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65600000012

第12章

其所以加人参者。不特护持津液。兼阳药得之愈加得力耳。设误用阴药必致腹满不食。或重加泄利呕逆转成下脱矣。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伤寒五六日。邪入厥阴。其热深矣。乃阳邪不上结于胸。阴邪不下结于腹。其脉虚而复厥。乃非热深当下之比。以其亡血伤津大便枯涩。恐人误认五六日热入阳明之燥结。故有不可下之之戒。盖脉虚腹濡知内外无热厥则阴气用事。即当同上条亡血例治。设其人阴血更亏于阳或阴中稍挟阳邪不能胜辛热者。又属当归四逆证矣。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阳邪必结于阳。阴邪必结于阴。故手足厥冷。小腹满按之痛者。邪不上结于胸其非阳邪可知。其为阴邪下结可知。

则其当用温用灸更可知矣。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燥。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脉微而厥冷加烦燥。则是阳微阴盛。灸毛际以通其阳而阳不回则死灸。所以通阳也。厥不还。则阳不回可知矣。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灸之不温脉不还。已为死证。然或根柢未绝亦未可知。设阳气随阴火上逆。胸有微喘。则孤阳上脱而必死矣。与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正同。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脉绝不惟无阳而阴亦无矣。阳气破散。岂有阴气不消亡者乎。 时脉还乃脉之伏者。复出耳。仲景用灸法正所以通阳气。而观其脉之绝与伏耳。故其方即名通脉四逆汤。服后利止脉出。则加人参以补其亡血。若服药 时。脉仍不出是药已不应其为脉绝可知。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躁不得卧肾中阳气越绝之象也。大抵下利而手中厥冷者。皆为危候。以四肢为诸阳之本故也。加以发热躁不得卧。

不但虚阳发露。而真阴亦已烁尽无余矣。安得不死乎。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厥证但发热则不死。以发热则邪出于表而里证自除下利自止也。若反下。利厥逆烦躁有加。则其发热又为真阳外散之候阴阳两绝故主死也。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厥利而热不两存之势也。发热而厥七日。是热者自热厥利者自厥利。阴阳两造其偏漫无相协之期。故虽未见烦躁已为难治。盖治其热则愈厥愈利治其厥利则愈热不至阴阳两绝不止耳。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脉迟为寒。寒则胃中之阳气已薄不可更用寒药矣腹中。即胃中今胃冷而反能食。则是胃气发露无余其阳亦必渐去不能久存。故为必死较后条之食以索饼不发热者。自是天渊。

以上纯阴无阳证。

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主之。

下利脉大为虚阳下陷。设脉浮革为风邪乘虚袭肝。风邪结聚。则水饮停留。因尔肠鸣者。宜当归四逆以散风利水也。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主之。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似乎阴寒之极盖缘阳邪流入厥阴营分以水虚不能作热。故脉细欲绝也。此为阴。郁阳邪所以仲景处方。仍用桂枝汤和其中外加当归以和厥阴之营血。通草以通太阳之本。细辛以净少阴之源。使阳邪得从外解本非治阴寒四逆之药也。盖脉细欲绝。为阴气衰于内不能鼓动其脉而肌表之阳亦虚。非真阳内亏之比。故药中宜归芍以济阴。不宜姜附以劫其阴。即其人素有久寒者。但增吴茱萸生姜。由是观之则干姜附子宁不在所禁乎。久寒者陈。久之寒非时下直中之寒也。明矣。前条下利脉大亦用此汤者以下多伤阴。阴伤则阳不归附故脉虽浮大而证仍属血虚也。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手足厥逆本当用四逆汤以其脉促。知为阳气内陷而非阳虚。故但用灸以通其阳。不可用温经药以助阳也。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厥有寒热之异。治虽霄壤而不可下则一。总由脾胃之阴阳不相顺接。所以不能温顺四末耳。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热少厥微指头微寒其候原不为重然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胃中津液伤而困矣。若小便利色白则邪热暗除胃气渐复故欲得食。若厥而呕。胸胁满不去。则邪聚中焦。故呕而烦满其后阴邪必走下窍而便血。以厥阴主血故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为阴邪浮数为阳脉。若阴尽复阳则尺脉自和。今尺中自涩。乃热邪搏结于阴分。虽寸口得阳脉。究竟阴邪。必走下窍而便脓血也。此条与上条厥呕胸胁烦满者。虽有轻重之殊而治法不异并宜白头翁汤脓血止芍药甘草汤。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

