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94200000003

第3章 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

21世纪初,知识经济时代集中地表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和以人为本三大特征。信息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信息技术的每一项重大进步,如电报、电话、电视等,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又有了重大突破与进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框架与因特网(Internet)的崛起,使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户能够方便、迅捷和实时地获取、处理和交换信息。面对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知识界特别是教育界人士,都在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全球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大趋势对今后的教育和学习究竟会发生什么影响?

1.2.1 学习,财富蕴藏其中

1996年,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简称“德洛尔报告”),在中国出版第一版时曾翻译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照英文名称可以发现,该报告的题目并非“Education”(教育),而是“Learning”(学习)。

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是知识成为创造社会财富诸要素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社会对于学习的强调将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相伴而生,21世纪的教育必须围绕基本学习能力重新设计和组织,使整个社会成为学习社会,使学习和掌握知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在这个社会里,学习将具有全新的内涵,不仅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将大大拓展,而且学习的功能和价值也不同于过去。学习社会的到来,首先在于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科学研究表明,随着知识和技术的高速创新,人类在近30年所获得的知识总量已等于过去2000年之总和,而未来若干年内,科技知识还将在许多领域出现更惊人的突破。有人预计说,2020年人类将要拥有的知识中的90%目前还没有创造出来;而到2050年左右,现今所掌握的知识届时仅为知识总量的1%。新知识的大量涌现,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统计资料显示,现在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中,继承性知识只占10%,现代科学知识占90%。有人估计,假如当今一位化学家每周阅读40小时,即使仅阅读本专业领域一年中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也要用48年的时间才能读完。其中,最典型的是计算机科技知识,其老化和更新的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新理论、新思想、新工具层出不穷。一位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假如从那一时刻起再也不接触计算机,那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会发现自己对于新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甚至连通用的名词术语都会一窍不通。有资料指出,在最近10年内,任何一位非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师,他所掌握知识的90%都与计算机的发展有关。

为此,在许多发达国家,经常有半数以上的居民参加各类教育机构或团体组织的学习活动。学习和更新知识以求生存和发展,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文化现象;学习将由个体行为转变为社会群体行为,从实现个人自身目标的价值取向,转变为社会共同体对每一成员的必然要求。

学习社会的到来,还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中心地位的真正确立。终身教育不仅把教育变成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之间不间断进行的过程,还体现了教育社会化和教育民主化的原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许多教育专家指出,高等教育最终可能被终身教育体系所替代。这就是说,历来被视为人生一个阶段的学校教育,需要扩展到所有人的一生。高等教育系统的革新要以终身教育的概念为基础,重新设计其政策、模式和作用。这次大会通过的文件《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展望与行动》第一条就指出:为高等教育提供空间,使教育成为终身大事,给全体公民有受终身教育的机会。对终身教育的普遍重视,又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05年世界有一半左右的大学和学院将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提供各类的学习课程。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曾经说:“网络信息革命有望像上个世纪工业革命那样,决定性地改变我们星球的常规。”信息革命的巨大影响业已波及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1994年,美国部分在家办公的人已达4320万,约占全国劳力的1/3,且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1997年已达到5000万。在众多发达国家接通互联网络在家上班已是大势所趋。德国经济研究所不久前的一次调查发现,在家里靠计算机上班的英国人有56万,法国人有22万,德国人有15万,意大利和西班牙人各有10万;而具备在家上班条件者,上述5国就有870万人。家庭办公推动着传统产业向集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凭借一台连接于网络的计算机或交互电视在家庭里,或从事信息工作,或经营商务,或对自己的公司进行远距离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终身教育必然要通过网络把触角伸进家庭,到传统教室里上课已无法吸引越来越多的“家庭办公族”。

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也告诉我们,学习作为创新的源泉,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活动。创新必须以交互作用的学习为基础,除了把现存的知识按新的方式加以组合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知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罗曾经提出“干中学”的概念,他认为:知识是经验的产物,通过重复学习同一问题掌握知识的收获必然越来越小;要想不断得到新的知识,就需要不断接触新问题。正是各种生产活动向人们适时提出一系列问题,“边干边学”不仅体现了技术创新,而且可以创造出新的知识。“干中学”和“用中学”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接受教育的方式。“干中学”其实是人类教育的起源,是教育最基本的手段,也是学习者获得知识和经验最基本的途径,但传统教育往往严重忽略了这种基本的教育方式,其原因之一,在于目前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成人培训都很难在工作过程中提供起码的学习条件。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当互联网络把远程教育直接送到工厂、商店、办公室和家庭后,全球信息资源和教育资源将强有力地支持人们在生产或工作活动中“边干边学”,甚至能够设计创造出虚拟现实的环境,让学习者结合工作实际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

