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9800000009

第9章

《书经》

论尚书分今古文最先而尚书之今古文最纠纷难辨

雨汉经学,有今古文之分,以沿书为最先,亦以尚书为最纠纷难辨,治尚书不先考今古文分别,必至茫无头绪,治丝而棼,故分别今古文,为治尚书一大关键,非徒争门户也,汉时今文先出,古文后出,今文立学,古文不立学,汉立十四博士,易,施孟梁邱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鲁齐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皆今文立学者也,费氏古文易,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左氏春秋,皆古文不立学者也,其后今文立学者皆不传,古文不立学者反盛传,盖自东汉以来,异说渐起,非一朝一夕之故矣,谓今古文之分,尚书最先者,史传儒林传举汉初经师,诗自申培公辕固生韩太传,礼自高堂生,易自田何,春秋自胡母生董仲舒,皆今文无古文,惟于尚书云,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困以起其家,是汉初已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别出,故曰今古文之分,以尚书为最先也,谓今古文以尚书为最纠纷难辨者,太史公时,尚书立学者惟有欧阳,太史公未方受书何人,史记引书多同今文,而汉书儒林传云,司马迁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滕诸篇,多古文说,然则史记引书为欧阳今文乎,抑安国古文乎,此难辨者一,汉书艺文志曰,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又儒林传曰,世所传百两篇者,出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成帝时求其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后汉书儒林传曰,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林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作解,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据此则汉时古文尚书,已有三本,一孔氏之壁书,一张霸之百两,一杜林之漆书,此难辨者二,东晋梅颐献古文尚书,孔安国传,孔颖达作疏,以孔氏经传为真,马郑所注为张霸伪书,宋儒以孔安国书为伪,近儒毛奇龄以孔氏经传为真,马郑所注本于杜林漆书者为伪,阁若璩惠栋,则以孔氏经传伪伪,马郑所注本于杜林者,即孔壁真古文,刘逢禄宋翔凤魏源,又以孔氏经传与马郑本于杜林者皆,逸十六篇亦非孔壁之真,此难辨者三,锡瑞案张霸书之伪,汉书已明辨之,孔安国书之伪,近儒已明辨之,马郑古文尚书出于杜林者,是否即孔壁真古文,至今犹无定论,故曰,今古文之分,以尚书为最纠纷难辨也,若唐玄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乃以当时俗书改隶书,与汉时今文不同,文献通考曰,汉之所谓古文者科斗书,今文者隶书也,唐之所谓古文者隶书,今文者世所通用之俗字也,宋时又有古文尚书出宋次道家,尤不足据,阮元曰,卫包以前,未尝无今文,卫包以后,又别有古文也。

论汉时今古文之分由文字不同亦由译语各异

汉时所谓今文,今谓之隶书,世所传熹平石经,与孔庙等处汉碑是也,汉时所谓古文,今谓之古籀,世所传钟鼎石鼓与说文所列古文是也,隶书时通行,故谓之今文,犹今人之于楷书,人人尽识者也,古籀汉时已不通行,故谓之古文,犹今人之视篆隶,不能人人尽识者也,史记儒林传曰,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锡瑞案孔子写定六经皆用古文,见许氏说文自叙,伏生为秦博士,所藏壁中之书,必与壁同为古文,至汉发藏以教生徒,必易为通行之隶书,始便学者诵习,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始用篆文书不通行,后卒改用今体楷书,观今人不识篆文,不能通行,即知汉人不识古文,不能通行之故,此汉时立学所以皆今文,而古文不立学也,古文尚书之名,虽出汉初,尚未别标今文之名,但云欧阳尚书夏侯尚书而已,刘歆建立古文尚书之后,始以今尚书与古尚书别异,许慎五经异义,列古尚书说,今尚书夏侯欧阳说,是其明证,龚自珍总论汉代今文古文名实曰,伏生壁中书实古文也,欧阳夏侯之徒,以今文读之,传诸博士,后世因曰伏生今文家之祖,此失其名也,孔壁固古文也,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则与博士何以异,而曰孔安国古文家之祖,此又失其名也,今文古文,则出孔子之手,一为伏生之徒读之,一为孔安国读之,未读之先,皆古文矣,既读之后,皆今文矣,惟读者人不同,故其说不同,源一流二,渐至源一流百,此如后世翻译,一语言也,而两译之,三译之,或至七译之,译主不同,则有一本至七本之异,未译之先,皆彼方语矣,既译之后,皆此方语矣,其所以不得不译者,不能使此方之人,晓殊方语,故经师之不能不读者,不能使汉博士及弟子员,悉通周古文,然而译语者未尝取所译之本而毁弃之也,殊方语自在也,读尚书者,不曰以今文读后而毁弃古文也,故其字仍散见于群书,及许氏说文解字之中,可求索也,又译字之人,必华夷两通而后能之,读古文之人,必古今字尽识而后能之,此班固所谓晓古今语者,必冠世大师,如伏生欧阳生夏侯生孔安国,庶几当之,余子皆不能也,此今文古文家之大略也,若夫读之之义,不专指以此校彼而言,又非谓以博士本读壁中本而言,其如予王父段先生言,详见段氏古文尚书撰异,案段氏解读字甚精,龚氏通翻译,解读字尤确,据此可知今古文本同末异之故,学者不必震于古文之名而不敢议矣。

