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9100000012

第12章

大抵湿之为病,感于寒则为寒湿,兼于风则为风湿,动于火则为湿热,逆于气则为湿气,郁聚于中则为痰。流注于下则为水,入皮肤则为顽痹,入气血则为倦怠。入肺则为喘满,入脾则为湿痰肿胀,面目萎黄,入肝则胁满而四节不利,入肾则腰痛胯痛,身如板夹,胁如沙坠。入腑则麻木不仁,入脏则肢体强直。注于关节,或肿或疼;流于经络,难伸难屈;滞于经脉,则为香港脚等疾。若内素有寒湿,或初患浮肿等证,又重感外湿,以致内外交攻,正气衰竭,卒倒无知,似乎中风,其脉沉涩细迟者,即中湿也。凡治者,宜分其属寒属热以施之。

湿热者,脉必洪数沉实,证必溺赤口渴,如水之潴蓄而无从得出之,故宜利小便为主。即开沟渠以泄水之义也。寒湿者,脉必沉细缓弱,证必倦怠濡泄,如地雨泥而不能生物之象,故用燥脾土为主,犹用干灰以收泥湿之义也。外如中湿者,乃寒湿之甚,阳气衰微,非参、芍、桂附等甘温辛热之剂,不能治之。又如积冻凝阴,雨雪相继,而求开霁回春于和气杲日之义也。是以湿之为病,所在皆有,而人不知治者众矣。医者宜审之。

霍乱证治论

霍乱之治,尝考之《内经》,有太阳所致,为中满霍乱吐下。有土郁之发,民病呕吐霍乱注下。有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霍乱餐泄。有热至则身热霍乱吐下。《灵枢》曰∶足太阳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蛊胀。有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卫顺行,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为霍乱。至《巢氏病源》,因此一条乃云∶霍乱者,由清浊二气相干于肠胃间,因遇饮食而变,发则心腹绞痛,挟风而实者,发热头痛体疼,虚则但心腹痛而已。亦有因饮酒食肉腥脍生冷过多,居处不节,或露卧湿地,或当风取凉,冷风之气,归于三焦,伤于脾胃,水谷不化,皆成霍乱。自巢氏之说行,后世守之为法,无复知有《内经》诸条者矣。至河间云,吐下霍乱,三焦为水谷传化之道路,热气盛则传化失常,而吐泻霍乱,火性燥动故也。世俗止谓是停食者,误也。转筋者,亦是脾胃土衰,热气燥烁。夫筋则筋挛而动,非寒也。夫论病当从《内经》随宜施治,安可执一端而已哉?张戴人则以风湿 三气合而为邪,以脾湿土为风木所克,郁则热乃发,发则心火炎上,故呕吐,呕吐者, 也。脾湿下注故注泻。注泻者,湿也。风急则转筋,转筋者,风也。可谓善推病情者乎?海藏亦谓风湿热外至,生冷内加,内外合病者,此条殆似之矣。然则此病当何以为要,谓脾胃之湿为本,诸邪感动者,为病之由。而其间脾胃有虚有实,邪有阴阳相感之孰甚者,皆宜消息处治。至若明理论谓伤寒吐利者,由邪气所伤。霍乱吐利者,饮食所伤,其有兼伤寒之邪,内外不和,加之头痛发热而吐利者,是霍乱伤寒也。原仲景之意,岂必在饮食始为病哉?由寒邪传入中焦,胃久因之不和,阴阳否隔,故得至此耳。不然何以用理中、四逆等汤治之?然病有干霍乱、湿霍乱,干霍乱死者多,湿霍乱死者少。盖湿者上吐下利,则所伤之物得以出泄,胸中水谷尽则止,所以死者少。干者上不得吐,下不得利,则所伤之物不得出泄,拥闭正气,乖隔阴阳,烦扰闷乱,喘胀而死者多矣。嗟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宁有此证耶!

