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99100000001

第1章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覺王同稟。

楞伽經。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又經頌云。如世有良醫。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問。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既稱心賦。便是標宗。何假廣用文言。仍繁註解。且凡論宗旨。唯逗頓機。如日出照高山。駛馬見鞭影。所以丹霞和尚云。相逢不擎出。舉意便知有。首楞嚴經云。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揚眉動目。早是周遮。如先德頌云。便是猶倍句。動目即差違。若問曹溪旨。不更待揚眉。答。今為樂佛乘人。實未薦者。假以詞句。助顯真心。雖挂文言。妙旨斯在。俯收中下。盡[(ㄇ囗(企-止)/卓]羣機。但任當人。各資己利。百川雖潤。何妨大海廣含。五嶽自高。不礙太陽普照。根機莫等。樂欲匪同。於四門入處雖殊。在一真見時無別。如獲鳥者羅之一目。不可以一目為羅。治國者功在一人。不可以一人為國。如內德論云。夫一水無以和羹。一木無以建室。一衣不稱眾體。一藥不療殊疾。一彩無以為文繡。一聲無以諧琴瑟。一言無以勸眾善。一戒無以防多失。何得怪漸頓之異。令法門之專一。故云。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為眾多。一人亦然。豈同劣解凡情。而生局見。我此無礙廣大法門。如虗空非相。不拒諸相發揮。似法性無身。匪礙諸身頓現。所以藏法師云。自有眾生。尋教得真。會理無礙。常觀理而不礙持教。恒誦習而不礙觀空。則理教俱融。合成一觀。方為究竟博通耳。斯乃教觀一如。詮旨同原矣。

祖胤親傳。

此土初祖達磨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又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亦云。默傳心印。代代相承。迄至今日。

大開真俗之本。

如大乘起信論云。有摩訶衍。能發起一切眾生大乘信根。所言摩訶衍者。此云大乘。又大乘者。是眾生心。心體周遍。故名為大。心能運載。故名為乘。立心真如門。心生滅門。論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是知一心。是諸佛本所乘。菩薩因乘此心法。皆到如來地故。離此一心外。別無殊勝。故今賦詠。志在於此。藏法師云。真俗雙泯。二諦恒存。空有兩亡。一味常現。所以華嚴疏云。真俗雖相即。而各不壞其相。謂即有之空。方是真空。即空之有。方為妙有。空有不二。兩相歷然。如波即水而恒動。俗即真而俗相立。如水即波而恒溼。真即俗而真體存。已上皆況心之體用。非一非異。又云。不壞生滅門說真如門。不隱真如門說生滅門。良以二門唯一心故。所以十方諸佛。常依二諦說法。若不得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以俗諦無有自體。即第一義諦故。

獨標天地之先。

傅大士頌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彫。老子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之曰大。寶藏論云。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無形。真空無名。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作萬法之根源。為天地之太祖。上施玄象。下列冥庭。元氣含於大象。大象隱於無形。為識物之靈。靈中有神。神中有身。無為變化。各稟乎自然。

