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5900000012

第12章 混沌时代的泪与死(4)

在直接虐杀的“硬暴力”之外,还有一种形式较为隐蔽的暴力,那就是包括开“批斗会”的人格羞辱、杀鸡儆猴的心理威慑、株连家人的精神恐吓、不给饭吃的饥饿折磨等在内的“软暴力”。从维熙对“反右”和“****”期间针对知识分子的“软暴力”,尤其是“饥饿折磨”有着极为真实、细致的描写:

记得,有一次疏浚排水沟,以加深沟的容水量。就业的“二劳改”队(解除劳教的人员,住在铁丝网外的红砖房内)紧挨着我们的工作段挖河泥,一个叫刘岳的“二劳改”的活段正好和我邻界。我正在低头干活,耳畔忽然听得“咯吧咯吧”的声响,有意无意地扭头望去,顿时使我瞠目结舌,原来他正在嚼着一条水沟里捉到的活鱼,露在嘴外边的鱼尾巴左右摇摆,发出咯吧咯吧的抽打声(若干年后,我看见电影《苦恋》中有个镜头,正和刘岳饥不择食地生吞活鱼的情景一模一样)。我怕他不好意思,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干活,哪知他反而吆喝起我来了:“喂!水沟里有鱼。咱们身上就缺动物脂肪。这东西虽有点泥腥气,但能解饥就行!”听了这汉子的动员,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细想想,若不是饿得难耐,他会把一条活鱼生嚼了吗?“活下来就是胜利”,是这儿劳改人员的口头禅,它不是很唯物吗?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饥饿迫使最底层的人,向原始生活回归。其他类型的囚徒自不必说,就拿知识分子来说,也逐渐蜕变去那层清高的外皮,露出原始的形态,前文提及到的工程师肖乃信,在土城骂流氓骂得那么尖刻,但在一次晚间集合站队时,我亲眼目睹他捕捉飞向电灯亮光带翅的蝼蛄,抓住一只往嘴里填塞一只,直到队长向他大声斥责为止。

事后,我曾间及肖乃信:“什么味儿?”

“没吃出味儿来,只知道往嘴里填。”他说,“肚子总像个无底洞。”

“克制一点不行吗?”

“你家里老母亲给你邮寄食品。我是孤坟野鬼,谁管?只有在困境中自己求生!”他振振有辞地回答,“我一不偷,二不摸,吃野食不算丢人。”

“我担心你吃了有毒的东西,坏了自己的肚子。”

“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说。

不久,从六中队传来一个老右病危的消息,他叫陆丰年,落生在解放前的十里洋场,按照******的阶级分析法,他属于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出身。在北京农业机械学院即将毕业的日子,赶上了反****斗争,他在民主****与“内行”、“外行”问题上鸣放了一下,被戴上****铁帽送进了劳改农场。昔日,一个吃蜜也嫌不甜的小少爷,在这儿竟然吃开了五毒,他把捉到的一条蛇、一只蛙、一只癫蛤蟆和一只老鼠,放在一口小铝锅里煮熟吃了。夜里,他开始上吐下泻,浑身哆嗦。几小时之后,他已经神智不清,生命垂危。多亏分场的医务室里一个“二劳改”(刑满后留场就业人员)医生全力抢救,总算把他从死神的怀抱中抢了回来。因为我和他常在墙角煮食时见面,虽然不在一个中队,还算彼此相知。一天,收工后我到他的宿舍看望他,他神智虽已清醒但面色蜡黄。在炕边上,我说:“你怎么能乱吃五毒?”

“饿。”他声音十分微弱。

“那也不能胡吃海塞呀!”

