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21200000012

第12章

开为二别。第一佛命。二辞不堪。舍利弗。王舍城摩迦陀国人也。从父为立字。名优波提舍。优波是星名。提舍遂父作名。故名提舍。舍利言身。是其母名。眼似舍利鸟。故名舍利。弗以言子。谓身子也。不从父受名。因母为称。有二因缘。一者从过去誓愿立名。释迦过去发愿。愿我作佛。右面弟子。名舍利弗。二者女人聪明。世所希有。时人贵重其母。故称舍利弗也。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此第二辞。不堪。就文为三。一标不堪。二释不堪。三结不堪。此初文也。不堪之意。有三因缘。一者小乘智劣。不堪击扬菩萨。二者昔曾受屈。则优劣事定。是故不堪。三者相与为化。屈申从物。今欲彰净名德。显文殊行。故称不堪。所以者何忆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树下。此第二释。不堪。就文为三。一明被呵之由。二辨能呵之旨。三正受屈。身子于林中宴坐树下者。凡具二义。一者有此身心二患。患身之喧动故。隐身于山林。患心之驰散故。摄心于一境。宴坐者。谓安也。默也。盖闲居之貌。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文为三。初呵二乘禅定。次出菩萨坐法。三总结之。不必是坐者。声闻人谓。坐法必隐身于林泽。息心于灭定。今以大乘望之。不必尔。道生云。不必者。不言非是。但不必是。不言非是者。二乘坐法。乃可以为求大乘定之诠耳。若尔未是真极坐法也。兴皇师云。必是。有所得住着之义。身子必有散可弃。有静可欣。近观此章。远通一化。此大小乘人。并是住着必定。故被呵也。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此下第二次出菩萨坐法。即用呵二乘也。凡有六双。初辨身心俱隐。二明静散双游。三道俗齐观。四内外并冥。五解惑平等。六生死涅槃不二。略说六门。为菩萨宴坐。初明身心俱隐。声闻坐法。隐身于林间。而身犹现。息心于灭定。在心遂灭。此则一隐一不隐。故致被呵。菩萨。以法身为身。虽处而非三界。妙慧为心。虽缘而常寂灭。此则身心俱隐。必为妙定。故异彼二乘也。又声闻见有身心不隐。故欲隐之。大士知无不隐。何所隐哉。故不于三界现身意也。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此第二对明静散双游也。灭尽定者。毗昙。心法既灭。有非色非心法。以灭定次补心处。成实论云。空心二处灭。一灭定时灭。二入无余涅槃时灭。灭定即是无法。此之二释。并是小乘。入于灭定。则形犹枯木。无运用之能。菩萨灭定者。智度论云。灭尽定。即波若之气类。了悟此心。即是实相。本来寂灭。故能形充八极。应会无方。即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不动真际。建立诸法。问。不起灭定。云何能现威仪。答。如意殊无心。随人出宝。天鼓无心。应物有声。至人无心于彼此。而能应一切。上辨不于三界现身。今明现诸威仪者。夫以无现。则能无不现。故前即动而寂。此即寂而动。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此第三明道俗齐观。小乘障隔生死。不能和光。大士善恶齐旨。道俗一观。故终日凡夫。终日道法。净名之有居家。即其事也。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此第四内外并冥。贤圣摄心。谓之内。凡夫驰想。谓之外。大士俱异。故非内外。又心依因缘生。因即六根为内。缘即六尘为外。又因增上缘生为内。依缘缘生为外。大士知内外悉空。故无所依也。若心驰内外。为内外****。非宴坐也。若不驰内外。始名静一。称为宴坐也。上三句。呵二乘灭定。明菩萨灭定。此一句。呵二乘余定。辨菩萨静心也。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道品是为宴坐也。此第五明解惑平等。小乘。以三四二五。而伏诸见。用单七只八。断诸见故。是动诸见。而行道品。动是结断之名。大士。