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84200000011

第11章 四诊正法(4)

愚按人秉天地之气以生天人一理也。五运六气阴阳之变胜复之。作而人身应之。经曰随其气所在期于左右。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寸尺反者死。

阴阳交者死。又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气。而主病之。阴阳虚实逆从生死。母外此以为气诊矣。

奇经八脉

李濒湖曰∶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行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乎沟渠。

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滂霈妄行。

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者也。八脉载在群书。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云。奇经八脉者阴维也。阳维也。阴跷也。阳跷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繇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繇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捷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

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是故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龙虎升降玄牝幽微之妙窍得矣。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实盛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皆恍惚狐疑不省必当犹豫而两心也。两手阳脉浮而细微。绵绵不可知。俱有阴脉。亦复细绵绵。此为阴跷阳跷之脉也。此人曾有病鬼魅风死。若恍惚亡人为祸也。尺寸脉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

腰背强直。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疾。尺寸脉俱牢。直上直下。此为冲脉胸中有病寒疝也。难经曰∶奇经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督脉为病。脊强而厥。任脉之为病。其内若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此奇经脉之为病也。

举脉诀悖经之非

愚按宋妄男子高阳生者胃窃叔和。伪创脉诀。庸鄙差谬。大乖经旨。俗医习诵。遵为法程。终日 哔。益增聋聩。虽阅多病。历多寿。虚实不识。生死无如。脉理竟昧。误世非浅。独奈相承胶固难拔。若肯回心翻悟。弃邪归正。根据凭内经脉经正法特究虚实洞明。生死病必识脉治。必求本轩岐微蕴再彰。今日天下之幸。万世之庆也。今举其非者于后。脉经以浮脉谓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诀乃谓寻之如太过。据此乃浮兼洪紧实之。象岂浮之体乎。谬一也。又脉经以沉脉谓重按至筋骨乃得。脉诀乃谓缓度三关。状如烂绵。岂知沉尚兼迟数洪细而误。指烂绵之弱脉为沉之。体谬二也。又脉经以迟脉谓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诀乃谓重手乃得。又曰隐隐曰状且难。是又混迟而为沉。为涩矣。岂迟之体乎谬三也。又脉经以数为纲领正脉。脉诀妄立七表八里。名目而遗数脉只歌于九道。谬四也。又脉经以滑脉往来流利。如珠应指。脉诀乃云按之即伏。三关如珠。不进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也。曰不进不退此。政内经所云。皮肤着脉不往来者死。是岂滑之体乎。谬四也。又脉经以涩脉为往来难细迟短散。脉诀乃云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悖经甚矣。谬五也。又脉经以虚脉为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脉诀乃谓寻之不足。举之有余。此为浮脉。岂虚之体乎。谬六也。又脉经以实脉为浮沉皆得。 应指。脉诀乃言如绳应指来。又言证为小便不禁。是认脉为紧脉而证为虚寒之证妄甚矣。谬七也。又脉经以洪脉为指下极大。宜于夏。脉诀乃云季夏宜之。秋季冬季。发汗通肠。俱非所宜。独不闻有舍时从症乎。谬八也。又脉经以紧脉为数如切绳。脉诀乃云寥寥入尺来。是令脉将倒行耳。谬九也。又脉经以芤脉中央空。两边实。病主失血。脉诀乃谓两头有。中间无是脉从中而断截矣。又言主淋沥气入小肠。与血症何反误世不小谬十也。又脉经以缓脉主营弱风虚湿脾之病。脉诀乃云为脾热口臭反胃齿痛梦鬼之症。支离枉诞谬十一也。又脉经以弦脉如张弓弦。脉诀乃云脉紧状绳牵。时时带数。

此又混紧数为弦大失。弦体矣。谬十二也。又脉经以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诀乃云寻之则无。按之则有。又云脉入皮肤辨息难。又以牢为死脉。皆舛妄害理。谬十三也。

