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14500000026

第26章

各五钱 大黄(二两) 苏木 川乌(各一两) 穿山甲(二十片) 蜈蚣(六条) 白花蛇(一条或一两) 桃枝 柳枝 枣枝(各二寸)上锉细,香油二斤浸五七日,桑柴慢火熬至焦黑色,去渣,起白光为度。放冷,滤净澄清,取一斤半再入锅,桑柴火熬至油滚,陆续下飞过黄丹炒黑色一两、烧过官粉一两,水飞过炒褐色密陀僧一两,仍慢火熬,极沸止,再加嫩松香四两、黄蜡半斤,熬至滴水成珠,用浓绵纸时时摊药贴,贴自己皮上试之,老漱得所,方住手离火,待微温下后细药:松香(先以油少许入锅溶成汁入膏内方佳)、乳香(一两,箬叶炙过)、没药(一两,炙)、血竭(五钱,咀之如蜡,嗅之作栀子味方佳)、天竺黄(三钱、轻粉(三钱)、 砂(一钱半)、胡黄连(三钱)、阿魏(五钱,取一豆大,火化滴铜器上,上头变白者佳、麝香(一钱)。上九味,共为细末,陆续入膏内,不住手搅匀,以冷为度。铲出以温水洗去浮腻,埋在阴地二十一日,去火毒,狗皮摊膏,先以白酒煮朴硝洗患处,良久方贴药。时时炭火烤热,手摩熨之,一贴可愈。

贴时尤当戒浓味、生冷及房欲、怒气。又以多服药饵,不可专恃贴药也。

一、五积六聚, 瘕痞块,元气虚弱,肌体瘦怯,饮食不进,四肢沉困,用补中益气汤加三棱、莪术、青皮、香附、桔梗、藿香、益智、肉桂。

五疸

脉:五疸实热,脉必洪数,其或微涩,症属虚弱。

黄胆症者,虽有五疸,俱是脾胃水谷湿热相蒸,故发黄也。胸腹饱闷、面目俱黄、小水短赤如皂荚汁者,就如 曲相似,湿热而生黄也,用茵陈四苓散加减。发黄口渴、大便实者,用茵陈大黄汤下之,黄自退也。小水清白为愈。疸散成鼓者多矣。

五疸者,湿热郁蒸于脾也。

茵陈散 治湿热发黄。

茵陈 栀子 赤苓 猪苓 泽泻 苍术 枳实 黄连 浓朴 滑石(各等分)上锉一剂,灯草一团,水煎服。身热加柴胡;小水短赤加黄柏;胸膈饱闷加萝卜子、茯苓,饮酒人加栝蒌仁、干葛、砂仁,去滑石。此成酒疸者多。

茵陈大黄汤 治黄胆大便结实。

茵陈 大黄 枳实 山栀 浓朴 滑石(各等分) 甘草(减半)上锉一剂,灯草一团,水煎服。

枣子绿矾丸 治黄胆胖病。

针砂 绿矾(炒) 苍术(米泔制) 浓朴(姜炒) 陈皮 神曲(炒。各一两) 甘草(五钱)上为细末,枣肉为丸,或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米汤送下。切忌荞麦、羊肉、母猪肉。食之急死无医。

四宝丹 治黄病吃生米、茶叶、黄泥、黑炭者宜服。

生米:用麦芽一斤(炒) 使君子肉(二两) 槟榔 南星(各二两,姜汁制)茶叶:用茶叶一斤(炒) 使君子肉(二两) 槟榔 南星(各一两,姜汁制)黄泥:用壁土一斤(炒) 使君子肉(二两) 槟榔 南星(各一两,姜汁制)黑炭:用黑炭一斤(炒) 使君子肉(二两) 槟榔 南星(各一两,姜汁制)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清早砂糖水送下,大效。

治黄病方 黑矾不拘多少,日晒夜露二十一日为末,枣肉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九丸,早、午、晚各进一服,日进三服,二十一日即止。小儿服三九。

治黄肿病方 七月七日采水花干为末,每服一钱,黄酒下效。

治气黄病方 以蛇蜕用棍子挑于灯上点火着,滴成珠,多年陈麻楷圃烧灰各等分为末,黄酒调服效。

痼冷

凡阴症身静而重,语言无声,气少难以喘息,目睛不了了,口鼻冷气,水浆不入,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有如刀刮,先用葱熨法,次服四逆汤。(方见中寒。)痼冷者,寒之甚也。

加味理中汤大附子(面包煨去皮壳)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干姜(炒) 肉桂 陈皮 茯苓(去皮。各等分)甘草(炙,减半)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水煎热服。

固阳汤 治阳症归阴,****缩入,手足厥冷,腹痛胀,汗冷出,脉或反洪弦。

黄 人参(各二钱) 白术(去芦) 茯苓(各四钱) 干姜(八钱) 良姜(三钱,腹痛倍用) 白姜(八钱) 浓朴(三钱,姜汁炒) 大附子(炮,四钱)上锉一剂,水煎热服。