疟疾证治论

《内经》论疟多以风寒暑湿为言。然风与暑,阳邪也。寒与湿,阴邪也。得病之由,多因夏伤于暑,汗大泄,腠理开发,因遇夏气 怆之水,寒邪先伏于皮肤,及遇秋令,而新凉束之,则表邪不能外越,于是乎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遏之,阴阳相搏而病作矣。其证大抵多热多寒,或单寒不热,或单热不寒,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有汗无汗,或汗多汗少,或头疼骨痛,大渴引饮,或呕吐不思食,或烦躁不得眠,或大便燥结,或腹满泻利。其浅者,病在三阳,能随卫气以为出入,而一日一作;其深者,病在三阴,则邪气不能与卫气并出,故或间日一作,或三四日作。作愈迟者,其病愈深。是以疟之轻重,惟在阴阳浅深,于《本经》则有寒温瘅疟,及六经五脏之分,语无漏义矣。丹溪复有食水痰饮败血之别,此不过疟之兼证耳,岂果因此而成疟哉?其外如瘴疟者,出岭南瘴湿之地。牝疟者,多生阳气不足之人。劳疟者,表里气虚,因劳所发。鬼疟者,本无疟鬼,邪气乱神。故治疟者,当察其邪之深浅,证之阴阳,必令其自脏而腑,自里而表,由阴而阳,由晏而蚤,引而散之,升而举之,使邪气得出,自然和矣。至于痰食血气,内寒内热等证,不过随其甚者而兼治之,弗得以此为主而兼补。然邪在阳者取汗易,邪在阴者取汗难。又热多者,凉药为灵,寒多者,温药为主。其有外受风寒,内伤生冷,表里俱虚,则疟痢并作者,以疟感由经,痢感由藏,但兼表里而去,其温湿之本,亦必渐愈也。

痢疾证治论

痢疾即古所称肠 也,自仲景而后,又谓之滞下。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脓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里急后重者,有呕恶胀满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热往来者,虽有变态多端,终不外乎表里寒热。而于虚实之辨,更为切要。若以表里言之,如经云∶春伤于风,夏为飧泄肠 。又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间,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如糜,是皆由于外邪,实时气相传之属也。凡邪在表者,必有表证。但兼其表而行散之,邪解而痢自愈。如无表证,则必由口腹,悉属内伤也。但伤于内者极多,因于表者,间或有之,此表里之不可不辨也。若以寒热言之,则古以赤者为热,白者为寒。至刘河间非之,如赤白相兼者,岂寒热俱盛于肠胃,而同为痢乎?盖白者肺之色也,青者肝之色也,黄者脾之色也,赤者心之色也。至色黑而亦言为热,由火过热,反兼胜己之化,故色黑也。或言痢色青白为寒者,误也。若果为寒,则不能消谷,何由反化为脓乎?又曰∶若完谷不化而色不变,吐痢腥秽,澄澈清冷,小便清而不涩,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者,寒证也。

