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5300000007

第7章 今昔是何年

(一)分辨·剖析

《红楼梦》第十四回,秦可卿丧礼中铭旌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明眼人一见就知这是在刻意回避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无独有偶,《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为祭奠晴雯写的《芙蓉女儿诔》中有:“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如果从这样的文字中去探究《红楼梦》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神仙都做不到的。好在情况不完全这样,《红楼梦》第一回说“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甲戌本脂批:据余说却大有可考!)这一脂批的提示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这一节我们讨论《红楼梦》中一些涉及年代、时间的问题。

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红楼纪历》阐述了前八十回《红楼梦》记叙了十五年间的事。第一回至第十七回写了前十二年的事;第十八回至五十三回写了第十三年的事;第五十四回至六十九回写了第十四年的事;第七十回至第八十回写了第十五年的事。这样的结论单从呈现给读者的表面现象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细加分析和梳理,并且放到历史的真实去考察的话,则又不尽然。我们将有一番新的认知。

仅仅从周汝昌先生的角度出发,一本八十回的书,十八至五十三回共计三十六回就写一年,也就是说占八十回的百分之四十五的篇幅写某一年的事情。这一年是多么的重要,弄清这一年是写哪一年又是多么的诱人。这一年是写哪一年呢?周先生认为是写乾隆元年。《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第五回惜春的第一句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之后有周先生述评:“三春,一向解者皆以为是指孟春、仲春、季春三个月九十天,即九十春光之意。而友人则解为三春乃三年之义。盖全书所写实自乾隆元年至乾隆三年。此段时间为贾府复兴之时日,过此三年,则大厦忽倾,家亡人散。余以为友人之说有理。”

周先生认为的理在哪里呢?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周先生评述:“《红楼梦新证》一九六页:按殿版万年书,乾隆元年丙辰四月小。二十六日庚寅,亥初一刻四分芒种。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暗写宝玉生日。”“注释1”这就是周先生说的理。

这就是说周先生认为第二十七回既然是处于十八回至五十三回之间,而这一回写的四月二十六日系芒种节的日子只能是乾隆元年。因此,第十八回至第五十三回是写乾隆元年的事。依此类推,第五十四回至第六十九回写乾隆二年,第七十回至第八十回写乾隆三年。

仅凭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这一条理由断定第十八回至第五十三回是写乾隆元年只是孤证。于是,周先生就找到了另一条理由作为印证、佐证。乾隆元年是公元1736年,按照周先生所执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于1724年的观点,则曹雪芹1736年是第十三岁。《红楼梦》第二十五回癞僧对通灵宝玉说:“青埂峰一别眼已过十三载矣。”照理,1724年生,过十三载应是1737年。周先生在《红楼梦新证·红楼纪历》中将“已过十三载”和“第十三岁”二个概念混为一谈,实质是把1737年和1736年强扭在一起作一年。硬说“已过十三载”是曹雪芹生于1724年说的第十三年,把1737年说成是1736年。这已混淆视听。而这一混淆视听的理由却被作为确立乾隆元年的又一个理由。经过分析我们知道,实际上前面的孤证还是孤证,无印证、佐证可言。周先生为说明、证实自己的观点,而认为《红楼梦》第一回中的“昌明隆盛”即是“乾隆”的隐语,这是我们看到的他的第三条理由。这条理由有望文生义之嫌,不成其为理由。除此以外,我们再没看到周先生认为“有理”的其它理由。至于曹雪芹为何要特别提及四月二十六日同时又是芒种节这样一个日子,后文将说明缘由。

如果以孤证为确立年份的证据,那我们还可以找到证明为别的年份的证据。《红楼梦》第十八回写贾元春省亲时用了“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一七四五年、乾隆十年二月定皇贵妃、贵妃仪杖内红缎曲柄伞改用金黄色。”“注释2”也就是说,就凭这把“金黄伞”又可把这一年定为1745年(乾隆十年)。至于作者为何要将这一历史道具写进《红楼梦》文本,后文将予以说明。

所以孤证是不可靠的。因此年份问题一时定不下来。

本文第四节曾经过分析和梳理认为第十八回省亲和第二十五回“魇魔”事件是暗写发生在1728年也就是雍正六年的曹家第一次被抄事件。这样一来,岂不是说第十八回至五十三回是写1728年雍正六年吗?

不是这样的,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来看:《红楼梦》第十八回“贾政方略觉心意宽畅,又请贾母等进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亦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这段文字给我们透露了一个无比重要的信息——“次年”。查己卯、庚辰、南图脂评本此处均为“次年”,没有歧义。这就是说,按作者曹雪芹的规划和安排,省亲和“魇魔”事件发生在“次年”。也即是说作者的心目中有一个与“次年”比较和对照的“本年”或“主年”。还原历史,次年是指雍正六年即1728年的话,“本年”或“主年”则是指雍正五年即1727年。

简单地说,第十八回至第五十三回就是作者心目中的“本年”或“主年”,是历史上的1727年。

作者根据自己的设计把第十八回到第二十七回暗写第一次被抄家经历提前放在本年写,同时把含暗写第二次抄家有关预示信息提前到第二十八回到第三十六回本年写。这样的方法是脂批中提到的“顺逆”,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倒述。《红楼梦》第一回至三十六回是一种规模宏大的铺垫,第三十七回至五十三回才真正回到本年的叙述上来。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这段文字里又给我们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今岁”。按书中的时序,第五十四回到六十九回是写第十四年,而这一年被作者为定位为“今岁”。今岁、今年、本年都是目前这一年的意思,都是与“次年”对应的。因此,“今岁”就是我们推论的本年——1727年,雍正五年。周先生认为的第十四年(乾隆2年,公元1737年),本文仍推定为1727年。

第五十四回至第六十九回,第七十回至第八十回分两年按不同的写作重点重复写主年,重复写1727年。第七十回至第八十回,虽然按书中的时序是第十五年,但书中描述基本定格在某一年的八、九月间。此年的其他月份要么没写,要么只简单一提即过。把时间基本定格在秋天,是要表现贾府艰难、悲凉、异象,是大祸将至的预兆,是历史上曹家即将要被抄家情景的再现。因此,我们认为这还是在写历史上的1727年。

此外,本篇第八节“甄家是谁家”一节引录了撒落在各回中的“甄家”的消息,既有在书中第十四年中的,也有第十五年中的,除最后几条涉及甄家抄家以外,其余都是抄家以前的事。这也证明,第十四年、第十五年是在同样写抄家以前的事,即1728年以前的事。

这样一来,就是说从第十八回到八十回表面上是分三年,实际上是以不同重点、角度、人物重复写同一年,与此同时又把本属于“次年”的省亲和“魇魔”事件提前写入“本年”。所以我们说前八十回《红楼梦》有四分之三以上的篇幅写本年和次年,也就是1727年和1728年,而以写本年1727年篇幅为主,以写次年1728年篇幅为辅。

“注释3”

为了证明第五十四回至六十九回是写1727年。这里举一例予以说明。《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甄宝玉家人到贾府来,并告诉甄宝玉十三岁了。照周汝昌先生的观点,则贾宝玉比甄宝玉大一岁。照本人的观点,这里表面是两年,实际是重复写一年,甄宝玉和贾宝玉是对应的,没有年龄大小之分。那种认为贾宝玉比甄宝玉大一岁的观点是荒谬的。