“终身教育不是一种遥远的理想,而是在以一系列强化这种教育需要的变革为标志的复杂教育环境中日趋形成的一种现实。”(《德洛尔报告》)终身教育的概念是教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终身教育体系将在一系列变革中逐渐确立其中心地位。信息时代对学习者既带来严峻的挑战,也创造出空前便利的条件;强化终身教育迫切需要变革现行的教育模式,迅速创建一体化的学习社会和虚拟学校,以便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能提供的一切先进手段,为社会成员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由于目前一次性的正规学校教育模式根本无法实现给每个人以真正意义上终身教育的可能性,社会对学习的需求呼唤着信息化教育模式尽快发育和成熟。

1.2.2 网络学习使人的平衡发展成为可能

中国虽然网络发展较迟,但是网络用户发展十分迅速。据有的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网民总数将超过2亿。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原来只为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的网络,开始广泛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开始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这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虚拟社会”。人们在这个社会中所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由原子所构成的物理世界,而是由没有颜色、重量、长度的数字(BIT信息最小单位)所组成的信息世界。现时的人生存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同样也要生存于网络社会之中。这两种社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网络社会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单独存在,而现实社会正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社会,甚至已经到达离开网络社会就会陷入瘫痪的状态。在中国这个网络社会正在形成之中。人类第二个生存社会、生存空间的出现,是有史以来人的生存方式的一次巨大变革。

我们正处于人类走向世界化、全球化的时代。这种世界化、全球化进程始于工业革命,源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而网络社会的出现则更为迅速、有效地推进了这一进程。网络化也成为当代的世界化、全球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应该说,网络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以世界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社会。从每个个体来看,世界化、全球化的网络社会为他们生存和发展,创设了一个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个体与整个世界相连接的信息通道被打开,人们通过他自己所编织的“网络”踏上了走向世界历史性存在之路。

世界历史性存在,这曾是先哲们关于人类发展的理想追求,也是当代人生存的目标。早在18世纪,“世界公民”就是孔德钟爱的理想个人,而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个人”则是他所瞩目的时代英雄。到了马克思的时代,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交往的普遍化,每个单纯的个人的发展逐渐超越了民族和地区的局限,与整个世界发生联系,正是从这里,马克思看到了:“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就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是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的。”这种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人类发展的较高阶段,人的发展的必然和进步。如今,世界化的趋向更加突显。如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现代哲人、思想家们在考察当代人的存在时也都看到了在不同个体——“自我”之间因拥有共同的世界而形成的“共同体”;看到了在每个个体之中渗入了世界与他人;看到每个主体之间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同样,在教育实践领域中,也开始以世界公民、国际人为指向,提出要“对全球化占主导地位的未来”进行教育的思考,提出“各国人民需逐渐成为世界公民”等战略目标。这些战略目标也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网络社会之所以能为人们打开走向世界历史性存在之通道,它的主要机理就在于网络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信息通过网络在全世界自由传递和流动,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财富就有可能通过网络为每个人所共享。蒂姆·伯纳斯·李在创设万维网的时候,就把它设想为通过把全世界的个人知识联结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不断成长的超人“头脑”。在当代,信息、知识已构成人的发展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样也是衡量人的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信息的共享就意味最重要的人的发展资源的共享。个体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他在物理上、地理上所属的狭隘的地域性、民族性背景和资源之中,而是可能从整个人类、整个世界中吸收自我发展的养料,实现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也就有可能使每一个个体成为包容整个人类,整个世界在内的“小宇宙”而获得世界历史的规定性。

网络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也扩展了人的活动范围。在世界向人开放的同时,人也向世界开放。每个人在网络上的活动都可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乃至世界性的影响。他的任何创造和成就也都可以为人类所共享、所占有。个别人的微观效应通过网络甚至可以产生放大了的超常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社会使每个个体都能参与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诚如尼葛洛帝所说:数字化生存……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偶然性的个人必将为世界历史个人所代替。

