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67300000007

第7章 蕨粑

俗话说“蕨粑好吃根难挖”,挖蕨根是个体力活,舂蕨根也是个体力活,想吃蕨粑是件不容易的事。对于美好难得的食物,还是有无数的执著者在坚持。农村有句取笑人的话,叫吃蕨粑,形容人的奸诈狡猾、偷工减料的行为。我以前无法理解。

蕨为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两百至一千二百米的林莽、山野及向阳山坡灌丛、荒山、草坡,土生;根茎长、粗壮,横生地下,表面被棕色茸毛;叶于每年春季从根状茎上长出,幼时拳卷,成熟后展开,有长而粗壮的叶柄,叶片轮廓三角形至广披针形,复叶,革质,羽状分裂;用叶上的孢子繁殖,孢子囊棕黄色,在小羽片或裂片背面边缘集生成线形孢子囊群,被囊群盖和叶缘背卷所形成的膜质假囊群盖双层遮盖。全世界共十三属三百二十余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三属一百二十余种,仅石松有毒。

最早的文学作品集《诗经》,就有蕨的记载:“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山有蕨薇,隰有杞桋”。《诗经·陆玑疏》云:“蕨,山菜也。初生似蒜,紫茎黑色,可食如葵。”

春天,万物苏醒,蕨争相吐露嫩芽,长出的嫩薹俗称蕨菜,呈紫色或褐绿色,头顶淡黄色、呈龙爪状,散发着山林气息,鲜香脆甜,清香可口,有山珍之王的美称。妇女们挑着箩筐、背着背篓、唱着山歌,奔走在崇山峻岭。她们采摘鲜嫩的蕨菜,一天可以采摘几十斤甚至上百斤蕨菜,卖给来乡下春游的城里人尝鲜,或者把蕨菜晒干后寄给城里的孩子们,或者用开水烫过,浸泡成酸菜后贩运到菜市场。蕨根是许多野兽越冬的主粮,野猪、土猪、刺猪冬天都爱拱吃蕨根。根状茎富含淀粉,经过舂、洗、沉淀等加工便可获得淀粉,其营养价值不亚于藕粉,可食用,还可用做酿酒的原料。蕨粉和水成稀糊,用油煎成块,即为蕨粑。蕨可全株入药,有去暴热和利水湿等功效。

挖蕨曾经只是深山老林里生活的人群的劳作,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人因为口粮不足,他们只有上山挖蕨根来填饱肚子,所以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有挖蕨根的记忆。提起挖根打蕨,他们无不摇头,一声叹息。挖蕨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根那根,三尺深,挖一锄,哼一声”。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蕨粑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也有很多人倒毙在挖蕨的路上。往后直到一九七八年,我的老家每年冬天都有人上山挖蕨,甚至形成一种种蕨的风潮:蕨根挖出来之后,蕨根上的嫩芽及嫩苗被摘下来,重新埋到地里,等待第二年的繁殖和生长。我们方家人多,父亲共兄弟姊妹十人,六男四女,父亲年纪较小。冬天除了开荒垦地,就是一家人上山挖蕨。爷爷是个勤劳的人,天刚亮就扛起挖锄、簸箕进山。我们住在深山老林边沿,好在不要走多远就有蕨可挖。饿了他吃个煨红薯充饥,渴了到山溪里喝口溪水,从早上挖到天黑,要挖一两担簸箕,最少一百斤,有时可以挖两三百斤。他把蕨根挑回家,洗去泥巴挑出杂根,连夜把洗干净的蕨根放在石块上捶打成细渣或放在石碓里舂成糊状,再用清水在木缸里过滤洗粉,沉淀后为洁白的蕨粉,倒掉水,刮取蕨粉,一百斤蕨根只有不足十斤蕨粉。

《本草纲目》载:蕨名鳖。蕨初生无叶,状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谓之蕨。周秦曰蕨,齐鲁曰鳖,初生亦类鳖脚故尔。其苗谓之蕨萁。蕨处处山中有之。二三月生芽,拳曲状如小儿拳。长则展开如凤尾,高三四尺。其茎嫩时采取,以灰汤煮去涎滑,晒干作蔬,味甘滑,亦可醋食。其根紫色,皮内有白粉,捣烂再三洗澄,取粉做粔籹,荡皮作线食之,色淡紫,而甚滑美也。野人饥年掘取,治造不精,聊以救荒,味即不佳耳。甘,寒,滑,无毒。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

蕨菜分甜蕨、苦蕨,加工、贮存方法略有差异。甜蕨采摘后可以清炒、凉拌或者炒肉片、肉丝,用沸水焯过后晾凉贮存;苦蕨有苦味和毒素,采摘后必须先用沸水焯过,再淘洗数次,直至苦水淘尽,然后装罐贮存,发酵后的酸蕨才是美味。

