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13500000012

第12章 小学儿童的创造力发展

(一)创造力是天才的专利吗

当前教育界有一句非常流行的口号:“为创造而教。”说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把那些现成的东西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意识,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教是为了不教”。此外,随着整个社会生产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各项工作的技术性、创造性越来越强,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也越来越大,那种机械性的劳动和操作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培养接班人,使现在的小学儿童能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对他们进行创造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极为重要。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创造只是科学家和那些天生就很聪明的人的事情,而与普通人无关,认为一般的人资质平庸,不可能有什么创造性。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任何人都有创造性,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经过对创造性的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我们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知道了创造并不是那些天才们的专利,任何一个平常的人都有创造性。”但为什么这么多的人持有那种错误的看法呢?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对于创造一词还没有全面的了解。

什么是创造?大而言之,就是想出新办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有了新成果。这些结果一般来说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这是一种真正的创造,的确是那些科学家和“神童”级人物的“专利”。小而言之,对一般的学习、工作来说,凡是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等,都可称为创造。这些创造一般来说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过,但你以前从未见过。换句话说,就是在你个人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是一种类创造,通常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创造。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过程。这种活动的结果,将会为社会创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或学习效率的提高。现在我们知道了,创造性思维存在于每个正常人的头脑里,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发它,任何一个人都能具有创造性。

可能有很多人至此仍然认为,即使平常人有创造性,也是那些高智商的人才有,一般人很难有。的确,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应当说,创造性与智商的高低是相关的,但这种相关只是中等程度的,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就是说不能认为高智商的人就一定有创造性。正确的关系是:高智商的人不一定具有创造性,但低智商的人一般来说没什么创造性;高创造性的人往往是高智商的,低创造性的人可能是低智商的也可能是高智商的。那么,到底哪些人拥有高创造性呢?也即高创造性的人具有哪些特点呢?

1.创造者的个性特点

人才专家认为,在学习上表现出明显创造性思维的人,其个性特征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取心强。这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积极进取,善于思考;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敢于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并能为此而努力奋斗;思想上大无畏,能使自己冲破束缚,登高望远,最终进入科学殿堂。

(2)冒险性大。如果一个人想要保险起见,按部就班,接受定论,那么肯定没人会对他提出责疑,只可惜他因此也成为一个平庸之人而毫无创造性可言。要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就应敢于想象和猜想,敢于顶着风险冒着非议,哪怕等待他的是失败,也要追求创新。

(3)兴趣广泛。大凡有创造性的人其兴趣必定是广泛的,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很敏感。且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即由于在其他方面有广泛兴趣,那些方面也往往能对他正在思考的问题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4)独立性强。创造者本来就是孤独英雄,别人处于迷混状态,唯独其清醒。只有自己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不会总想着依赖别人,才更可能有创造性。

(5)持之以恒。要想对某个问题有创造性发挥,必然要把自己的注意和精力长时间倾注于此。“浅尝辄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不可能有创造性。有人问牛顿是怎样提出他的著名的定律的,他说:“我只不过是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它。”

(6)一丝不苟。有创造性的人,对待所研究的问题无不是仔细谨慎,严肃认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关注它的每一个细节,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问题。否则,潦草马虎,大大咧咧,是不可能捕捉到灵感而有所发明创造的。

2.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我们说某人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主要是因为他有不同于别人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有以下四个特点:

(1)思维的流畅性。也叫思想的丰富性,是指在限定的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思维流畅性大;反之,产生的观念少,则思维缺乏流畅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思维流畅性分为四种形式:①用词的流畅性,是指一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含有规定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词汇量的多少;②联想的流畅性,是指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从一个指定的词当中产生同义词(或反义词)数量的多少;③表达的流畅性,是指按照句子结构要求能够排列词汇的数量的多少;④观念的流畅性,亦即能够在限定时间内产生满足一定要求的观念的多少,也就是提出问题答案的多少。前三种流畅性必须依靠语言,后一种既可借助语言也可借助动作。