(二)贾宝玉·曹雪芹·曹天佑

1.生日

《红楼梦》中写了许多关于生日的话题。提到而未知具体是哪天生日的人物有贾政、贾珍、王子腾夫人、薛姨妈等。有明确日期的有:元春,大年初一;薛宝钗是正月二十一日;二月十二日是林黛玉和袭人的生日;三月初一是太太(王夫人)生日;三月初二是探春生日;三月初九是贾琏生日;贾宝玉和薛宝琴、平儿和邢岫烟生日是同一天,书中未明写是哪天。五月初三是薛蟠生日;七月初七是王熙凤女儿巧姐生日;八月初二贾母生日;九月初三,王熙凤生日,也是金钏儿生日。上述诸多生日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不是为生日而写生日,而是根据需要重点写了薛宝钗、王熙凤和贾母三人的生日。第四十三回写贾母学别人凑“分资”(今凑份子)为凤姐做生日。此处庚辰本脂批:“看他写宝钗作生日后,又偏写与凤姐作生日。阿凤何人也,岂不为彼之华诞大用一回笔墨哉!只是亏他如何想来,特写于宝钗之后,较姊妹胜而有余;于贾母之前,较诸父母相去不远。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于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余者诸人或一笔不写,或偶用一语带过,或丰或简。其情当理合,不表可知。”上述脂批中提到的正月二十一日宝钗生日、九月初三凤姐生日和八月初二贾母生日三个时间点是书中关键性节点时间。《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浓墨重彩地写了贾府诸艳、丫鬟给贾宝玉祝寿,却并未点明宝玉生日是哪天。通篇都找不到明写宝玉生日为哪天的文字。这是一个十分奇怪而又有趣的问题。它牵涉到书中第一号主角生日问题,当然实际上也是牵涉到作者曹雪芹本人生日的问题。不明写宝玉的生日其实是不明写作者曹雪芹自己的生日。不明写的目的应有防范、规避文字狱的考虑。但是完全不写宝玉或本人生日,曹雪芹又心有不甘,于是就拐弯抹角地写,暗写,隐写。

前文曾经提到《红楼梦》文本和脂批中贾宝玉对应玉兄、石兄、甄宝玉、曹雪芹。这只是一部分,其实贾宝玉还对应通灵宝玉、神瑛侍者、绛洞花王等,同时书中他还被宝钗称为“无事忙”、“富贵闲人”。第三回王夫人称他为“混世魔王”,第十九回林黛玉说:“真真你是我命中的天魔星。”宝玉是天上的一颗星。上述这些情况收集一起,加以分析和推理我们又能得到一些新颖、奇异的观点和结论。

《红楼梦》第一回,“一日炎夏永昼”甄士隐梦中见到一僧一道携带通灵宝玉下凡历世。这是暗写宝玉出生在“炎夏永昼”的一天。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周汝昌先生认为作者在这里是暗写宝玉的生日。周先生是凭直觉加上“炎夏永昼”等作出的判断,结论正确,但没有过多的推理过程,逻辑性不强,说服力不够。所以信者有,不信者亦有。本人完全赞同周先生的这一观点,并且还进一步认为这也是暗写曹雪芹自己的生日。只是应该对此多加推理和论证,使更多的人相信。如果我们把曹雪芹出身的年份加在一起,我们将通过推理得到完整的曹雪芹出生的年月日。这将解决“红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红楼梦》中除了第二十七回写到四月二十六日外,还在别的地方提到。第二十九回,五月初贾府诸人们到清虚观打醮祈福。贾母问候张道士:

贾母笑道:“老神仙,你好!”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还健朗。别的倒罢,只记挂着哥儿,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狠干净,我们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贾母笑道:“果真不在家!”一面回头叫宝玉。谁知宝玉解手去了才来,忙上来问:“张爷爷好!”

上述这一场景在场的人物就只贾母、张道士和贾宝玉三人。根据我们归纳总结的曹雪芹惯用的“现场关联法”判断,四月二十六日与此三人相关,排除贾母和张道士本人后则此生日日期只能与贾宝玉关联。因此,我们说这实是暗写贾宝玉生日。《红楼梦》文本中已是第二次专门提到这个特定的日子,可见这一日子特别重要。

贾宝玉除了前文列举的别称、代称以外,此处又多了一个称呼—“遮天大王”。在上述场景描写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有述评:“前回四月二十六日芒种饯花会原为暗写宝玉生日。今又特于张道士口中再点四月二十六之日期,又云圣诞,文笔巧妙之至!而所谓遮天大王者,实即宝玉之又一称号也,惜世人悟者甚少。”“注释4”

在张道士眼中宝玉是“遮天大王”,究竟宝玉是不是天王呢?

来看看文本。《红楼梦》第二十八回,黛玉作《葬花吟》后与宝玉复归于好。宝玉和王夫人等讨论药案。王夫人忘记药名,宝钗提醒为“天王补心丹”。此处有甲戌本脂批:“慧心人自应知之。”此处的脂批是提示,宝玉是天王。这是一例。第二例:第三十四回薛蟠反驳宝钗曾说:“难道宝玉是天王?”第三例:《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贾赦要娶鸳鸯做小老婆而遭反抗。贾赦污说鸳鸯恋着宝玉或贾琏,鸳鸯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文思缜密的曹雪芹是要借书中人物之口说出:贾宝玉就是宝天王,就是遮天大王,他的生日是四月二十六日。按照人物对应的原则,作者是在暗写自己的生日。《红楼梦》创作过程使用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种就是“不写之写”。这样的方法在《红楼梦》文本中随处可见,而《红楼梦》文本中最大、最显著、最重要的“不写之写”就表现在写宝玉生于四月二十六日这件事上。一年之中有三百六十个日子可供作者选择作为暗示贾宝玉生日的日子,作者却煞费苦心地选择这样一个特定的日子。贾宝玉在王夫人眼中是“混世魔王”,在林黛玉眼中是“天魔星”,总而言之,宝玉看来是和天上的星宿关联。《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贾宝玉被贾政毒打后,贾母曾对众人说:“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贾宝玉生日,僧尼送的礼物中有“本命星官”,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宝玉和天上的星宿相关。这也表明作者自己和天上星宿相关。

2.身世之谜。

A。曹雪芹可能是曹天佑

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曹折:“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谨奏,为皇恩浩荡代母陈情,恭谢天恩事:窃奴才母在江宁,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将奴才承嗣袭职,保全家口,奴才母李氏闻命之下,感激痛哭。率领阖家老幼,望阙叩头。随于二月十六日赴京恭谢天恩,行至滁州地方,伏闻万岁谕旨,不必来京。奴才母谨遵旨仍回江宁。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本月初二日奴才母舅李煦前来传宣圣旨,奴才母跪聆之下,不胜感泣搏颡流血,谨设香案望北叩头谢恩,窃念奴才祖孙父子世沐圣主豢养洪恩,涓埃未报,不幸父兄相继去世,又蒙万岁旷典奇恩,亘古未有。奴才母子,虽粉身碎骨,莫能仰报高厚于万一也。谨具折代母奏闻恭谢天恩,伏乞之圣鉴,奴才母子不胜激切感戴之至。”“注释5”

上引曹给康熙的奏折给我们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其中曹颙遗孀马氏怀孕七个月的信息尤为重要。康熙五十四年是1715年。这年三月初七马氏怀孕已及七个月。按照十月怀胎的生理规律,马氏所怀胎儿应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六月初七以前。

