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20600000005

第5章

明王文恪公震泽长语云∶徐文定公为詹事时,至苏城,闻王时勉明医也,令诊之,时勉,以公脉有歇至,不敢言,公曰∶吾脉素有异。时勉曰∶如是无妨。然则脉又有歇至而非为病,临症者,可不详察乎?(钱塘梁氏《玉绳瞥记》谓近有人只一手有脉,一手无脉,此理殊不可晓,此又临症者所当知也。)《汪石山医案》载∶王宜人产后因沐浴,发热呕恶,渴欲饮冷水瓜果,谵语若狂,饮食。体丰浓不受补,医用清凉,热增剧,石山诊之,六脉浮大洪数,曰∶产后暴损气血,孤阳外浮,内真寒而外假热,宜大补气血。与八珍汤加炮姜八分,热减大半,病患自知素不宜参,不肯再服,过一日复大热如火,复与前剂,潜加参、 、炮姜,连进二三服,热退身凉而愈。此段病情脉象,无一可以用温补者,医安得不用清凉?迨服清凉而热增剧,始知其当用温补。然非如汪之有胆识,亦不能毅然用之。再其脉虽浮大洪数,而按之必无力,与叶思兰所云(见前)相合,此可于言外得之。

元和江艮庭(声)《论语俟质》,谓孔子圣无不通,焉有不知医者,自牖执手,切其脉也,既切脉而知其疾不治,故曰∶亡之命矣。夫其说未径人道,然《礼记》疏有夫子脉诀之说,则江说亦自有因。况疾为子之所慎,岂慢以任之医人,而不究其理乎?或谓孔子既知医,何以康子馈药而曰未达,余曰∶药当是丸散之类,不知其为何物,即知之而莫辨其种之善否,故《魏书·术艺列传》∶显祖欲验徐謇之所能,置诸病患于幕中,使謇隔而脉之,深得病兼知色候。后高祖疾大渐,謇延医有验,酬赉甚渥,下诏有“诚术两输,忠妙俱至“之语,其艺可谓精矣。乃文诏皇太后之怀世宗也,梦为日所逐,化为龙而绕后,后寤而惊悸,遂成心疾,王显诊脉云∶非有心疾,将是怀孕生男之象。而謇则谓是微风入脏,宜进汤加针。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医道真不易言也。

脉数时一止为促,促主热,然亦有因于寒者,如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注家谓之气本动,为寒所迫,则数而促也。脉缓时一止为结,结主寒,然亦有因于热者,如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注家谓湿热相搏,脉缓为湿,所以里湿之脉当见沉结也。观此益知临症者不可专凭脉矣。

用药

徐之才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王好古补二种曰∶寒可去热黄、芒硝之属是也;热可去寒,附子、官桂之属是也。药之用已无遗。《心印绀珠经》标十八剂之目曰∶轻、解、清、缓、寒、调、甘、火、暑、淡、湿、夺、补、平、荣、涩、温、郑康成《周官疾医》注∶五谷∶麻、黍、稷、麦、豆。《素问》以麦、黍、稷、稻、豆谷,分属心、肝、脾、肺、肾,治病当从之。《程杏轩医案辑录》治胸脘胀痛,泛泛欲呕,食面尚安,稍饮米汤,脘中即觉不爽,谓肝之谷为麦,胃弱故米不安,肝强故麦可受,当用安胃制肝法,此得《内经》之旨者也。

名家治病,往往于众人所用方中加一味药,即可获效。如宋徽宗食冰太过患脾疾,杨吉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杨曰∶疾因食冰,请以冰煎此药,是治受病之源也。果愈。杜清碧病脑疽,自服防风通圣散,数回不愈,朱丹溪视之曰∶何不以酒制之?清碧乃悟,服不尽剂而愈。张养正治闻教谕羸疾,吴医皆用三白汤无效,张投熟附二三片,煎服即瘥。缪仲淳治王官寿遗精,闻妇人声即泄,瘠甚欲死,医者告术穷,缪之门人以远志为君,连须、石莲子为臣,龙齿、茯神、沙苑蒺藜、牡蛎为佐使,丸服稍止,然终不断,缪加鳔胶一味,不终剂即愈。叶天士治难产,众医用催生药不验,是日适立秋,叶加梧桐叶一片,药下咽即产。嘉定何弁伯患呕吐,医用二妙丸不效,徐灵胎为加茶子四两,煎汤服之遂愈。因其病茶积,故用此为引经药。略识数条,以见治病者,必察理精而运机敏,始能奏捷功也。