蕨粉加少量的冷开水搅成稀糊状,再冲热开水即可直接食用;亦可加白糖、甜酒,味道更佳。

做蕨粑程序比较烦琐:蕨粉用凉开水调匀成稀糊状,锅内热油,倒入调成稀糊状的蕨粉,摊成薄饼,小火慢煎,转动锅柄,均匀受热,让稀糊状的蕨粉煎出锅巴,呈黑黄色,此时油香四溢,芳香扑鼻。待煎的壳较硬,翻过面来,煎另外一面,至颜色黑黄,油香与蕨香齐上,才熄火。吃时切成小块,糯软回甘,外脆里糯,软滑爽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老家已经很少有人挖蕨根。在农闲的冬天,大家都窝在家里烤炭火享受舒适的日子时,个别老头扛着一把挖锄,肩挑一担簸箕,在他熟悉的地方寻找蕨根。他们像垦荒一样,一锄进去,挖一尺来深,这些坡地土不是很深,蕨根长的深度在八寸到一尺左右,一锄刚好挖到,锄柄一抬,蕨根就刨出土来,露在土上。老人就这样满山遍野地挖开来,一块一块的山坡地被他们翻过,累了吃点干粮,渴了抓把干净的雪,一天下来,要挖两三分地,足够他们挖一担簸箕。这年代,蕨根长得极其粗壮,挖的人却特别少,很少有人家可以吃到蕨根粑。

我父亲去一户人家讨账,户主要留他吃饭,主人正在灶上煎蕨粑,我父亲急着赶往另外一家,主人左劝右劝,看他一定要走,最后从锅沿撕下一小块巴掌大的蕨粑塞给他,要我父亲尝尝。

回家以后,父亲把吃蕨粑的故事讲给我们姊妹听,我心里嘀咕,蕨粑这么好吃吗?我渴望吃到蕨粑。二〇〇七年,我到北京出差,《车友报》的旅游美食版编辑成娟及其先生姚进请我吃饭,在一家贵州菜馆吃到了蕨粑,终于感受到蕨粑糯香绵软的味道。回湖南后,我在各市州行走、采风,在湘西多次吃到蕨粑,小城镇把蕨粑当做特色美食端上了桌面。

蕨粑的吃法很多,一般人喜欢用它炒腊肉,和蒜苗一起炒,色鲜味美,绵滑清香,香气飘逸;将热米饭与蕨粉拌匀揉成粑,切片煎黄,或做成蕨粑丸子,用来下鸡汤,也是一种吃法;也有人把蕨粑制成粉丝,加调料做凉粉;还有人在蕨粑中加乳白的醋蒜泥、鲜艳的麻辣油、米粒似的葱花、油汪水亮的花生米、豆腐丝等,一起煮食;还有人用蕨根粉煮鳝鱼或用蕨粑粉调匀伴鸡油做炸蕨粑鸡,等等。

我爱吃的是蕨粑炒回锅肉,用带皮五花肉、蕨粑、酱油、料酒、醋、胡豆酱、盐、味精、白糖、筒筒辣椒、花椒、姜丝、蒜苗、油等原料。带皮五花肉整块煮至八成熟,筷子插得进肉即可,切成薄片,蕨粑切成厚片,锅加油烧至六成热,量不要太多,火要大,下肉片,翻炒速度要快,炒至肥肉部分收缩微微打卷盛出;锅内余油烧至六成热,下姜丝炒香,放花椒、筒筒辣椒、胡豆酱翻炒,花椒呈黑色、油红色后,加肉片、蕨粑、蒜苗一起炒,炒至蒜苗断生,加酱油、料酒、醋、味精、白糖,炒均匀入味,即成。蕨粑软糯、肉质鲜嫩、辣香味浓。

去年冬天,我到湘西苗疆采风,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在那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中和绵延不断的山野丘陵里寻找蕨根。我们踏遍满山的灌木、野草、狼蓟,找到了一大片蕨。朋友告诉我:“挖蕨在农历九月到次年二月,最好的是生长在黄泥土里的顺蕨,淀粉多,浅土的蕨根水分多、淀粉少,一个壮劳力一天只能挖一百多斤,制成蕨粉就十多斤。蕨根挖回家进行挑选、清洗、晾干,在石碓里用木椎舂,把蕨根舂成糊状,在木桶里洗,再过滤,待淀粉结硬,倒掉水取粉。”

我参与了他们的挖蕨根、洗蕨根、舂蕨根、洗蕨粉、取蕨粉的全过程,才知道蕨粉的来之不易,我也才理解吃蕨粑的真正含义。其实,吃蕨粑要经过无数次的辛苦过程,我们坐在餐桌前的品味,那是享受成果的过程,吃蕨粑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不参与任何劳作,直接占有成果。

同类推荐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七易其稿,1854年才终出版。《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的隐居生活和期间的思考,展示了有人类出席的自然。以树木、植物、土壤和野生动物为参照,思考了人类的命运。本书以季节为结构,混合了箴言、史实和轶事,将科学性的观察融入到高度的诗意中。
  • 做个自在人

