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9800000057

第57章

论吕大圭以后世猜防之见疑古义宋儒说经多有此失

吕大圭曰,公羊论隐公之贵贱,而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夫谓子以母贵可也,谓母以子贵可乎,推此言也,所以长后世妾母陵僭之祸者,皆此言基之也,梁论世子蒯聩之事则曰,信父而辞王父,则是不尊王也,其弗受以尊王父也,夫尊王父可也,不受父命可乎,推此言也,所以启后世父子争夺之祸者,未必不以此言藉口也,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赵鞅归于晋,公皆曰,其言归何,以地正国也,后之臣子,有据邑以叛,而以遂君侧之小人为辞者矣,公子结媵妇遂盟,公羊曰,大夫受命不受辞,出境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则专之可也,后之人臣,有事异域,而以安社稷利国家自诿者矣,祭仲执而郑同,其罪在祭仲也,而公羊则以为合于反经之权,后世盖有废置其君如奕棋者矣,圣人作经,本以明其理也,自传者学不知道,妄为之说,而是非易位,义利无别,其极于下之僭上,卑之陵尊,父子相夷,兄弟为仇,为大臣而称兵以向阙,出境外而矫制以行事,国家易姓,而为其大臣者,反以盛德自居而无所愧,君如武帝,臣如隽不疑,皆以春秋定国论,而不知其非也,此其为害甚者,不由于叙事失实之过哉,故尝以为三传要皆失实,而失之多者,莫如公羊,何范杜三家,各自为说,而说之缪者,莫如何休,公羊之失,既已略举其二,而何休之缪为尤甚,元年春王正八,公羊不过曰君之始年尔,何休则曰,春秋纪新王受命于鲁,滕侯卒不日,不过曰滕微国而侯不嫌也,而休则曰,春秋王鲁,隐公以为始,黜周王鲁,公羊未有明文也,而休乃唱之,其诬圣人也甚矣,公羊曰,母弟称弟,母兄称兄,此其言已有失矣,而休从为之说曰,春秋变周之文,从商之质,质家亲亲,明当亲厚于群公子也,使后世有亲厚于同母弟,而薄于父之枝叶者,未必不由斯言启之,公羊曰,立囗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此言固有据也,而何休乃为之说曰,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使后世有惑于质文之异,而嫡庶互争者,未必非斯语祸之,其释会戎之文则曰,王者不治夷狄,录戎来者勿拒,去者勿追也,春秋之作,本以正夫夷夏之分,乃谓之不治夷狄可乎,其释天王使来归之义则曰,王者据土与诸侯分职,俱南面而治,有不纯臣之义,春秋之作,本以正君臣之分,乃谓有不纯臣之义可乎,锡瑞案宋儒不信古义而好驳难,是一时风气,不足怪,其最不可训者,则误沿当时猜防疑忌之习,反以古训为助乱之阶,非止上诬古人,且恐下惑后世,胡安国春秋传,发明尊王攘夷之义于南宋初,切中时势,而解帅师之类,以权臣主兵为大戒,王夫之论之曰,王之尊,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之攘,非一身两臂之可攘,岳侯之死,其说先中于庸主之心矣,王氏之驳胡传诚非苛论,宋惩黄袍加身之事,首夺将帅之权,子孙传为家法,贤者限于习俗,南宋之初,欲雪国耻,王赖师武臣力,乃诸将稍稍振起,秦桧夺其兵而杀之废之,胡氏与桧薰犹不同,而误加推荐,盖由于议论之偶合,而实因经义之不明,岳侯之死,虽未可以咎胡,而解经不精,以致误国,亦有不得辞其咎者,吕氏此论,多以后世之乱,归咎汉人,不知汉人但解经义,何能豫防后世之乱,奸人引古籍口,何所不至,曹丕自比舜禹,岂得以舜禹禅让为非,王莽自比周公,岂得以周公居摄为误,废君者自比伊尹,岂得疑伊尹为篡,反上者自比汤武,岂得疑汤武为弑乎,若以僭上陵尊,相夷为仇,归咎公,孔子作春秋时,已有弑君父者,亦公为之乎,黜周王鲁,变文从质,母弟称弟,母以子贵,亲亲立弟,尊尊立孙,公羊虽不皆有明文,董子当公羊初著竹帛之时,其书已有明文,吕氏但责何休,而不知其本于董子,是董子书并未得见,何足以言春秋义乎,来者勿拒,去者勿追,并无语弊,吕以为非,将来者拒之,去者追之乎,王者诸侯分土,有不纯臣之义,封建时本如是,岂可以一统时世并论乎,容斋随笔有二传误后世一条,以左氏大义灭亲公羊母以子贵并论,与吕氏所见同。