查曹氏家谱:

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载:“十三世,颙,寅长子,内务府郎中,督理江南织造,诰封中宪大夫,生子天佑。十四世,天佑,颙子,官州同。”《八旗满洲世族通谱》“天佑”作“天祐”。也就是说“曹天佑”与“曹天祐”系指同一人。查《康熙字典》,佑:佐助也。祐,神助也。两个字音同意近。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曹天佑即曹天祐,是同一人,是曹颙的遗腹子。

根据已知的情况,我们作如下推理:

因为:

第一,贾宝玉和曹雪芹有对应关系。

第二,贾宝玉的生日被曹雪芹以“不写之写”的方式透露为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这也是写他自己的生日。

第三,曹雪芹以隐晦的方式说明贾宝玉在“已过十三载”的那一年发生了“魇魔”事件。历史上曹雪芹满十三岁的那一年曹家被抄,也就是说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第四,曹颙遗孀马氏之子曹天佑(祐)一般情况下只能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六月初七以前。

这样一来,1715年曹雪芹和曹天佑(祐)都是十三岁,一个生于四月二十六日,一个生于六月初七以前,两人高度吻合。

所以:

曹雪芹和曹天佑(祐)可能有对应关系,曹雪芹可能是曹天佑。这是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

B。曹雪芹是曹天佑(祐)

现在我们要努力寻找线索,证明曹天佑(祐)和曹雪芹是一人,则曹雪芹生于1715年农历4月26日就真相大白。

前文提到《红楼梦》文本中多次写贾宝玉是有星宿的,和天上星宿相关,我们由此推理分析雪芹的名字可能与天上的星宿相关。我们察看一下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天罡星指每个天罡各代表一神,共有三十六位神将。地煞星主要是称主凶杀之星,道士斋醮作法时常请之下凡驱鬼。

三十六天罡星名:

天魁星 天罡星 天机星 天闲星 天勇星 天雄星 天猛星 天威星

天英星 天贵星 天富星 天满星 天孤星 天伤星 天玄星 天健星

天暗星 天佑星 天空星 天速星 天异星 天煞星 天微星 天究星

天退星 天寿星 天剑星 天平星 天罪星 天损星 天败星 天牢星

天慧星 天暴星 天哭星 天巧星

七十二地煞星:

地魁星 地煞星 地勇星 地杰星 地雄星 地威星 地英星 地奇星

地猛星 地文星 地正星 地辟星 地阖星 地犟星 地暗星 地辅星

地会星 地佐星 地佑星 地灵星 地兽星 地微星 地慧星 地暴星

地默星 地猖星 地狂星 地飞星 地走星 地巧星 地明星 地进星

地退星 地满星 地遂星 地周星 地隐星 地异星 地理星 地俊星

地乐星 地捷星 地速星 地镇星 地羁星 地魔星 地妖星 地幽星

地伏星 地僻星 地空星 地孤星 地全星 地短星 地角星 地囚星

地藏星 地平星 地损星 地奴星 地察星 地恶星 地魂星 地数星

地阴星 地刑星 地壮星 地劣星 地健星 地贼星 地戚星 地狗星

我们在三十六天罡星中找到了天佑星,此天佑应就是彼“天祐”,“天祐”既关合天佑星又有祈求上天保祐庇祐之意。这样一来,按照对应原则,我们初步推论曹雪芹是曹天佑(祐)。他被塑造到《红楼梦》中时就成了被暗示与天上星宿相关联的贾宝玉。

《红楼梦》第十六回提到吴贵人的父亲吴天祐。甲戌本为吴天佑;庚辰本、戚本之南图本为吴天祐;己卯本为吴天。这个字特别,已少了一笔。是不是避讳,无从判定。但至少值得注意。此处提吴天祐,应算得上作者“忙中写闲”的写作方法。“忙中写闲”有无揭秘功能,需深入讨论,姑且存疑。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叙及自鸣钟已敲了四下,此处有庚辰本脂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法,避讳也。”又如第二十六回涉及明代书画家唐寅时,薛蟠将“唐寅”念作庚黄。这里也是避寅字的讳。这是曹雪芹避祖先的讳,也是曹雪芹即曹天佑(祐)的一条佐证。

《红楼梦》文本中我们能找到其他的线索吗?请看《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刚说着,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回说:“江南甄家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说着便将礼单送上来,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妆锻蟒缎十二匹,上用各色宁十二匹,上用宫十二匹,上用缎十二匹,上用纱十二匹,上用各色绫四十匹。李纨也看过,便说:“用上等封儿赏他。”因又命人去回贾母。贾母便命人叫李纨、探春、宝钗等也都过来,将礼物看了。李纨收过一边,吩咐内库上人说:“等太太回来看了再收。”贾母因说道:“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儿赏男人,只怕转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预备下尺头要紧。”

一语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忙命人带进来。那四个女人都上四十往上年纪,穿带之物皆比主人不甚差迟。请安问好毕,贾母便命拿四个脚踏来。他四人谢了坐,待宝钗等坐了。方都坐下,贾母便问:“多早晚进京的?”四人忙起身回说:“昨日进的京,今日太太带了姑娘请安去了,故令奴才们来请安,问候姑娘们好。”贾母笑问道:“这些年没进京,也不想到今年来。”四人也都笑回道:“正是,今年是奉旨进京的。”贾母问道:“家眷都来了?”四人回道:“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贾母道:“有了家人没?”四人回道:“没有呢!”贾母笑道:“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都和我们甚好。”四人笑道:“正是。每年姑娘们信回去说,全亏府上照看。”贾母笑道:“什么照看,原是世交,又是老亲,原应当的。你们二姑娘又更好,竞不自尊自贵,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四人笑道:“这是老太太过谦了。”贾母又问:“你们哥儿也跟着你们老太太?”四人回说:“也是跟着老太太。”贾母道:“几岁了?念书了没有?”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因长的齐整,老太太狠疼,自幼淘气异常,天天逃学,老爷太太也不敢十分管教。”贾母笑道:“也不成了我们家的了!你们那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说道:“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般,他又生得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贾母笑问李纨等道:“偏也叫个宝玉!”李纨等忙欠身笑道:“从古至今,同时隔代重名的狠多。”四人也笑道:“起了这个小名儿之后,我们上下都疑惑,不知那位亲友家也到似曾有了一个的,只是十来年没进京,都记不真了。”贾母笔道:“岂敢,就是我的孙子。人来。”众媳妇丫鬟答应了一声,走进来。贾母笑道:“园子里把咱们的宝玉叫了来,给这管家娘子瞧瞧。比他们的宝玉如何?”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当我们的宝玉赶着也进了京呢!”一面说,一面都上来拉他的手问长问短,宝玉也忙笑问好,贾母笑道:“比你们的长的如何?”李纨等笑道:“四位妈妈才一说,可知模样儿相仿了。”贾母笑道:“那有这样巧事,大家子的孩子们最养的娇嫩,除了面上有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上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这也没有什么怪处。”四人笑道:“如今看来,模样儿一样,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我们看来,这位哥儿性情比我们的却好些。”贾母忙问:“怎么见得?”四人笑道:“方才我们拉哥儿的手说话便知。我们那一个只说我们糊涂,慢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听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话未说完,李纨等忍不住笑了……。

