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9100000015

第15章

捍卫冲和不息之谓气,扰乱妄动变常之谓火。当其和平之时,外护其表,复行于里,周流一身,循环无端,出入升降,继而有常。原出中焦,总统于肺气,曷常病于人也。及其七情之变攻,五志之间发,乖戾失常,清者遽变为浊,行者遏抑而反止,表失外护而不知,里失健捍而少降,营运渐远,肺失主持,妄动不已,五志厥阳之火起焉。上炽于肺,气乃为病,何者?气本为阳,反胜则为火矣。河间有曰∶五志过极,皆为火也。何后世不本此议,而以香辛燥热之剂,概作寒治,所据何理?且言指迷七气汤,用青皮、棱、术、益、桂之属,可以通七情,混同一义,不按某药治某病,以下诸方。尤有甚焉者,兹不具论,不知经言九气之治,各有分别,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云云,何尝混作寒论,而以燥热之剂通治诸气。若用燥热之剂,不过暂却滞气,冲快于一时耳。滞气暂开,久而复郁,郁至久而生热,热积久而生痰,痰饮下隔,升降不行,浊气混 ,清虚耗竭,此习俗相沿之误,莫能救挽者。又有肾虚不能摄气归元,用黑锡丹、养气丹,以有形金石,镇无形之气,譬以石投水,水固未尝沉也,岂不殆欤?丹溪云∶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中挟相火,其热为甚。自觉冷者,非真冷也,火极以水,阳亢阴微,故有此证,认假于真,可胜道哉?大抵七情伤气,郁结不舒,痞闷壅塞,发为诸病,当详所起之因滞于何经,始则用辛温以散之,稍久即以辛平和之,辛寒折之。然药中有行散者,有损泄者,用之能却气之标,而不能制气之本,岂可久佐以燥热之药,以火济火,混同为治,使之常服多服可乎?气之与火,一理而已,动静之变,反化为二,气作火论,与病情相得。丹溪《局方发挥》云∶冷生气者,出于高阳生之谬言也,是非身受寒气,口食寒物而遽论寒者,吾恐千不得其一二也。

肿胀引经别证辨

肿胀一证,经云∶五脏六腑,无不有之。再考全经,如脉要论曰∶胃脉实,气有余则胀。病形篇曰∶胃病者,腹肿胀,胃脘当心而痛。本神篇曰∶脾气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应象论曰∶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皆实胀也。太阴阳明论曰∶饮食起居失节,入五脏则腹满闭塞。

师传篇曰∶足太阴之别,分孙虚则鼓胀,此皆虚胀也。经脉篇曰∶胃中寒则胀满。方宜论曰∶脏寒生满病。风论曰∶气隔塞不通则善胀,失衣则善胀,皆寒胀也。阴阳别论曰∶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诊要经终篇曰∶手少阴终者,腹胀闭,足太阴终者,腹胀闭,此心脾受伤之胀也。此外如六元正纪、至真大要等论曰∶太阴所至为跗肿,及土郁之发,太阴之初气,太阴之胜复,皆湿胜之肿胀也。或曰∶水运太过,寒胜则浮。

或曰∶太阴司天,太阳胜复,皆寒胜之肿胀也。或曰∶少阴司天,少阴胜复,少阳司天,少阴胜复,热胜则肿,皆火胜之肿胀也。或曰∶厥阴司天在泉,厥阴之复。或曰∶阳明之复,皆水邪之侮土,及金气反胜之肿胀。由是观之,则不惟五脏六腑,即五运六气,亦各有肿胀矣。然经有提其纲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又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聚水也。