常為諸佛之師。能含眾妙。

諸佛以法為師。起信論云。所言法者。眾生心是。又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禪源集云。夫言心者是心之名。言知者是心之體。能含眾妙者。一心杳冥之內。眾妙存焉。清淨法界。杳杳冥冥。以為能含。恒沙妙德。微妙相大。以為所含。相依乎性。性無不包。故稱為含。又云。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前達磨所傳清淨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籍緣生。不因境起。迷時煩惱。知非煩惱。悟時神變。知非神變。然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若了此知。剎那成佛。故心要牋云。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又況如一摩尼珠。一靈心也。唯圓明淨。空寂知也。都無一切差別色相。以體明故。對外物時。能現一切差別色相。色相自有差別。明珠不曾變易。且如珠現黑時。但云黑等是珠。如洪州馬大師云。起心動念。彈指瞬目。所作所為。皆是佛性。此是即妄明真。或擬離黑覓珠。如北宗秀大師云。眾生本有覺性。如鏡有明性。煩惱覆之不見。如鏡有塵闇。妄念盡則心明。昏塵滅則鏡朗。此是離妄明真。或云明黑都無者。如牛頭融大師云。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宜喪己忘情。情忘即絕。此是真妄俱無。初一皆真。次一皆妄。後一皆無。皆是未見珠也。如荷澤和尚。於空無相處。指示知見。了了常知。不昧心性。見珠黑之時。但見珠體明白。不觀黑色。及青黃等雜色。既不即黑。亦不離黑。亦不黑白俱拂。了了見心性之時。不即不離。無住無著。非一非異。不取不捨。又真心本體。有二種用。一者自性本有。二者隨緣應用。猶如銅鏡。銅之質是自性體。銅之明是自性用。明所現影是隨緣用。影即對緣方現。現有千差。明即光明。明唯一味。以喻心常寂是自性體。心常知是自性用。今洪州指示能語言分別等。但是隨緣用。闕自性用也。又顯教。有比量顯。現量顯。洪州云。心不可指示。但以能語言等驗之。知有佛性。是比量顯也。荷澤直云。心體能知。知即是心。不約知以顯心。是現量顯。洪州闕此。又不變是體。隨緣是用。又荷澤所宗空寂知者。空寂即是無相。以神解之性。雖無形相。而靈知不昧。故云寂知。亦云寂照。亦云無相之智。亦云無知之知。如肇論云。放光般若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般若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此辯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耶。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空寂即是無相。即是無知。論云無所不知。又云。乃曰一切知者。此知即是真知。為一切眾生自心之體。真性靈知。湛然恒照。亦云無念之知。若有念而知。凡夫境界。故云知覺乃眾生。若無念無知。二乘境界。若無念而知。諸佛境界。空寂即是無念。亦云無住之知。若有所住。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無所住。如日月光明。照見種種色。華嚴錦冠云。含眾妙而有餘者。謂一切事。皆不改本相。不離本位。法法皆能為大為小。為一為多。為主為伴。即此即彼。即隱即顯。即延即促。互相攝入。重重無盡。如帝網天珠。以要言之。隨一一事。念念皆具十玄之義。同時具足。無有前後。如海一滴。即具百川。滴滴皆爾。故名為妙。

恒作羣賢之母。可謂幽玄。

夫般若者。是諸佛之母。故淨名經頌云。智度菩薩母。能生一切導師。所言般若者。即一切眾生自心靈知之性耳。如寶藏論云。夫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識物靈照。內外空然。寂寞難見。其謂玄玄。巧出於紫微之表。用在於虗無之間。端化不動。獨而無雙。聲出妙響。色吐華容。窮覩無所。寄號空空。誰留其聲。不見其形。唯留其功。不見其容。幽顯朗照。物理虗通。森羅寶印。萬象真宗。其為也形。其寂也冥。本淨非瑩。法爾圓成。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能轉變天地。自在縱橫。恒沙妙用。混沌而成。誰聞不喜。誰聞不驚。如何以無價之寶。隱於陰入之坑。哀哉哀哉。其謂自輕。悲哉悲哉。晦何由明。其寶也。煥煥煌煌。朗照十方。閴寂無物。圓應堂堂。應聲應色。應陰應陽。奇特無根。妙用常存。瞬目不見。側耳不聞。其本也冥。其化也形。其為也聖。其用也靈。可謂大道之真精。其精甚靈。萬有之因。凝然常住。與道同倫。故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任用森羅。其名曰聖。又若證此一心。則解一切法門。如止觀云。譬如良醫。有一祕方。總攝諸方。阿伽陀藥。功兼諸藥。如食乳糜。更無所須。一切具足。如如意珠。乃至此一心。是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實中實。真中真。了義中了義。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若能如此簡非顯是。體權實而發心者。是一切諸佛種。譬如金剛。從金性生。佛菩提心。從大悲起。是諸行先。如服阿婆羅藥。先用清水。諸行中最。如諸根中。命根為最。佛正法正行中。此心為最。如太子生。具王儀相。大臣恭敬。有大聲名。如迦陵頻伽鳥。殼中鳴聲已勝諸鳥。此菩提心有大勢力。如師子筋絃。如師子乳。如金剛鎚。如那羅延箭。具足眾寶。能除貧苦。如如意珠。雖小懈怠。小失威儀。猶勝二乘功德。舉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能成三世無上正覺。

靈性有珠。該通匪一。

此一心靈臺之性。最靈最妙。作萬法之王。為羣有之體。竪徹三世。橫亘十方。大智度論云。在有情數中為佛性。在無情數中為法性。所以華嚴經頌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如肇論離微體淨品云。夫性離微者。則非取非捨。非修非學。非本無今有。非本有今無。乃至一法不生。一法不滅。非三界所攝。非六趣所變。非愚智所改。非真妄所轉。平等普遍。一切圓滿。總為一大法界幻化靈宅。迷之者歷劫浪修。悟之者當體凝寂。