网络上所实现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也为世界历史性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种普遍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普遍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应当承认,不同的人因属同类,必然存在出自共同人性的共同价值需求,这种基于人类共同体的普遍价值,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它的范围还将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扩大,但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由于人类社会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这种超越民族、国家、阶级、文化界限的共同性往往被掩盖、被淹没。当代由于全球生态危机等等出现,这种共同性开始为事实所突破。网络社会普遍交往的表现,使人们有可能加强对共同有人性的感受,寻找到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在网络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个人的苦难与不幸可以即时引发同情与共鸣,已是屡见不鲜的事实。诚如尼葛洛帝所说,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通过网络,人们重新发现并确认这种具世界性、类属性的普遍价值,这也许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希望所在。

网络交往同样使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在价值需求上的差异性。进入网络社会中的人,必是各具差异性的个人。任何人进入网络时,必然要与这种差异性相遇。尊重具有差异性的他者存在,懂得不同声音的存在或其构成的方式,这是每一个网络人存在的前提。差异性不可消除,在交往中对自己做出某种限定,对他人宽容,并由此而达成一种理念和规范上的共识,也就是必然的了。事实上网络也正在以不同的标准创造着各种共同意识,通过理性的自觉,而逐步发展起世界公民所共有的全球正义、全球伦理、全球程序,这也正是当代人努力的方向。

此外,通过网络社会对话沟通的扩大与加深,对差异的理解,可以进一步达成互相之间的欣赏,把多样性、差异性的存在作为一种人类财富来接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是网络发展中已经呈现的事实。这说明网络社会在人类的自觉努力下,可以为既绚丽多彩又谐调的“共生共荣”的人类文明图景涂上重彩。德图佐斯在《未来的社会》中说:随着人们不分国际从最小村庄到最大都市汇合到一起,从事娱乐、商务、教育、保健和其他人员活动,信息市场将是对世界各地和全球的文化一种融合和消除差别的力量。

总之,网络社会这一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为将人类推向新的发展水平、更高的发展境界提供了可能,那么教育对网络社会的回应也就不能只是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教育必须对网络社会所蕴含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重大的变革具有深层次的认识,并据此对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等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由网络社会所促成的人类社会的世界化走向。教育如何面对这种走向?邓小平同志为中国教育作了的“三个面向”的指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于由信息传播全球化所促进的世界化趋势作出了分析:图像和言论的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预示了未来世界及其所包含的麻烦,它不但改变了国际关系,而且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这是促进世界化加快步伐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将对21世纪教育政策提供新的思考的主要出发点。委员会竭尽全力对世界一体化占主导地位的未来社会进行思考,提出教育将有效塑造一个世界化的社会。

要有效塑造一个世界化的社会,教育自身所具有的世界意识以及教育实践的世界化走向是必要前提。应当说,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地区、民族和国家对于教育的思考、教育政策的制定,都不可能脱离历史的背景(当然在这种思考和政策必须从本地区、本国、本民族的实际出发),看到它们都不能受到世界化历史进程的影响。在整个世界、人类发生着密切联系的情况下,外部因素的介入成为每一地域中人和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网络社会的出现更使教育的世界化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近年来,我们几乎随处可以看到信息的惊人发展……孩子们已越来越带着一个世界的——真实的或想象的痕迹,它大大超出家庭和附近社区的范围。为此人们所面临的事实是:学校向世界开放。自觉地树立一种世界意识,主动引导教育的世界化走向,这是面临网络社会和世界全球化趋势中所必须做出的选择。

教育的世界化主要的表现就是以世界历史性个人的发展为其目标。网络社会使每个受教育者可能每日每时都在与世界上各种事物与现象接触,与世界各种不同人发生交往关系,教育不可逃避的任务就是要使他们真正了解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并能十分有益地帮助每个人成为我们眼前正出现的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一个公民,教育要使网络社会所提供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发展的可能转化为造就世界公民的现实,迈出走向世界历史个人的第一步。