观诸见实性即是道品。故云不动。如后文说。诸佛解脱。于六十二见中求。即其证也。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此第六明生死涅槃不二。了烦恼其性即是涅槃。不断而后入也。若能如此坐者佛所印可。此第三总结。平等坐法。不违实相。复顺佛心。称大乘机。具此三门。故佛印可也。二乘反之。以被呵。时我世尊闻是语默然而止不能加报。此第三次明受屈。理生意外故莫知所詶。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不堪有三。标释已竟。今总结也。佛告大目揵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所以次告目连者。夫人才有长短。身子。或可一时漏机。受净名屈。自可不能。余何必尔。故不抑之而亦告也。复得备显净名道高。说昔法以利今众。具如前说。故次命之。此章亦二。初命同疾。二辞不堪。目连是姓也。此言为食豆。上古有仙人。不食余物。唯啖于豆。因为姓。目连是其族也。字物律陀者。是树神名。其家无儿。祷此神而得之。故因以为字。是王舍城摩伽陀国辅相之子。与舍利弗。俱共厌世。出家求道。身子右面。智慧第一。目连左面。神足无俦。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此第二辞不堪也。此章亦三。初标不堪。如文。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毗耶离大城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此第二释不堪也。就文为四。初出被呵之由。二明能呵之旨。三时会得道。四目连受屈。居士利根。应闻实相人法并空。目连不观其机。为说施戒。居士闻已。起众生相。封着诸法。遂有二失。一违实相。二不称机。此被呵之由也。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此第二叙能呵之旨。就文为二。初呵小乘说法。次明大士演教。不当如仁者所说。不当者。谓不相应当也。凡有四义。一者机大教小。故不当机。二者实相非人法。今说有人法。故不当实相。三者诸佛见机见理。今违理暗机。故不当佛意。四不当者。不称情机之义。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此下第二明菩萨演教。以对小乘之失也。就文为五。一明所演之法。二辨听说之方。三巧识物机。四善于知见。五辨说教大意。菩萨具此五门。方堪为物施教。即用斯五。诲彼声闻。初门有二。一辨众生空。二明法空。然实相正法。未曾空有。但为祛有病。是故说空。空理不殊。但于惑者情有难易。众生心以总会成体。不实之意易明。是故前说之。似不假众缘所成。此则难破。故后明之。智度论云。众生生情。取之不得。凡夫妄谓为有。故易遣。法为眼耳见闻。斯则难破。故前说生空。后辨法空。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众生者。阴界入等诸事会而生。心以为宰一之主。法者实相法也。实相之法。本无众生。若见有众生。则乖于实相。故称为垢。若悟实相。则其垢自离也。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我是自在为义。实相之法。无此我也。法无寿命离生死故。色心连持为命。百年相续。久受为寿。外道计此寿命别有于法。故名寿者。命者。生为寿始。死为寿终。既无生死。何有寿命耶。不言无寿命。而言无生死者。生死是命之始终。始终既离。则寿命斯无。又寿命是人之所爱。若闻离之。必不能乐生。死是人之所恶。若闻离之。必欣习也。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智度论云。行人法故。名之为人。故有灵。异于草木。行因受果。往来生死。永无朽灭。故外道谓之为常。前际既断。无人造因。后际亦断。无人受果。故云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法常寂然灭诸相故。前有四句。明众生空。此下二十六句。明法空也。生空。易故略说。法空难故。所以广明。