“我知道癫蛤蟆有毒,剥了皮先洗了几次。”

“那蛇也可能是毒蛇。”

“我开了膛,把五脏是扔了的。”

我能做的也只是空头安慰几句,便匆匆而回,事后,他身体略略好了一些时,并没有改变他煮食小动物的习惯,只是不敢再把癫蛤蟆掷进铝锅里就是了。

这段长长的引文,无疑有违某些人奉为圭臬、津津乐道的“学术规范”,但是,为了让读者尽可能多地了解原作所提供的极为宝贵的信息,那些所谓的“学术规范”,我们还是暂且将它放在一边吧,——要知道,别林斯基的批评从来就不规避长篇幅的引文,正是那些翔实而繁富的引文,给读者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可以通过尝鼎一脔,而体味到原作的神髓和神韵。

一般来讲,精神折磨与肉体折磨总是相伴而行的。凡是在发生了严重的政治混乱和精神迫害的地方,通常都会跟着发生严重的“大饥饿”。饥饿无疑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中国人体验过的最大痛苦。千千万万的人备受这种“软刀子”的宰割和“软暴力”的伤害。饥饿作为一种最折磨人的痛苦,具有一种从内到外摧毁人的巨大力量。在“改造人性”方面,饥饿比道德感化和政治施压更有效,因为它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将一个文明人还原到最原始的状态,还原成茹毛饮血的史前猿人。阅读这些吃生鱼、吃“五毒”以及人们为了抢口饭吃而大打出手的细节,简直令人难以想象,难以置信!

饥饿的大门是通向死亡的。饥饿本身就是特殊形态的死亡。极度的饥饿实在是比死亡还要可怕的:

直到今天,我也忘不了那令人心碎的一刻——吕荧躺在炕上,已经完全丧失了人的外形;昔日的一位大写的人,此时抽缩得如同一个小小侏儒。说得更确切一点,他成了一具只会出气的木乃伊。我在劳改队见到过不少的死者,但从没有一次,像这次这样使我为之泪落并为之动容的——在吕荧这具活尸面前,我失去了严酷生活赋予我的冷静。归途上,同组的成员张奎令与我说东说西,我则缄默得像个哑巴。我似乎觉得我们的车上,拉回来的不是“腹中空空”的芦苇,而是沉重如铅的历史。

老残队在茶淀西荒地,是距离“586”坟茔最近的一个分场。就在我们去拉芦苇的几天之后,吕荧走完了他的路程——当年他仅仅55岁。不久,在那芦苇塘围起的一片乱坟中,拱起了一个新的土丘。土丘前竖起的一块红砖上,只留下粉笔写着的两个白字:吕荧。

吕荧是现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翻译家,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是唯一敢在人人自危的恐怖时期为胡风辩诬的人。优秀的人物,尤其是道德精神上高尚而正直的优秀人物,对任何一个社会和民族来讲,都是很可宝贵的财富;一个社会如果是正常的、理性的,如果有趋向文明和进步的愿望,它就一定会发现并推崇这样的人,并通过他们将人们的心灵生活向前推进和向上提高,试想一下,假如美国没有华盛顿和林肯,假如英国没有莎士比亚和狄更斯,假如法国没有雨果和左拉,假如俄罗斯没有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假如中国没有司马迁和鲁迅,那么,这些国家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人们的生活固然不会瞬间垮塌,但却会失去重要的参照物和稳定的支撑点。吕荧无疑属于能给我们的内心生活提供“正能量”的优秀人物,这样的人物本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善待,本该社会的保护和奖赏,然而,我们却视他如寇仇,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实在是中华民族莫大的耻辱和悲哀。

在《走向混沌》里,大饥饿造成的死亡是大规模的,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后来,在劳改队,偶然间遇到了巴鸿(《智取华山》导演之一),他说他在莫桂新临终时,曾有幸见过莫一面。当时,莫刚刚被一辆牛车从七分场拉到总场医院门口,巴鸿当时在文教队改造,匆匆赶到现场去看他,莫桂新此时已骨瘦如柴,分辨不出站在牛车旁的就是巴鸿;之后,巴鸿到分场演出,归来时莫桂新已经不在人世了。使巴鸿深感悲凉的是,莫桂新葬身的坑穴,就是巴鸿和另外几个演员挖下的。当时文教队的任务除去排“革命戏”外,就是在“太阳岗”挖坟坑;每个人定额三个坑,挖完收工。春、夏、秋三季事先挖出一排排死人坑,以免冬天埋死人时坟坑不够用。巴鸿还干过埋死人的活儿,从总场医院把尸体弄上担架,直奔“太阳岗”。要是赶上“大烟炮”飞舞的冬天,尸体冻得梆梆硬,抬尸人到坑前把尸体向沟里一翻,再把担架抬回来,莫桂新的命运也不例外,他的一腔忠魂留在那块冷土上了。几铲黄沙一盖,他就去了天国。