凡消谷者,无问痢色及他证,便为热也。

其言治曰∶苦能燥湿,寒能胜热,或微加辛热以佐之。又曰∶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此皆河间之说也。丹溪则引之曰∶赤利乃自小肠来,白痢乃自大肠来,皆湿热为本,自二子言出,而后世莫违之。虽二家方书,非无从温之治,然亦不过备立言之缺略。而其大意,则专以湿热为主。今之医家,悉宗此训,一见痢证,无分寒热虚实。或谓欲清其火,非芩连不可;欲去其积,非硝黄不可;欲行血者,必用当归、延胡之类;欲利水祛湿者,必用五苓、益元之类;欲补中行滞者,必用槟榔、木香、枳实之类;欲和血凉血者,必用丹皮、白芍、地榆之类。朝夕更改,不过如是。及至临危,犹云湿热未除,积滞未消,举世皆然,可胜其害。愚见则大不然。夫疟痢疾发于夏秋,本因溽暑,岂云非热?但炎蒸之令,本乎天也。苟能顺天之令,焉得有病。惟因热求凉,过于纵肆,则病由乎人耳。故凡风寒之中于外者,其邪在经,病多为疟。生冷之伤于内者,其邪在脏,病多为痢,或表里俱伤,则疟痢并作,未有不中于寒而为疟为痢者。此致病之本,其为寒为热可知也。若暑邪之郁久而成热,所以痢多热证,此固自然之理。然有贪食瓜果,过伤生冷,未及郁积,随触而痢者,岂是郁热耶?又有素慎口腹,或中雨水阴寒,或因饮食之相犯,皆能致痢,是又何热之有哉?且凡病痢者,必有脓血,使无脓血,焉得为痢?盖伤其脏腑之脂膏,动其肠胃之脉络,故或寒或热,皆成脓血,若谓脓血必因乎热,岂痢疾绝无寒证耶?使必待完谷不化,痢色不变,及澄澈清冷等证,始认为寒,则其阳已尽去,脾已尽败,几于危矣。岂无其渐而遽至是哉?不知至此之由,即寒证也,矧痢因于湿生于土,夫五行之理,热因火化,寒因水化,此阴阳之不易者也。惟湿土寄旺于四者之中,故从乎火则阳土有余,而湿热为病。从乎水则阴土不足而寒湿为病,故但言湿热而不去寒湿,岂非医家之误乎?至于以赤白分寒热者,是古法本不为谬,而河间乃谓白者属肺,赤者属心,盖谓白主乎气,赤主乎血,亦近理也。若以愚见言之,则赤中未必无白,白中岂必无赤,赤白兼者,岂其寒热同病乎?但其清浊微甚,是有阴阳可辨耳。虽赤痢亦有寒证,然终是热多。白痢亦有热证,然终是寒多,其有白而热者,则证脉必热。赤而寒者,则证脉必寒,亦易辨也。若谓白必属肺,恐白痢非血化,赤必属心,恐血痢不离乎气,此寒热之不可不辨也。再以虚实言之,如头痛身热,筋骨酸痛者,表邪之实也。

胀满恶食,急痛拒按者,里邪之实也。举按滑数,往来有力者,脉息之实也。烦渴引饮,喜冷畏热者,阳邪之实也。舍此之外,无可言实矣。今有以口渴为热者,不知凡系泻痢,必亡津液,液亡于下,则津涸于上,焉得不渴。故当以喜热喜冷分虚实也。有以腹痛为实者,不知痢出于脏,则肠胃必有损伤,脓血切肤,焉得不痛?故当以痛之缓急,按之可否,脏之阴阳,腹之胀与不胀,分虚实也。有以小水之黄赤短为实热者,不知水从痢去,溲必不长,液以亡阴,溺因色变,故当以便之热与不热,液之涸与不涸,分虚实也。有以里急后重为实热,但知湿热壅于大肠,因而重坠,不知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摄,故当以病之新久质之强弱,分虚实也。若邪正不明,祸如反掌,此虚实之不可不辨也。以治法言也。则当求其所入之邪,所受之脏,以明致病之本,其他所变,皆为标也。如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

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调其气;因于血者,和其血。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当以塞因塞用,是皆常法,无待言矣。第见今人之病痢者,虚常六七,而治利者,补无一二。气本陷矣,而复行其气,后重不将甚乎?中本虚矣,而再攻其积,元气不将竭乎?湿热伤血,自宜调血。若过用推陈,血愈伤矣。津亡作渴,自宜止渴。若专于渗利,津愈亡矣。使必待血和痛止而后补,则事已无及矣。此无他,本末未明,但举现下有形之疾病,不知可虑者,在无形之元气也。苟未省夫寒热新久,而一概混治,其能免于虚虚实实之误哉。

泄泻九****

《内经》之言泄泻,或言风,或言湿,或言热,或言寒,此明四气皆能泄也。又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明脾虚下陷之泄也。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泻,故曰湿多成五泄。若土虚不能胜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其治法有九,一曰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出。如农人治潦,导其下流,虽处卑湿,不忧巨浸。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一曰升提,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迫注,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又如地下淖泽,风之即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一曰清凉,热淫所致,暴注下迫,苦寒之剂,用涤烦蒸,犹溽暑伊芳郁之时,而商 飒然倏动,则炎 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一曰疏利,痰凝气滞,食积所停,皆令人泄。随证祛逐,勿使逗留。经云∶热者泄之。又云∶通因通用也。一曰甘温、泄利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夫甘能缓急,善禁急速,且稼穑作甘,甘为土味,所谓甘以缓之是也。一曰酸收,泻下有日,则气散不收,无能统摄,则注下何时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摄之权,经云∶散者收之是也。一曰燥脾,土德无 ,水邪不溢,故泻者,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廪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一曰温肾,肾主二便,封藏之本,位虽属水,真阳之火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营运三焦,熟腐水谷乎?故积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经云∶寒者温之是也。一曰固涩,注泻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克奏功,须以涩剂,久则变化不愆,揆度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夫是九者,治泄之大法。业无遗蕴,至于先后缓急之权,岂能预拟,临证之顷,圆机灵变,可以胥天下并登于寿域矣。