治阴症方胡椒(三十粒) 黄丹(一两) 干姜(一块)上三味为末,用醋调涂放男左女右手心内,合在小便上一时,盖被出汗即已。

治阴症腹痛 灸小指外侧上纹尖,艾炷如小豆大,灸三壮,男灸左,女灸右。

治阴症冷极,热药救不回者,手足冰冷、肾囊缩入、牙关紧急,死在须臾。用大艾炷灸脐中,预将蒜捣汁擦脐上,后放艾多灸之。其脐上下左右各开八分、四分,用小艾炷灸至五壮为度。如****缩入于内,速令人捉定,急将蕲艾丸如绿豆大,在****马口灸二壮,其茎即出,仍服附子理中汤即效。

治阴症方老桑树皮(烧存性) 牡蛎(火 ) 干姜 胡椒(各二钱) 胆矾(一钱) 麝香(少许)上为细末,用阴阳唾调涂于两手心内夹腿腋,不时遍身汗出即瘥。

治冷阴方枯白矾 百草霜(各一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一丸,黄酒送下。

治阴症腹痛面青甚者:鸽子粪一大抄,研末,极热酒一盏冲入,搅匀少澄饮之,去渣,顿愈。

三仙散:治阴症。干姜 大附子(炮去皮脐) 官桂上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滚酒调服,神效。

斑疹

凡斑既出,须得脉洪数有力,身温足温者易治。若脉沉小,足冷元气虚弱者难治。

发斑红赤为胃热,若紫不赤为热甚,紫黑为胃烂,故赤斑半生半死,黑斑者九死一生。大抵鲜红起发稀朗者吉,紫黑者难治,杂黑斑烂者死也。

凡斑欲出未出之际,且与升麻汤先透其毒。脉虚加人参,食少而大便不实加白术。

斑见已出,不宜再发也。斑不可汗,斑烂不宜下。如脉洪数,热甚烦渴者,人参化斑汤,若消斑毒,犀角玄参汤。

凡发斑疹,先将红纸点灯照看病患面部、胸膛、背上、四肢,有红点起者,乃发斑也。若大红点发于皮肤之上谓之斑;小红靥行于皮肤不出起者谓之疹。盖疹轻而斑重也。先将姜汁喷于斑上,以后照阴阳虚实寒热而用药。

凡丹疹皆是恶毒热血蕴蓄于命门,遇君相二火合起即发也。如遇热时,以防风通圣散辛凉之剂解之;寒月以升麻葛根汤等辛温之剂解之。凡丹疹先从四肢起而后入腹者死。

发斑者,热毒蕴于胸中也。

升麻汤 治阳毒赤斑,出狂言吐脓血。

升麻(二钱) 犀角屑 射干 人参 生甘草(各一钱)上锉一剂,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人参化斑汤人参(一钱) 石膏(二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五分) 粳米(一撮)上锉一剂,水煎服。斑盛加大青。

犀角玄参汤犀角(一钱) 升麻(二钱) 香附(一钱) 黄芩(一钱半) 人参(五分) 玄参(一钱)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加大青,水煎服。

隐疹者,红点如蚤螫之状也。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升麻葛根汤升麻(二钱) 葛根(二钱) 芍药(二钱)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水煎服。

犀角消毒汤牛蒡子 荆芥穗 防风 甘草 犀角(一钱半,镑为细末,不入汤煎。)上锉一剂,水二盏,煎至一盏,调犀角末服。

发热

《脉经》曰:脉大无力为阳虚,脉数无力为阴虚。无力曰虚,有力曰实。

夫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则成热也,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潮热者,有时而热,不失其时;寒热者,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

血虚有汗潮热者。

人参养荣汤 治积劳虚损,四肢倦怠,肌肉消瘦而少颜色,吸呼气短,饮食无味也。

人参(去芦) 当归 陈皮 黄 (蜜炙) 桂心 白术(去芦) 甘草(炙,一钱) 白芍(酒炒,二钱) 熟地黄(酒浸) 茯苓(去皮) 五味子(各七分半) 远志(去心,炒五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二枚、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气虚有汗潮热者,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乌鸡丸 治童男室女身发潮热、吐血痰、出盗汗、饮食少进、四肢无力。

黄 (蜜炙)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当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生地 陈皮 秦艽 柴胡银柴胡 前胡 黄芩 胡黄连 黄柏(去粗皮) 知母(去毛) 贝母(去心) 桑白发 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 五味子(各一两。)上锉细片,用乌骨白鸡一只,耳有绿色、脑有金色者佳,重一斤者,以麻子喂七日,缢死,去毛并内肠杂,纳药于内,用绿豆一斗五升浸润,放入小甑内三寸浓,又将青蒿四两衬之放鸡在上,仍以绿豆盖之,蒸极熟,将鸡折碎,同药晒干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清米汤下。