邹润庵治一人暑月烦满,以药搐鼻不得嚏,闷极,遂取药四五钱匕,服之,烦满益甚,昏不知人,不能言语,盖以药中有生半夏、生南星等物也。邹谓南星、半夏之毒,须姜汁乃解,盛暑烦懑,乌可更服姜汁?势必以甘草解之,但其味极甘,少用则毒瓦斯不解,服至一二钱,即不能更多,因以甘草一斤蒸露饮之,饮尽而病退。凡病者畏药气之烈,恶药味之重,皆可仿用此法。陈载庵尝治一人,热甚喉痛,用甘草、桔梗、连翘、马勃、牛蒡、射干、元参等味,其人生平饮药即呕,坚不肯服而病剧,又不能不进药,乃令以药煎露,饮二十余碗而全许允宗治王太后病风不能言,以防风、黄 煎汤数斛,置床下熏蒸,使口鼻俱受,此夕便得语。陆严治徐氏妇产后血闷暴死,胸膈微热,用红花数十斤,大锅煮汤,盛木桶,令病者寝其上熏之,汤气微,复进之,遂得苏,此善师古法者也。李玉治痿,谓病在表而深,非小剂愈,乃熬药二锅,倾缸内稍冷,令病者坐其中,以药浇之,超时汗大出立愈,则又即其法而变化之。医而若此,与道大适矣。

吴人畏服重药,****仪预用麻黄浸豆发 ,凡遇应用麻黄者,方书大黄豆卷,俾病家无惧。(当时治病皆于医家取药。)徐灵胎治张某病当用大黄,恐其不服,诡言以雪蛤蟆配药制丸,与服得瘥。可想见良工心苦,非拘方之士所能及也。

病有因偏嗜食物而成者,非详问得之,奚由奏效?前人治验,略志数则,以资玩索。朱治叔祖泄泻,脉涩而带弦,询知喜食鲤鱼,以茱萸、陈皮、生姜、砂糖等药探吐胶痰而泻止。林学士面色顿青,形体瘦削,夜多惊悸,杜某询知喜食海蛤味咸,故心血衰,令多服生津液药而病愈。富商患腹胀,百药无效,反加胃呕食减 羸,一草泽医询知夏多食冰浸瓜果,取凉太过,脾气受寒,医复用寒凉,重伤胃气,以丁香、木香、官桂健脾和胃,肺气下行,由是病除。赵尹好食生米而生虫,憔悴萎黄,不思饮食,用苍术米泔水浸一夜,锉焙末,蒸饼丸米汤下而愈。吴孚先治长夏无故四肢厥冷,神昏不语,问之曾食猪肺,乃令以款冬花二两煎汤灌之而痊,盖所食乃瘟猪肺也。沈绎治肃王嗜乳酪获疾,饮浓茶数碗,荡涤膈中而愈薛立斋治一老人,似痢非痢,胸膈不宽,用痰痢等药不效,询知素以酒乳同饮,为得酸则凝结,得苦则行散,逐以茶茗为丸,时用清茶送三五十丸,不数服而瘥。吴廷绍治冯延已胸中痛,询知平日多食山鸡、鹧鸪,投以甘草汤而愈。杨吉老治杨立之喉痛溃烂,饮食不进,询知平日多食鹧鸪肉,令食生姜一片,觉香味异常,渐加至半斤余,喉痛顿消,饮食如故。梁新治富商暴亡,谓是食毒,询知好食竹鸡,令捣姜捩汁折齿灌之而苏。某医治一妇面生黑斑数点,日久满面俱黑,询知日食斑鸠,用生姜一斤切碎研汁,将滓焙干,却用生姜煮汁糊丸食之,一月平复。盖山鸡、鹧鸪、竹鸡、斑鸠皆食半夏,故以解其毒也。沈宗常治庐陵人胀而喘,三日食不下咽,视脉无他,问知近食羊脂,曰∶脂冷则凝,温熨之所及也。温之得利治痼病宿病有不能求速愈者,如朱丹溪治虚损瘦甚,右胁下痛,四肢软弱,用二陈汤加白芥子、枳实、姜炒黄连、竹沥,八十贴而安。祝仲宁治脚膝痹痛,服清燥汤百剂而愈。此类甚多,当初服数剂时,必不见效,非信任之深,谁能耐久乎?吁!世之延医治病,往往求其速效,更易医者,杂投方药而病转增剧,盖比比然矣。