初到清河农场时,我觉得这儿比兴凯湖要人道些,有时收工迟了,便会在苍茫的暮色中看见平板大车上装运着棺材,沿着农场道缓缓向“586”行进(各个分场都是夜间埋死人)。后来老号对我揭了谜底:哪有那么多木料给罪犯打棺材,你看见的是一口无底的棺材,到“586”的穴坑前把棺材罩儿一抬,一扬车把,人就顺到坑里去了。埋完死人,把棺材罩拉回来,再罩上其他死鬼。有时饿死的人多了,一个棺材罩不够使,就干脆裹上被褥,外边用席筒一卷,并排躺在大车上,拉往“586”。我不太相信这老号的话,有一次干稻谷装车的活儿时,我悄悄地向车把式验证真伪。车把式戏谑地对我笑笑:“你是新来的吧?实在只有一口无底儿的棺材,那是变戏法给路人看的!”(我的长篇小说《龟碑》中,写了这一细节)。

原来这是伪装出来的人道,我深感自己的幼稚和无知。我甚至想象过我或许有那么一天,也被罩起来拉往“586”,因为每天能听到农场往外拉死人的消息。

活得如此可怜,死得如此悲惨;活得如此没有尊严,死得如此没有体面。面对如此惨淡的人生,面对如此悲哀的现实,夫复何言,夫复何言!

从维熙的作品用大量真实、鲜活的细节,无可辩驳地证明“****”不仅是一场可怕的“政治浩劫”,而且还是一场空前严重的人性浩劫和文化浩劫;它不仅给人们造成无量的精神痛苦,还通过严重的“大饥饿”,给人们带来可怕的肉体痛苦,让许多人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我们今天的道德沦丧和精神危机,都与“****”有着不容否认的因果关系。虽然“****”结束已经行将四十年,但是,疗治它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情感伤害和伦理创伤,将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花费很大的精力。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任何形式的缄默不语,任何文过饰非的遮掩,都是不能原谅的苟且行为,因为它不仅是怯懦和缺乏自信的表现,而且还将为下一次更大的劫难铺平道路。一个民族的复活和复兴,始于它对罪恶和苦难的直面。我们必须正视罪恶和苦难,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最终超越罪恶,才能获得最后的救赎,才有可能最终从苦难中走出来。勇敢而坦诚地面对罪恶,往往考验着一个民族的道德勇气,也确证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尊严。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勇气、智慧和尊严。

2013年1月5日,北京平西府

同类推荐
  •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三毛:梦里花落惜别离》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三毛,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三毛:梦 里花落惜别离》以诗一般的语言,再现了这名传奇女子48年的人生,和她留 下的泪水、温情、凄清交织的世界。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为客天涯·野河山

    为客天涯·野河山

    在《野河山》这本散文集中,作者选取山东曲阜、陕西周原、垓下古战场、医巫闾山、运城盐池、南京鸡笼山、龙门石窟、京杭运河、无锡东林书院、舟山花鸟岛等十二个不同类型的古迹,挖掘在程式化的正统官史叙述之外,那些幽隐的更为鲜活的真实。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作为这场灾难的亲历者、见证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作品以重灾区湖南为叙事重点,并向周边省区辐射,扩展到整个中国南方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风雪中所承受沉重灾难的严峻现实,而这场灾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无疑凝聚了一个时代的诸多信息与症候,这一切都应该得到正视,这是作品所要体现的核心价值之一。作者试图通过一场灾难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多启示。本书入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评选的“21世纪报告文学排行榜”。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热门推荐
  • 最后的一条龙

