼伏,“欢迎女训练班唱歌!欢迎妇救干部唱歌!”大家不知疲倦地要求着,最后在“晋察冀进行曲”的尾声中开始了大会。

临时搭起的土台上有人喊:“为什么要组织妇女自卫队?”台下斩钉截铁地齐呼:“打日本!要求妇女解放!”台下的妇女从小脚老太太到青年妇女,都忘记了羞怯,高举着拳头呼喊着。春天的骄阳照射在密集的白头巾上,如同一片白色的花苞。

四分区的袁心纯主任上台,他通俗有力的讲话掀动了会场的情绪:“咱们娘儿们也和男人一样,能做大事,蒋委员长的太太宋美龄,还有何香凝,她们都是领导着全国妇女抗日,都是中央政府委员……娘儿们要出来,参加选举,选村长,选区长,选县长。”

“娘儿们能做大事!”“娘儿们要出来参加选举!”台下的呼声响彻云霄。一个老太太兴奋地让拳头久久举着,忘记放下来。当自由发言开始的时候,妇女们似乎还不习惯站到台上呢,台下一片期待的宁静。忽然,一个老太太爬上土崖,踮着小脚走到台中,郑重地向台下深鞠一躬,人们屏住呼吸准备听她讲话。“今天是三八节,妇女要多做军鞋慰劳军队打走日本鬼子。”连近处的都没有听清楚,她就走下来。毕竟有了带头的,接着好几个妇女都上台讲了几句心里话。又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婆婆上台了,她向拜佛一样向大家拜了拜,台下有些笑了。“看,现在我们妇女有力量了……我们要抗日,为国家出力!”她干瘪的嘴里发出的声音却并不小。台下一片掌声。男自卫队里有人称赞说:“越老越沾,别看,人老心不老!”

接下来的游行更是振奋。最后,散会了,一个青年妇女独自走在山脚的小路上,“妇女解放万岁!”她实在太兴奋了,把喊声送上高高山峰,回荡在太行山上……

正是这无数妇女力量的崛起,这些妻子和母亲们的支持,平山团才能不断地补充着兵员,坚韧地战斗在抗日第一线。在我采访中,有一个老党员讲到,他们村里一个小子参加5团,因为脑子有点问题,老百姓俗称“魂儿不全”,经常从部队跑回来,先后有8次之多。但是都被他的父母和村干部送回部队,每一个家庭都被发动起来,每位母亲每位妻子都不愿意容留逃兵,让他们给全家抹黑。

一首《动员归队歌》唱得好:

“原来就是你呀,为什么开小差呀?贪生怕死,你回家享安然呀?”“并不是享安然呀,想起了家中事,实在不放心呀!”“有什么不放心呀?田地有人耕呀,挑水打柴有我们来承担呀!抗日最光荣呀,逃跑最可耻呀!人家的男儿上前线已动身呀!”“诸位同志的话呀,句句都是真呀,我已经觉悟了,明天就动身呀!”

因为平山县群众的广泛教育和发动,汉奸很少,锄奸、保密等工作样样都做得彻底。聂荣臻长期驻扎的寨北村,东南一望就是王母观山、黄巾寨山的日军碉堡,直线距离不过十里地。而5团驻地阎庄,则在黄巾寨东侧的山脚下,就能望见西面山上一拉溜四五个炮楼。在方圆不过百里的山峦沟壑中,环布着敌人大小59座碉堡。在这样犬牙交错的地方,我们的晋察冀最重要的首长、机关、几千人的5团,都战斗在敌人眼皮底下。在敌人没有大“扫荡”的日子,聂司令甚至只带一个警卫就纵马出出进进。这铜墙铁壁的形成,和最底层妇女群众的发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英 雄 妻 子

五月里麦梢黄,我送郎君上战场。

家里的事我担当,望君一心一意打东洋

——平山民歌

在抗战烽火中,每一个平山团子弟兵的家,都是所有子弟兵的家。

乱泉村的王永堂,他早年参加栗再温领导的红军108游击队,1937年直接参加平山团,奔赴抗日前线。他的妻子吴凤婷背着两岁的儿子、抱着两个月的女儿,送他一程又一程,直到看不到队伍的踪影。吴凤婷出生在寨北村贫苦农家,送走丈夫,本打算和家里人勤勤恳恳过日子,不想没多久,家里的两个嫂子,见她拉扯两个孩子,没有主要劳力,便提出分家。虽然婆婆不同意,但性格刚强的吴凤婷,还是同意了她们的要求。她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不拖累你们,分就分吧!

1938年春节过后,吴凤婷带着两个孩子,分到二十多斤带皮的杂粮,开始度春荒。吃的不够了,就到处挖野菜、摘树叶。一次吃槐豆,没有处理好,全身中毒,眼睛肿得只剩下一条缝,手脚肿得像发面馒头,几次青黄不接时差点被饿死。天无绝人之路,一天,在县抗日大队的弟弟吴振良来看她们,他掀开锅盖,见锅里全是用树叶和野菜熬的粥,一粒粮食也没有。他尝了一口,难以下咽,难过得想掉泪。后来,他给姐姐送来一小口袋粮食,母子仨总算活到了麦收。

岁月异常艰难,吴凤婷信念无比坚定。她当了村里的妇救会主任,积极支援前线,救护伤员。寨北一带是聂司令驻地,必然成为日军“扫荡”的重点,频繁的战斗,常常有伤员被转运到老百姓家中。