论伏生传经二十九篇非二十八篇当分顾命康王之诰为二不当数书与大誓

孔子弟子漆雕开传尚,其后授受源流,皆不可考,汉初传尚书者,始自伏生,伏生传经二十九篇,见史记儒林传汉书文志,儒林传亦云,伏生求得二十九篇,无所谓二十八篇者,乃孔颖达正义云,尚书遭秦而亡,汉初不知篇数,武帝时有太常蓼侯孔臧者,安国之从兄也,与安国书云,时人惟闻尚书二十八篇,取象二十八宿,谓为信然,不知其有百篇也,锡瑞案,此引论衡法四七宿之说,而遗其一曰斗之文,段玉裁谓孔臧书不可信,王引之谓二十八篇之说,见于伪孔丛子,及汉书刘歆传臣瓒注,盖晋人始有此说,据段王说,则今文二十八篇之说非是,孔臧书即伪孔丛子所载也,惟王充论衡正说篇云,至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而尚书二十九篇始定,如其说则益一篇乃有二十九,伏生所传者,止二十八矣,所益一篇是大誓,尚书正义引二十九篇始定,如其说则益一篇乃有二十九,伏生所传者,止二十八矣,所益一篇是大誓,尚书正义引刘向别录曰,武帝末,民有得大誓书于壁内者献之,与博士使读,说之数月,皆起传以教人,文选注引七略同,且曰,今太誓篇是也,论衡言宣帝时,与别录七略言武帝末不合,王引之陈寿祺皆以论衡为传闻之误,则其言尚书篇数,亦不可信,而即论衡之说考之,亦自有不误者,正说篇云,传者或知尚书为秦所燔,而谓二十九篇,其遗脱不烧者也,审若此言,尚书二十九篇,火之余也,七十一篇为炭灰,二十九篇独遗耶,夫伏生年老,晁错从之学时,囗得二十余篇,伏生死矣,故二十九篇独见,七十一篇遗脱,据此则王仲任亦以为伏生传晁错,已有二十九篇,与马班说不异,其以为益一篇而二十九篇始定,盖当时传闻之辞,仲任非必坚持其说,而其说亦有所自来,伏生所传二十九篇,尧典一,皋陶谟二,禹贡三,甘誓四,汤誓五,般庚六,高宗肜日七,西伯戡耆八,微子九,牧誓十,鸿范十一,大诰十二。叶梦得云,伏生以大诰列金滕前。金十三,康诰十四,酒诰十五,梓材十六,召诰十七,洛诰十八,多士十九,毋佚二十,君二十一,多方二十二,立政二十三,顾命二十四,康王之诰二十五,鲜誓二十六,甫刑二十七,文侯之命二十八,秦誓二十九,释文,王若曰,庶邦侯甸男卫,马本从此以下为康王之诰,欧阳大小夏侯同为顾命,故或谓今文二十九篇,当合顾命康王之诰为一,而以大誓当一篇者,王引之经义述闻是也,或以书序当一篇者,陈寿祺左海经辨是也,案以书序当一篇,经义述闻已辨之矣,以大誓当一篇,大誓答问已辨之矣,当从大誓答问,分顾命康王之诰为二,不数大誓书序为是,惟龚氏论夏侯欧阳无增篇,无解于释文,所云欧阳夏侯既无增篇,又并二篇为一,则仍止二十八,而无二十九矣,史记周本纪云,作顾命作康诰。康诰即康王之诰。则史公所传伏生之书,明分二篇,其后欧阳夏侯乃合为一,疑因后得大誓,下示博士,使读说以教人,博士乃以顾命康王之诰合为一篇,而搀入大誓,此夏侯篇数所以仍二十九,欧阳又分大誓为三,所以篇数增至三十一也,论衡所云,益一篇而尚书二十九篇始定,乃据其后言之,云伏生传晁错,囗得二十九篇,乃据其先言之,如此解则二说皆可爱,而伏生所传篇数,与博士所传篇数,名同而实不同之故,亦可考而知矣,若书正义谓司马迁在武帝之世,见太誓出而得行,入于伏生所传内,故为史总之,并云伏生所出,不复曲别分析,云民间所得也,史公不应谬误至此,其说非是,汉所得大誓今残缺,考其文体,与二十九篇不类,白鱼赤鸟之瑞,颇近纬书,伏生大传虽载之,似亦说经之文,而非引经之义,故董子但称为书传,马融疑之是也,唐人信伪孔古文以此大誓为伪,遂致亡佚,近人以为不伪,复掇拾丛残而补之,似亦可以不必矣。