(2)思维的变通性。也叫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摈弃旧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那种能力。例如,让学生“尽可能地列出报纸的用途”,那么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找答案:增长知识、了解社会、包东西、当坐垫、折玩具、裹在身上取暖等。通过这种题型我们可以看到,富有创造性的人的思维比一般人的思维出现的想法分散的方面广、范围大,而缺乏创造性的人的思维通常只想到一个方面而缺乏灵活性。

(3)思维的独特性。是指产生不同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那种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我们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例如,在吉尔福特的“命题测验”中,向被试提出一般的故事情节,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给出一个适当的题目,富有创造性的人给出的题目更为独特,而缺乏创造力的人常常被禁锢在常规思维之中。

(4)思维的敏感性。是指及时把握住独特、新颖观念的能力。有些独特的观念属于“灵光乍现”,稍纵即逝,这些观念并不处于我们随心所欲的控制之中,它要求我们有敏锐的感受性,独特新颖的观念,就如歌德所说的那样,它“像一位陌生的客人”来到思想者的身边。思维的敏感性,就是对这位“陌生的客人”进行评价并及时加以把握的能力。富有创造性的人的思维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整合,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是意识和潜意识的交融,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互补,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的统一。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家长和教师不妨采取以下措施:

(1)在引导孩子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鼓励他们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由于我们的观念都是通过提取记忆贮存的信息并对之加工而形成的,因此思维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产生观念的流畅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与信息量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贮存的信息量越多,创造性思维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贮存的信息量越小,创造性思维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便有,也属偶发现象。由此可知,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思维就越广、越深、越灵活,也就为创造性思维准备了条件。

(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脑功能用则进、废则退,越思考越灵活,因此,要教育孩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一种独特性的思维,是开创一种别人未曾有过的想法,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孩子对一些平常看起来很正常的现象或事件作出不同于别人的解释。

(3)让孩子进行愉快学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前应试教育不断受到非议,提倡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为学校里形成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性。在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师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快,轻松自在,才能让各种智力因素和情感动力因素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4)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加速创造力的形成。小学儿童绝对不能局限于课堂学习,那只能保证孩子学到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和常规方法。鼓励孩子多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增加孩子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加接触人和事物的机会。如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演算一题多解的习题,自己搞小发明、写小论文,独立开展活动等,都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进而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国外的两个心理学家关于如何培养创造力的理论。应当说,以下两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一般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特别针对小学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但对这两种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对小学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吉尔福特的策略

吉尔福特在总结了大量的有关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文献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前后有序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1)拓宽问题。例如,我们不应该问:“我们如何改进灭蚊器?”而应该问:“我们怎样才能消灭蚊子?”这样就为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打开大门。

(2)分析问题。问题越具体、越明确,就越有可能为我们提供线索,从而增加问题解决的机会。

(3)常打问号。在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特征是不断发出疑问,通过训练,人们可以形成提问的习惯,在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不同特征的问题。

(4)快速联想与中止评判。在解决问题时使用最广泛的策略是奥斯本(Osborn,1963)提出的快速联想。这种策略一般是在群体思维小组或小组讨论时使用,但个人也可采用。快速联想与中止评判策略应该结合起来使用。若没有中止评判,很可能会产生抑制的效果。在这期间,要严格禁止任何方式的批评。这就是说,要鼓励学生“自由放任”,想提什么观念就提什么。重点是在数量上,质量是次要的。产生出来的观念越多,形成好的观念的机遇就越大。事实上,人们在后面形成的观念在质量上往往比前面形成的观念质量更高。

(5)延长努力。产生观念的努力不应过早地终止。一般说来,产生观念的速度是刚开始最快,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慢。也许一般人认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然而,记忆是不可能干枯的。据统计,后面部分产生的观念,有78%比前半部分产生的观念质量更高些,因此,观念的质量一般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高的。正如著名教育家艾·诺·怀海德所说的,第1000个观念也许正是改变世界的观念。