论黄泽赵汸说春秋有可取者而误信杜预仍明昧参半

黄泽曰,春秋以前,礼法未废,史所书者,不过君即位,君薨葬,逆夫人,夫人薨葬,大夫卒,有年无年,天时之变,郊庙之礼,诸侯卒葬,交聘会朝,大抵不过如此尔,无有伐国围城,入某国某邑等事也,其后礼法既坏,史法始淆乱,如隐公元年除书及邾宋盟,公子益师卒外,其余皆失礼之事,如不书即位,是先君失礼,为鲁乱之本,郑估克段,是兄不兄,弟不弟,天王归仲子之,则失礼显然,祭伯来则不称使,举一年如此,则二百四十二年可知,如此则夫子春秋安得不作,锡瑞案黄氏之说甚是,据此可见春秋凡例,必不出自周公,周公时天子当阳,诸侯用命,必不容有伐灭围入等事,故柳宗元陆淳皆有此疑,黄氏所见,与柳氏陆氏同,而说加详,然则韩宣之单辞,杜预之谬解,不当以汨乱春秋明矣,乃黄氏既知此义,又曰,春秋凡例,本周公之遗法,故韩宣子囗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书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公之所以王,此时未经夫子笔削,而韩宣子乃如此称赞者,见得鲁之史,与诸国迥然不同故也,案黄氏前后之说,大相矛盾,谓凡例本周公遗法,然则伐灭围入,周公之时已有之乎,鲁史与诸国迥然不同,然则孟子云,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秋,一也,又何说乎,此等皆由惑于杜预之说,先人为主,故虽于春秋有所窥见,而其说半明半昧,凡经学所以不明者,由为前人之说所压,不知前人与前人说各不同,有是有非,所当审择,其审择是非之法,当视前人之年代先后,与其人之贤否,如杜预解春秋,与孟子全然反对,以年代论,则孟子在五年余年之前,杜预在一百余年之后,以贤否论,则孟子为命世亚圣,杜预为党逆乱臣,其所说之是非,自不待辨而决,而自杜解孤行之后,学春秋者误守其说,尽反孟子之说以从之,黄氏于春秋,自谓功力至深,亦未能免此失,所以一知半解,间有所窥,而大义微言,终不能喻也,其徒赵汸说春秋,亦得失互见,大率本其师说。黄氏谓孔子非史官,何由得见国史,盖鲁之史官,以孔子是圣人,乃禀君命使其刊正,又谓公羊氏五世传春秋,左氏增年传文,亦当其子孙所续,故通谓之左氏传,二说皆有思想,而无所依据。