千途盡向於彼生。萬象皆從於此出。

淨名經云。一切法以無住為本。無住者。一切眾生第八識心。此心無住無本。故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華嚴經云。不離於心。所見清淨。又云。不離於心無處所。是知心生一切法。如地出水。如谷孕風。如石生雲。如木出火。是知離心無法。離法無心。如長者論云。若直說第八種子識為如來藏者。即業種恒真。生怖難信。以法如是之力。何一含識而不具神通。承本覺性之功。豈一剎塵而靡含道跡。故華嚴經云法如是力者。本合如然。又云佛神力者。應真曰神。所以古德云。自力與佛力無別。自智與佛智無差。又云。一身即以法界為量。自他之境都亡。法界即自身遍周。能所之情見絕。如大海之渧。渧渧之中皆得大海。比眾生之心。心心皆含佛智。

事廓恒沙。理標精實。吞滄溟於毛孔。唯是自因。卷法界於塵中。匪求他術。

首楞嚴經云。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我以妙明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現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虗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是知背境觀心。自然大明相含。不為物轉。亦如芥納須彌等。百門義海云。且如見山高廣。是自心現作大。今見塵小時。亦是自心現作小。今由見塵。全以見山高之心。而今現塵也。是故即小容大。如云萬象如須彌。淨心如芥子。故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即是萬法一心。一心萬法。故稱毛吞巨海。芥納須彌。非干神通變化之力。真心具德法性如是。如華嚴記云。如經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者。謂一毛端性。即是一切世界差別性。今一切世界即事。隨其法性即一毛端。以性即毛端。諸界即性故。

同类推荐
  •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类手鉴

    流类手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洞金华玉经

    大洞金华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乐六里志

    长乐六里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魔嗣

    仙魔嗣

    仙和魔已经征战20万年。而黄渊金仙的龙凤胎却刚好在这20万年整诞下。等等!金仙的妻子是魔尊的女儿?金仙的儿子是魔族血统?”若是不屠尽邪魔,斩尽群仙,我将死不瞑目!“白芸汐在临走前立誓。
  • 九指人生

    九指人生

    大山深处的捕蛇少年丁一闯入了城市。建筑行业二十年沉浮,从身无分文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建筑商人。二十年风雨人生,丁一阅尽了人间冷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永贞行

    永贞行

    一个普通的地球人被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弄穿越了,随后在异界坑蒙拐骗与被坑蒙拐骗,还跟着女主一起当了反派,武力方面的设定不太严谨啊这位作者,没事,新人嘛,大哥大嫂过年好就完事
  • 武动之风

    武动之风

    修炼的世界,你讹我诈,灵力千变万化,英雄美女绽放一道光彩!
  • 来到超神

    来到超神

    我,主角,拥有系统,穿越世界,目前情况应该是在超神世界。来到这里我发现自己的脑子视乎有些欠费,和那些,额,所谓的神,交流后理念有些不同,我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都说我是一个拥有力量的小孩,有些搞笑的是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好吧,脑子欠费这个没办法,系统可以给我很多东西,但这个方面的视乎没有,于是我立下一个宏大的目标,我要追到那些所谓的女神,自己不明白,那就不去想,身边有明白的就行了。恩,就这样办,我简直是个天才,哇哈哈。(我怎么觉的自己是个二货。)
  • 燕王的宠妻日常

    燕王的宠妻日常

    【燕王的宠妻日常】文案:隆庆郡主沈锦绣一生都没有弄明白的三件事:一:九皇子燕王顾言栩初见自己第一面,哭了二:九皇子燕王倾心护她助她,无怨无悔三:九皇子燕王,为何独宠了她一生?燕王顾言栩重生一回,只有三件淳朴的愿望一:带着他宫里的美人娘,再也不敢与四皇子顾言毅作对了二:娶了他家王妃,关门过美滋滋的小日子三:赶紧生个儿子,叫两辈子的情敌滚蛋!却意外实现上辈子没有实现的愿望君临天下这是一篇倒霉皇子重生回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娶回上辈子的王妃,变身忠犬的故事
  • 黄甲

    黄甲

    神土,一块充满奇幻色彩的大陆,而神族,则是这块大陆上唯一的霸主。一个失忆的少年,能否带领这些被镇压奴役的人族奋起反抗,攻伐天下?一段史诗般的传奇。
  • 我怎么成为狗策划了

    我怎么成为狗策划了

    降临异界,莫名获得一个游戏世界,获得各式各样的游戏兵种。最重要的是,居然可以召唤原世界的人成为‘不死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