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83300000014

第14章

寒湿之证。皮肤空疏。三焦经绝者。血崩之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者。内有干血。身皮甲错。腹中急痛者。内生痈脓。皮肤溃而有疡者。疠风也。皮肤脱若蛇皮者。疠风也。疠风遍身如癣者。脾病。疠风溃烂无脓者。血死。少年皮生黑斑者。不吉。痘儿头项皮赤者。多凶。凡肿胀。皮浓色苍者。皆属气。皮薄色泽者。皆属水。诸痛疮疡。斑疹麻痘。色赤而红者顺。青而黑者逆。诸病症。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身涩而脉滑者死。身滑而脉涩者死。此皆皮部之诊也。由是推而言之。则寿夭诊于缓急。强弱诊于浓薄。消减肿胀。

以诊其虚实。润泽枯槁。以诊其盛衰。八者交参。则诊视之法备。而皮肤之变详。夫如是。按经络而分内外阴阳。察部位而分上下左右。参伍以观。错综以变。庶乎其有得欤。

诊肉望法提纲

经言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 。分肉之间。 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圣人于此。不啻三致意焉。且脾胃属土。其充在肌。故观肌肉之消长。可知脾胃之盛衰。夫脾者。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胃者。五脏六腑所禀气者也。诊脉虽以胃气为本。观形当以肌肉为先也。若夫形肉已脱。

九候虽调。圣人不曰可生。而曰犹死。则是肌肉之消长。尤关胃气之有无矣。诊之之法。其可不讲乎。析而言之。如形充而大肉 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血有余。气不足。瘦而无泽者。血气不足。瘦而泽者。血不足。气有余。肥者耐寒。瘦者耐热。肉瘦削者脾虚。肉壅肿者脾实。肉蠕动者脾病热。肉 者脾中风。筋惕肉 者阳虚。食减肉消者意损。瘦削干黑者。肉极之证。肉宛 弱者。肉痿之征。肉上粟起者。寒客皮肤。肌肤不仁者。邪入络脉。肌肉充盛者。形气有余。肌肉消减者。形气不足。肥人肉如棉絮者。谓之无气。妇人肌若鱼鳞者。谓之带下。骨痛肉枯者。寒胜其热。烂肉腐肌者。热胜其寒。疳病形容羸瘦者。症起肠胃之内。瘅疟肌肉消烁者。邪舍分肉之间。脱肉者死。破 者死。大肉陷下。大骨枯槁者皆死。肌肉不滑泽。肉满唇反者。肉先死。疠风割切不痛者。肉先死。肉痿软。唇反。人中满者。肉先死。此皆肌肉之诊也。由是约而言之。当以坚脆诊寿夭。以肥瘦诊血气。以有泽无泽诊盛衰。以消减壅肿诊虚实。八者交推。则诊候之法备。而肌肉之证明。所谓肌者。四肢间附骨之肉也。 者。肘膝后如块之肉也。曰 曰谷。则以血之流注。如水之流注。水注川曰 。注曰谷也。若夫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是又合脉以观之。因症以辨之。

审其顺逆。而判其吉凶矣。大凡诊法。皆当错综相参。非独诊肌云尔。

络脉望法提纲

闻之直行曰经。横行曰络。诸脉之浮而外见者。皆络脉也。络也者。本经别出之旁支。联系于他经者也。析而论之。经十二。络十五。皆辨其行。以分其部。按其部。以诊其病焉。经络论。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言经脉之色有常。络脉之色无常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亦皆应其经脉之色也。言五脏之经。

应五脏之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

言阴络之色应五脏。阳络之色应四时。阳外而阴内也。其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者。以其变之因乎时。不因乎病。故亦以为常也。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以其不应时之寒。不应时之热。故以为寒热也。皮部论曰。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白则寒。五色皆见。

则寒热也。盖阳络随时而行者。变从乎外。天道之常也。因病而见者。变从乎内。人道之变也。合时与病而察之。可知其变中之常。常中之变矣。至于两跗上脉竖坚陷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手鱼络青者。胃中有寒。鱼际络赤者。胃中有热。鱼际脉黑者。或者痫候。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青短者。少气也。颈脉动。喘疾咳曰水。耳间青脉起者。为掣痛。耳后完骨上青络盛。卧不静者。是痫候。臂多惕脉者。谓之脱血。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惊跳不定者。即为脉虚。青紫之脉。散见于面者。多病风热。红赤之脉。散见于腮者。多病痘疹。此皆阴阳之络。因病而变者。亦宜合时与病而察之也。然愚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络脉之见。皆当有血色以间乎其中焉。变见于左者。应在左。变见于右者。应在右。左右皆见。左右皆病。察其何部何色。

而断其何脏何腑也。至于络之形容。亦有粗细浮沉长短缓急之殊焉。推而论之。则络之粗者。病气有余。

络之细者。形气不足。犹脉之大则病进。细则气衰也。络之浮者病在外。络之沉者病在内。犹脉之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也。络之长者气治。络之短者气病。犹脉之长则气治。短则气病也。络之紧急者为寒。络之纵缓者为热。犹脉之急为寒。缓为热也。于是乎因人大小。而定络之粗细。因人肥瘦。而定络之浮沉。相时寒暑。以验缓急。相时冷暖。以验短长。八法互观。合之络色。参之脉证。庶乎可通其变矣。经曰。凡此十五络者。