论古文增多十六篇见汉志增二十四篇为十六卷孔疏篇数分合增减皆有明文

伏生壁藏之书,汉立学,今传诵者也,孔氏壁藏之书,汉不立学,今已不传者也,书既不传,则真伪不必辨,而既考今文之篇数,不能不并考古文之篇数,史记儒林传曰,逸书得十余篇,汉书文志曰,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皆未列其篇名,书正义曰,案壁内所得孔为传者,凡五十八篇,为四十六卷,三十三篇与郑注同,二十五篇增多郑注也,其二十五篇者,大禹谟一,五子之歌二,允征三,仲虺之诰四,汤诰五,伊训六,太甲三篇九,咸有一德十,说命三篇十三,泰誓三篇十六,武成十七,旅獒十八,微子之命十九,蔡仲之命二十,周官二十一,君陈二十二,华命二十三,君牙二十四,ぁ命二十五,但孔君所传,值巫蛊不行以终,前汉诸儒知孔本有五十八篇,不见孔传,遂有张霸之徒,于郑注之外,伪造尚书,凡二十四篇,以足郑注三十四篇,为五十八篇,其数虽与孔同,其篇有异,孔则于伏生所传二十九篇内,无古文泰誓,除序尚二十八篇,分出舜典益稷盘庚二篇,康王之诰为三十三增二十五篇为五十八篇,郑玄则于伏生二十九篇之内,分出盘庚二篇,康王之诰,又泰誓三篇为三十四篇,更增益伪书二十四篇为五十八篇,所增益二十四篇者,则郑注书序,舜典一,汨作二,九共九篇十一,大禹谟十二,益稷十三,五子之歌十四,允征十五,汤诰十六,咸有一德十七,典宝十八,伊训十九,肆命二十,原命二十一,武成二十二,旅獒二十三,ぁ命二十四,以此二十四为十六卷,以九共九篇共卷除八篇,故为十六,故文志刘向别录云五十八篇。锡瑞案孔疏以伪孔古文为真,以郑注古文为伪,诚为颠倒之见,而所数篇目,必有所据,其引郑注书序益稷当作弃稷,ぁ命当作毕命,云增二十五篇,据伪孔序文,宝当作二十四,盖作伪孔书者,知伏生二十九篇,不数泰誓与序,遂误以为二十八篇,而不知当数康王之诰也,桓谭新论云,古文尚书旧有四十五卷,为五十八篇,汉书文志云,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二说不同,桓云四十五卷盖不数序,五十八篇兼数武成,班云四十六卷则并数序,五十七篇不数武成,武成正义引郑云,武成逸书,建武之际亡,故比桓谭时少一篇矣,篇数分合增减,皆有明文可据,俞正燮谓文志本注云,五十七篇者,与众本皆不应,七是误文,正义引刘向别录云,五十八篇,八亦误文,轻诋前人,殊嫌专辄,龚自珍不信大誓,极是,而必以为博士无增大誓之事,则二十九篇之数不能定,乃谓刘向龚称五十八,班固龚称五十七为误,即亦未尽得也。