若以实过假。以空过实。如成论所说者。非常寂然。以本性清净故。名常寂然。法虽寂然。但取相为有。而谓不然。所以须灭。故言灭诸相故。此为法空之始。故略举迷悟大宗。法离于相无所缘故。万像不同为相。此相是心之所缘。法既无相。则心无所缘。法无名字言语断故。上辨心行灭。此明言语断。名生于言。言断则无名。法无有说离觉观故。觉观是言本。既无觉观。则言无由生。目连。动觉观心。为物说法。故复呵之。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法无我所离我所故。我所有二。一亲谓五阴。二疏即瓶衣。法无分别离诸识故。分别生乎识。以离诸识。故无分别。法无有比无相待故。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无相待者。如百论说。长不在长中。以因短故。长非在短中。以相违故。亦不合在长短中。有二过故。既无长短。何所待哉。法不属因不在缘故。因缘之名。其义不定。自有种子亲而能生为因。水吐疏而助发为缘。自有本无果体。藉因辨之。素有其分。假缘而发。故互具有无二义。种受因缘两名。因近故难晓。缘远故易了。今以所易。释所难也。因亲故言属。缘疏故言在。法同法性入诸法故法随于如无所随故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法性。如。实际。此三皆是实相异名。如实不变名如。是诸体性。故名法性。穷其除畔。称实际也。始见法实。如远见树。知定是树。名为如。见法转深。如近见树。知是何木。名为法性。穷尽知树根茎枝叶之数。名为实际。此三未始非树。因见为异耳。入诸法者。诸法万相。谁能遍入。诸法者。其唯法性乎。诸边不动者。有无诸边。不能动于实际。又解。边是际之异名。法既住于实际。则边不复动。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情依六尘。故有奔逸之动。法本无依。故无动摇。法无去来常不住故。法若暂住。经于三世。则有去来。法无暂住。故无去来也。法顺于空随无相应无作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观行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心观不能及。岂况于言乎。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此第二示听说之方。以诲目连及居士也。说法示人。名为说示。而言无说无示者。终日说。未常说也。始则闻法。终有所得。而言无闻无得者。终日闻。无所闻也。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净名虽唱法不可说。而犹说此不可说。故今明我所说者。如幻而说耳。当了众生根有利钝。此第三示无识物机。居士应闻空义。而目连为说有法者。由其未了众生根也。又上虽明大乘之法。宜善察物机。可随大小而授。不得一向说大法也。善于知见无所挂碍。此第四明善于知见。目连说小。不明大者。良由未善知见也。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此第五明说法大意。夫欲说法。必须成此四心。一建大悲心。二赞于大乘。三念报佛恩。四不断三宝。若赞小乘。济拔小苦。名为小悲。若赞大乘。能拔大苦。称大悲故。言大悲心。赞大乘也。既赞大乘。必绍继师种。故三宝不断。名报佛恩。若说小乘。则断三宝种。名无反复。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第三明时众发心。净名既赞大呵小。符理称机。故时众蒙益也。我无此辨。此第四目连受屈。是故不任诣彼问疾。不堪有三。标释已竟。今总结也。佛告大迦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第三次命迦叶。问。迦叶既为上座。何不前命。答。布萨受食。可依年猎。衔命击扬。宜用辨慧。问。若尔。法华何故前序迦叶。答。彼经明会三之义。迦叶为禀异之初。义各有由。无相害也。摩诃迦叶者。翻为大龟。是其姓也。别名必钵罗。此云普逐。是王舍城摩诃陀国婆罗门种。夫妻二人。身并金色。俱共厌世出家。