实则必见。虚则必下。其见浮而坚。其见大而明者多血。细而沉者少气。亦此意欤。若夫幼科食指之纹。即手太阴之络也。痘科耳后之筋。即手少阳之络也。皆可以是参观者也。

络脉主病提纲

络脉已言其诊法矣。然必先知其部。与其病焉。灵枢曰。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 。

小便遗数。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实则心痛。虚则头强。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膈。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实则肘挛。虚则不收。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实则癫狂。虚则足不收。胫枯。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实则厥。虚则痿 。坐不能起。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厥气上逆则气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气逆则 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任脉之别。名曰尾翳。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夫经言虚实者。络脉之病。

经言名目者。络脉之部。知其病而察其部。则察其部而知其病矣。经又曰。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是则不但知其虚实。且知其寒热矣。合前篇观之。其体用不已备乎。(别也之别当作故)

诊筋望法提纲

窃闻筋者力也。肉中之力。气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其候在目。其主在肝。膝为之府。爪为之余者也。以部位分之。则手之筋行乎手。足之筋行乎足。阳明行于前。太阳行于后。少阳行于侧。阴筋行乎身之阴。阳筋行乎身之阳。皆根据经脉而行。可根据经脉而分也。详观经筋篇。手阴阳之筋。皆起于手指。阳筋自手而上行于头面。阴筋自手而上行于胸腹。足阴阳之筋。皆起于足趾。阳筋自足而上行于头面。阴筋自足而上行于胸腹。其为病也。皆当其所过者。转筋支痛。治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盖燔针所以治寒。不燔针所以治热。诊候之法。寒则见其筋挛反折。热则见其弛纵不收。在阳筋则见其不能俯。在阴筋则见其不能仰。见于膝则行走难以屈伸。见于身。则左右难以动摇。损在筋者。筋缓不能自收持。痹在筋者。筋挛不可以行走。筋极肝伤。则腰背相引。难以俯仰。筋死肝绝。则舌卵卷缩。不能展舒。及夫痉痫螈 。颓疝阴病。纽痛肿痛。口目僻急。皆可按部位而知经筋也。若望其筋。知其病。惟肿胀有筋起之证。伤寒有筋惕之文。肿胀以青涨高起者。为不可治。则知未青涨高起者。犹可治也。伤寒以筋惕为发汗亡阳所致。则知用温经益阳之法。当可治也。至于筋溜者。有所疾前。筋屈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也。疹筋者。尺脉数甚。

筋急而见。其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也。斯二者。亦可望筋而知病也。其他筋 、筋急、筋挛。筋弛。亦有可见。有不可见。然察其病情。按其部位。皆可知其病在何经之筋也。由是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

而经筋之病。庶可知其要矣。

诊骨望法提纲

闻之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者。清而散。属地者。浊而聚。是故阳化气。阴成形。精神为阳。骨骸为阴。且骨者髓之府。髓者骨之充。其候在耳。其主在肾。诊之之法。盛则见其筋骨劲强。衰则见其形容伛偻。骨损则见其骨痿。不能起床。骨极则见其齿动。不能久立。见于痹。则骨重而难举。见于病。则肢伸而不屈。其行而振掉。立不能久者。则知骨之将惫。发无润泽。肉不相亲者。则知骨之先亡。及夫头背腰膝之骨。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此皆骨之形容于外者也。若见其骨。知其病。如灵枢云。颧骨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其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骨小则夭矣。然则形充而颧起者骨大。骨大当寿矣。千金云。儿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而死。尻骨不成者。能倨而死。掌骨不成者。能匍匐而死。踵骨不成者。能行而死。膑骨不成者。能立而死。头四破不成人。通身软弱如无骨者。不寿。此亦得强则生。失强则死之谓也。若夫经言五色之见。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则知部骨不陷者。可免于病。

部骨陷而色乘袭者。若病甚则危也。是又合气色骨部而观之也。他如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皆为死证者。

以其脾肾绝于内。骨肉消于外。枯槁则皮着。骨陷下则肉消尽也。至于赋禀不齐。骨骸有异。又如本藏篇所谓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无 者。心高。 小短举者。心下。 长者。心坚。 弱小以薄者。心脆。 直下不举者。心端正。 倚一方者。心偏倾。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好肩背浓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浓者。肺端正。胁偏疏者。肺偏倾。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 者。肝高。合胁兔 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胸胁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此又骨骸之常也。至若骨之小大多寡。合骨度篇、洗冤录观之。可知其要。

然非诊家之急。故不备录。

爪甲望法提纲

窃闻爪之生。发之长。营卫之行。无顷刻止。且爪者。筋之余。胆之外候也。灵枢曰。胆应爪。爪浓色黄者胆浓。

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盖胆者肝之腑。爪者肝之华。故以爪候胆也。然候胆者言其常。而诊病者论其变也。其变维何。爪甲青者多凶。爪甲赤者多热。爪甲黄者疸病。爪甲白者寒证。爪甲黑者。或因血瘀而痛。或因血凝而死。要之润则吉。