论沿书伪中作伪屡出不已其故有二一则因秦燔亡失而篇名多伪一则因秦燔亡失而文字多伪

同类推荐
  • 耳庵嵩禅师语录

    耳庵嵩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范村菊谱

    范村菊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eowulf

    Beowul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生死撞

    生死撞

    虞茵以为有个从天而降的小胖子带着系统任务,逼她胡作非为已是灾难,从江湖才俊们手中骗来家传武学,天南地北到处闯荡,无一日可休……当她千方百计完成任务,等来的不是解除绑定,而是另一个世界的降临;小胖子也露出不友善的爪牙,她古色古香的武侠世界开始越来越奇幻
  • 本宫来自现代

    本宫来自现代

    新文《婚权独占:席少的名媛新娘》玛雅预言,2012我们大家都会一起死,可是,我竟然等不到2012就死了,死了就死了,竟然还穿越了,穿越应该也会在2012年截止吧?那么反正都要死的,眼前的这个暴君,你就不要用死来吓我了,我不怕的。
  • 阴阳剑主的日常生活

    阴阳剑主的日常生活

    李天乐本应是阳剑剑主,但却阴差阳错的成了阴剑主,他背负着坏蛋的骂名挑起了守护苍生的担子,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阴剑并不一定是坏的(但事实证明以上都在放屁)
  • 擦去心灵的尘土

    擦去心灵的尘土

    本书教育人们怎么在各种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情况时,应该拥有怎样的正确心态,并且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 落凡只为秋

    落凡只为秋

    我还是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北秋,你可否有过那么一点动心……我,爱你……”“七爷,何谓爱,又何谓不爱,你生来便是高高帝王,而我,终将回到属于我的地方”
  • 关于你我路途

    关于你我路途

    在她青涩懵懂的那一年中,她有了人生第一次恋爱,三年后狼狈结尾。默默关注她五年,再也按耐不住暗恋主动开始出击的沈柯成,无微不至的关心她,却在一年后不告而别,一走了之。她悲痛欲绝,以为再也见不到面了。但三年后竟偶然相遇,发现对方都不再有当年青涩的模样,性格也稍稍变得捉摸不定。关于你,关于我,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没亲口对沈柯成说的有些话,终于在多年后有了机会。
  • 旧颜

    旧颜

    他一梦初醒,却物是人非爱人,朋友,一切都离他而去短篇文
  • 直男歪女

    直男歪女

    人生苦短,必须性感。饭在锅里,我在床上。等、等一下!怎么来了一对英俊孪生子?这下纠结了,选哪个好呢?穿越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毫无节操的年代,这是一段基情燃烧的岁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情侣,不同的情侣演绎相同的逆袭。直男歪女,扑朔迷离……
  •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肖淡淡是个调皮的姑娘。慕航是个有些大男子主义的男孩。由于肖淡淡父母的原因,她的童年是跟着外婆的,而外婆是慕航家的老保姆,所以肖淡淡也一直住在慕家。顾羽的出现所打破了他们的安静生活。顾羽的爸妈都是工人,并且前后被工厂的机器绞断了双臂。一家人生活的很艰难。生活方面的压力,养成了顾羽霸道、固执、冷静、早熟的复杂性格。顾羽成为肖淡淡的同桌后,逐渐被她的善良吸引着,他并不打算抗拒,即使他知道慕航和肖淡淡的关系,他骨子里的好战仍旧决定了他会放手去抢,去赢得属于自己的温暖……
  • 错过:终将重逢

    错过:终将重逢

    他郑然是高高在上,亿人簇拥的明星她紫嫣是月入几千的小职员19岁那年的相遇22岁那年的分离直到再次相遇,他对她是相认还是假装从未见过她是再一次沦陷还是不爱了徐志焱的温柔守候,郑然的不羁霸道她会选择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