以上引录的这一大段文字是甄府来的四个女眷和贾母、李纨讨论甄、贾宝玉的话题,文字中有多处出现李纨。就是说在讨论甄宝玉的现场,李纨的名字反复被提及,多次出现。我们根据曹雪芹惯用的“现场关联法”得出一个令人意外、拍案惊奇的结论和观点——贾宝玉原型不是王夫人原型和贾政原型的儿子。李纨原型和贾宝玉原型是母子关系,换一句话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真宝玉)和李纨原型有母子关系。

支持上述观点的理由如下:

第一,关于李纨。

a。李纨是王夫人平辈人,《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李纨的月银是十两加上贾兰十两总共是二十两,和王夫人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她们是同一辈人。已有专家注意到这一点。第三十七回,李纨自号为“稻香老人”,一个“老”字暗透了她的年龄大于书中表现的年龄。

b。《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这日宝玉清晨起来梳洗完毕,冠带出来至前厅院中,已有李贵等四五个人在那里设下天地香烛,宝玉炷了香,行礼毕……从李氏起,一一挨着所长的房中到过,后出二门至李、赵、张、王四个奶妈家让了一回方进来。”这里的李氏就是李纨。整部《红楼梦》只有李纨被称为李氏,“李氏”是特称。

例如第四回,“因见王夫人事情冗杂,姊妹们遂出来,至寡嫂李氏房中来。原来这李氏,乃贾珠之妻。(甲戌本脂批:起笔写薛家事,他偏写宫裁,是结黛玉、明李纨本末。又在人意料之外。)……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故生了李氏时,但不十分令其读书。”

第二十二回:“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道……”

第二十三回:“李氏住了稻香村。”

第三十九回: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

第七十五回写“尤氏听了,便不往前去,仍往李氏这边来了。恰好太医才诊了脉去,李纨近日也略觉精爽了些。”

也就是说,贾宝玉生日的这一天,进大观园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李氏——真宝玉的母亲。这是儿子尊重母亲的真实表达,是现实生活中符合情理和逻辑的事情。

c。《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已有研究者根据骰子点数推理出李纨正坐当中。这也是母亲参加儿子生日庆祝宴会,关爱儿子最正常的情况。

d。李纨给贾宝玉起外号绛洞花王,可能是她熟知宝玉原型从小缺乏父爱而和女性接触较多,对女性比较亲近的缘故。

李纨在《红楼梦》中是死去的贾珠的妻子,有独子贾兰。历史上马氏是曹颙的遗孀,其子是曹天佑(祐)。在《红楼梦》的创作实践中,作者根据写作的需要将现实中的马氏降低一辈写成书中的李纨。按照人物对应的原则,李纨对应马氏。曹雪芹和贾宝玉之间有对应关系,贾宝玉原型和曹天佑(祐)有对应关系,这样一来,曹雪芹和曹天佑(祐)之间就有对应关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红楼梦》中极少开口说话的贾兰就是作者曹雪芹。

第二,关于贾政。

《红楼梦》文本中,贾政和贾宝玉有交集的地方有三四处,一是《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准备上私塾,先到贾政处请安。贾政冷笑道:“如果再提上学连我也羞死了。依我说,你竟是玩你的是正理。仔细站赃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二是第十七回试才题对额。三是第三十三回宝玉遭贾政毒打一回,第四是第七十五回作中秋诗、第七十八回贾政要宝玉、贾环和贾兰写《姽婳词》歌颂林四娘。这几处地方贾政对宝玉除了冷笑、毒打、责备以外几乎没有鼓励的言语。《红楼梦》通篇没有贾政、贾宝玉父子两人单独在一起的情节和场面;通篇没有只有父子两人在一起的对话。根据以上情况判断贾宝玉没有父爱是不过分的,是实事求是的。因此我们经分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贾政其实不是宝玉的父亲。生活的真实中曹雪芹没有父亲,也没有享受过父爱。

参考一下其他情况,《红楼梦》第八回:

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的秦氏等人不便。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当下众嬷嬷、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出二门去了。众嬷嬷、小丫鬟只得跟随出去。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了穿堂,便往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了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唠叨了半日,方才走开,这老嬷嬷又叫住问:“你二位爷,是在老爷跟前来的不是?”他二人点头道:“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此处有周汝昌述评:“第八回主题本是宝玉与钗黛三人首次谈会文字,却于开端一小段中一再着重点出宝玉于其父亲十分敬畏之关系,不可视为等闲文字。”

《红楼梦》除了有这样表示贾政、宝玉父子两人关系疏远、冷淡文字外,再看不到他们亲密和谐的文字。《红楼梦》最擅长在短小的文字描述中把真实情况寓于其中。这就是“省中实”。上述引录的文字就是“省中实”的例证。

第三,关于王夫人。

《红楼梦》呈现出来贾宝玉母亲的形象是矛盾的,文本中有母子疼爱、关心的情节和场景。但王夫人形象异常,亲手打了金钏儿并将她撵出贾府,毫不犹豫、毫不手软。金钏儿投井自尽后又表现出同情、悲悯的一面。前后矛盾,其有明显的虚伪性格。日常生活中他收买袭人,从而监视贾宝玉身边丫鬟言行。检抄大观园时,宝玉和丫鬟们极私密的事和话语被抖露出来。处理司棋、入画、芳官、晴雯时她雷霆万钧,凶相毕现,心狠手辣,毫不留情,性格上凶残一面表露无遗。出现这种情况有三种可能,一是曹雪芹要表现自己的母亲性格分裂;二是曹雪芹性格发生分裂。既爱母亲又恨母亲,有意揭露、丑化母亲形象;第三是王夫人本来就不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生活原型不是曹雪芹的母亲。第三种情况最为可能,最符合逻辑。宝玉称王夫人为“太太”,这也令人迷惑不解。

第四,脂批提示《红楼梦》第十九回,贾宝玉无意中撞见他的小厮茗烟按着万儿干那警幻仙姑所训之事。之后,宝玉问茗烟:“那丫头十几岁了!”茗烟答:“大不过十六七岁了。”宝玉说:“连她的岁数也不问问,别的自然越发不知了,可见她白认得你了。”此处有己卯本脂批:“按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今古所有之小说传奇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在这里,脂批明确告诉我们,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是《红楼梦》塑造的,现实生活中“实未目曾亲睹”。虽然,贾宝玉和曹雪芹之间有对应关系。但是,这种对应却不是一一对应,不是完全对应。举一例来说明这种情况。《红楼梦》第二十回,林黛玉和贾宝玉发生小口角,林黛玉对宝玉说:“我难道为叫你疏她?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是为我的心。”贾宝玉说:“我也是为的我的心,你的心难道你就知道,我的心难道你就不知道不成?”此处有蒙王本和戚本脂批:“此二语不独观者不解,料作者亦未必解。不但作者未必解,想石头亦未必解,不过述宝林二人之语耳。石头既未必解,贾林此刻更自己亦不解,皆随口说出耳。若观者必欲要解,须自揣自身是宝、林之流,则洞然可解。若自料不是宝林之流,则不必求解矣。万不可将此二句不解,错谤宝、林及石头作者等人。”在这一脂批中宝、林及石头作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场合和条件下,宝玉和作者曹雪芹在脂批作者眼中是两个并列的个体。这就是我们讲的贾宝玉和曹雪芹之间既是对应关系又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文学作品的人物允许塑造,允许有虚构成分。回到《红楼梦》的创作之中,贾宝玉的人物原形——曹雪芹,与贾政的人物原型——曹之间也不必完全对应或一一对应。本没有父子关系可以虚构成有父子关系。《红楼梦》到今天已广泛流传,人们对贾政和宝玉之间的父子关系已深入人心。但是,当我们从文本入手、从揭秘的角度出发,揭示这一父子关系的人物原型之间并没有父子关系,一定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第五,宝玉的原型是唯一嫡孙。