皆得阿罗汉果。于十弟子内。苦行第一。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此第二辞不堪。就文为三。谓标释结。此即标也。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贫里而乞食。此第二次释呵也。就文为三。一被呵之由。二能呵之旨。三明得益。此初章也。于贫里而行乞者。凡有四义。一者贫人。昔不种福。是故今又不殖。来生复贫。复贫相系。无得脱时。今欲愍其长苦。故从乞也。二者四大声闻。得灭尽定。而迦叶。为得定之胜。其有施者。能令现世获报。欲济其交切之苦。故从贫乞。三者富贵则娇奢难化。贫穷易受道法。今欲度之。故乞也。四者若从富贵乞。则有名利之嫌。今往贫里。有会小欲之行。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文为二。初呵声闻慈悲。次教菩萨乞法。虽有慈悲。不能普者。即舍富从贫。于贫有悲。舍富无慈。名为不普。又舍富从贫。即是自现行悲。自现行慈。则有可讥之迹。是故被呵。所以偏呵悲者。舍富从贫。以慈为主。故前呵其悲偏。迦叶住******应次行乞食。此下第二说菩萨乞法。以教声闻。夫乞食有六。一行乞食。二入聚洛。三有所见闻。四明啖食。五有福田。第六总结。初门四句。第一对声闻悲偏。说平等乞食。夫生死流转。贵贱无常。或今贫后富。或今富后贫。大而观之。苦乐不异。是以凡住平等之法。应次第行乞。不宜舍富。而从贫也。为不食故应行乞食。此第二句。明乞食意也。声闻为欲食。而行乞食。今明不应尔也。为不食故。应行乞食耳。言不食者。即是食之实相。以此心。行乞食也。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揣食。此第三明取食法也。声闻受取揣食。为资养五阴。今明不应建于此心受揣食。应为坏和合相故取揣食。和合者。谓五阴聚集。以此成身。名和合也。揣食者。食有四种。一者揣食。以香味触。和合成之。以可揣握。故名为揣。即欲界食也。二曰愿食。如儿见沙囊。而命不绝。是愿食也。三曰业食。地狱不食而活。由其罪业。应久受苦痛也。四曰识食。无色众生。以识相续。命不断也。为不受故应受彼食。此第四句。明受食也。声闻。以人为能受食食。为所受。以能受所受。故名受食。今明。不见人为能受。食为所受。应以此心。受彼食也。文虽四句。义有二章。初平等乞。谓功德业。后之三句。明于智慧。智慧则异凡。功德则起圣。故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岂止诲彼声闻。夫欲行乞。当依此法也。以空聚相入于聚落。此第二句。明入聚落。然行乞食。必入聚落。故次辨之耳。声闻。以有聚相。入于聚落。放明以空聚相入于聚落。空聚者。聚落之内空。无贫富人也。若然。不应舍富而从贫。又即聚落。本毕竟空。名空聚落。若尔。亦不应有取舍心。所见色与盲等。此第三次明见闻。夫入聚落。必有见闻。凡夫见闻。则生诸结。二乘视听。则怖畏六尘。今双斥圣凡。故辨菩萨法也。见色与有等者。非谓闭目不视。然终日见。而无所见。故称为盲。所闻声与响等。闻响不生喜怒。听声宜可同之。所嗅香如风等。风行香林。而无心受。今闻香。亦应同之。所食味不分别。法无定相。由分别取相。谓之为味。若不分别。则非味也。受诸触如智证。小乘。智证灭时。心无所染。身受诸触。宜可同之。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诸法从因缘生。故无自他性。如会指成卷。故卷无自性。指亦如是。故无自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喻向无自故无他也。如有燃故有灭。本自不燃。今则无灭。有自故有他耳。本无自。何有他耶。迦叶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脱以邪相入正法。此第四呵其正食。若能悟邪正不二。便得平等观。乃可食人施也。八解脱即八背舍。违八解脱。名为八邪。所以偏明此之法等者。良由迦叶谓舍八邪。得八解脱。有灭尽定。能生物福。故偏说也。邪正既一。便不相乖。故复云入也。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上示其受食。