脚气论

按香港脚之病,自古无有称之。自晋苏敬始,其头痛寒热类伤寒,而病起足膝肿病,则与伤寒异。其逆气上行,类风厥而痛甚,乃至闷倒,则与风厥异。其两足软弱,类痿痹而时发时止,痛惟在足,则与痿之一废不复,痹之无定所者异。致此之由,多因美饮醇醪,上承湿热之下注,蹈寒涉水,下吸清湿之上升,两者交成,故名壅疾。自东垣有南方香港脚,外感清湿作寒治;北方香港脚,内伤酒乳作湿热治之论。致使后人泥之,遂成南北两派。互相拘执,不知北方纵无地之卑湿,其冒雨露,履汗 ,与夫脱卸靴履,汗出而风吹之,致血凝于足,岂不与南方卑湿同类,尽属外中者乎?南方纵无潼乳之湿,其酒食过多,与脏腑所传,津液水谷停积于中而下注者,岂不与北方潼乳之湿同类,尽属内伤者乎?学人苟能圆通活变,斯万举万当矣。

同类推荐
  • 诸德福田经

    诸德福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精义杂论

    修真精义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兰言述略

    兰言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同诗集

    文同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人性的理解

    人性的理解

    只好介绍了对于人性的理解,以及社会的残酷
  • 牧冰魂

    牧冰魂

    三千大道,我只乘一叶扁舟,迎着逆流而上!
  • 地牢传奇

    地牢传奇

    为了力量,你会舍弃一切吗,愿意舍弃现在“废物”一般的生活吗?那你是否考虑过所谓的“天才”是什么吗?一位少年夏凡选择了舍弃一切………
  • 重生之我要修道

    重生之我要修道

    一睁眼重生到了别人身上,顾朝朝决定:这一次,老娘要肆意而活。
  • 世界首富继承人

    世界首富继承人

    公司小职员王何苏,为了自以为是的爱情付出了全部心力,最终还被绿了,简直就是人生输家,后来得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老爸的消息,并给了自己几亿块零花钱,原来自己是世界第一集团的继承人,这下子不会有人在瞧不起自己了,随后王何苏用父亲给的钱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至此王何苏的富豪之路开始了。
  • 怀瑾wo瑜兮

    怀瑾wo瑜兮

    “沈瑜兮!你只需要站在那里,不要动,等着我去牵你的手就好。”——苏怀瑾“苏怀瑾,我真的很幸运。”——沈瑜兮
  • 从签到开始的生活

    从签到开始的生活

    一切从签到开始,然后下面的话是为了凑字数
  • 我爱你,你随意

    我爱你,你随意

    她只是一个普通家的的女孩,不是倾国倾城,家境一般。他是帝王,让人闻风丧胆的帝王。缘分让他们相遇,但他不爱她,她爱他爱到卑微,甚至生命都不要,只换来他一句你一厢情愿……
  • TFBOYS之你是我的光

    TFBOYS之你是我的光

    看正文。。。。。。。。。。。。。。。。。
  • 我跟云霄互换身体了

    我跟云霄互换身体了

    老阴比试图改变历史,抢夺至宝重回少年时光,却发现至宝用力了那么亿点点,回到了洪荒。刚到洪荒就被算计,好说歹说总算是勉强融入洪荒时……自己突然夺舍了别人,变成女人了?这个女人还是未来的究极大佬,截教云霄。而且,关键是,似乎这还是同一个世界!自己还在洪荒里!“那我的身体…………”这是一个可怕的故事,不,是事故!这波啊,这波不是夺舍,这波是身体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