又脉经以濡脉极软而浮细如绵。按之无有。脉诀乃云按之似有。举还无是。又以微脉为濡。

谬十四也。又脉经以弱脉为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之无有。脉诀乃言轻手乃得。是又以濡为弱。谬十五也。又脉经以细脉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脉诀乃谓往来极微。与经大乖谬。十六也。又脉经以伏脉为重按着骨。指下才动。而脉诀乃云寻之似有。定息全无。谬十七也。又脉经以动脉为见于关上下。厥厥动摇。脉诀乃言寻之似有。举之还无。不离其处。

不往不来。三关沉沉。含糊谵妄。谬十八也。又脉经以促脉为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诀乃云并居寸口。不言时止。谬十九也。又脉经以结脉为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诀乃云或来或去。聚而却还。此与结何干。谬二十也。又脉经与仲景以动为阳。脉诀之九道。则以动为阴。谬二十一也。又仲景以弦为阴。脉诀之七表。则以弦为阳。谬二十二也。又内经难经仲景脉经。皆以脉从阴阳对待而言。而脉诀则妄创七表八里九道之诡名夫以表言之。则实脉非表也。以里言之则迟。脉非里也。而道更不知为何道也。谬二十三也。以上二十三谬。举世习熟。无有觉其非者。兹特以经为案。以悖经为断。切有赖于同志之士焉。谨再考证诸书以悉其谬。晦庵朱夫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俗传脉诀。辞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河东王世相曰∶诊候之法。

不易精也。轩岐微蕴。越人叔和撰难经脉经。犹未尽泄其奥。五代高阳生着脉诀。假叔和之名。语多 牾。辞语鄙俚。又被俗学妄注。世医家传户诵。茫然无所下手。不过藉此求食而已。于诊视何益哉。云间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着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繇此而误之也。撄宁滑寿曰∶脉之阴阳表里。以对待而为名象也。高阳生七表八里九道。益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金陵戴起宗曰∶脉不可以表里定名也。轩岐越人叔和。皆不言表里。脉诀窃叔和之名。而立七表八里九道。为世大惑。脉之变化从阴阳生。但可以阴阳对待而言。各从其类。岂可以一浮二芤为定序。而分七八九之名乎。大抵因浮而见者皆为表。

因沉而见者皆为里。何拘于七八九哉。庐山刘立之以浮沉迟数为纲。以教学人。虽似快捷方式。然必繇博反约。然后能入脉妙。若以此自足亦画矣。朱丹溪曰气口者脉之要会。故能知人命之死生。世之俗医。诵高阳生之妄作。欲以治病。其不杀人也几希。

望色

素问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灵枢脏腑病形篇曰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也。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又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又曰赤色出两颊。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见于天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又曰青黑为痛。黄赤为风。黄而膏润为脓。赤甚为血。白为寒。是为五色也。

又曰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赤脉之至。喘而坚。诊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喘而浮。上虚下实。兼有积气在胸。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脉紧。黄脉之至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上紧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浴清水而卧。

又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监。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寿不久也。夫五色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

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者生。失强者死。

五脏之气败色见形。青如草滋。黄如枳实。黑如烟煤。赤如 血。白如枯骨。皆死也。

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豚膏。黑如乌羽。此皆生也。

青色见于太阴太阳及鱼尾正面口角。如大青蓝叶怪恶之状者。肝气绝死。若如翠羽柏皮者。

同类推荐
  • 燥门

    燥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令

    重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阴符经集解

    黄帝阴符经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宋大曲考

    唐宋大曲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经

    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流浪公会

    流浪公会

    刀剑和魔法只不过是强者的道具而已,本就没有强弱之分。正义,永远与失败者无缘,善恶更是如此。所以在这个世界里,弱者只能挣扎求存。或者是用性命,拼出一个把世界踩在脚下的未来。
  • 网游之迷糊丫头的独家大神