    最后的一条龙

    他有着黑发黑眸,他是这个世界的传奇,他是最后的一条龙。
  • 不好意思有主了

    不好意思有主了

    甜宠+校园+青梅竹马古灵精怪小青梅×腹黑深情小竹马她陪伴着他,他守护着她。江楚衍:“对不起啊,因为第一次这么喜欢一个人,所以喜欢你的时候才会手忙脚乱,小朋友,多多包涵。”苏枳:“你包容我爱发脾气无理取闹的性格,还会听我讲有些无聊的事,还会时不时的回应。”江楚衍:“你是我最简单的快乐,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我爱你是我最想对你说的。”苏枳:“无论我们做的多好,总会有人不喜欢我们的,亲人啊,朋友啊,总有他们的想法,所以,开心做自己就好了,这是最重要哒。”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文案,如有侵权,马上删除。
  • 向往之逍遥客

    向往之逍遥客

    一个在地球上小城平民因意外魂穿平行时空成为一个逍遥世间的神仙客意随心动逍遥自得~
  • 废材仙路

    废材仙路

    做丫鬟好还是当仙人好,梓嫊想,自然是当仙人好了,就此梓嫊踏上修真之路,上古异宝,五行灵根,天才还是废材,看平凡女子不平凡的修仙之路。(求推荐,求收藏,在来点评论好吗)
  • 枫叶渐红

    枫叶渐红

    红色,注定是我这辈子的生命底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曾经有过一场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层层拔高;工业上,确定了钢产量每年1000多万吨的指标,全国上下因此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提出“以钢为纲”,带动其他行业“大跃进”的发展思路。就是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我的家乡闽北农村与全国各地一样,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大炼钢铁的运动。
  • 豪门替嫁:老婆,求复婚

    豪门替嫁:老婆,求复婚

    爹不疼妈不爱的叶晗嫁给了永远不可能醒来的植物人段家大少。本以为两个同样悲惨同样羸弱的人结合,他们的婚姻,被上流社会戏称为‘天作之合’。却不想永远醒不来的段家大少“诈尸了”……“我的女人只有我能欺负,别人门都没有,你说是吧,乖乖。”“坏蛋你别乱来,我怀孕了!”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对半

    对半

    沫韵本该度过和大多数人一样青涩难忘的中学时光,但一切都在妈妈接触了传销以后改变了,被痞子们下药,发现自己的身世,爸爸见不得光的秘密,以及妈妈以前不堪回首的过去,随着对门的青梅竹马程泽的初恋慢慢爆开,却发现自己不经意爱上了那个带自己进入禁忌的痞子王浩,当一切都被揭露,沫韵是否还能保留纯真?等着她的未来又是什么?
  • 单翼天使成长记

    单翼天使成长记

    阳光姐姐;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孩。姓名【张小可】年龄;12性别;女官职;学习委员,性格特点;勤奋自律,缺点多情,最依赖的人;妈妈,最在意;妈妈的爱。单亲家庭孩子,往往显得更优秀,因为他们比同龄人更懂事更早熟因此也更努力---张小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如果他们克服敏感和狭义的缺点,多一些宽容和平常心,就会更加快乐。这是著名作者伍美珍的作品,因我也是一个单翼天使很想着文中的张小可,所以我改变这些策略写一写我个人的生活从我记事开始的到六年级,谢谢大家
  • 斗罗大陆之绝对时空

    斗罗大陆之绝对时空

    在我所在的世界地球,我疼恨这个世界,所以自杀,自杀之后来到死神的面前,死神实现了我三个愿望,然后我进入了斗罗大陆的世界。在斗罗大陆里成为神,之后由于神界的那次破坏。我误入了修真界,然后又在修真界成神,然后回到地球,创建汐门,开始报复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