又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可见诸经虽皆有肿胀,无不由于脾肺肾者。盖脾土主运行,肺金主气化,肾水主五液,凡五气所行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二藏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故肿胀不外乎三经也。但阴阳虚实,不可不辨。大抵阳证多热,热者必实;阴证必寒,寒者多虚;先胀于内,而后及于外者多实;先肿于外,而后及乎里者多虚;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者多实;小便清白,大便溏泄者多虚;脉滑数有力者多实;弦浮微细者多虚;形色红黄,气息长者多实,容颜憔悴者,声短促者多虚。凡诸实证,必以六淫有余伤其外,饮食怒气伤其内,故致气逆不行,三焦壅闭。此则多在气分,无处不到,故不分部位,而多通身浮肿。又或气实于中,又为单腹胀急,然阳邪急速,其至必暴,每成于数日之间,此惟少壮者多有之。但破其急气,利其壅滞,则病无不愈,此治实之道也。若是虚证,必以五志积劳,酒色过度,伤其脾肾,日积月累,其来有渐,每成于经月之后,此多成于中年之外。其形证脉气,必有虚寒之候,显然可见,非若实证之暴至,而邪热壅结,肝气悍逆之有因也。则治实恒易,理虚颇难耳!然虚有在气者,有在水者。在气者,以脾气虚寒,不能运化,所谓气满中虚者。在水者,以脾虚不能制水,则寒水反侮脾土,泛滥为邪。其始也,必从阴分渐次而升,按肉如泥,肿有界分,所谓水膨水胀者也。然水虽制于脾,实则统于肾。盖肾本水藏,而元阳生气所由出。若肾中阳虚,则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阴阳不得其正,则化而为邪矣。夫气即火也。精即水也,气之与水,本为同类,但在化与不化耳。故阳旺则化精而为气,阳衰则不化而为水,即为邪。凡火盛水亏则病燥,水盛火亏则病湿。故火不能化,则精不从阳,而精化为水。所以水肿之证,多属阳虚,故曰寒胀多,热胀少也。然观丹溪之治肿胀云∶清浊相混,隧壅闭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肿满。治宜补其肝,又须养肺金以制木,使脾无邪贼之患,滋肾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权。夫制火可以保金,独不虑其害土乎?若以此法,施于阳实而热者则可,若以治阳虚而气弱者,岂不反助阴邪而益其病哉?更有不明虚实,专执下则胀已之一法,虽得少宽于一时,真气愈衰,未几而肿胀再作,遂至不救,殊可叹也!余于此证察其实者,直清阳明,反掌收功。苟涉虚者,温补肝肾,渐次康复;或虚实混淆,阴阳疑似者,宁先以治不足之法,探治有余,若不投而病反加者,不宜补也,不妨易辙,自无大害。若误以治有余之法治不足,而曾经峻攻者,真气复伤,虽神丹不能疗矣!其有不大虚不大实者,先以清利见攻,继以补中调摄,此治虚之道也。又有标实而本虚者,泻之不可。攻之无功,极为危险。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皮肤绷急,多属于气;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蛊即血也。在女科有气分血分之殊,气分者,心胸坚大,而病发于上,先病水肿而后经断;血分者,血结胞门,而病发于下,先因经断而后水肿。在治法有理肺理脾之殊,先喘而后胀,治在肺;先胀而后喘,治在脾。以上诸治,其大略也,贵在神而明之,庶可免于虚虚实实之害矣!