为物福田。此教其受食。复为施主。既得邪正等观。便是无碍无尽法门。能以一食。施于一切。如后钵饭事也。若未得真悟。受食之时。宜应作心。上供三宝。下施四生。即是建无尽无碍心也。如是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有烦恼食。凡夫也。离烦恼食。二乘也。今劝双舍凡圣。故非有无也。不入定意非起定意。小乘人有二时入定。一者将欲食时。前入定。作不净观。然后起定方食。二者啖食以后。复入禅定。生施主福。此之二时。入定则不食。食则不入定。菩萨得无碍观。终日食而终日定。故无出入之名。又大士体道。未曾静散。故非入非起。非住世间非住涅槃。凡夫之食。愿寿命长存。为住世间。二乘受食。欲入涅槃。又声闻受食。名住世间。后欣取灭。称住涅槃。今并异之。故两非也。以菩萨不食而食故。非住涅槃。食无所食故。非住世间。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此第五次明福田。若迦叶得平等观。则能外说******。能令施主复平等心。不计福之大小。己之损益。又解。大小据前人。损益就迦叶。田胜则施主得大福。田劣则获小福。得食则获五事。为益。不得则无五事。为损。故损益据迦叶。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此第六总结。如上所明。便得平等观。名正入道。则能自利利人。故不依声闻。迦叶若如是食为不空食人之施也。既有正悟。便是良田。故不虚人施。时我世尊闻说是语得未曾有即于一切菩萨深起敬心复作是念斯有家名辨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从是来不复劝人以声闻辟支佛行。此第三明迦叶蒙益。凡有五句。一叹法希有。二得敬胜人。复作是念。第三赞叹。斯有家名者。在家大士。净名遐布。谁不发心。第四劝发心。我从是来。第五迦叶自立大志。是故不任诣彼问疾。不堪有三。标释竟。今总结也。佛告须菩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此第四命须菩提。就文为二。初命。次辞不堪。须菩提者。此云空生。亦名善吉。以其生时。舍内宝藏。众物悉空。故名空生。父母谓是不祥。召相师问之。相师云。唯善唯吉。称为善吉。相传。有经云。须菩提。是东方世界。青龙陀佛影向释迦。身为弟子。然五百之流。德非遍备。各有偏能。但称第一。善吉等。有供养者。能与现报。既有异德。故名四大声闻。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此第二辞。不堪。就文亦三。谓标释结。此初标也。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其舍从乞食。此第二释不堪。就文为五。第一辨不应来而来。为被呵之由。第二明能呵之旨。第三明不应去而去。重辨被呵之由。第四重明能呵之旨。第五时众得道。此初文也。善吉所以入净名舍者。凡有二义。一者迦叶舍富从贫。善吉舍贫从富。悉乖平等之道。故俱被呵。所以舍贫从富乞者。富贵娇恣。不虑无常。今虽快意。后必贫苦。愍其迷惑。仍就乞食。以不得越家故。次入其舍。因被呵也。二者居士德重渊远。言不漏机。五百应真。莫敢窥其庭者。善吉自谓。深入空理。触言无滞。故径造其舍。从彼乞食。然当其入观。则心顺法相。及其出俗。即情随事转。致失招屈。良由此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文为四。一就食平等门。呵其于食不等。从不断淫怒痴下。第二就解惑平等门。呵其解惑不等。不见佛下。第三就内外平等门。呵其内外不等。从若须菩提入诸邪见。第四就邪正平等门。呵其邪正不等。所以知有四门者。以后结句。云乃可取食也。四门次第者。初正乞食。故就食平等门。呵之。其断惑得解。堪为福田。则解惑不等。故就解惑平等门呵之。惑灭解生。犹见佛闻法。不殖外道。便谓内外为二。故就内外平等门呵之。犹殖佛世。离彼邪缘。具诸功德则谓邪正相乖。故就邪正平等门呵之。此初门也。取钵满饭而呵者。若空钵。则居士有吝惜之嫌。若与钵。恐持而去。不尽言论之势。又空钵故。不得生论。与便不得论。又不空钵。明菩萨为施主。不与钵。