《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曾携着贾宝玉的手,对众姊妹说:“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近之子孙虽多,竟无一可以继业者。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性情诡谲……”

第二十八回,宝玉对黛玉说:“我也和你是独出。”

第二十九回,贾母说:“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个像他爷爷的,就只是玉儿,还有个影儿。”

从文本中看,荣国府一支到宝玉这一辈除贾珠亡故外,尚有贾琏、贾琮、贾宝玉、贾环四人,宝玉不是唯一嫡孙。

如果说宝玉是唯一嫡孙,则正是还原到历史当中,前文所叙曹氏家谱反映的情况。也就是说贾宝玉的原型是曹颙的遗腹子,是曹天佑(祐)。这样的情况宝玉就是唯一嫡孙。

为了清楚表明相关情况,现列一个《红楼梦》人物与对应历史人物及相关情况表。

第六,贾宝玉在荣国府没有世袭权。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贾政要宝玉、贾环、贾兰写了中秋诗。贾赦“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样下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周汝昌先生对此十分不解,他说:“贾赦独赞贾环,且排行第三,上有宝玉为兄,何以偏能世袭前程,不可解。”“注释6”如果我们知道贾宝玉原型实际上不是现实生活中贾政原型曹的儿子,那就不难理解将来世袭官爵的是贾环而非宝玉了。联想到脂批中提到曹雪芹有一个弟弟棠村,综合有关情况来看,我们揣测棠村是贾环的生活原型人物,棠村是曹雪芹的族弟。

综合以上情况,经分析、推理,我们认为曹雪芹和曹天佑(祐)是一一对应,是完全对应,曹雪芹他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即公历1715年5月28日。这是我们进一步的结论,也是最终结论。

(三)贾政·贾母·贾府

1.贾政与曹

《红楼梦》中的贾政一角是对应历史上的曹的。贾政这一人物在《红楼梦》文本中重要而又特别,需要我们花费较多的笔墨来甄别和考察。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是书中描写第十三年岁末的场景:

且说薛宝琴是初次进贾府宗祠,便细细留神打量,原来宁府西边另有一个院子,黑油漆栅栏内五间大门,上面悬一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大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边有一副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丞尝之盛。

亦衍圣公所书。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四字。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宁荣。

俱是御笔。里面香烛辉煌,锦章绣幛。虽列着些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诸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兴拜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众人围着贾母至正堂上。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站立,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荇、贾芷等接了,按次传到阶上贾敬手中。贾蓉系长房长孙,独他随女眷在槛内,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便传与他妻子,他妻子又传予凤姐,尤氏诸人,且传至供桌前,方传与王夫人……。

蒙王本第五十三回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回前脂批:“除夕祭宗祠一题,极博大。元宵开夜宴一题,极富丽。拟此二题于一回中,早令人惊心动魄,不知措手处,乃作者偏就宝琴眼中款款叙来。首叙院宇匾对,次叙包厦匾对,后叙正堂匾对。字字古艳,槛以外槛以内是男女分界处,仪门以外,仪门以内是主仆分界处。献帛献爵择其人,应昭应穆从其讳,是一篇绝大典制文字。最高妙是神主看不真切一句,最苦心是用贾蓉为槛边传蔬人,用贾芷等为仪门传蔬人,体贴入细,噫,文心至此,脉绝血枯矣,谁是知音者!”

通过以上引录的文字,我们知道贾府在《红楼梦》书中的第五十三回年末除夕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家祭。在这一极为重要的场景中,却又缺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贾政。他是荣国府的掌门人,主心骨,一家之主。他怎么会缺席这样郑重其事的年底家祭呢?寻找、追查贾政在全书的踪迹,能使我们对《红楼梦》文本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相关情况会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作者曹雪芹不写贾政在家祭中出现,正是写书中的贾家、历史上的曹家已处于风雨飘摇的风口浪尖,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危机已一触即发。这是继全书不写宝玉生日之后又一重要的“不写之写”。书中的贾政和历史上的曹已是有家不能回了。

这一“不写之写”线索,其实脂批早就给我们提示过。《红楼梦》第十八回写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恩准元春省亲,贾府“年也不曾好生过的”。(己卯本脂批:一语带过。是以岁首祭宗祀,元宵开家宴一回,留在后文细写。)《红楼梦》第十八回这一“年”就是“五十三回”贾政不能出现的年。这一脂批传达给我们如下信息:一、《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岁首祭宗祀”已经作者修改为“除夕祭宗祠”;二、贾府听到元妃次年正月十五省亲,实为暗示第一次抄家,把元春省亲本属次年发生的事,提前写在本年,是一种倒述,就是脂批所说“顺逆”。这样造成时序混乱,使人坠入迷魂阵,摸不着头脑。作者也就达到了隐瞒真相,保全自身的目的。其中奥妙,细加玩味是能够梳理出来的。

贾政不出现在“除夕”的现场,上溯原因却事发第三十七回:

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诸事。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

这是一段极其简洁的文字,也是内涵极为丰富的一段文字。这样一段简洁而内涵丰富的文字从来就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段看上去无关紧要的文字,作者为什么要放在第三十七回最前面?为什么贾政点了学差,有新的差使,而宝玉诸子弟要洒泪?为什么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是不愿多记呢?还是不便多记呢?

《红楼梦》第四回,贾雨村从门子的口中知道冯渊和甄英莲一段悲剧故事后曾说:梦幻情缘,恰遇见一对薄命儿女。此处有甲戌本脂批:“使雨村一评,方补足上半回之题目,所谓此书有繁处愈繁,省中愈省。又有不怕繁中繁,只要繁中虚,不畏省中省,只要省中实。此则省中实也。”贾雨村评冯渊和甄英莲是“省中实”。贾政被点学差一段短短六十余字,也是“省中实”。因此,我们要认真来考察这其中之“实”。我们知道,贾政的原型是历史上的曹

。《红楼梦》三十七回所描写的是书中的第十三年,历史上的1727年,即雍正五年。雍正帝即位伊始就把曹家重要的亲戚李煦抄没。受此牵连,雍正二年雍正皇帝也将曹交由怡亲王允祥看管。到雍正五年73岁的李煦因交通允禩事发被判监斩候,后改为流放打牲乌拉。曹家受牵连的程度加深。因此,反映到《红楼梦》文本之中,贾政就不可能有什么“又点了学差”这样新的官职,而应该恰恰相反,应该是被管制或软禁。只有这样,贾宝玉诸人才会有送至洒泪亭的举动。只有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贾政出去以后的事才“不能多记”。前文曾引用过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地煞代表凶险。把这样一段简短的文字放在三十七回的最前面是因为它是表示凶险的开始。贾家悲剧命运已进入倒计时。

从第三十七回贾政点学差开始,《红楼梦》一直有贾政不在家的线索:

