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5900000003

第3章 其言直,不隐恶(1)

——论韦君宜的晚年写作

立意较然,不欺其志。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一个人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他却必须思想,而且具有把他的思想表示出来的深切需要。当有表现需要的时候而被迫保持缄默,这是非常令人难受的。

——密洛凡·德热拉斯:《新阶级》

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韦君宜的文章,就想通过这种较为庄严的方式向她致敬:抱衰年废病之身,著“述往思来”之书,实在是很了不起,很值得尊敬的。而文章的题目,也是早就有了的;在我看来,借用班固评价司马迁的几句话里的六个字作题目,就可以很恰惬地概括她的反思性写作的文体特点和伦理精神。然而,几次下笔开头,几次搁笔作罢,——这样的情形,在我的写作生涯中,并不多见。推究原由,也许是因为她所写的人和事,大都有一种令人因为“畏恶”和难受而不愿谈论的性质。

尽管如此,我还是会常常想起韦君宜,想起她的勇敢而犀利、坦率而真诚的写作。想起她就会有谈论她的冲动,就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对我来讲,她的严肃而沉重的写作,不仅具有指示方向的意义,而且还有给人勇气、促人前行的力量。

一”事实加反思”VS“剪刀加浆糊”

在文学叙事和历史研究上,有一种极为常见的消极倾向,那就是,被动地依赖权威们的观点,被动地依赖固有的资料,不加反思和批判地将这些观点和资料进行摘抄和编排,从而构成一种缺乏文学价值和历史学意义的叙事文本。英国学者柯林武德曾经从历史学的角度,尖锐地批评过这种模式:“由摘录和拼凑各种不同的权威们的证词而建立的历史学,我就称之为剪刀加浆糊的历史学。我再说一遍,它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历史学,因为它并没有满足科学的必要条件;但是直到最近,它还是唯一存在的一种历史学,而人们今天还在读着的、甚至于人们还在写着的大量的历史书,就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历史学。”历史对于这种历史学家来说,不是去“首创性”地发现事实,不是对事实进行科学的分析,而是意味着“重复别人在他以前已经做过的陈述。因此就只有在向他提供了有关他要思想、写作等等的主题的各种现成陈述时,他才能从事工作”。这种模式后来又被发展成貌似很具学术性的“鸽笼子方式”。所谓“鸽笼子方式”,按照柯林武德的阐释,就是指那些“剪刀加浆糊”的历史学家,由于“厌烦于抄录别人陈述的工作,并且意识到自己有头脑,感觉到有一种值得称道的愿望要运用它们;他们常常发现创造出一种鸽笼子的体系把他们的学问安排在其中,就可以满足这种愿望了。这就是那些模式和图式的来源”。柯林武德所批评的这种叙事模式,缺乏独到的发现、思想的深度和批判的精神,本质上是平庸的、苍白的、依附性的;作为一种懒汉主义的叙事方式,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流行于几乎所有的时代,尤其流行于那种禁忌甚多、缺乏活力的文化环境里。

毋庸讳言,在我们的文学叙事和历史叙事中,大量存在着这种“剪刀加浆糊”的叙事模式,大量存在着作为这种模式的精致化样式的“鸽笼子的体系”。矫正和解构这种叙事模式,正是新的文学叙事和历史叙事的任务,——这种新型的叙事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清醒的反思精神和自觉的启蒙意识。在文学叙事中,一些具有正义感、责任感的“老革命家”和“老知识分子”的回忆录和小说作品,就具有改变风气和指示路向的意义,就属于那种值得效法和推崇的模式。

晚年是生命的黄昏,但也是精神丕变的重要阶段。当此时也,有的人,回顾来路,幡然悔悟,人性复归,良心发现,人格升华,智慧成熟,遂开始说真话,写真文,作真人,最终成了“两头真”的人,巴金、李慎之、王元化、李锐、杨宪益、周有光、邵燕祥、从维熙、牛汉、资中筠等,就属于那种越活越明白,越活越真实,越活越可敬的“真人”。有的人,则见自己日暮途穷,来日无多,便恣意妄为,倒行逆施,逞一时之痛快,留千古之骂名;另有一些人,虽不如此之甚,但却沦为越活越糊涂,越活越虚假,越活越可憎的庸人。