明二乘非福田谓我言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于食等者。唯富人之妙食。等贫舍之秽弊。若能于此粗妙食等。则于诸法亦等。若能违万法皆等。则能于食亦等。得此等心。则是福田。乃可取食。若尔不应舍贫而从富也。若舍贫从富。则于食不等。便无等非是福田。不应取食。故进退无答也。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此第二就解惑平等门呵。善吉所谓理唯二辙。一者断于三毒。二者与俱。谓凡夫也。断三毒即二乘也。今闻不断不俱。理出意外。故茫然不解。大士体三毒。本自不有。故不与俱。今亦不无。称为不断。又若有三毒。可断可俱。不性无二。何所俱断。又三毒属人。可论俱断。竟自无人。谁俱断耶。又三毒属心。可论俱断。求属无从。则断俱义宗。具如正观论说。不坏于身而随一相。上就有余涅槃。今约无余涅槃也。小乘人谓。坏五阴身。然后随涅槃一相。今明身即一相。不待坏而随也。又上据烦恼。今约报障。呵意同前不灭痴爱起于明脱。身本从痴爱而生。故次言也。如涅槃云。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爱。小乘人谓。以痴彰智故。灭痴而得明。以爱缚心故。爱解而心脱。故涅槃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也。大士观痴爱其即是明脱。不待灭痴爱。而起明脱。是故。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问。是何等明脱。答。三明内漏尽明也。断非想惑。九解脱中。第九解脱也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上明烦恼与报。今次说业平等也。小乘明。五逆业。必定受报。无得解脱理故。今明。穷重之缚。等于极上之解。所以然者。五逆实相。即是解脱。岂有缚解之异耶不见四谛非不见谛。得于明脱。要由见谛。故次泯之。境智本空故。不见四谛。四倒寂然故。非不见谛。又求四无从。故不见谛。亦无不四。故非不见。又见四谛者。二乘人也。不见四谛。凡夫人也。今大士异之。是故俱斥。非得果。声闻由见四谛。是故得果。既非见谛。故非得果。又不见能得之人及所得法。故非得果非凡夫法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声闻谓。以得果故舍凡成圣。故次非之也。又上来就法泯见。此约人平等也。既以非得果。应是凡夫。而求故非凡夫。而凡夫不得凡夫实性。即是圣法。故非离凡夫。以不离凡法。故非圣人。而道过三界。故非不圣也。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此句是总结上来诸义也。虽成就一切法者。善吉既其是人。人必成就于法。谓不舍上来所明一切恶法。而复具足善法。故云成就一切法也。而实未曾善恶。故云离诸法相。乃可取食若能备如上说。则得平等观。便是福田。故应取食。此一章讫。所以结也。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此第三内外平等门也。二乘谓舍凡得圣。要由见佛闻法。故次泯之。善吉自谓。见佛闻法。而言不见闻者。其言似反。其理实顺。若有佛可见。则是有见。故不见佛。若有法可闻。则是有闻。故非闻法。今明。无佛可见。乃名见佛。无法可闻。始是闻法。盖是斥二乘之有。是故说无。既知佛非有。即识佛非无。如是五句。无所受着。始是法身。如斯五悟。名见佛也。正观论云。邪见深厚者。则说无如来。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彼外道六师。声闻人谓。以见佛闻法。即事佛为师。已为弟子。异于外道。故次泯之。释迦出世。正值六师。但六师不同。凡有三部。合十八人。足能仁。为十九也。第一部。自称一切智。裸形苦行。第二部。得五神通。第三部。诵四章陀。又言。此三即修思闻三慧。从于三慧。生十八人。今文所明。是初部也。富兰那迦叶母姓也。富兰那字也。此是邪见外道。拨无万法。末伽梨拘赊梨子。末伽梨字也。拘赊梨。其母名也。其人计众生苦乐。不由因得。自然而有。删阇夜毗罗胝子。删阇夜字也。