第四十三回,王夫人“因命凤姐来,吩咐他预备给贾政带去的东西”。

第五十二回,贾宝玉从老爷书房经过。周瑞说:老爷不在家,书房天天锁着。

第五十三回,以“不写之写”的方式写贾政没有出现在贾府祭宗祠的现场。

第六十回,“原来贾政不在家,且王夫人等又不在。”

第六十二回,宝玉生日。“宝玉炷了香,行礼毕,奠茶焚纸后便至宁府中宗祀祖先堂两处,行礼毕出至月台上,又朝上遥拜过贾母、贾政、王夫人等。”

第六十四回,贾敬丧后,贾赦、贾政送贾母到家。这里没有任何交待,贾政就突然回来,异常!因六十四回并非完全是曹雪芹手笔,故本人认为此处是补写者不熟悉曹雪芹的写作安排导致出现这样异常情况。

第七十回,三月初三,“这日,众姊妹皆在房中侍早膳毕,便有贾政书信到了。”并告诉家人,六七月回京。“这三四年的工夫,难道只有这几张字不成”,“可巧,近海一带海啸,又糟塌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如此算来,至冬底方回。”

第七十一回,“话说贾政回京之后诸事完毕,赐假一日,在家歇息,因年景渐老,事重身衰,又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概付之于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子夫妻共叙天伦之乐。”

通过上面的梳理,贾政从第三十七回点学差出去只到第七十一回才回。回来后的生活态度及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又使我们想起了《红楼梦》刚开始甄士隐出事后的景象。按书中描写,这段应是十三年八月到十五年八月,是二三年时间,怎么也凑不足“三四年的工夫”。这个“三四年工夫”可能和历史的真实相关。因为曹雍正二年被交给允祥看管到雍正五年八月有三年多时间。这样的时间段正好可以叫“三四年工夫”。这应是曹公的“一喉二歌、一笔两用”。

《红楼梦》文本中省亲和“魇魔”事件都有贾政在场。但根据“除夕祭宗祠”一节的描写,从逻辑上来分析和推理接下来故事和情节的发展,都不应有贾政在场。因为历史的真实中,曹家遭抄家,曹作为朝廷主要惩处的对象,早应被控制,不会让其出现在抄家现场。所以,无论是在省亲还是在“魇魔”事件中,曹雪芹穿越时空把贾政安排在现场,正是因为这两件事与贾政息息相关。这也是“现场关联法”两次具体运用实例。

2.贾母与李煦妹

A。年龄

《红楼梦》中贾母一角的人物原型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妹妹,曹寅的妻子。她在贾府有最高发言权。研究贾母一角的相关情况,能使我们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红楼梦》的写作背景。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由平儿带着去见贾母。

贾母问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因今岁八月初二日乃贾母八旬之庆”。

因为刘姥姥讲自己七十五岁时是在《红楼梦》书中时序的第十三年,这时她比贾母大好几岁,则贾母当为六十八九岁。第七十一回是《红楼梦》时序的第十五年,贾母做八旬之庆,则一二年变成了十一二年,一下多出十年。周汝昌先生对上述两段文字之间的矛盾感到困惑。因此他认为第三十九回时刘姥姥应是八十五岁。周先生这样的观点主观性太强,逻辑上讲不通。我们则认为这是曹雪芹故意留的漏洞,是故意“综错”,是有意“暗逗”,是故留纰漏从而引起读者思考、探究,从而使后世人们可以达到探秘、揭秘的目的。这是《红楼梦》的写作方法之一。这就是把历史编写进文学作品的“双线交织法”的方法之一。

第三十九回贾母应是六十九岁,这一年写的是历史上1727年即雍正五年。在这一年,73岁的李煦被流放到边疆,所以,第七十一回贾母做八旬之庆实际上应是七旬之庆。如果是做八旬之庆,则是说妹妹的年龄比哥哥大,岂不荒谬。

B。行踪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开始:

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写: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每日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许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许婚嫁。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

接下来:

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先到下处用些点心小食,然后入朝。早膳已毕,方退至下处。用过早饭,略歇片刻复入朝侍中晚二祭,完毕,方出至下处歇息。用过晚饭方回家。可巧这下处乃是一个大官的家庙里,乃比丘尼焚修,房舍极多极净,东西二院。荣府便赁了东院,北静王便赁了西院。太妃少妃每日晏息,见贾母等在东院,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应。外面诸事不消细述。且说大观园内,因贾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内,又送灵去一月方回。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次日五鼓又往朝中去,离送灵日不远。鸳鸯、琥珀、翡翠、玻璃四人都忙着打点贾母之物,玉钏、彩云、彩霞等皆打点王夫人之物,当面查点,交与跟随管事媳妇们,跟随的一共大小六个丫鬟,十个老婆子媳妇子,男人不算,连日收拾驮轿器械。鸳鸯与玉钏儿皆不随去,只看屋子。一面先几日预发幛幔铺陈之物,先有四五个媳妇并几个男人领了出来,坐了几辆车绕道先至下处,铺设安插等候。临日,贾母带着蓉妻坐一乘驮轿,王夫人在后,亦坐一乘驮轿。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围护。又有几辆大车与婆子丫鬟等。并放些随换的衣包等件。是日,薛姨妈、尤氏率领诸人直送至大门外方回。贾琏恐路上不便一面打发了他父母起身赶上贾母、王夫人驮轿,自己也随后带领家丁押后跟来。荣府内赖大添派人丁上夜,将4两处厅院都关了,一应出入人等皆走西边小角门,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里面鸳鸯和玉钏儿也各将上房门关了,自领丫鬟婆子下房去安歇。每日林之孝之妻进来,带领十来个婆子上夜,穿堂内又添了许多小厮们坐更打梆子,已安插得十分妥当。

以上所引录文字中,前两段文字,分别放在五十五回和五十八回开头,文字极为简练,有“省中实”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有“省中实”的功能。问题是“实”是什么?

太妃病,荣府元宵无灯谜之集;太妃薨,包括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在内的诰命每日入朝随祭,按爵守制。我们对这样的丧制持怀疑态度。天下诰命太多,且不一定住在京城,怎么能够每日入朝随祭?薛姨妈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成员,应是诰命,怎么她留在贾府而未入朝随祭呢?前面讲每日至未正以后方回,也就是下午二点以后方回,后面又有赁住在“下处”,用过晚饭方回家,前后自相矛盾。贾母以前出行坐的是八人大轿,这时被安排和贾蓉之妻一起乘驮轿,而且被人围护。贾府在贾母等出去后到处上锁,加强看护。以上种种情况表明,所谓太妃病和太妃薨是托词,是假象。书中的贾府,史上的曹家遇到了关键性节点事件,贾府或曹家重要家人已被传唤、控制,家里已增加了人看守,已被监视居住。这才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省中实”中的“实”——事实真相。曹家被抄前,重要家人遭传唤,前面引用的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上谕中说“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曹家被传唤的重要家人大致应包括: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蓉妻、贾赦、贾珍、贾琏、贾蓉等生活人物原型。

书中写贾珍等人“围护”贾母。而我们根据“移转法”判断,“围护”贾母的应该另有其人。

贾母等人此去很长一段文字没她们的消息,直到贾敬死亡后的第六十四回方有消息:

只见有人回道:“琏二爷回来了。适才外间传说,往东府里去了好一会了,想必就回来。”宝玉听了,连忙起身,迎至大门以内等候,恰好贾琏自外下马进来。于是,宝玉先迎着贾琏跪下,口内给贾母、王夫人请了安,又给贾琏请了安。二人携手走了进来。只见李纨、凤姐、宝钗、黛玉、迎、探、惜等早在中堂等候,一一相见已毕。因听贾琏说道:“老太太明日一早到家,一路身体甚好,今日先打发了我来回家看视,明日五鼓仍要出城迎接。”说毕,众人仍又问了些路途的景况。因贾琏远路适归,遂大家别过,让贾琏回房歇息,一宿晚景不必细述。

至次日饭时前后,果见贾母,王夫人等到来。众从接见已毕,略坐了一坐,吃了一杯茶,便领王夫人等过宁府中来,只听里面哭声振天,却是贾赦、贾政送贾母到家,即过这边来了。……贾母不得已,方回来了。

贾母回来时,贾府庄严肃穆地迎接,气氛沉闷。贾母回来后,她本人和贾府未有一点高兴、愉快的表现。贾母回来后,未曾开口说一句话。按照书中的描写,贾母此次回家后开口说话已到了第六十九回。

3.贾府与曹家

A。经济困难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乌进孝对贾珍说:“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地,谁知竟又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来,不过多二三千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贾珍道:“所以他们庄家人老实,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贾蓉对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凤姐刚将年事忙过,便小月了。王夫人令李纨、探春、薛宝钗等理事。探春裁减多项费用。

第五十六回,探春兴利除弊,开源节流,将大观园进行承包管理。

第五十七回薛宝钗对邢岫烟说:“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

第五十八回,太妃薨,贾府入朝随祭,两府无人照看,托尤氏,薛姨妈协理。

一时小丫头捧了盒子进来站住。晴雯麝月揭盖看时,还是这四样小菜。晴雯笑道: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菜?这稀饭咸菜闹到多早晚?

第六十一回:

忽见迎春房里小丫头莲花儿走来说:“司棋姐姐说了,要碗鸡蛋,炖的嫩嫩的。”柳家的道:“就是这样尊贵!不知怎的,今年这鸡蛋短的狠,十个钱一个还找不出来。昨儿上头给亲戚家送粥米去,四五个买办出去,好容易才凑了三千个来,我那里找去?你说给她改日吃罢!”莲花儿道:前儿要吃豆腐,你弄了些馊的,叫她说了我一顿。今儿要鸡蛋,又没有了,什么好东西!我就不信连鸡蛋都没了,别叫我翻出来。一面说,一面真个走来揭起菜箱一看,只见里面果有十来个鸡蛋,说道:这不是鸡蛋。你就这么利害?吃的是主子的,我们的分例你为什么心疼?又不是你下的蛋,怕人吃了!柳家的忙丢下手里的活计,便上来说道:你少满嘴里混噙!你娘才下蛋呢!通共留下这几个,预备菜上的浇头。姑娘们不要,还不肯作这个去呢!预备接急的,你们吃了,倘或一声要起来,没有好的,连鸡蛋都没了。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物件,哪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别说这个,有一年连草根子还没有的日子还有呢!

第六十三回,贾宝玉生日,贾政、贾母、王夫人等均不在,宝玉靠别人凑份子过生日。

袭人笑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早已交给了柳家嫂子,预备四十碟果子。

第七十二回,贾琏和鸳鸯商议偷运老太太的箱子,暂押千数两银子。

第七十七回,王夫人见中秋已过,凤姐病渐好,仍命大夫每日诊脉服药,开药方调养。药方中需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命人去取,寻了半日,只寻到几枝簪挺粗细的。她嫌不好,命再找,又找了一包须末出来。王夫人焦燥。彩云说上次邢夫人那里要都给她去了。王夫人只得问凤姐和邢夫人,而她两人都说没有。王夫人只得亲自过来问贾母,贾母忙命鸳鸯取了当日所馀的来,竟还有一大包。遂称了二两与王夫人。王夫人出来,交与周瑞家的拿去,命小厮送与医生家去。又命将那几包不能得辨的也带了去,命医生认了,各记上号来。一时,周瑞家的又拿了进来,说:“这一包都各包好,记上名字了。但这一包人参,固然是上等好的,如今就连三十换也不能得这样的了,但年代太陈了。这东西比别的不同,凭是怎样好的,只过了一百年后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槽烂木,也无性力的了。”

这里一方面反映了贾家物资供给已发生严重困难。另一方面讲百年人参成灰,未成灰也成了朽槽烂木。这是一语双关,讲贾府原型曹家百年旺族已是末世,已经腐朽,很快面临崩溃。这是《红楼梦》文本的“一喉二歌”、“一笔二用”。

B。乱象

《红楼梦》第五十五吴新登家的和赵姨娘刁难探春。

第五十八回,藕官清明烧纸与管园婆子发生冲突。

第六十回赵姨娘因蔷薇硝被茉莉粉替去而生气打芳官。藕官、蕊官、葵官、豆官四人因报复赵姨娘而打成一片。

第六十一回,司棋大闹厨房。

第七十四回,王夫人追查绣春囊之事,王熙凤布置检抄大观园。检抄者有:周瑞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和王善保家的。查抄后遭处罚的司棋、入画、晴雯、芳官等。

C。悲音

《红楼梦》第七十回,红楼诸艳填柳絮词。林黛玉的《唐多金》被众人评说:“太作悲了。”薛宝琴的《西江月》被薛宝钗评说:“终不免过于丧败。”

第七十五回回目“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贾珍忙厉声叱咤,问‘谁在那里?’连问几声,没有人答应。……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扇开合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4也不似先明朗,众妇女都觉毛发倒竖。贾珍酒已醒了一半,只比别人撑持得住些,心下也十分疑畏。”(庚辰本脂批:未写荣府庆中秋,却先写宁府开夜宴,未写荣府数尽,先写宁府异道。盖宁乃家宅,凡有关于吉凶者故必先示之。……)

第七十六回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到二十二韵时,妙玉出现,并说:“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

以上我们从《红楼梦》文本中引录的这些贾府出现的异常情况,说明贾府已步入困顿、艰难时期。这也是书中所要反映的历史上曹家真实的境况。这些情况看不到曹家复兴的影子,当然就不会是写乾隆元年至三年的事。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分辨剖析主年与次年,也无论是甄别贾宝玉与曹雪芹的生日、身世,还是梳理、对照文本和历史,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现存八十回本《红楼梦》主要是反映1727年和1728年历史上曹家的情况,而不是反映乾隆元年至乾隆三年历史上的曹家。

(四)“树倒猢狲散”辨

《红楼梦》第十三回:

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了进来,含笑说道:“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婶,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婶,别人未必中用。”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内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咱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旦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此处甲戌本脂批:“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曲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

此处庚辰本脂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

周汝昌先生评述:“树倒猢狲散特加‘那句’二字,是有实指。盖雪芹祖父楝亭先生常对门下座客吟诵树倒猢狲散者,本系宋人词赋之题目。楝亭引来,则指其官职荣耀是依附于另一大树。大树一倒,则家亡人散。其语似为笑谈,实则沉痛,已预知日后必有变故而家遭灾难耳。”

此处的甲戌本和庚辰本都有这条脂批,但文字稍有差异。甲戌本是“全犹在耳”。庚辰本是“今犹在耳”。庚辰本文意更通顺。甲戌本应是抄手把“今”错抄为“全”。所以我们辨析此批从庚辰本。