韦君宜就属于那种在晚年放下了面具和顾忌,写得很勇敢、活得很真实的人。韦君宜说:“许多事情的不公平、本人的遭遇、亲眼见到的不合理,实在使人无法坦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忧患意识,是韦君宜晚年写作的内在动力;通过对历史的还原和反思,而推动当代生活的进步,则是韦君宜晚年写作的最终目的。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摆脱了说假话的消极习惯;她不怕揭自己的伤疤,不怕露自己的丑。她的写作充满了尖锐的疼痛感,但也充满了对生活与真理的热爱。

没有无历史的现实。一切现实都是历史之子。谁若不了解历史,谁就无法看清现实。《诗经》中的《民劳》篇云:“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作为“极左”政治历史的见证者,韦君宜试图还原历史真相,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些沉重的事实和真相,我们的后代才有可能变得成熟起来、文明起来,才不至于再蹈前人的覆辙。关于写《思痛录》的“念头”,她对自己的女儿说:“你们太幼稚了,这么大一个国家交到你们手里怎么得了。而父亲也对母亲说:这是我们的不对,我们过去什么也不让他们知道。”她还告诉女儿:“我只给你讲好的一面、光明的一面,不让你知道党犯过的错误,党内斗争很残酷的一面,其实我们这个党从来就不纯粹。”她晚年写作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以往错误的正视、认识和总结,使社会更加成熟起来,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些错误,使国家和人民少遭一些劫难,少吃一些苦,少付一些不必要的代价。韦君宜说:“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痛苦地回忆、反思,思索我们这一整代人所做出的一切,所牺牲和所得所失的一切。思索本身是一步步的,写下又非一日,其中深浅自知,自亦不同。现在均仍其旧。更多的理性分析还是留给后人去做吧!至于我本人,至今还不可能完全说透,我的思维方法也缺少讨论这些问题的理论根据和条理性。我只是说事实,只把事情一件件摆出来。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党永远记住历史的教训,不再重复走过去的弯路。让我们的国家永远在正确的轨道上,兴旺发达。”

韦君宜的叙事所依据的,不是虚妄的幻觉和任性的想象,而是切切实实的个人经验,是自己亲眼目睹的生活事象。而她的叙事方式,则是直接而坦率的,毫无吞吞吐吐、言不由衷的坏习气。这与那些循规蹈矩的“剪刀加浆糊”的叙事方式,构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也与那些陈陈相因、人云亦云的叙事态度迥然有别。如果说,“剪刀加浆糊”的叙事,必然是沉闷、堆砌、僵硬、躲闪、不诚实的,那么,“事实加反思”的叙事,就具有坦率、直接、平易、朴素、真诚的特点。韦君宜晚年的两部作品——长篇小说《露沙的路》和纪实作品《思痛录》,就属于后一类作品中的典范,就像公刘先生在《触人痛思的<思痛录>》中所评价的那样:“没有抽象的议论,没有泛泛的喟叹,甚至于没有重量级的形容词,全是些不兑水的干货,身经亲历的真人真事;有其可贵的是,作者把自己整个儿摆了进去,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如今就怎么写,毫不遮掩,毫不躲闪。……无数错杂纷纭的事件,都通过作者本人这根主轴旋转展现,第一人称,第一视角,平实至极,简洁至极,亲切至极。我想,像这样一种朋友谈心似的叙述方式,多少也能给某类作者以些许启示罢。”

说得真是好极了!当代文学写作在文体上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朴素和诚恳的价值,不会用家常的方式说人话、说老实话,总是爱摆花架子,爱故弄玄虚。在一些人看来,文学作品写得越是晦涩难懂,越是难以卒读,越是把读者忽悠得晕头转向,便越是高明,越是独特,越是具有文学价值。然而,真正的文学作品,却不是这样,而是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那样:“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韦君宜的晚年写作,就具有朴素自然的特点,就接近于“沁人心脾”的境界。她的朴实无华的写作经验,很值得那些爱“装雅”和“媚雅”的作家虚心学习,用心琢磨。