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太阳以恶寒发热为病进。恐其邪气传里也。厥阴以厥少热多为病退喜其阴尽复阳也。然热气有余又为内外痈脓便血之兆矣。

伤寒发热始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少阴经中内藏真阳。最患四逆故云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厥阴经中。内无真阳不患其厥。但患不能发热与夫热少厥多耳。然厥证多兼下利。其阳热变为阴寒者十常六七也。论中恐暴热来。出而复去后三日脉之其热尚在形容厥证重热之脉证如睹然得热与厥相应尤无后患若热气有余病势虽退。其后必发痈脓以厥阴主血热。与久持不散必致壅败也。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与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伤寒厥而心下悸。以邪热内深饮水过多。水气乘心所致也。水者心火所畏。故乘之则动悸不宁。饮之为患甚于他邪。

所以乘其未渍入胃先用茯苓甘草汤。以清下利之源。后乃始厥。庶不致厥与利相因耳。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已下利而更烦似乎邪未尽解然。必心下濡而不满则为虚烦与阳明误下胃虚膈热之证颇同。故俱用涌法也。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痢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此表里错杂之。邪虽为难治非死证也。夫下后寸脉沉而迟明是阳。邪陷阴之故非阳气衰微可拟。手足厥逆者。胃气不布也。下部脉不至者。因泄利不止而阴津下脱也。咽喉不利唾脓血者。阳邪搏阴。上逆也。所以仲景特于阴中。提出其阳得汗出而错杂之邪尽解也。或问伤寒三阳证宜汗。而厥阴证中有麻黄升麻汤之例其故何也。详此证之始。原系冬温以其有咽痛下痢故误认伤寒袭证而下之致泄利不止。脉变沉迟证变厥逆皆热邪内陷种种危殆赖真阴未漓犹能驱邪外行而见咽喉不利唾脓血明系热邪返出。游溢少阴经脉之候。亦为木槁土燔凌烁肺金之候。方中用麻黄升麻。所以升陷内之热邪桂枝芍药甘草当归调其营卫。缘太阳少阴之邪既以并归厥阴。故于桂枝汤三味中必加当归以和阴血葳蕤天冬下通肾气以滋上源。且葳蕤为治风温咽痛热咳之专药。本文虽不曰咳。而云咽喉不利唾脓血可知其必然大咳而脓血始应也。黄芩芍药甘草治邪并于内之自利知母石膏甘草治热伏少阴之厥逆其邪既伏于少阴非知母则郁热不除且热必由阳明而解非石膏则腠理不开其所以用干姜白术茯苓者。以其既经大下非此不能保护中州耳。朱奉议以此汤裁去升知冬芍。姜术桂苓加入葛根羌活川芎杏仁白薇青木香以治风温总不出此范围也。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言伤寒表证罢先见厥利而后发热。非阴证始病便见厥利也。先厥后发热而利。必自止。乃厥阴之常候下文见厥复利。乃预为防变之辞。设厥利止。而热不已。反见咽痛喉痹。或便脓血。又为阳热有余之证矣。

以上阴阳错杂证。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先厥后热下利止。其病为欲愈矣。乃反汗出咽中痛是邪热扶痰湿上攻而为喉痹也。然既发热以无汗而邪亦外出所以利必自止若不止则无汗明系邪不外出。仍在于里必至便脓血也。便脓血者。其喉不痹见热邪。在里即不复在表。在下即不复在上也。喉痹者。桔梗汤便脓血者。白头翁汤。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初起一二日间。所见皆恶寒恶热之阳证。至四五日传进阴经而始厥也。前云诸四逆厥者不可下矣。此云应下之其辨甚微盖先四逆。与先发热而行厥者。其来回异故彼云不可下。此云应下之者以其热深厥深尝用苦寒之药。清解其在里之热。庶有生理。小陷胸汤合小承气可也。即下利谵语。但用小承气汤止耳。从未闻有峻下之法也、若不用苦寒反用辛甘发汗宁不忍热势上攻乎。口伤烂赤。与喉痹互意。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有胃中虚寒而呕。有肝气逆上而呕皆当辛温治其逆气。此则热聚于胃。结成痈脓而呕。即内经所谓热聚于胃口不行胃脘为痈之候恐人误用辛热止呕之药所以特申不可治呕。但俟脓尽自愈言热邪既有出路不必用药以伐其胃气也。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伤寒在三阳邪热全盛之时其脉当实。今传次厥阴为邪气向衰之际况复下利日十余行。而反见实脉是正衰邪盛。故主死也。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热利而至下重。湿热交并之象也。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欲饮水者。与脏寒利而不渴自殊乃热邪内耗津液纵未显下重之候亦当以前药胜其热也。