论赵汸说春秋策书笔削近是孔广森深取其书而亦不免有误

赵汸春秋集传序曰,策书之例十有五,而笔削之义有八,策书之例十有五,一曰,君举必书,非君命不书,二曰,公即位不行其礼不书,三曰,纳币逆夫人,夫人至,夫人归,皆书之,四曰,君夫人薨,不成丧不书,葬不用夫人礼则书卒,君见弑则讳而书薨,五曰,囗子生则书之,公子大夫在位书卒,六曰,公女嫁为诸侯夫人,纳币,来逆,女归,娣妇,来媵,致女,卒葬,来归,皆书,为大夫妻,书来逆而已,七曰,时礼时田,苟过时越礼则书之,军赋改作逾制,亦书于策,此史氏之录乎内者也,八曰,诸侯事有命告则书,崩卒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九曰,虽伯主之役令,不及鲁,亦不书,十曰,凡诸侯之女行,惟王后书,囗诸侯,虽告不书,十一曰,诸侯之大夫奔,有玉帛之使则告,告则书,此史氏之录乎外者也,十二曰,凡天子之命无不书,王臣有事为诸侯,则以内辞书之,十三曰,大夫已命书名氏,未命书名,微者名氏不书,书其事而已,外微者书,十四曰,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尊师众称某帅师,君将不言帅师,十五曰,凡天灾物异无不书,外灾告则书之,此史氏之通录乎内外者也,笔削之义有八,一曰存策书之大体,凡策书之大体,曰天道,曰王事,曰土功,曰公即位,曰逆夫人,夫人至,世子生,曰公夫人外如,曰薨葬,曰孙,曰夫人归,曰内女卒葬,曰来归,曰大夫公子卒,曰公大夫出疆,曰盟会,曰出师,曰国受兵,曰祭祀狩,越礼军赋,改作逾制,外诸侯卒葬,曰两君之好,曰玉帛之使,凡此之类,其书于策者,皆不削也,二曰假笔前以行权,春秋拨乱经世,而国史有恒体,无辞可以寄文,于是有书有不书,以互显其义,书者笔之,不书者削之,其笔削大凡有五,或略同以存异,公行不书致之类也,或略常以明变,释不朝正内女归宁之类也,或略彼以见此,以来归为义,则不书归,以出奔为义,则杀之不书之类也,或略是以著非,诸侯有罪及劝王复辟不书之类也,或略轻以明重,非有关于天下之故不悉书是也,三曰变文以示义,春秋虽有笔有削,而所书者皆从主人之辞,然有事同而文异者,有文同而事异者,则予夺无章,而是非不著,于是有变文之法焉,将使学者即其文之是非详略以求之,则可别嫌疑,明是非矣,四曰辨名实之际,亦变文也,正必书王,诸侯称爵,大夫称名氏,四夷大者称子,此春秋之名也,诸侯有王而伯者兴,中国无伯而夷狄横,大夫专兵而诸侯散,此春秋之实也,春秋之名实如此,可无辨乎,于是有去名以全实者,征伐在诸侯,则大夫将不称名氏,中国有伯,则楚君侵伐不称君,又有去名以责实者,诸侯无王,则正不书王,中国无伯,则诸侯不序君,大夫将略有恒称则称人,五曰谨华夷之辨,亦变文也,楚至东周强于四夷,僭王猾夏,故伯者之兴,以攘囗为功,然则自晋伯中衰,楚益侵陵中国,俄而入陈围郑平宋,盟于蜀,盟于宋,会于申,甚至伐吴灭陈蔡,假讨贼之义,号于天下,天下知有楚而已,故春秋书楚事,无不一致其严者,而书吴越与徐,亦必与中国异辞,所以信大义于天下也,六曰特笔以正名,笔削不足以尽义,而后有变文,然祸乱既极,大分不明,事有非常,情有特异,虽变文犹不足以尽义,而后圣人特笔是正之,所以正其名分也,夫变文虽有损益,犹曰史氏恒辞,若特笔则辞旨卓异,非复史氏恒辞矣,七曰因日月以明类,上下内外之无别,天道人事之反常,六者尚不尽见,则又假日月之法区而别之,大抵以日为详,则以不日为略,以月为详,则以不月为略,其以日为恒,则以不日为变,以不日为恒,则以日为变,甚则以不月为异,其以月为恒,则以月为变,以不月为恒,则以月为变,甚则以日为异,将使属辞比事以求之,则笔削变文特笔,既各以类明,而日月又相为经纬,无微不显矣,八曰辞从主人,主人谓鲁君也,春秋本鲁史成书,夫子作经,唯以笔削见义,自非有所是正,皆从史氏旧文,而所是正亦不多见,故曰辞从主人,此八者实制作之权衡也,锡瑞案赵氏分别策书笔削,语多近是,春秋属辞,本此立说,孔广森深取其书,惟其收学非专门,仍有未尽是者,如隐公不书即位以成公意,桓公书即位以如其意,公薨以不地见弑,公夫人出奔曰孙,凡此等皆春秋特笔,未必鲁史有此书法,赵氏以为存策书之大体,是犹惑于杜预之说又信其师黄泽臆撰孔子奉君命修国史之文,不知圣人口授微言,实是私修而非官书,不信古义,而臆造不经,故其所著集传属辞,仍不免有误也。

同类推荐
  • 喉科指掌

    喉科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丹篇

    大丹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诊余举隅录

    诊余举隅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巫庙

    巫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明主养成计划

    明主养成计划

    陈舒明绕着弯子嚯嚯了一大圈儿人,亲手把自己的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
  • 一品相师