(6)列举属性。采用列举属性的策略,可以对事物重新分类,从而使它们更便于使用,更适用于不同寻常的场合。

(7)形成联系。获得新奇观念的一种可能的途径,是迫使自己把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自己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如带橡皮的铅笔就是橡皮与铅笔的组合。

(8)尝试灵感。对某一实际工作停顿一会儿,但仍保持解决该问题的愿望,而得到的往往是灵感,即在没有料想的情况下,突然涌现出极妙的想法。爱迪生、彭加勒、爱因斯坦等科学家都有过这种体验。

2.皮亚杰的三种方法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接受记者布林格尔采访时谈到关于创造力的三种方法。

皮亚杰:三种!第一,当你研究某一专题时,你不要读有关这个领域的书,事后再读。第二种方法是,尽可能地多阅读相关领域的书:为了研究智力,自然就会涉及生物学,也会涉及数学和逻辑学等,其中包括社会学——任何与自己研究主题有关的东西。第三种方法是找个替罪羊……

布林格尔:找替罪羊是作为一种动力,它是用来激发研究动机的吗?

皮:对,当然是这样。

布:我希望你详细阐述一下你所说的头两个论点,不读自己领域的书,但要读有关领域的书。

皮:这是不言自明的,不读自己目前研究领域里的东西。如果你研究一个题目靠的是阅读论述这个题目的所有的书面材料,很难发现新的东西。如果你直截了当,先读别的东西,以后做一些比较,你就会发现自己要么是在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事,要么是有一定的创见,发现有不同之处,就可能有好的结果。

布:我还猜想,你在阅读他人所写的有关自己研究的智力领域的书时,你不是阅读,而是吸取。

皮:是的,那是“同化”的一种有礼貌的说法。

布:但是你自己并没有接受,而是反驳别人。

皮:是的。

布:你又为什么要建议读有关领域的书呢?

皮:有关领域?因为我认为任何知识的探索,其本质必然是跨科学的……不可能把个人从社会环境中孤立出来。

(当布林格尔谈到皮亚杰的理论已经影响到教育理论时)

皮:我所认为的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虽然真正有创造力的人不多,而且创造力也有高低之分。但是,教育应该培养能发明、革新的人,而不是培养顺从的人。

布: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皮:当然!虽然或多或少有程度上的差异,但是每一个人总是能够在某一领域内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三)灵感真的难以接近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灵感这个词。作家写作需要灵感,他们经常要融入百姓的生活,才能获得灵感,完成自己的写作;艺术家需要灵感,有时一个“灵光乍现”,一幅伟大的作品就随之而生了;古时唐朝的著名诗人李白,写下了无数绝妙的诗,但听说他只有在喝了酒之后才有灵感,才能写出漂亮的诗,以致晚年他常常是处于醉酒之中;科学家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但某个时候突然出现灵感,难题便迎刃而解了;甚至在踢足球时,某个队员随意发挥,脑子闪现一个灵感,兴许就能传出一个技惊四座的好球……

灵感是创造性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它是以创造者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断寻觅,孜孜以求,长期探索为前提的,是他们从事艰巨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果。灵感,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心血来潮、灵机一动的产物。俄国著名钢琴家柴可夫斯基说得好,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

灵感是突发式的、飞跃式的。灵感常常出现在出其不意的刹那间,散步、洗澡、闲谈、翌晨醒来,甚至在睡梦中闪现,使人难以预料。

灵感,既不是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时发生,也不是在心情烦恼和沮丧时发生。灵感是在良好的、乐观的精神状态下发生的。根据贝弗里奇的研究,灵感最容易在紧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转换注意、悠游闲适时发生;很少有科学家报告靠吸烟、喝咖啡或饮酒而能产生灵感。

灵感的特点是,创造性想象极为活跃,创造性思维极为敏锐,工作效率极高。由于灵感突然解决了亟待探索的问题,给创造者带来无法形容的喜悦。因此,灵感又总是伴随着巨大的情绪亢奋状态。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是无法用常规的思维去解释的,也不是从平常的、常规的思路和角度“产生”的。它建立在大量辛勤劳动的基础上,只有在对某一问题千辛万苦的探索后才有可能出现。对于小学儿童来说,灵感似乎与他们是相隔较远的,至少在小学阶段,他们很少要用到这种“有点玄”的思维。但家长和教师还是应该有这种意识,认识到灵感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也需要从小注意培养。