    做个自在人

    本书第一部分叫故土集,是李子胜在家乡百里滩行走的所见所闻,具有渔盐文化价值;第二部分园丁集,是李子胜作为教师作为人父的一点思考心得,对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有积极意义。李子胜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可谓十分成功,他的儿子2007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将远赴伦敦大学继续深造。第三部分行路集,是记录李子胜作为一个教师作家的人生经历的碎片式的感悟。第四部分是李子胜与文学活动有关的一些文章,记录了李子胜文学创作的历程。这本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作家作为教师身份的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的系列文章,具有向广大家长的推广价值。
  •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有一颗过分文艺的老灵魂,却梦想有一张青春不老的脸。曾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写作,多篇影评在网络备受好评,获得万千推荐率,形成个人独特创作风格,并逐渐被读者喜爱与支持,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另有个人博客,日记以生活散文、情感随笔居多,点击率曾一度跃居网易博客排行榜前列。现为《东方风情》影评专栏作家。近年来,多篇作品发表于《女友》《读者》《南腔北调》《矢量年华》等国内一线杂志。
  •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丐尊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他的每一篇作品在词章上都干净、利落,极少疵累之病和雕琢之痕。他的说理散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记叙散文描写生动、表情准确,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诗意浓郁,具有典范意义。《夏丐尊精品选》精选中国实力作家夏丐尊的作品,倾情打造最权威的美文选辑。所收录的名作或缅怀青春,追忆逝水年华;或立意深远,展示哲思妙悟;或思亲怀友,抒发深沉情感;或探寻美景,欣赏自然风情。让读者充分领略佳作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
热门推荐
  • 禁术之主

    禁术之主

    这是一个术的世界。姜阳被关入镇魂塔千年之久,受尽生离之痛。破塔而出之日,却只见到妹妹的孤坟在镇魂塔前静静守候千年……生离死别,姜阳一一尝尽。在复仇最后时刻,因为禁术异动,姜阳重生回到了十五岁那年。重生一世,姜阳发誓绝对不会再让前世的悲剧发生,决不再让父亲受冤屈死,决不再让妹妹卖做人奴。对那些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的贱人,唯有一句:“杀无赦!”……“魂力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只有学习它,熟悉它,才能掌控它。”刀妹如是说道。
  • 豪门顶级宠妻

    豪门顶级宠妻

    他,在她眼中是流氓、人渣、骗子的代名词;她,在他的初次印象中是来讨他欢心的那种女人。彼此的误会缘起于一次送花走错了房间,却惹出一场纠缠不清的感情。她说:因为父母的原因,我惧怕婚姻。他说:因为你已经闯进我的生命,休想无声无息地离开!
  • 州县初仕小补

    州县初仕小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与天齐

    我与天齐

    百年前,天失一角,天之残片散落人间。为夺此异宝,大陆之上杀伐不断、兵戈四起!一个普通少年,偶得一天之残片。咦?这残片里是什么?少年一步步解开此间秘密,也一步步踏上败尽各路天才、掀灭各大门派、婉拒无数美女的齐天之路!
  • 守望者之魂

    守望者之魂

    身为守望者的一员就要肩负起守护大陆平衡的责任!
  • 折花录

    折花录

    因为兄弟,因为女人,他误入江湖这情与错的纠葛……六扇门、锦衣卫、东瀛伊贺忍者、江湖散侠……究竟谁的刀更快?柔情似水的江南女子,遇见了,究竟是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谁人千杯不醉,可举杯邀明月,煮酒论英雄?谁人宝刀出鞘,无与争锋?江湖,既然已退不出,就莫再回头……
  • 孙伯素大学记

    孙伯素大学记

    详细介绍了80后男生孙伯素的4年大学生涯,通过一个中年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大学教育及大学生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本来书名作者定的是《我的大学》,由于已有前辈使用该书名,不得已改名为《孙伯素大学记》,这其实与作者的创作意图背离,作者希望写作三部曲:《我的十九岁》、《我的大学》和《我的社会》,如今《我的大学》不得已改名,其他两部作品不知道该改作何名,《孙伯素十九岁记》、《孙伯素社会记》?我也只能“呵呵”了。且走且推敲吧。
  • 求妖王收了神通吧

    求妖王收了神通吧

    震惊!女高中生竟做出这种事!林简一半路捡了个妖王白宇司可还行?不想跟自己过走就得了呗,还死乞白咧求收养?喂喂喂,不能白吃白…啊,有钱啊,早说嘛。等等,不对啊,把你留在这容易送命的吧?加钱,加钱!等等,怎么连人你也要?加钱,加钱!!
  • 象牙贵族 出版

    象牙贵族 出版

    [出版上市]现实就像手无寸铁对荷枪实弹,她只能默默承受然而,人生的过程中有赢就有输感情的世界里,不会总输不赢谁能说示弱不是一种智慧?示弱是最高的智慧!她……
  • 战神联盟——光暗之斗

    战神联盟——光暗之斗

    写了宇宙中光明与黑暗的作战。第一次写,高手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