    一品相师

    二十一世纪少年郎张一帆本想混一口饭吃。奈何天运不济,终究卷入乱世。
  • 妖怪生存法则

    妖怪生存法则

    妖怪的定义是什么?三头六臂能化形的非主流禽兽?还是拥有强大异能的人类,亦或者是外星人?神仙的定义是什么?脱去虚无的崇拜成分,那就是强大的人类。你所熟知的神仙妖怪来自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它们只是明清时候的人写的小说而已,西游还在封神之前,离我们的时代很近,焉知他们所写的东西就一定是真相?如果在这个繁华的都市中,隐藏着天庭,地狱的组织,而太白金星,二郎神还活着呢?如果这个黑暗的都市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杀戮,如果这个都市中有一个号称守护华夏的组织叫道院呢?一个高中生的奇遇,一个高中生的堕落和自我救赎!!!
  • 一代凶神

    一代凶神

    这是一个血脉纵横的世界,龙王,魔神,大帝,一个个顶尖的血脉拥有者主宰着这个世界。他,原本是普普通通的人,但却因一场厄运而改变了人生。从此,他踏上了不平凡的路。龙王又如何?屠杀!魔神又怎样?吃了!大帝奈我何?斩了!他一步步的踏上觉醒之路,屠龙王,饮魔血,斩大帝,成就了他赫赫的一代凶神之名!=================================================================================================================================================================
  • 道界归尘

    道界归尘

    武道修炼男女有别?没有功法也能修炼?古今大能者,皆自辟天地,我李亦安虽醒于山野之间,也有超凡之志,不得功法,何求拾人牙慧,我自开天辟地!伏天道界,内生阴阳,阴灵阳元,天地十分,阴阳六道生人兽,太阴二道生阴灵,太阳二道生阳傀。一朝梦入界,九死千载生,何处是归路?超凡入圣归凡尘,盖尔黄粱一梦,是故所负几何,所成几何!少年人李亦安匆匆闯入伏天道界,于荒野之间崛起,始于微末,也能成神。
  • 蛮女十二

    蛮女十二

    实力重要还是夫侍重要?这是蛮族女子屠十二需要纠结的问题。为什么别的蛮妮可以召多多的夫侍,只要左拥右抱就能像米虫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抽空修修仙,养养娃,就能幸福愉快的过一生,而她却要在陌生的修真界历经生死,连个夫侍都召不到?某人:夫侍你就不用想了,这辈子都可以不用想了。屠十二:对不起,我不认识你。蛮族崇尚武力和自由,没有夫侍,我还是先让自己强壮起来吧!重点是怎么才能强壮强壮再强壮……这是一个三观初定的蛮族小女孩在陌生的修真界摸爬滚打的故事。慢热,修炼打怪为主,有CP,不缠绵,慎入。
  • 反派大仙尊

    反派大仙尊

    身为网络叼丝写手秦宸失足跌入自家门口下水道却意外穿越到自己的小说里......不对,这穿越的姿势有问题!我居然穿越过来不是废柴主角,而是反派的高富帅公子?!
  • 斩春秋

    斩春秋

    逆流而上斩春秋,斩了一个算一个;我从民国杀到明末;又从明末杀到宋末;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反正我要杀春秋别名——屠夫
  • 哈利波特之魔法本源

    哈利波特之魔法本源

    拉尔斯·伊瓦尔·诺丁森,当人们在茶余饭后谈到这个传奇巫师的时候,他正坐在霍格沃兹城堡的天文台边逗着猫狸子,修剪着花草,魔法艺术家、巫师将军、魔法部高级顾问、白魔法研究协会主席……这些称呼对它而言毫不重要,他更喜欢现在的身份——霍格沃兹魔法学校校长。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喝下午茶和钻研有趣的魔法更美妙的生活了!思虑再三,决定第一本书从9?站台开始,新人新文,劳烦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樱皇第一交换生

    樱皇第一交换生

    本书的主角是身负重任的原冰柒,他在进入樱皇男校当交换生的第一天,就遭遇到了重大危机。先是从校长室出来以后被一个美少年指错路,害她在校园里迷路了大半天,差点被晒成干尸才找到学生会;之后却悲催地发现,学生会长居然就是那个给自己指错路的美少年,而且还是之前被自己痛骂的钟离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