表面上看,灵感的产生是一瞬间完成的。但这只是灵感出现的一刹那,实际上,灵感不是一种偶发的现象,它的产生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最有影响的理论是沃拉斯提出的四个阶段的理论。他认为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的思维过程大致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

(1)准备期。创造性思维是从收集创造性活动必需的信息、掌握有关的技术等准备工作开始的。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明确创造目的,掌握丰富的经验,收集广泛的信息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性活动中的准备,分一般的基础性准备和为了某一特定目的的准备。为了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将准备工作局限于狭窄的专门领域,而应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和技术准备。这一阶段的时间往往是相当长的。

(2)酝酿期。这一阶段指对准备期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难以产生有价值的东西后,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等待有价值的想法、心象的自然酝酿成熟。例如,把对该问题的思考从心中抛开,转而想别的事情,或去散步、读其他的书、干别的事等。欧阳修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指的是在外出骑马旅游、上床睡觉和上厕所等酝酿条件下,新思想、新心象容易产生出来。许多创造者也有类似的经验。头脑中收集到的资料不会消极地储存在那里,它也许在按照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或很少意识到的方式进行着加工和重新组织,进而产生了新的思想、新的心象。

(3)豁朗期,也称产生灵感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出来,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便迎刃而解,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灵感或直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都谈到灵感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高斯在谈到他求证数年来未解决的一个数学问题的一段经历时说:“终于在两天以前我成功了……像闪电一样,谜一下解开了。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导线把我原先的知识和使我成功的东西连接了起来。”灵感有时也出现在睡梦之中,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就是这种情况,他对苯的分子结构研究了很久,就是没有结果,有一次,他在对此想不通的时候,慢慢地进入了半睡眠状态,原子就在他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联结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突然他看到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正是在这个梦的启示下,他终于发现了苯的分子结构就是首尾相连的蛇形结构。

(4)验证期。直觉产生的新观念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验证期就是对豁朗期提出的新思想、新心象给以评价、检验或修正。通过逻辑推理把提出来的思想观点确定下来,完善假设,并通过实验或调查加以验证。

事实上,灵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我们不能坐在那里等着灵感的光顾,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保持愉快的心境才有可能迸发出灵感。

(1)必须进行长期的预备性劳动。对问题的解决抱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对问题和资料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的探索,直到把握问题的各个方面,这是捕获灵感的最基本的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关于这一研究领域的丰富的知识,却去幻想有灵感的产生,这无异于“守株待兔”。

(2)必须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直至对问题达到沉迷的程度。牛顿把怀表当作鸡蛋放在锅里煮,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经过了十年的沉思”。对问题的沉迷是捕获灵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如果对问题沉迷不够,即使遇到机会,创造者也不能抓住它。因此,必须排除各种分散注意力的因素,特别是有关生活上的一些烦恼。

(3)必须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对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专注研究,常常会形成一条固定的思路。这个习惯性思维会束缚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许多科学家文艺家的经验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思索之后,把问题暂时搁置起来,使自己处于松弛的状态或转而考虑其他问题,有助于摆脱习惯性思维,灵感也常常在这种情况下到来。此外,集思广益,经常参加集体的讨论,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也有助于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激发灵感的产生。

(4)应充分利用原型的启发。从其他事物引起联想,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称为启发。起着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为原型。日常用品、自然现象、机器、示意图、口头提问、文字描述都可能对创造性活动有启发作用。这类事例在创造发明史上非常多。相传,鲁班是从丝茅草割破手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而发明锯子的;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看见水蒸气冲开锅盖而得到启发;莱特兄弟从飞鸟和一架装有螺旋桨的玩具中得到启发,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然而,某一事物能否起原型启发的作用,不仅取决于该事物的特点,也取决于创造者的心理状态。因为任何一个事物对所有的人都一样,但绝大多数人对它却“视而不见”,只有那些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才能从中得到启发。