如何使人学会在“地球村”共同生活,这已逐渐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网络已把学生带进世界,教育要促使学生在全球网络面前确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使已呈现的世界存在,自觉转化为世界观意识和全球意识,培养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人类视野为基点处理事务的知识和能力,因为只有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才有可能使每个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和某种程度的超越个体自我的高度,才有可能在地球村中产生共同的生活和共同的生活愿望。教育要使存在于网络之中的“在你身边有世界他人”的感觉,提升为与他者“共存”的意识,使存在网络之中的事实上的互相依赖变成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网络既然为了解世界、了解他人提供了全面广阔的通道,教育就要通过培养认识能力、判断能力,以有助于人真正掌握和认识这个世界;通过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学会尊重有差异的他人和有差异性的文化,促使学习者认识人类各群体、各国家、各国人民、各民族、各大洲的情况都不一样,从而放开眼界接受差异,承认差异,并认识到其他人也有丰富和有意义的历史。网络还教会人们,如何与异质文化进行沟通和合作。

1.2.3 网络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新人才

网络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网络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为这类问题开过几百次专题研讨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但似乎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这里我们想借鉴一下日本政府关于这类问题的看法。1995年5月日本文部省与通产省联合实施了一项在基础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试验研究项目——“100所中小学校联网试验研究”(实际参与试验学校为111所)。他们之所以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这个项目,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使100多所试验学校的师生能掌握应用Internet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探索一种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这样的体制与模式下,能培养出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通常把这几方面的能力统称为“信息能力”)。他们认为这样一种能力对于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而网络学习则为培养这种信息能力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很显然,日本政府是把具有信息能力,即具有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作为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来考虑的。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值得借鉴。

此外,人类将要面临日益严峻的种种挑战(例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压力、粮食匮乏、毒品泛滥、色情暴力……等等),要求学校培养出的新世纪接班人应当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应当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应当是只知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很难适应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信息能力培养与创造能力培养这两方面的强烈需求。

在信息社会中,对劳动力不仅要进行职前教育与培训,而且要进行终身的教育与培训,理由很简单,信息社会中社会财富的创造与积累即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愈来愈依赖于知识的信息产业。这可通过以下事实来说明:

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1993年美国就业岗位的78%是与信息服务业有关,显示出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发展。

据美国公布的统计资料,1992年亿万富豪的排名榜中,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以65亿美元(1997年已达到51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荣登榜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过去美国的富豪不是钢铁大王就是汽车大王或石油大王,他们依靠钢铁、汽车或石油这类“硬件”经过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努力才积累起巨大的财富。而比尔·盖茨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依靠“软件”——信息产业的主体,在短短的十多年间通过个人奋斗坐上首富这把交椅的。盖茨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天才因素以外,还有美国所提供的、率先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得天独厚的土壤,所以盖茨的成功是信息产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重要标志。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知识与信息方面只领先,或者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足以使一个企业日进斗金或面临破产。用“白热化”和“瞬息万变”来形容信息产业的竞争和发展态势,是不过分的。

显然,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与培训就不仅是就业前的需要,而是对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合格劳动力(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的终身要求。为了达到对社会上所有劳动力进行终身培训的目标,有关专家预测需对在岗的劳动力每隔5年至少要轮流培训一次,培训水平应在大专以上,时间3至6个月。怎样来满足这样一种教育需求呢?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就要成倍地增加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对许多国家来说,由于财力的限制,这是做不到的。

1.2.4 “知识爆炸”与教学效率

目前的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基本上是在300多年前的工业化社会初期形成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节奏和社会发展步伐迟缓,知识的增长较慢,教学手段落后单一,原来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与这种状况是比较适应的。到了工业化高度发达,甚至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社会节奏与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可见,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旧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显然,低效率的传统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把它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这种现象,还对几百万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提出了全新的、紧迫的要求。“谁来教育老师?”“怎样教育老师?”已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呼吁和摆在各级教委领导面前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运用传统的分期分批短期培训方式,无异于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亚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时代挑战,正在致力于建设教育网与教育信息上网的工作。网络当然是要有物质性的技术基础的,因此有关教育网络化的问题就不是仅仅在理论上就能解决的。但是,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与上一次即工业革命的科技发展的一个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上一次科技革命是以有形机械设备等巨大的生产规模为标志的,而这一次用阿尔温·托夫勒的话说,叫做“信息炼金术”。今天的主要资产,是所谓“无形资产”,即信息。由此可见,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恐怕也不仅仅是计算机、光缆、人造卫星甚至像电话线这样的物质设备,仅有这些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所以,网络化时代的教育变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思想观念。美国网络调查公司IDC预测,全球网络学习的市场将从1999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230亿美元。在2004年只有35%的企业培训是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的。