腹胀禁用攻泻论

从来肿病,遍身头面俱肿,尚易治。若只单单腹肿,则为难治。此其间有所以然之故,不可不辨也。盖传世诸方,皆是悍毒急攻之法,耗损真元,亏伤脾胃,可一而不可再。用药纵取效于一时,倘再腹肿,则更无法可用矣!且遍身俱肿者,五脏六腑各有现证,故泻肝泻肺泻膀胱大小肠之药,间有取效之时。而单单腹胀,则中州之地久窒其四运之轴,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相聚结,牢不可破,实因脾气衰微所致。而泻脾之药,尚敢漫用乎?且肿病之可泻者,但可施之西北盛壮之人,及田野农夫之流,岂膏粱老少之所能受?设谓肿病概可用之,大满大实,必从乎泻,而病后肿与产后肿,亦将泻之耶?且古方原载肿病五不治∶唇黑伤肝,缺盆平伤心,脐突伤脾,背平伤肺,足底平伤肾,此五者不可治矣。是其立方之意,非皆为不可治之证而设,后人不察,概从攻泻者何耶?所以凡用劫夺之药者,其始非不遽消,其后攻之不消矣,其后再攻之如铁石矣。不知者观之,方谓何物邪气?若此之盛,自明者观之,不过为猛药所攻而致。觉此身之元气,转于此身为难者,直有驱良民为寇之弊,所谓亦子盗兵,弄于潢池 其然乎?明乎此,则有培养一法,补益元气是也;则有招纳一法,升阳举气是也,则有解散一法,开鬼门洁净府是也。三法俱不言泻,而泻在其中矣,无余蕴矣。

喘胀标本论

喘胀二因,皆小便不利,喘则必生胀,胀则必生喘,但证有先后之殊,而复有标本之异,可得而辨焉。何则?先喘而后胀者,生于肺;先胀而后喘者,生于脾。盖肺金司降,外主皮毛。经曰∶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是小便之行,由于肺气之降下而输化也。若肺受邪而上喘,则失降下之令,故小便渐短,以致水溢皮肤而生肿满焉,此则喘为本而胀为标也。脾土恶湿,外主肌肉,土能克水,若脾土受伤,不能制水,则水湿妄行,漫渍肌肉,水既上溢,则邪反侵肺,气不得降而生喘矣,此则胀为本而喘为标也。属肺者,当清金降气,而行水次之;属脾者,当实脾行水,而清金次之。苟肺证而用燥脾之药,则金得燥而喘愈加;脾病而用清金之药,则脾得寒而胀愈甚矣。治喘胀者,但知实脾行水,不知分别脾肺先后之证,故为发明之。

喘哮短气气逆息贲辨

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又云∶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此言人生之气出入升降,贵乎往来不穷,乃成生生之妙用。若外为六淫所伤,内为七情所结,则喘哮、短气、少气、气逆、息贲之证,种种作矣。然何以辨之?喘者,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由于肺气感邪,肺叶张举,或虚而挟寒;或实而挟热,或水气上乘,虚火上炎;或气郁所感,脾胃不足,皆有此候。风寒必有冷痰如冰之证;实热必有壅盛燥渴之证;水气必胁下胀满有声,四肢浮肿;虚火必得食即减,食已即发,乍进乍退;气郁必鼻息引张,烦闷胸满,胃虚必气道奔急,喘甚不休。治者随证而施。使浮游之火下降,清肃之令下行,自不复有火矣。哮者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圣济总录》名为呷嗽是也,以胸中多痰,结于喉间,与气相系,随其呼吸有呀呷之声。得之咸酸太过,积热胶痰,痰去则声少息。倘不节口,而胸中未尽之痰,得新味相结,哮又作矣,治之以吐痰为生。若遇冷而发者,因中外皆寒,宜温其肺金。若寒包其热者,宜清肺药中兼加发散,则自然愈也。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接续,似喘无痰声,亦不摇肩呻吟,而无痛禁,虽若气上冲,实非气上冲也。凡气食阻者宜泻之,元气虚者宜补之。少气者,气少不足以言,即经所谓言而微,终日复言,为夺气之候,皆因中气不足所致,故短气犹有属实,少气惟有补虚而已。逆气者,但气上奔急,肺壅而不下,若有不能呼吸之状,实于哮喘短气不同。息贲者,五积中之肺积也,喘息奔急,亦名息积,右胁下必有积块以别之。人之五脏,皆有上气,而肺为之总司,其体清虚,有升有降,即出入皆利,其用健运,少气少血,即升降无资。故喘哮诸证,皆在肺金分野,治之亦宜在肺。然属实者,毋庸更论;属虚者,又应变通。如土虚而不能生金者,则治在脾而中枢能运;或肾虚而不能纳气者,治在肾而北门有锁。皆以气味浓药,实其中下二焦之间,不得泥夫壅逆之候,而束手逡巡也。