(5)养成随身携带纸笔的习惯。灵感突然发生,常常瞬间即逝,随身携带纸笔,方能捕获不忘。有时灵感不是一下子就全部出来了,而是仅有一点点苗头,但只要把它记下来,以后就有可能从中得到启发,解决一些平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有随身携带纸笔的习惯。

(6)要保持乐观而镇定的心情。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情绪波动有碍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使灵感也难以产生。心胸开阔、乐观镇定,则有助于灵感的产生。所以,心情对于灵感的产生也是很重要的。凡事乐观,才有可能出现灵感。

§§第三篇 人格发展篇

本篇概要

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进入小学后,开始系统地接受正规的教育,从一个受家长保护的幼儿转变成需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伴随着这种转变的是儿童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了小学儿童在个性、人格方面的飞速发展。

同类推荐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学生的生命与他人教育(上)

    学生的生命与他人教育(上)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心理素质则是生命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美文。文章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或纯粹唯美,或质朴平实,或慷慨激昂,或侃侃而谈,不仅文字优美,文笔流畅,而且思想精湛,见识深邃,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 让青少年懂得明辨是非的故事

    让青少年懂得明辨是非的故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规范》相关内容编写的一部用来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观念,适合在校青少年阅读的故事选集。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百家姓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百家姓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这个弟弟太会撩

    这个弟弟太会撩

    周梦曦没有想到自己离婚后六年居然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小六岁男人,而且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从此两人之前曲折的感情之路.....
  • 都市之高手如云

    都市之高手如云

    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既然天道待我不公,那便以我之名,灭天,后取而代之,,,三年前,他是不可一世的执拗大少,三年后,他强者回归,富可敌国,手眼通天,,,
  • 锦末流年

    锦末流年

    一见钟情?你信吗?来买个礼物送闺蜜,怎么就遇上抢劫的了?被一个帅帅哒的美男救了?很可惜,安锦锦不花痴,不会以身相许。疑似被帅帅哒小哥缠上了怎么办?你是我学长?校草?多才多艺?对这些不感冒你养我?给我好吃的?恩,勉强考虑一下吧。原来,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早有预谋的重逢……
  • 非凡教练

    非凡教练

    巴神,你想重振雄风?阿德里亚诺,你还想踢球?董芳卓,你不甘心就此退役?博尔特,你也想踢球?还那谁……你也想?OK!签下这合同。我有系统在身,保你梦想成真。那些有天赋的球员,来我的麾下吧!我会让你们成为全世界最好的球员!我会带领你们怼死大巴黎!不但怼死大巴黎,还要去英超怼曼城等一众豪门。皇马、巴萨你们别急,下一个就是你们!
  • 都市超级强者

    都市超级强者

    传奇兵王回归都市,本想安逸的上上大学,过点正常生活,却不想卷入各种权利的斗争漩涡,为华夏,为亲人,为众美,为兄弟,他不惜重新拿起封存的“剑刃”,一路喋血,浴血奋战,征战八方!
  • 不朽升级

    不朽升级

    宅男萧宇穿越异界大陆......“什么?你要行星级战舰?好,没问题,你就用你们宗门的圣女来换吧。”“你要用你们宗门的圣女来换十辆超跑?不行,你们的圣女才十来岁吧?你看看我像是那种无耻下流的人么?”“经验丹?那玩意可不便宜呀,老规矩,你懂的,嘿嘿。”......这是一个异常血腥,恐怖,暴力的故事。
  • 全球大修行

    全球大修行

    身边的同学都去各大修行大学深造了。学渣凌不二望着手上的录取通知书,砸吧了一下嘴:这应该是一张假的通知书!
  • 刻咒

    刻咒

    一个年轻的懵逼,穿越到修仙时代,引发的一系列事情。
  • 公民常用法律知识(时尚生活指南)

    公民常用法律知识(时尚生活指南)

    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尤其是公民的主要权利,对于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守法,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