同类推荐
  • 新闻与正义(修订版)Ⅲ

    新闻与正义(修订版)Ⅲ

    本套丛书汇集了西方优秀记者们近100年来对新闻正义的理解和追求,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新闻作品中的经典。虽然这些报道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却可以让我们看得更真实、更完整。素以评选的权威、公正、严格而著称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乃至全球的最高奖,数十年来,它一直以新闻的公正、客观、准确、自由的精神作为其评选的准则,获奖作品更是因其直面社会政治、世道人心而成为新闻写作的范本。本书是该奖项获奖作品集,通过这些新闻报道,让我们看到更真实、更完整的世界。一部《新闻与正义》分明展示着,那些优秀的记者在与非正义抗争时,他们所能期待的最好命运就是将自己作品与非正义一起埋葬。
  •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教师公文包-读书之乐

    教师公文包-读书之乐

    本书介绍了读书的意义,读书的要领,各种文体文章的阅读法,名人读书法,名人读书轶事等内容。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本书分为“捆绑与自由”、“欲望与进步”两篇,内容包括80后的前世今生、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懂得摇摆着走路、其实我是一条龙、压力中的孤独感、我们是个大家族等共9章。
热门推荐
  • 你成了谁的蒹葭

    你成了谁的蒹葭

    “我是不是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人”一个男人自言自语的说。穿越千年的爱恋,一世世的追寻。为你千千万万遍。
  • 娇妻羞羞,总裁大人别闹
  • 凤霸天下:极品宠妃

    凤霸天下:极品宠妃

    她是现代黑道世家的继承人,赌王之女,一朝穿越,重生为大周靖国府嫡女。人人都说她自大自私,嚣张跋扈,胸大无脑,她放肆大笑:让你们看看神马叫做嚣、张、跋、扈!她不当草包嫡女,造赌场,开青楼,设银庄!夺兵权,争皇位,凤霸天下!我嚣张?我凭自己的本事,为什么不能嚣张!我跋扈?我做的都是对的,为什么不能跋扈!某男喟然叹息:我就喜欢你这样子。喜欢你这样子,就爱你一辈子,哪怕放手江山也愿意!
  • 禁宙

    禁宙

    夜,无尽的黑夜,哪怕太阳依旧升起,黎明也不会到来,生灵在恐慌,在呐喊,祈祷着黎明的到来。时光流逝,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这诸天的暗夜是否会就此消散,还是……(求收藏,求推荐票,求评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秘颜少是女生

    神秘颜少是女生

    我的天!一觉起来竟变成了女生?不止如此,还多了一个温暖的家……这让她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但她又能怎么办?总不可能就荒废在家里吧。最后某杀手长发一剪,男校校服一换。哪里诡异她闯哪里。她就不信邪。这么诡异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了,还没有决绝方法?
  • 未来你都在

    未来你都在

    为你花开满城,为你灯明三千.???第一次在同一个时空,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20岁的魏未25岁的姜瑾,陌生的相遇,是她改变了他,还是他改变了她,经历不一样,痛苦却是一样,他们将在自己的人生道路相互影响,最终正确选择了自己的未来……
  • 不可能的可能

    不可能的可能

    一位游客为了领略山间的野趣,一个人来到一片陌生的山林,左转右转迷失了方向。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挑山货的美丽少女。少女嫣然一笑,问道:“先生是从景点那边走迷失的吧。请跟我来吧,我带你抄小路往山下赶,那里有旅游公司的汽车等着你们。”游客像是遇见转世观音,高兴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嘴里只是一个接一个地蹦出“好”字来。少女看到他这副模样,笑得更灿烂了。游客随着少女穿越丛林,阳光在林间映出千万道漂亮的光柱,晶莹的水汽在光柱里飘飘忽忽,十分壮观。游客心想,有美女陪伴,有美景欣赏,不虚此行啊!正这么想着少女开口说话了,她说:“先生,前面一点就是我们这儿的‘鬼谷’,是这片山林中最危险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的峡谷。”
  • 异兽们的都市生活

    异兽们的都市生活

    各种各样的异兽在都市里生活,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
  • 一念一凡尘

    一念一凡尘

    沉睡的记忆,是该苏醒了。这个世界谁又是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