二 关于“极左”政治的考古学叙事

在对“极左”政治的认识上,一直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那就是,将后来的包括“反右”、“****”在内的一系列“极左”运动,孤立地看作一个时期的错误,而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反思“极左”政治的连续性和一贯性。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解放”以后“运动”接连不断?为什么恶的法则长期主宰着我们的生活?为什么那些在延安整人的人(例如康生等人),到了北京依然身居高位,依然像过去那样疯狂地整人?后来的整人运动与以前的整人运动,是不是有着相同的道德密码和伦理法则?

过去和现在是一条河流的上游和下游,是一个“同条共贯”的整体,而不是毫无关联的两截;“解放后”的“政治运动”无非是“解放前”的“政治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正像著名学者丁冬所指出的那样:“延安整风时期的所谓‘抢救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知识分子冤狱,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解放后政治运动的预演,许多老干部回想起来都不寒而栗。”韦君宜就克服了那种通过切断历史来美化历史的习惯,痛定思痛,开天眼而观,通古今而观,终于从历史的角度,找到了悲剧发生的逻辑线索,找到了“极左”政治从昨天到今天一脉相承、从未断绝的精神关联。她通过还原性性的“考古学”叙事,描绘出了一条由“打****”,而延安整风(“抢救”运动、“审干运动”、斗争王实味运动),而“反胡风运动”,而“反丁、陈运动”,而“反右”,而“******”,而“反****运动”,而“****”全面内乱的演进轨迹,解析了“极左”政治运动的复杂症候和漫长病史,揭示了隐含在它背后的原始密码。

根据可靠的事实来反思“极左”政治的酷虐和危害,是韦君宜晚年写作的一个核心主题。她根据大量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揭示了“极左”政治的异常性、非理性和破坏性。“极左”政治缺乏爱的意识和能力,对平等和自由等精神价值,缺乏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它怀疑普遍而共同的人性,对人性善缺乏信任;它习惯于对人群进行简单的道德评价和政治分类,常常根据一时的需要,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将一些人定为“落后分子”甚至“反动分子”,进而“打入另册”,予以无情的打击和残酷的迫害,同时,将另一些人进行道德美化,赋予他们以优越的地位和主宰他人命运的权力。强调对抗,排斥宽容;强调斗争,排斥同一;强调一元,排斥多元;强调特殊,排斥普遍——这是“极左”政治最基本的人性观和政治理念。“极左”政治对人缺乏最起码的善意和同情心。如此一来,将好人当作坏人,将无辜者当作罪人,在“极左”政治那里,就是普遍发生的事情。

在延安整风的“抢救运动”中,许多人受到怀疑,成了“抢救”的对象。韦君宜的丈夫杨述一家人,包括老母和兄嫂全都入了党,母亲抛家别舍来到延安,哥哥则惨遭敌人活埋,而他本人更是一个极为忠诚的党员,一个极为老实善良的好人,然而,就是这样的好人,却被荒谬地打成了“特务”。

简直所有的外来干部都沾上特务的边了。宣传部长还和我谈话,说延安来的情况,柳湜、柯庆施都是特务。组织上也已决定杨述是特务。在这时,我突然产生了信念崩塌的感觉。我所相信的共产党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党员的,我坚持,为了什么?我曾上书******伸冤,也无结果。我还指望什么?于是,我答应了李华生,自己去整风班,“劝说”杨述。

我怎么劝说的呢?到了那里,他从大炕上被叫起来,我们俩人在一张木板桌边会面。一人一条木凳,旁边还有别人。我见了他,只说得一句:“形势非叫你坦白不可,你就坦白了罢。”说罢就大哭起来。他也放声痛哭,说了一句:“好的。”我就走了。