血虚无汗潮热者,茯苓补心汤。(方见妇人虚劳门。)气虚无汗潮热者。

人参清肌散 治男妇气虚无汗潮热。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赤芍 柴胡 半夏 葛粉 甘草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女子血虚有汗潮热者,茯苓补心汤。(方见妇人虚劳门。)气血两虚,无汗潮热者,逍遥散。(方见妇人虚劳门。)男妇四肢发热,筋骨间如火烙手者,郁遏阳气于脾胃之中也。

升阳散火汤 治男妇四肢发热,肌表热如火烙,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气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即火郁则发之,即火郁汤。

升麻 葛根 白芍 羌活 独活 人参(各五钱) 柴胡(八钱) 防风(三钱半) 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三钱)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忌寒凉生冷之物,月余。

伤寒发热者,是外之寒邪伤卫也。九味羌活汤(方见伤寒。)伤暑发热者,是外之热邪伤荣也。清暑益气汤(方见中暑。)内伤发热者,是阳气自伤,属脾肺也。(其脉大而无力。)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阴虚发热者,是阴血自伤,属心肾也。(其脉数而无力。)滋阴降火汤(方见虚劳。)夜则静,昼则发热者,此热在气分也。小柴胡汤加栀子、黄连、知母、地骨皮。

昼则静,夜则发热者,此热在血分也。四物汤加知母、黄柏、黄连、栀子、牡丹皮、柴胡。

昼夜俱发热者,此热在血气之分也。四物汤合小柴胡汤加黄连、栀子。

子午潮热者,加减逍遥散加黄芩、胡黄连、麦门冬、地骨皮、秦艽、木通、车前子、灯芯,水煎服。

一切发热憎寒者,邪在半表半里也。柴苓汤,即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当归饮 治劳心生热,鼻少见血,五心烦热。

当归(一钱二分) 芍药(一钱) 川芎(五分) 生地黄(一钱) 牡丹皮(一钱) 黄连(酒炒,七分) 麦门冬(去心,二钱) 地骨皮(七分) 酒黄芩(七分) 炒栀子(六分) 柴胡(六分) 生甘草(三分)上锉一剂,水煎,食远热服。

一 仆人,五月间病热口渴、唇干谵语。诊其脉细而迟,用四君子加黄 、当归、芍药、熟附子,进一服,热愈甚,狂言狂走。或曰附子差矣。诊其脉如旧,仍增附子进一大服,遂汗出而热退,脉还四至矣。

一 妇人,夏间病热,初用平调气血兼清热和解之剂。服二三剂不应,热愈甚,舌上焦黑,膈间有火,漱水不咽。诊其脉,两手皆虚微而右手微甚,六七日内谵语撮空、循衣摸床,恶症俱见。后用四物汤加黄芩、人参、白术、陈皮、麦门冬、知母、熟附子。服之一二时,汗出而热退。次日复热,再服仍退。又次日复发,知其虚汗也,遂连进十服,皆加附子而安。

一 男子发热烦渴头痛,误行发汗,喘急腹痛,自汗谵语。用十全大补汤加附子治之,熟睡唤而不醒,及觉诸症顿退,再剂而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师苏灵的悠哉日常

    仙师苏灵的悠哉日常

    既然已经重生了,那就好好休息一会吧,真是悠哉的日常呢
  • 斐然有你

    斐然有你

    遇见你后我满眼星河。“谈恋爱吗?上户口的那种。”沈烟没想到斐然见到自己的第一眼就对自己图谋不轨。“本以为是一见钟情,没想到是日久生情。”我踩碎了迷茫走过时光,只为站在你身旁。思你成疾,宠你入骨
  • 九宫球

    九宫球

    二十多年前,父亲留下了一颗九宫球。二十多年后,见到另外的一颗九宫球。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父亲是一个怎样的身份?。。。。。。
  • 封神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封神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中国神魔小说,为明代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所作,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 终极护卫

    终极护卫

    铁血特种兵少年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保护极品校花,本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护好大小姐,谁知道繁华的大都市里竟是龙蛇混杂,腥风血雨,到处暗藏危机,看他如何在群雄之中争霸,纵横万里,抱得美人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神之地前行者

    战神之地前行者

    在无人知晓得地方,有人在为世界奋斗着,替普通人负重前行
  • 心樾君兮君亦知

    心樾君兮君亦知

    君曳是一个学渣,他第一次见沈心樾是因为他是他爸爸妈妈给他找的家教,第二次是在学校,君曳是经常违反纪律的转学生,沈心樾是班里的第一名,当两个人成为同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您的任务已完成

    您的任务已完成

    徐尘意外获得位面任务系统,仙侠、玄幻、科技,这里全部都有!
  • 快走开,闪光生物

    快走开,闪光生物

    在一个拥有俊男父亲、美女母亲和白天鹅般的姐姐的家庭中成长,却被人嘲笑是一只灰头土脸的丑小鸭,每天靠甜食来安慰自己,恶性循环下,得到的是日渐臃肿的身体……当潘多拉以为自己的生活就这样只能被甜食、肥胖、嘲笑充斥时,她意外地捡到了一只闪闪发光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