在海文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里,我读到他母亲吴凤婷照顾伤员的细节:

同类推荐
  • 塞维尼夫人书信

    塞维尼夫人书信

    本书是法国散文家塞维尼夫人的书信集,这些书信绝大部分是写给她女儿的,小部分是写给她儿子和其他亲友的。塞维尼夫人给女儿的书信,详细叙述巴黎人情风物,描绘宫廷与贵族之家的豪华生活以及异闻轶事、田园风光,也评述巴黎文坛动态。文笔委婉流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史资料意义。它曾得到法国悲剧作家高乃依、哲学家兼散文作家帕斯卡尔等的赞赏。
  • 城市很近家很远

    城市很近家很远

    父亲把家人都遣出去,把我单独留下来,叫我帮他拿一万元钱去替他还债。父亲说他就要死了,他说他已经接连好多个晚上都听见了灵魂出窍的声音。说到灵魂出窍的时候,父亲猛烈咳嗽起来。父亲咳嗽的声音沉闷压抑,仿佛就咳出了死亡的气息。父亲边咳边告诉我,他一定要把这个债还上,否则他就没脸死去。父亲说他做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原以为没有人知道,让事情悄悄烂在心底就行了,快要死的时候这件事却从心底跑出来了。父亲告诉我,二十五年前我姐考上大学时,他去给我姐借学费,走了好多个寨子都没有借到,他心灰意冷地走到大井那个地方时,天已经黑尽了。那天上还挂着半个月亮,半个月亮就像一盏灯,一直在父亲的前面挂着,父亲走一步月亮也走一步,走到大井背后坡上,父亲在月亮的亮光中看见了一头牛,一头很漂亮的大黄牯牛。父亲肯定地说,是一头大黄牯,健壮的肌肉,全身上下没有一点杂毛。黄牯拖着一棵绳子,站在路中央,父亲看它时它也看着父亲。父亲接连喊了好几声“哪家的牛”,没有人应答,父亲就绕开牛往前走。不可思议的是,牛却跟上了他,父亲走牛也走,父亲停牛也停,后来父亲就把拴着牛的绳子抓在了自己的手中。父亲说,我牵着牛走了一天两夜,走到甲坝牛马市场,把这头牛卖了,得了一千二百元钱,把你姐送去上了大学。
  • 敬重与惜别

    敬重与惜别

    本书是张承志总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疾呼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
  • 天下无欺:全国开展“三一五”保护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天下无欺:全国开展“三一五”保护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
  • 名家散文:真性情,小写意

    名家散文:真性情,小写意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作者主张写作要“是真心,有真情,说真话,叙真事。”并身体力行。其作品除了“四真”以外,在写作技巧、行文风格、叙事视野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加上良好的文字基础、理论背景、洞察能力和生活积淀等,从而使其作品在当今文坛独树一帜,并颇受追捧。本作品集是在对作者近几年已经发表的散文进行筛选后的精编结集,既保持内容丰富而不繁杂,又力求散文形式多样化。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既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中学生读者!”
热门推荐
  • 神之默示录

    神之默示录

    没有一个人是出生就是王者,我可以忍辱负重,我会静静地蛰伏。待到时机,一鸣惊人。北天极的圣书碎片,被封印在这片大陆。接受使命的召唤,我将站在山巅。俯视苍茫的大地,一把弓,一把刀,便是我的伙伴。天下之大又何妨?天下都只会是我的舞台,我就是王者!
  • 邪魅魔女:神帝请上榻

    邪魅魔女:神帝请上榻

    爱,有何必多问?问得太多,只怕就不爱了。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魔和神注定不能相恋,可她却不相信所谓的命。六界大战中,她,为他,挡了一剑,香消玉焚,真的是红颜薄命。她因不服自己红颜薄命,便大闹阎王殿,获得了重生。重生后,她再次碰到了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忠介烬余集

    忠介烬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间柳隐

    云间柳隐

    松江府,古称云间。柳如是曾名柳隐,字如是。柳如是曾居住松江,出嫁地亦在松江,故名云间柳隐。本书既是讲述奇女子柳如是的瑰丽人生,又是为晚明江南画一个图景,还为秦淮女子们在跌宕世情中谱一曲悲欣之歌!
  • 玉女山

    玉女山

    王朝废,江湖起,群雄逐鹿中原。俏佳人,俊公子,一指撼动乾坤。
  • 师傅你到底爱

    师傅你到底爱

    他机缘巧合下收了几个女弟子,每个都拥有倾城倾国之姿。他在道心破裂,身受重伤时,为救徒弟付出生命!他的一个意外之举让他在几千年后得以重生,且看他与美娇徒的精彩发展......
  • 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实力派新人作家李慕渊,沉淀数年的精品之作,《花火》《萤火》协力推荐,12篇让人笑着流泪的虐心纯爱故事,献给心里忘不了也得不到的那个人!本书收录了李慕渊已发表的《我的雪候鸟女孩》《红豆生南国》《如果雪知道答案》等经典作品,也收录了她未曾发表过的其他独家作品《猫的报恩》《南棠》《一千步和鱼丸店少年》《九溪迷烟》等。如果想看到最完整的李慕渊,那么绝对不能错过这本故事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般皆是你

    万般皆是你

    “只可惜要娶你的是我,不论你想不想,都要嫁。”说话的人身披战袍、金盔铁甲一身戎装,威武霸气。此小说架空,男主一身光环,女主自带BUG,全文宠溺,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