枯则凶。爪色虽殊。其变皆决于此矣。诸书谓痹病骨痛爪枯者。足少阳血气皆少。色苍爪枯者肝热。爪甲黑。干呕面青。肢厥冷者病凶。病患爪甲白者不治。爪甲青者死。爪甲下肉黑者。八日死。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者筋绝。九日死。小儿爪甲青黑。忽作鸦声者肝绝。小儿咬爪甲者。乳少成疳。心病为疟。心烦甚。欲得清水。反寒多热不甚。若其人本来心性和雅。今忽弊急。言未竟便住。以手剔脚爪。此人心死。名曰行尸。是皆诊爪之目也。能参合而行之。庶无虚虚实实之弊矣。

诊乳望法提纲

诊乳之法。内经未言。李梃医学入门云。女人属阴。阴极则必自下而上冲。故乳房大而****缩也。男子属阳。阳极则必自上而下降。故****垂而****缩也。杨士瀛曰。男子以肾为重。妇人以乳为重。上下不同。而性命之根则一。诊乳之法。观此亦可心解矣。何也。相书谓妇人****朝上。生子易养。****朝下。生子难养。

以脾胃冲任之有强弱也。乳大者子多。乳小者子少。以脾胃冲任之有盛衰也。白小低偏者。子息难。以形色亏也。黑大坚硬者。子息好。以形色全也。男胎则左乳先胀硬。女胎则右乳先胀硬。阳从左。阴从右也。妇人受孕。其乳当转黑。小儿脐风。其乳当结核。有诸中。形诸外也。至于妇人乳中坚硬。不红不痛者。乳岩也。

乳中肿胀。色红且痛者。乳痈也。痈者壅也。疽者阻也。六腑有所壅。则为痈。五脏有所阻。则为岩也。合色脉而察之。亦诊妇人赤子之一助云尔。

脐府望法提纲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王之溺爱:染尽风华君不知

    王之溺爱:染尽风华君不知

    一个是灭国的皇子一个是复仇的君王只因那身边的爱将死于毒害便直取都城,毁了江山一个倔强隐忍一个偏执索要只因那似水流年的温暖之痛需要人来补偿归还当一切水落石出,当真相浮现眼前他们是不是还能再继续那些前尘未完的情缘当纠缠到了尽头,当仇恨燃尽了此生他们是不是能够放开彼此,陌路天涯…且看他们在这片繁华苍茫下如何演绎他们的爱恨情殇
  • The Bab Ballads

    The Bab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关是非只是生活

    无关是非只是生活

    介绍了一个平凡农村家庭平凡女孩儿的半生,没有是非对错,只是关于生活。
  • 夏天和清风

    夏天和清风

    夏天和清风都是很温柔的人,小一,你也是。他们都有一个很完美的结局,很幸福。谨以此书,献给我最爱的小一。
  • 峨眉传人

    峨眉传人

    找老婆难,找好老婆难上难。找美丽可爱、温柔贤惠,听话懂事,事业有成,权利无双,受万民敬仰的好老婆……这绝对只能在梦中出现了。主角落难之时,一名贫民窟的普通女孩救了他一命。在报恩的过程中,他将女孩打造成了世界的女王。
  • 末日之刑天觉醒

    末日之刑天觉醒

    末日降临,神话中的人物也随之觉醒。林正阳得神明之血,且看他在末世之下如何崛起
  • 三国红颜系统

    三国红颜系统

    穿越到三国,为苦命的红颜逆天改命!且看范毅如何在三国乱点鸳鸯谱?
  • 天混记

    天混记

    风平浪静,天山共色,灵兽祥和,人兽共处,这里是魔界与仙界的混沌交界。千百年来人兽祥和,因为这里有最神秘的职业——“降兽师”。突然,一群妖魔闯入这里,发动禁忌之力。上古神兽被永久封印,降兽师们毫无还手之力。一天后,这里被毁的面目全非,降兽师也就此灭门。降兽师已灭亡,魔界镇鬼师出现,仙界在二十年后的混沌开启会被灭亡,已成定局!而谁也没有想到,十八年后,一个少年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局势!
  • 听说乔姐要种田

    听说乔姐要种田

    从三千世界回来,立志当一条乖乖种田,没有梦想的咸鱼。却发现自己莫名成了“杀人犯”?乔鹿:一切阻挡种田的人都是死人!……某国家领导:求核平弹!乔鹿:种田中,没空。某互联网大佬:年薪千万,来嘛!乔鹿:种田中,没空。某著名数学教授:数学这么可爱,你忍心拒绝吗?乔鹿:种田中,没空。某大佬:结婚吗?众人:种田中,没空!某大佬:我……
  • 快穿:玄月泉

    快穿:玄月泉

    一个心理学教授,一座玄月泉阁,玄月泉里住着三个成员,百一,黎月,浅言,心理疾病患者都前来解结。一劫道破一尘缘。每一次任务都面对着无法想象的挑战,是化缘?还是尘封?孰来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