    网游之迷糊丫头的独家大神

    阴差阳错中,他得知了她在游戏中的身份,在游戏中与她完婚,一步步把她拉进现实,两人会修成正果吗?
  • 青春汉堡

    青春汉堡

    一间寝室,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一段无怨无悔的青春故事。如果当初不是在这间寝室,方依凡应该永远也不会因为一句话而泪流满面;周歆媛应该永远是放荡不羁的小精灵;于正阳应该永远不会把自己的爱情宣之于口;杨川慕应该除了吃还是吃。但是四个人凑在了一起,彼此互相改变,成就了现在的自己,也成就了未来的对方。
  • 权倾宠爱:妖孽王爷太霸道

    权倾宠爱:妖孽王爷太霸道

    姜笙宛不知家道中落,竟被祖父差人抬到这个男人屋里面。洞房花烛夜,她盖头被挑起。哭肿的眼睛看到的却是这个恍若谪仙,气质尊贵的男人。不是说王跛子奇丑无比,游手好闲。“你真的是王……”,姜笙宛垂下头,不愿意把那难听的“跛子”二字说出口了。沈肆目光直勾勾,一刻都不愿意离开姜笙宛。简劣粗糙的红嫁衣并没有影响眼前人半分姿色,他笑意里融了前一世无处寄托的想念“笙笙,叫夫君。”见少女怔住,沈肆轻叹。“罢了,先别叫。这天下最珍贵的凤冠霞披配上你,才称得上是嫁啊。”姜笙宛呆呆看着眼前的男人,他眸中满是怜爱,是正心疼自己吗……“夫君。”眼前的少女红着脸垂下头,细弱羞涩的声音被沈肆捕捉,沈肆眸色陡然转深。
  • 三生三世是为你泫然泪下

    三生三世是为你泫然泪下

    【本小说名应为——三生三世之只为你泫然泪下】三生三世,第一世,我为你而亡。第二世,你依然为死,我却因你而死。第三世,在这一世沉睡的将苏醒,世界主宰,就此定义。她,这个死丫头第一部
  • 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

    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现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最原始的生命是细胞。地球上的原始细胞(即原始生命)又是哪里来的?现代科学分析有这样一个演化过程:有机分子——蛋白质——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的进化又分为:前细胞——疑似细胞——原始细胞。那么,地球上的有机分子是哪里来的?
  • 邪魅王爷的嚣张王妃

    邪魅王爷的嚣张王妃

    她穿越千年而来,爱上了这个冷酷魅惑的王爷。他护她爱她却不敢给她承诺只为不让她卷入这阴谋漩涡。是爱,是恨,她是天外之人谁又能主宰她的沉浮,她又该情归和处。(PS:作者简历无能,不过剧情还是挺好的,请大家多多支持。)
  • 师父太爱我怎么办

    师父太爱我怎么办

    堂堂玄天门派一代师叔祖竟然生生沦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小松鼠!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咳。无忧无虑潇洒恣意,又是大佬徒弟的桑星辰,竟误食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瞬间对自己师父言听计从、爱慕有加!这……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是药物作用还是情难自抑!那就请看本文……(白沉屿内心os:这是对我的考验……)……桑星辰太过美丽出众,有许多慕名而来的追求者。而他,作为她的师父,是最没有资格追求她的人。他心心念念的人,分分秒秒都想和她在一起。但是事实上,他想更近一步,都是奢望。所以当她靠近他的时候,他才觉得那么不真实,像做梦一样。“你是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都想要得到的,我最爱的,小徒弟。”
  • 山河万里书

    山河万里书

    宣朝的统治已有三百年的光景,但时光怎会波澜不惊?乱世中,身似浮萍无定所;看世间,又有多少英雄人物?烽火十九州,一笔定山河。
  • 风华

    风华

    尹粤死了,怀胎数月,却意外遇上了爆炸的汽车。多年后,她却归来,人生之中,多少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一次次的寻寻觅觅,依旧躲不掉命运的缠绕。