袁随园作《徐灵胎先生传》有云∶张雨村儿生无皮,先生命以糯米作粉糁其体,裹以绢之土中,出其头,饮以乳,两昼夜而皮生。此盖有所本也。元·危亦林《得效方》∶生子无皮,速用白早米粉干扑,候生皮方止。明·葛可久治舟人生子身无全肤,令就岸畔作一坎置其中,以细土隔衾覆之,且戒勿动,久之生肤,盖其母怀妊舟中,久不登岸,失受土气故也。徐参用二法而得效,洵乎医之贵博览也。

治妇人肝症,每用疏泄攻伐之药,而不知阴受其伤。治小儿惊风,每用香窜镇重之剂,知隐贻之害。治肝莫善于高鼓峰之滋水法,治风莫善于吴鞠通之解儿难,询可以挽积弊,拯世人袭引火归源之说以用桂、附,而不知所以用之之误,动辄误人。今观秦皇士所论,用桂、附之准,特录于此。赵养葵用附、桂辛热药,温补相火,不知古人以肝肾之火喻龙雷者,以二经一主乎木,一主乎水,皆有相火存其中,故乙癸同源。二经真水不足,则阳旺阴亏,相火因之而发,治宜培养肝肾真阴以制之。若用辛热摄伏,岂不误哉?夫引火归源而用附、桂,实治真阳不足。无根之火,为阴邪所逼,失守上炎,如戴阳阴躁之症,非龙雷之谓也。(何西池曰∶附、桂引火归源为下寒上热者言之,若水涸火炎之症,上下皆热,不知引此火归于何处?此说可与秦论相印证。)龙雷之火,肝肾之真阴不足,肝肾之相火上炎,水亏火旺,自下冲上,此不比六淫之邪天外加临,而用苦寒直折,又不可宗火郁发之,而用升阳散火之法,治宜养阴制火,六味丸合滋肾丸及家秘肝肾丸(地黄、天冬、归身、白芍、黄柏、知母,共研细末,元武胶为丸。)之类是也。

病有上下悬殊者,用药殊难。《陆养愚医案》有足以为法者,录之。陆前川素患肠风便燥,冬天喜食铜盆柿,致胃脘当心而痛,医以温中行气之药疗其心痛,痛未减而肠红如注,以寒凉润燥之药疗其血,便未通而心痛如刺,陆诊其脉,上部沉弱而迟,下部洪滑而数,曰∶此所谓胃中积冷,肠中热也。用润字丸三钱,以沉香衣其外,浓煎姜汤送下二钱,半日许,又送一钱,平日服寒凉药一过胃脘,必痛如割,今两次丸药,胸膈不作痛,至夜半大便行极坚而不甚痛,血减平日十之六七,少顷又便一次,微痛而血亦少,便亦不坚,清晨又解溏便一次,微见血而竟不痛矣,惟心口之痛尚未舒,因为合脏连丸,亦用沉香为衣,姜汤送下,以清下焦之热而润其燥,又用附子理中料为散,以温其中,饴糖拌吞之,以取恋膈,不使速下,不终剂而两症之相阻者并痊,此上温下清之治法也。(卢绍庵曰∶丸者,缓也,达下而后溶化,不犯中宫之寒。散者,散也,过咽膈即销溶,不犯魄门之热。妙处在于用沉香、饴糖。)陈曙仓室人咳嗽吐痰有血,夜热头眩,胸膈不舒,脚膝无力,医用滋阴降火药已半年,饮食渐少,精神渐羸,诊其脉,两寸关沉数有力,两尺涩弱而反微浮,曰∶此上盛下虚之症。上盛者,心肺间有留热瘀血。下虚者,肝肾之气不足也。用人参固本丸,令空腹时服之,日中用贝母、苏子、山楂、丹皮、桃仁、红花、小蓟,以茅根煎汤代水煎药,服之十贴,痰清血上,后以清气养营汤,(茯苓、白芍、归身、川芎、木香、白豆蔻、陈皮、黄连。)与固本丸间服,三月后病瘥而受孕。此上清下补之治法物性有相忌者,即可因之以治病。如铁畏朴硝,张景岳治小儿吞铁钉入腹内,用活磁石,朴硝二钱,并研末,熬熟猪油加蜜和调,与之吞尽,遂裹护铁钉从大便解下。豆腐畏莱菔,《延寿书》云∶有人好食豆腐中毒,医不能治,作腐家言莱菔入汤中,则腐不成,遂以莱菔汤下药而愈。菱畏桐油,《橘旁杂论》云∶一医治某嗜菱食之过多,身热胸满,腹胀不食病势垂危,知菱花遇桐油气辄萎,因取新修船上油滞作丸,入消食行气药中与服,即下黑燥粪而痊。此类尚多,未能缕举,习医术者,诚不可不博识多闻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毒医傻妃:逆天轻狂召唤师