哕逆咳逆干呕呕吐五证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葬剑情缘

    葬剑情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西渡,通往那个未知的自己在爱与恨之间在黑与白之间在善与恶之间。《葬剑情缘》以多个人物的视角来面对“宿命”这个冷酷而又残忍的字眼。宿命,是否真的无法去改变?相信当你看过葬剑情缘之后,就能知道其中的内涵。
  • 王俊凯你还好吗

    王俊凯你还好吗

    "王俊凯,你告诉我你有没有爱过我?就算一点点。"韩以晨控制着眼泪不让它流下来。"没有!"王俊凯铁下心说。"好!"韩以晨转身就走。可是眼泪已经控制不住了。王俊凯,你不是说过永远爱我吗?你既然给我一丁点希望,为什么还要让我失望?----by韩以晨我说过,永远爱你,你,还会相信我,吗?----by王俊凯
  • 哥们儿,丫头很拽!

    哥们儿,丫头很拽!

    两个学痞的爱情,她没有曾经的记忆,只知道自己有一个混蛋父亲。他出生于豪门望族,只知道自己可以相信的人是老头子(爷爷)。她的身世一步一步的揭开,他却一点一点的失去,他们会陪着对方走多久?
  • 异次元世纪

    异次元世纪

    独立龙海泽国之边,望鲸海之广,思东瀛倭国之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挚友登足遥望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妄想,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思今朝,脚踏尸山血海,手握苍穹乾坤,妄踏上龙海之巅。挽狂澜之浩力,扶大厦之将倾。谁曾想,成王败寇几时尽,是非功过转头空。多思无益眼前的绝境,唯有在黑暗之中探寻那异次元的新世纪。
  • 爸爸妈妈请离婚

    爸爸妈妈请离婚

    相信家庭问题所有家庭都会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我请爸爸妈妈或女儿儿子可以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别以为单亲家庭就不好,挺自由的。别那么自私,那自己锁住爸爸妈妈的幸福。也请爸爸妈妈不要对自己的儿女要求太高,他们是突破两亿精子闯出来的优秀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就看有没有一个好的爸妈把潜伏的优秀挖掘出来。
  • 也会以言相告

    也会以言相告

    奶茶店的邂逅,让她明白喜欢一个人大概就是哪怕看他一眼都会心跳加速,听闻大BOSS是位令人琢磨不透的青年才子,她从未想过会有那么一段她不敢想像的爱情出现在她身上,她梦想着有一天她会穿着她爱的人亲手为她设计的独一无二的婚纱。
  • 专家诊治糖尿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糖尿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告诉你如何防治糖尿病,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心理平衡对健康与人生是多么重要!同时还告诉你,糖尿病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提高后必然会产生的所谓“文明病”,本病的发生关键是缺乏健康知识。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建立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就可以在经济发达的同时享受健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色医女:策乱江山

    绝色医女:策乱江山

    万历四十八年注定是神奇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将有三个皇帝!她的美貌惊心动魄举世无双,她的舞姿倾国倾城如彩蝶翩翩起舞,她奉师父之命潜伏在京城,周旋在各种各样的权贵之间,只为了帮太子顺利即位。他年轻有为满腔热血,家中世代忠良却成了让百姓厌恶的锦衣卫。火场中的惊鸿一瞥让他的心从此沦陷,他以为她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却不知她只是一柄杀人的利器。生死相许的爱情最终能否跨越世俗的鸿沟!一次一次的性命相博,爱,究竟还剩下多少?
  • 红尘引

    红尘引

    缘起缘灭,爱恨情仇。几经蹉跎,终于放下心中执念,与你携手。经历风雨才知真情可贵,尝遍情殇才懂倾诉情肠。从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负初心,成就倾世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