《红楼梦》文本和批语还有二次涉及“树倒猢狲散”一语。

第一处:《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听了《红楼梦曲第十四支·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戚本脂批:二句总宁荣,与树倒猢狲散作反照)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照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甲戌本脂批:又照看葫芦庙,与树倒猢狲散反照。)

第二处:《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设谜语由贾政猜,贾母的谜面是: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蒙王本脂批: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

“红学”专家吴世昌先生认为:“脂批在一七六二年一条评中说:‘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这一句成语,是曹寅活着时常说的,后来变成了谶语。……脂评说三十五年前是一七二七年,即雍正五年,正是曹被黜之年,此时曹寅已死了十五年了,但其当年对客佛语竟成谶语,这年曹免职‘树倒’,次年春天被抄‘猢狲散’了。”

吴先生的观点是:一、脂评说三十五年前是1727年,二“树倒”是指曹免职,三“猢狲散”是指曹家一七二八年被抄。

吴先生此说偏颇。因为:第一,脂批并未说是1727年,这是吴先生强加给脂批的。第二,“树倒猢狲散”是一个整体,吴先生却把“树倒”搁在1727年曹被黜,把“猢狲散”放在1728年曹家被抄。

我们认为,可以称为曹家之“树”的人有三个,分别是曹、曹颙、曹寅。曹从雍正即位的第二年被看管到雍正五年被罢再到雍正六年被抄家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个时间段而非时间点。把时间点确定在1728年则三十五年后已是1763年,这时曹雪芹已快去世。所以,这条批语中的“树”应将曹排除,剩下曹颙和曹寅。我们知道,曹颙和曹寅分别死在1714年和1712年,这两件事都可以认为是“树倒”。因为“树倒猢狲散”一语系由曹寅经常讲出来,也因为《红楼梦》中谜语由贾母说出,而贾母一角的原型人物是曹寅的妻子,所以根据“现场关联法”判断,我们认为树倒猢狲散之“树”系曹寅的可能性最大。这样一来,1712年往后推35年则是1747年。这一年早于现存于世的《红楼梦》最早抄本——甲戌本抄写的年代即1754年。因甲戌本系重评本,是“再阅评过”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树倒猢狲散”这一条批语是《石头记》初评时留下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石头记》初评的时间是1747年。

这样的推理符不符合逻辑呢?

要判断上述推理的合理性,首先需要我们确定《石头记》最早成书的时间。

《红楼梦》流传于世最早抄本甲戌本凡例曾说,作者“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厌肥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在“半生潦倒”之处有蒙王本脂批:“明告看者。”周汝昌先生述评:“半生,指三十岁。古时以花甲六十年为人寿之基数。”“注释7”

也就是说,按脂批的提示,《石头记》初次面世是作者曹雪芹三十岁左右。也就是说曹雪芹生于1715年,三十岁左右是1745年前后。这时《石头记》已初步成书。曹雪芹把“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暗指乾隆元年即1736年写进《红楼梦》,是为自己开始创作《红楼梦》的前身——旧有的《风月宝鉴》和《石头记》埋下的奠基石。曹雪芹自己说:“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凡例”中的诗也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样一来,我们又认为曹雪芹把乾隆十年即1745年才开始实行的“曲柄七凤金黄伞”制度写入书中是为《石头记》写作初步完成立下的一个里程碑。《石头记》在初步成书二年左右,即1747年,脂砚斋首次给它写批语。

“注释1”《周汝昌校注批点本石头记》P341页。

“注释2”见《红楼梦新证·史事稽年》1745年。

“注释3”历史上弘晳逆案发生在1739年10月,故推测曹家受此牵连要么在本年五月初五,要么在次年五月初五第二次被抄家。

“注释4”《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P372.

“注释5”《红楼梦新证·史事稽年》P546.

“注释6”见《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P891页。

“注释7”见《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P2页。

同类推荐
  • 丁玲散文选集

    丁玲散文选集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将它们串联起来,以不同年代按不同作者选集分册出版,便于读者阅读与欣赏。《丁玲散文选集》为《百花散文书系·现代部分》之一种。
  • 少女病有100种

    少女病有100种

    在我们年少的时候,总有些人会认为自己是个怪小孩。那些在否定的声音中长大的孩子,就像某种经受不起太多阳光的湿地苔藓一样,她认定自己不值得被爱,她以为自己的整个少女生涯都是被人厌恶的,她一直都不知道其实有人不惜一切地爱惜过她、保护过她。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布莱希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布莱希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成套。这一分册介绍的是德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和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生平和他的主要作品《三角钱歌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高加索灰阑记》和布莱希特的诗歌。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梦忆澜湘

    重生之梦忆澜湘

    以前的她渴望亲情,爱情,以为所说的天长地久,却不知正因她的善良将自己伤的透彻。再睁眼,她已不是当初的她,什么姐妹情深,什么爱情,她今生再也不屑。谁知命运非要捉弄她,一道圣旨将她嫁给病怏怏的王爷……
  • 盘古和特工

    盘古和特工

    无厘头的穿越,糊涂的开始,搞笑而艰辛的成长,当现代特工遇上神话盘古时会发生什么呢?呵呵!佛曰:“不可说,不可说,自己看,自己看……”
  • 姥姥

    姥姥

    一个十六岁新娘到白发姥姥的故事。
  • 九府游仙

    九府游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火影之路在何方

    火影之路在何方

    竟然重生到火影世界!还身负着宇智波与另一个神秘家族双重的血继限界,看我万花筒写轮眼与不死之身大显神威!火影算什么?十尾算什么?我要成为最强者!要这太阳为我而升,要这月亮为我而落!
  • 妖夏

    妖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 截天之战

    截天之战

    太古时期,宇宙初开,先天生灵大战,胜者封仙,掌管上界;败者为魔,避退蛮荒。仙界封印蛮荒,欲斩草除根。魔族为保血脉,被迫将族人送入下界。数万年后,魔族死灰复燃,为断仙界传承,将飞升通道斩断,致使下界分崩离析。下界小子木易得绝世神通,在除魔之时解开身世之谜,并逐步揭开太古仙魔大战的一角,窥见惊天大秘!
  • 猫妃不乖:王爷很无奈

    猫妃不乖:王爷很无奈

    【本文结局一生一世一双人,坑品保证,亲们放心跳坑】偶然的一次机遇让她来到了人间,无心之过让她和他接下了不解之缘;好心帮忙,却把自己锁住其中,猫样王妃,让他无可奈何。一次一次的阴谋,一次一次的伤害,她和他的缘分是未了,还是前尘已断。“既然当了我的妃子,就给我安分守己。”看着眼前衣衫凌乱的女子和一边早已是冰冷尸体的男子,心里的酸楚和痛心一次又一次的淹没了自己。“你想怎么想就怎么想好了,反正清者自清。”米儿看着几天前还在和自己甜蜜,现在却对着自己这么无情,人果然都是奇怪的动物,好想回去。
  • 鬼导航之战

    鬼导航之战

    本小说内容已并入《编码侠》,内容扩充,非常精彩,敬请阅读。
  • 壁虎村

    壁虎村

    壁虎村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村,惟一通向外界的只有一条不足盈尺的千年壁虎道。100多年来,各式各样的人怀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来到这里,有和尚、土匪、罪犯、妓女等,他们同本地的山民演出了一幕幕有关战争、争斗、情爱、恩怨的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