    毒医傻妃:逆天轻狂召唤师

    “花痴草包成性,废柴痴傻成名。”一道讽刺的话语,在临月城响遍。天生绝脉、未婚先休的丑闻更是让南紫玥“大名远扬”。坠入冰冷的河水,却因祸得福,灵魂归位。再次睁眼的刹那,光芒毕露,顶级的天赋,绝色的容貌,什么时候,那个卑微的少女早已光芒四射?顶级灵宝随身带,高级魔兽追她契约,丹药更是信手拈来,还有什么是这绝美少女所不会的?有!学御兽,音攻破,阵法随手摆一个。你说她只不过是孤身一人?不!她女扮男装,是一夜间崛起的“弑月”月帝,万音宗少宫主的绝世光环也在她身上,冷眼这世间万物。“惹过我的,欺过我的,辱过我的,等着我来……一一讨回!”“娘子你乖。”某妖孽一脸宠溺。月帝瞥了一眼头上的大手:“……滚!”
  • 游行诸界的一己之常

    游行诸界的一己之常

    郭嘉就是许了个愿,想去游行诸界,结果,虚空大意志居然实现了他的这个愿望。于是,郭嘉就开始了他的游行诸界的一己之常。第一个世界,他契约了妖灵,居然是活泼腹黑的小龙女,恬静文雅的荷花少女,变化无常的百变魅影。后面,郭嘉还前往了其他世界,需要帮助魔王击败勇者;恢复某世界失衡的生态圈;帮助boss抵抗可怕的第四天灾......
  • 斗罗之龙骑斗罗

    斗罗之龙骑斗罗

    一个少年魂穿异世,获得系统,且看他如何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女主是胡列娜。
  • 白雪国度

    白雪国度

    这世界并不会太平,也永远不会太平,事情永远会发生,危险永远存在,并不能预料,但需要有人去制止,踪云必须去面对这一切,他不能退缩
  • 阴阳平衡者

    阴阳平衡者

    一位两千多岁的美丽仙女,一个神秘莫测的残缺魂魄,一段奇幻世界的旅程!
  • 烟雨不知伤

    烟雨不知伤

    环顾四周破旧惨败的环境,林知予被一团粗绳绑在椅子上,动弹不得,嘴上被强力胶带封住,发不出一丝声音,此刻的她不由回顾起往日的岁月,这人生,可真是失败啊!被挚爱抛弃,被朋友谋害,明明他们都是那样一副良善真挚的模样,谁又能想到把自己置于此等地步的偏偏就是他们!这么年轻的岁月里,她却经历了生离死别,冷酷背叛,以后的人生里,周斐还能唤回往日里明媚阳光的林知予吗?
  • 被迫成了救世主

    被迫成了救世主

    一个神秘的账号!一段奇怪的求救信息!一部无法记录的功法!似乎奇怪的事情,一旦开始发生,就不会停止。被莫名选中。被忽悠的接下了拯救蔚蓝星系的任务。再到被强行传送到虫族入侵的蔚蓝星系。…………越来越多奇怪的事情,越来越大的世界,都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呈现在陈迷的眼前。
  • 掌世之尊

    掌世之尊

    盘古大神一斧劈开混沌空间,化出天地……混沌空间并未就此消失,而是幻化无形。混沌化无形给生灵的觉醒带来很多困难。困难是困难,路却并没有完全堵死。至尊之神悟混沌而得道,历轮回而觉醒……
  • 九九轮回有名萱

    九九轮回有名萱

    你们知道么,其实,在另一块土地上有神的存在,而最至尊的神就是尊神了,每一个尊神都要经过九世轮回,才能继承神位。尊神本来就亿年一遇,少只又少,而成功度过这九世轮回的,只有一个,她无情,被九世历练着,继承了尊神的位置,统领了神界,名前故加姓九。而其他的不是为情所累,就是被逼消渐。数亿年后,成为尊神的那个人,她的妹妹也会姓九么?故事,开始了……
  • TFBOYS仙恋

    TFBOYS仙恋

    被背叛的公主来到人间却遭受另一场背叛,她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