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是“极左”政治的法宝,也是“极左”政治最常用的社会动员方式和政治斗争手段。利用群众的盲从和群众运动的浩大声势,可以造成一种极度恐怖的氛围,从而最终达到有效地威慑并打倒任何斗争对象的目的。在“极左”政治所造成的恐怖氛围里,个体的人完全处于无能为力的被动状态。他没有任何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无辜,无论对谁“伸冤”,都必然是“无结果”的,因为,这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感,正是“极左”政治所需要的,而成为被“冤屈”的人,则是“形势”所迫,甚至简直是一种无法推卸的政治义务。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艺术(下)

    世界文学艺术(下)

    这是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史读物,相信能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中,帮助人们实现卓越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向往的以“*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一生”的美好愿望。
  • 狄金森诗抄(全集)

    狄金森诗抄(全集)

    狄金森的诗富于睿智,新奇的比喻随手抛掷,顺心驱使各个领域的词汇(家常或文学的,科学或宗教的),旧字新用,自铸伟词。喜欢在诗中扮演不同角色,有时是新娘,有时是小男孩,尤其喜欢用已死者的身分说话。狄金森描写大自然的诗篇在美国家喻户晓,常被选入童蒙课本。痛苦与狂喜,死亡与永生,都是狄金森诗歌的重要主题。
  • 我的河山(幕后)

    我的河山(幕后)

    “抗战八年,多少事件和人物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详述它的全过程。2011年,一部纪录片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岁月的记忆。《国军抗战全纪实》创下了点播超亿次的纪录,充分证明有太多人想要了解这段历史。2年后,由该纪录片改编的《我的河山》重磅推出,满足大家对于正面战场的期待。
  •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

    本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的专著。“命题”与“范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家表述思想观点的主要方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内涵及形式特征。古代诗文词赋小说戏曲及书画等各体文学艺术理论中都有大量的命题。本书从不同角度展开探索,力图全面阐释古代文论命题之性质、特点、功能及当代价值。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热门推荐
  • 域界狐世

    域界狐世

    懒得要死,除了整天在家调着空调赖在床上又没什么事情可以干,是绝对的死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天传

    大天传

    三千大道,万千小道,十万神通,百万术法,古之真仙,一瞬之间,可达天地之极,一吸之气,可吞日月星辰。
  • 天使遗留的温暖

    天使遗留的温暖

    许久未见的两人却在一场意外中邂逅,两人从相知到相守再到相惜,这段纯纯的爱会经历什么样的波折呐?片段一:“幽然,做我女朋友吧。”男孩一本正经的对眼前的女孩说道,谁知眼前的女孩皎洁的一笑道“辰,我要是不答应……”男孩一听,便一手揽着女孩的腰,一手扶着女孩的头吻了上去,一会后女孩快要呼吸不上来时男孩才放开女孩说道:“坏丫头。你敢不答应,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惩罚。还有,你逃跑的事情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 时光已故,故人已逝

    时光已故,故人已逝

    沫儿,我好想回到大学的时候,好想回去,我想和你在一起!
  • 老婆太矫情

    老婆太矫情

    “你站住,你去哪”“要你管”“我不管谁管,你可是我老婆”“马上就不是了”“这就说明现在还是‘’“你——”
  • 九宫独尊

    九宫独尊

    一朝习武,成就千古绝唱。众叛亲离,举目天下为敌。一朝女帝,如何翻手云覆手雨,九宫独尊!
  • 九天傲雄

    九天傲雄

    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遍地是太阳照不到的角落,阴暗潮湿滋生,肆无忌惮的昭告着他们的统治权鲜有温暖,鲜有怜悯更多的是阴暗,是血腥这又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对于罪恶,他从不涂抹掩饰实力至少,是他的铁律不论出身,不论门第只要你有实力,你就是它的主人!
  •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论文集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论文集

    加强教学工作,最关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所指出的,当前“注重质量的提高,这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我认为,每所高校都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强化质量意识。对质量问题,不但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还要时时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了解质量、研究质量,做提高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