以上纯阳无阴证。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厥阴之邪欲散则逆上而还少阳必发热而呕以肝胆脏腑相连。故用小柴胡以升提厥阴之邪从少阳而散也。

上条厥阴转出少阳经证。

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厥阴病自利止后清便自调知里寒已退但身痛者。邪气已还于表故用桂枝以和营卫而愈也。

上条厥阴回阳热从外解证。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上条厥阴经证自解候。

同类推荐
  • 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家范典中表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中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荣进集

    荣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y Lady Caprice

    My Lady Capr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已逝春未央

    青已逝春未央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个为爱奋不顾身的自己,为事业不惜一切的自己,为生活隐忍坚持的自己,为幸福油腔滑调的自己,以及那个为了真我不被理解却伉俪前行的自己。庆幸生命如你,释我热爱,令我珍惜
  • 史上最伟大穿越狗

    史上最伟大穿越狗

    我郁闷,我抓狂啊,为什么会变成这副样子啊!同为穿越狗,为什么她们都比我幸运!一点也不像我这么倒霉的!好,就算是穿的有点差的,有的没有穿越成了金枝玉叶,穿越成了穷苦人家,再不幸的穿越到了某娱乐场所的小姐,可是别人是穿越狗,别人有金手指,别人可以分分钟组成个后宫啊!不像我哦,真是倒霉透了定,我居然穿越成了太监!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皇宫的除了皇上太子王爷的啊就阉人太监啊!而且还是货真价实的那种太监。。。。。更惨的是,我还得奉旨去陪咱们前任皇帝大傻子出宫溜达去。不去的话,那现任皇帝还要送我回老家啊。。。。哎哎,皇上你别闹了,走,奴才带你去玩。
  • 我家天师多有病

    我家天师多有病

    她是医毒世家传人能银针掌生,亦能丹药控死,一朝穿越沦落成不能修炼的傻子废物。且看她强势逆袭,凰逆九天。他是大陆最尊贵的存在,翻手云,覆手雨,腹黑冷漠,藐视天下,一怒惊天的天师!当冷漠无情的他,遇见腹黑狡猾的她,只是一眼,宠她,护她,助她……传言,郡主契约了神兽朱雀,还是天师亲自见证。传言,郡主炼制了顶级丹药,还是天师亲自取出。传言,郡主要为国师疗伤,还是天师……天师抢先一步。
  • 重生之前妻买一送一

    重生之前妻买一送一

    一朝重生,她进入了一个二十二岁女人的身体,醒来时却被迫结婚。然而此时此刻曾跟自己携手步入殿堂的男人正大肆宣传着他的新婚礼!这个她爱了五年之久的男人居然如此无情,既然如此,她又怎么会轻易放过他呢?亲爱的,别忘了你不仁我不义!
  • 斗魂

    斗魂

    这是一个斗灵魂兽的世界,曾经的强者,穿越之后却因为觉醒的灵魂兽乃是斗魂大陆最最低等的猪,陷入到绝境,难道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主金的金刚王、主木的夜叉王、主水的修罗王、主火的毁灭明王、主土的罗刹王又将发生怎样的巨变……
  • 闪电过后

    闪电过后

    被雷电击中之后,大难不死,李喆获得了奇异的能力,随后遇见各种各样奇异的人,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 都市之剑帝重生

    都市之剑帝重生

    【免费新书】一代剑帝重生归来,上一世,他以剑为生,剑毁人亡。这一世,他不仅要断剑重生,更要弥补前一世的遗憾。父母不会再病痛中死去,毕生挚爱不会嫁做他人妻,好兄弟都要站起来唱征服!
  • 某无名舰长的职业生涯

    某无名舰长的职业生涯

    崩坏3同人作品,讲述女舰长在休伯利安的工作
  • 忘忧花语

    忘忧花语

    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而有一种花名叫忘忧,虽然它是一种剧毒,但它能令人忘记所有想忘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