同类推荐
  • 璞山蒋公政训

    璞山蒋公政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人事典魂魄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魂魄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岩幽栖事

    岩幽栖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仲春纪

    仲春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范子计然

    范子计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朝之所见以起夜幕

    朝之所见以起夜幕

    作者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偶尔还会有鸡汤和美言放送给大家,望多多支持
  • 一位兼职者的自述

    一位兼职者的自述

    总想在到外面闯荡,一个人来到广东,琳琅满目的兼职工作,难选,选了又选错,其实不是错,其实是现状。两次失败的兼职工作,使我顿时成长,青春也在这两次失败的兼职过去了,不过我没有被打败,它使得我更坚强……
  • 飞雪荒原之狼爪印

    飞雪荒原之狼爪印

    一个倒霉透顶却笑看人生,一个大智若愚却心灰意冷,世间完人本没有。无所谓,他们的可爱源自他们的真实,我痴迷于他们内心的善良与热情,我惊叹于他们之间每一个眼神的默契;在冰天雪地的辽北荒原,江湖亦如冰雪一般冷酷,然而他们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们各自虽不完美却是最完美的一对儿,所以我乐于写下了他们的故事,讲给你听,相信你若能像我一样看到他们,也会忍不住对他们会心一笑……
  • 仙乾世轴

    仙乾世轴

    远古八大神相继坐化,坐化之地也被称为神藏之地。八大神域,千百天宫纷纷激烈争夺神藏之地内的宝物。龙族之内,天梦龙神的传承与神化之藏浮现,两大巨头对峙,暗机潜藏,不断反转……蓝幻忆:有没有搞错,一开始就要完了?
  • 二爷您的呆萌妻黑化了

    二爷您的呆萌妻黑化了

    她,在国外呆了三年.三年后高调归来,是众人羡慕的对象,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爱,还有十四个护短的哥哥.所有人只知道卿家大小姐有副好容貌,只会撒娇.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白天,她是爱撒娇的呆萌小姐.夜晚,她是传说中的暗殿之主.当层层身份曝光,众人终于不淡定了,太低调了太低调了,卿家人也不淡定了,这还是以前那个被众人捧在手心里的呆萌小姐吗?此时的某位大佬仰天狂笑,这辈子他做的最对的事就是早早的就把卿诗诗的心给拐走了.全场就只有卿诗诗最为淡定了.卿诗诗:“真不知道你们在高兴什么?不就是几个身份暴露了么,至于吗?”众人:“至于,非常至于”卿诗诗:“……”求卿诗诗此时的阴影面积.(本文纯甜宠,无小三,身份神秘,马甲满天飞,欢迎各位小可爱入坑.)
  • 我是谁的魂

    我是谁的魂

    也许一开始,我就站在一个注定被伤害的位置,也许一开始,我们的相遇就是一注悲情故事一个perfect的90后女生意外与冷酷吸血鬼闹市撞肩,欣喜之余却被告知自己只是一缕相思的幽魂;一段被精心设计的爱,轮回在两世的情,宿命抹不去的记忆,百年的轮回,没有结果的爱恋会不会得到上天的眷恋?爱上你我可以放弃一切,我记不得你是谁,只记得我们的承诺。自己究竟是谁?面对的是上一世“她”的还是这一世自己的情感?那个帅的没天理的他爱的是她的身体还是她的魂?这充满诡异的异……
  • 不死的偏执人偶与人偶

    不死的偏执人偶与人偶

    终于打败了大魔王,却被诅咒失去所有力量且无法死去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是想在下一次复活之后,羞辱失去了一切的我吗?(第一人称文,剧毒,非升级,写到哪算哪,慎入,竖着进去,躺尸出来概不负责(-^〇^-))
  • 总裁的私人保镖

    总裁的私人保镖

    没有人知道他活了多久,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否会死,据说他只活在传说当中,参与过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为止世界各地仍然流传着他的神话故事,传说,他的目标,是寻找死亡。
  • 重生大魔

    重生大魔

    灰手组织大佬王腾,被炸成碎片之后,发现自己踏入了《血色江湖》的世界,成为了剧情中的终极大魔王,最终大Boss。王腾凭借对剧情的熟悉,要成为真正的江湖大魔……
  • 误入圈套:孤冷男神求放过

    误入圈套:孤冷男神求放过

    一切静在作品中......默默感受男、女的悲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